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试验1

合集下载

可靠性试验标准

可靠性试验标准

可靠性试验标准可靠性试验标准是指在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为了验证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测试和评估标准。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产品的可靠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对于制造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可靠性试验标准对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可靠性试验标准需要明确产品的可靠性指标。

产品的可靠性指标通常包括可靠性、可用性、维修性和维护性等方面。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用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时间内能够正常工作的概率。

维修性是指产品在发生故障时,进行维修和更换零部件的难易程度。

维护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例行维护和保养的难易程度。

这些指标是衡量产品可靠性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可靠性试验标准的基础。

其次,可靠性试验标准需要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和使用条件。

不同的产品在不同的使用环境和使用条件下,其可靠性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在高温、低温、潮湿、干燥等恶劣环境条件下,产品的可靠性要求会更高。

因此,制定可靠性试验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和使用条件,确保试验结果能够真实反映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表现。

另外,可靠性试验标准还需要考虑试验方法和试验过程。

试验方法是指对产品进行可靠性试验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步骤,试验过程是指试验的整个过程和流程。

试验方法和试验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制定可靠性试验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试验方法和试验过程,确保试验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最后,可靠性试验标准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可靠性试验标准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

只有及时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好地适应新产品的可靠性试验需求,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之,可靠性试验标准是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道路可靠性试验规范(2019[1].03.20)

汽车道路可靠性试验规范(2019[1].03.20)

汽车道路可靠性试验规范(2019[1].03.20)Q/LFQ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LFQ G0010—2019汽车道路可靠性试验(试行)2019 - 03 - 23发布 2019 - 03 - 23实施前言本文件是以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为前提, 针对本公司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对整车、总成、零部件开发认可试验而制定的。

本规范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内容等部分组成。

本文件按照GB/T 1.1-201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重庆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重庆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文件由重庆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负责归口。

本文件起草人:尤启明本文件批准人:关锋金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首次发布汽车道路可靠性试验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质量考核及认可工作中道路整车性能、可靠性、零部件搭载行驶试验条件、试验程序、行使规范、试验记录、试验行驶里程和路面分配及可靠性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所研发的汽车整车、总成零部件的质量考核及认可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95-2002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GB/T 4970-2019 汽车平顺性试验方法GB/T 6323.1-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蛇行试验GB/T 6323.2-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转向瞬态响应试验 GB/T 6323.3-1994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转向瞬态响应试验 GB/T 6323.4-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转向回正性能试验 GB/T 6323.5-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转向轻便性试验 GB/T 6323.6-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稳态回转试验 GB 7258-2019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T 12534-1990 汽车道路试验通则 GB/T 12536-1990 汽车滑行试验方法 GB/T 12539-1990 汽车爬陡坡试验方法 GB/T 12543-2019 汽车加速性能试验方法 GB/T 12544-1990 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GB/T 12545.1-2019 汽车燃料消耗试验方法第1部分:乘用车燃料消耗试验方法GB/T 12547-2019 汽车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方法GB/T 12548-1990 汽车速度表、里程表检验校正方法 GB/T 12673-1990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GB/T 12674-1990 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 GB 1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GB/T 12677-1990 汽车技术状况行驶检查方法 GB/T 12678-1990 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GB 18352.3-2019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 、IV 阶段) GB/T 18697-2002 声学汽车车内噪声测量方法GB 1495-2002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QC/T 34-1992 汽车故障模式分类QC/T 900-1997 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3 整车磨合规范 3.1 总则除试验大纲特殊要求以外,均按此规范进行磨合。

汽车可靠性试验标准

汽车可靠性试验标准

汽车可靠性试验标准汽车可靠性试验标准是评估汽车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对于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可靠性试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耐久性试验、安全性试验、可靠性试验、环境适应性试验和性能试验。

首先,耐久性试验是汽车可靠性试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模拟汽车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工况,包括高温、低温、高湿度、低湿度等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测试,以验证汽车各部件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这些试验项目包括发动机寿命测试、变速器耐久性测试、悬挂系统耐久性测试等,通过对汽车在各种极端环境下的耐久性测试,可以有效评估汽车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

其次,安全性试验是汽车可靠性试验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面临着各种交通安全风险,因此汽车的安全性能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安全性试验主要包括碰撞试验、侧翻试验、制动性能测试等项目,通过对汽车在各种碰撞和侧翻情况下的表现进行评估,可以有效验证汽车的 passiv安全性能。

另外,可靠性试验是评估汽车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手段。

可靠性试验主要包括零部件寿命试验、整车寿命试验等项目,通过对汽车各部件和整车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可以有效预测汽车在实际使用中的故障率和维修率,为汽车制造商提供重要的质量控制依据。

此外,环境适应性试验也是汽车可靠性试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汽车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高海拔、高湿度等情况下的表现,直接关系到汽车在不同地区的适用性。

因此,环境适应性试验主要包括高温试验、低温试验、高海拔试验、高湿度试验等项目,通过对汽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进行评估,可以有效验证汽车的环境适应能力。

最后,性能试验也是汽车可靠性试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汽车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汽车的驾驶感受和操控性能,因此性能试验主要包括加速性能测试、制动性能测试、悬挂系统性能测试等项目,通过对汽车在各种工况下的性能进行评估,可以有效验证汽车的操控性能和驾驶感受。

