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左河水诗词《咏棉花》的赏析
对左河水诗词《咏棉花》的赏析
对左河水诗词《咏棉花》的赏析《咏棉花》是左河水发表在2012年第9期《词刊》的一首按照传统格律创作的七绝诗。
他从棉花开放花朵写到棉纤维用于人们保暖的整个过程,用“不恋虚名”、“洁身”、“舍子”、“暖万家”11个字,将棉花以人格化,行为化。
通过托物言志,形象入微地表达了棉花拟人的职业操守、献身精神与精神境界,意象表达了我们人生的价值观与目标取向,成为了一曲简短的爱国爱民的感人诗篇。
一、作品原文《七绝·咏棉花》(作者:左河水)不恋虚名列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
寒来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冬暖万家。
【棉花】注:(1)棉花。
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原产于亚热带。
植株灌木状,一般为1到2米。
花朵有乳白色、蛋黄色的。
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
锦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
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
纤维白色至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
棉纤维能制成多种规格的织物,适于制作各类衣服、家具布和工业用布。
棉织物保暖性好,坚牢耐磨,吸湿和脱湿快速,穿着舒适。
(2)夏花。
棉花通过夏季开放乳白色或紫红色的花朵后结果。
(3)舍子。
棉花在使用前须将其在纤维中的棉籽分离出去。
二、创作背景2011年12月30日晚,一位左河水当年所在的农村村干部前来请求帮助联系省城的一家大纺织厂直销棉花,以图让村民们得到一个好价钱。
当晚的中央电视台七点新闻播发了中央政治局听取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汇报,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形势,研究部署201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闻。
还有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提出,要以迎接党的十八大为主题,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奋力创先争优,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等内容。
对左河水诗词《咏棉花》的赏析
对左河水诗词《咏棉花》的赏析《咏棉花》是左河水发表在2012年第9期《词刊》的一首按照传统格律创作的七绝诗。
他从棉花开放花朵写到棉纤维用于人们保暖的整个过程,用"不恋虚名"、"洁身"、"舍子"、"暖万家"11个字,将棉花以人格化,行为化。
通过托物言志,形象入微地表达了棉花拟人的职业操守、献身精神与精神境界,意象表达了我们人生的价值观与目标取向,成为了一曲简短的爱国爱民的感人诗篇。
一、作品原文《七绝·咏棉花》(作者:左河水)不恋虚名列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
寒来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冬暖万家。
【棉花】注:(1)棉花。
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原产于亚热带。
植株灌木状,一般为1到2米。
花朵有乳白色、蛋黄色的。
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
锦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
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
纤维白色至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
棉纤维能制成多种规格的织物,适于制作各类衣服、家具布和工业用布。
棉织物保暖性好,坚牢耐磨,吸湿和脱湿快速,穿着舒适。
(2)夏花。
棉花通过夏季开放乳白色或紫红色的花朵后结果。
(3)舍子。
棉花在使用前须将其在纤维中的棉籽分离出去。
二、创作背景2011年12月30日晚,一位左河水当年所在的农村村干部前来请求帮助联系省城的一家大纺织厂直销棉花,以图让村民们得到一个好价钱。
当晚的中央电视台七点新闻播发了中央政治局听取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汇报,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形势,研究部署201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闻。
还有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提出,要以迎接党的十八大为主题,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奋力创先争优,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等内容。
作者听后心灵有些触动,坐在手提电脑前欲在博客上写一篇博文,但思来想去却没有主题新意。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8咏物抒怀诗含解析
