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白术天麻汤脾胃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 #风痰上扰证。
眩晕、头痛、胸闷,口淡,舌苔白滑,脉弦滑。
脾湿生痰,痰阻风动,风痰上扰。
燥湿化痰,平肝熄风。
君: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天麻—平肝熄风而止眩晕。
*半夏配天麻:化痰熄风以止眩晕。
臣: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白术配茯苓:健脾祛湿以治痰之本橘红—理气化痰,和胃止呕。
佐使:甘草、生姜、大枣—和中、调药。
* 配伍要点:半夏+天麻清气化痰丸痰热咳嗽。
咳嗽,痰稠色黄,苔黄腻,脉滑数。
火热犯肺,灼津为痰,痰热互结,阻碍气机。
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君:胆南星—清热化痰以止咳。
臣:瓜蒌仁—清肺化痰。
制半夏—燥湿化痰,降逆。
*瓜蒌仁、半夏配胆南星:化痰清热之力增强佐:枳实—下气消痞。
橘红—理气宽中燥湿化痰。
*枳实配橘红:“顺其气”,则火降痰消。
茯苓—健脾渗湿以化痰。
黄芩—清泄肺热。
杏仁—宣利肺气化痰止咳。
姜汁—化痰和胃,解半夏、南星之毒。
*配伍要点:胆南星+黄芩+枳实温胆汤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
虚烦不眠,胸闷多痰,苔微黄腻,脉弦滑。
胆胃不和,痰热内扰。
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君:半夏—化痰散结,降逆和胃。
臣:竹茹—清胆和胃,止呕除烦。
*半夏配竹茹:化痰清热兼顾,痰热清则不扰心佐:枳实—行气导滞,顺气消痰。
橘皮—理气化痰。
白茯苓—健脾渗湿以消痰。
生姜—和胃止呕。
大枣—补中健脾。
使:炙甘草—和中,调和诸药。
二陈汤 #湿痰咳嗽证;痰湿眩晕、瘿瘤。
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苔白腻,脉滑。
脾失健运,湿聚成痰,阻滞气机,胃失和降。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君: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
臣:橘红—理气和胃,使气顺则痰消咳止;燥湿化痰。
*半夏配橘红:即为“二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佐:茯苓—健脾渗湿,使湿去则痰无以生(杜绝生痰之源)。
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乌梅—敛肺止咳。
*生姜配半夏:①助二陈以化痰降逆和胃;②制半夏之毒*半夏配乌梅:散收并用,祛痰而不伤正。
使:炙甘草—调和诸药。
乌梅丸 #蛔厥证腹痛时作,烦闷呕吐,手足厥冷脾肾虚寒蕴热,蛔虫内扰安蛔止痛,平调寒热君:乌梅(醋浸)—酸以安蛔止痛臣:川椒、细辛—辛以伏蛔,温热以温脏散寒,杀虫驱蛔佐:附子、干姜、桂枝—辛热以助温脏散寒,温补脾肾之阳。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
张莉,医师(河北省怀来县医院邮编
075400)。
脾胃虚弱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所引起的眩晕。
半夏、白术、天麻各10克,陈皮、茯苓、党参各12克,黄芪15克,泽泻、黄柏各9克,麦芽、生姜各6克。
上药加水1000毫升,煎煮15~20分钟取汁200~300毫升,分2次服,日1剂。
伴有肝郁气滞、气郁上冲者加柴胡12克、香附、白芍、钩藤、菊花各10克;伴心下停水的腹胀、肢肿小便不畅者加桂枝、猪苓、苍术各10克;伴虚寒症加附子5克、桂枝9克。
共治46例患者,治愈(服药9~12剂后,头晕消失,兼症消失)12例;好转(服药9~12剂后,头晕减轻,兼症减轻)30例;无效(服药后头晕仍存在,兼症减轻)4例。
眩晕又称头晕,冒眩、眩冒等。
其原因不外气、血、津液的异常。
其中脾胃虚弱,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引起的眩晕可见于多种疾病中,如平衡感障碍,美尼尔氏综合症等病,治以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方中陈皮、半夏、茯苓燥湿祛痰;党参、白术、黄芪健脾和胃、天麻熄风而治眩晕,是标本兼顾之法;泽泻、黄柏化痰泄热。
全方配伍合理,使痰湿去,脾胃健,眩晕自除。
注意平时饮食宜清淡,忌食肥腻酒食,忌辛辣,戒躁怒,适当增加体力劳动,锻炼身体。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根治脾虚的中药方
根治脾虚的中药方脾虚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
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
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根治脾虚的中药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根治脾虚的中药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处方】黄柏(酒洗)0.6克干姜0.9克天麻苍术白茯苓黄耆泽泻人参各1.5克白术炒神曲各3克半夏(汤洗七次)大麦蘖面橘皮各1.5克【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
