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与位置公差详解

合集下载

形位公差详解 含图片说明

形位公差详解 含图片说明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线轮廓度
采用线轮廓度首先 必须将其理想轮廓 线标注出来,因为 公差带形状与之有 关。 理想线轮廓到底面 位置由尺寸公差控 制,则线轮廓度公 差带将可在尺寸公 差带内上下平动及 摆动。
公差带形状为两等距曲线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面轮廓度
面轮廓度: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 指标
公差带形状为两等距曲面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面轮廓度(复合轮廓度,美国ASME新标准)
可 在 尺 寸 公 差 内 平 动 和 摆 动
在 尺 寸 公 差 内
只 能 上 下 平 动
我国GB标准尙未放入此标注形式。因可用25±0.25来等效替代上格。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平行度
平面度:两平面或者两直线平行的误差最大允许值 实际应用:
轴线直线度公差 0.5 0. 75 …… 1
0.5 M
图 78
公差原则
示例(用公差带图解释)
最大实体 原则M
最大实体要求(轴)
19.7 - 20
0.4
0.1 - 0.3 0 +0.1 尺寸
0.1 M
LMS = 19.7
Hale Waihona Puke MMS = 20 MMVS = MMS + t = 20 + 0.1 = 20.1
.
形位公差的定义
定义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 形状公差: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 允许的变动全量;形状公差标注无基准
要素是指零件上的特征部分 — 点、线、面 实际要素 Real Feature — 零件加工后实际存在的要素(存在误差)
位置公差:位置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 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位置公差标注一般需有基 准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概述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概述
图4-3 公差框格
五、形位公差的标注 (2)指引线 指引线是用来联系公差框格与被测要素的,指引线由细 实线和箭头构成,它从公差框格的一端引出,并保持与公 差框格端线垂直,引向被测要素时允许弯折,但不得多于 两次。 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向公差带的宽度方向或径向。如 图4-4所示。
图4-4 指引线的标注方法
图4-13 用符合表示附加要求的标注
(3)形位公差标注中的有关问题
表4-2 特征符号的含义
(3)形位公差标注中的有关问题 ④用文字说明简化标注 为了说明公差框格中所标注的形
位公差的其他附加要求,或为了简化标注方法,可以在公差 框格的上方或下方附加文字说明,如图4-14所示。
图4-14 用文字表示附加要求的标注
(3)形位公差标注中的有关问题 ⑤全周符号表示法 形位公差项目如轮廓度公差适用于横
截面内的整个外轮廓线(或面)时,应采用全周符号,即在公差 框格的指引线上画上一个圆圈,如图4-15所示。
图4-15 全周符号
(3)形位公差标注中的有关问题 ⑥螺纹和齿轮的标注 标注螺纹被测要素或基准要素时,如图4-16所示,中径符号
面的可见轮廓线上,也可指在轮廓线的延长线上,且必须与 尺寸线明显地错开,如图4-6(a)所示。
图4-6 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的标注
五、形位公差的标注 2.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方法 (1)被测要素的标注
② 当指向实际表面时,箭头可置于带点的参考线 上,该点指在实际表面上,如图4-6(b)所示。
图4-6 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的标注
五、形位公差的标注 2.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方法 (1)被测要素的标注 ③ 当公差涉及轴线、中心平面或由带尺寸要素确定
的点时,带箭头的指引线应与尺寸线对齐,如图4-7所示。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1、一个合格的零件,其尺寸是由尺寸公差来保证的,除此以外,零件表面的形状和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准确程度、在机器中各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准确程度,也要有技术要求保证,这就是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2、形状公差:表示零件的实际形状对理想形状的允许变动量,例如:某一圆柱尺寸是由尺寸公差来保证的,即Ф12h6 。

但如果对圆柱有形状要求,就要标注形状公差的代号,如: 0.02,这个符号表示:圆柱的表面在垂直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该圆必须位于半径为公差值0.02mm的两个同心圆之间。