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8 咏物抒怀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古人很喜欢咏物,据统计,仅《全唐诗》已存咏物诗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
咏物诗最多的在盛唐时期。
一、主要特点1、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屠隆在《论诗文》中认为:咏物诗“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如:古诗中虞世南的《咏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和李商隐的《蝉》等咏物诗。
又如左河水的《咏棉花》:“不恋虚名列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
寒来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冬暖万家。
”短短四句托物言志特征明显。
2、充分运用形象思维无论是虞世南想表达高洁也好,骆宾王想表达怨情也好,李商隐想表达孤清也好,都不是直说,都是通过对蝉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出来的,这就不生硬,不直白,能够让人有生动的想象。
写诗,必须注重形象思维,必须写得鲜活生动,只有这样,才是文学作品而不是报告也不是论文。
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诗歌都或多或少具有此类特点。
3、形象思维都是经过理性思维烛照过想通过一首诗表现什么样的思想内涵,作者是应当明白的。
在形式上怎么才能表达好这样的思想内涵,用什么样的构思和章法安排,这也离不开理性思想。
当然,这样的思维,有些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
写诗,不仅要有对诗的感觉,而且要掌握写作的要领,对所写内容本身的规律及诗的文本要求,要有熟悉的掌握。
只有从理性上理解了,认识了,才能从形象上更好地感觉和表现。
4、诗都是物情交融的产物上述三首诗都写到蝉,也都表达了情。
虽然有的是直接表达,有的是曲折表达。
咏物诗,必须有物,没有物就称不起咏物诗。
但只简单写物不行,还要有人的思想情感作其灵魂。
左河水咏物诗词
左河水咏物诗词
咏煤
亿年修炼变乌金,侧耳沧桑静养尊。
惟应人间求饱暖,一声呼啸化烟尘。
咏棉花
不恋虚名入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
寒临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冬暖万家。
注:子,为棉籽。
咏尺
量分论寸总亲身,大小长宽计数清。
多少浮夸蒙骗诈,惧逢一杆辩虚真。
咏石
远离名利傲青山,捆入豪门拒曲弯。
断骨伏身民舍路,风摧脚踏亦心甘。
鸣蝉
小虫享乐慕荣华,大树荫篷当自家。
署去寒来绝影迹,风和日丽满枝丫。
高歌阵阵催林醉,吸管悄悄树内扎。
知了不知乔木恨,鸣蝉鸣泣被莺抓。
注:蝉,也称知了,雄的腹部有发声器。
吸食植物的汁。
这里喻指某贪官。
西江月·咏山竹
翠叶拂云一笑,亮节穿木直腰。
凌霜傲雪玉身姣,日日清新俊俏。
且伴寒松吟啸,何须闹市争娇。
清泉起韵伴笛箫,尽是虚心雅调。
思佳客·蒲公英
弃落荒坡依旧发,无缘名分胜名花。
休言无用低俗贱,宴款高朋色味佳。
飘似羽,逸如纱,秋来飞絮赴天涯。
献身喜作医人药,无意芳名遍万家。
《木棉花歌》阅读答案及赏析
《木棉花歌》阅读答案及赏析《木棉花歌》阅读答案及赏析木棉花歌[清]陈恭尹粤江二月三月来,千树万树朱花开。
有如尧时十日出沧海,更似魏宫万炬环高台。
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
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后出棠榴枉有名,同时桃杏惭轻薄。
祝融炎帝司南土,此花毋乃群芳主?巢鸟须生丹凤雏,落花拟化珊瑚树。
岁岁年年五岭间,北人无路望朱颜。
愿为飞絮衣天下,不道边风朔雪寒。
13.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DA.诗歌开篇化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出粤江木棉花开的繁盛景象。
B.诗人以“尧时十日”的传说与“魏宫万炬”的典故,形象写出了木棉花红艳热烈的特征。
C.“浓须大面”“壮气高冠”是将军的风仪雄姿,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显示了木棉花的勃勃英气。
D.诗的前十二句由近及远,虚实相生,选取不同角度,对木棉花着意刻画,意象鲜明,声情激越。
E.这首诗描写木棉花形神兼备,既写了木棉花动人的形色,又体现了木棉花内在的精神品格。
14. 诗歌中画线句以“棠榴桃杏” 陪衬“木棉花”,下列诗句所用手法与之相同的一项是(3分)A.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屈原《国殇》)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李白《蜀道难》)C.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D.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苏轼《新城道中·其一》)15.木棉花也称“英雄花”,请结合诗歌内容解说木棉花为什么被称为“英雄花”。