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虚风上扰,致成痰厥头痛,证见头痛如裂,目眩头晕,胸脘烦闷,恶心呕吐,痰唾稠粘,气短懒言,四肢厥冷,不得安卧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带热服。
【备注】方中人参、黄耆、白术补脾胃,养元气;干姜、苍术、半夏、茯苓、泽泻祛寒湿,化痰饮;天麻定虚风,止眩晕;神曲、大麦蘖面、陈皮理脾胃,助消化;黄柏以制苍术之爆,并能降内伏之虚火。
配合成方,共奏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的功效。
【摘录】《脾胃论》卷下白茯苓陈皮丸【别名】缓中丸【处方】白茯苓1两,陈皮1两,干生姜1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
六脉俱弦而指下虚。
食少而渴不止,心下痞、腹中或痛,或窄狭如绳束之急,小便不利,大便不调,精神短少。
【用法用量】缓中丸(《卫生宝鉴》卷五)。
如脉弦或腹中急甚,加甘草3钱(炙);秋减姜1半。
【摘录】《洁古家珍》脾虚的食疗一、脾气虚【临床表现】主症:食少纳呆,食后脘腹胀满,大便稀溏。
副症:面色萎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肌肉消瘦或四肢浮肿。
舌脉:舌淡嫩或有齿痕、苔白、脉缓弱。
【药膳】参苓粥组成:人参(或党参),白茯苓,生姜,粳米。
方法:先将人参(或党参)、生姜切为薄片,把茯苓捣碎,浸泡半小时,煎取药汁,后再煎取汁,将一、二煎药汁合并,分早晚两次同粳米煮粥服食。
功效:益气补虚,健脾养胃。
《汉方之精要》(36)半夏白术天麻汤
《汉方之精要》(36)半夏白术天麻汤翻译者夏豪天医师 @中医夏豪天目标头痛每当有习惯性头痛(头痛癖)的患者来就诊,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头痛是由于水毒引起的。
“头总是很重,时不时有头痛”这样的主诉较多。
这些在五苓散证中也可以见到。
一般头痛的程度不是很强。
但是其中也有引起剧烈偏头痛者。
但是,像剧烈疼痛伴有呕吐这样的情况,大体还是吴茱萸汤为好。
腹证当腹部柔软,心下部可触及振水音的时候,我就会想“果然应该是这样啊”。
但是也会存在没有振水音,仅仅心下部柔软的情况。
不过,即使是这种情况,也会有总觉得胃内有停水这样的感觉。
有时轻轻叩击心下部,可以听到“砰砰”的积气音(鼓音)。
有时,患者会反映“喝水之类液体的时候会有’咕噜咕噜’的声音”。
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
但是一旦对患者说,“你这个头痛是从胃那边来的”,有些人就会觉得不可思议,说:“并没有胃痛啊,难道这也是胃不好引起的吗?”不过对此我并不会觉得惊讶,因为后面还有杀手锏。
“白天吃饭之后是不是会觉得身体或者手脚无力,想睡觉呢?”从这些方面进行询问。
如果得到的是“是”这样肯定的回答,就可以向其说明,这些都是脾虚(消化机能低下)的表现。
以这些症状为首,药物的组成也好,整体的感觉也好,都和六君子汤很相似。
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六君子汤中有甘草,而半夏白术天麻汤中没有,代之以泽泻。
因此,本方中并不存在胃痛,而有头冒感和目眩。
目眩,头冒感所谓头冒感,就是头部感觉好像被什么东西蒙住了,头部发沉的症状。
这在加味逍遥散等证的血道症患者中是经常可以看到的。
由于水毒引起的头冒,用泽泻是有效的。
此外,泽泻还可以治疗目眩。
不过半夏白术天麻汤中的目眩并不怎能严重,多在起身或抬头的瞬间头晕,即所谓的“直立性头晕”。
关于头痛、目眩、头冒感,在同样含有泽泻的五苓散证中也存在。
其与半夏白术天麻汤证很相似。
我个人在口渴,小便减少的情况下用五苓散,如果不存在上述情况,则用半夏白术天麻汤。
《汉方之精要》(36)半夏白术天麻汤
《汉方之精要》(36)半夏白术天麻汤翻译者夏豪天医师 @中医夏豪天目标头痛每当有习惯性头痛(头痛癖)的患者来就诊,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头痛是由于水毒引起的。
“头总是很重,时不时有头痛”这样的主诉较多。
这些在五苓散证中也可以见到。
一般头痛的程度不是很强。
但是其中也有引起剧烈偏头痛者。
但是,像剧烈疼痛伴有呕吐这样的情况,大体还是吴茱萸汤为好。
腹证当腹部柔软,心下部可触及振水音的时候,我就会想“果然应该是这样啊”。
但是也会存在没有振水音,仅仅心下部柔软的情况。
不过,即使是这种情况,也会有总觉得胃内有停水这样的感觉。
有时轻轻叩击心下部,可以听到“砰砰”的积气音(鼓音)。
有时,患者会反映“喝水之类液体的时候会有‘咕噜咕噜’的声音”。
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
但是一旦对患者说,“你这个头痛是从胃那边来的”,有些人就会觉得不可思议,说:“并没有胃痛啊,难道这也是胃不好引起的吗?”不过对此我并不会觉得惊讶,因为后面还有杀手锏。
“白天吃饭之后是不是会觉得身体或者手脚无力,想睡觉呢?”从这些方面进行询问。
如果得到的是“是”这样肯定的回答,就可以向其说明,这些都是脾虚(消化机能低下)的表现。
以这些症状为首,药物的组成也好,整体的感觉也好,都和六君子汤很相似。
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六君子汤中有甘草,而半夏白术天麻汤中没有,代之以泽泻。
因此,本方中并不存在胃痛,而有头冒感和目眩。
目眩,头冒感所谓头冒感,就是头部感觉好像被什么东西蒙住了,头部发沉的症状。
这在加味逍遥散等证的血道症患者中是经常可以看到的。
由于水毒引起的头冒,用泽泻是有效的。
此外,泽泻还可以治疗目眩。
不过半夏白术天麻汤中的目眩并不怎能严重,多在起身或抬头的瞬间头晕,即所谓的“直立性头晕”。
关于头痛、目眩、头冒感,在同样含有泽泻的五苓散证中也存在。
其与半夏白术天麻汤证很相似。
