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合集下载

主族元素与化合物:主族元素的性质

主族元素与化合物:主族元素的性质

主族元素与化合物:主族元素的性质主族元素是指周期表中第1A、2A、13A、14A、15A、16A和17A 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排列。

主族元素由于其特殊的电子排布和化学性质,对于构建化合物和影响自然界中的化学反应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主族元素的性质以及它们在化合物中的角色。

第一部分:主族元素的共性特点主族元素有一些共同的性质,这使得它们在化学反应和化合物中表现出相似的行为。

首先,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电子云层扩展,电子层中的电子数也逐渐增加。

这导致了主族元素的金属特性逐渐增强,反应活性趋于降低。

其次,主族元素的化合价通常等于其主量子数,这意味着它们倾向于与其他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

不同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差异较大,但它们都有稳定的气体状态,如氦气(He)和氖气(Ne),这是由于它们的价层填充完全。

第二部分:主族元素的性质1. 第1A和第2A族元素(碱金属及碱土金属)这些元素反应活泼,常以氢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它们的化合物通常是离子化合物,如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钙(Ca(OH)2)。

这些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2. 第13A族元素(铝和硼等)铝是一种常见的主族元素,常以氧化铝(Al2O3)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中。

硼是另一种重要的主族元素,常用于制造玻璃和防火材料等。

3. 第14A族元素(碳和硅等)碳是生命的基础,而硅则是地壳中的主要元素之一。

碳的特殊性质使得它能形成大量的化合物,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硅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中。

4. 第15A族元素(氮和磷等)氮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它的化合物在化肥工业和生物化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医药领域。

5. 第16A族元素(氧和硫等)氧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广泛参与燃烧和氧化反应。

硫在自然界中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广泛应用于制备药物和化学工业中。

6. 第17A族元素(氯和溴等)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广泛用于消毒和水处理等领域。

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元素和化合物是化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它们是理解和研究物质及其性质、变化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元素和化合物的定义、特征以及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一、元素的基本概念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每个元素都有独特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元素通常以符号表示,如氢元素的符号是H,氧元素的符号是O。

元素的主要特征包括:1. 原子结构:元素的所有原子都具有相同的原子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壳。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也是元素的标识符。

2. 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原子的电子结构决定。

元素可以通过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来形成化合物。

3. 物理性质:元素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熔点、沸点等。

每个元素都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可以用于元素的鉴别和分离。

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构成了地壳、大气、生物体等各种物质。

元素的丰度以及元素的性质对于地球上的生命和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具有新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化合物的特征包括:1. 原子组成: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数比例是固定的。

2. 化学性质:化合物具有与原子不同的化学性质。

它们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元素或与其他化合物形成新的化合物。

3. 物理性质: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可以与组成它的元素的物理性质不同。

例如,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如沸点和密度。

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水、盐、糖等。

化合物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如药物、塑料、合成纤维等。

三、元素和化合物的重要性及应用元素和化合物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基础科学研究:元素和化合物的研究是化学科学的基础。

通过对元素和化合物性质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物质结构和反应机理,推动化学科学的发展。

2. 材料科学:元素和化合物是制备各种材料的基础。

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元素和化合物是化学中两个基本概念。

元素是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化合物则是由不同种类的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组成的物质。

本文将对元素和化合物的定义、性质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元素的定义和性质元素是指由同一种类型的原子构成的纯物质。

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并由一系列化学符号表示,如氧元素的符号为O,碳元素的符号为C。

每个元素都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元素的物理性质包括原子量、原子半径、密度等。

原子量是指一个元素中原子质量的平均值,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例如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

原子半径则是指元素的原子中心与最外层电子之间的距离,不同元素的原子半径有差异。

元素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包含的物质质量,可以通过实验测定。

元素的化学性质包括元素的活性、化合价等。

元素的活性是指元素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可以用元素在反应中的易失去或获得电子来衡量。

化合价是指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时所能提供或接受的电子数目,可以通过元素在化合物中所处的氧化态来表示。

二、化合物的定义和性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纯物质。

化合物的组成比例是固定的,它们的性质通常与组成它们的元素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

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了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比例。

例如,水的化学式为H2O,表示每个水分子中包含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化学式还可以表示化合物的结构,例如甲烷的化学式为CH4,表示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

化合物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熔点、沸点、溶解性等,这些性质可以通过实验测定。

化学性质包括化合物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能力,例如酸碱性、氧化性等。

三、元素和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元素和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以下列举了几个常见的例子:1. 元素的应用:金属元素如铁、铜、铝等被广泛用于制造建筑材料、汽车、电器等。