综上所述,汽车可靠性试验标准涵盖了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和性能等多个方面,是评估汽车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手段。

可靠性试验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可靠性试验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可靠性试验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可靠性试验可分为工程试验和()。

A.统计试验B.可靠性鉴定试验C.可靠性验收试验D.可靠性增长试验正确答案:A解析:可靠性试验一般可分为工程试验和统计试验。

工程试验包括环境应力筛选试验和可靠性增长试验;统计试验包括可靠性鉴定试验、可靠性测定试验和可靠性验收试验。

知识模块:可靠性试验2.可靠性试验一般可分为工程试验和统计试验。

工程试验包括()、可靠性增长试验。

A.环境应力筛选试验B.可靠性鉴定试验C.可靠性测定试验D.可靠性验收试验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可靠性试验3.在批生产阶段早期环境应力筛选应()。

A.100%进行B.抽样进行C.视产品质量情况具体决定试验样本量D.条件不具备可部分进行正确答案:A解析:不论是产品开发阶段,还是批生产阶段早期,环境应力筛选在元器件、组件、部件等产品层次上都应100%的进行。

在批生产阶段后期,对组件级以上的产品可根据其质量稳定情况抽样进行。

知识模块:可靠性试验4.下列各项活动中,()可以提高产品的固有可靠性。

A.可靠性计算B.换件维修C.改进设计D.可靠性试验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可靠性试验5.剔除由不良元器件,零部件或工艺缺陷引起的早期故障的方法是()。

A.环境应力筛选试验B.常规的方法C.目视检查D.任何方法或试验正确答案:A解析:环境应力筛选试验是通过在产品上施加一定的环境应力,以剔除由不良元器件、零部件或工艺缺陷引起的产品早期故障的一种工序或方法。

这种早期故障通常用常规的方法和目视检查等是无法发现的。

知识模块:可靠性试验6.下列关于可靠性增长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靠性增长试验是一个在规定的环境应力下,为暴露产品薄弱环节而进行的试验B.可靠性增长试验是通过发现故障、分析和纠正故障以及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以提高产品可靠性水平的过程C.可靠性增长试验一般称为试验______改进______分析D.顾名思义,可靠性增长试验本身就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正确答案:B解析:可靠性增长试验是一个在规定的环境应力下,为暴露产品薄弱环节,并证明改进措施能防止薄弱环节再现而进行的试验;可靠性增长试验一般称为试验--分析--改进;试验本身并不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只有采取了有效的纠正措施来防止产品在现场工作期间出现重复的故障之后,产品的可靠性才能真正提高。

可靠性试验(AEC-Q200-REV C )

可靠性试验(AEC-Q200-REV C )

1.范围除另外说明外,本标准应用于AT切型晶体内部,仅限汽车客户的所有类型。

2.可靠性规格表1:可靠性测试的样品每部分进行测试的要求的规定2.1必要测试(AEC-Q200-REV C测试和HKA 测试)进行表2中的AEC-Q200-REV C 测试加上表3中的HKA测试,并且进行表2中(测试NO.14)和表3中(测试NO.110)的振动测试。

2.1.1AEC-Q200-REV C 测试表22.1.2HKA 表33.附录1表2中的测试21 板弯曲实验的附录如下:3.1范围3.1.1描述这个规格为评估挡板弯曲过程中贴装在PCB上时表面贴装组件的终端强度确立了过程和标准3.1.2参考文件无可适用3.2设备装置3.3测试仪器测试所用的设备应与图1所示相当。

3.3.1 样品数目元器件的数目和实验的lot,AEC-Q200-REV C的表2中已被列出。

3.3.2测试环境1.测试的组件贴装在一个由供应商提供的FR4板上,应符合以下要求2.平面模式是供应商为组件测试提供的标准3.组件放置在一个100mm×40mm FR4 PCB板上,板的厚度1.6mm×0.2mm,每层厚35μm±2μm,组件应在如下的回流曲线下贴装:预热温度:125℃±25℃,最长120秒。

183℃以上的时间:60秒-150秒到达最高点的速率(183℃到最高点)≤3℃/秒最高点温度:235℃+5℃到达最高点时间:10秒-20秒坡道下降速率≤6℃/秒4.安装100mm×40mm的板到一个类似于图2所示,器件面临下跌的夹具上,设备应该能用机械手段,即可应用一个强力来弯曲板(D)×=2mm 最小(或者定义在客户规格或者Q200)。

应用强力的持续时间应该是60(+)5秒。

强力应用板上仅可一次。

图1support 支撑点solder 焊料chip 芯片radius 半径printed circuit board before testing测试前的印刷电路板probe to exert bending force探测施加弯曲的力量printed circuit board under test测试中的印刷电路板3.3.3测量优先装载横梁测试,完成在Q200的外部视觉测试。

可靠性试验程序

可靠性试验程序

可靠性试验程序一、引言可靠性试验是评估产品在特定条件下的可靠性性能的一种方法。

本文旨在描述可靠性试验的标准程序,以确保试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试验目的本试验的目的是评估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性能,包括故障率、失效模式、寿命等指标。

