中国古代政治和经济思维导图专题复习课件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94329cc5ad51f01dc281f174.png)
强的材料解析题形式出现,复习时应重点关注;中国古代
经济史中的历代经济发展成就及经济重心的南移,以选择 题形式出现的频率较高,在复习时亦不能忽视。
思维导图
【关联提醒】 1.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分裂与统一 三个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五代十国、辽、宋、西夏、金时期。四个统一时期:秦
汉时期、西晋时期、隋唐时期、元明清时期。结束分裂 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王朝:秦朝(公元前221年)、西晋 (280年)、隋朝(589年)、元朝(1279年)。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 与经济
焦庙镇中学 张丽
本专题是中国古代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中考考查的 重点。就内容组成而言,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主线是君主专
制中央集权的强化,在该主线下,自秦至明清统治者处理
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关系的措施,是其主要内容;中 国古代经济史的主线是经济重心的南移,在该主线下,各
个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是其主要内容。就命 题趋势而言,中国古代政治史中秦、汉、元、明、清几个 朝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及国家统一,常以综合性较
3据古代文献记载和大量出土文物考评,我国使用货币已有三千年以 上的历史。货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交子 ②秦半两钱 ③五铢钱 ( D )
4宋朝时期,南方经济有了巨大发展,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南方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 B.南方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C.南方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D.宋朝时期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5新疆和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域是在 ( ) A、西汉和唐朝 B、西汉和元朝 C、西汉和清朝 D、东汉和元朝 6迁都是国家大事,必定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历 史上为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而迁都的帝王是 ( ) A盘庚 B周平王 C北魏孝文帝 D明成祖 7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含义是( )。 A封闭关口,固守疆域 B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C增设关税,加强管理D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8.清朝大兴“文字狱”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目的都 是( )。 A镇压人民反抗 B巩固君主专制 C摧残古代文化 D压制知识分子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中考历史二轮复习长效热点专题梳理课件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中考历史二轮复习长效热点专题梳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21ec7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2.png)
二、中国古代经济
农业
历代发展 农业的措
施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发展生产,使齐国国富兵强 (2)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确立重农抑商政策 (3)西汉: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农业生产 (4)唐朝: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5)清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修建水利设施
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军事上,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控制对 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在各州府设 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在中央,设中书省,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枢密院(负责全国军事事务)、御史台 (负责监察事务)。在地方,设行省。此外,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 政院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南宋
棉纺织业兴起
僵化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考试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对题目的解释依据朱熹的《四书 集注》,禁铜了思想,脱离实际,无法培养实际能力
废除 1898年,戊戌变法废除八股取士;1905年,废除科举制
监察制度
概况
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事务
设立刺史制度,把全网分为13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 及其子弟
生产工具
商周 有少量青铜农具一>青铜时代 春秋战国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得到推广—>铁器时代
唐朝 发明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简车
宋朝 发明了插秧工具—秧马
二、中国古代经济
农业
水利工程
时期 战国 秦朝 隋朝 清朝
概况
防洪灌溉工程一都江堰(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兴修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隋炀帝时开通大运河,加强南北经济交流 大量修建水利设施,治理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
2020届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活动及思想文化 课件(117张)——明清
![2020届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活动及思想文化 课件(117张)——明清](https://img.taocdn.com/s3/m/86f128a3a0116c175f0e485c.png)
第31页
第二篇
古代篇
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历史
3.文学艺术 (1)文学: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阶段。《三国 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最为著名。 (2)戏曲 ①明中叶到清中期,昆曲鼎盛,被誉为“百戏之祖”。 ②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兼容并蓄,形成京 剧,被誉为“国粹”。 (3)绘画:文人画成就突出,代表作品有徐渭的《牡丹蕉石 图》、郑板桥的《墨兰图》等。
第35页
第二篇
古代篇
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历史
从措施看,它是以强化封建专制为核心,最大限度地把对 全国的统治置于皇帝一人之下,杜绝和排斥其他人的干预,这 就违背了时代潮流,阻碍了历史进步,从而在根本上奠定了更 大、更强烈的统治危机。
第25页
第二篇
古代篇
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历史
三、明清时期承古萌新的思想文化 1.思想的发展 (1)宋明理学占统治地位,但日趋僵化。王阳明的心学:宣 扬“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提出“致良知”。 (2)进步思潮的出现 ①背景 a.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尖锐。 b.经济上,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思想上,西学东渐的影响。
第13页
第二篇
古代篇
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历史
(2)影响 ①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 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 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 高。 ②消极: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 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 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受到压制和打击;思想文化上,使知识 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历史中考:中国古代政治和经济思维导图专题复习资料大全共29张PPT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PPT白板课件]
![历史中考:中国古代政治和经济思维导图专题复习资料大全共29张PPT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PPT白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c4f85452ea551811a68730.png)
台湾给日本
到祖国怀抱
第三次 1949年南京解放后,国民 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和国际反华势力。 台湾问题解决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台湾问题解决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四、古代经济发展
春秋 农业:1、铁农具、牛耕出现并推广(生产力提高标志); 战国 2、秦国太守李冰修筑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文字:楔形文字(苏美尔人)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 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 • 制定者:雅利安人 • 影响:计划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
印度社会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 1、古代希腊
• 雅典城邦出现时间:公元前8世纪 • 雅典奴隶制共和国成立:公元前6世纪
• 雅典全盛 • 时间: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战国时期 • 当政者:伯利克里 • 表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
2、陆路丝绸之路路线
欧洲
西亚
今新疆地区
河西走廊
长安
三、与世界文明的联系
文明
古代 埃及 古巴 比伦 古代 印度 古代 中国
文字 流域
出现 时间
统一
典型 特征
象形 尼罗河 前3500年 前3000年 金字塔 文字 流域
楔形文字 两河流域 前3500年 前18世 汉谟拉比 法典
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500年
1、(2017泰安中考)“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 古!”在这一思想推动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在 下列哪一阶段?