(6分)参考答案13.(3分)CD (C项对修辞的分析有误,“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浓须大面”、“壮气高冠”是将军的风仪雄姿,这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了木棉花的勃勃英气.D项,对写景的顺序分析有误,“粤江二月三月天”四句,诗人似乎站在高山之巅,放眼望去,到处是花的海洋.由于早春时节那高大的木棉树先叶而花,这样,“千树万树朱花开”就形成了一片辉映天际的红彤彤的世界.“有如尧射十日出沧海”,十日并出于沧海之上,写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神奇世界里那种恢弘壮观,璀璨夺目的景象.“更似魏宫万炬环高台”,魏文帝迎接美人薛灵芝,未至京师数十里,沿途高烛之光相继不绝,以此比喻木棉花的海洋又给人一种辉煌迷离、富贵豪华的感觉.这四句从高远着笔,辉煌壮阔,气势宏大.这显然是远观,故应是由远及近。
左河水著名的诗
左河水著名的诗
摘要:
1.左河水的简介
2.左河水的诗歌特点
3.左河水的著名诗歌作品
4.左河水诗歌的影响
正文:
左河水,原名左纪范,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
他出生于20 世纪初,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尤以诗歌见长。
左河水的诗歌风格独特,他的作品富有哲理,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左河水的诗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题深刻,他的诗歌作品常常探讨人生、社会、历史等重大主题,具有很高的思想深度;二是形式创新,他善于运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更加丰富、生动;三是情感真挚,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生活、对人民的真挚感情,读来感人至深。
左河水的著名诗歌作品众多,其中《向阳湖》、《乌衣巷》、《咏梧桐》等被誉为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表现出了左河水的高超才华和独特风格。
左河水的诗歌对我国当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也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很多启示和借鉴。
水调歌头杨炎正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水调歌头|杨炎正|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水调歌头|杨炎正|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水调歌头杨炎正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
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
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
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1)有人认为上片写愁“从淡笔轻写到暗笔意写,再转为明笔直写,最后又加以浓笔重写,层层递进,层层渲染”,请结合上片内容简要说明是如何“淡写”“暗写”“明写”“浓写”的。
(2)词的下片着重刻画了词人怎样的心理矛盾?请简要分析。
(1)情感变化:由惜春到怨春。
“惜春长怕花开早”等句揭示作者害怕春去花落,甚至害怕春天花开得太早的心情,因为开得早调射得也早;“怨春不语”等句,借助于屋檐下的蜘蛛网沾惹象征残春景象的杨花、柳絮来留住春天,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倜怅之情。
(2)下片主要手法是借用典故。
先用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的典故,来比拟自己的失意,以蛾眉遭妒忌来表现他对自身遭遇的不平;又征引杨玉环和赵飞燕死于非命的典故写“君莫测。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表示对南宋小朝廷的昏庸腐朽,对投降派的得意猖獗强烈不满,说他们总有一天要断送了国家也葬送了自己。
赏析词的上片,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愁思,悲壮而沉郁。
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
斜日,除了实写景物,点明时间外,同时还有虚写年华流逝之意,暗寓岁月蹉跎、青春不再的感慨。
“无语问西风”,谓所问出之于心而不宣之于口。
所问者西风,除了点明秋令外,也有与上句的“斜日”同一寓意。
这两句是对仗,使人不觉。
接下来“胭脂”两句,自然是发问的内容。
“芙蓉”是荷花,这里指秋荷。
梁昭明太子《芙蓉赋》说它“初荣夏芬,晚花秋曜”。
花色红艳,所以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正如东风是春花的主宰一样,西风也是秋花的主宰,至少词人在这里是这样认为的。
咏物诗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辨异
龙源期刊网 咏物诗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辨异作者:何祥禄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9年第07期咏物诗是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和人生之志。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融合在一起,作者在对事物细致描摹的同时,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寄寓自己美好的愿望,或包涵深邃的生活哲理,或表现高雅的生活情趣。