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元素与化合物的常见性质总结

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元素与化合物的常见性质总结

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元素与化合物的常见性质总结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总结在化学领域中,元素和化合物是研究的重点对象。

元素是由一类具有相同化学性质的原子组成,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

本文将总结元素和化合物的一些常见性质。

一、元素的性质1. 物理性质元素的物理性质主要指其在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和特征,包括颜色、密度、熔点、沸点等。

例如,金属元素通常具有金属光泽,高电导率和热导率,而非金属元素则多呈现无光泽、不导电和不导热的性质。

2. 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是指其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

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其中,金属元素通常易与非金属元素发生反应,形成离子化合物。

例如,钠与氯反应可以生成氯化钠。

3. 电子结构元素的电子结构是指其电子分布在不同轨道和能级上的方式。

电子结构对元素的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氢气只具有一个电子,故能与其他元素形成较弱的化学键。

二、化合物的性质1. 物理性质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与其组成元素有关。

例如,离子化合物通常具有高熔点和沸点,而共价化合物通常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

2. 化学性质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是指其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特性。

不同类型的化合物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例如,酸性氧化物会与水反应生成酸,碱性氧化物会与水反应生成碱。

3. 溶解性化合物的溶解性是指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程度。

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溶解性。

例如,极性化合物通常可溶于极性溶剂,而非极性化合物通常可溶于非极性溶剂。

4. 稳定性化合物的稳定性可以衡量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程度。

某些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相对稳定,而在高温或其他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反应。

总结:元素和化合物在化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元素具有多种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反应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化合物。

化合物又可根据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溶解性和稳定性进行分类。

深入理解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

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

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元素和化合物是化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元素是由同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物质。

元素和化合物拥有不同的性质,这些性质在理解和研究化学反应以及物质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元素的性质元素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具有独特的性质。

元素的性质主要包括原子质量、原子半径、电子亲和能、离子化能等。

1. 原子质量:原子质量是元素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

它代表了一个元素中原子的平均质量。

原子质量由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组成,其中质子数目就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例如,氢的原子质量为1,氧的原子质量为16。

2. 原子半径:原子半径是指原子核与外层电子轨道的最外层电子之间的距离。

原子半径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关,一般来说,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

例如,钠的原子半径比锂的原子半径更大。

3. 电子亲和能:电子亲和能是指一个原子在气态中接受一个电子形成负离子时释放的能量。

电子亲和能可以衡量一个原子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

一般来说,电子亲和能越高,元素越容易接受电子形成负离子。

4. 离子化能:离子化能是指一个原子在气态中失去一个电子形成正离子时需要吸收的能量。

离子化能可以衡量一个原子外层电子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离子化能越高,元素越难以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

二、化合物的性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化合物的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物理性质: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指的是其在物质变化时不改变物质化学组成的性质。

这些性质包括熔点、沸点、密度、颜色等。

例如,水的熔点为0°C,沸点为100°C。

2. 化学性质: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指的是其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性质。

这些性质包括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能力、与酸或碱反应的性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等。

例如,氢氧化钠溶于水会产生氢氧化钠水溶液,通过与酸反应可以中和酸性物质。

化合物的性质与其中原子的种类、数目以及它们之间的化学键的类型和强度密切相关。

初中化学元素性质概述

初中化学元素性质概述

初中化学元素性质概述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征。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元素的性质,这将对我们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元素的性质进行概述。

一、元素的物理性质1. 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它们通常是固体的,具有金属光泽和高密度。

常见的金属元素有铁、铜、锌等。

2. 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差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一般是气体、液体或者固体。

它们通常没有金属光泽,而是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常见的非金属元素有氧、氮、氢等。

3. 半金属元素:半金属元素具有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一些性质,既能导电又能半导体或者绝缘体,它们常用于电子产业。

硅、锑等是常见的半金属元素。

二、元素的化学性质1. 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金属元素容易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常见的金属元素在与非金属元素反应时往往会失去电子。

金属元素与酸反应可以生成盐和释放氢气。

2. 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非金属元素通常会接受电子形成负离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反应时通常会得到电子。

非金属元素与氧气反应可以生成氧化物。

3. 半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半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介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

半金属元素既能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也可以接受电子形成负离子。

三、物质的性质和元素的特征1. 元素组成的物质通常具有特征性质:物质的性质往往与其组成元素的性质有关。

例如,氧气是由两个氧元素组成的,具有无色、无味、质轻和易燃的性质;氮气由两个氮元素组成,具有无色、无味、质轻和不燃的性质。

2. 化合物的性质由元素比例决定:化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元素的原子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的。

