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学网上辅导材料9

合集下载

水力学辅导材料

水力学辅导材料

水力学辅导材料一、是非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理想液体就是不考虑粘滞性的实际不存在的理想化的液体。

(√)2、图中矩形面板所受静水总压力的作用点与受压面的形心点O重合。

(×)3、园管中层流的雷诺数必然大于3000。

(×)4、明槽水流的急流和缓流是用Fr判别的,当Fr>1为急流。

(√)5、水流总是从压强大的地方向压强小的地方流动。

(×)6、水流总是从流速大的地方向流速小的地方流动。

(×)6、达西定律适用于所有的渗流。

(×)7、闸孔出流的流量与闸前水头的1/2次方成正比。

(√)8、渐变流过水断面上各点的测压管水头都相同。

(√)9、粘滞性是引起液流运动能量损失的根本原因。

(√)10、直立平板静水总压力的作用点就是平板的形心。

(×)11、层流的沿程水头损失系数仅与雷诺数有关。

(√)12、陡坡上出现均匀流必为急流,缓坡上出现均匀流必为缓流。

(√)13、在作用水头相同的条件下,孔口的流量系数比等直径的管嘴流量系数大。

(×)14、两条明渠的断面形状、尺寸、糙率和通过的流量完全相等,但底坡不同,因此它们的正常水深不等。

(√)15、直立平板静水总压力的作用点与平板的形心不重合。

(√)16、水力粗糙管道是表示管道的边壁比较粗糙。

(×)17、水头损失可以区分为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

(√)18、牛顿内摩擦定律适用于所有的液体。

(×)19、静止液体中同一点各方向的静水压强数值相等。

(√)20、明渠过流断面上各点的流速都是相等的。

(×)21、缓坡上可以出现均匀的急流。

(√)22、静止水体中,某点的真空压强为50kPa,则该点相对压强为-50 kPa。

(√)24、满宁公式只能适用于紊流阻力平方区。

(√)25、水深相同的静止水面一定是等压面。

(√)26、恒定流一定是均匀流,层流也一定是均匀流。

(×)27、紊流光滑区的沿程水头损失系数仅与雷诺数有关。

水力学课件doc资料

水力学课件doc资料

水力学课件doc资料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水和水循环》的第一课时《水的三态》。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以及其特点。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说出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的三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难点:水蒸气的概念以及水的气态特点。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烧杯、玻璃棒、滴管、冰块、热水、PPT课件。

学具:实验记录表、温度计。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PPT课件,展示自然界中水的不同状态,如冰川、河流、云雾等,引导学生思考:水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呈现哪些状态?二、实验观察(15分钟)1. 教师将一杯热水放在桌子上,引导学生观察热水中的气泡,并提问:这些气泡是什么状态的?它们是从哪里来的?2. 教师用滴管从烧杯中取出一滴水,放在玻璃棒上,引导学生观察水滴的变化,并提问:水滴为什么会变成水珠?这是什么现象?3. 教师将一块冰块放入烧杯中,引导学生观察冰块的变化,并提问:冰块为什么会融化?这是什么现象?三、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水的三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2. 教师讲解水蒸气的概念以及水的气态特点。

四、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水的三态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水的三态固态:冰川、冰块液态:河流、湖泊气态:云雾、水蒸气作业设计:1.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水的三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答案:水的三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包括:水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水从液态变为气态(蒸发)、水从固态变为液态(融化)、水从气态变为液态(凝结)。

2. 请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水的三态变化。

水力学网上辅导材料7,8,9

水力学网上辅导材料7,8,9

水力学网上辅导材料7:一、第6章 明渠恒定流动(2)6.9水跃和水跌(1)水流从缓流向急流过渡,水面经过临界水深h k ,形成水跌现象。

水跌经常发生在跌坎处、由缓坡向陡坡过渡及水流由水库进入陡坡渠道等地方。

水流从急流跨过临界水深h k 变成缓流,形成急剧翻滚的旋涡,这种水力突变现象称为水跃,常发生在闸、坝的下游和由陡坡向缓坡的过渡。

(2)水跃存在急剧翻滚的表面旋涡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是水利工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消耗水流多余能量的方式。

(3)在棱柱体水平明渠中,水跃的基本方程式为(6—17) 即 J (h 1)=J (h 2) (6—18)J (h )称为水跃函数,水跃方程表明跃前断面的水跃函数值等于跃后断面的水跃函数值。

