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古诗文赏析与考点分析:《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部编版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原文-翻译及赏析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原文|翻译及赏析创作背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
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
这首词于宪宗时一度散失,长庆三年(823),李德裕访得之,著录于其《玄真子渔歌记》文中,始流传至今。
内容西塞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
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景很优美。
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白鹭就是平常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
远远望去,它的外形有点象白鹤,腿和脖子特别长,便于在水中寻找食物。
西塞山前白鹭飞,它们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
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
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水比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
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写,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使人们似乎看见了两岸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多肥大呀。
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颜色呈黄褐色。
春汛来了,渔夫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忙碌开了。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
归,回家。
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
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
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
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鲜明,构思巧妙,意境优美,使读者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5]这首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
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
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赏析:展现了江南春钓的诗意画卷!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赏析:展现了江南春钓的诗意画卷!《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江南水乡垂钓图,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以下是对《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的详细赏析:作品原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及注释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
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悠然自得地垂钓,就算下了雨也不回家。
注释渔歌子:词牌名。
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
分单调、双调二体。
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
双调,五十字,仄韵。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
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
“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西塞山:在浙江湖州。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箬(ruò)笠:竹叶或竹篾做的斗笠。
蓑(suō)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不须:不一定要。
创作背景此词当作于唐代宗大历八年(773)春。
大历七年(772)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
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
这首词于唐宪宗时一度散失,唐穆宗长庆三年(823),李德裕访得之,著录于其《玄真子渔歌记》文中,始流传至今。
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词中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的山光水色和怡情悦性的渔人形象:春江水绿、烟雨迷蒙,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岸畔桃红,江水猛涨,鳜鱼正肥时;青箬笠,绿蓑衣,渔人醉垂忘归时。
【写景的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_全诗赏析
【写景的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_全诗赏析出自唐代诗人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赏析的词保留下来的只有《渔歌子》(原题叫《渔父》)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羽士矶,是一座凸起在河边的大石岩。
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景致很幽美。
张志和这首词刻画春汛期的风物,反应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恶。
白鹭就是平凡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
远眺望去,它的形状有点象白鹤,腿和脖子特殊长,便于在水中寻找食品。
“西塞山前白鹭飞”,它们在西塞山前,展翅翱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弥漫了。
“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
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气象温暖,雨水比冬天多,下多少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
作者不简略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述,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设想,使人们仿佛看见了两岸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断跃出水面,多肥大呀。
“鳜鱼”是一种滋味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色彩呈黄褐色。
春汛来了,渔夫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繁忙开了。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
“箬笠”就是用竹丝和青色箬竹叶编成的斗笠。
“蓑衣”是用动物的茎叶或皮制成的雨衣。
假如以龙须草(蓑草)为原料,它就是绿色的。
“归”,回家。
“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
作者在词里固然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涯,然而,读者通过本人的想象,完整可以领会到词的话中有话。
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观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能够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高兴心境。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丹青。
