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

合集下载

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复习题答案

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复习题答案

第5章 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一、选择题(每题3分)1、设Z 为整数集,下面哪个序偶不够成偏序集( A )A 、)(,小于关系:<><<ZB 、)(,小于等于关系:≤>≤<ZC 、,()ZD D <>关系:整除 D 、,()Z M M <>关系:整倍数2、序偶(),A ρ<>⊆必为( B )A 、非偏序集B 、偏序集C 、线序集D 、良序集3、设≤小于等于关系:Z 为整数集,下面哪个序偶能够成良序集( D )A 、,()R R +<>≤:正实数集 B 、,()Q Q ++<≤>有理数集:正 C 、,()Z Z ++<≤>整数集:正 D 、,()N N <≤>:自然数集4、设{,{1},{1,3},{1,2,3}}A =∅,则A 上包含关系“⊆”的哈斯图为( C )5、集合{ 1, 2, 3,4 }A =上的偏序关系图为则它的哈斯图为( A )6、某人有三个儿子,组成集合123{ , , }A S S S =,则在A 上的兄弟关系一定不是( D )A 、偏序关系B 、线序关系C 、良序关系D 、等价关系7、有一个人群集合12{ , ,, }n A P P P =,则在A 上的同事关系一定是( D ) A 、偏序关系 B 、线序关系 C 、良序关系 D 、等价关系8、设A 为非空集合,则下列A 上的二元关系中为等价关系的是( D )A 、空关系B 、全域关系C 、恒等关系D 、上述关系都是9、设{ 1, 2, 3 }A =,则A 上不同等价关系的个数为( C )A 、3B 、4C 、5D 、610、设{ 1, 2, 3, 4 }A =,则A 上不同等价关系的个数为( C )A 、13B 、14C 、15D 、16注:除了等价关系可以对空集定义,而划分不能外,等价关系与划分是相同概念的不同描述.11、设{ 1, 2 }S =,“•”为S 中元素的普通乘法,定义S S ⨯上的等价关系 {,,, | ,,,,}R a b c d a b S S c d S S a d b c =<<><>><>∈⨯<>∈⨯•=•, 则由R 产生的S S ⨯上一个划分的分块数为( D )A 、1B 、2C 、3D 、4提示:记12341,1,1,2,2,1,2,2a a a a =<>=<>=<>=<>,则由R 的关系图易知1234{{},{},{},{}}S S a a a a ⨯=.12、设} 3 ,2 ,1 {=S ,“+”为S 中元素的普通乘法,定义S S ⨯上的等价关系},,,, | ,,,{c b d a S S d c S S b a d c b a R +=+⨯>∈<⨯>∈<><><<=,则由R 产生的S S ⨯上一个划分的分块数为( C )A 、3B 、5C 、7D 、9提示:因a d b c +=+,则a b c d -=-因2,1,0,1,2a b -=--,则等价关系R 产生的S S ⨯上一个划分的分块数为5.二、填充题(每题4分)1、设{ , , , }A a b c d =,其上偏序关系R 的哈斯图为则R = {,,,,,,,,,}A a b a c a d b d c d I <><><><><>.2、设{ , , ,,,, }A a b c d e f g =,偏序集,A R <>的哈斯图为a b c de fg, 则R = {,,,,,,,,,,,,,}A a b a c a d a e a f d f e f I <><><><><><><>.3、偏序集({,}),a b ρ<⊆>的Hass 图为4、对于{ 1,2,3,4,6,8,12,24 }A =,则偏序集,A <>整除关系的哈斯图为1234681224.5、设{ 1,2,3,4,6,8,12,24 }A =,“≤”为A 上整除关系,则偏序集,A <≤>的极小元为1,最小元为1,极大元为24、最大元为24.6、设{ 2,3,4,6,8,12 }A =,“≤”为A 上整除关系,则偏序集,A <≤>的极小元为2,3,最小元为无,极大元为8,12,最大元为无,既非极小元也非极大元的是4,6.7、设},,{c b a A =考虑下列子集}},{},,{{1c b b a S =,}},{},,{},{{2c a b a a S =,}},{},{{3c b a S =,}},,{{4c b a S =,}}{},{},{{5c b a S =,}},{},{{6c a a S = 则A 的覆盖有12345,,,,S S S S S ,A 的划分有345S S S ,,.8、设{ 1, 2, 3,4 }A =,{{1},{2,3},{4}}S =为A 的一个分划,则由S 导出的等价关系为 R = {1,1,2,2,2,3,3,2,3,3,4,4}<><><><><><>.提示:R =({1}{1})({2,3}{2,3})({4}{4})⨯⨯⨯.9、非空正整数子集A 上的模k 等价关系R 的秩为k ,/A R ={[0],[1],,[1]}k k k k -.{}b a ,{}a {}b Φ三、问答题(每题6分)1、试比较偏序集合、线序集合与良序集合.答:若集合A 上的二元关系R 是自反的,反对称的和传递的,称序偶,A R <>为偏序集; 偏序集中的各元素并非都能比较,若都能比较,偏序集成为线序集;在线序集中,若A 的任一非空子集都有一最小元素,则线序集成为良序集.2、设||5A =,R 是A 的等价关系,由R 诱导的A 的划分块数为3,则不同的R 有多少种? 答:一个集合上的等价关系数目与该集合的划分数目是一致的,因而,该题只需求出将5个元素的集合分成3份的划分种数即可.如果3份中元素个数分别为3,1,1,则共有35C 种,如果3份中元素个数分别为2,2,1,则共有25C 种,因此,A 上秩为3的等价关系共有35C +2520C =. 3、设A 是实数集合,试判断{,3}R x y x A y A x y =<>∈∧∈∧-=是A 上的偏序关系吗?等价关系吗?为什么?答:都不是;因 ∀x ∈A ,x -x =0≠2,所以<x ,x >∉R ,R 不是自反的.四、画图填表题(每题10分)1、设{ , , ,,}A a b c d e =上的关系R = {,}A c d I <>,画出偏序集,A R <>的哈斯图, 列表给出A 的子集123{ ,, ,,},{ ,},{,,}B a b c d e B c d B c d e ===的极大元、极小元、最大元、最小元、上界、下界、上确界和下确界.解:哈斯图如图4.44所示:其子集,1,2,3i B i =上的各种特殊元素如下表所示,极大元 极小元 最大元 最小元 上界 下界 上确界 下确界 B 1a ,b ,d ,e a ,b ,c ,e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B 2d c d c d c d c B 3 d ,e c ,e无 无 无 无 无 无 2、设{ , , }A a b c =的幂集()A ρ上的关系⊆= {,()()}x y x A y A x y ρρ<>∈∧∈∧⊆, 画出偏序集(),A ρ<⊆>哈斯图,列表给出()A ρ子1{ ,{},{}}B a b =∅2,{{},{}}B a c =,3{{,},{,,}}B a c a b c =的极大元、极小元、最大元、最小元、上界、下界、上确界和下确界. 解:哈斯图如图4.45所示:其子集,1,2,3i B i =上的各种特殊元素如下表所示,极大元 极小元 最大元 最小元 上界 下界 上确界 下确界 B 1⎨a ⎬,⎨b ⎬ ∅ 无 ∅ ⎨a ,b ,c ⎬, ⎨a ,b ⎬ ∅ ⎨a ,b ⎬ ∅ B 2⎨a ⎬,⎨c ⎬ ⎨a ⎬,⎨c ⎬ 无 无 ⎨a ,b ,c ⎬, ⎨a ,c ⎬ ∅ ⎨a ,c ⎬ ∅ B 3 ⎨a ,b ,c ⎬ ⎨a ,c ⎬ ⎨a ,b ,c ⎬ ⎨a ,c ⎬ ⎨a ,b ,c ⎬ ⎨a ,c ⎬ ⎨a ,b ,c ⎬ ⎨a ,c ⎬3、试填出{1,2,3,4,5}A =上的等价关系R ,其产生划分/{{1,2},{3},{4,5}}A R =,并画出关系图. 解:{1,2}{1,2}{3}{3}{4,5}{4,5}R =⨯⨯⨯其关系图为:六、证明题(每题10分)1、设R 是A 上的二元关系,如果R 是传递的和反自反的,称R 是A 上的拟序关系, 证明:如果R 是A 上的拟序关系,则()A r R R I =是A 上的偏序关系.证明:(1)因()A A r R R I I =⊇,有()r R 是自反的;(2)设,(),x y r R <>∈而x y ≠,则,,x y R <>∈若,,y x R <>∈由R 的传递性,知,,x x R <>∈与R 的反自反性矛盾,则,,y x R <>∉又,,A y x I <>∉有,()A y x R I r R <>∉=,于是有()r R 是反对称的;(3)由R 的传递性,知R R R ⊆,因()()()()(())(())A A A A A r R r R R I R I R I R R I I ==(()())(()())()()A A A A A R R I R R I I I R R R I r R ==⊆,则()r R 可传递; 综上所述,可证()r R 是A 上的偏序关系.2、设R 是A 上的二元关系,如果R 是传递的和反自反的,称R 是A 上的拟序关系, 证明:如果R 是A 上的偏序关系,则A R I -是A 上的拟序关系.证明:(1)()()()A A A A A A R I I R I I R I I R -===∅=∅,则A R I -反自反;(2)设,,,A A x y R I y z R I <>∈-<>∈-,则,,,x y R y z R <>∈<>∈,而,x y y z ≠≠,因R 是传递的,有,x z R <>∈;若x z =,则,,,z y R y z R <>∈<>∈,由R 的反对称性,知y z =,与y z ≠矛盾,于是x z ≠,则,A x z R I <>∈-,有A R I -是传递的; 综上所述,可证A R I -是A 上的拟序关系.3、设R 是A 上的对称和传递关系,证明:若,,,a A b A a b R ∀∈∃∈∂<>∈,则R 是A 上的等价关系.