化合物的性质往往由组成该化合物的元素的性质和比例决定。

例如,氯化钠是由一个钠元素和一个氯元素组成的,具有味咸和易溶于水的性质。

3. 混合物的性质与元素性质相互影响:混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元素或化合物的物质混合而成,每个组成部分的性质保持不变。

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

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

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在化学领域,元素与化合物是两个基本概念。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构成单位,而化合物则是由两个或更多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它们在性质上有一些显著的区别,下面将对这些性质进行详细探讨。

一、元素的性质元素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物质单位,不可再分。

所有的物质都由不同种类的元素组成。

元素的性质取决于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1. 原子结构特性:每个元素都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则环绕在核外。

元素的原子序数表示了其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特性。

2. 物理性质:元素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密度、熔点和沸点等。

例如,金属元素通常呈固态,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而非金属元素则常常是气体或固体。

3. 化学性质:每个元素都具有特定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

元素可与其他元素组成化合物,也可以与自身形成同种元素的化合物。

例如,氧气(O2)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氧气分子。

二、化合物的性质化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元素以一定比例组成的纯物质。

化合物的性质与其组成元素之间的化学键和化学键的类型有关。

下面将就化合物性质的表现进行具体说明。

1. 稳定性:化合物通常比元素更为稳定。

这是由于化合物中的元素通过形成化学键而变得相对稳定。

在化学反应中,化合物常常需要具备足够的能量才能发生分解或转化为其他物质。

2. 物理性质: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和颜色等,取决于其分子或晶格结构。

不同化合物之间的物理性质也各不相同。

3. 化学性质: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呈现出特定的性质。

通过化学反应,化合物可以被分解成元素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其中元素的性质以及它们组成的化学键类型。

总结:元素和化合物在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其性质取决于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化合物是两个或更多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其性质由组成元素和化学键类型决定。

了解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物质的行为和化学反应的规律,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经过化学反应组成的物质。

常见元素包括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贵金属元素。

它们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用途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

金属元素是指具有金属性质的元素,如铁、铜、铝、钠等。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良好的电子和热能传导介质。

金属元素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可以通过加工制造成各种形状。

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为阳离子,形成带电离子的化合物。

例如,氯化铜(CuCl2)和硫酸铁(FeSO4)都是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化合物。

金属元素常用于制造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电子产品等。

非金属元素是指不具有金属性质的元素,如氧、氮、硫、炭等。

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低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不良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非金属元素常出现在化合物中的阴离子形式,如氧化钠(Na2O)和二氧化碳(CO2)。

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具有多样的物化性质,有些具有毒性(如氰化物),有些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如纯硫)。

贵金属元素是指具有珍贵和稀缺性的金属元素,如金、银、铂等。

贵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抗腐蚀性,不易被氧化和腐蚀。

贵金属元素常用于珠宝制造、电子产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

例如,金(Au)常用于珠宝制造,银(Ag)常用于制作餐具和漆器。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物质。

化合物的性质由组成元素的种类、比例以及它们之间的化学键决定。

例如,水(H2O)是由氢和氧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化合物。

水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高的沸点和熔点、良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

另一个例子是二氧化碳(CO2),它是由碳和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二氧化碳具有无色、无味、无毒的特点,是大气中的重要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

除了水和二氧化碳,还有许多常见的化合物,如盐(氯化钠、硝酸钠等)、酸(硫酸、盐酸等)、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以及有机化合物(乙醇、乙酸等)。

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一、元素的基本概念元素是指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中具有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个,分别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如氢元素的符号为H,氧元素的符号为O。

元素具有以下特点:1. 物理性质:每个元素都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如颜色、密度、熔点和沸点等。

这些物理性质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元素。

2. 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是指元素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行为和性质。

化学性质是区分元素之间的主要标志。

3. 原子结构:元素由一个或多个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

原子是最基本的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每个元素的原子结构是唯一的,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也不同。

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化合物是由两个或更多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具有独特的性质,不同于其组成元素的性质。

例如,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具有液体状态和流动性,而氢和氧元素却是气体。

化合物具有以下特点:1. 成分固定:化合物的成分是固定的,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的比例组成化合物。

例如,水的成分是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的比例为1:2。

2. 化学性质:化合物具有不同于其组成元素的化学性质。

化合物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新的化合物。

3. 物理性质: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取决于其成分和结构。

不同化合物在温度、熔点、沸点、颜色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

除了元素和化合物,还存在着混合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物质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并没有通过化学键结合。

混合物的组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和化合物的组成是固定的。

三、元素和化合物的关系元素是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而元素则是化合物的组成部分。

化合物的性质由其组成元素的特性决定。

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组成元素,这种过程称为分解反应。

例如,通过加热水(H2O),可以将其分解为氢气(H2)和氧气(O2)。

在化学方程式中,元素和化合物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例如,H2O表示水,CO2表示二氧化碳等。