3、位置公差:表示零件的实际位置对理想位置的允许变动量。

4、形位公差—直线度1:在给定的平面内,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5、形位公差—直线度2:在给定的方向上,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的距离为公差t的两平面之间的区域,当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时,公差带是正截面尺寸为公差值t1 t2 的四棱柱。

6、平面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7、圆度: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为公差值t 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8、圆柱度:公差带是半径为公差值t 的两同轴圆柱之间的区域。

9、线轮廓度:10、平行度:在给定的方向上,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t ,且平行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11、垂直度1:在给定的方向上,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t 且垂直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垂直度2 :在任意方向上,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垂直与基准平面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13 、倾斜度:在给定的方向上,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t ,且与基准平面成理论正确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14、同轴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15、对称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相对于基准中心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16、位置度:17、圆跳动:。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形位公差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误差,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误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误差,统称为形位误差。

可见,形位公差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而位置公差又包括定向公差、定位公差、跳动公差。

1、 形状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圆 度线轮廓度圆柱度面轮廓度 直线度符号为一短横线(-),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直线发生不直而提出的要求。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符号为一圆(○),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圆柱度符号为两斜线中间夹一圆(/○/),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

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符号为一上凸的曲线(⌒),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2、定向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形状与位置公差详解

形状与位置公差详解
8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此后,我国又相继颁布了以下配套国家标准。 GB 4249 - 84 公差原则 GB 4380 - 84 确定圆度误差方法 二点、三点法 GB 7234 - 87 圆度测量术语、定义及参数 GB 7235 - 87 确定圆度误差方法 半径变化量测量 GB 8069 - 87 位置量规 GB 11336 - 89 直线度误差检测 GB 11337 - 89 平面度误差检测 GB 13319 - 91 位置度公差 所有这些标准的贯彻和实施,都对振兴我国的机械 工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过程的经济性发挥了 良好的促进作用。
18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2.几何要素分类
⑴ 按结构特征分为: 组成要素、导出要要素”;“轮廓要素” 改为“组成要素”;“测得要素”改为“提取要素” 等,
19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2.几何要素分类
⑵ 按存在状态分为: 实际要素、公称要素 实际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 标准规定:测量时用提取要素(测得要素)代替 实际要素。 公称要素(理论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 即几何的点、线、面,它们不存在任何误差。图 样上表示的要素均为公称要素。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近年来,为遵循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原则,我国又 制、修订了一些形位公差国家标准。即:
《GB/T 4249-1996 公差原则》等效采用《ISO 8015:1985》代替 《GB 4249-84》。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等效采用 《ISO 2768:1989》代替 《GB 1184-80》。
27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几何公差的附加符号
28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形位公差讲解讲解

形位公差讲解讲解

2019/6/9
21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
被测要素的标注: 公差框格 指引线 项目符号 几何公差值 基准字母
2019/6/9
22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GB1182-80)
2019/6/9
23
GB/T 1182-1996
形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2019/6/9
17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
指向被测要素时: 垂直被测要素!
被测要素的标注: 公差框格 指引线 项目符号 几何公差值 基准字母
2019/6/9
18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
垂直被测要素! 圆锥圆度例外!
被测要素的标注: 公差框格 指引线 项目符号 几何公差值 基准字母
2019/6/9
28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
几何公差值标注在 被测要素的标注:
公差框格第二格中,以
公差框格
mm 为单位,指被测要素 的允许变动量。
指引线 项目符号
几何公差值
0.01
基准字母
2019/6/9
29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
被测要素的基准在图样 上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为
被测要素的标注:
了避免混淆和误解,不得采
公差框格
用E、F、I、J、L、M、O、P、 R等9个字母,也不能与向视 图字母重合。
指引线 项目符号
几何公差值
基准字母
多基准时,将最重要的基准放在公差框格第三格中作为 第一基准,依次排列。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
Page 2
1.1形状公差
Page 3
1.1形状公差
Page 4
1.2轮廓度公差
轮廓度公差由线轮廓度、面轮廓度两个项目组成,是用来限制被测几 何要素如曲线、曲面的误差。轮廓度公差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轮廓度无基准要求时为形状公差,公差带有两个要素:公差带的形状和 大小,公差带的形状由理论正确尺寸决定。 2)轮廓度有基准要求时为位置公差,公差带有四个要素:公差带形状、大 小、方向和位置,公差带的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和基准决定。 轮廓公差带定义、标注示例和说明如下表所示。
小、方向和位置。
▪ 定位公差带定义、标注示例和说明如下表所示。
Page 10