确切,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
苍岩,白鹭,娇艳的桃林,明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颜色如许赫然,构思也很奇妙,意境精美,使人读作品时,好像是在看一幅杰出的水乡春汛图。
小学生必背古诗渔歌子赏析
小学生必背古诗渔歌子赏析
小学生必背古诗渔歌子赏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白鹭:一种水鸟。
3.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4.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5.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
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
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
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
“斜风”指微风。
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
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
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
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
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
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剌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本文,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送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渔歌子》赏析
《渔歌子》赏析《渔歌子》赏析《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箸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重点字词解析①渔歌于:一名《鱼父词》。
⑦西塞山:在今浙江吴兴西。
白鹭,亦称白鹭鸳、小白鹭,好群居,春夏多活动于潮沼岸边或水田中,主食小鱼等水生动物。
③鳜鱼:即桂鱼,大口细鳞,青黄色。
④箸笠:用箸竹的叶子编制成的斗笠。
箸,竹的一种,高约一米,细杆,叶片很大。
⑤蓑衣:草制的雨衣。
《渔歌子》赏析这是一篇为张志和赢得词史地位的作品。
起首两句是一幅关于自然的`图景:高处是翩然飞翔的白鹭,低处有漂浮着娇艳桃花的欢然流水,流水中有恰然游动的肥嫩鳜鱼。
“白鹭”与“桃花”色调上一冷一暖,对比明丽,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景图。
读者从中不难体会到“万物正得其时”的盎然与勃发。
如果说这是一幅更多地显示了动感的图画,那紧接着的则是一幅更多显示了静态的图画,“青箸笠”、“绿蓑衣”是伫立在“斜风细雨”中的“渔父”形象。
“青”、“绿”相邻,充满了和谐安宁。
这里,词人只写渔父的穿着,对其容颜未做一笔描绘,可渔父的神态已毕见,那种忘情,那种物我相融的超旷,都叫人不胜向往。
眼前这些或浓或谈的景物,又都置于“斜风细雨”之中,这就冲淡了它们固有的色调,更适宜于体现江南春天那种特有的烟水迷蒙的景象。
这首词以流动而精约的语言、获取并凝固了—个如山水画般的优美意境。
在这个意境中所展示的决不是俚俗,甚至也不是一般隐居文人以求静求闲淡为终极目标的那种怡然自得,而是一种在绝然出世、高蹈远尘的同时,又渴望生命的感情和思想,显示了词人对道家“静中含动,动静相济”思想的参悟。
因而,这首词深得后人喜欢,刘熙载说:“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阙,风流千古。
东坡尝以其成句用人《鹧鸪天》,又用于《浣溪沙》,然其所足成之句,犹未若原词之妙通造化也。
黄山谷亦尝以其词增为《浣溪沙》,且诵之有矜色焉”(《艺概·词曲概》)。
渔歌子古诗鉴赏
渔歌子古诗鉴赏渔歌子古诗鉴赏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渔歌子古诗鉴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1、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白鹭:一种水鸟。
3、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4、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5、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简析】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
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
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
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
“斜风”指微风。
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
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
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
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
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剌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背景】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
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
这首词于宪宗时一度散失,长庆三年(823),李德裕访得之,著录于其《玄真子渔歌记》文中,始流传至今。
【鉴赏】张志和的词保存下来的只有《渔歌子》(原题叫《渔父》)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解析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解析《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作品,全文如下: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的意思是: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
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在斜风细雨中垂钓,乐而忘返。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在的渔翁形象,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词中色彩鲜明,动静结合,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这首词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渔翁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 自然景色的描绘:词中描绘了西塞山前白鹭飞翔、桃花盛开、水流清澈、鳜鱼肥美等自然景色,营造出了一个宁静美好的环境,让人感受到渔翁生活的惬意。
- 渔翁形象的刻画:“青箬笠,绿蓑衣”描写了渔翁的衣着,展示了他的朴实和自在。
而“斜风细雨不须归”则表现了渔翁在风雨中仍悠然垂钓,不急于回家的闲适心态。
- 活动的描写:词中提到渔翁在钓鱼,这是一种悠闲的活动,表现了他对生活的享受和对自由的追求。
这些方面相互结合,共同营造出了渔翁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古词《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作者张志和)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唐代]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标签宋词三百首、写景、写人、抒怀、小学古诗、水乡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注释西塞山:浙江湖州。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鳜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箬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不须:不一定要。