我们把满足水跃方程的跃前断面水深h 1和跃后断面水深h 2称为一对共轭水深,。

(4)水跃共轭水深的计算是这一部分的重点。

对于一般形状断面的明渠可以采用试算法和图解法。

矩形断面明渠的共轭水深计算依据下列公式(要求掌握并记住)。

(6—19) 或 (6—20)请注意:根据水跃函数曲线,跃前断面水深越小,,跃后断面的水深越大。

同时还要求能依据教材上提供的公式进行水跃能量损失和水跃长度的计算。

(5)水跌也是急变流,当水流从缓流向急流过渡时,水深是连续地逐渐减小的。

因此必定在某个位置水深正好等于临界水深h k ,通常这个位置在跌坎和从缓坡转向陡坡的变坡处略靠上游处,但距离很小。

为方便分析起见,我们就认为跌坎和变坡处的水深为临界水深h k ,也就是认为当发生水跌现象时,跌坎或变坡处的水深就是已知水深h k 。

在后面将要讨论的明渠恒定非均匀流水面曲线的分析中,我们把已知水深的断面称为控制断面。

水面线分析就是从已知水深的控制断面为起点,向上游或下游推进。

所以在进行水面曲线分析中,首先需要确定控制断面。

6.10棱柱体明渠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水面曲线分析(1)棱柱体明渠渐变流水面曲线分析的基本方程是(6—21)(2)明渠水流中存在两条水深线:即正常水深线N —N 和临界水深线K —K ;明渠中存在5种底坡:即缓坡、陡坡、临界坡、平坡和逆坡。

水力学网上辅导材料

水力学网上辅导材料

水力学教学辅导第八章泄水建筑物下游水流衔接与消能【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泄水建筑物下泄水流的特点和衔接消能方式。

2、掌握底流消能的水力设计方法,会进行消力池尺寸的计算。

3、了解挑流消能的基本概念【学习指导】8.1 概述(1)泄水建筑物下游水流的消能方式经堰、闸、桥、涵、陡坎等泄水建筑物下泄的水流,流速高,动能大,必须采取工程措施消耗水流多余的能量,防止其对下游河床的严重冲刷和淤积,避免破坏水工建筑物的正常运行。

常用的消能方式有3种:底流消能、挑流消能、面流消能。

此外还有兴建消力戽的消能方式。

①底流型衔接消能底流式消能就是在泄水建筑物下游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使沿建筑物下泄的急流贴槽底射出,利用水跃原理,有效地控制水跃发生的位置,使下泄的高速水流通过水跃转变为缓流,通过主流在水跃区的扩散、混掺达到消能的目的。

这种衔接消能方式中,高流速的主流位于底部,故称为底流型衔接消能。

如图所示。

②挑流型衔接消能挑流型衔接消能就是利用下泄水流所挟带的巨大动能,采用挑流鼻坎因势利导将水股挑射空中,后跌落在离建筑物较远的下游,使射流所造成的冲刷坑不会危及水工建筑物的安全。

下泄水流的余能一部分在空中消散,大部分则在水股跌入下游冲刷坑水垫塘之后,通过水股前后两侧的水滚而消除。

如图所示。

③面流型衔接消能面流型衔接消能就是在建筑物的出流部分采用跌坎,将泄出水流导入下游水域表层(当然要求下游水深比较大而且比较稳定),主流和河床之间由巨大的底部漩滚隔开,避免了高速主流对河床的冲刷。

余能主要通过水舌扩散、流速分布的调整以及底部漩滚主流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消除。

由于衔接消能段高速主流位于表层,故称为面流型衔接消能。

如图所示。

④戽流型衔接消能戽流型衔接消能是在溢流坝末端建造一个具有较大反弧半径和挑角的形同戽勺的鼻坎,下泄水流由于受到下游水位的顶托,在戽内形成表面漩滚,主流则仍然贴着戽壁沿鼻坎挑起,形成涌浪,并向下游扩散,同时在鼻坎下产生一个反向漩滚,涌浪后面产生一个微弱的表面漩滚,即“三滚一浪”是戽流型衔接消能的典型流态。

水力学资料

水力学资料

3 计算渠道通过的流量 Q 10.55 m s 小于设计流量。所以该渠道 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渠道过流能力计算及断面尺寸设计
【 例5-2 】 某梯形断面渠道,土质为粘土,其底宽 b=0.4m ,边坡系数m=1.5 , 渠道底坡i=0.001 ,糙率 n =0.025 ,渠道的设计流量QP =0.55m3 / s ,渠底至 渠顶高差为0.86m ,渠顶的安全超高为0.2m ,试校核 渠道的输水能力和流速。
根据实测过水断面的尺寸、底坡及渠道通过的流量,求解 渠道的粗糙系数(糙率)n值。由明渠均匀流基本公式可得
n A 2 / 3 1/ 2 R i Q
渠道过流能力计算及断面尺寸设计
【例5-4】某梯形断面土质渠道,渠中正常水深h0=1.2m, 底宽b=2m,边坡系数m=1.5,通过的流量 Q 2.0(m / s) ,底坡 i=0.0002。试求该渠道的糙率n值
渠道水力计算
项目
建筑物壁面静水荷 载分析与计算 有压管道水力分析 与计算
单元1:明渠均匀流特点、计算公式 单元2: 明渠非均匀流的三种流态及判别
单元3:急流缓流转换现象——水跌与水跃 单元4: 渠道过流能力计算及断面尺寸设计 单元5:渡槽水力计算
渠道水力分析
与计算
单元6:水面线分析基础
单元7:棱柱体渠道水面线分析 单元8:
v Q 0.554 0.604 (m / s) A 0.917
所以,渠中流速满足 v不淤
[v] v不冲
,渠道是稳定的。
渠道过流能力计算及断面尺寸设计
二)确定渠道的底坡
设计流量确定后,渠道的渠底高程差或水面落差都可归纳为 求渠道的底坡i的问题,即已知渠道的糙率、设计流量、断 面形状和尺寸,求所需的底坡。 计算底坡的公式为