1.3位置公差
Page 11
1.3位置公差
• 3.跳动公差
▪ 跳动公差包括圆跳动和全跳动两项公差。跳动公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
轴向移动时,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
▪ 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有以下区分: ▪ 圆跳动公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在某个测量截面内相对于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圆跳动
Page 5
1.2轮廓度公差
Page 6
1.3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由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圆跳 动和全跳动等八个项目组成,是用来限制被测实际几何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 的方向和位置误差。因此位置公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位置上 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位置公差的公差带有四个要素:公差带的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 位置公差按照所要求的几何关系可分为定向、定位、和跳动公差三大类。
又分为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和斜向圆跳动三种情况。
▪ 全跳动公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的整个表面对于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全跳动分为径向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详细解说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详细解说

轴:具有 dmax+t形位理想轴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二、独立原则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各自独立,测量 时 分别满足各自
的公差要求。
因独立原则时尺寸与形位误差检测较为方便,故应用 广泛。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三、包容原则 1、单一要素的包容原则
0 0.2
① 图样标注:尺寸公差后加 ø 10
2、最小、最大实体状态和实效状态 1)最大、最小实体状态 合格零件拥有材料最多的状态称最大实体状态。 合格零件拥有材料最少的状态称最小实体状态。 最大实体尺寸:dmax 最小实体尺寸:dmin Dmin Dmax
2)实效状态:最大实体尺寸与实效尺寸综合后的尺寸。
孔:Dvs=Dmin-t形位
轴: dvs=dmax+t形位
L1 M 2 M1 f= L2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c、倾斜度 倾斜度公差带有三种形式: 面对面的倾斜度、线对线的倾斜度、线对面的倾斜度。 面对面的倾斜度标注示例:解释45度的含义。 倾斜度误差的测量:转换成平行度误差的测量。
1、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
如:自准直仪测直线度,平台上测平面度。 2、 测量坐标值原则。 如:测量孔轴线的位置度误差。 3、 测量特征参数原则。 如:两点法及三点法测圆度误差。 4、 测量跳动误差原则。 如:(径向、端面圆全)跳动误差的测量。
5、 控制实效边界原则。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小结 1、了解形位公差的概念。 2、掌握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的内容。 3、掌握形位公差的项目符号及标注方法。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一文解读零件图纸中的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

一文解读零件图纸中的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
9
一文解读零件图纸中的形状公差与位置于直径为0.1mm的圆柱面内。 该公差带应平行于垂直于基准A的平面B,并与基准A呈理论正确角度60°。
10
一文解读零件图纸中的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 位置度是表示零件上的点、线、面等要素,相对其理想位置的准确状况。 位置度公差是被测要素的实际位置相对于理想位置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示例:公差带前加注记号SΦ时、公差带是直径0.3mm的球内区域。球公差带的 中心点的位置是相对于基准A、B及C的理论正确尺寸。
7
一文解读零件图纸中的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 垂直度,即通常所说的两要素之间保持正交的程度,表示零件上被测要素 相对于基准要素,保持正确的90°夹角状况。垂直度公差是被测要素的实际方 向,对于基准相垂直的理想方向之间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示例1:公差带前加注记号Φ,则公差带垂直于基准面直径为0.1mm的圆柱面内。
13
一文解读零件图纸中的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 示例2:公差带是在与基准同轴的任一半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距离为0.1mm的 两个圆之间的区域。
全跳动是指零件绕基准轴线作连续旋转时,沿整个被测表面上的跳动量。 全跳动公差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连续的旋转,同时指示器沿其理想轮廓 相对移动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示例1:公差带是距离为半径差0.1mm,且与基准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2
一文解读零件图纸中的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
平面度,即通常所说的平整程度,表示零件的平面要素实际形状,保持 理想平面的状况。平面度公差是实际表面对理想平面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示例:公差带是位于距离0.08mm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圆度,即通常所说的圆整程度,表示零件上圆的要素实际形状与其中心保 持等距的状况。圆度公差是在同一截面上,实际圆对理想圆所允许的最大变动 量。 示例:公差带必须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0.03mm的两个同心圆之间 的区域。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一,形状和位置公差零件要素是指零件上的特征部分,即为点,线,面。