化学元素化合物性质归纳

化学元素化合物性质归纳

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化学性质归纳一、单质1.金属单质⑴金属与O2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⑵金属与酸反应生成金属与 H2⑶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生成金属与盐2.非金属单质⑴氧气(O2)①O2与非金属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②O2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③O2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氧化物⑵氢气(H2)①可燃性(H2和O2点燃生成水)②还原性(H2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和 H2O)⑶碳(C)①可燃性(C在充足的O2中燃烧生成C O2,在不充足的O2中燃烧生成C O)②还原性(C和金属氧化物高温反应生成金属和C O2,C和C O2高温反应生成C O)③常温下性质稳定二、氧化物1.金属氧化物⑴金属氧化物与还原剂反应生成金属和 H2O或C O2⑵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 H2O⑶C a O与 H2O反应生成C a(O H)22.非金属氧化物⑴水(H2O)①H2O通电分解生成 H2和O2②H2O与C O2反应 H2C O3③H2O与C a O反应生成C a(O H)2⑵二氧化碳(CO2)①“三不”: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②C O2与 H2O反应 H2C O3③C O2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 H2O④氧化性(C O2与C高温反应生成C O)⑶一氧化碳(CO)①可燃性(C O与O2点燃生成C O2)②还原性(C O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和C O2)③毒性三、酸1.酸与指示剂作用2.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 H23.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 H2O4.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 H2O5.酸与盐反应生成酸和盐四、碱1.碱与指示剂作用2.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 HO2 3.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4.碱与盐反应生成碱和盐五、盐1.盐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金属2.盐与酸反应生成盐和酸3.盐与碱反应生成盐和碱4.盐与盐反应生成盐和盐。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归纳整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归纳整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归纳整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归纳整理第一部分金属元素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二、镁的性质1. 物理性质: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延展性。

密度较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2. 化学性质:三、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铝的性质①与非金属反应 4Al+3O2 点燃2 Al2O 3 ②铝热反应 2Al+Fe2O 3 高温 Al 2O3+2Fe(焊接铁轨) ③与酸反应2Al+6HCl == 2AlCl3+3H2 ↑④与碱反应2Al+2NaOH+2H2O == 2NaAlO2+3H2↑ 2、Al2O3(两性氧化物)①与酸反应Al 2O 3 +6HCl == 2AlCl3 + 3H2O Al 2O 3 + 6H+ ==2Al3+ + 3H2O ②与碱溶液反应 Al 2O 3 + 2NaOH === 2NaAlO2 + H2OAl 2O 3+ 2OH- === 2AlO2-+ H2O3、Al(OH)3(两性氢氧化物)①与酸反应Al(OH)3 +3HCl ==AlCl3 + 3H2O ②与碱反应 Al(OH)3 + NaOH===NaAlO2 + 2H2O ③受热分解 2Al(OH)34、Al(OH)3 制备AlCl 3 +3NH3·H 2O=Al(OH)3 ↓+3NH4Cl NaAlO 2 +CO 2+ 2H2O =Al(OH)3 ↓+ NaHCO 3 5、从铝土矿提取铝(优化32页)酸溶法碱溶法Al 2O 3+ 3H2O④ 电离方程式 H + + AlO2-+ H2O Al(OH)3 Al 3+ + 3 OH-四、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的性质物理性质:纯净的铁是光亮的银白色金属,密度大,熔沸点高,有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

化学性质:①与氧化性不太强的氧化剂反应,生成+2价化合物如S .I 2.H +.Fe 3+.Cu 2+Fe +CuSO4 = Cu + FeSO4 Fe +SFeS Fe +2Fe3+ ===3 Fe2+Fe +2HCl == FeCl2 + H2↑②与强氧化剂反应,生成+3价化合物如Cl 2.Br 2.HNO 3.浓H 2SO 4(△) 等氧化为Fe 3+。

元素及化合物实验报告

元素及化合物实验报告

元素及化合物实验报告元素及化合物实验报告引言:元素及化合物实验是化学学科中的基础实验之一,通过实验可以了解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为深入理解化学原理奠定基础。

实验一:金属元素的性质研究1.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金属元素的性质,如导电性、延展性等。

2. 实验步骤:选取铜、铁和铝三种常见金属材料,分别进行导电性测试、延展性测试等。

3. 实验结果: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能够迅速传导电流和拉伸成线;铁具有一定的导电性,但延展性较差,不易变形;铝导电性较好,延展性较铁差,但较铜好。

4. 实验结论:不同金属元素具有不同的性质,这些性质与其原子结构和电子排布有关。

实验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研究1. 实验目的:研究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如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等。