水力学课件doc资料

水力学课件doc资料
水力学

第三章 液体一元恒定总流基本原理


液 体 一 元 恒 定 总 流 基 本 原 理
水力学
第 三
3.1 概述
章 本章重点:

体 1.描述液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元 恒
2.描述液体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

总 流
3.一元恒定总流的三大方程的实际应用

本 原
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动量方程

水力学

三 3.2
质点在空间的位置坐标( x, y, z )
章 表示为质点起始坐标(a, b, c)和时间t的函数。


x = x ( a ,b, c, t )
一 元
y = y ( a, b, c, t )
恒 定
z = z ( a, b, c, t )

流 基
式中a, b, c, t 称为拉格朗日变数。



水力学
水力学
第 三 章
液 体 一 元 恒 定 总 流 基 本 原 理
水力学
第 三 章
下列是管道过水断面流速分布及断面平均流速分布图 液 体 一 元 恒 定 总 流 基 本 原 理
水力学
第 三 章 下列是管道过水断面流速分布及断面平均流速分布图
液 体 一 元 恒 定 总 流 基 本 原 理
水力学
第 均匀流、非均匀流
三 章
➢ 各点的运动要素 不随时间变化的流动

随时间变化的流动











恒定流 非恒定流
水力学
第 三

水力学辅导材料5-9章

水力学辅导材料5-9章

水力学辅导材料第5章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教学基本要求】1.熟悉层流与紊流流态的特点和形成条件,掌握流态判别标准。

2.了解流动中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的两种形式,掌握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的计算方法。

【学 习 重 点】1.层流与紊流流态及其判别标准,雷诺数的表示方法和物理意义,2.均匀流基本方程,圆管均匀流的流速分布规律,层流沿程阻力系数的确定,3.尼古拉兹实验及其确定紊流沿程阻力系数的方法,紊流沿程阻力系数的计算。

4.局部阻力系数的确定。

【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5.1两种流态和判别标准通过雷诺实验可以观察到运动的流体存在两种流态,即层流与紊流。

层流与紊流的过渡区可以近似用过渡区下限转变点代替。

用无量纲雷诺数来描述流体运动时,转变点上的雷诺数为临界雷诺数,它是两种流态的判别标准。

当雷诺数小于临界雷诺数时,流态为层流;当雷诺数大于临界雷诺数时,流态为紊流。

管流中临界雷诺数为2000。

在理解两种流态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掌握雷诺数νμρvd vd ==Re 的表达式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弄清临界雷诺数来源,牢记管流中临界雷诺数为2000的层流与紊流的判别标准。

5.2 边界层与边界层分离现象简介本节不要求掌握。

5.3 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的关系由于流体运动接触到的边壁形状不同,边壁对流体的阻碍作用不同,流体流动受到的阻力也不同。

流动阻力分为两种,即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对应这两种阻力的能量损失是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

了解不同边壁形状与流动阻力的关系,注意区分流动系统中的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掌握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的表达式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5.4均匀流基本方程根据均匀流定义、能量方程和力的平衡方程,推导出沿程损失与管径、切应力等物理量的关系。

能量方程中的能量损失是过流断面的平均值,过流断面上各点的能量损失均相等,由此可以得到切应力分布与管径的线性、正比关系。

这一沿程损失与管径、切应力等物理量的关系或切应力分布与管径的线性、正比关系就是均匀流基本方程。

水力学教学辅导

水力学教学辅导

水力学教学辅导第二章 水静力学【教学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静水压强的两个重要的特性和等压面的性质。

2、掌握静水压强基本公式和物理意义,会用基本公式进行静水压强计算。

3、掌握静水压强的单位和三种表示方法;绝对压强、相对压强和真空度;理解位置水头、压强水头和测管水头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

4、掌握静水压强的测量方法和计算。

5、会画静水压强分布图,并熟练应用图解法和解析法计算作用在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

6、正确绘制压力体,掌握曲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学 习 重 点】1、静水压强的两个特性及有关基本概念。

2、重力作用下静水压强基本公式的物理意义和应用。

3、压强量度与量测。

4、静水压强分布图和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5、压力体的构成和绘制以及曲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水静力学的任务是研究液体的平衡规律及其工程应用。