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就保存咏物诗6021首。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意为吟咏风物只是幽隐地抒发情怀,因为个中之物有自我的情思。
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比喻、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的事物(如松、竹、梅、菊等)中,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情操志趣。
所以,一提到咏物诗,人们自然会想到“托物言志”这种表现手法。
如郑谷的《菊》:“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作者除了将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了对比外,整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意在说明菊花虽然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处,却自身高洁、清幽,慷慨地把自己的馨香奉献给了人们。
作者赋予菊花不羡慕高位、不追逐名利的高尚品质,托菊花表现自己淡泊、高洁、自甘奉献的志向和追求。
再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所咏之物外形特点的吟咏,更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然而,咏物诗与其他题材诗歌一样,其表现手法往往不只一种。
除了惯用的、人们比较熟知的“托物言志”之外,有时也会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二者都是物、情交融的产物,但的确又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
昭君怨咏荷上雨(宋杨万里)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昭君怨咏荷上雨(宋杨万里)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昭君怨咏荷上雨(宋杨万里)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宋]杨万里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注释:【1】昭君怨:词牌名,又名《宴西园》、《一痕沙》。
四十字,全阕四换韵,两仄两平递转,上下片同。
【2】扁舟:小船。
【3】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
【4】打篷声:雨落船篷之声。
【5】真珠:即珍珠。
形圆如豆,乳白色,有光泽,是某些软体动物(如蚌)壳内所产。
为珍贵的装饰品,并可入药。
【6】水银:喻水珠。
【7】清波:清澈的水流。
作品赏析:作者的词和诗一样,都善于描写事物的动态。
钱钟书的《谈艺录》说:“以入画之景作画,宜诗之事赋诗,如铺锦增华,事半而功则倍,虽然,非拓境宇、启山林手也。
诚斋、放翁,正当以此轩轾之。
人所曾言,我善言之,放翁之与古为新也;人所未言,我能言之,诚斋之化生为熟也。
放翁善写景,而诚斋擅写生。
放翁如图画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末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
”象过首词明明题作“咏荷上雨”,一开始反从“午梦”入笔,起手便不同凡响。
假如是梦见阴雨倒还罢了,谁知梦见的正是满湖烟雨,氤氲香气,作者正在这迷人的环境里荡舟花底。
——这些描写好象跟主题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是用西湖烟雨衬托庭院荷池:西湖的.美景是公认的,那么词篇就已暗示给你,院中的雨荷有着同样的魅力。
更向况梦中的香正是院池荷花的清香呢!散发的“梦初惊”后该是知道身在家中了,然而他却以为还在扁舟,因为他把荷上雨声误作成了雨打船蓬声。
这里描写已醒未醒的境界,既自然,又别致,而且更加缩短了西湖与院池的距离。
“却是”以下完全离开梦境,并在上半阕已打好的基础上开始了对“荷上雨”的正面咏写。
“池荷跳雨”指急雨敲打荷叶,雨珠跳上跳下的样子。
接下去,作者把荷叶上面晶莹的雨点比作真珠,说这些真珠随着荷叶的跳动忽聚忽散,最后聚在叶心,就象一窝泛波的水银。
左河水诗《咏煤》赏析
左河水《咏煤》诗赏析许多人对我国明代大臣于谦的七律诗《咏煤炭》比较熟悉,但对现代诗人左河水的七绝诗《咏煤》,甚至对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的诗歌《煤》知之甚少。
在此,先将左河水的《咏煤》进行介绍。
七绝·咏煤(左河水)亿年修炼变乌金, 地动天惊静养身。
为应人间求饱暖, 一声呼啸化烟尘。
注释:1、煤,即煤炭。
是从古生代到新生代第三纪的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腐植质,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地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形成的黑色可燃沉积岩。
2、修炼:“修”有整治、改正、修理之意。
“炼”原指用加热等方法使物质溶化并趋于纯净或坚韧。
道家指炼丹、修心炼身,修行(成仙)。
3、乌金:黑色的黄金合金,与K白金类似。
此处喻指乌黑的煤炭。
4、地动:也就是地震。
指地球局部的震动或颤动,伴有造山运动或其他地壳运动。
5、养身:也称养生,保养身体,生发活力。