证明:,,,a A b A a b R ∀∈∃∈∂<>∈,因R 是对称的,有,b a R <>∈,又因R 是传递的,所以,a a R <>∈,则R 在A 上自反,故R 是A 上的等价关系.4、设R 是S 上的偏序关系,证明:1R -是S 上的偏序关系.证明:(1)x S ∀∈,因R 在S 上的自反性,则,x x R <>∈,有1,x x R -<>∈,于是,1R -在S 上是自反的;(2)设1,,x y R -<>∈而x y ≠,则,,y x R <>∈因R 在S 上的反对称性,有,,x y R <>∉则1,,y x R -<>∉于是,1R -在S 上是反对称的;(3)设11,,,x y R y z R --<>∈<>∈,则11,,,z y R y x R --<>∈<>∈,因R 在S 上的传递性,有,,z x R <>∈则1,,x z R -<>∈于是,'R 在'S 上是传递的;综上所述,可证1R -是S 上的偏序关系.(题4在证明中用了定义法)5、设R 是S 上的等价关系,证明:1R -是S 上的等价关系.证明:(1)因R 在S 上的自反性,有S I R ⊆,则11S S I I R --=⊆,有1R -在S 上自反; (2)因R 在S 上的对称性,有1R R -=,则111()R R R ---==,有1R -在S 上对称;(3)因R 在S 上的传递性,有2R R ⊆,则1221()R R R R --=⊆=,有1R -在S 上可传递;则2'(')('(''))('')'R R R R S S R S S R ⊆⨯⊆⨯=,有'R 在'S 上是对称的; 综上所述,可证1R -是S 上的等价关系.(题5在证明中用了集合法)6、设,R S 是A 上的偏序关系,证明:R S 是A 上的偏序关系.证明:(1)x A ∀∈,因,R S 在A 上的自反性,则,x x R S <>∈,有R S 在A 上自反;(2)设,,x y R S <>∈而x y ≠,则,,,,x y R x y S <>∈<>∈因,R S 在A 上的反对称性,有,,,,y x R y x S <>∉<>∉则,,y x R S <>∉于是,R S 在A 上是反对称的;(3)设,,,x y R S y z R S <>∈<>∈,则,,,;,,,x y R y z R x y S y z S <>∈<>∈<>∈<>∈,因,R S 在A 上的传递性, 有,,,x z R x z S <>∈<>∈,则,x z R S <>∈,于是,R S 在A 上是传递的; 综上所述,可证R S 是A 上的偏序关系.(题6在证明中用了定义法)7、设,R S 是A 上的等价关系,证明:R S 是A 上的等价关系.证明:(1)因,R S 在A 上自反,有,A A I R I S ⊆⊆,则A I R S ⊆,有R S 在A 上自反;(2)因,R S 在A 上对称,有11,RR S S --==, 则111()R S R S R S ---==,有R S 在A 上对称;(3)因,R S 在A 上传递,有22,R R S S ⊆⊆,则222()(())(())R S R S R R S S RS R S ⊆⊆⊆,有R S 在A 上可传递; 综上所述,可证R S 是A 上的等价关系.(题7在证明中用了集合法)8、设R 是S 上的二元关系,'S S ⊆定义'S 上的二元关系'('')R R S S =⨯,证明:如果R 是S 上的偏序关系,那么'R 是'S 上的偏序关系.证明:(1)'x S S ∀∈⊆,因R 在S 上的自反性,则,x x R <>∈,而,''x x S S <>∈⨯, 有,('')'x x R S S R <>∈⨯=,于是,'R 在'S 上是自反的;(2)设,',x y R <>∈而x y ≠,则,,x y R <>∈因R 在S 上的反对称性,有,,y x R <>∉ 则,('')',y x R S S R <>∉⨯=于是,'R 在'S 上是反对称的;(3)设,',,'x y R y z R <>∈<>∈,因R 在S 上的传递性,有,,x z R <>∈而,''x z S S <>∈⨯,则,('')'x z R S S R <>∈⨯=,于是,'R 在'S 上是传递的; 综上所述,可证'R 是'S 上的偏序关系.(题8在证明中用了定义法)9、设R 是S 上的二元关系,'S S ⊆定义'S 上的二元关系'('')R R S S =⨯,证明:如果R 是S 上的等价关系,那么'R 是'S 上的等价关系.证明:(1)因R 在S 上的自反性,则S I R ⊆,而'S S ⊆,有'S S I I R ⊆⊆,而'''S I S S ⊆⨯, 有'('')'S I R S S R ⊆⨯=,于是,'R 在'S 上是自反的;(2)因R 在S 上的对称性,有1RR -=,而1('')''S S S S -⨯=⨯, 则1111(')((''))('')'R R S S R S S R ----=⨯=⨯=,有'R 在'S 上是对称的; (3)因R 在S 上的传递性,有2R R ⊆, 有2'R R R R ⊆⊆,而2'('')('')''R S S S S S S ⨯⊆⨯=⨯,则2'(')('(''))('')'R R R R S S R S S R ⊆⨯⊆⨯=,有'R 在'S 上是传递的; 综上所述,可证'R 是'S 上的等价关系.(题9在证明中用了集合法)10、若R 是A 上的等价关系,则{,|,(,,)}S a b a b A c A a c R c b R =<>∈∧∃∈<>∈∧<>∈也是A 上的一个等价关系.证明:(1)A a ∈∀,由R 自反,则,,a a R a a R <>∈∧<>∈,S a a >∈∴<,,有S 自反;(2),a b S ∀<>∈,则c A ∃∈,使,,,,a c R c b R <>∈<>∈由R 在A 上对称,有,,,,b c R c a R <>∈<>∈有,b a S <>∈,知S 对称;(3)若,,,a b S b c S <>∈<>∈,则d A ∃∈,使,,,,a d R d b R <>∈<>∈同时e A ∃∈,使,,,,b e R e c R <>∈<>∈由R 在A 上传递,知,,,,a b R b c R <>∈<>∈有,a c S <>∈,有S 传递;综上所述,可证S 是A 上的等价关系.(题10在证明中用了定义法)六、证明计算题(每题10分)1、设{1,2,3}A =,在A A ⨯上定义:,,,R a b c d R <<><>>∈⇔ a b c d +=+, “+”为普通加法,证明:R 是A A ⨯上的等价关系,并求出[1,3],/R A A R <>⨯. 证明:(1),,,,,,,a b A A a b a b a b a b R ∀<>∈⨯+=+∴<<><>>∈即R 自反;(2),,,,,,a b c d R a b c d c d a b ∀<<><>>∈+=++=+∴则则,,,c d a b R <<><>>∈,即R 对称;(3),,,,,,,,a b c d R c d e f R ∀<<><>>∈<<><>>∈a b c d e f +=+=+则, ,,,,a b e f R ∴<<><>>∈即R 传递;综上得出,R 是A A ⨯上的等价关系,且[1,3]R <>{,,,4}{1,3,2,2,3,1}a b a b A A a b =<><>∈⨯+==<><><>, /{[1,1],[1,2],[1,3],[2,3],[3,3]}R R R R R A A R ⨯=<><><><><>.2、设{1,2,3,4}A =,在A A ⨯上定义:,,,R a b c d R <<><>>∈⇔ c b d a +=+, “+”为普通加法,证明:R 是A A ⨯上的等价关系,并求出[2,4],/R A A R <>⨯. 证明:(1),,,,,,,a b A A a b b a a b a b R ∀<>∈⨯+=+∴<<><>>∈即R 自反;(2),,,,,,a b c d R a d b c c b d a ∀<<><>>∈+=++=+∴则则,,,c d a b R <<><>>∈,即R 对称;(3),,,,,,,,a b c d R c d e f R ∀<<><>>∈<<><>>∈,a d b c c f d e a d c f b c d e +=++=++++=+++∴则有 a f b e +=+,,,,,a b e f R ∴<<><>>∈即R 传递;综上得出,R 是A A ⨯上的等价关系,且[2,4]R <>{,,,2}{1,3,2,4}a b a b A A a b =<><>∈⨯=-=<><>,/{[1,1],[1,2],[2,1],[1,3],[3,1],[1,4],[4,1]}R R R R R R R A A R ⨯=<><><><><><><>.3、设{1,2,3,4}A =,在A A ⨯上定义:,,,R a b c d R <<><>>∈⇔ a d b c =, “” 为普通乘法,证明: R 是A A ⨯上的等价关系,并求出[2,4],/R A A R <>⨯. 证明:(1),,,,,,,a b A A a b b a a b a b R ∀<>∈⨯=∴<<><>>∈即R 自反;(2),,,,,,a b c d R a d b c c b d a ∀<<><>>∈==∴则则,,,c d a b R <<><>>∈,即R 对称;(3),,,,,,,,a b c d R c d e f R ∀<<><>>∈<<><>>∈,a d b c c f d e a d c f b c d e ===∴则,有 a f b e =,,,,,a b e f R ∴<<><>>∈即R 传递;综上得出,R 是A A ⨯上的等价关系,且[2,4]R <>{,,,2}{1,2,2,4}a b a b A A a b =<><>∈⨯==<><>,/{[1,1],[1,2],[2,1][1,3],[3,1],[1,4],[4,1]}R R R R R R R A A R ⨯=<><><><><><><>.4、设{ 1, 2, 3, 4 }A =,在A 的幂集()A ρ上规定{,|,()(||||}R s t s t A s t ρ=<>∈∧=, 证明:R 是()A ρ上的等价关系,并写出商集()A R ρ.证明:⑴()s A ρ∀∈ ,由于||||s s =,所以R s s >∈<,,即R 自反的;⑵,()s t A ρ∀∈ ,若R t s >∈<,,则||||||||s t t s =⇒=,R s t >∈∴<,,R 是对称的; ⑶,,()s t u A ρ∀∈,若R u t R t s >∈<>∈<,,且,即||||||u t s ==,则,s u R <>∈ 所以R 是传递的;综上得出,R 是()A ρ上的等价关系,(){[],[{1}],[{1,2}],[{1,2,3}],[{1,2,3,4}]}R R R R R A R ρ=∅.。