2. 实验步骤:选取氧、氮和碳三种常见非金属元素,分别进行电子亲和能测试、电负性测试等。

3. 实验结果:氧具有较高的电子亲和能,易接受电子形成负离子;氮的电子亲和能较低,不易形成负离子;碳的电子亲和能较低,不易形成负离子。

氧的电负性较高,碳的电负性较低。

4. 实验结论: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和电子排布有关,对于化学反应的发生和物质的性质起到重要作用。

实验三: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研究1.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了解化学反应的特点。

2. 实验步骤:选取氢氧化钠和盐酸、硫酸铜和铁片等反应,观察其反应过程和产物形成情况。

3. 实验结果: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时产生氯化钠和水,反应过程中产生气泡和变热现象;硫酸铜和铁片反应时产生铁硫化物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过程中铁片逐渐溶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4. 实验结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涉及化学反应,反应物之间发生原子、离子或分子的重新组合,产生新的物质。

实验四:化合物的性质研究1. 实验目的:研究不同化合物的性质,如溶解性、酸碱性等。

2. 实验步骤:选取氯化钠、硫酸铜等化合物,进行溶解性测试、酸碱性测试等。

化学教案: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

化学教案: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

化学教案: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一、引言介绍元素与化合物的概念和重要性,强调化学教学的重要性和教学目标。

二、元素的性质2.1 元素的定义解释元素的概念,说明元素是化学反应的基本构成单位,举例说明元素的种类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状况。

2.2 元素的物理性质详细描述元素的物理性质,如外观、颜色、质地、熔点、沸点、电导率等。

举例说明元素的物理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2.3 元素的化学性质详细介绍元素的化学性质,包括与其他元素的反应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举例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三、化合物的性质3.1 化合物的定义解释化合物的概念,说明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举例说明化合物的种类和应用领域。

3.2 化合物的物理性质详细描述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如外观、颜色、熔点、沸点、溶解性等。

举例说明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3.3 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详细介绍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如稳定性、反应性、酸碱性等。

举例说明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在实验室合成和生活应用中的重要性。

四、元素与化合物的关系4.1 元素与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说明元素是化合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化合物是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产物。

举例说明元素与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在自然界和实验室中的重要性。

4.2 元素和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的角色解释元素和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作用,如催化剂、反应物、生成物等。

举例说明元素和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对反应速率和产物稳定性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与实践5.1 教学方法选择介绍适用于元素与化合物性质教学的教学方法,如示范实验、讨论、小组活动等。

强调学生参与和实践的重要性。

5.2 实践活动设计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观察元素的物理性质、测试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等。

具体说明活动内容、步骤和预期结果。

5.3 教学评估方法介绍针对元素与化合物性质教学的评估方法,如小测验、实验报告等。

强调评估结果对教学效果的指导作用。

实验7 元素及化合物性质(一)

实验7 元素及化合物性质(一)

等;中间氧化值者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如 H2O2、Na2S2O3、NaSO3、
NaNO2 等;而最高氧化值者具有氧化性,如浓 HNO3、浓 H2SO4 等 H2O2、NO2−、SO32−既能被强氧化剂氧化,又能被还原剂还原:
2MnO-4 + 5H2O2 + 6H+ → 2Mn2+ + 5O2 ↑ + 8H2O
Ag2S2O3 + H2O → H2SO4 + Ag2S ↓ 黑 (4)鉴定 NO3−和 NO2−的方法 ①棕色环法鉴定 NO3−
3Fe2+ + NO3- + 4H+ → 3Fe3+ + 2H2O + NO
NO + FeSO4 浓H2SO4 → [Fe( NO)] SO4
棕色配合物 ②NO2−的鉴定
ClO3- + 6I- + 6H+ → 3I2 + Cl- + 3H2O
2ClO3- + I2 → 2IO3- + Cl2
2.卤化银的溶解性及颜色
AgF → AgCl → AgBr → AgI(颜色依次加深,溶解度依次降低)。 卤化银在氨水中的溶解情况是:AgCl 沉淀可溶解于氨水或(NH4)2CO3 水溶液 中,形成[Ag(NH3)2]+,若在此配离子的溶液中,加入稀 HNO3,则 AgCl 白色沉 淀又复出,运用这一特征现象可以确定或鉴定 Ag+和 Cl−:
AgCl(s) + 2NH3 → [Ag(NH3 )2 ]+ + Cl-
[Ag(NH3 )2 ]+
+ Cl-
+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化合物性质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化合物性质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化合物性质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由其原子结构决定的。