赏析张志和的词保存下来的只有《渔歌子》(原题叫《渔父》)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
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很优美。
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白鹭就是平常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
远远望去,它的外形有点象白鹤,腿和脖子特别长,便于在水中寻找食物。
“西塞山前白鹭飞”,它们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
“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
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
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写,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使人们似乎看见了两岸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多肥大呀。
“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颜色呈黄褐色。
春汛来了,渔夫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忙碌开了。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
“箬笠”就是用竹丝和青色箬竹叶编成的斗笠。
“蓑衣”是用植物的茎叶或皮制成的雨衣。
如果以龙须草(蓑草)为原料,它就是绿色的。
“归”,回家。
“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
赏析唐诗《渔歌子》
赏析唐诗《渔歌子》《渔歌子》是唐代诗人张志和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通过描绘渔夫在江边捕鱼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热爱。
全文如下: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诗的主题是渔夫的生活,通过白鹭、桃花、鳜鱼和蓑衣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江南水乡景色。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用白鹭的飞翔来衬托出西塞山的壮丽景色。
白鹭是一种优雅的水鸟,经常在水边觅食。
这里,白鹭飞翔的场景象征着生机勃勃的自然。
第二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描绘了桃花盛开、江水清澈的景象。
鳜鱼是一种美味的淡水鱼,它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赞美。
第三句“青箬笠,绿蓑衣”,通过对渔夫的服饰描绘,展现了渔夫的生活状态。
青箬笠和绿蓑衣都是江南水乡常见的渔具和服饰,体现了渔夫的勤劳和朴实。
最后一句“斜风细雨不须归”,表达了渔夫在恶劣天气下也不愿意回家的心情。
这里的“斜风细雨”不仅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气候特点,还象征着人生中的挫折和困难。
然而,渔夫在这样的环境下仍然坚持捕鱼,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总的来说,《渔歌子》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渔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宁静的江南水乡画卷,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好的,接下来我将继续分析这首诗。
在这首诗中,张志和通过对渔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然而,这首诗不仅仅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水乡画卷,还通过渔夫的形象,传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首先,渔夫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仍然坚持捕鱼,这表明了他们对生活的执着和毅力。
这种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正是张志和想要表达的。
他希望通过这首诗,让读者感受到生活中的艰难困苦,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就能够战胜一切。
其次,渔夫的形象也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
在这首诗中,张志和通过对江南水乡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然而,他并没有忘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因此,渔夫在恶劣天气下仍然坚持捕鱼,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
渔歌子诗歌鉴赏
渔歌子诗歌鉴赏【原文】渔歌子张志和〔唐代〕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鉴赏】词中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的山光水色和怡情悦性的渔人形象:春江水绿、烟雨迷蒙,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岸畔桃红,江水猛涨,鳜鱼正肥时;青箬笠,绿蓑衣,渔人醉垂忘归时。
全词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这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这是一首色彩明优意万千,脱离尘俗钓湖烟。
思深韵远情融景,生活任行乐自然的抒情诗。
“西塞山前白鹭飞”首句,点明地点;此西塞山何处?鄂州、湖州?虽有异议,对词境来说倒无所谓。
白鹭是自由、闲适的象征,“众禽无此格,玉立一间身。
清似参禅客,癯如辟谷人”、“漠漠江湖自在飞,一身到处沾渔矶”,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桃花流水鳜鱼肥”第二句,点出江南水乡最美好的季节——正是桃花盛开,江水猛涨,鳜鱼正肥时。
“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
“箬笠”就是用竹丝和青色箬竹叶编成的斗笠。
“蓑衣”是用植物的茎叶或皮制成的雨衣。
如果以龙须草(蓑草)为原料,它就是绿色的。
“归”,回家。
“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
作者在词里虽然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是,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完全可以体会到词的言外之意。
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
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
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鲜明,构思也很巧妙,意境优美,使人读作品时,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
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
张志和《渔歌子》的意思及赏析
张志和《渔歌子》的意思及赏析渔歌子1张志和西塞山2前白鹭3飞,桃花流水鳜鱼4肥。
青箬笠5,绿蓑衣6,斜风细雨不须归。
1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2西塞山:在湖北省黄石市。
3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4鳜鱼:一江一南又称鳜鱼,肉质鲜美。
5箬笠:竹叶竹篾做的斗笠。
6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西塞山前,成群的白鹭展翅飞翔,一江一南的桃花盛开,飘落到水面上的花一瓣随着流水漂去,水中的鳜鱼肥一美无比。
头戴青笠、身披绿色蓑衣的老渔翁,一心沉浸在垂钓中,忘记了斜风细雨的侵扰。
【垂钓之美】垂钓是一种乐趣,在张志和这首《渔歌子》里为我们展现的就是一幅诗意的山水垂钓图画。
春一江一三月,白鹭腾飞,桃花盛开,流水淙淙,烟雨迷蒙。
在这样一个适宜外出的季节,一位老渔翁带着钓具准备出门垂钓,他瞅瞅天,没有太一陽一,于是带上了青笠和绿雨披。
老渔翁优哉游哉地来到一江一边,一心垂钓起来,不一会儿,果然下起了细雨,老渔翁带上斗笠,穿上蓑衣,安然地享受着垂钓带来的乐趣,惬意极了。