离散数学 偏序

离散数学 偏序

离散数学中的偏序关系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描述了集合中元素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

与等价关系和全序关系不同,偏序关系允许集合中的元素之间只有部分元素之间存在比较关系,而不是全部元素之间都有比较关系。

偏序关系是一种二元关系,通常表示为集合上的一个小于或等于的符号(≤)。

这种关系满足两个基本性质:自反性和传递性。

自反性意味着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小于或等于自己;传递性则意味着如果元素a小于或等于元素b,元素b小于或等于元素c,那么可以推出元素a小于或等于元素c。

偏序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允许集合中存在不可比较的元素对。

也就是说,对于某些元素a和b,我们不能确定a小于b,也不能确定b小于a。

这种不可比较性使得偏序关系比全序关系更加灵活和实用。

偏序关系在实际应用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计算机科学中,偏序关系可以用于描述程序的执行顺序、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等。

在数据结构中,偏序关系可以用于定义优先队列、堆等数据结构,从而实现对元素的快速排序和检索。

此外,偏序关系还与数学中的其他概念密切相关,如格、有向无环图等。

通过偏序关系,我们可以对集合中的元素进行排序、分类和比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的本质。

总之,离散数学中的偏序关系是一种重要的二元关系,它描述了集合中元素之间的部分比较关系。

偏序关系具有自反性、传递性和不可比较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数据结构、数学等领域。

通过偏序关系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离散数学___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

离散数学___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
19
思考:
设A={a, b, c, d}, 给定π1,π2,π3,π4,π5,π6如下: π1= { {a, b, c}, {d} }, π2= { {a, b}, {c}, {d} } π3= { {a}, {a, b, c, d} }, π4= { {a, b}, {c} } π5= { ,{a, b}, {c, d} }, π6= { {a, {a}}, {b, c, d} } 问哪些是A的划分, 哪些不是 A 的划分? 答案: π 1和π 2 是A的划分, 其他都不是 A 的划分.
(2)当(a,b) ∈R时有(b,a) ∈R,所以满足对称性;
(3)当(a,b) ∈R和(b,c) ∈R时有(a,c) ∈R,所以R是可传递的。
由此可得同年龄关系 R是等价关系。
4
再如设集合A的情况同上所述 若令集合A={a , b , d , c , e , f } 同房间 同房间
其中a ,b, d同住一个房间,c, e ,f同住另一个房间。 如果同住一个房间的大学生认为是相关的,那么 “同房间”关 系 R也是等价关系。 (1)因为每一个大学生都和自已是同房间的,所以满足自反性;
7
(1)a ,b,c都姓“张”,d,e,f 都姓“李” a b
√ √ √
c
√ √ √
d
e
f
a √ b √
c √ d e f
a b c
√ √ √ √ √ √ √
d e f


a 1 1 1 0 0 0
b c d e f 1 1 0 0 0 1 1 0 0 0 1 1 0 0 0 0 0 1 1 1 0 0 1 1 1 0 0 1 1 1
用刀分
{

4.5偏序关系和等价关系

4.5偏序关系和等价关系


对于任意的x,yA,若 x|y 且 y|x 则 x=y
即:若<x,y>R且<y,x>R则x=y
数学与信息工程系
∴ R是反对称的
③ 对于任意的<x,y>,<y,z>R,有x|y 且 y|z ∴有x|z ∴ < x , z> R ∴ R是传递的 综合①、②、③,R是偏序关系。
相关概念
x与 y 可比:设R为非空集合A上的偏序关系,
4.5 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
数学与信息工程系



等价关系的定义与实例 等价类及其性质 商集与集合的划分 等价关系与划分的一一对应 偏序关系 偏序集与哈斯图 偏序集中的特定元素
1
等价关系的定义与实例
数学与信息工程系
定义 设 R 为非空集合上的关系. 如果 R 是自反的、 对称的和传递的, 则称 R 为 A 上的等价关系. 设 R 是一个等价关系, 若<x,y>∈R, 称 x 等价于y, 记做 x~y. 实例 设 A={1,2,…,8}, 如下定义A上的关系 R: R = { <x,y> | x,y∈A∧x≡y(mod 3) } 其中 x≡y(mod 3) 叫做 x 与 y 模3相等, 即 x 除以3的 余数与 y 除以3的余数相等.
则π1和π2 是A的划分, 其他都不是 A 的划分. 为什么?
10
等价关系与划分的一一对应
数学与信息工程系
商集 A/R 就是 A 的一个划分 不同的商集对应于不同的划分 任给 A 的一个划分π, 如下定义 A 上的关系 R: R = {<x,y> | x,y∈A∧x 与 y 在π的同一划分块中} 则 R 为 A上的等价关系, 且该等价关系确定的商集 就是π.

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

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

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是数学中常见的两种关系,它们在数学领域和其他学科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定义、性质和应用等方面,对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进行详细介绍,并希望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些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来介绍等价关系。

等价关系是指集合中的元素之间存在一种对等的关系,它可以将集合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

在等价关系中,具有相同特征或性质的元素被划分到同一个等价类中,而具有不同特征或性质的元素则被划分到不同的等价类中。

换句话说,等价关系将集合中的元素划分为互不相交的子集,每个子集都代表一个等价类。

等价关系具有以下性质:1. 自反性:对于任意元素 a,a 和 a 相关。

2. 对称性:如果 a 和 b 相关,则 b 和 a 相关。

3. 传递性:如果 a 和 b 相关,b 和 c 相关,则 a 和 c 相关。

等价关系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代数、几何和数论等领域。

在代数中,等价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定义等价类,进而对集合进行分类和研究。

在几何中,等价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和描述图形的对称性质。

在数论中,等价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重要的数学问题,如素数分布等。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偏序关系。

偏序关系是指集合中的元素之间存在一种偏序的关系,它可以将集合中的元素按照某种方式进行排序。

在偏序关系中,元素的排列顺序可能是不确定的,即两个元素之间可能不存在比较关系。

与等价关系不同,偏序关系不能将集合划分为互不相交的子集,而是通过排序来比较元素之间的关系。

偏序关系具有以下性质:1. 反自反性:对于任意元素 a,a 和 a 不相关。

2. 反对称性:如果 a 和 b 相关且 b 和 a 相关,则 a 和 b 是相同的元素。

3. 传递性:如果 a 和 b 相关,b 和 c 相关,则 a 和 c 相关。

偏序关系在数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集合论、拓扑学、优化理论和离散数学等领域。

在集合论中,偏序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定义集合的包含关系和子集关系。

集合论第三课 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

集合论第三课  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

• 定理2.16 设R1和R2是A上的等价关系, 则 R1R2是A上的等价关系。
• 例:设A={1, 2, 3, 4, 5},A上的二元关系R 中,有多少个是等价关系?
• 因为等价类划分和等价关系是一一对应的, 所以A上的二元关系中等价关系的个数等于 A的划分个数。 • 西安交通大学1998考研
例: A是学生集合,是在A中按学院的划分, ’是在A中按专业的划分。和’确定A 上的等价关系R:同学院同学关系和R’:同专 业同学关系,显然R’R。
• 证明: • /*’细分 R’R ,基本法*/ • 对于任一<a, b>R’,存在'的某块S’,使a, bS’。因为’细分,所以必存在的块S, 使S’S。因此a, bS,从而<a, b>R。 • /* R’R ’细分 */ • 设S’是‘的一块,aS’则[a]R’ ={x|xR’a}=S’ (请展开证明)。由于R’R,若xR’a必有 xRa。因此{x|xR’a}{x|xRa},即 [a]R’[a]R。 ’的一块包含在的一块中,所以’细分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96考研试题*/
2.7 次序关系
• 二 拟序关系 • 定义2.22(拟序关系) A上的二元关系 R是反自反的和传递的,称 R为A上的拟序关系。称(A, R)为拟序集,或记为 (A, <)。(不意味着小于)
• 定理2.24 A上的二元关系 R是拟序的,则R必为反对称 的。 证明:反证法
– 位置关系:若a b,则结点a在b之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连线规则:若a与b之间不存在其他元素c,使a c,c b则在a与b之间用一线相连。
2.7 次序关系
• 例题: Rosen《离散数学及其应用(本科教学 版)》p225例13、例14、P226例18

离散数学笔记总结

离散数学笔记总结

离散数学笔记总结一、命题逻辑。

1. 基本概念。

- 命题: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例如“2 + 3 = 5”是真命题,“1 > 2”是假命题。

- 命题变元:用字母表示命题,如p,q,r等。

2. 逻辑联结词。

- 否定¬:¬ p表示对命题p的否定,若p为真,则¬ p为假,反之亦然。

- 合取wedge:pwedge q表示p并且q,只有当p和q都为真时,pwedge q才为真。

- 析取vee:pvee q表示p或者q,当p和q至少有一个为真时,pvee q为真。

- 蕴含to:pto q表示若p则q,只有当p为真且q为假时,pto q为假。

- 等价↔:p↔ q表示p当且仅当q,当p和q同真同假时,p↔ q为真。

3. 命题公式。

- 定义:由命题变元、逻辑联结词和括号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符号串。

- 赋值:给命题变元赋予真假值,从而确定命题公式的真值。

- 分类:重言式(永真式)、矛盾式(永假式)、可满足式。

4. 逻辑等价与范式。

- 逻辑等价:若A↔ B是重言式,则称A与B逻辑等价,记作A≡ B。

例如¬(pwedge q)≡¬ pvee¬ q(德摩根律)。

- 范式:- 析取范式:由有限个简单合取式的析取组成的命题公式。

- 合取范式:由有限个简单析取式的合取组成的命题公式。

- 主析取范式:每个简单合取式都是极小项(包含所有命题变元的合取式,每个变元只出现一次)的析取范式。

- 主合取范式:每个简单析取式都是极大项(包含所有命题变元的析取式,每个变元只出现一次)的合取范式。

二、谓词逻辑。

1. 基本概念。

- 个体:可以独立存在的事物,如人、数等。

- 谓词:用来刻画个体性质或个体之间关系的词。

例如P(x)表示x具有性质P,R(x,y)表示x和y具有关系R。

- 量词:- 全称量词∀:∀ xP(x)表示对于所有的x,P(x)成立。

- 存在量词∃:∃ xP(x)表示存在某个x,使得P(x)成立。

第2章 关系3 等价关系及偏序关系

第2章 关系3 等价关系及偏序关系
Think
about why the definition needs these tree properties?
Answer: it is the abstraction and induction.
3
4
Examples
• • • • • • The following are all equivalence relations: "Has the same first name as" on the set of all people. "Is similar to" or "congruent to" on the set of all triangles. "Is congruent to modulo n" on the integers. "Has the same image under a function" on the elements of the domain of the function.
1
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价关系
Equivalence relations
等价关系的定义(引入…)
Think about this: when we say something equivalent, what does it mean?
Introduction to equivalence relation… Equivalence relations are used to relate objects that are similar in some way. Or we can say a kind of “similar”, a very special type of binary relation.