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而构建的。

通过研究元素周期律,我们可以了解元素的性质规律,预测元素的化学行为和性质。

首先,元素周期律可以反映元素的周期性变化。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内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这是因为它们的外层电子层(价层)的电子数相同。

例如,第1周期中的元素氢和第2周期中的元素锂、钠、钾和铷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的价层都有一个外层电子。

其次,元素周期律可以反映元素的原子结构和电子配置。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周期都对应着一个新的能级。

例如,第1周期的元素都有一个能级,第2周期的元素有两个能级,以此类推。

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其外层电子的配置决定的。

通过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看到元素的原子结构和电子配置的周期性变化。

再次,元素周期律可以用于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

通过观察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

例如,同一族元素(位于同一列)的性质往往相似。

例如,第17族元素(卤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它们都是高度反应性的非金属元素。

通过这种规律,我们可以预测一些元素的一些化学性质,如反应性、化合价等。

最后,元素周期律也反映了元素的离子半径和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在元素周期表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一般是递增的。

这是因为核电荷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电子层数也相应增加,层间屏蔽效应增强,导致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增大。

此外,元素周期律还可以反映元素的电负性和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一般来说,元素周期表中的左侧元素是金属性元素,右侧元素是非金性元素。

中间部位是过渡性元素。

元素电负性的变化可以从元素周期表中看出。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电负性一般增加。

总结起来,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是紧密相关的。

通过研究元素周期律,我们可以了解元素的周期性变化和特性。

这对于理解元素的化学行为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

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

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以一定的比例按化学方式结合而成。

每种元素和化合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元素和化合物的一些常见性质。

元素的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1.密度:元素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质量。

元素的密度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元素的重量。

2.熔点和沸点:熔点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沸点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不同元素的熔点和沸点各不相同。

3.电导率:电导率是指物质导电的能力。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而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差的导电性能。

4.热导率:热导率是指物质传导热能的能力。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好的热导率,传热速度较快。

化学性质:1.反应性:元素的反应性是指元素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倾向。

一些元素具有很高的反应性,例如钠和氟,而其他元素则具有较低的反应性。

2.氧化还原能力:元素的氧化还原能力是指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接受或失去电子的能力。

一些元素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例如氧气和氯气。

3.酸碱性:元素可以显示酸性、中性或碱性。

酸性物质具有低pH值,碱性物质具有高pH值,而中性物质具有中间的pH值。

4.可燃性:一些元素具有可燃性,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燃烧或爆炸。

例如,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可以形成易燃的爆炸物。

化合物的性质主要包括组成、稳定性和化学性质。

组成: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而成。

化合物的性质受到其组成元素的影响。

稳定性:化合物的稳定性取决于其成键方式和成键能力。

共价化合物中的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在一起,离子化合物中的原子通过电荷引力结合在一起。

离子化合物通常比共价化合物更稳定。

化学性质:1.化学反应:化合物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可以导致化合物的分解或生成新的化合物。

2.反应活性:化合物的反应活性取决于其结构和成键方式。

一些化合物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可以轻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其他化合物则具有较低的反应活性。

化学中的常见元素与化合物

化学中的常见元素与化合物

化学中的常见元素与化合物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以及变化的学科。

在化学中,元素和化合物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介绍化学中的常见元素和化合物,以及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一、常见元素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在化学周期表中,有许多常见元素,下面是其中一些常见元素的简要介绍:1. 氢(H):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也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成分。

氢气可用于氢能源的生产和储存。

2. 氧(O):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氧气是人类和动物呼吸所必需的。

3. 碳(C):是有机化合物的基础元素。

许多重要的生物分子,如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都含有碳。

4. 氮(N):是大气中的主要组成元素之一。

氮气在植物生长和氮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5. 铁(Fe):是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之一。

铁是许多金属的主要成分,如钢铁。

二、常见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结合而成的物质。

下面是几种常见化合物的简要介绍:1. 水(H2O):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化合物之一。

水是生物体内的重要溶剂和反应介质。

2. 盐(NaCl):是由钠和氯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盐在食物的调味和保存中起着重要作用。

3. 二氧化碳(CO2):是由碳和氧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原料。

4. 硫酸(H2SO4):是由氢、硫和氧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硫酸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如肥料和化学制品的制造。

5. 甲烷(CH4):是由碳和氢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也是重要的燃料。

三、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元素和化合物都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的简要介绍:1. 氧气具有良好的氧化性,在许多燃烧和呼吸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氧气还可用于医疗和工业。

2. 水在许多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维持细胞结构和调节体温。

水还是化学反应和溶解的重要介质。

3. 盐具有调味和食品保存的作用,同时也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重要物质。

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

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

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
元素的性质是指元素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行为,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和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