我个人在口渴,小便减少的情况下用五苓散,如果不存在上述情况,则用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健脾燥湿,化痰熄风,治痰湿型高血压,效果很好
半夏白术天麻汤,健脾燥湿,化痰熄风,治痰湿型高血压,效果很好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这首名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还是要从小故事讲起。
这么多年我们老百姓,非常熟识的一个词,就是头晕。
有时大家聚在一起谈论的话题:1、老头晕,犯迷糊,你晕不?2、是高血压,没调下来,前几天中风了,3、有时候出席一些酒场,其中有些人会掏出一个降压小药瓶来,“你看,最近血压高,没法喝酒了。
”——这招挺好使的,呵呵。
今天我还是从病例讲起:这些年看的各种各样的头晕病人很多,有一次有个病人来找我看病,来的时候,跟我说,大夫,最近头晕得厉害,跟晕车晕船似的——如坐舟船,血压在140/90左右。
我问他饮食和大便情况,他说能吃,就是感觉肚子胀,不消化,犯恶心,大便黏腻,有时候拉肚子。
我把脉,弦滑脉,舌淡,苔白厚腻。
于是,我开了这个小方子:半夏白术天麻汤。
病人第3天就来了,问我这药还吃不吃,我也有点晕,难道没效果,他说已经不晕了,血压也下来了。
我二次把脉,弦象已弱,舌苔白厚腻也散了。
我做了一下调整,让他再4付巩固一下,另外做了些饮食和生活上的嘱咐就好了了。
怎么回事呢?高血压这个病,中医叫眩晕。
这位病人的病情,经分析,属于脾虚,运化水湿不利,从而生化痰湿,痰浊蒙蔽清阳,加之肝风内动,风痰上扰所致。
《内经》:“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风性主动,肝风内起,因此头旋物摇;又因痰湿上犯,浊阴上逆,故眩晕严重,自觉天旋地转,并见呕吐呃逆。
痰之本为湿,而脾胃为其生化之源,并且脾胃主运化水湿痰饮,所以我们治疗这类疾病,首先要考虑脾胃,然后根据症状,定熄风祛湿的方案。
因此治疗的时候——化痰熄风。
那么我开的这个小方子,和我们今天讲的千古名方有什么关系呢?我先给大家分析一下: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成:半夏、白术,茯苓,天麻、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君药:天麻——平肝熄风,止头眩。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脾胃论》李东垣——“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半夏白术天麻汤,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高血压
半夏白术天麻汤,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高血压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医学心悟》(公元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
五卷。
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
末附《外科十法》。
【组成】半夏一钱五分(4.5g) ,天麻、茯苓、橘红各一钱(各3g) ,白术三钱(9g),甘草五分(1.5g)【用法】加生姜一片,大枣二枚,水煎服。
【功效】化痰息风,健脾祛湿。
【主治】风痰上扰证。
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
【方解】本方证为脾虚生湿,湿聚成痰,引动肝风,风痰上扰所致。
古人云:“无痰不作眩”,风痰上扰,肝风内动,故眩晕头痛,眩晕甚者,自觉天旋地转;痰阻气机,浊阴上逆,故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均为风痰之象。
脾湿生痰,为病之本;肝风内动,风痰上扰,为病之标。
本方证重点是痰与风,故化痰息风治标为主,健脾祛湿治本为辅。
方中以半夏、天麻为君药,其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息风而止头眩,两药合用,为治风痰眩晕头痛要药。
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以治生痰之源,共为臣药。
陈皮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煎加姜枣,以和中健脾。
诸药合用,能使风息痰消,眩晕自愈。
【临床运用】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风痰上扰,眩晕头痛的常用方,以眩晕头痛、舌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耳源性眩晕、神经性头痛等属风痰上扰者。
【功用鉴别】二陈汤、小陷胸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均能化痰,用治痰证。
其不同点是:二陈汤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用治湿痰证;小陷胸汤功能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用治痰热互结证;半夏白术天麻汤功能化痰息风,健脾祛湿,用治风痰上扰证。
【方歌】半夏白术天麻汤,陈皮苓草大枣姜,风痰眩晕并头痛,息风化痰效果良。
程钟龄清代名医,著有《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广为流传。
【临床应用与医案精选】(一)高血压病某某,男,26岁。
初诊日期:2011年2月8日。