既是等价关系又是偏序关系

既是等价关系又是偏序关系

既是等价关系又是偏序关系等价关系是指集合中的元素之间具有相等的关系,而偏序关系是指集合中的元素之间存在一种偏序关系,即可以进行大小比较。

有些关系既是等价关系,同时又是偏序关系。

以下是一篇用中文生成的内容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的文章,解释了这种关系的概念和应用。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关系是并不那么容易理解的。

然而,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这两个概念却是十分重要且有指导意义的。

这两个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同时又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等价关系。

等价关系是指一个集合中的元素之间具有相等的关系。

也就是说,如果两个元素之间存在等价关系,那么它们之间是相互等于的。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可以将“等于”定义为一个等价关系。

如果我们有两个数3和3,它们之间是等价关系,因为它们是相等的。

同样地,如果我们有两个人,他们的年龄相等,它们之间也可以被视为等价关系。

与此同时,偏序关系是指一个集合中的元素之间存在某种偏序关系,也即可以进行大小比较。

这种关系是有序的,而不仅仅是相等。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可以将“大于”定义为一个偏序关系。

比如,如果我们有两个数5和3,我们可以说5大于3。

同样地,如果我们有两个人,他们的年龄可以按照大小顺序排列,那么我们可以将年龄视为一个偏序关系。

然而,有一些关系既是等价关系又是偏序关系。

这种关系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描述我们周围的世界。

举个例子来说,考虑到集合A中的人群,我们可以定义两个人之间的关系R,这个关系可以表示为“谁的年龄较大”。

这个关系是等价关系,因为如果两个人的年龄相等,那么它们是相互等于的。

但同时它也是偏序关系,因为我们可以根据年龄的大小来对人们进行排序和比较。

这种既是等价关系又是偏序关系的关系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数学中,这种关系可以帮助我们从大到小对数进行排序和分类。

在计算机科学中,我们可以使用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来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排序。

在社会科学中,我们可以使用这种关系来比较不同人群之间的各种属性。

离散数学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

离散数学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
6
等价类
设R是非空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 则A上互相等价的元素构成了A的 若干个子集,称作等价类
定义 设R为非空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 x∈A,令
[x]R = { y | y∈A∧xRy } 称 [x]R 为 x 关于R 的等价类, 简称为 x 的等价类, 简 记为[x].
实例 A={ 1, 2, … , 8 }上模 3 等价关系的等价类: [1]=[4]=[7]={1,4,7} [2]=[5]=[8]={2,5,8} [3]=[6]={3,6}
如果顶点 xi 连通到xk , 则 从 xi到 xk 有 边
1
例:给定集合X={a,b,c},R和S是X中的关系,给

R {a,b, a, c, c, b}
S {a,b, b, c, c, a}
试求出t(R),t(S),并画出关系图
解:t(R) R1 R2 R3 R
t(S) S1 S2 S3 S1 S2 S3
11
例题
例1 设A={a, b, c, d}, 给定π1,π2,π3,π4,π5,π6如下:
π1= { {a, b, c}, {d} }, π2= { {a, b}, {c}, {d} } π3= { {a}, {a, b, c, d} }, π4= { {a, b}, {c} } π5= { ,{a, b}, {c, d} }, π6= { {a, {a}}, {b, c, d} }
关系性质判别
定义
条件 关系 矩阵
自反
反自反
对称
反对称
x(x∈A→<x x(x∈A→
,x>R)
<x,x>R)
xy(x,y∈A∧ <x,y>∈R→<y,x >∈R)

关系性质的总结知识点

关系性质的总结知识点

关系性质的总结知识点关系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两个或更多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联系。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关系来描述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大小关系等,因此关系性质是数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总结关系性质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关系的定义、判断关系的性质、关系的分类、关系的运算以及关系性质的应用等方面。

一、关系的定义在数学中,关系是指集合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通常用集合的元素对来表示。

如果集合A和集合B之间存在一个对应关系R,那么可以用R={(a, b)|a∈A, b∈B}来表示这个关系。

其中(a, b)表示集合A中的元素a和集合B中的元素b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

在关系R中,元素a被称为关系的源点,元素b被称为关系的目标点。

例如,如果A={1, 2, 3},B={4, 5, 6},那么R={(1, 4), (2, 5), (3, 6)}表示A和B之间的一个对应关系。

二、判断关系的性质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需要判断一个给定的关系是否满足某些性质。