2.1 静水压强及其特性静止液体作用在每单位受压面积上的压力称为静水压强,单位为(N/ m 2),也称为帕斯卡(P a )。

某点的静水压强p 可表示为:(2—1)静水压强有两个重要特性:(1)静水压强的方向垂直并且指向受压面;(2)静止液体内任一点沿各方向上静水压强的大小都相等,或者说每一点的静水压强仅是该点坐标的函数,与受压面的方向无关,可表示为p = p (x ,y ,z )。

这两个特性是计算任意点静水压强、绘制静水压强分布图和计算平面与曲面上静水总压力的理论基础。

2.2 等压面液体中由压强相等的各点所构成的面(可以是平面或曲面)称为等压面,静止液体的自AP p A ∆∆=→∆0lim由表面就是等压面。

对静止液体进行受力分析,导出液体平衡微分方程即欧拉平衡方程。

根据等压面定义,可得到等压面方程式:X d x+Y d y+Z d z = 0 (2—2) 式中:X 、Y 、Z 是作用在液体上的单位质量力在x 、y 、z 坐标轴上的分量,并且(2—3) 其中:U 是力势函数。

等压面有两个特性:(1)等压面就是等势面;(2)等压面与质量力正交。

《水力学(B)》网考复习资料

《水力学(B)》网考复习资料

《水力学(B)》网考复习资料《水力学(B)》网考复习资料《水力学(B)》期末复习题一一、单选题1. _______是研究作用在液体上的力与运动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液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A 水静力学B 水动力学C 土动力学D 土静力学参考答案:B;2. 静止液体中同一点各方向的压强()。

A 大小相等B 大小不等C 仅水平方向数值相等D 铅直方向数值最大参考答案:A;3. 在均质、连通的液体中,水平面是等压面,这就是___原理。

A 连通器原理B 动量原理C 帕斯卡原理D 阿基米德原理参考答案:A;4. 作用于淹没物体上的静水总压力只有一个铅垂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同体积的水重,这是著名的_____原理。

A 连通器原理B 动量原理C 帕斯卡原理D 阿基米德原理参考答案:D;5. 理想液体的总水头线是一条()。

A 抛物线B 水平线C 曲线D 斜直线参考答案:B;6. 总流的动量方程为,如果由动量方程求得的力为负值说明______()A 说明原假设的力的方向不对,反向即可。

B 说明方程中流速的取值出现错误。

C 说明方程中流量的取值出现错误。

D 说明方程中流速和流量的取值均出现错误。

参考答案:A;7. 雷诺数Re是用来判别下列何种流动的重要无量纲系数A 均匀流与非均匀流B 层流与紊流C 急流与缓流D 明流与管流参考答案:B;8. 当水流的沿程水头损失系数λ只与边界粗糙度有关,可判断该水流属于A 紊流粗糙区B 紊流光滑区C 紊流过渡区D 层流区参考答案:A;9. 水泵的扬程是指()A 水泵提水高度B 水泵提水高度+吸水管的水头损失C 水泵提水高度+ 吸水管与压水管的水头损失D 吸水管与压水管的水头损失参考答案:C;10. 在缓坡明渠中不可以发生的流动是A 均匀缓流B 均匀急流C 非均匀缓流D 非均匀急流参考答案:B;二、多选题1. ______是压强单位A N/m2B PaC kN/mD mm汞柱参考答案:A,B,D;2. 关于无量纲数,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 量纲指数全部等于0的物理量称为无量纲数。

水力学网上辅导材料10

水力学网上辅导材料10

水力学网上辅导材料10: 一、第10章 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 【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相似现象和流动相似的特征。

2、了解水力学模型设计的相似原理和重力相似准则、阻力相似准则,能进行模型比尺和对应物理量的计算。

3、了解量纲和谐原理的基本概念。

【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这一章要求学员进行一般的了解,重点掌握重力相似准则、阻力相似准则以及模型比尺和对应物理量的计算。

实际工程中的水流现象非常复杂,仅靠理论分析对工程中的水力学问题进行求解存在许多困难,模型试验和量纲分析就是解决复杂水力学问题的有效途径。

因此要求我们对模型试验和量纲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有初步的了解。

通过本章学习,会根据不同的水流模型试验,依据重力相似准则和阻力相似准则进行相似比尺设计和原型与模型对应的物理量的计算。

10.1 相似现象和流动相似的特征相似是人们常遇到的概念,最常见的是指图形的相似,即两个几何图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的角都相等。

流动相似是图形相似的推广。

流动相似具有三个特征,或者说要满足三个条件,即: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动力相似。

其中几何相似是前提,动力相似是保证,才能实现运动相似这个目的。

运动相似和动力相似是表示原型和模型两个流动对应的点速度、压强和所受的作用力都分别满足确定的比例关系。

10.2相似理论和牛顿相似准则相似原理是进行水力学模型试验的基础,它是指实现流动相似所必需遵循的基本关系和准则。

在满足几何相似的前提下,动力相似是实现流动相似的必要条件,即要求模型和原型中作用在液体上的各种力都成比例。

用数学式可以表达为:(Ne )P =(Ne )M (10—1)式中牛顿数 表示某种力与惯性力的比值,F 可以是任何种类的力,下标P和M 分别表示是原型和模型的物理量。