【名医名方】全国名中医毛德西: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临证应用要诀
【名医名方】全国名中医毛德西: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临证应用要诀【名医名方】全国名中医毛德西: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临证应用要诀半夏白术天麻汤是治疗眩晕的主要方剂之一。
现对该方起源与临证应用略作梳理,以冀更好地发挥其临床效应。
起源半夏白术天麻汤首见于金代李东垣的著作,在《脾胃论》《兰室秘藏》《东垣试效方》三书中均有记载。
方药为:黄柏、干姜各二分,天麻、苍术、茯苓、黄芪、泽泻、人参各五分,白术、炒曲各一钱,半夏、大麦芽、橘皮各一钱五分。
(全方用量为九钱九分)在经方中没有半夏白术天麻汤这类方名,但从组方法则上比较,其与“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有类似之处;其方药组成和主治,则与苓桂术甘汤(《伤寒论》67条“起则头眩”)、泽泻汤(《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其人苦冒眩”)、真武汤(《伤寒论》82条“头眩”)等略有类同。
仔细查阅,《脾胃论》《兰室秘藏》《东垣试效方》三书中的半夏白术天麻汤,均以治验出现,病例、方药、药性分析也都一样。
为了更好理解李东垣制方原意,有必要将原文罗列于后。
原文:范天騋之内,素有脾胃之证。
时显烦躁,胸中不利,大便不通。
初冬出外而晚归,为寒气怫郁,闷乱大作,火不得伸故也。
医疑有热,治以疏风丸。
大便行,病不减。
又疑药力小,复加七、八十丸,下两行,前证仍不减。
复添吐逆,食不能停,痰唾稠粘,涌出不止,眼黑头眩,恶心烦闷,气短促上喘,无力,不欲言;心神颠倒,兀兀不止,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头苦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
余谓前证乃胃气已损,复下两次,则重虚其胃,而痰厥头痛作矣。
制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而愈。
又云:此头痛苦甚,谓之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其苗为定风草,独不为风所动也。
黄芪甘温泻火补元气,人参甘温泻火补益中气,二术俱甘苦温,除湿补中益气;泽、苓利小便导湿;橘皮苦温益气调中升阳;曲泻实、荡胃中滞气;大麦蘖面宽中助胃气;干姜辛热以涤中寒,黄柏苦大寒,酒洗以主冬天少火在泉发燥也。
闫咏梅教授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经验
闫咏梅教授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经验探讨闫咏梅教授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
回顾性分析闫咏梅教授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头痛、眩晕、中风先兆等证。
闫咏梅教授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脑血管疾病取得很好的疗效。
标签:临床经验;半夏白术天麻汤;经验闫咏梅老师是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30余年,在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独特见解。
笔者有幸跟随老师学习,导师灵活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脑血管常见疾病如头痛、眩晕、中风等,疗效满意。
现结合验案数则,浅述如下。
1 头痛(偏头痛)李某,女,35岁。
间断头痛半年,加重1周。
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前额及颞部明显,放射至肩项部,以搏动样疼痛为主,伴有恶心欲吐、耳鸣、头昏、汗出。
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发作间隔时间不定,光、声刺激可加重,休息可缓解。
未予重视。
1周前,受凉后上症加重。
心烦易怒,食纳差,夜寐不宁,梦多,二便正常,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血压120/70 mmHg。
血常规正常。
颅脑CT未见异常。
西医诊断:偏头痛;中医诊断:头痛;辨证:痰浊上扰清窍,郁久化热。
治宜祛风化痰,清热燥湿,健脾和中。
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半夏10 g,白术12 g,天麻12 g,陈皮12 g,茯苓12 g,石决明15 g(先煎),川芎12 g,蔓荆子10 g,菊花12 g,黄芩12 g,柴胡8 g,丹参15 g,僵蚕10 g,甘草6 g,7剂,1剂/d,水煎400 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二诊,头痛减轻明显,自觉脘腹胀满,大便不畅,夜休差,舌淡红苔白,脉弦滑。
上方加大腹皮10 g,木香8 g以调畅气机,珍珠母20 g(先煎)以重镇安神,继服7剂后诸症基本消失。
按: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髓海之所在。
若饮食不节,嗜食辛甘厚味,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遏清阳,上蒙清窍,而为头痛;痰浊内生,郁久化热,热极生风,内扰心神,可见心烦易怒,夜寐不宁,梦多。
半夏天麻白术汤介绍