通过试验结果,可以为产品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三、试验准备1. 确定试验对象:选择符合试验要求的产品作为试验对象。

2. 确定试验条件: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和预期工作条件,确定试验的温度、湿度、振动等条件。

3. 设计试验方案:根据试验目的和试验条件,设计试验方案,包括试验时间、样本数量、试验方法等。

4. 准备试验设备:根据试验方案,准备相应的试验设备,包括温度控制装置、振动台等。

5. 编制试验记录表:根据试验方案,编制试验记录表,用于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四、试验过程1. 样本准备:根据试验方案确定的样本数量,从试验对象中选择合适的样本进行试验。

2. 试验前检查:在试验开始前,对试验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校准相关的测量仪器。

3. 试验执行: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将样本放置在试验设备中,设置相应的试验条件,并记录试验开始时间。

4. 数据记录:在试验过程中,按照试验记录表的要求,记录样本的工作状态、故障情况等数据。

5. 试验观察:观察样本在试验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和故障情况,记录相关的观察结果。

6. 试验结束:根据试验方案确定的试验时间,试验结束时住手试验设备,并记录试验结束时间。

五、数据分析1. 故障率计算:根据试验记录中的故障数据,计算样本的故障率,包括平均故障率和积累故障率。

2. 失效模式分析:根据试验观察结果和故障数据,分析样本的失效模式和失效原因。

3. 寿命评估:根据试验结束时样本的工作状态和故障情况,评估样本的寿命分布和可靠性指标。

六、试验报告根据试验过程和数据分析结果,编制试验报告,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电镀件可靠性检验标准

电镀件可靠性检验标准

制订单位:品质部制订日期:2020/3/251、目的为规范检验员对电镀件可靠性要求的判定。

2、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加工之电镀品和电镀-封漆品的可靠性测试。

3、职责3.1 IQC负责来料电镀件的可靠性检验及判定3.2 品质主管负责检验结果的审核。

4、流程4.1可靠性试验的抽样除非客户另有规定,否则,所有可靠性试验(如膜厚、附着力、耐蚀性等)的抽样按表1执行。

注:可能时,可靠性试验的样本应从上、中、下挂位等量抽取。

表1可靠性试验(膜厚、结合力、耐蚀性等)的抽样类别批量样本量接收数拒收数正常检验≤35 000 3 0 1加严检验 5 0 11)根据GB/T 2828.1,水平S-1,接收质量限4.0%,正常检验和加严检验一次抽样方案;2)抽样风险:正常检验时,有10%的概率漏检有53%的不合格品的批;加严检验时,有10%的概率漏检有37%的不合格品的批。

3)批量小、贵重、体积大的产品或客户要求时,应酌情减少样本量。

4.2百格/TAPE测试4.2.1测试方法a) 百格测试:用百格刀在测试样品表面划10×10个(100个)1mm×1mm小网格,每一条划线应深及油漆或镀层的底层;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用3M 600号胶纸或等同效力的胶纸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3次相同试验。

b) TAPE测试:操作方法同百格测试,区别在于无需划百格,而直接用胶带测试。

4.2.2判定标准a) TAPE测试:镀层或漆膜无剥落现象为合格。

b) 百格测试:4B(在切口的相交处有小片剥落,面积≤5%)及以上为合格。

制订单位:品质部制订日期:2020/3/25 ASTM等级ISO等级判定标准0B 5级脱落总面积大于65%1B 4级切口边缘大片剥落,或者一些方格部分或全部剥落,其面积大于划格区的35%,但不超过65%2B 3级沿切口边缘有部分剥落或大片剥落,或部分格子被整片剥落,剥落面积大于15%,但小于35%3B 2级切口的边缘和/或相交处有被剥落,其面积大于5%,但小于15% 4B 1级在切口的相交处有小片剥落,划格区内实际破损≤5%5B 0级切口的边缘完全光滑,格子边缘没有任何剥落4.2.3注意事项客户无百格测试要求的封漆件及面积太小、难于划百格的电镀件可做TAPE测试。

如何进行可靠性测试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如何进行可靠性测试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如何进行可靠性测试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系统已经贯穿了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

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靠性测试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可靠性测试,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一、什么是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是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分析来评估系统在特定环境中连续工作的能力。

它旨在发现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和故障,并提供可靠性指标,用于评估系统的稳定性。

二、可靠性测试的步骤1. 需求分析:在进行可靠性测试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系统的需求和目标,包括系统的工作环境、用户需求等。

这有助于测试团队明确测试的方向和重点。

2. 测试计划:编制一份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的范围、测试的方法和技术、测试的时间和资源等。

测试计划应该综合考虑系统的功能、性能、可用性等方面。

3. 测试设计:根据测试计划,设计一系列的测试用例,覆盖系统的各个功能和模块。

测试用例应该具有充分的代表性,能够模拟真实的使用场景。

4. 测试执行: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测试结果、错误日志等。

测试过程中需要保证环境的稳定,并及时处理测试中发现的问题。

5. 缺陷修复: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复。

修复后需要重新进行测试,确保问题彻底解决。

6. 统计分析: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常见的可靠性指标包括故障率、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等。

7. 报告撰写:编制一份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的目的、范围、方法、结果和分析等。