不同元素的物理性质有明
显的差别,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确定。

化学性质是指元素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主
要包括化合价、原子半径、电负性、化学活性等。

化学性质影响着元素之
间的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

化合物的性质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元素化学结合而成的物质所
具有的特点和行为。

化合物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其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和比例,以及它们之间的化学结合方式。

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是指化合物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包括燃烧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是指化合物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
的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状、溶解性、熔点、沸点、密度等。

化合物的性质取决于其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和比例,以及它们之间的化
学结合方式。

不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化合物的性质对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用途和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据化合物的性质,可以选择合适的化合物用于特定的实验、生产和应用领域。

总结起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化学科学中重要的概念。

元素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化合物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这些性质对于理解元素和化合物的特征和行为,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用途和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

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

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元素和化合物是化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化学物质的分类及性质表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

一、元素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由具有相同原子核结构的原子组成。

在元素中,所有的原子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即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同。

元素可以按照原子序数的增加顺序排列在周期表上,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

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元素的特点如下:1. 独特性:每个元素都具有不同的原子序数,因此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稳定性:元素是由相同原子核组成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稳定性。

3. 不可分解性:元素是化学反应的基础单位,无法通过化学反应进一步分解为其他物质。

4. 符号表示:元素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如氧元素的符号为O,铁元素的符号为Fe。

二、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的形成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原子进行重新组合,并建立新的化学键。

化合物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特点,常见的化合物有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的特点如下:1. 成分复杂性:化合物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元素组成,成分相对复杂。

2. 固定比例:化合物中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一定的比例结合,如水分子(H2O)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比例为2:1。

3. 新性质:化合物的形成伴随着新的化学性质的表现,如氢氧化钠(NaOH)具有腐蚀性。

4. 化学键:化合物中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三、元素和化合物在组成、性质和表达方式等方面有以下区别:1. 组成:元素是由相同原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

2. 基本单位:元素是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化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

3. 表达方式:元素以化学符号表示,如氧元素的符号为O;化合物以化学式表示,如水的化学式为H2O,其中H代表氢元素,O代表氧元素。

4. 性质:元素具有独特的性质,化合物具有新的化学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单质和盐溶液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B.质量数相等的不同核素,一定属于不同种元素C.室温下,等浓度的酸HA 比盐酸的导电能力弱,所以HA属于弱电解质D.Al2O3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所以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2.已知甲、乙、丙、X是4略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甲为单质铁,则丙一定为FeCl3B.若甲为强碱,则X一定为CO2C.若乙是一种白色胶状沉淀,则甲溶液中一定含有Al3+D.若甲为单质,则此关系中涉及的反应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用其它试剂,无法鉴别AlCl3浴液和NaOH溶液B.苯酚、火碱、碳酸氢钠分别属于酸、碱、盐C.SO2使溴水褪色,不能说明SO2具有漂白性D.HCl、NO2溶于水都有化学键断裂,因此均属于化学变化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1.现有短周期元素X、Y、Z、M,X、Y位于同主族,Z、M位于同主族,Y、Z位于同周期,X与Z、M都不在同一周期,Z的核电荷数是M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Y > 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 > MC.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Z>M>YD.等浓度的X2Z与Y2Z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X2Z > Y2Z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HF稳定性比HCl强B.Mg失电子能力比Ca弱C.NaCl与NH4Cl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D.等物质的量的C2H6和H2O2含电子数相同3. 化合物X2Y由短周期元素X和Y组成。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X的原子半径大于YB.若X为ⅠA族元素,则该化合物中含离子键C.若X2Y的焰色为黄色,则它的电子式是D. 若每个X 2Y 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则Y 是第3周期元素4.Se 、Br 两种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Br > Se > PB .还原性:S 2- > Se 2- > Br -C .SeO 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 .在Se 2Br 2分子中只含有极性键5. PM2.5细颗粒物含有的毒性物质来源之一是汽车尾气排放。

通过排气管加装催化装置,可有效减少CO 和NO 的排放,催化装置内发生的反应为:NO x + CO N 2 + CO 2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所涉及元素中原子半径: C >N >OB. 当x = 2时,每生成1mol N 2,转移电子数为4molC .等物质的量N 2和CO 2中,共价键的个数比为3︰4D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NO x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6.四种短周期元素W 、X 、Y 、Z ,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W 和X 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比为1∶2, Y 的核外电子数比X 多4,Z 的核电荷数大于X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大小:Z >Y >X >WB .Y 、Z 两种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为:Y <ZC .X 、Y 、Z 三种元素的单质均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 .W 、Y 、Z 三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Z 的气态氢化物A .简单离子的半径:A > B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 < E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A <CD .单质与同浓度稀盐酸反应的速率:A <B催化剂非选择题1.(13分)某小组在研究前1 8号元素时发现: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规律,元素周期表有不同的排列形式。