半夏天麻白术汤介绍关于《半夏天麻白术汤介绍》,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药品有很多,在对每个药品挑选以前,需要对它的各层面开展掌握,那样在应用的情况下,才会了解该怎样开展,半夏天麻白术茯苓汤是很多人不了解的,这类药在对疾病治疗上面有非常好实际效果,可是那样药品应用总数、方式全是不可以随便,下边就详尽的详细介绍下半夏天麻白术茯苓汤。
半夏天麻白术茯苓汤:构成:半夏、天麻、薏苡仁、桔红、白术茯苓、甘草。
使用量:半夏4.5g,天麻、薏苡仁、桔红各3g,白术茯苓9g,甘草1.5g。
使用方法:姜片一片,红枣二枚,水煎服。
当代使用方法:加姜片1片,红枣2枚,水煎服。
功能:止咳化痰熄风,健脾养胃。
主冶:风痰上扰证。
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干呕,舌苔白腻,脉弦滑。
方义:本方证源于脾湿生痰,湿痰壅遏,催动肝热,风痰上扰清除引发。
风痰上扰,迷惑心阳,故眩晕、头痛;痰阻气滞血瘀,升降机失司,故胸膈痞闷、恶心干呕;内有痰浊,则舌苔白腻;脉来弦滑,主风主痰。
治当止咳化痰熄风,健脾养胃。
聚瑞半夏化湿止咳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潜阳,而止头眩,二者共用,为治风痰眩晕头痛之本药。
李东垣在《脾胃论》讲到:“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可以疗;眼黑头粉刺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可以除。
”故以二味为君药。
以白术茯苓、薏苡仁为臣,健脾养胃,能冶疗生痰之源。
佐以桔红行气止咳化痰,俾气顺则痰消。
使以甘草与立调药;煎加姜、枣调合肠胃,姜片兼制半夏之毒。
在对半夏天麻白术茯苓汤操作方法了解后,应用它的情况下,全是能够依照以上方法开展,可是要留意的是,在应用半夏天麻白术茯苓汤的情况下,一定要保重身体出現难受状况,需要终止挑选,另外还要到医院门诊接纳查验,防止对人体导致影响。
【半夏白术天麻汤专题】从古经方药证思维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方证
【半夏白术天麻汤专题】从古经方药证思维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方证初学经方的时候,我曾鄙夷后世方,对东垣法不屑一顾,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临证越来越多,经常发现很多症候用东垣方来治疗非常好使,甚至有一剂知、二剂已的神奇疗效,在取效速度上不输于经方!但使用东垣方的同时,我也发现虽然李东垣理论解释过于冗杂,有的则流于理论推演而不合实际,令许多学习中医的人一头雾水,而其列举的方证有的非常经典,有的则恐有谬误,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当我用古经方的药证思维解析东垣方的时候,却可以无往而不利,而根据药证推演其方证,又可以收到百发百中之效果!由此可见,用经方思维统御东垣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我决定从方剂入手,为大家揭开东垣方的神秘面纱,令东垣方变得简单易用,造福天下患者!半夏白术天麻汤方出自李东垣《脾胃论》,《万病回春》中也有收录,属于常用方剂。
《万病回春》中方证精确详实,故摘录如下:头旋眼黑恶心者,痰厥头痛也。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痰厥头痛、眼黑头旋、恶心烦闷、气短促、上喘无力语言、心神颠倒、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之中,头苦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此乃胃气虚损,停痰而致也。
常用参考剂量(单位都是g,都是一剂的剂量):原方黄柏(二分)干姜(三分)天麻苍术白茯苓黄芪泽泻人参(以上各五分)白术炒曲(以上各一钱)半夏(汤洗七次)大麦蘖面橘皮(以上各一钱五分)日本汉方剂量(矢数道明)半夏3,白术3,苍术3,茯苓3,泽泻1.5,黄芪1.5,人参1.5,天麻2,麦芽2,陈皮3,神曲2,黄柏1,生姜0.5,干姜0.5 我的常用剂量小剂量:生黄芪12,人参12,苍术12,炒白术12,茯苓12,泽泻12,清半夏12,天麻12,生麦芽6,神曲6,陈皮9,黄柏6,干姜6或者生姜3大片正常剂量:生黄芪15,人参15,苍术15,炒白术15,茯苓15,泽泻15,清半夏15,天麻15,生麦芽9,神曲9,陈皮9,黄柏9,干姜9或者生姜5大片备注:方中人参在虚弱不严重的时候,可以换成党参、太子参。
半夏白术天麻汤是什么呢
半夏白术天麻汤是什么呢
不知道大家是否真的知道半夏白术天麻汤到底是什么呢,相信大多数人一开始都会将其猜测为中药汤之类的吧。
但是,不管这汤具体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应该都与养生治病之类的有关吧。
其实,大家不知道的话也不要太过纠结了,今天本文就为各位朋友细致的讲解一下。
半夏白术天麻汤是中医方剂名。
为祛痰剂,具有化痰熄风,健脾祛湿之功效。
主治风痰上扰证。
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
临床常用于治疗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病、神经性眩晕、癫痫、面神经瘫痪等属风痰上扰者。
是由黄柏2分,干姜3分,天麻5分,苍术5分,白茯芩5分,黄耆5分,泽泻5分,人参5分,白术1钱,炒曲1钱,半夏(汤洗7次)1钱5分,大麦糵面1钱5分,橘皮1钱5分等成分组成。
功效,温凉并济,补泻兼施,补脾燥湿,化痰息风。
耳源性眩晕、神经性眩晕属风痰而有上述证候的患者,均可随证加减服用本方。