自古以来人们都会注重养生。
6、应:此处读fèn,为答应、响应、照应之意。
非读yīng而作应当、应该之解。
7、饱暖:此处指世人将煤炭用作燃料,提高在寒冬的温度,加工饮食。
如:做饭、烧水等。
8、呼啸:一般指风或物体由于迅速运动使风产生高而长的声音。
如∶风从草堆旁呼啸而过,发出尖利而漫长的声音。
此处指煤炭在锅炉等设备中借助鼓风机的风力与供氧,使燃烧加速,火苗呼啸而上冲。
9、化:指变化,改变。
表示某种物质转变为另一性质或状态。
如:电影《英雄儿女》主题歌歌词“敌人腐烂变泥土,勇士辉煌化金星”。
10、烟尘:指由于氧化、升华、蒸发的冷凝的热过程中形成的悬浮于气体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烟尘。
如:煤炭通过燃烧散发热量后化作了烟尘。
作品导读这首诗以“咏煤”为题,将煤炭这种为人类服务的宝贵燃料,进行人格化,思想化,行为化。
一方面托物言志,形象地表达了“煤”拟人的思想抱负、献身的精神、无私的品格及爱民的崇高精神境界;另一方面深化主题意象,倡导了人生的价值观与行为取向。
折荷有赠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折荷有赠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折荷有赠原文翻译及赏析1折荷有赠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翻译划船到江中去荡漾秋天的江水,更喜欢这荷花的鲜艳。
拨弄那荷叶上为水珠,滚动着却总不成圆。
美妙的佳人藏在彩云里,要想赠给她鲜花,又远在天际。
苦苦相思而相见无期,惆怅遥望在凄凉的秋风里。
注释涉:本义是步行渡水,这里有泛舟游历之意。
玩:赏玩、欣赏。
秋水:秋天的江湖水,雨水。
红蕖:荷花盛开的样子。
蕖:芙蕖,荷花的别名。
弄:有把玩、欣赏之意。
荡漾:水波微动。
佳人:美女。
远天:遥远的天宇,说明空间间隔之远。
相思:彼此想念。
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
无因:没有门径,没有方法。
凉风:秋风。
鉴赏这首诗与李白的《拟古十二首》其十一很相似。
《拟古十二首》其十一曰:“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期彩云重,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
”除六字不同外,余皆一样。
这或许是由于传抄之误的缘故。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芙蕖即荷花,所以《拟古》中又作“爱此荷花鲜”。
秋高气爽,秋水浩淼,首先就给人以清新、凉快及高雅、纯洁之感。
此时江上弄舟,领略一番江水秋色,已是够惬意的了,然而最引人入胜、最逗人喜欢的,还是那婷婷玉立的鲜红的荷花。
从字面上看,这是通过写景而点明了时间地点。
但从诗歌意象的沉积所蕴含的内容看,这已不是单纯描景,而是暗含了这位女子如花似玉的体貌及纯洁高雅,坚贞自守的品格。
“涉江”一词,最早见于《楚辞·九章》,那是屈原借以抒发愤世忧国之情并表现其纯洁高雅、坚贞自守的品格。
这里虽无愤世忧国之意,但借以表现女子纯洁高雅,坚守贞操的品格和向往专一的爱情,也是未尝不可的。
梁元帝《赋得涉江采芙蓉》诗云:“叶卷珠难溜,花舒红易倾。
”孔德昭同上题诗云:“朝来采摘倦,讵得久盘桓。
”辛德《芙蓉》诗亦云:“涉江良自远,托意在无穷。
”就都是借以表现女子对专一爱情的渴望与向往。
咏棉花诗歌
《咏棉花》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诗歌,全文如下:
棉花朵朵雪盈枝,含羞半掩花枝低。
背立翠竹听新雨,温存柔蕊似春回去。
天寒地冻雪愈寒,谁将锦被暖身躯。
唯有心中爱棉花,柔朵拟人伴岁华。
这首诗歌描绘了棉花花的形象,并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棉花花的温柔与可爱。
以下是对这首诗歌的详细解释:
1. 棉花朵朵雪盈枝,含羞半掩花枝低。
这句话描绘了棉花花的形象,棉花花朵如同雪花般洁白,且在枝头含羞半掩,显得格外娇媚。
2. 背立翠竹听新雨,温存柔蕊似春回去。
这句话描绘了棉花花的性格,棉花花像是一个温柔的女子,背立翠竹,聆听新雨,仿佛又像是在等待春天的回归。
3. 天寒地冻雪愈寒,谁将锦被暖身躯。
这句话表达了棉花花的温暖与陪伴,即使天寒地冻,棉花花依然陪伴在人们身边,为人们带来温暖。
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棉花花对人类的依赖,它们需要人类的关心与呵护。
4. 唯有心中爱棉花,柔朵拟人伴岁华。
这句话表达了棉花花的拟人化,诗人将棉花花拟人为一个“伴岁华”的女子,表达了诗人对棉花花的深情厚爱。
总的来说,《咏棉花》这首诗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棉花花的形象,通过棉花花的温柔与可爱,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类生活的关注。
《木棉花》咏木棉花诗赏析
《木棉花》咏木棉花诗赏析
《木棉花》咏木棉花
木棉,又名英雄树,攀枝花,木棉科落叶大乔木。
高达30—40余米。
掌状复叶,互生。
早春先叶开花,多火红色,形大甚美。
产于我国南方及西南一带,东南亚地区亦有分布。
花落结果,为长椭圆形。
因壁内具绢状纤维,故有木棉之称。
木棉花开适逢牡丹凋谢,郁李、樱桃零落之际,一树红火,为春添色,其气势雄伟,令人赞叹。
“几树半天红似染”(宋·刘克庄)“花开红比朝霞鲜”、“天南树树皆烽火”、“红烧朵朵芙蓉砂”(明·屈大均)“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清·陈恭尹)写出了木棉花的浓艳色彩、威烈气势。
左河水花卉诗词
左河水花卉诗词一、梅花1、《七绝·咏梅》修身寒野伴云霞,未借春风敢放花。
胜了风霜还斗雪,换来桃李艳天涯。
2、《七绝·寒心梅》游园隅坐岁寒才,香冷蕊寒少客来。