这些要素是实际存在的。

也可以是由实际要素取得的轴线或者中心平面。

(1)零件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我们称为形状公差。

(2)关联实际要素(指对其他要素有方向或位置功能关系的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称为位置公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我们简称为形位公差。

二,要素的分类(1)理想要素:是指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它们不存在任何误差(2)实际要素:是指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通常用测得的要素来代替,它们一般存在着误差(3)组成要素:是指零件外形上可触及的点,线,面各要素(4)导出要素:是指由轮廓要素导出的不可触及的中心对称部分,如球心,轴心线,对称面等。

(5)被测要素是指在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是检测的对象。

(6)基准要素是指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者位置的参考要素,我们简称基准。

(它是一个理想要素)(7)单一要素是指给出了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它没有基准。

(8)关联要素是指给出了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它与基准有关。

三,几何公差特征项目及符号四,误差如何产生的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它的几何要素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

形状误差对零件的使用功能有很大的影响,如在车削圆柱面表面时,刀具的运动轨迹若与公交的旋转轴不平行,会使得完工零件表面产生圆柱度误差,从而影响圆柱结合要素的配合均匀性;铣轴上的键槽时,若铣刀杆轴线的运动轨迹相对于零件的轴线有倾斜,则会使得键的安装困难和安装后的受力状况恶化;加工螺纹时,轴承盖上各螺钉孔加工位置不准确,从而使轴承盖上往机座上安装时无法顺利装配等。

因此,对零件的形状和位置精度进行合理的设计,规定适当的几何公差是十分重要的。

五,几何公差带几何公差带是用来限制被测要素变动的区域。

只要被测要素完全落在给定的公差带内,就表示该要素的形状和位置符合要求几何公差带的形状由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和给定的公差特征所决定,常见的几何公差带的形状由下图所示的几种。

第四章形状与位置公差

第四章形状与位置公差

4.1.4 形位公差带
形位公差带: 用来限制被测 实际要素变动 的区域。 形位公差带的 四个特征:
1)形状 2)大小 3)方向 4)位置
4.2 形状公差
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状公差带:是限制被测要素形状变动的一个区域。 1.形状公差带项目
直线度 圆度
平面度
圆柱度
标注
t
公差带
形状公差带的特点:其公差带只有形状和大小,只能控
制被测要素形状误差的大小。它不涉及基准,它的方向和 位置均是浮动的。
4.3 形状或位置公差
4.3.1 基准和基准体系 基准是确定被测要素的方 向、位置的参考对象。 1、单一基准:由一个要素 构成,单独作为某被测要素 的基准。如一个平面或一条 轴线建立的基准。
三个基准平面
4.3.2 轮廓度公差与公差带 轮廓度公差包括线轮廓度公差和面轮廓度公差。 被测要素为曲线或曲面。 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有两种情况:无基准要求和有基准 要求。故其公差带有除大小和形状要求外,位置可能固 定,也可能浮动。 无基准要求的线轮廓度、面轮廓度属于形状公差; 有基准要求的线轮廓度、面轮廓度属于位置公差。
L
4.4 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包括方向)对基 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位置公差带是限制关联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被测实际 要素位于此区域内为合格,区域的大小由公差值决定。 位置公差分类:定向公差、定位公差和跳动公差。 4.4.1 定向公差
定向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
D
0.1 B
B
t
b
D1
②“线对面”的平行度
公差带为平行于基准平面、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 的区域 。