【赏析】古词里面常常包含一着世间万物,包括眼睛看的,耳朵听的,鼻子闻的。
就连我们在平时的作文写作中,也不知不觉用到了五官功能。
张志和的这首词描绘的是春天的景物,词里不仅有景物,还有声音,还有春天清新的味道,你能闻到吗?试着到词中去闻一闻,仔细读一读,你还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启示】张志和《渔歌子》里描写了秀丽的山水和美好的田园式生活,呈现了一幅安宁、幸福的画面,这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一爱一自然、向往人生自一由的美好情怀。
诗人感悟人生、追求悠然脱俗、富有情趣的生活也得到了淋一漓尽致的展现。
【写景的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_全诗赏析
【写景的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_全诗赏析出自唐代诗人的《渔歌子》白鹭飞在西塞山前,桂鱼很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欣赏的词保留下来的只有《渔歌子》(原题叫《渔父》)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羽士矶,是一座凸起在河边的大石岩。
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景致很幽美。
张志和这首词刻画春汛期的风物,反应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恶。
白鹭是普通人称之为白鹭的水鸟。
从远处看,它的形状有点像白鹤,有着特殊的长腿和脖子,很方便在水中找到食物。
“白鹭飞西塞山前”。
它们展翅翱翔在西塞山前,让这片鱼米之乡更加有趣。
“桃花水”就是桃花水。
每年2月和3月,南方桃花盛开,天气温暖,雨水比冬天多。
多少春雨,河水就会上涨,所以上游有更多的鱼。
作者并不是简单地说春汛即将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桂鱼肥”来形容,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醒读者的想象力,让人仿佛看到两岸盛开的红桃花;当河水急剧上涨时,长江以南特有的鳜鱼会不断跳出水面。
多胖啊。
“桂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
它有一个大嘴巴,薄鳞片和黄棕色的颜色。
当春汛来临时,渔民们肯定不会闲着。
他们也很忙。
“绿若里,绿椰雨衣,斜风细雨不必返”是关于他们的。
“若里”是一种用竹丝和绿色若竹叶制成的竹帽。
雨衣是由动物的茎或叶制成的。
如果你以芦笋(莎草)为原料,它是绿色的。
回家吧“不必回去”意味着不必回家。
虽然作者只是简单地用文字描述了渔夫的捕鱼生涯,但读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充分理解其中的文字。
从渔夫头戴竹帽,身穿椰壳雨衣,在春风细雨中观赏水面风光,读者可以感受到渔夫垂钓时的快乐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丹青。
确切,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
苍岩,白鹭,娇艳的桃林,明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颜色如许赫然,构思也很奇妙,意境精美,使人读作品时,好像是在看一幅杰出的水乡春汛图。
这个词把作者对自由和自然的热爱寄托在美妙的水景和幻想中的渔夫生活中。
《渔歌子》原文注释及简析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背景】
张志和(约730-约810),唐代诗人。
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
少年有才学,擅长音乐和书画,很受唐肃宗重视,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作品多写闲散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
【注词释义】
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西塞山: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南。
鳜鱼:即民间所说桂鱼,细鳞,淡黄带褐色斑纹,味道鲜美。
箬:斗笠。
用竹片和竹叶编制的帽子,用来挡雨。
蓑衣:用茅草和棕麻编制的防雨衣服。
【古诗今译】
西塞山前群群白鹭高飞,桃花盛开水中鳜鱼肥美。
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在斜细雨中流连不归。
【名句赏析】——桃花流水鳜鱼肥。
这是一首传唱悠远的词,所描写的是西塞山边的景色:空中有白鹭高飞,而山下的小溪边,盛开着丛丛鲜艳的桃花,溪水中是一条条鲜活肥美的鳜鱼,还有那温和的斜风细雨,这是一幅多么生动自然的春天的景象,生机勃勃,而且充满了喜气。
而春色中的人,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洒浴在斜风细雨之中,享受着美好的自然景象,他自己也成为这景色的一部分。
这风、这雨也是美好的,古人说“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难怪他要流连忘返了。
“不须归”除了指不回家外,还指弃官隐居,一去不返。
那个穿蓑戴笠的人就是品行高洁、不愿做官的隐居者,也是诗人自己。
他热爱淳朴美丽的大自然,认定这美丽的自然中包含了自己的人生志趣,他要让自己悄然溶入这自然之中,所以才能对自然有如此深深的感触和依恋。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古诗词赏析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古诗词赏析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是一首流传已久、富有诗意的古诗词。
它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以及对自然的赞美。
通过赏析这首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首先,诗人通过诗中的字句,再现了一个优美的自然画面。
他描述了西塞山前的景色,用诗情画意的笔触创造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环境。
白鹭飞翔于山前,桃花随着流水摇曳,鲜美的鳜鱼在水中悠然自得。
这些景象让人感到宁静与清新,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诗人描述的环境之中。
其次,诗人通过选择适当的词语和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
他用“白鹭飞”、“桃花流水”等词语,描绘了自然界的繁荣和美丽。
白鹭自由翱翔的形象,使人联想到无拘束的自由,而流水中摇曳的桃花则给人以温暖和柔美的感觉。
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神奇。
此外,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以及诗句的排列,凸显了诗词的美感和音乐性。
他用“青箬笠,绿蓑衣”来形容人物的着装,这些形象词语不仅具有生动性,而且增添了整首诗的色彩和感觉。
此外,斜风细雨的描写和不须归的宣扬,使整个诗词更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增加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总的来说,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这首古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表达,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以及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通过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和细致入微的描写,诗词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受,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环境之中。
这首古诗词,不仅是一幅自然画卷,更是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呈现。
无论是在当代还是在古代,这首古诗词都将永远流传下去,让人们沉醉其中,享受美好的诗意。
渔歌子的全文解析
《渔歌子》的全文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渔家生活情趣的词,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
词人选取水乡最富特色的景物和细节,用质扑欢快的笔调,将西塞山前白鹭飞翔、桃花盛开、流水潺潺、鳜鱼肥美、渔翁垂钓的景色巧妙地结合起来,有声有色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明艳新鲜、生动有趣的春景图,反映了词人陶醉于大自然的情怀、隐居江湖的乐趣。