3、形成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商鞅变法)
秦朝 商业: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
宋朝
农业:越南引进占城稻;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水稻跃居粮食产量 首位;棉花推广到江南;茶树栽培有很大发展。 手工业: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浙江哥 窑冰裂纹瓷器,给人美感;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宋朝造船业居当时世 界首位。 商业:商业都市开封和杭州;海外贸易发达;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最 早的纸币——交子
人教版历史中考中国古代政治和经济思维导图专题复习共张PPT课件
![人教版历史中考中国古代政治和经济思维导图专题复习共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d49c26a98271fe900ef928.png)
三、边疆关系
台 三国时吴国派船队到达夷洲 湾 元朝时加强了对 琉球 的管辖
清:1662年,郑成功 收复了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 台湾 府 ,隶属福建省。 新 西汉:公元前60年,西汉时设立了西域都护 ,从此今新疆 疆 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 分。 清朝:乾隆帝平定了 大小和卓的叛乱 ,后来设置伊犁将军
• 雅典全盛
• 时间: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战国时期 • 当政者:伯利克里
• 表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 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 雅典全盛原因(即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
• 政治: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
职。 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 文化: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 罗马城 → 罗马共和国 → 称霸地中→凯撒夺权
前8世纪
前509年
前2世纪 前49年
• →罗马帝国 → 帝国分裂 →西罗马帝国灭亡
•
• 前27年,
•
屋大维
395年
476年
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代替的根本原因: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罗马要说明当前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 略的有利条件
提出:韩非法家思想(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 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建立:秦始皇、 发展:秦朝至清朝 结束:辛亥革命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
• 积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推动社会经济的发 展;有利于加强民族融合,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 与发展等。
• 局限:政治上容易形成独断专制、暴政统治和腐 败现象,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经济上明清 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思想 方面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从长期发展 看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政治经济学思维导图 导论
![政治经济学思维导图 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8a40a4f5fd0a79563c1e72d4.png)
《国富论》亚当·斯密
创立
《资本论》
列宁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发展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生产资料
意义和学习方法
导论
是什么
人与人
劳动者一个过程物源自资料生产过程人与自然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
研究对象
生产力
科学技术体现
技能的提高 生产资料的创新和改进
三个概念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两对矛盾
生产力——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性质
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任务
方法
创立和发展
思想来源
古典政治经济学
标志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思维导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3db76c8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8.png)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思维导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思维导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多种多样,总结起来包括帝制、封建制、官僚制和考试制等。
这些制度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的特点和运行方式。
一、帝制制度1. 皇帝:权力最高,统治者的象征。
2. 皇宫:皇帝居住、处理政务的地方。
3. 内廷、外廷:皇后、后妃居住的地方,内外廷分工合作,管理朝政。
4. 特权:皇帝享有特权,如册立皇后、赐封爵位等。
二、封建制度1. 封建领主:各地的领主负责治理本地区。
2. 封号:皇帝将土地赐给有功的将领或贵族,以示封赏。
3. 爵位:贵族在封号基础上被赋予爵位,爵位高低决定了贵族的权力和地位。
4. 世袭制:封号和爵位可以世袭,传承家族。
三、官僚制度1. 官员:政务处理的主要人员,主要分为地方官和中央官。
2. 官阶:官员根据职务分级,官阶高低决定了官员的地位和待遇。
3. 科举制: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借助考试选拔人才,使社会上升阶层更流动。
4. 考评制度:官员在任期间,会经常被考评,考评结果直接影响其晋升和降级。
四、考试制度1.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分为明朝的经义和清朝的经学、史学、子学等科目。
2. 考试内容:包括经典诵读、解答经典问题、作文等。
3. 科举等级:分为举人、解元、贡士、状元、进士等级,表示个人的学识和资历。
以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部分,这些制度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权力的控制和平衡。
帝制为政治权力提供了最高领导层,封建制度通过封号和爵位调控封建阶级的权力和地位,官僚制度规范官员的选拔和管理,考试制度选拔人才并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能力。
这些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这些制度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帝制集权过度、封建制度削弱了中央集权等。