总之,本方主要治疗由于水饮痰湿所致的头目,并且收效较好,可谓良方。
另外,本方也是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在原方燥湿化痰的基础上,加入健脾燥湿的白术,平肝熄风的天麻,而组成化痰熄风方剂。
切记阴盛肝阳上亢引起眩晕头痛者忌用。
主要有镇静,抗惊厥,抗癫痫,镇痛,降压,保护心肌等作用。
半夏白术天麻汤虽说能治病但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还是注意点要好,在平常生活中多注意讲究卫生,多去锻炼锻炼身体。
有一个好的身体比什么都强,这样的话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小病加大病,就不用吃那些苦苦的药啊。
岂不是美哉。
一个健康好的身体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乐滋滋的。
其他都是小事,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2015-01-27 17:34:35半夏白术天麻汤一、组成和用法〖方源〗《医学心悟·第四卷眩晕门》:眩,谓眼黑;晕者,头旋也。
古称头眩眼花是也。
其中有肝火内动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肝木是也,逍遥散主之。
黑逍散主之,滋水生肝饮主之。
有湿痰壅遏者,书云,头旋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
温胆汤亦主之。
有气虚挟痰者,书曰,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上重下轻也,君子汤主之。
若年四旬以后,补中益气汤主之。
亦有肾水不足,虚火上炎者,六味汤,七味都气丸亦主之。
〖组成〗半夏一钱五分[9g] 天麻一钱[6g] 茯苓一钱[6g]橘红一钱 [6g] 白术三钱 [15g] 甘草五分 [3g]〖用法〗生姜一片,大枣二枚,水煎服。
〖方歌〗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大枣姜,眩晕头痛风痰证,热盛阴亏切莫尝。
二、主治与功用〖主治〗风痰上扰证。
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等。
〖功用〗燥湿化痰,平肝熄风。
〖病理分析〗风痰上扰→ 故眩晕头痛(呕吐)——┐├脾湿生痰,痰风内动痰阻气滞→故胸膈胀满——————┘脾湿生痰,湿痰臃遏——————┐├风痰上扰不能养肝(土不荣木),木虚生风┘三、方解┌天麻熄风止晕┐││君┤├二者合用为治风痰眩晕头痛要药。
││└半夏燥湿化痰┘臣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以治生痰之源。
佐橘红理气化痰。
使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脾胃。
四、用法1.本方是为风痰眩晕而设。
以眩晕,呕恶,舌苔白腻为证治要点。
2.若湿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加泽泻、桂枝以利湿化饮;若肝阳偏亢者,加钩藤、代赭石以潜阳熄风。
3.耳源性眩晕、神经性眩晕属风痰而见上述证候者,均可随证加减用之。
五、注意事项对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所致之眩晕,不宜应用。
六、文献摘要《医学心悟》:“眩,谓眼黑;晕者,头旋也。
古称头旋眼花是也。
其中有肝火内动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肝木是也,逍遥散主之。
有湿痰壅遏者,书云,头旋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
半夏白术天麻汤(古代经典名方1081)治高血压等
半夏白术天麻汤(古代经典名方1081)治高血压等
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清代医家程钟龄的《医学心悟》。
原条文为眩,谓眼黑,晕着,头旋也,故称头旋眼花是也。
有湿痰壅遏者,书云,头旋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
半夏白术天麻汤由二陈汤去乌梅加白术、天麻、大枣所组成,功用为燥湿化痰、平肝熄风,治疗因痰浊挟肝风上逆头目所致的头痛、眩晕证,疗效颇佳。
方中以半夏燥湿化痰,天麻平肝熄风,两者合用,为治风痰要药,故为君药。
白术健脾燥湿,与半夏、天麻配合,祛湿化痰之功更佳,为臣药。
茯苓健脾渗湿,与白术相伍,尤能治生痰之源,为佐药;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消,甘草调药和中,姜枣调和脾胃,为使药。
诸药使健脾、燥痰、熄风三者结合,脾土运而痰湿化,肝风熄而头痛眩晕宁。
临床以目眩头晕,头痛如裂,胸脘烦闷,恶心呕吐,不得安卧,舌质暗,苔白厚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现代临床,半夏白术天麻汤常用于治疗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神经性眩晕、失眠等属风痰上扰者。
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风痰上扰证--半夏白术天麻汤
源自不同医书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成药物表
近三年来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治疗病种研究报道文献数量表。
《脾胃论》中一则关于治疗头眩晕的方子,收...