若料今人俗者众,且同桃花一时开。
3、《七绝·腊梅》冬雪纷飞落隐声,神洲沉寂素装成。
群山众岭熬寒月,独有一枝在唤春。
二、兰花《七绝·咏兰花》一身素雅柳眉扬,石缝委伸尚有香。
屈子勿忧冬变易,清寒几度总芬芳。
注:屈子,屈原也。
他爱兰、颂兰,并寄于其精神与品格的追求。
在《离骚》中曰:“时缤纷以‘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莆化而为茅。
”担心在风寒中枯萎而从俗,变节而不芳。
三、菊花《七绝·咏菊花》渊明故里野菊丛,独自疏篱趣味中。
甘顶风霜枝上老,拒随枯叶伴旋风。
四、牵牛花《七绝·牵牛花》凭依墙垣附篱笆,摆首躬身往上爬。
占尽风光无挂果,吹牛所至架喇叭。
注:牵牛花是蔓性缠绕的花卉植物,喜阳光。
五、栀子花《清平乐·宅院栀子花》逢春不露,叶簇难留目。
夏日骄阳甘露沐,小院芳香馥馥。
居家钩挂丝帘,夜深摘伴枕边。
出外发中斜插,街头雅致翩翩。
六、荷花《鹊桥仙·赏荷》波光映照,韵姿轮舞,香气随烟轻吐。
粉颜玉饰绿罗裙,仿若见、七仙女处。
鱼羞隐底,蝶惊避辱,柳岸群芳暗妒。
千年墨客万行诗,纸字里、能容几度?七、迎春花《七绝·迎春花》身材瘦小志贞坚,万绿寒丛敢步先。
携与初春三雪友,年年引领百花妍。
注:迎春花因开放于初春时节,与梅花、水仙花、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
八、其它1、《七绝·咏棉花》不恋虚名入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
寒临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冬暖万家。
注:子为棉籽。
2、《思佳客·蒲公英》弃落荒坡依旧发,无缘名分胜名花。
休言无用低俗贱,宴款高朋色味佳。
飘似羽,逸如纱,秋来飞絮向天涯。
献身喜作医人药,无意芳名遍万家。
咏棉花诗歌
咏棉花诗歌摘要:一、咏棉花诗歌的背景与意义1.棉花在中国经济与文化中的重要性2.咏棉花诗歌的历史渊源与创作背景二、咏棉花诗歌的主题与特点1.赞美棉花洁白、柔软的品质2.表现棉花无私奉献的精神3.反映劳动人民对棉花的深厚感情三、咏棉花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1.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描绘棉花形象2.通过寓言、比喻等手法传达思想感情3.融入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四、咏棉花诗歌的当代价值1.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传统美德2.激发人们热爱自然、珍视资源的情感3.为现代诗歌创作提供借鉴与启示正文:咏棉花诗歌在中国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以棉花为题材,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在这些咏棉花诗歌中,诗人多从棉花洁白、柔软的品质出发,赞美棉花的美好。
棉花纤维纯白如雪,给人以温暖舒适的感觉,正如诗人所描述:“万顷白波涛,雪花逐风飘。
”这不仅表现了棉花美丽的外表,还寓含了棉花无私奉献的精神。
棉花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温暖的衣物,还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支援国家建设。
正如诗歌中所写:“棉花花儿开,朵朵向太阳。
人民喜洋洋,温暖满人间。
”咏棉花诗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丰富多彩。
诗人运用夸张、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棉花描绘得栩栩如生。
如:“棉花铺地雪满天,疑似银河落九霄。
”这句诗通过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棉花丰收的景象。
同时,诗人还通过寓言、比喻等手法,传达出对棉花精神的赞美。
如:“棉花种子,轻轻撒在土壤里,不畏风雨,不怕干旱,顽强地生长,为人民献出温暖。
”咏棉花诗歌中还融入了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
不同地区的诗人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出棉花在不同地域的生长特点。
如:“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棉花丰收的景象,富有地域特色。
总的来说,咏棉花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从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劳动人民对棉花的深厚感情,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咏棉花诗歌
咏棉花诗歌
摘要:
1.咏棉花诗歌的概述
2.咏棉花诗歌的历史渊源
3.咏棉花诗歌的主题和风格
4.咏棉花诗歌的现代意义
正文:
1.咏棉花诗歌的概述
咏棉花诗歌是一种以棉花为主题的诗歌形式。
棉花,作为中国传统的农作物之一,自古以来就在中国大地上生长。
因此,咏棉花的诗歌也拥有悠久的历史,诗歌中展现了棉花的种植、收获、纺织等各个环节,以及棉花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2.咏棉花诗歌的历史渊源
咏棉花诗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早在《诗经》中就有关于棉花的记载。
随着时间的推移,咏棉花诗歌在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中都有所体现。
