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情谊,叫不用常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每次回家或者给家里打电话我都特怕面对三个问题,这三大提问往往让人哑口无言、瞠目结舌、目瞪口呆、手足无措,杀伤力一个比一个强:

处对象没?

挣多少钱?

和以前的那些同学啊、朋友啊啥的,还有联系吗?

前两个问题还比较好办,三字经就能搪塞过去:没时间,正在找,甭着急,慢慢来。

逃得过初一逃不过十五,每当第三个问题像是必杀技一样被发射出来,我是见一次怂一次。屋漏偏逢连夜雨,我爸还有点功利心,每当我嗯啊这是地吞吞吐吐从牙缝里挤出一句:也……也没怎么联系,主要是……呃……嗨!

我爸都会肚皮气得鼓鼓的,就感觉嘴不够用,一肚子的谆谆教导怎么也倒不出来。“哎……呀!你们,你们这群年轻人!真是真是真是,这个这个,怎么什么都不懂啊!没看那电视剧里说的嘛?什么是江湖?江湖就是人情世故!知道什么是人情世故吗?”

“不太……知道。”

“人情嘛!往来嘛!你得有来有往,你得联系啊!至于说这个世故……哎对了,你大学期间参加的那个什么什么培训班,那里的同学现在都怎么样啦?几个考研?几个考公务员?谁当领导啦?谁挣钱最多啊?”

“爸,我没事儿打听这个干啥啊,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

“艾玛,你气死我得了!人脉,人脉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什么?”

“靠朋友。”

“对呀!你得维护啊,你得上心啊,你得聊啊得聚啊!”

“爸还有事儿没?没事儿我写稿了。”

“你念书都念傻了呀我的儿子,我跟你说的,可都是金玉良言……”

“爸,时代不一样了。”

2.

你和曾经的那些好朋友们,至今仍保持着高频度的联系吗?

我想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大多数同龄人来说,答案都是否定的。

分析起来造成这种看似尴尬的现象的原因也蛮简单,无外乎那么几点:

一个是选择的多样性造成社交圈转移。

光是当前中国的逐级应试类筛选就能把你和身边的朋友不断分流,原本在一块摸爬滚打的小伙伴,如今天南海北哪都有,好不容易跳出了考试的圈子,毕业之后也面临着各式各样的职业选择,空间距离上很难再把人凑到一块。

二是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人的社交视界目不暇接。

一方面是大多数同龄人正处于人生事业的爬坡过坎阶段,每天忙的像孙子一样,人生格言都是:老子不想干别的,老子只想发大财;

另一方面是网络重度浸入了每个人的生活,空余时间说有也有,说没有也没有,点几个网页就能让你变成大忙人一个,而我们的社交也都被不断稀释,变成了浅社交,这边微信上的人还没来得及改备注,好家伙,手机铃音一响,一个完全陌生的ID“请求添加您为好友”。

第三个原因则更具时代气息:交往方式的颠覆性改变带来了交往观念的内在革命。

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丰富与补白,人们掌握了花样翻新的各种表达与交流的“语言”,但这些

语言形式却在一点点蚕食着我们的“话语”能力。我曾在一篇分析朋友圈的论文中发现,仅仅

是点赞这个简单无比的互动行为,就可以表达出不下三种的情感含义,更别提那些表情图和

表情包,评论分组加互撩了。但与此同时,我们反而越来越不擅长“说人话”,总觉得没什么

可说的,没什么好聊的。

加之我们八零后九零后逐步抢占话语权与社会资源,我们思维观念中那种颠覆传统、不拘一格、重个性不重共性,重心灵呼应不重套路形式等元素得到了空前的放大与重视,人们在越

来越“不想叨逼叨”的同时,也越来越“敢于不叨逼叨”。两者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3.

那么如果把这个现象再进行一个追问:你和你那些已经不怎么联系的好朋友,关系的紧密程

度也在每况愈下吗?

理论上看,貌似应该是这样。然而现实却是:好像也并没有。

为什么靠相互联系而衍生的社交关系并不会因为联系中断而浅化,甚至反而更紧密了呢?

从理性的角度看,一方面:一种社会形态的出现必然会在它出现后产生对应的社会理念,以

呼应其存在的合理性。当我们催生出“曾经的好友之间不常联系”这种普遍现象后,我们反而

会去集体理解这种现象,潜意识里都会会心一笑,彼此原谅。当你觉得你很孤立,觉得在这

洪流滚滚的时代浪潮中自己就是一孤岛的时候,你稍微抬抬头就会发现,你不是一个人在孤独,那边会冒出来一句:报告,我也是孤岛,这边这个也高高举手:没事儿没事儿,我也是

孤岛。最后大家十分和谐地异口同声:我们都是孤岛,我们仍然要好。

另一方面:时代将当下的年轻人切割得支离破碎,也反而在另一个维度上解除了八零后九零

后的一大bug。我们这一代的人,因为都是在独生子女的环境下长大,不管愿不愿意承认,

以自我为中心这一点确实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在彼此的性格深处。而过于亲密的交往距离真的

会让我们“情深不寿”,在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宿舍同一间办公室里,鸡犬相闻,难免锅碗碰到

瓢把子,同行同业的利益竞争关系都能把你们的感情折腾够呛。然而分开之后,交集越来越少,距离的疏远同时伴随着鸡毛蒜皮与利益瓜葛的剥离,这会让两个交往对象之间感到舒适

和安全,久分不见,再彼此搭上联系的桥梁后,可收小别胜新婚,相逢一炮泯恩仇的神奇功效。

4.

而从另一个角度,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从人的感性、或情感方面看,互不联系的好友,仍会保持着深厚的情谊。

我一直觉得,那些对于社交关系过于敏感过于紧张,甚至持悲观态度的人们,他们托大了人

的社会性,而忽视了人的天性。

渴望交心、渴望彼此坦诚相见、渴望摘掉浮华与虚伪的面具、渴望踏实舒心不造作不走过场

地正常交往,这是每个生存于这个时代里的人所共同具备的心理诉求。

曾经有两个跟我都很好的朋友因为一点误会闹了矛盾,气氛就比较僵,怎么说也说不好。后

来我说了句:咱们仨,在外边跟别人争啊抢啊,逞英雄使能耐,学这个学那个,当大人当完人,回头老哥们私底下在一块,就干脆一起当孩子吧。

俩人立马就好了,也不闹了也不吵了,天性使然,大家毕竟都太累了。朋友嘛,就是话摔地

上也不用小心翼翼往起捡,相互没话说也不会尴尬,谁也不要求彼此时保联,你在评论区里

揭我个短,我回头私信你一声:哥,容兄弟把这个逼装完。然后哈哈一笑就可以结束聊天,

谁也不用说声“我有事儿哈,不好意思失陪了”,直接手动再见。痛快又自然。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