《脾胃论》中一则关于治疗头眩晕的方子,收...
《脾胃论》中一则关于治疗头眩晕的方子,收藏!
这个方子出自《脾胃论》中的半夏白术天麻汤,方子组成如下。
【组成】黄柏,干姜,天麻,苍术,白茯芩,黄耆,泽泻,人参,白术,炒曲,半夏,大麦糵面,橘皮。
【方解】《脾胃论》中表述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旋,非天麻不能除;二术俱苦温甘,除湿补中益气
【功效】咳痰稠粘,痰厥头痛,头眩烦闷,身重肢冷,恶心吐逆,不得安卧,舌苔白腻,脉弦滑。
主要作用于耳鸣、头眩晕等症。
【注意】使用此方需注意,阴盛肝阳上亢引起眩晕头痛者忌用。
中医讲究一人一方,我们在具体应用的时候切不可生搬硬套,一定要遵从医嘱,适量加减。
#耳鸣##眩晕##耳鼻喉科郝大夫#。
半夏白术天麻汤功效与作用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做法
半夏白术天麻汤功效与作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做法半夏白术天麻汤是中医药中又一著名的药方,虽然说半夏白术天麻汤只以半夏、白术和天麻这三种药材为名,但是其中还包含了许多这样或那样的药材,这么多种药材的大集合究竟能够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半夏白术天麻汤功效与作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主要是使用半夏,白术,茯苓,天麻以及生姜和大枣适量用开水煎药然后服用下去。
这剂药有着化痰熄风,健脾祛湿的效果而且对治疗人体眩晕以及头痛恶心都有很好的效果。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做法材料:半夏4.5g,天麻、茯苓、橘红各3g,白术9g,甘草1.5g。
用法:生姜一片,大枣二枚,水煎服。
现代用法:加生姜1片,大枣2枚,水煎服。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歌诀和方解歌诀:半夏白术天麻汤,陈皮苓草大枣姜,风痰眩晕并头痛,息风化痰效果良。
方解:本方证为脾虚生湿,湿聚成痰,引动肝风,风痰上扰所致。
古人云:“无痰不作眩”,风痰上扰,肝风内动,故眩晕头痛,眩晕甚者,自觉天旋地转;痰阻气机,浊阴上逆,故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均为风痰之象。
脾湿生痰,为病之本;肝风内动,风痰上扰,为病之标。
本方证重点是痰与风,故化痰息风治标为主,健脾祛湿治本为辅。
方中以半夏、天麻为君药,其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息风而止头眩,两药合用,为治风痰眩晕头痛要药。
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以治生痰之源,共为臣药。
陈皮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煎加姜枣,以和中健脾。
诸药合用,能使风息痰消,眩晕自愈。
半夏的功效和作用1、半夏治疗痰多咳嗽半夏性燥而功能化痰,其所化之痰,以脾不化湿,聚而成痰者为主,为治湿痰的要药,适用于痰湿壅滞、咳嗽气逆等症,常与陈皮、茯苓等配伍;治痰多咳嗽,又常与贝母配伍应用。
因其性温,故又可用治寒痰,宜与白芥子、生姜等同用;因其化痰力佳,故亦可治热痰与风痰,治热痰可与瓜蒌、黄芩等配伍;致风痰,宜与天南星等同用。
2、半夏治疗胸脘痞闷,胸痹,结胸等症半夏功能辛散温通、化痰、燥湿,故可用于痰内阻、胸脘痞闷病症,可配陈皮、茯苓等同用;如寒热互结,有可配黄芩、黄连、干姜等同用,可收辛开苦降、散结除痞的功效(如半夏泻心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源】《脾胃论》卷下。
【组成】黄柏(酒洗)0.6克、干姜0.9克、天麻、苍术、白茯苓、黄耆、泽泻、人参各1.5克,白术、炒神曲各3克,半夏(汤洗七次)大麦、蘖面、橘皮各1.5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带热服。
【功用】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