测试报告可以为系统开发人员提供改进和优化的依据。

三、可靠性测试的方法和技术1. 功能测试:验证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满足需求,检查系统在各种条件下是否能正常工作。

2. 性能测试:测试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的性能表现,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等。

3. 负载测试: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情况下的工作负载,测试系统在高负载条件下的可靠性和性能。

4. 强度测试:测试系统在超过正常工作负荷的情况下的可靠性和性能。

产品可靠性测试(1)

产品可靠性测试(1)
2019/11/12
六、设备可靠性实验
可靠性测定实验 实验的目的是评估设备当前所具有的可靠性水平。一般采用统计实验 方法进行测定。
2. 可靠性实验报告的内容要求 受试产品的表识、对试样的描述、实验方案中规定的技术状态的容差
2019/11/12
六、设备可靠性实验
1. 设备可靠性实验的特点 实验条件要求特别复杂(需要加各种应力,程序复杂,要完成实验工作必
须有综合环境实验设备及外围支持设备和仪表) 实验时间长(实验时间由选取的可靠性实验方案而定) 实验采用统计学方法,因此实验有判错概率。 2. 设备可靠性实验的分类 可靠性研制实验
环境条件,如气候环境(温度、湿度、压力等)、 生物和化学环境(生物作用物质霉菌、化学作用物 质盐雾等)、机械环境(振动、冲击等)、电磁环 境(电场、磁场、电磁场等)。
储存条件,如运输和保管等条件。
2019/11/12
LUCKY VALLEY R&D
一、产品可靠性能检验基础
规定的条件:以时间为尺度度量产品的可靠特性,它是可靠 性区别与产品其他特性的重要特性。产品的可靠性与规定的 时间是密切相关的。产品的可靠性随着其使用时间的增长而 降低。
λ (t)
典型特征是两端高、中间低,呈
浴盆状,习惯称之为“浴盆曲线”。
特点是失效率高,它 随时间迅速下降,可靠性筛选实验 早期寿命期 是淘汰早期失效产品的有效方法之一。
使用寿命期
规定的失效率
时间 t 耗损寿命期
2019/11/12
二、可靠性筛选实验
3. 可靠性筛选的特点 筛选实验一般要100%地对受试产品施加应力,目的是暴露产
鉴定实验:是对产品的可靠性水平进行评价时而做的实验。它运用根据抽 样理论制定出来的抽样方案,在保证生产者不致使质量符合标准的产品被 拒收的条件下进行鉴定实验。

可靠性测试标准

可靠性测试标准

Q/.质量管理体系第三层次文件可靠性试验规范拟制:审核:批准:海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版次:C版可靠性试验规范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档规定了可靠性试验所遵循的原则,规定了可靠性试验项目,条件和判据。

2. 可靠性试验规定根据IEC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美国军用标准,目前设立了14个试验项目(见后目录〕。

根据本公司成品标准要求,用户要求,质量提高要求及新产品研制、工艺改进等加以全部或部分采用上述试验项目。

常规产品规定每季度做一次周期试验,试验条件及判据采用或等效采用产品标准;新产品、新工艺、用户特殊要求产品等按计划进行。

采用LTPD的抽样方法,在第一次试验不合格时,可采用追加样品抽样方法或采用筛选方法重新抽样,但无论何种方法只能重新抽样或追加一次。

若LTPD=10%,则抽22只,0收1退,追加抽样为38只,1收2退。

抽样必须在OQC检验合格成品中抽取。

3.可靠性试验判定标准。

(各电气性能的测试条件,参照器件各自的说明书所载内容)环境条件(1)标准状态标准状态是指预处理, 后续处理及试验中的环境条件。

论述如下:环境温度: 15~35℃相对湿度: 45~75%(2)判定状态判定状态是指初测及终测时的环境条件。

论述如下:环境温度: 25±3℃相对湿度: 45~75%4.试验项目。

目录高温反向偏压试验------------------------------------第4页压力蒸煮试验------------------------------------第6页正向工作寿命试验------------------------------------第7页高温储存试验------------------------------------第8页低温储存试验------------------------------------第9页温度循环试验------------------------------------第10页温度冲击试验------------------------------------第11页耐焊接热试验------------------------------------第12页可焊性度试验------------------------------------第13页拉力试验------------------------------------第14页弯曲试验------------------------------------第15页稳态湿热试验------------------------------------第16页变温变湿试验------------------------------------第17页正向冲击电流(浪涌电流)试验--------------------------第18页高温反向偏压试验一、工作原理:生产批的质量好坏。

可靠性测试实用标准(一)

可靠性测试实用标准(一)

测试目的:用来评估产品有可能储存或者使用在湿热交变环境中的
影响
测试级别:非破坏性测试
测试要求: 1、测试前对样品进行外观和功能检测;
2、不包装,于常温状态下置入测试箱;
3、调节测试箱,使湿度在 1 小时内升到 95%,测试箱
温度保持在 25℃;
4、将测试箱温度在 3 小时内升到 60℃,湿度保持在
95%不变;
5、测试箱温度在 60±2℃,湿度在 95%±3%,保
持 9 小时;
6、将测试箱温度在 3 小时内降到 25℃,湿度保持在
95%不变;
7、测试箱温度在 25±3℃,湿度在 95%,保持 9 小
时;
8、以上为一个循环,共进行 2 个循环;
9、样品在该测试环境下保持运行状态;
10、测试完成后,在标准大气条件、室温下用强迫空
恒温恒湿测气循环(电风扇)进行 1 小时的恢复,以充分除去
测试样品表面的潮气;
11、测试样品充分恢复后,在8 小时内必须完成功能和
外观检测。