常见的关系性质包括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反自反性、反对称性和等价性等。

下面我们来逐一介绍这些关系性质的定义和判断方法。

1. 自反性:如果关系R中的每个元素a都和自己存在对应关系,那么我们称关系R是自反的。

即对于任意a∈A,都有(a, a)∈R。

例如,集合A={1, 2, 3},关系R={(1, 1), (2, 2), (3, 3)}就是自反的。

2. 对称性:如果关系R中的每个元素(a, b)都有对应的(b, a),那么我们称关系R是对称的。

即对于任意(a, b)∈R,都有(b, a)∈R。

例如,集合A={1, 2, 3},B={4, 5, 6},关系R={(1, 4), (2, 5), (3, 6)}就是对称的。

3. 传递性:如果关系R中的元素(a, b)和(b, c)都存在,那么(a, c)也存在,那么我们称关系R是传递的。

即对于任意(a, b)∈R和(b, c)∈R,都有(a, c)∈R。

离散数学复习提纲

离散数学复习提纲

离散数学复习提纲一、基本内容数理逻辑部分1.理解命题概念,会判别语句是不是命题.理解五个联结词:否定、析取、合取、条件、和双条件及其真值表,会将简单命题符号化.具有确定真假意义的陈述句称为命题.命题必须具备:其一,语句是陈述句;其二,语句有唯一确定的真假意义.2.了解公式的概念(公式、赋值、成真指派和成假指派)和公式真值表的构造方法.能熟练地作公式真值表.理解永真式和永假式概念,掌握其判别方法.判定命题公式类型的方法:其一是真值表法,其二是等价演算法.3.了解公式等价概念,掌握公式的重要等价式和判断两个公式是否等价的有效方法:等价演算法、列真值表法和主范式方法.4.理解析取范式和合取范式、极大项和极小项、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的概念,熟练掌握它们的求法.命题公式的范式不惟一,但主范式是惟一的.命题公式A 有n 个命题变元,A 的主析取范式有k 个极小项,有m 个极大项,则 n m k 2=+ 求命题公式A 的析取(合取)范式的步骤.求命题公式A 的主析取(合取)范式的步骤.5.要理解并掌握推理理论的规则、重言蕴含式和等价式,掌握命题公式的证明方法:真值表法、直接证法、间接证法.重点:命题与联结词,公式与解释,真值表,公式的类型及判定,主析取(合取)范式,命题演算的推理理论.6.理解谓词、量词、个体词、个体域,会将简单命题符号化.原子命题分成个体词和谓词,个体词可以是具体事物或抽象的概念,分个体常项和个体变项.谓词用来刻划个体词的性质或之间的关系.量词分全称量词,存在量词.命题符号化注意:使用全称量词,特性谓词后用;使用存在量词,特性谓词后用.7.了解原子公式、谓词公式、变元(约束变元和自由变元)与辖域等概念.掌握在有限个体域下消去公式的量词和求公式在给定解释下真值的方法.由原子公式、联结词和量词构成谓词公式.谓词公式具有真值时,才是命题. 在谓词公式中,会区分约束变元和自由变元.在非空集合D(个体域)上谓词公式A 的一个解释或赋值有3个条件.在任何解释下,谓词公式A 取真值1,A 为逻辑有效式(永真式);公式A 取真值0,A 为永假式;至少有一个解释使公式A 取真值1,A 称为可满足式.在有限个体域下,消除量词的规则为:设D ={n a a a ,...,21},则)(...)()()(21n a A a A a A x xA ∧∧∧⇔∀)(...)()()(21n a A a A a A x xA ∨∨∨⇔∃ 会求谓词公式的真值,量词的辖域,自由变元、约束变元,以及换名规则、代入规则等.掌握谓词演算的等价式和重言蕴含式.并进行谓词公式的等价演算.8.了解前束范式的概念,会求公式的前束范式的方法.若一个谓词公式F 等价地转化成B x Q x Q x Q k k ...2211,那么B x Q x Q x Q k k ...2211就是F 的前束范式.前束范式仍然是谓词公式.9.了解谓词逻辑推理的四个规则.会给出推理证明.谓词演算的推理是命题演算推理的推广和扩充,命题演算中基本等价式,重言蕴含式以及P ,T ,CP 规则在谓词演算中仍然使用.谓词逻辑的推理演算引入了US 规则(全称量词指定规则),UG 规则(全称量词推广规则),ES 规则(存在量词指定规则),EG 规则(存在量词推广规则)等.集合论部分1.理解集合、元素、集合的包含、子集、相等,以及全集、空集和幂集等概念,熟练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具有确定的,可以区分的若干事物的全体称为集合,其中的事物叫元素.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注意:集合的表示中元素不能重复出现,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之分.掌握集合包含(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等概念.注意:元素与集合,集合与子集,子集与幂集,空集与所有集合的关系:空集是惟一的,它是任何集合的子集.集合A 的幂集P(A)=}{A x x ⊆, A 的所有子集构成的集合.若|A|=n ,则|P(A)|=2n .2.熟练掌握集合A 和B 的并、交,补集A 补集总相对于一个全集).差集A -B ,对称差等运算,并会用文氏图表示.掌握集合运算律(运算的性质).3.掌握用集合运算基本规律证明集合恒等式的方法.集合的运算问题:其一是进行集合运算;其二是运算式的化简;其三是恒等式证明. 证明方法有二:(1)要证明A =B ,只需证明A 是B 的子集,又B 是A 的子集;(2)通过运算律进行等式推导.4.了解有序对和笛卡儿积的概念,掌握笛卡儿积的运算.有序对就是有顺序二元组,如<x, y>,x, y 的位置是确定的,不能随意放置.注意:有序对<a ,b><b, a>,以a, b 为元素的集合{a, b}={b, a};有序对(a, a)有意义,而集合{a, a}是单元素集合,应记作{a}.集合A ,B 的笛卡儿积A ×B 是一个集合,规定A ×B ={<x,y>xA,yB},是有序对的集合.笛卡儿积也可以多个集合合成,A1×A2×…×An .5.理解关系的概念:二元关系、空关系、全关系、恒等关系.掌握关系的集合表示、关系矩阵和关系图,掌握关系的集合运算和求复合关系、逆关系的方法. 二元关系是一个有序对集合,},{B y A x y x R ∈∧∈><=,记作xRy .关系的表示方法有三种:集合表示法,关系矩阵:RA ×B ,R 的矩阵⎪⎪⎭⎫ ⎝⎛==⎪⎩⎪⎨⎧/==⨯n j m i b R a Rb a r r M j i j i ij n m ij R ,...,2,1,...,2,101,)(. 关系图:R 是集合上的二元关系,若<ai, bj>R ,由结点ai 画有向弧到bj 构成的图形.空关系是唯一、是任何关系的子集的关系; 全关系},,{A b a b a E A ∈><=A A ⨯≡; 恒等关系},{A a a a I A ∈><=,恒等关系的矩阵MI 是单位矩阵.关系的集合运算有并、交、补、差和对称差. 复合关系}),,(,{2121R c b R b a b c a R R R >∈<∧>∈<∃><=•=;复合关系矩阵:21R R R M M M ⨯=(按布尔运算);有结合律:(RS)T =R(ST),一般不可交换. 逆关系},,{1R y x x y R >∈<><=-;逆关系矩阵满足:T R R M M =-1;6.理解关系的性质(自反性和反自反性、对称性和反对称性、传递性的定义以及矩阵表示或关系图表示),掌握其判别方法(利用定义、矩阵或图,充分条件),知道关系闭包的定义和求法.注:(1)关系性质的充分必要条件:① R 是自反的;②R 是反自反的;③R 是对称的 ;④R 是反对称的;⑤R 是传递的.(2)IA 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EA 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故IA ,EA 是等价关系.具有反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IA 也是偏序关系.7.理解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概念,掌握等价类的求法和作偏序集哈斯图的方法.知道极大(小)元,最大(小)元的概念,会求极大(小)元、最大(小)元、最小上界和最大下界. 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是具有不同性质的两个关系.⎩⎨⎧==+⎭⎬⎫⎩⎨⎧+偏序关系等价关系传递性反对称性对称性自反性 知道等价关系图的特点和等价类定义,会求等价类.一个子集的极大(小)元可以有多个,而最大(小)元若有,则惟一.且极元、最元只在该子集内;而上界与下界可以在子集之外.由哈斯图便于确定任一子集的最大(小)元,极大(小)元.8.理解函数概念:函数(映射),函数相等,复合函数和反函数.理解单射、满射和双射等概念,掌握其判别方法.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集合A ×B 的任何子集都是关系,但不一定是函数.函数要求对于定义域A 中每一个元素a ,B 中有且仅有一个元素与a 对应,而关系没有这个限制.二函数相等是指:定义域相同,对应关系相同,而且定义域内的每个元素的对应值都相同. 函数有:单射——若)()(2121a f a f a a ≠⇒≠;满射——f(A)=B 或,,A x B y ∈∃∈∀使得y=f(x);双射——单射且满射.复合函数,:,:,:C A f g C B g B A f →→→ 则 即))(()(x f g x f g = .复合成立的条件是:)(Dom )(Ran g f ⊆.一般g f f g ≠,但f g h f g h )()(=. 反函数——若f :AB 是双射,则有反函数f -1:BA ,},)(,,{1A a b a f B b a b f ∈=∈><=-,f f g f f g ==-----11111)(,)(重点:关系概念与其性质,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函数.图论部分1.理解图的概念:结点、边、有向图,无向图、简单图、完全图、结点的度数、边的重数和平行边等.理解握手定理.图是一个有序对<V ,E>,V 是结点集,E 是联结结点的边的集合.掌握无向边与无向图,有向边与有向图,混合图,零图,平凡图、自回路(环),无向平行边,有向平行边等概念.简单图,不含平行边和环(自回路)的图、在无向图中,与结点v(V)关联的边数为结点度数deg (v);在有向图中,以v(V)为终点的边的条数为入度deg -(v),以v(V)为起点的边的条数为出度deg +(v),deg(v)=deg+(v) +deg -(v).无向完全图Kn 以其边数)1(21-=n n E ;有向完全图以其边数)1(-=n n E . 了解子图、真子图、补图和生成子图的概念. 生成子图——设图G =<V, E>,若EE ,则图<V, E>是<V, E>的生成子图.知道图的同构概念,更应知道图同构的必要条件,用其判断图不同构.重要定理:(1) 握手定理 设G=<V ,E>,有∑∈=V v E v 2)deg(; (2) 在有向图D =<V, E>中,∑∑∈+∈-=V v V v v v )(deg )(deg ;(3) 奇数度结点的个数为偶数个.2.了解通路与回路概念:通路(简单通路、基本通路和复杂通路),回路(简单回路、基本回路和复杂回路).会求通路和回路的长度.基本通路(回路)必是简单通路(回路).了解无向图的连通性,会求无向图的连通分支.了解点割集、边割集、割点、割边等概念.了解有向图的强连通强性;会判别其类型.设图G =<V ,E>,结点与边的交替序列为通路.通路中边的数目就是通路的长度.起点和终点重合的通路为回路.边不重复的通路(回路)是简单通路(回路);结点不重复的通路(回路)是基本通路(回路).无向图G 中,结点u, v 存在通路,u, v 是连通的,G 中任意结点u, v 连通,G 是连通图.P(G)表示图G 连通分支的个数.在无向图中,结点集VV ,使得P(G -V)>P(G),而任意VV,有P (G -V )=P(G),V 为点割集. 若V 是单元集,该结点v 叫割点;边集EE ,使得P(G -V)>P(G),而任意EE ,有P (G -E )=P(G),E 为边割集.若E 是单元集,该边e 叫割边(桥).要知道:强连通−−→−必是单侧连通−−→−必是弱连通,反之不成立. 3.了解邻接矩阵和可达矩阵的概念,掌握其构造方法及其应用.重点:图的概念,握手定理,通路、回路以及图的矩阵表示.4.理解欧拉通路(回路)、欧拉图的概念,掌握欧拉图的判别方法.通过连通图G 的每条边一次且仅一次的通路(回路)是欧拉通路(回路).存在欧拉回路的图是欧拉图.欧拉回路要求边不能重复,结点可以重复.笔不离开纸,不重复地走完所有的边,走过所有结点,就是所谓的一笔画.欧拉图或通路的判定定理(1) 无向连通图G 是欧拉图G 不含奇数度结点(即G 的所有结点为偶数度);(2) 非平凡连通图G 含有欧拉通路G 最多有两个奇数度的结点;(3) 连通有向图D 含有有向欧拉回路D 中每个结点的入度=出度.连通有向图D 含有有向欧拉通路D 中除两个结点外,其余每个结点的入度=出度,且此两点满足deg -(u)-deg +(v)=1.5.理解汉密尔顿通路(回路)、汉密尔顿图的概念,会做简单判断.通过连通图G 的每个结点一次,且仅一次的通路(回路),是汉密尔顿通路(回路).存在汉密尔顿回路的图是汉密尔顿图.汉密尔顿图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1) 在无向简单图G=<V ,E>中,V3,任意不同结点V v u G v u ≥+∈)deg()deg(,,,则G 是汉密尔顿图.(充分条件)(2) 有向完全图D =<V ,E>, 若3≥V ,则图D 是汉密尔顿图. (充分条件)(3) 设无向图G=<V ,E>,任意V1V ,则W(G -V1)V1(必要条件)若此条件不满足,即存在V1V ,使得P(G -V!)>V1,则G 一定不是汉密尔顿图(非汉密尔顿图的充分条件).6.了解平面图概念,平面图、面、边界、面的次数和非平面图.掌握欧拉公式的应用. 