其中,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即为描绘棉花生长状态的著名诗句。
3.咏棉花诗歌的主题和风格
咏棉花诗歌的主题多围绕棉花的种植、生长、收获、纺织等环节展开,诗歌中展现了农民勤劳、艰苦的生活,同时也体现了棉花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在风格上,咏棉花诗歌既有写实主义的描绘,也有浪漫主义的情怀,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歌风格。
4.咏棉花诗歌的现代意义
时至今日,咏棉花诗歌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它让我们回顾历史,了解棉花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农民生活的艰辛。
其次,通过对棉花的赞美,诗歌启发我们要尊重自然、珍爱资源,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最后,咏棉花诗歌还具有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总之,咏棉花诗歌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分支,既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七绝《咏木棉絮》
七绝《咏木棉絮》
题记:坐对青山的日子自然很好,逍遥自在,惬意随心,然而那种寂寞冷清的感觉是无须掩饰的。
那天看到木棉树在飘絮了,如雪纷飞,绿茵斑白,心下似有触动,赋诗以记。
七绝
《咏木棉絮》
白絮悠然似雪飘,好风不借自逍遥。
倦飞虽向芳茵落,偏是无人慰寂寥。
注:白絮,一般指棉花,这里指木棉的棉絮。
宋释行海《柳下》诗云:“白絮随风作雪飞,青丝拂地带烟齐。
”好风,让人满意或令人喜欢的风。
清曹雪芹《临江仙·柳絮》词云:“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逍遥,悠然自得或优哉游哉。
宋陆游《自笑》诗云:“老气醉中犹跌宕,闲身梦里亦逍遥。
”
倦飞,倦于飞翔。
宋郑獬《朝退》诗云:“散木还容老,孤云亦倦飞。
”芳茵,茂美的草地。
宋姜特立《秋后得雨》诗云:“庭蕉抽绿书。
野草秀芳茵。
”偏是,单单是,表示事实恰巧与主观愿望相反。
宋文天祥《读杜诗》诗云:“平生踪迹只奔波,偏是文章被折磨。
”寂寥,寂寞冷清。
唐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诗云:“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平水韵下平二萧。
此诗2022年5月17日作于深圳。
野棉花的诗词
野棉花的诗词
【实用版】
目录
1.野棉花的概述
2.野棉花在古代诗词中的呈现
3.野棉花在现代诗词中的呈现
4.野棉花诗词的意蕴和文化价值
正文
野棉花,学名为 Cephalantbus grandiflorus,又称黄蜀葵、秋葵等,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地。
野棉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在古代文化和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
在古代诗词中,野棉花常常被用来描绘秋天的景色和寓意诗人的情感。
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诗句通过野棉花的生命力,表达了离别之情
和不舍之意。
在现代诗词中,野棉花依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被诗人们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如现代诗人郭沫若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我是秋葵,你是谁?”通过野棉花的自喻,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
虑和对自由、独立的追求。
野棉花诗词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更承载了我国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
第1页共1页。
咏荷诗四首赏析
七年级语文专题《荷》之咏荷诗四首赏析聪明出自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叶和采莲女的衣裳,简直就象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这里指莲花。
采莲女进入莲池后,再也分不清哪是荷叶哪是衣裳,哪是莲花哪是人面,直到听见歌声,才知道她们来了。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
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莲叶(唐·郑谷)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船在水中移动溅起水珠,被荷叶映成闪耀的绿色,倚着栏杆,看着风摇动一株株荷花的柄,传来阵阵香气。
真的要感谢那些在溪水中浣纱的女子们没有将它攀折,留到现在,为雨中那一双双鸳鸯遮风避雨。
这首小诗,吟咏莲叶,通篇不着一个“莲”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莲。
诗中不仅描写莲叶的色彩、香味、形象,还特别写了莲叶在风中的动态美;诗中不仅从侧面写了人们对莲叶的喜爱,还进一步写了莲叶的高贵品质。