精度可靠性试验标准1

精度可靠性试验标准1

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20mm≤d0 ≤63mm,总长≤2000mm 的定位滚珠丝杠副在试验设备上进行的精度保持性试验。

本部分适用于行业、制造商内部及第三方验证机构的符合性试验,测定试验亦可参照执行或由有关方协商确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587.1-1998:滚珠丝杠副第1 部分:术语和符号GB/T17587.3-1998:滚珠丝杠副第3 部分:验收条件和验收检验GB/T17587.5-2008:滚珠丝杠副第5 部分:轴向额定静载荷和动载荷及使用寿命JB/T XXXXX.1-20XX: 滚动功能部件可靠性术语及符号SH/T 0017-1990(1998 年确认):轴承油3.术语和定义GB/T17587.1-1998、GB/T17587.5-2008、JB/T XXXXX.1-20XX 中规定的术语和符号适用于本部分。

3.1 精度储备量Ec被测样品标称精度允许值与实际值的差值Ec=Vp-Va。

离线4. 试验条件4.1.环境温度试验一般应在20±5℃的环境下进行。

4.2.润滑4.2.1.试验采用油润滑,一般采用符合SH/T 0017-1990 规定的L-FC 型32 油或优于其性能的油品,并应定期加注润滑油并记录。

4.2.2.油中灰尘及机械杂质的颗粒不应大于10μm。

4.2.3.供油量应能保证试验中被测样品的充分润滑。

4.3.支承轴承4.3.1.试验用轴承额定动载荷应能满足被测样品的加载要求,轴承应选择P4 及以上级别精度,轴承寿命不小于被测样品试验时间。

4.3.2试验中应满足轴承的润滑条件。

4.4.被测样品的支承方式被测样品采用一端固定一端支承或两端固定的支承方式。

4.5.被测样品的预加载荷试验时被测样品应有预加载荷,20≤d0≤40 时预加载荷为轴向额定动载荷的5%~10%,40<d0≤63 时预加载荷为轴向额定动载荷的4%~8%。

可靠性测试、分析和评估(1)

可靠性测试、分析和评估(1)

Pressure Cooker Test
高压蒸煮试验
HTS
High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
高温储存试验
THT
Temperature & Humidity Test
恒温恒湿试验
TCT HTRB
HTGB
Temperature Cycle Test
High temperature and the partial test
分立器件的可靠性测试都是在封装的成品上进行,引起失效的缺陷可能在 封装上、也可能是芯片本身上,分析顺序是先封装再芯片。
封装分析的流程如下:
可靠性失效信息确认 外观检查 电性测试 封装检测 缺陷确认
确认失效机理
芯片分析的流程如下:
开封 电性测试验证
失效定位 样品制备 缺陷特性分析 确认失效机理
2、我司可靠性失效产品分析方法:
High temperature gate partial test
温度循环试验 高温反偏试验
高温栅偏试验
HAST UHAST RSH
Highly Accelerated Stress test
Unbiased Highly Accelerated Stress Test
Resistance to Solder Heat Test
回流焊Reflow
条件/判据Condition/Criteria 100%合格
注释Remark 在室温下进行FT测试;
外观无裂缝或翘曲
100%检查;40X显微镜下检查;
根据等级要求
抽样22只并编号;使用模式C-SCAN,A-SCAN。
-40℃~60℃, 5cycles
此项为可选项,客户无特殊要求,默认不进行此 项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指南

可靠性鉴定试验指南

Q / ZX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可靠性技术标准)Q/ZX 23.002 - 1999 可靠性鉴定试验指南1999-08-26 发布 1999-09-01 实施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Q/ZX 23.002 - 1999前言本标准规范了产品的的可靠性鉴定试验(寿命为指数分布的产品)所进行的工作,并提出了相关工作的方法。

作为各相关部门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的主要依据之一,在具体工作中可以根据情况参照进行。

本标准由Q/ZX 23.002-1998修订而成,针对原标准中的加速系数的计算作了详细的说明,规定了试验报告的形式和内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ZX 23.002-1998。

本标准由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质量企划中心可靠性部提出,技术中心技术管理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质量企划中心可靠性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国勇。

本标准于1998年6月首次发布,于1999年8月第一次修订。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可靠性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可靠性鉴定试验(寿命为指数分布的产品)的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子产品的可靠性鉴定试验。

注:从理论上说,包含未筛选剔除早期故障的产品寿命不是指数分布,因此使用本指南的产品应经过较严格的筛选才投入试验。

2 引用标准GJB 451-1990 可靠性维修性术语(MIL —STD —721C )GJB 813-1990 可靠性模型的建立与可靠性预计(MIL —STD —756B ) GJB 899-1992 可靠性鉴定与验收试验(MIL —STD —781D 及MIL —HDBK781) GJB/Z299B-1997 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MIL —STD —217F ) YD 282-1982 邮电通信设备可靠性通用试验方法。