力德三坐标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介绍

力德三坐标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介绍

力德三坐标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介绍力德三坐标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是一项关于产品几何特征的质量标准。

这个标准描述了一个产品的几何形状和位置,同时也规定了这些特征的允许偏差和容忍度范围。

本文将围绕力德三坐标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介绍。

一、基本概念解释:1、形状公差:形状公差描述了一个特征的形状如何偏离理想特征的形状。

2、位置公差:位置公差描述了一个特征的位置如何偏离其理想位置。

3、基础尺寸:基础尺寸是一个特征的理想尺寸,它是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的。

二、公差类型:1、最小值公差(Tmin):Tmin是在所有可能最小值的情况下,公差的最小值。

2、最大值公差(Tmax):Tmax是在所有可能最大值的情况下,公差的最大值。

3、限制公差(L):L表示公差的限制,公差应该小于等于L。

4、无标准公差(U):如果一个特征没有标准公差,则应该使用U。

三、误差带:误差带是在公差范围内允许的最大误差值。

误差带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字,也可以是一个范围。

四、形状公差举例:1、平面度公差:平面度公差规定了一个平面在垂直于其自身的任何方向上的偏差限度。

2、圆度公差:圆度公差规定了一个圆形特征的圆心偏离其理想位置的最大距离。

3、直线度公差:直线度公差规定了一个直线特征与其理想位置之间的最大距离。

4、角度公差:角度公差规定了一个角的最大误差值。

五、位置公差举例:1、公差带公差:公差带公差规定了一个特征的位置偏差不能超过公差带。

2、同轴度公差:同轴度公差规定了一个轴与其理想位置之间的偏差限度。

3、平行度公差:平行度公差规定了两个特征之间的最大平行偏差限度。

4、垂直度公差:垂直度公差规定了两个特征之间的最大垂直偏差限度。

六、结论:力德三坐标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是制造业质量管理的关键标准之一。

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必须遵守这个标准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这个标准的实现需要设计人员和制造人员密切合作,以确保产品的几何特征符合设计要求并在工程容限内。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讲解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讲解
理论正确尺寸的表示采用框格表示,而零件提取尺寸仅是 由公差框格中位置度、轮廓度或倾斜度的公差限定,如图3.20 所示。
3.1.5简化标注
(1)当同一要素有多项几何公差要求时,可在一条指引线的 末端画出多个框格。
(2)当几个要素有同一几何公差要求时, 可以只使用一个公差框格。由该框格的一 端引出一条指引线,并在这条指引线上绘 制几条带箭头的连线,分别与这几个被测 要素相连。
3.3.3 跳动公差带的定义、标注和解释
跳动公差项目包括:圆跳动和全跳动。
(1)圆跳动的被测要素有圆柱面、圆锥面和端面;基准 要素是轴线。圆跳动要求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回转一周 ,同时测头相对于基准不动。
(2)全跳动的被测要素有圆柱面和端面;基准要素是轴 线。全跳动要求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回转多周,同时测 头相对于基准移动。
若没有“共面”、“共线”的说明,则只表明使用同一数 值、形状的公差带,不能实现共面控制。
(3)螺纹、花键、齿轮的标注
标准规定:如果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是中径轴线,则不需 另加说明;
如果是大径轴线,则应在公差框格下加注大径代号“MD”, 小径代号为“LD”。
对于齿轮和花键轴线、节径轴线用“PD”表示;大径(外齿轮 为齿顶圆直径,内齿轮为齿根圆直径)用“MD”表示;小径( 外齿轮为齿根圆直径,内齿轮为齿顶圆直径)用“LD”表示。
跳动公差涉及基准,跳动公差带的方位(主要是位置) 是固定的。跳动公差带在控制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位置误差 的同时,能自然地控制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的方向误差和被 测要素的形状误差。
3.4 轮廓公差
轮廓公差项目包括: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 被测要素有曲线和曲面。 轮廓度公差有的不涉及基准,其公差带的方位可以浮动 ;有的涉及基准(轮廓形状借助基准才可确定)。 基准要素有直线和平面,其公差带的方位是固定的。 不涉及基准的轮廓度公差带只能控制被测要素的轮廓形 状;涉及基准的轮廓度公差带在控制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 方向误差或位置误差的同时,能自然地控制被测要素的轮 廓形状误差。