平面图是指一个图能画在平面上,除结点之外,再没有边与边相交.面、边界和面的次数)deg(r 等概念.重要结论:(1)平面图e r e E v V E V G r i i2)deg(,,,,1===>=<∑=则. (2)欧拉公式:平面图,,,,e E v V E V G ==>=< 面数为r ,则2=+-r e v (结点数与面数之和=边数+2)(3)平面图633,,,,-≤≥==>=<v e v e E v V E V G ,则若.会用定义判定一个图是不是平面图.7.理解平面图与对偶图的关系、对偶图在图着色中的作用,掌握求对偶图的方法. 给定平面图G =〈V ,E 〉,它有面F1,F2,…,Fn ,若有图G*=〈V*,E*〉满足下述条件:⑴对于图G 的任一个面Fi ,内部有且仅有一个结点vi*∈V*;⑵对于图G的面Fi,Fj的公共边ek,存在且仅存在一条边ek*∈E*,使ek*=(vi*,vj*),且ek*和ek相交;⑶当且仅当ek只是一个面Fi的边界时,vi*存在一个环ek*和ek相交;则图G*是图G的对偶图.若G*是G的对偶图,则G也是G*的对偶图.一个连通平面图的对偶图也必是平面图.8.掌握图论中常用的证明方法.重点:欧拉图和哈密顿图、平面图的基本概念及判别.9.了解树、树叶、分支点、平凡树、生成树和最小生成树等概念,掌握求最小生成树的方法.连通无回路的无向图是树.树的判别可以用图T是树的充要条件(等价定义).注意:(1) 树T是连通图;(2)树T满足m=n-1(即边数=顶点数-1).图G的生成子图是树,该树就是生成树.每边指定一正数,称为权,每边带权的图称为带权图.G的生成树T的所有边的权之和是生成树T的权,记作W(T).最小生成树是带权最小的生成树.10.了解有向树、根树、有序树、二叉树、二叉完全树、正则二叉树和最优二叉树等概念.了解带权二叉树、最优二叉树的概念,掌握用哈夫曼算法求最优二叉树的方法.有向图删去边的方向为树,该图为有向树.对非平凡有向树,恰有一个结点的入度为0(该结点为树根),其余结点的入度为1,该树为根树.每个结点的出度小于或等于2的根树为二叉树;每个结点的出度等于0或2的根树为二叉完全树;每个结点的出度等于2的根树称为正则二叉树.有关树的求法:(1)生成树的破圈法和避圈法求法;(2)最小生成树的克鲁斯克尔求法;(3) 最优二叉树的哈夫曼求法重点:树与根树的基本概念,最小生成树与最优二叉树的求法.代数结构部分1. 二元运算(定义,封闭性)、运算表2.各种定律(交换、结合、幂等、分配、吸收、消去、幺元、零元、逆元)3·代数系统、子代数、积代数(定义、特殊元素、代数常数)4·同态与同构(同态等式、证明)5·半群、独异点6·群、子群、阿贝尔群、生成子群、元素的阶(周期)、循环群(定义与证明)·环、含幺环、零因子、无零因子环、整环、除环与域7·格(两种定义)、分配格、有界格、布尔格(判断)练习题数理逻辑部分(一)1.填空题(1) 公式(p∧⌝q)∨(⌝p∧q)的成真赋值为__________________;(2) 设p, r为真命题,q, s为假命题,则复合命题(p→q)↔(⌝r→s)的真值为________;(3) 设p, q均为命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p与q的排斥或也可以写成p与q的相容或;(4) 公式⌝(p↔q)与(p∧⌝q)∨(⌝p∧q)共同的成真赋值为____________;(5) 设A为任意的公式,B为重言式,则A∨B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2.将下列命题或语句符号化(1) 7不是无理数是不对的;(2) 小刘既不怕吃苦,又很钻研;(3) 只有不怕困难,才能战胜困难;(4) 只要别人有困难,老王就帮助别人,除非困难解决了;(5) 整数n是偶数当且仅当n能被2整除.3.求复合命题的真值p:2能整除5,q:旧金山是美国的首都,r:一年分四季.(1) ((p∨q)→r)∧(r→(p∧q));(2) ((⌝q↔p)→(r∨p))∨((⌝p∧⌝q)∧r).4.判断推理是否正确设y=2|x|,x为实数. 推理如下:若y在x=0可导,则y在x=0连续. y在x=0连续. 所以,y在x=0可导.5.判断公式的类型(1) (⌝(p↔q)→((p∧⌝q)∨(⌝p∧q)))∨r;(2) (p∧⌝(q→p))∧(r∧q);(3) (p↔⌝r)→(q↔r).(二)1.填空题.(1)设A为含命题变项p、q、r的重言式,则公式A∨ ((p∧q)→r)的类型为___________;(2)设B为含命题变项p、q、r的矛盾式,则公式B∧((p↔q)→r)的类型为___________;(3)设p、q为命题变项,则(⌝p↔q)的成真赋值为________________;(4)设p、q为真命题,r、s为假命题,则复合命题(p↔r)↔(⌝q→s)的真值为___________;(5)矛盾式的主析取范式为_________________;(6)设公式A含命题变项p、q、r,又已知A的主合取范式为M0∧M2∧M3 ∧M5,则A的主析取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等值演算法求公式的主析取范式或主合取范式(1)求公式p→((q∧r)∧(p∨(⌝q∧⌝r)))的主析取范式;(2)求公式⌝(⌝(p→q))∨(⌝q→⌝p)的主合取范式;(3)求公式((p∨q)∧(p→q))↔(q→p)的主析取范式,再由主析取范式求出主合取范式.3.用真值表求公式(p→q)↔r的主析取范式4.将公式p→(q→r)化成与之等值且仅含{⌝, ∧}中联结词的公式.5.用主析取范式判断⌝ (p↔q) 与((p∨q)∧(⌝(p∧q))是否等值.6. 用消解原理证明p∧(⌝p∨q)∧(⌝r) ∧(⌝p∨⌝q∨r)是矛盾式.(三)1.填空题(1)(A→B)∧⌝B⇒_____________为拒取式推理定律;(2) (A∨⌝B)∧B⇒______________为析取三段论推理定律;(3) (⌝A→B)∧(B→⌝C)⇒_________________为假言三段论推理定律;(4) (⌝A→⌝B)∧⌝A⇒________________为假言推理定律.2.判断推理是否正确,并证明之(方法不限)(1)如果王红学过英语和法语,则她也学过日语.可她没有过日语,但学过法语. 所以,她也没学过英语;(2)若小李是文科学生,则他爱看电影.小李不是文科学生. 所以, 他不爱看电影.(3)设y=2|x|,x为实数. 推理如下:若y在x=0可导,则y在x=0连续. y在x=0连续. 所以,y在x=0可导.3.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用直接证明法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1)前提:⌝(p∧⌝q), q→⌝r, r结论:⌝p(2)前提:p→r, q→s, p,q结论:r∧s4.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用附加前提证明法证明下面推理.(1)前提:⌝p∨ (q→r), s→p, q结论:⌝r→⌝s(2)前提:⌝p→q, ⌝p∨r, q→s结论:⌝s→r5.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用归谬法证明下面推理.前提:p→(q→r), p∧q结论:r∨s6.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构造下面用自然语言给出的推理.若小张喜欢数学,则小李或小赵也喜欢数学.若小李喜欢数学,则他也喜欢物理.小张确实喜欢数学,可小李不喜欢物理. 所以, 小赵喜欢数学.(四)1.填空题2.(1) 设F(x):x具有性质F,G(x):x具有性质G. 命题“对所有的x而言,若x有性质F,则x就有性质G”的符号化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设F(x):x具有性质F,G(x):x具有性质G. 命题“有的x既有性质F、又有性质G”的符号化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设F(x):x具有性质F,G(y):y具有性质G. 命题“若所有的x都有性质F,则所有的y都有性质G”的符号化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设F(x):x具有性质F,G(y):y具有性质G. 命题“若存在x具有性质F,则所有的y都没有性质G”的符号化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设A为任意的一阶逻辑公式,若A中_________________,则称A为封闭的公式;(6) 在一阶逻辑中将命题符号化时,若没指明个体域,则使用________________个体域.2. 用0元谓词将下列命题符号化(1) 只要4不是素数,3就是素数;(2) 只有2是偶数,4才是偶数;(3) 5是奇数当且仅当5不能被2整除.3. 在一阶逻辑中将下列命题符号化(1) 所有的整数,不是负整数,就是正整数,或者是0;(2) 有的实数是有理数,有的实数是无理数;(3) 发明家都是聪明的并且是勤劳的.王前进是发明家. 所以, 王前进是聪明的并且是勤劳的.4.在一阶逻辑中,将下列命题符号化(1) 实数不都是有理数;(2) 不存在能表示成分数的无理数.5.在一阶逻辑中,将下列命题符号化(1) 若x与y都是实数且x>y,则x+2>y+2;(2) 不存在最大的自然数.6.证明题(1) 证明∀x(F(x)→G(x))∧∃y(H(y)∧⌝R(y))为可满足式、但不是永真式;(2) 证明(∀xF(x)∨∃yG(y))∧⌝∃yG(y) →∀xF(x)为永真式.(五)1.填空题.(1) ⌝∃x∀yF(x,y)的前束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量词量词分配等值式,∃x(A(x)∨B(x))⇔________________;(3) 缩小量词的辖域, ∀x(F(x)→B)⇔ ________________;(4)公式((∀y⌝G(x)∧∀xF(x))∧∃yG(y))→∀xF(x)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5)取解释I为:个体域为D={a},F(x):x具有性质F,在I下∀xF(x)↔∃xF(x)的真值为_________;(6)前提:∀x∃yF(x,y)结论:∃yF(y,y)以上推理是错误的,某学生却给出了如下证明:①∀x∃yF(x,y) 前提引入②∃yF(y,y) ①∀-此证明错在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有限个体域内消去量词.(1)个体域D={1,2,3},公式为∀x∀y(F(x)→G(y))(2)个体域D={a,b},公式为∀x∃y(F(x,y)→G(y,x))3.求前束范式.(1)∀x(F(x,y)→∀y(G(x,y)→∃zH(x,y,z)));(2) (∃xF(x,y)→∀yG(x,y,z))→∃zH(z).4.在自然推理系统N L中,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1)前提:∀x∀y(F(x)→G(y)), F(a)结论:∃xG(x)(2)前提:∀x(F(x)→∀y(G(y)∧H(x))), ∃xF(x)结论:∃x(F(x)∧G(x)∧H(x))5.在自然推理系统F中,构造下面用自然语言描述的推理.火车都比汽车快,汽车都比轮船快,a是火车,b是汽车,c是轮船.所以,a比b快,b比c快.(六)1. 填空题(1) 设A={2,a,{3},4}, B={∅, 4,{a},3},则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设A={{{1,2}},{1}},则P(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设X,Y,Z为任意集合,且X⊕Y={1,2,3}, X⊕Z={2,3,4},若2∈Y, 则一定有_______;A. 1∈ZB. 2∈ZC. 3∈ZD. 4∈Z(4) 下列命题中为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a,{b}}∈{{a,{b}}}B. ∅∈P(⋃{∅,{∅}})C.{a}⊆X⇔a∈XD. X⋃Y=Y⇔X=∅E. X-Y=X⇔X⊆~Y(5) 设[0,1]和(0,1)分别表示实数集上的闭区间和开区间,则下列命题中为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0,1}⊆ (0,1)B. {0,1}⊆ [0,1]C. (0,1)⊆[0,1]D. [0,1]⊆QE. {0,1}⊆Z(6) 设[a,b], (c,d)代表实数区间,那么([0,4]⋂[2,6])-(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简答题(1) 设E={1,2,...,12},A={1,3,5,7,9,11}, B={2,3,5,7,11},C={2,3,6,12}, D={2,4,8},计算:A⋃B, A⋂C, C-(A⋃B), A-B, C-D, B⊕D.(2) 设A={{a},{a,b}}, 求⋃A, ⋂A, ⋃⋃A-⋂⋃A.(3) 设A, B, C为集合,判断下列集合等式是否为恒等式,并说明理由.(A⋃B⋃C)-(A⋃B) = C, A-(B-C) = (A-B) - (A-C)(4) 找出下列集合等式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 并简单说明理由.(A-B)⊕(A-C)=∅3. 证明题(1) A⊆B⇒C-B⊆C-A;(2) A⋃B=E⇔~A⊆B⇔~B⊆A.4. 应用题(1)一个学校有507, 292, 312和344个学生分别选了微积分、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或程序设计语言课,且有14人选了微积分和数据结构课,213人选了微积分和程序设计语言课,211人选了离散数学和数据结构课,43人选了离散数学和程序设计语言课,没有学生同时选微积分和离散数学课,也没有学生同时选数据结构和程序设计语言课。