YD/T 642-1993 载波通信设备可靠性指标及试验方法。

环境可靠性试验测试报告(1)

环境可靠性试验测试报告(1)

3.Environment requirement/ 环境条件:
1. Input voltage/输入电压: 2. Output load输出负载:
3. Storage temperature存储温度:
4..Operating temperature工作温度:
-30 -30
℃ 和 65 ℃ 和 50
℃& ℃&aH
5. Introduce notes/实验备注:
1. The test produce must detect appearance before start upwards every test program . 在开始每一项实验项目之前必须检查产品外观。 2. The test produce must perform basic electric performance test after H&L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H.T&H.H storage Test and T&H Cycle Test and Cold&Heat impact test. 在高低温存储,高温高湿存储与温湿度循环,温度冲击每一项测试后,必须对产品进行基本电气性能测试。 3. The test result will be defined as FAIL after Any fail affects safety requirement . 在实验中,有任何一项不符合安全要求,测试结果都将被判定为不合格。
1. Purpose/实验目的:
Environment test is executed in a product design phase.During the Environment test process, The power,supply subjected to test it's deficiency and to improve it's desgin 。Finally , in order to ruggedize the product, the root cause of each of failure needs to be determined and the problems corrected until the fundamental limit of the technology for the product can be reached.maked the product meets our's custmer requirement./ 环境测试是验证产品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验证产 品设计中的不足,发掘不合格因素的潜在根原,并得以更正,直到满足产品标准限值规定,以制造出客户满意的产品

元器件可靠性基础试验[1]

元器件可靠性基础试验[1]
试验设备:涂覆材料,引线弯曲夹具。
试验程序和方法: ①被试样品要在高温水汽下老化8小时
②水汽老化后进行干燥处理。
②给引线外表按要求涂覆一定厚度的给定涂覆层。
④加涂覆层之后,时效老化一定时问。
⑤在外引线的中部反复弯曲直至断裂。弯曲时,弯曲角度不小于90。,弯曲半 径要求小于外引线厚度或直径的1/4。
⑥试验判据:反复弯曲后,各涂覆层的接触面出现裂纹、剥落、脱皮、起泡 或分离等现象时应判为不合格。
离心加速度计算公式:
a 2R(m / s2) 4 2n2R (g)
9.8 4n2R(g) n为转速
离心加速度试验的应用
飞机转弯火箭发射、导弹改变方向一般离心加速度10-200g, 持续时间从几秒到几分钟。战斗机考虑到结构强度和人的承受 能力,离心加速度限制在10g以内。此外,在炮弹电引信等的 特殊场合,离心加速度可达10000g数量级。例如,炮弹飞行做 高速度旋转运动,如其转速为20000rin/min,器件装在离中 心轴线5cm处受到的离心加速度达22222g。
外引线涂覆层附着力试验
试验目的:考核外引线各涂覆层的牢固性
试验原理:外引线涂覆层附着力好的引线外引线涂覆上涂覆层后,经过任意地弯 曲,各涂覆层的接触面均不会出现裂纹、剥落、脱皮、起泡或分离等现象。这样 ,弯曲涂覆上涂覆层的外引线,根据各涂覆层的接触面出现裂纹、剥落、脱皮、 起泡或分离等现象的强弱,就可以判断外引线涂覆层附着力的好坏。
(3)试验设备:焊料槽、水汽老化室、焊剂(松香等)、焊料(焊锡等)、温度计、焊 接用夹具等。
(4)试验程序和方法 ①被试样品要在高温水汽下老化8小时,水汽老化后对被试验样品进行干燥处理 ②给引线外表加焊剂,所加焊剂的厚度及长度按试验要求进行。 ④加焊剂之后将外引线以一定速率(如(25土6.4)mm/s的速率)浸人规定组份的熔锡 ⑤外引线在熔锡中停留一定时问。外引线在熔锡中停留的时间应随其横截面积的 不同而有所差异。横截面积大的停留的时间长。 ⑥将外引线从熔锡中提起并从焊料槽取出,速率与浸入速率相同。 ⑦试验判据为外引线浸润焊锡的面积与应覆盖面积之比,要求比值不小于95%。

老化、环境及可靠性试验

老化、环境及可靠性试验

老化、环境及可靠性试验老化、环境和可靠性试验是现代工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工程设计的初期阶段,设计师需要对产品的使用寿命、可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进行评估,这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老化、环境和可靠性试验。

老化试验是通过模拟产品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如温度、湿度、振动等,对产品进行长时间加速老化,以评估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和寿命。

通过老化试验可以检测产品的可靠性,发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改进。

环境试验是通过模拟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情况,如高温、低温、高湿度、干燥等条件,对产品进行测试和评估。

环境试验的目的是检测产品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的适应能力,评估其性能和寿命。

可靠性试验是通过模拟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各种情况和工作环境,对产品进行长时间的连续工作和负荷测试,以评估其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可靠性试验主要包括可靠性检验、退化试验、故障模拟试验等。

老化、环境和可靠性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这些试验,产品制造商可以在产品投放市场之前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避免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和问题,降低售后维修和赔偿的成本。

在进行老化、环境和可靠性试验时,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和使用条件制定相应的试验计划和参数。