如果将它们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可形成图①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代表一种元素,其中P点代表氢元素。

(1)K元素在常规周期表中的位置(填周期和族)。

(2)写出M与Z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元素对应的氢化物比K元素对应的氢化物更稳定b.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c.K、L、X三种元素的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X3->L+>K2-d.由K、L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4)图②装置可以模拟钢铁的腐蚀碳棒一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若在图②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溶液并进行电解,发现Fe电极附近溶液变红,清写出碳棒一极的电极反应式。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利用的原理是(填“电解池”或“原电池”)(5)已知室温下,X(OH)3的K 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

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Fe(NO3)3和X(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请在下列坐标示意图中画出生成X(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

2.(16分)A、B、C、D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A +B =C + D(1)若A、B、C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且C在空气中易变成A,则A中非氧元素的气态氢化物M的电子式为;分子的稳定性B M(填“>”、“<”或“=”)(2)若A、D是两种单质,B是黑色有磁性的氧化物,B与盐酸反应生成溶液N,检验N溶液中低价金属阳离子的方法是。

将D的粉末加入溶液N中,当有28gD完全溶解时,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是 mol。

(3)若A、B、C、D发生反应:2CO 2(g) + 6H2(g) CH3CH2OH(g) + 3H2O(g),根据下图所示信息,① 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②若△H = a KJ/mol ,当消耗标况下5.6 L CO 2时的反应热 △H = KJ/mol 。

③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描述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生成1 mol CH 3CH 2OH 的同时,生成3 mol H 2OB .容器中各组份的物质的量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C .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D .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3 (14分)砷(As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1)砷位于元素周期表中 族,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NH 3 (填“强”或“弱”)。

(2)砷的常见氧化物有As 2O 3和As 2O 5,其中As 2O 5热稳定性差。

根据下图写出As 2O 5分解为As 2O 3的热化学方程式: 。

(3)砷酸盐可发生如下反应:AsO -34+2I ﹣+2H + AsO -33+I 2+H 2O 。

下图装置中,C 1、C 2是石墨电极。

① A 中盛有棕色的KI 和I 2的混合溶液,B 中盛有无色的Na 3AsO 4和Na 3AsO 3的混合溶液,当连接开关K ,并向B 中滴加浓盐酸时发现灵敏电流计G 的指针向右偏转。

此时C 2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② 一段时间后,当电流计指针回到中间“0”位时,再向B 中滴能量加过量浓NaOH溶液,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填“不动”、“向左偏”或“向右偏”)。

(4)利用(3)中反应可测定含As2O3和As2O5的试样中的各组分含量(所含杂质对测定无影响),过程如下:①将试样溶于NaOH溶液,得到含AsO-34和AsO-33的混合溶液。

As2O5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上述混合液用0.02500 mol·L-1的I2溶液滴定,消耗I2溶液20.00 mL。

滴定完毕后,使溶液呈酸性,加入过量的KI,析出的I2又用0.1000 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Na2S2O3溶液30.00 mL。

(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试样中As2O5的质量是g。

4.(14分)短周期元素A、B、C、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B、D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二者可形成DB2、DB3两种分子,DB2具有漂白性。

回答下列问题:(1)A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填字母)a.稳定性:A的氢化物>C的氢化物b. 还原性:B2->D2-C. 酸性:H4CO4>H2DO4d. 最高化合价值:D=B>A>C(3)DB2通过下列工艺流程可制化工业原料H2DB4和清洁能源H2。

①为摸清电解情况查得:试写出通常条件下电解槽中发生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②根据资料:为检验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取分离后的H2DB4溶液于试管,向其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至充分反应,若观察到,证明分离效果较好。

③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的反应式为。

④在电解过程中,电解槽阴极附近溶液p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⑤将该工艺流程用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该生产工艺的优点有(答一点即可);缺点有(答一点即可)。

5(12分)A、B、C、D、E、F是短周期元素,周期表中A与B、B与C相邻;C与E同主族;A与C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C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个;F 元素的原子在周期表中半径最小;常见化合物D2C2与水反应生成C的单质,且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1)E的名称为______;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

FAB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

(2)A、B、C的氢化物稳定性顺序为(用分子式表示,由大到小)___________________;B的氢化物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z则Z中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种均含C、D、E、F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相互反应放出气体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定量的D2C2与AC2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恰好与含0.8mol HCl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并收集0.25 mol 气体,则固体物质的组成为(写清成分和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3F2(g)+B2(g)2BF3(g),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产生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平衡不发生移动B.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C.BF3的质量分数增加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