这就是实现流动动力相似的牛顿相似准则。

10.3重力相似准则和粘滞力相似准则22Ne υρL F=作用在液体上有许多种力,其中主要作用力是重力、惯性力和阻力,阻力又可分为粘滞阻力和紊动阻力。

水力学讲义

水力学讲义

水 力 学 讲 义
2、水头损失:水流在运动过程中克服水流阻力而消耗的 能量称为水头损失。其中边界是外因,粘滞性是内因。 3、根据边界条件的不同,水头损失分两类:对于平顺的 边界,水头损失与流程成正比,称为沿程水头损失,用hf 表示;由于局部边界急剧改变,导致水流结构改变、流速 分布调整并产生旋涡区,从而引起的水头损失称为局部水 头损失,用hj表示。
这里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 圆管层流运动的沿程阻力系数λ与雷诺数Re成反比。从沿程水 头损失等式中也可看出hf与流速的一次方成正比,这个结果与雷诺 实验的结论相一致,为后面讨论紊流的λ变化规律提供了重要依据。
水 力 学 讲 义
3.6 紊流 一、紊流运动要素 紊流的一系列参差不齐的涡体连续通过某一定点时, 此处的瞬时运动要素(如流速、压强等)随时间发生波动, 叫做运动要素的脉动。 某一瞬间通过定点的液体质点的流速称为该定点的瞬时 流速;任一瞬时流速总可分解为三个分速ux、uy、uz。
1 ux T

T
0
u x dt
第三章 液流形态及水头损失
二、紊动附加切应力 紊流切应力的计算,由两部分所组成:相邻流层间的粘 滞切应力和由脉动流速所产生的附加切应力,即 2 du 2 du l dy dy
水 力 学 讲 义
三、紊流粘性底层 在紊流中,紧靠固体边界的地方,粘滞切应力起主要作 用,液流型态属于层流。因此紊流并不是整个液流都是 紊流,在紧靠固体边界表面有一层极薄的层流层存在, 叫做粘性底层。在层流底层以外的液流才是紊流。称为 紊流流核。
3.3 均匀流沿程水头损失与切应力的关系 ----均匀流基本方程
在均匀流中,任意取出一段总流来分析。 如图,对1-1,2-2写能量方 程:hf=(z1+p1/r)-(z2+p2/r) 通过力的平衡分析可得:

水力学辅导材料

水力学辅导材料

水力学辅导材料9一、 第8章 渠系连接建筑物的水力计算【教学基本要求】本章主要是工程水力设计计算,包括渡槽、跌水以及渐变段等实际工程的水力计算。

这部分不内容作为本课程考试的要求,但是实际工程中会经常遇到。

希望学员们结合自己的工作需要去学习。

【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8.1 渠系连接建筑物的水力计算基本公式1. 明槽渐变段的水力计算公式明槽渐变段的上下游水位差△z :进口收缩渐变段 t L J gv g v z z z ⋅+-+=-=∆)22)(1(21122221ααζ 出口扩散渐变段 t L J g v g v z z z ⋅---=-=∆)22)(1(22221112ααζ明渠渐变段的长度L t : )(min max B B L t -⋅=ηη为系数:对进口的收缩段,η取1.5~2.5;对出口的扩散段,η取2.5~3.0。

)(1212z z h h ---=∆2.渡槽的水力计算公式槽身段流量与断面尺寸的关系: i R AC Q ⋅=槽身段水面降落值: L i z z ⨯=-32进、出口渐变段的水力计算公式与明槽渐变段的水力计算公式相同。

3.跌水的水力计算公式矩形断面进口 23012H g mb Q d ε=bH K 0121ζε-= 流量系数m 按堰流确定;K ζ按图8-6所示选用。

梯形断面进口 23011112H g b m Q d = , 23022222H g b m Q d =118.0H ctg b b θ+=, 228.0H ctg b b θ+=消能段中的跌水射程:当坎为宽顶堰时, 000)25.0(0.4H H P m L +⋅=当底坎为实用堰时: 000)3.0(34.3H H P m L +⋅=消力池的长度: j b L L L 8.00+=消力池的深度 t c h h d -''=05.1消力墙的高度 H h c c -''=05.18.2 渠系连接建筑物的水力计算的基本概念1. 渐变段的分类急流渐变段与缓流渐变段;收缩渐变段与扩散渐变段;曲线型渐变段与直线型渐变段;直线型渐变段又包括:楔型、圆弧型、八字型和直角型渐变段。

职业技能培训课件水力学PPT资料(正式版)

职业技能培训课件水力学PPT资料(正式版)