概率论-第十五讲 等价关系和划分

概率论-第十五讲 等价关系和划分
若R1 = R 2,对任意a ∈ A, 则[a ]R1 = {x | x ∈ A ∧ xR1a} = {x | x ∈ A ∧ xR 2a} = [a ]R 2, 所以{[a ]R1 | a ∈ A} = {[a ]R 2 | a ∈ A}。
充分性:
反之,假设{[a ]R1 | a ∈ A} = {[a ]R 2 | a ∈ A},对任意[a ]R1, 必存在[c ]R 2 ∈ {[a ]R 2 | a ∈ A},使得[a ]R1 = [c ]R 2,故 < a , b >∈ R1 ⇔ a ∈ [a ]R1 ∧ b ∈ [a ]R1 ⇔ a ∈ [c ]R 2 ∧ b ∈ [c ]R 2 ⇒< a, b >∈ R 2,所以R1 ⊆ R 2,类似有R 2 ⊆ R1,所以R1 R 2。 =
8
一、等价关系
定理5: 设R是A上的二元关系,设R′=tsr(R)是R的自反对称 传递闭包,那么 (a) R′是A上的等价关系,叫做R诱导的等价关系; (b) R′是包含R的最小等价关系。 证明: r(R)是自反的,所以sr(R)是自反的,对称的,所以 tsr(R)是自反的,对称的,传递的,即R’=tsr(R)是A上 的等价关系。 设R”是包含R的任意等价关系,即R⊆R”,因为R”是 自反的,所以r(R)⊆r(R”)=R”;因为R”是对称的,所以 sr(R)⊆s(R”)=R”;又因为R”是传递的,所以 tsr(R)⊆t(R”)=R”,即R”包含tsr(R)。
13
B∈π
二、划分
例5:设A={a,b,c,d,e},划分S={{a,b},{c},{d,e}}, 由S确 定A上等价关系R。 解:R={a,b} ×{a,b} ∪{c} ×{c} ∪{d,e} ×{d,e} = {〈a,a〉, 〈a,b〉, 〈b,a〉, 〈b,b〉, 〈c,c〉, 〈d,d〉, 〈d,e〉, 〈e,d〉, 〈e,e〉} 若已知等价关系,求划分,则把有R关系的元素放到一 个划分块即可。

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

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
• 引言 • 等价关系 • 偏序关系 • 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的比较 • 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在数学中的应用 • 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研究目的
探讨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的性质、特 点及其在数学和其他领域的应用。
研究背景
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是数学中的基本 概念,对于理解数学的许多分支以及 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偏序关系与集合的排序
偏序关系在集合论中被用来描述元素之间的 排序关系。通过偏序关系,可以对集合中的 元素进行排序,从而形成有序集合。
在图论中的应用
等价关系与图的同构
在图论中,如果两个图具有相同的结构性质,则称它们是同构的。等价关系可 以用来定义图的同构关系,即如果两个图之间存在一个保持顶点和边关系的双 射,则它们是同构的。
Part
07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等价关系研究
在等价关系方面,我们深入探讨了等价关系的性质、分类、构造方法以及等价类与划分之间的联系。通过实例分析和 理论推导,我们揭示了等价关系在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偏序关系研究
在偏序关系方面,我们系统研究了偏序集的定义、性质、结构以及偏序关系与序偶、全序关系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比 分析不同偏序集的特点,我们总结了偏序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优势与局限性。
在数据结构中的应用
等价类划分
利用等价关系将数据元素划分为 互不相交的子集,便于数据的分 类和组织。
偏序集合
在数据结构中,偏序关系可用于 定义元素间的部分排序,如优先 队列、堆等。

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

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

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是数学中两种常见的关系类型。

它们在数学和现实生活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等价关系是指具有相同性质或属性的对象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如果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是等价关系,那么它们在某个方面是相等的。

比如,假设我们以身高作为判断两人是否同一等级的标准,那么所有身高相同的人构成了一个等价类。

在这个等价类中,每个人与其他人都具有相等的身高。

在这种情况下,身高就是构成等价关系的“等价性质”。

在数学中,等价关系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 反身性:每个对象与自身都具有相同的性质。

换句话说,对于任何一个对象a,a与a之间的关系是等价关系。

2. 对称性:如果对象a与对象b之间的关系是等价关系,那么对象b与对象a之间的关系也是等价关系。

3. 传递性:如果对象a与对象b之间的关系是等价关系,且对象b与对象c之间的关系也是等价关系,那么对象a与对象c之间的关系必须是等价关系。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以相等作为判断两个数值关系的标准,那么对于任意两个数a和b,如果a等于b,那么b也等于a,而且如果b等于c,那么a也等于c。

因此,这种数值关系具有反身性、对称性和传递性,是一个等价关系。

与等价关系不同,偏序关系则是一种可以对对象进行排序的关系。

在偏序关系中,我们可以将对象按照某种标准排列成一个序列,其中一个对象优于另一个对象。

例如,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中,如果一个学生的成绩高于另一个学生,我们可以说前者优于后者。

在这种情况下,优劣可以作为构成偏序关系的“有序性质”。

对于偏序关系,它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 反身性:每个对象与自身之间的关系是偏序关系。

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对象a,a与a之间的关系是偏序关系。

2. 反对称性:对于两个不同的对象a和b,如果a与b之间的关系是偏序关系,那么b与a之间的关系就不能是偏序关系。

3. 传递性:如果对象a与对象b之间的关系是偏序关系,且对象b与对象c之间的关系也是偏序关系,那么对象a与对象c之间的关系必须是偏序关系。

离散数学第三章

离散数学第三章

第三章集合与关系
3.等价类性质 R是A上等价关系,任意a,b,c∈A
⑴同一个等价类中的元素,彼此有等价关系R。 即任意x,y∈[a]R,必有<x,y>∈R
证明:任取x,y∈[a]R,由等价类定义得,<a,x>∈R, <a,y>∈R ,由R对称得,<x,a>∈R,又由R传递得
<x,y>∈R。 ⑵ [a]R∩[b]R=Φ, 当且仅当 <a,b>R。 证明:(充分性)设<a,b>R,假设[a]R∩[b]R≠Φ,则存在
所以商集A/R是A的一个划分。
定理2: 设R1和R2是非空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则 R1=R2当且仅当A/R1=A/R2 。
(这个定理显然成立。)
第三章集合与关系
证明:(必要性) 因为A/R1={[a]R1 |a∈A}; A/R2={[a]R2 |a∈A},由于R1=R2,对任意的 a∈A有 [a]R1={x|x ∈A,<a,x>∈R1} ={x|x ∈A,<a,x>∈R2}= [a]R2 即A/R1=A/R2 。 (充分性)对任意的<a,b>∈R1 a ∈[a]R1∧ b∈[a]R1
A/R={[a]R |a∈A} 例如A={1,2,3,4,5,6,7} , R上模3同余关系,则
A/R= {[1]R,[2]R,[3]R} ={{1,4,7},{2,5},{3,6}}
练习 X={1,2,3},X上关系R1、R2 、R3,如上图所示。
X/R1={[1]R1,[2]R1,[3]R1}={{1},{2},{3}}
3-12 序关系
第三章集合与关系
次序关系也是常遇到的重要关系,例如: 数值的≤、<、≥、>关系; 集合的、关系; 图书馆的图书按书名的字母次序排序; 词典中的字(词)的排序; 计算机中文件按文件名排序; 程序按语句次序执行;…….

等价关系、偏序关系

等价关系、偏序关系

等价关系、偏序关系
等价关系是抽象的根基
定义
【等价关系】设 R ⊆X ×X ,如果 R 是⾃反、对称、传递 关系,则 R 就称为等价关系
【等价类】设 R ⊆X ×X 是 X 上的等价关系,∀x ∈X , [x ]={y ∈X ∣(y ,x )∈R } 称为 R 的⼀个等价类
【集合的划分】设 X 是⼀个集合,A 是 X 的⾮空⼦集构成的集合,如果 A 满⾜「A ,B ⊆A ,A ∩B =∅」与「⋃A i ∈A A i =X 」,则称 A 是集合 X 的⼀个划分
【偏序关系与偏序集】设 ≤:X →X ,如果 ≤ 是⾃反、传递、反对称的,则称 ≤ 是 X 上的偏序关系,(X ,≤) 称为偏序集
【全序关系与全序集】设 ≤:X →X ,若 ∀x ,y ∈X , (x ,y )∈≤ 或 (y ,x )∈≤,则称 ≤ 为全序关系,(X ,≤) 称为全序集定理
【不同等价类⽆交集】[x ]≠[y ]→[x ]∩[y ]=∅
【等价关系与集合划分⼀⼀对应】给定集合 X 上的⼀个划分 A ,由 A 可以确定⼀个等价关系
理解
1. 若 I ⊆R , R −1⊆R , R 2⊆R ,则 R 就是等价关系
2. 因为并⾮所有集合元素都存在序关系,所以叫偏序关系
Processing math: 100%。

离散数学部分概念和公式总结(考试专用)

离散数学部分概念和公式总结(考试专用)