这些问题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也为后世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79df04109ec3d5bbfc0a74b4.png)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PPT优秀课件 )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PPT优秀课件 )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PPT优秀课件 )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PPT优秀课件 )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PPT优秀课件 )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PPT优秀课件 )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PPT优秀课件 )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PPT优秀课件 )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PPT优秀课件 )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PPT优秀课件 )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PPT优秀课件 )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PPT优秀课件 )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PPT优秀课件 )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PPT优课件 )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PPT优秀课件 )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PPT优秀课件 )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PPT优秀课件 )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PPT优秀课件 )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PPT优秀课件 )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PPT优秀课件 )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PPT优秀课件 )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PPT优秀课件 )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PPT优秀课件 )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PPT优秀课件 ) 专题一古代政治与经济(PPT优秀课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 清朝时确立了册封制度 清: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 ,代表中央政府管理西藏事务。
拓展一:台湾的三次分离与回归
分离
回归
第一次 明朝后期,荷兰侵占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二次 1895年,《马关条约》割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
台湾给日本
到祖国怀抱
第三次 1949年南京解放后,国民 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台湾 再次离去
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阻力:台独势力 和国际反华势力。 台湾问题解决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台湾问题解决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四、古代经济发展
春秋 农业:1、铁农具、牛耕出现并推广(生产力提高标志); 战国 2、秦国太守李冰修筑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共同原因
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 1、统治者英明决策,采取一系列有利于 国家发展的措施,如发展生产、重用人 才等。
• 2、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 3、人民辛勤劳动。
元朝 农业:元世祖重视农业,禁止贵族圈占农田、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 商业:大都是世界商业大都市,《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繁华景象。
• 经济格局的变化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唐朝中后期 南宋
盛世名称
在位皇帝
开皇之治
隋文帝
贞观之治
唐太宗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武则天
开元之治 (开元盛世) 唐玄宗
措施(原因)
提出:韩非法家思想(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 集权的封建国家)
建立:秦始皇、 发展:秦朝至清朝 结束:辛亥革命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
• 积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推动社会经济的发 展;有利于加强民族融合,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 与发展等。
• 局限:政治上容易形成独断专制、暴政统治和腐 败现象,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经济上明清 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思想 方面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从长期发展 看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每时期的特征
• 秦汉: 统一国家的建立 • 隋唐: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宋元: 1、经济重心的南移
2、民族关系的发展 3、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 • 明清: 1、君主集权的强化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3、社会危机
二、古代政治制度
西周:分封制 目的、内容、作用 七上24页 秦朝至清朝: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一、古代王朝建立
朝代 秦朝 隋朝 唐朝 元朝 明朝
建立时间 建立者 前221年 嬴政(秦始皇) 581年 杨坚(隋文帝) 618年 李渊(唐高祖)
都城
统一时间
咸阳(今 前221年 陕西咸阳)
长安(今 589年 陕西西安)
长安
1271年 1368年
忽必烈(元世祖) 大都(今 1276年 北京)
朱元璋(明太祖) 南京(后 迁到北京)
三、边疆关系
台 三国时吴国派船队到达夷洲 湾 元朝时加强了对 琉球 的管辖
清:1662年,郑成功 收复了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 台湾 府 ,隶属福建省。 新 西汉:公元前60年,西汉时设立了西域都护 ,从此今新疆 疆 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 分。 清朝:乾隆帝平定了 大小和卓的叛乱 ,后来设置伊犁将军
3、形成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商鞅变法)
秦朝 商业: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
宋朝
农业:越南引进占城稻;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水稻跃居粮食产量 首位;棉花推广到江南;茶树栽培有很大发展。 手工业: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浙江哥 窑冰裂纹瓷器,给人美感;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宋朝造船业居当时世 界首位。 商业:商业都市开封和杭州;海外贸易发达;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最 早的纸币——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