第一节 水的性质
❖ 三、水的化学成分
❖ (一)水的分解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火场上的消防水柱射流触及高温设备,
液窒在体息这的 作 些体用情积况随下压,▪C力需. 冰增要加采。水而用减高在小压常的大性流温质量下称、为射为液水液体有的效体压射,缩程性远在。的常消防压水下炮进、行水灭火温超过100℃时, 凝结成固体称为
冷用却水作 可用以扑灭易▪B.溶(于一水的)固水体的物质比火灾热;容
分散射流时,水▪ 滴粒径水平均温小升于1高001um℃时,时称,为喷单雾位水射体流积。 的水需要吸收的热量,称为比热容。若将水 (压1缩)性喷小雾,水膨枪胀的性分的小类比和用热途作B. 为1,则其他液体的比热容均小于1,水比任何液体的比热容都大。 使消防队员难以接1近L火的源实水施温射水升,高或遇1大℃风消,防需水枪要射吸流会收被4冲2散00J的热量。若将1L常温的水(20 ℃)
职业技能培训课件水力学
学习提纲
第一节 水的性质 第二节 水的灭火作用 第三节 消防射流 第四节 消防水力学基本知识习题
第一节 水的性质
❖ 水是无嗅无味的液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它取用方便,
常见的射流类分型布有密广集射泛流,和分同散射时流由两种于。 水在化学上呈中性,无毒,且冷却效果非常好, 2消N防a+水2H池2的O特因高点温此是2射N水程aO远是H、+最水H量2常↑大+热。用量的灭火剂。
水体积
00.9897
30 0.9853
40 0.9810
50 0.9766
第一节 水的性质
❖ 从表中可以看出,水体积变化不大。因此,在一般计算中,通常把水看成
是不可压缩的液体。即认为水的密度P和容重y为一常数,但个别特殊情况, 液体的压缩性不能忽略。如水枪上的开关突然关闭时,会产生一种水击现象, 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就必须考虑液体的压缩性。

《水力学》课程复习指导.doc

《水力学》课程复习指导.doc

《水力学》课程复习指导(必修专科)一、考试题型判断题,大概20分左右;单项选择题,20分左右;问答题10分左右;计算题50分左右。

二、考试说明考核重点及复习题在网上复习考试栏目中三、简答题复习重点说明::带▲的知识点将只在形成性考核中进行考核,终结性考核不再涉及。

第1章绪论考核知识点:▲液体运动的基本特征。

连续介质和理想液体的概念。

液体主要物理性质:惯性、万有引力特性(重力)、粘滞性、可压缩性和表面张力特性。

物理量量纲的概念和单位。

5?▲作用在液体上的两种力:质量力、表面力。

考核要求了解液体流动的基本特征,理解连续介质与理想液体的概念和在水力学研究中的作用。

理解液体5个主要物理性质及其特征值和度量单位,重点掌握液体粘滞性及粘滞系数、牛顿内摩擦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了解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液体的可压缩性和表而张力特性。

了解量纲的概念,并口能表示各种物理量的量纲和单位。

了解质量力、表面力的定义,理解单位表面力(压强、切应力)和单位质量力的物理意义。

第2章水静力学考核知识点1.静水压强及其两个特性;等压面概念。

2.静水压强基木公式及其物理意义。

3.静水压强的表示方法、单位和水头的概念。

4.静水压强的量测和计算。

5 ?作用于平而上静水总压力图解法和解析法计算。

6.作用在曲面上水平分力计算和铅垂分力的计算。

考核要求理解静水压强的两个特性和等压面的概念和性质。

掌握静水压强基木公式并能用來进行静水压强计算,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

理解静水压强3种表示方法(绝对压强,相对压强,真空度)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和换算,注意真空度的概念,理解表示压强的单位和位置水头、压强水头、测压管水头的概念。

了解静水压强量测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应用静水压强基本公式和等压面进行静水压强计算。

掌握绘制静水压强分布图的绘制和计算作用在平而上静水总压力的图解法和解析法。

掌握压力体图的构成和铅垂作用力方向的判别,以及计算作用在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水平分力和铅垂分力的方法。

自学考试专题:桥涵水文自学辅导材料

自学考试专题:桥涵水文自学辅导材料

第一部分自学指导第1章绪论一、主要内容1.水力学的研究方法(1)理论分析法(2)科学实验法(3)数值计算法2.水文学的研究方法(1)成因分析法(2)数理统计法(3)地区综合法3. 液体的主要物理性质(1)密度(2)容重(3)粘滞性(4)牛顿内摩擦定律4.作用在液体上的力(1)表面力(2)质量力(3)单位质量力及其分量。