这首小诗,意境优美,句句是画,它由舟行荷塘图、荷塘浣纱图、风摇荷叶图、鸳鸯戏莲图组成,这组画面生机盎然,充满诗情画意。
这首诗清新秀逸,是咏物诗,又是一幅色彩鲜艳充满动感的立体风俗画。
赠荷花(唐·李商隐)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左河水诗词《咏棉花》的赏析
《咏棉花》是左河水发表在2012年第9期《词刊》的一首按照传统格律创作的七绝诗。
他从棉花开放花朵写到棉纤维用于人们保暖的整个过程,用“不恋虚名”、“洁身”、“舍子”、“暖万家”11个字,将棉花以人格化,行为化。
通过托物言志,形象入微地表达了棉花拟人的职业操守、献身精神与精神境界,意象表达了我们人生的价值观与目标取向,成为了一曲简短的爱国爱民的感人诗篇。
一、作品原文
《七绝·咏棉花》(作者:左河水)
不恋虚名列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
寒来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冬暖万家。
【棉花】
注:(1)棉花。
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原产于亚热带。
植株灌木状,
一般为1到2米。
花朵有乳白色、蛋黄色的。
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
锦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
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
纤维白色至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
棉纤维能制成多种规格的织物,适于制作各类衣服、家具布和工业用布。
棉织物保暖性好,坚牢耐磨,吸湿和脱湿快速,穿着舒适。
(2)夏花。
棉花通过夏季开放乳白色或紫红色的花朵后结果。
(3)舍子。
棉花在使用前须将其在纤维中的棉籽分离出去。
二、创作背景
2011年12月30日晚,一位左河水当年所在的农村村干部前来请求帮助联系省城的一家大纺织厂直销棉花,以图让村民们得到一个好价钱。
当晚的中央电视台七点新闻播发了中央政治局听取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汇报,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形
势,研究部署201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闻。
还有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提出,要以迎接党的十八大为主题,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奋力创先争优,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等内容。
作者听后心灵有些触动,坐在手提电脑前欲在博客上写一篇博文,但思来想去却没有主题新意。
于是,想到了七十年代农村社队干部廉洁奉公和艰苦的工作,想到了老书记那一代人在在解放时期的献身精神,思路又转移到了棉花上。
当晚,文章未成,却完成了这首《咏棉花》的七言绝句诗。
三、作品评析
这首诗以“咏棉花”为题,咏物寓志,表达了棉花洁身、舍身为民的志趣。
这如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般,也同左河水的《咏煤》中“惟应人间求饱暖,一声呼啸化烟尘。
”之句一样,表达一种献身为民的精神。
张存信有一首按时令安排棉花农事的诗写道:“三月春耕到地头,四月播种赶暖头;五月发根动锄头,六月现蕾抓平头;七月促控不过头,八月整枝巧摘头;九月管理做到头,十月收花至尽头。
”而这首诗只有短短4句28字,也点出了棉花开放的花朵、棉铃成熟露出纤维的状态,及其加工使用的作用,但此诗的意义却在于形象入微地表达了棉花拟人的职业操守与精神境界。
如:
【棉花花朵】
第一句:“不恋虚名列夏花”。
棉花在夏季开放出美丽的花朵,有乳白色、蛋黄色、红色的。
这时,蜜蜂也迎来了一个丰收的季节。
但是,在人们的记忆里及百花的名列之中,也包括“夏花”之中,并没有列入棉花的名字,人们所说到的棉花只是它可供人们使用的纤维。
对于诗人笔下采用拟人手法所写的棉花,自身也是“不恋”其芬芳之“虚名”,它与社会中某些贪图和追求个人名利的人是截然不同的。
第二句:“洁身碧野布云霞”。
形象地描绘了棉花的白色纤维在碧野的万丛之中表现得洁白无瑕,犹如白云一片;又在阳光的辉映之下如彩霞般的美丽壮观,以“布”来装点中国美丽的山河。
但它的装点过程中是洁身自爱的,表达了人们的一种廉洁自律的精神风貌以及美德与职业操守。
第三句:“寒来舍子图宏志”。
棉花的纤维在使用前必须把其中的棉籽分离出来,以便纺纱织布或做成棉衣棉被等。
而诗中的意象是,棉花要服务于大江南北的人们,或者说它要“图宏志”,为温暖千家万户,还需忍心“舍子”,与“爱子”分离,从而奔向神州大地的四面八方,这是一种多么感人的大爱无私的精神,这正是千百年来我国许多仁人志士的献身精神。
而现实社会中,却有些人不仅无“宏志”,还为了
自己的子女贪财害民,不惜以身试法,使人感到痛心。
第四句:“飞雪冰冬暖万家”。
这是棉花最终的重要价值,也是棉花的“宏志”,是它一生一世的归宿与奋斗目标。
诗中的意象表达了我们人生的价值与目标取向,而不是个人贪图享乐。
全诗短短四句,意味深长,表象为笔致细腻地写棉花,实则意味深隽地暗喻了人的仁者爱人的情怀和献身精神。
全诗28个字,写了棉花从开花朵到用于保暖的整个过程,用了“不恋虚名”、“洁身”、“舍子”、“暖万家”11个字,将棉花人格化,行为化,通过托物言志,谱写了一曲爱国爱民的诗篇。
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写棉花的诗词已不少,其中也不乏有许多好作品,但这首咏棉花诗可谓是其中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