形位公差详解-含图片说明

形位公差详解-含图片说明
.
形位公差的定义
▪ 定义
▪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 ▪ 形状公差: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
允许的变动全量;形状公差标注无基准
要素是指零件上的特征部分 — 点、线、面 实际要素 Real Feature — 零件加工后实际存在的要素(存在误差)
▪ 位置公差:位置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 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位置公差标注一般需有基 准
4
块规测量 平晶、激光干涉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 平面度
公差带形状为两平行平面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 圆度
▪ 圆度:工件的横截面接近理论圆的程度 ▪ 实际应用:
1
计量室 圆度、圆柱度仪 、高精度主轴、 调平、调心
2
生产现场 通过检查直径的 变化量(椭圆) 反映圆度的大致 状况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 圆度
公差带形状为两同心圆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 圆柱度
▪ 圆柱度:任一垂直截面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差为圆 柱度;圆柱度误差包含了轴剖面和横剖面两个方面 的误差
▪ 实际应用:
1
2
计量室 圆度、圆柱度仪 、高精度主轴、 调平、调心
生产现场 通过检查直径的 变化量(椭圆、 锥度 )反映圆度 的大致状况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 圆柱度
形位公差简介
1
形位公差的定义
2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3
公差原则
4
特殊标注
形位公差的定义
▪ 形位公差
▪ 由于加工过程中工件在机床上的定位误差、刀具 与工件的相对运动不正确、夹紧力和切削力引起 的工件变形、工件的内应力的释放等原因,完工 工件会产生各种形状和位置误差。
▪ 因此机械类零件的几何精度,除了必须规定适当 的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外,还须对零件 规定合理的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1)平行度公差
含义:公差带是距离为t公差值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 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面对面平行度公差
(1)平行度公差 任意方向的平行度
基准线
含义:如在公差值前加注Фt公差值是直径为公差值且平 行于基准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2)垂直度公差 垂直度公差是限制被测实际要素对基准在垂直方向上变动
4.圆柱度公差
圆柱度
含义:公差带是半径差为t公差值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圆度和圆柱度说明:
1)圆度和圆柱度一样,是用半径差来表示的,因为圆柱面 旋转过程中是以半径的误差起作用的,是符合生产实际的,
所以是比较先进的、科学的指标。 2)圆柱度公差值只是指两圆柱面的半径差,未限定圆柱面
的半径和圆心位置,因此,公差带不受直径大小和位置的约束, 可以浮动。
0.05 A
基准轴线
t
f
A
a标注)
测量圆锥面 b公差带)
(2)全跳动公差 全跳动公差是被测要素绕基准轴线作若干次旋转,同 时指示表作平行或垂直于基准轴线的直线移动时,在 整个表面上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1)径向全跳动公差。
图4-39 径向全跳动公差
1)径向全跳动公差。 含义:径向全跳动的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 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量的一项指标,即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 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程度。
含义: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线的两平行 平面之间的区域。 线对线垂直度公差
(2)垂直度公差
含义: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线的两平行 平面之间的区域。
面对线平行度公差
(2)垂直度公差
对称度公差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名词解释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名词解释

形状位置公差
名词解释: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夹具-刀具系统存在几何误差,以及加工中出现受力变形、热变
形、振动和磨损等影响,使被加工零件的几何要素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