二、重点(1)液体的粘滞性(2)牛顿内摩擦定律(3)理想液体(4)实际液体三、难点(1)表面力(2)质量力(3)单位质量力及其分量第2章水静力学基础一、主要内容1.静水压强分布规律(1)静水压强的特性(2)液体平衡微分方程(3)等压面2.重力作用下水静力学基本方程(1)水静力学基本方程(2)绝对压强与相对压强(3)真空值(4)静水压强分布图绘制3.平面上静水总压力计算方法(1)解析法(2)图解法4.曲面上静水总压力计算(1)压力体绘制(2)水平分力计算(3)铅垂分力计算(4)总压力计算二、重点(1)静水压强的特性(2)静水压强分布图绘制(3)平面上静水总压力计算(4)压力体绘制方法(5)曲面上静水总压力计算三、难点(1)液体平衡微分方程(2)压力体的构成边界(3)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计算第3章水动力学基础一、主要内容1.描述液体运动的两种方法(1)拉格朗日法(2)欧拉法2.欧拉法的基本概念(1)流线与流管(2)过水断面(3)元流与总流(4)流量(5)断面平均流速(6)恒定流与非恒定流(7)均匀流与非均匀流(8)渐变流与急变流3.恒定流连续性方程(1)元流连续性方程(2)总流连续性方程4.恒定总流实际液体能量方程(1)流速水头(2)压强水头(3)测压管水头(4)总水头(5)水头损失(6)能量方程应用条件5.恒定总流动量方程(1)控制体(2)动量方程应用要点二、重点(1)欧拉法(2)流线(3)流量(4)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5)恒定总流能量方程(6)总水头(7)水头损失(8)恒定总流动量方程。

水力学网上辅导材料1

水力学网上辅导材料1

水力学网上辅导材料1:一、水力学学习方法指导水力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专科)必修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是研究以水为代表的液体的平衡和机械运动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在工程中的应用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掌握水流运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能正确区分不同水流的运动状态和特点;掌握水流运动的基本规律,并能运用水流运动基本理论分析小型水利工程中一般的水力现象;学会常见水利工程中的水力计算,能进行水力荷载的确定、过水能力和过流建筑物尺寸的设计计算,以及水流衔接和消能的水力设计,了解水流运动要素的量测方法,为今后学习专业课程、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员们学习使用的是由李国庆、刘之平主编的为开放试点教育编写的水力学教材。

教材每一章包括基本要求、学习重点、本章内容、小结和练习题。

学员在学习每一章内容前,可以预先阅览基本要求和学习重点,以便明确学习的主要内容。

在学习完每一章的内容后,要对本章进行小结,并用后面的思考题检查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习题练习,掌握水力计算的基本方法,这些水力计算方法是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的。

如果在学习中有疑难问题,可以通过信件、电话或网上联系,由教师进行答疑。

对于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水力学问题,也欢迎来信来电联系。

认真完成习题是学习过程中加深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基本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培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应认真、独立完成思考题和规定的作业。

解题时要审明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要求的水力参数,绘出简图,理顺解题思路,确定应用的公式、图表,做到分析有依据,计算准确,步骤清楚,书写整洁,答案完整。

每个习题解题过程应包括:已知条件、所求的问题、简图和求解过程。

求解过程应包括引用的公式及其编号、必要的坐标、计算过程及答案,还要注意物理量的单位。

计算的程序为:计算公式未知量表达式代入数据重要计算过程答案。

还需要强调的是,在练习题中通常把基本条件和参数都告诉了你,根据这些已知条件你可以直接进行分析和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力学网上辅导材料9:一、 第8章 渠系连接建筑物的水力计算【教学基本要求】本章主要是工程水力设计计算,包括渡槽、跌水以及渐变段等实际工程的水力计算。

这部分不内容作为本课程考试的要求,但是实际工程中会经常遇到。

希望学员们结合自己的工作需要去学习。

【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8.1 渠系连接建筑物的水力计算基本公式1. 明槽渐变段的水力计算公式明槽渐变段的上下游水位差△z :进口收缩渐变段 t L J gv g v z z z ⋅+-+=-=∆)22)(1(21122221ααζ 出口扩散渐变段 t L J g v g v z z z ⋅---=-=∆)22)(1(22221112ααζ明渠渐变段的长度L t : )(min max B B L t -⋅=ηη为系数:对进口的收缩段,η取1.5~2.5;对出口的扩散段,η取2.5~3.0。

)(1212z z h h ---=∆2.渡槽的水力计算公式槽身段流量与断面尺寸的关系: i R AC Q ⋅=槽身段水面降落值: L i z z ⨯=-32进、出口渐变段的水力计算公式与明槽渐变段的水力计算公式相同。

3.跌水的水力计算公式矩形断面进口 3012H g mb Q d ε=bH K 0121ζε-= 流量系数m 按堰流确定;K ζ按图8-6所示选用。

梯形断面进口 23011112H g b m Q d = , 23022222H g b m Q d =118.0H ctg b b θ+=, 228.0H ctg b b θ+=消能段中的跌水射程:当坎为宽顶堰时, 000)25.0(0.4H H P m L +⋅=当底坎为实用堰时: 000)3.0(34.3H H P m L +⋅=消力池的长度: j b L L L 8.00+=消力池的深度 t ch h d -''=05.1 消力墙的高度 H h c c-''=05.1 8.2 渠系连接建筑物的水力计算的基本概念1. 渐变段的分类急流渐变段与缓流渐变段;收缩渐变段与扩散渐变段;曲线型渐变段与直线型渐变段;直线型渐变段又包括:楔型、圆弧型、八字型和直角型渐变段。