4·癫痫(来源,大医精成网《阳作仁·【原创】半夏白术天麻汤治愈痫证,23年未复发》)
患者,**,男,11岁,1985岁7月18日19点30分诊,患儿在吃饭时突然昏仆,口吐白涎沫,发出一种呼噜呼噜的声响,双目上视,四肢抽搐,数分钟后缓慢苏醒。病史:患者在二岁多时发作过,五岁时又发作,以后每年发作二、三次。
பைடு நூலகம்
【临床应用】
1.痰厥头痛:范天騋之内,素有脾胃之证,时显烦躁,胸中不利。大便不通,初冬出外而晚归,为寒气佛郁,闷乱大作,火不得伸故也。医疑有热,治以疏风丸,大便行而病不减,又疑药力小,复加70-80丸,下两行,前证仍不减,复添吐逆,食不能停,痰唾稠粘,涌出不止,眼黑头旋,恶心烦闷,气短促上喘,无力不欲言,心神颠倒,兀兀不止,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头苦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余谓前证乃胃气已损,复下2次,则重虚其胃而痰厥头痛作矣,制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而愈。
【主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虚风上扰,致成痰厥头痛,证见头痛如裂,目眩头晕,胸脘烦闷,恶心呕吐,痰唾稠粘,气短懒言,四肢厥冷,不得安卧者。
【方论】方中人参、黄耆、白术补脾胃,养元气;干姜、苍术、半夏、茯苓、泽泻祛寒湿,化痰饮;天麻定虚风,止眩晕;神曲、大麦蘖面、陈皮理脾胃,助消化;黄柏以制苍术之爆,并能降内伏之虚火。配合成方,共奏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的功效。
2.不寐:丁某某,男,46岁。失眠已三月余,精神恍惚,头晕乏力,心悸气短,胸闷脘胀,嗳气泛恶,纳谷无味,大便不爽,舌质红,苔腻微黄,脉滑数。治拟和胃宁心,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天麻10g,清半夏、白术、枳壳、黄连、橘皮各7.5g,茯苓、远志、麦芽、瓜萎、枣仁、竹茹各15g,水煎服。共进24剂,能正常人睡,追访至今,未见复发。
【用法】上作1服。水2钟,加生姜3片,煎至1钟,食远服。
奇效良方
【来源】《奇效良方》卷二十五
【组成】半夏1钱半,白术2钱,天麻1钱,茯苓(去皮)1钱,橘皮1钱,苍术1钱,人参1钱,神曲(炒)1钱,麦糵(炒)1钱,黄耆1钱,泽泻1钱,干姜半钱,草果半钱。
【主治】头眩恶心烦闷,气喘短促,心神颠倒,兀兀欲吐,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苦头痛眩晕,身重如山,不得安卧。
3.美尼尔氏综合征:张某某,女,70岁。冬月冒寒,头昏头痛,视物旋转10天。西医诊为“美尼尔氏综合证”,服药罔效。刻下眩晕未减,泛恶干呕吐涎沫,心悸气短,胸痞纳差,口中粘腻,舌尖发麻,屡欲更衣,大便量少而细软,形体丰腴,舌苔白腻,六脉濡弱,诊为风痰上犯,中气素匮。处方:法半夏、天麻、陈皮各10g,白术12g,茯苓、党参、山楂各15g,吴茱萸5g,生姜6g,炙甘草3g。眼药3剂,诸症大减,已不泛恶,继服3剂痊愈。
【效果】:上方连续服用25剂。至今23年,未再发作,从初中、高中到大学本科毕业现已工作十余年一切完全正常。
【体会】:半夏白术天麻汤为:清·程国彭《医学心悟》方,用治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胸膈痞满等证。本案痫证与半夏白术天麻汤所治,主症不同,但其病因同为脾虚湿困,风痰闭阻,故用健脾袪湿,化痰熄风之法,使风熄痰消,脾健湿袪,痫证自愈。
西医诊断为:癫痫。
【查】: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
【证属】:脾虚湿困,风痰闭阻。
【治宜】:健脾袪湿,化痰熄风
【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
【处方】:清半夏10克,白术(土炒)10克,天麻8克,茯苓(打碎)10克,橘红6克,甘草5克,大枣(去核)3枚,生姜2片。
【用法】:冷水浸泡半小时,煎沸后文火半小时即可,第二煎沸后半小时,二次合并约300CC。分4~5次服完,一天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