这些误差包括尺寸偏差、
形状误差(包括宏观几何误差、波度和表面粗糙度)及位置误差。

形状公差
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夹具-刀具系统存在几何误差,以及加工
中出现受力变形、热变形、振动和磨损等影响,使被加工零件的几何要素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

这些误差包括尺寸偏差、形状误差(包括宏观几何误差、波度和表面粗糙度)及位置误差。

形状公差
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状公差用形状公差带表达。

形状公差带包括公差带形状、方向、位置和大小等四要素。

形状公差项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等6项。

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
定向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这类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
斜度3项。

∙定位公差
∙定位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这类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3项。

∙跳动公差
跳动公差是以特定的检测方式为依据而给定的公差项目。

跳动公差可分为圆跳动与全跳动。

零件的形位公差共14项,其中形状公差6个,位置公差8个,列于下表。

形位公差详解

形位公差详解

William Liu Nov.2005形位公差概述1、定义形位公差:是表示零件的形状和其相互间位置的精度要求。

2、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分类形位公差:☹形状公差:A:直线度;B:平面度;C:圆度;D:圆柱度;E:线轮廓度;F:面轮廓度。

☹位置公差:A:定向公差:a:平行度;b:垂直度c:倾斜度。

B:定位公差:a:同轴度;b:位置度;c:对称度。

C:跳动:a:圆跳动;b:全跳动。

1形狀公差•形状公差的特点:可将其分成两组•1、直线度、平面度、园度、圆柱度:•特点:都是单一要素;没有基准;公差带位置是浮动的;•公差带方向为形位误差安最小区域法所形成的•方向一致。

•2、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特点:•1)、当线、面轮廓度是用来控制形状时,它是单一要素,•没有基准,公差带位置是浮动的。

•2)、当线、面轮廓度是用来控制形状和位置时,它是关•联要素,有基准,公差带位置是固定的。

•3)、当线轮廓度是封闭形状时,它是单一要素,没有基准•,公差带位置是固定的。

直線度公差1、定义:直线度是用来限制被测实际直线形状误差的一项指标。

2、平面上的直线度公差带是夹在距离为公差值的两条理想的平行线之间的区域。

0.01f=0.01空間直線度公差3、空间的直线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Ф0.04mm的圆柱面内区域。

Ø0.04Ø0.04平面差公差1、定义:平面度是用来限制实际平面形状误差的一项指标。

0.012、平面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0.01mm的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

圓度公差0.05f =0.052、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0.05mm 的两同心园之间区域。

1、定义:圓度是限制回转体的正截面或过球心的任意截面轮廓圓形状误差的一项指标。

圓柱度公差1、定义:圆柱度是综合限制圆柱体正截面和纵截面的圆柱形状误差的一项指标。

0.052、圆柱度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0.05mm 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区域。