试验需要在合适的实验室和设备条件下进行,并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数据,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评估。

同时,试验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试验标准,确保试验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试验结果应该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以便确定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最终,试验结果应该得到书面报告,供设计师和制造商参考和使用。

与老化、环境和可靠性试验相关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发展和进步,如加速老化、可靠性预测等技术的应用,使得试验的效果和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同时,人们对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老化、环境和可靠性试验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α
θ1
θ0
β
3.4 可靠性鉴定验收试验(2、3)

(2)元器件试验方案 GB1772《电子元器件失效 率试验方法》

GJB899《可靠性鉴定验 收试验》(GB5080)3.2 可 靠性鉴定试验
,,1,D

(3)整机设备试验方案 给定:级别K、、拒收数C
查表确定:T(元件小时)
查出T、C 由T= n t;确定 n, t 确定 n,C 取n个 产品,进行 t 小时试验 出现故障 r 出现 r 个故障 r < c,合格 rc,合格

λ A
BCLeabharlann t 分类 检查性(镜检、红外、射线) 密封性(浸液、氦质谱、氪 85、湿度等) 寿命筛选(高温贮存、功率 老化、高温反偏) 环境应力(ESS) 理论模型:分布截尾、应力 强度干预、老练 筛选、失效模式 法等。
3.2(2) ESS试验方法

可靠性试验1
2. 可靠性试验
可靠性试验
环境试验
筛选试验
增长试验
鉴定验收试验
寿命试验
天然 组合 综合 筛选 暴露 环境 环境
环境应力 筛选
鉴定 验收
步进 序进
3.3 环境试验



分类:气候环境、机械环境、 电应力、辐射、生物等。 标准:[1]GJB150《军用设备环 境试验方法-M810F [2]GB2423《电工电子 产 品环境试验规程》I68 [3]GJB360《电子电气 元 件试验方法》-M202 试验项目:盐雾、潮热、霉菌、 太阳辐射等。

项目经理用可靠性大纲..\02年昆明讲课
40h--80h
5--15min
末测(测试、比较、评价)
(应有5min-40h无故障)
3.2(3) ESS指南(定量)



要求:筛选结果与可靠性指标和成本阀值建立定量关系 标准:GJB/Z 34《电子产品定量筛选指南》(M.S--344) 理论模型:DR=DIN(1-SSDE) DR--可靠性目标等效值 ; DIN--缺陷引入密度(与元器件和工艺有关); SS---筛选度(与筛选应力类型及应力参数有关) DE--检测效率(与筛选级别、方式、产品类型以及检 测仪器有关)
案例5- “神州3号”运算放大器内部气氛含 量分析结果表
内部气氛
氮气(%) 氧气(%)
水汽 (ppmv)
1# 76.9 15.3 50000 1641 300
2# 78.6 14.5 42000 1799 219 1.59
3# 77.1 14.6 53100 2623 263 1.84
4# 78.9 15.4 36700 1420 167 1.02
VS MIL-HDBK-810F
899-90 VS GJB 150-86
3.2 可靠性鉴定试验

风险与统计试验方案3.4 可靠性鉴定验收试验 (1) 置性度与统计检验结果 可靠性鉴定试验结果与故障处理—工程案例 技术状态控制与试验前评审 试验中的FRACAS系统



可靠性验收试验的工程处理方案
失效,导致发射推迟。抽取该批产品进行内 部水汽含量测试和开帽镜检。发现内部水汽 含量严重超标,5只样品的内部水汽含量平均 达到44960ppmv;部分样品在内引线键合点处 有腐蚀现象,或键合点已经断开。测试分析 结果为专家组作出“批次性问题”的结论提 供了技术依据。
内部气氛分析仪
主要作用: 密封器件内部气体 成分分析
r > c,不合格
r c,不合格
3.5 可靠性筛选试验强应力ESS 实例.ppt

环境应力筛选
-GJB 1032 3.2 筛选试验(1) GJB1032.doc

定量环境应力筛选
-GJB/77

筛选与增长
3.2(3)
ESS指南(定量)
3.2 筛选试验(1)

概念 目的:剔除早期失效产品 浴盆曲线: A(早期失效期)、B(偶然 失效期)、C(耗损失效期)

1
理想曲线
计划曲线
跟踪曲线
控制A、B、d、Kλ
目标点(tF、θF) 起点点(tI、θI) 增长率(m) 试验段划分 纠正方式选择 π系数折合 外推预测 延缓预测
图:可靠性增长管理定量控制模式示意图
3.6 增长试验(5)

产品的故障报告、分析与纠正措施系统-
•GJB841-1990 FRACAS
故障报告表 故障分析报告表 故障审查机构 故障纠正报告表
常规应力:温度循环、湿热、热冲击、振动加速度、离心加速度、 机械冲击、低气压等。(三级:模块、组件、整机) 标准:GJB1032《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试验方法》(M.S--2164) 程序:3.5 可靠性筛选试验
初检(机械、电器性能检测) 筛选
缺陷剔除阶段 振动 温度循环
5min 40h
无故障检测阶段 温度循环 振动
5# 78.4 14.8 43000 2049 229 1.39
苯(ppmv)
丙酮 (ppmv)
二氧化碳 1.64 (%)
三、3.6失效分析典型案例6
XYZ通信装备在五所进行综合环境应力可靠性
试验时,在低温环境中相继出现多只样品失效。 试验分析表明为飞宇公司生产的两种混合IC- 11通道和八通道逻辑电平转换器(B-HY3、BHY1) 失效引起
XYZ通信电台用进口IC,AT89C52闩锁烧毁
XYZ通信电台进口IC分析后改进建议:
在集成电路的电路插板电源端加接一个
适当的电容或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用 来吸收瞬间的过电压脉冲。对于采用高 内阻电源时更应采取该措施。该措施被 电台研制单位电子十所采用。
三、3.2 失效分析典型案例2