命题:称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为命题。

命题公式:若在复合命题中,p、q、r等不仅可以代表命题常项,还可以代表命题变项,这样的复合命题形式称为命题公式。

命题的赋值:设A为一命题公式,p ,p ,…,p 为出现在A中的所有命题变项。

给p ,p ,…,p 指定一组真值,称为对A的一个赋值或解释。

若指定的一组值使A的值为真,则称成真赋值。

真值表:含n(n≥1)个命题变项的命题公式,共有2^n组赋值。

将命题公式A在所有赋值下的取值情况列成表,称为A的真值表。

命题公式的类型:(1)若A在它的各种赋值下均取值为真,则称A为重言式或永真式。

(2)若A在它的赋值下取值均为假,则称A为矛盾式或永假式。

(3)若A至少存在一组赋值是成真赋值,则A是可满足式。

主析取范式:设命题公式A中含n个命题变项,如果A得析取范式中的简单合取式全是极小项,则称该析取范式为A的主析取范式。

主合取范式:设命题公式A中含n个命题变项,如果A得析取范式中的简单合析式全是极大项,则称该析取范式为A的主析取范式。

命题的等值式:设A、B为两命题公式,若等价式A↔B是重言式,则称A与B是等值的,记作A<=>B。

约束变元和自由变元:在合式公式∀x A和∃x A中,称x为指导变项,称A为相应量词的辖域,x称为约束变元,x的出现称为约束出现,A中其他出现称为自由出现(自由变元)。

一阶逻辑等值式:设A,B是一阶逻辑中任意的两公式,若A↔B为逻辑有效式,则称A与B是等值的,记作A<=>B,称A<=>B为等值式。

前束范式:设A为一谓词公式,若A具有如下形式Q1x1Q2x2Q k…x k B,称A为前束范式。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交、差、相对补和对称差运算。

笛卡尔积:设A和B为集合,用A中元素为第一元素,用B中元素为第二元素构成有序对组成的集合称为A和B的笛卡尔积,记为A×B。

二元关系:如果一个集合R为空集或者它的元素都是有序对,则称集合R是一个二元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
何英华
hyh@ 集合论与图论
04
目录
•4.1 等价关系
–等价关系
–等价类
–商集
–集合的划分
•4.2 偏序关系
一、等价关系
•定义:设R为非空集合上的关系。

如果R是自反的、对称的和传递的,则称R为A上的等价关系。

设R是一个等价关系,若<x,y>∈R,称x等价于y,记做x~y。

•例1:设A={1,2,…,7},那么A上的关系R:
 R={<x,y>|x,y∈A∧x≡y(mod3)}
是等价关系。

其中x≡y(mod3)叫做x与y模3相等,即x除以3的余数与y除以3的余数相等。

二、等价类
•定义:设R为非空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令x∈A
[x]
R ={y|y∈A∧xRy}
称[x]
R 为x关于R的等价类,简称为x的等价类,简
记为[x]。

•从以上定义可以知道,x的等价类是A中所有与x 等价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例1中的等价类是:
[1]=[4]=[7]={1,4,7}
[2]=[5]=[8]={2,5,8}
[3]=[6]={3,6}
等价类的性质
•定理:设R是非空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则
1)∀x∈A,[x]是A的非空子集。

2)∀x,y∈A,如果xRy,则[x]=[y]。

3)∀x,y∈A,如果xRy不成立,则[x]与[y]不交。

4)∪{[x]|x∈A}=A
证明:
1)x∈[x],[x] ⊆A。

2)集合相等。

3)反正法。

4)集合相等。

三、商集
•定义:设R为非空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以R的所有等价类作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关于R的商集,记做A/R,即A/R={[x]
|x∈A}
R
•例1中的商集为{{1,4,7},{2,5,8},{3,6}}
四、集合的划分
•定义:设A为非空集合,若A的子集族π(π是A的子集构成的集合,π⊆P(A) )满足下面的条件:
1)∅∉π
2)∀x∀y(x,y∈π∧x≠y→x∩y=∅)
 3)∪π=A
则称π是A的一个划分,称π中的元素为A的划分块。

•A上的等价关系与A的划分一一对应。

任给A上的一个等价关系R,商集A/R就是A的一个划分。

反之,任给A的一个划分π,如下定义A上的关系R:R={<x,y>|x,y∈A∧x与y 在π的同一划分块中}
例题
•例2设A ={a,b,c,d},给定π1,π2,π3,π4,π5,π6,如下: π1={{a,b,c},{d}}
π2={{a,b},{c},{d}}
π3={{a},{a,b,c,d}}
π4={{a,b},{c}}
π5={∅,{a,b},{c,d}}
π6={{a,{a}},{b,c,d}}
•例3 给出A ={1,2,3}上所有的等价关系。

目录•4.1 等价关系
• 4.2 偏序关系
–基本概念
–偏序集与哈斯图
–偏序集中的特殊元素
一、基本概念
•定义:设R为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

如果R是自反的、反对称的和传递的,则称R为A上的偏序关系,简称偏序,记作≼。

设≼为偏序关系,如果<x,y>∈≼,则记作x≼y,读作“小于或等于”。

•例如:正整数上的整除关系是偏序关系,3 ≼6的含义是3整除6。

正整数上的大于或等于关系也是偏序关系,针对这个关系写5 ≼4是说大于或等于关系中5排在5的前边,也就是5比4大。

拟序关系,可比
•定义:设≼为非空集合A上的偏序关系,
(1)x,y∈A,x≺y⇔x≼y∧x≠y。

(2)x,y∈A,x与y可比x≼y∨y≼x。

其中≺称为拟序关系,简称拟序,x≺y读作x“小于”y。

•在具有偏序关系的集合A中任取两个元素x和y,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x≺y(或y≺x),x=y,x与y不是可比的。

•例如A={1,2,3},是A上的整除关系,则有 1≺2,1≺3,
1=1,2=2,3=3,
2和3不可比
全序关系、覆盖
•定义:设R为非空集合A上的偏序关系,如果x,y∈A,x 与y都是可比的,则称R为A上的全序关系(或线序关系)。

•例如数集上的小于或等于关系是全序关系,因为任何两个数总是可比大小的。

但整除关系一般来说不是全序关系,如集合{1,2,3}上的整除关系就不是全序关系,因为2和3不可比。

•定义:设≺为非空集合A上的偏序关系,x,y∈A,如果x≺y 且不存在z∈A使得x≺y≺z,则称y覆盖x。

•例如{1,2,4,6}集合上的整除关系,有2覆盖1,4和6都覆盖2。

但4不覆盖1,因为有1≺2≺4。

6也不覆盖4,因为4≺6不成立。

二、偏序集与哈斯图
•定义:集合A和A上的偏序关系≼一起叫做偏序集,记作<A, ≼>。

•例如整数集合Z和数的小于或等于关系≤构成偏序集<Z,≤>,集合A的幂集P(A)和包含关系⊆构成偏序集<P(A),⊆>。

•例4:设<A,R>,<B,S>是偏序集,证明<A×B,T>也是偏序集,其中T满足<x,y>T<u,v>⇔xRu∧ySv
哈斯图
•利用偏序关系的自反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可以简化一个偏序关系的关系图,得到偏序集的哈斯图。

•在画偏序集<A,≼>哈斯图时,首先适当排列顶点的顺序使得:x,y∈A,若x≺y,则将x画在y的下方。

对于A中的两个不同元素x和y,如果y覆盖x,就用一条线段连接x和y。

例题
•例5: 画出偏序集<{1,2,3,4,5,6,7,8,9},|>和<P({a,b,c}),⊆>的哈斯图。

例题
•例6:已知偏序集<A,R>的哈斯图如下图所示,试求出集合A和关系R的表达式。

e
A={a,b,c,d,e,f}
R={<b,d>,<b,e>,<b,f>,<c,d>,<c,e>,<c,f>,<d,f>, <e,f>}∪I
A
三、偏序集中的特殊元素
•定义:设<A, ≼>为偏序集,B⊆A,y∈B。

1)若∀x(x∈B→y≼x)成立,则称y为B的最小元。

2)若∀x(x∈B→x≼y)成立,则称y为B的最大元。

3)若∀x(x∈B∧x≼y→x=y)成立,则称y为B的极小元。

4)若∀x(x∈B∧y≼x→x=y)成立,则称y为B的极大元。

•最小元是B中最小的元素,它与B中其它元素都可比;而极小元不一定与B中元素可比,只要没有比它小的元素,它就是极小元。

•对于有穷集B,极小(大)元一定存在,而且可能有多个。

最小(大)元不一定存在,但如果存在,一定是唯一的。

最小(大)元一定是极小(大)元。

如果B中只有一个极小(大)元,则它一定是B的最小(大)元。

例题
•例5中,极小元:a,b,c,g,极大元:a,f,h。

没有最小元与最大元。

由这个例子可以知道,哈斯图中的孤立顶点既是极小元也是极大元。

•例: 设X为集合,A=P(X)-{∅}-{X},且A≠∅。

若|X|=n,问:
1)偏序集<A,⊆>是否存在最大元?
2)偏序集<A, ⊆>是否存在最小元?
3)偏序集<A, ⊆>中极大元和极小元的一般形式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定义:设<A,≼>为偏序集,B⊆A,y∈A。

1)若x(x∈B→x≼y)成立,则称y为B的上界。

2)若x(x∈B→y≼x)成立,则称y为B的下界。

3)令C={y|y为B的上界},则称C的最小元为B的最小上界或上确界。

4)令D={y|y为B的下界},则称D的最大元为B的最大下界或下确界。

•由以上定义可知,B的最小元一定是B的下界,同时也是B 的最大下界。

同样的,B的最大元一定是B的上界,同时也是B的最小上界。

但反过来不一定正确,B的下界不一定是B的最小元,因为它可能不是B中的元素。

同样的,B 的上界也不一定是B的最大元。

例题
•B的上界,下界,最小上界,最大下界都可能不存在。

如果存在,最小上界与最大下界是唯一的。

•考虑例5中的偏序集。

令B={b,c,d},则B的下界和最大下界都不存在,上界有d和f,最小上界为d。

作业• 4.10
• 4.17
• 4.28
• 4.32
• 4.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