1、定义:是限制平面曲线形状误差的一项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 4249 - 84 公差原则
GB 4380 - 84 确定圆度误差方法 二点、三点法
GB 7234 - 87 圆度测量术语、定义及参数
GB 7235 - 87 确定圆度误差方法 半径变化量测量
GB 8069 - 87 位置量规
GB 11336 - 89 直线度误差检测
GB 11337 - 89 平面度误差检测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GB/T 16892-1997 形状和位置公差 非刚性零件注 法》等效采用《ISO 10579:1993》。
《GB/T 16671-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最大实体要 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等效采用《ISO 2692:
1996》。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GB/T 17773-1999 形状和位置公差 延伸 公差带及其表示法》等效采用《ISO 10578: 1992《》G。B/T 17851-1999 形状和位置公差 基准 和基准体系》等效采用《ISO 5459:1981》。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等效采用 《ISO 2768:1989》代替 《GB 1184-80》。
《GB/T 1182-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通则、定义、 符号和图样表示法》等效采用《ISO 1101:1996》代替 《GB 1182-80》和《GB 1183-8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零件的制造的 要求也日益提高。若只采用收紧尺寸公差的方 法来满足其形位精度要求,会使工艺复杂,制 造成本昂贵。而且在有些情况下,用收紧尺寸 公差的方法也无法满足其形位精度要求。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H±△H
L±△L
如图1所示,L和H的尺寸公差再小,但垂直度仍无 法控制。形位公差随着尺寸公差不能满足生产要 求而发展起来了。
《GB/T 17852-1999 形状和位置公差 轮廓的 尺寸和公差注法》等效采用《ISO 1660:1982》。
《GB/T 18780.1-2002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 (GPS)几何要素 1部分:基本术语和定义》 等效采用《ISO 14660-1 : 1999》。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GB/T 13319-2003 产品几何量技术 规范(GPS)几何公差 位置度公差注法》 等效采用《ISO 5458: 1998》代替 《GB/T 13319-1991》 。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 1840年开始采用通规,1870年后在使用通 规和止规的基础上,采用了把零件的尺寸 规定在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之间 的原理,解决了装配零件的互换性问题, 互配零件可以单独制造,制造精度亦随之 提高。1902年尺寸公差的初期极限与配合 制,诞生于英国。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形状与位置公差详解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前言
概况
形位公差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 早期,在工业生产比较落后的时代,加工相互配 合的零件要采用配作的方法。如加工相互配合的 孔和轴,先加工孔,然后按照孔的尺寸加工轴, 使其符合装配要求。显然,这样加工出的零件不 能互换,故当时两个零件能否互相配合是主要矛 盾,形位公差还未提到议事日程。
1950年起英、加拿大、美三国颁布了用文字说明标 注的形位公差标准(BS 308-1953、CSA B78.11954、ASA Y14.5-1957)。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1958年ISO发布了关于形位公差框格注法的标准推 荐草案,第一次向世界各国推荐框格注法。紧接着各 国纷纷修订本国标准。
1969年ISO颁布了ISO/R 1101-1969《形状和位置公 差第1部分概述、符号、图样标注法 》。该标准规定 了形状和位置公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框格代号注法。
我国在1959年颁布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GB130-59 《机械制图 偏差的代号及其注法》中规定 了形状和位置偏差的注法。用文字和符号两种方法标 注。符号是采用原苏联标准。但各企业很少采用,极 大部分仍用文字说明。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我国在74 - 75年之间先后颁布了三项形状和位置公 差的国家试行标准(GB1182、83、84)。
此后经几年的实践考验和理论探讨,于1980年正式 颁布了四项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国家标准。即:
GB 1182 - 80 形状和位置公差 代号及其标注 GB 1183 - 80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术语及定义 GB 1184 - 80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的规定 GB 1958 - 80 形状和位置公差 检测规定
《GB/T 1958-2004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 范(GPS)形状和位置公差 检测规定》
代替《 GB 1958-1980》。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形状 和位置公差标准体系。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一、概述
目前我国推荐执行的国家标准: GB/T 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未注公差 值》 GB/T 18780.1-2002《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几何 要素 第1部分: 基本术语和定义》等。 GB/T 1182-200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几何公 差 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GB/T 4249-2008《公差原则》 GB/T 16671-2008《几何公差 最大实体要求、 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 GB/T 17851-2008《几何公差 基准和基准体系》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为了在企业很好地全面贯彻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国家标
准,80年代初期国内举办了大量的培训班,普及这四个标
准。并要求自86年起,新产品图样的形状和位置公差必须
采用框格代号注法,不可用文字说明法。否则新产品鉴定
将不被通过。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此后,我国又相继颁布了以下配套国家标准。
GB 13319 - 91 位置度公差 所有这些标准的贯彻和实施,都对振兴我国的机械
工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过程的经济性发挥了
良好的促进作用。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近年来,为遵循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原则,我国又 制、修订了一些形位公差国家标准。即:
《GB/T 4249-1996 公差原则》等效采用《ISO 8015:1985》代替 《GB 4249-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