XYZ型机用组件四位PIN数字移相器-开关 组件, 2000年初批量供货后,在进货筛选试 验和上机调试中出现多次失效,成为工程中的 瓶颈问题。
Qualmark公司的 3轴6自由度振动 试验台
常规振动台的台面与振动源 台面 台面下的汽锤
Qalmark公司的 3轴6自由度振动试验台
台面下的9个汽锤
ACIS公司的快速温变箱
制冷技术的发展
温变率30℃/分
温度范围-55℃~+85℃
文本
文本
文本
3综合“强”应力试验技术
环境试验剖面与应力施加 方式 组合环境试验与综合环境 试验 GJB899《可靠性鉴定与 验收试验》(M781)给出 了许多综合环境试验剖面。 地面固定设备的综合环境 试验剖面示意如下。
温度 应力 振动 应力 电应力
工作 循环
可靠性试验
3.1 可靠性试验总论
可靠性指标鉴定的统计学特性 可靠性试验与评估技术 可靠性试验的应力条件 —MIL-HDBK-781 —GJB
温、湿度应力
振动应力 电应力 通断
Qualmark
强 应 力 试 验 箱
快速温变的试验技术的实现
制冷技术的发展
机械制冷 液氮制冷
3综合“强”应力试验技术
温度应力的强化
振动应力的强化 温度+振动的强化试验 恒定湿热试验与交变湿热 3综合“强”应力试验技术
4. 可靠性管理(2)
案例6-分析结果
两种混合IC的内装晶体三极管的引线键合不
当,引线直径过大、劈刀过粗而芯片上的键 合面积太小,造成键合面积超界跨越C、B或E、 B金属化层,在两极间留下超声键合时铝丝与 芯片表面磨察产生的铝碎屑带,形成极间漏 电或短路。
案例6-改进建议与效果
厂方接纳改进建议,选择与芯片表面键合面
图a 工艺改进前接地孔形貌
图b 工艺改后前接地孔形貌
案例3-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该批混合电路键合问题主要
发生在与Au导带的键合点上,但功率芯发射 极采取了双引线并联键合的可靠性冗余设计; 电容器焊接端头会出现裂纹,建议工程上不 用,为上级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3.5失效分析典型案例5
“神州3号”飞船发射前发现一支运算放大器
可靠性试验案例1-试验大纲
可靠性试验大纲案例.doc
可靠性试验案例2-试验结果分析
信息产业部电子五所
三、3.1 失效分析典型案例1
XYZ通信电台: 在可靠性鉴定试验中,
加电操作时控制盒无显示,工作电流异 常,换集成电路后正常。原因为加电时 电源输出过冲,电源瞬间电压跳高,导 致器件发生闩锁效应而出现大电流,使 进口集成电路AT89C52被烧毁。属于使 用技术问题。
3.6 增长试验(2)


(2)杜安(Duane)模型 产品的累计失效率与累计试验时间在双对数纸上能拟合成一调直 线。 -因此有: Ln (t)=Ln a-m Ln t 或 Ln (t)=m Ln t-Ln a
r r
(A)双对数纸上
(B)直角坐标系上
3.6 增长试验(4)--增长管理
小子样复杂系统的可靠性评估
3.4 可靠性鉴定验收试验(1)


(1)抽样与统计试验方案 OC曲线: 指数分布 特性:---生产方风险(拒真) ---使用方风险(采伪) 1 --可接受下限值 0-- 可接受上限值 D= 0 /1---鉴别比


统计试验抽样方案 定时截尾试验抽样 方案 序贯试验抽样方案 全数试验抽样方案 成败型试验抽样方 案
程序:
规定 目标
用查表、试验、 推算等方法,求 出缺陷引入密度
确定筛选应力类型与参数 确定筛选级别、方式及仪器设备
3.6 可靠性增长试验(1)
É ¿ ¿ Ð Ô ³ ¼ Ê µ » ±Ä È Ô ö ¤ õ Ä ù ¾ Ú Ý • ¹ ±× Ð Ó × ê ¼ • ±Ë  ù » ¾ ¼ · ù » Ñ ú À ý ¾ Õ TAAF Ö ö ·Î • Ò Ä Ð £ DuaneÄ Ð AMSAAÄ Ð GompertzÄ Ð µ ÷ Ö ª £ Í ¨ £ Í £ Í £ Í È • Ö ¹ À Ä Ê £ ¶ Á ¿ Ö Ó ¹ ³ ¼ ¶ £ ½ Á Ü í £ ½ ¨¨¿ × Æ ë ¤Ì à ½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