词的首句中“西塞山前”点名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出渔父的悠闲自得。
次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
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表现出暮春时节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三、四句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
渔父戴着箬笠,穿绿蓑衣,在微风细雨中乐而忘归。
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
【原文】
《渔歌子》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诗歌鉴赏】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意思及全
【诗歌鉴赏】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意思及全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出自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张志和(约730-约810),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
少年有才学,擅长音乐和书画,很受唐肃宗重视,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作品多写闲散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
唐朝肃宗时待诏翰林。
后因事贬官,赦还,不复仕进,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叟。
著有《玄真子》集《全唐诗》录其九首诗词。
渔歌子,词调名,又名渔父歌。
本为唐朝教坊曲。
分单双调两种,单调27字,五句,四平韵;双调50字,仄声。
张志和《渔歌子》共有五首,全是单调。
【释词】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西塞山: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南。
鳜鱼:即民间所说桂鱼,细鳞,淡黄带褐色斑纹,味道鲜美。
箬:斗笠。
用竹片和竹叶编制的帽子,用来挡雨。
蓑衣:用茅草和棕麻编制的防雨衣服。
不须:不需要.【注释】①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
分单调、双调二体。
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
双调,五十字,仄韵。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
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
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
“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②西塞山:即道士矶,在湖北大冶县长江边。
③鳜(音贵)鱼:俗称“花鱼”、“桂鱼”。
④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意思】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的翱翔,江上黄绿色的鱼儿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的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诗意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
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鳜鱼在游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体裁:词
题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
名字:张志和
年代:唐代
描述: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
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
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
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
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万字,《大易》十五卷,有《渔夫词》五首、诗七首传世。
翻译:
原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
原文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赏析:
赏析一: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772年(唐代宗大历七年)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
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
赏析二:思想内容
词中描绘了大量的江南水乡汛期的景物和渔人形象:春江水绿、烟雨迷蒙、天空白鹭、鳜鱼正肥;青箬笠,绿蓑衣,渔人垂钓忘归。
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色彩万千,情融于景。
一首醉情于山水的的抒情诗。
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
赏析三:语言赏析
全词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赏析四:诗歌结构
“西塞山前白鹭飞”首句,点明地点。
同时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桃花流水鳜鱼肥”第二句,点出江南水乡桃花盛开,鳜鱼正肥的季节。
写出暮春西塞山前的美丽山色,渲染渔父的生活环境。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日常生活,然而,借助读者的想象,可以体会到词中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考点:
一、必背名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解释:
关键词:渔歌子
词牌名。
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
分单调、双调二体。
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
双调,五十字,仄韵。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
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
“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关键词:西塞山
浙江湖州。
关键词:白鹭
一种白色的水鸟。
关键词:桃花流水
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关键词:鳜鱼
鳜(guì),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关键词:箬笠
箬(ruò),竹叶或竹篾做的斗笠。
关键词:蓑衣
蓑(suō),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关键词:不须
不一定要。
古诗词课外拓展
古诗词分类大全之传统节令
春节: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重阳: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元宵:南宋.朱淑真(一说欧阳修)《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寒食(清明前两天):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七夕: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古诗词分类大全之爱情最甜
1.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
6.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9.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
1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
11.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
1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