2. 渐变段的作用:平顺过渡水流,避免产生较大的水面变化和水头损失。

3. 渐变段水力计算步骤在流量和上下游渠道的断面形状、尺寸已知的条件下:⑴ 根据工程对渐变段水流条件的要求,先选定渐变段的型式和尺寸(即平面轮廓尺寸和底部轮廓尺寸);⑵ 计算渐变段需要的长度L t ;⑶ 计算渐变段内的水面上升或下降值(即上下游水位差△z );⑷ 校核△z 是否满足工程要求,若不满足,重新选择渐变段的型式和尺寸,重复上述计算,直到满足为止;⑸ 计算渐变段底部高程升降值△。

4.渡槽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和特点渡槽的过水部分组成:槽身段,进口渐变段,出口渐变段。

槽身段是渡槽的主要部分,它输运水流跨越山谷或河流。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减少工程量,常取槽身段的断面面积小于上下游渠道的断面面积,而底坡则比上下游渠道的底坡为陡。

当渡槽的长度大于10倍以上上游渠道中的水深时,槽内水流可近似当作均匀流计算。

进口渐变段是连接上游渠道和渡槽中的水流,使其平顺过渡。

进口渐变段为收缩渐变段,水面跌落,而底部升高。

出口渐变段是连接渡槽和下游渠道中的水流,使其平顺过渡。

出口渐变段为扩散渐变段,水面有所回升,而底部降低。

5.渡槽水力计算的内容和步骤渡槽的水力计算主要是指:根据设计流量、允许的水位落差和上下游渠道均匀流的正常水深和流速,确定渡槽的横断面尺寸和纵坡,选定进、出口的渐变段型式和尺寸。

同时调整渡槽进出口底部高程,使通过设计流量时上下游渠道中保持均匀流。

渡槽的水力计算步骤为:⑴根据允许的水位落差,拟定渡槽的底坡i;⑵根据设计流量Q d,拟定渡槽的横断面形式和尺寸;⑶计算渡槽中的正常水深h 0;⑷拟定进、出口渐变段的形式和尺寸,并计算相应的长度、水面跌落或回升值、底部高程升降值等。

⑸校核计算结果是否满足工程要求。

若不满足,重新选择进、出口渐变段的型式和尺寸或渡槽断面的形式和尺寸,重复上述计算,直到满足为止。

6.跌水的类型和组成跌水分为单级跌水和多级跌水两种。

单级跌水由进口段、跌水墙和消能段三部分组成;多级跌水是由若干个单级跌水首尾相连而成的。

根据天然地面落差的大小,可决定修建单级跌水或多级跌水。

当天然地面落差小于3~5米时,常做成单级跌水;当落差太大时,则将落差等分成高差相同的若干级,使水流呈阶梯状逐级下跌,做成多级跌水。

7.单级跌水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特点进口段的作用是使水流平顺通过跌坎,并控制上游渠道的水位,避免上游渠道产生过大的跌落或壅高。

其几何特征是:宽度收缩(宽度小于上游渠道宽度),底部水平(P s=0)或抬高(P s>0),断面形状有矩形、梯形和曲线型。

其过流特点与自由出流的实用堰流或宽顶堰流相同。

跌水墙一般做成垂直或略有倾斜的墙。

可按墙体的结构稳定性要求设计,水力学方面没有特殊要求。

消能段的作用是消除跌落水流的剩余能量,使下游渠道免受冲刷。

消能段常做成消力墙式消力池或降低护坦高程形成的消力池。

水流跌落时,进入消力池之前为自由射流,入消力池之后产生淹没度不大的水跃,与底流消能的水流特点相同。

设计消力池长度要考虑水流跌落时的射程外,其它与底流消能的水力计算相同。

8.跌水的设计流量Q d跌水的设计流量Q d的选择原则是:由Q d决定的跌坎尺寸,当Q=Q d时,上游渠道为均匀流;当Q = Q max和Q = Q min时,上游渠道的壅水和跌落值为最小。

对于矩形断面进口,在Q max和Q min之间选择一个满足上述要求的值作为设计流量Q d;对于梯形断面进口,在Q max和Q min之间可以选择两个设计流量Q d1和Q d2,由这两个设计流量设计的跌坎尺寸,可保证当Q = Q max和Q = Q min时,上游渠道的壅水和跌落值为最小。

二、第9章渗流【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渗流现象和渗流的基本概念,理解渗流模型的内容和建立的条件。

2、掌握渗流运动的基本定律,包括达西定律表达式及其适用范围,了解渗透系数k的确定方法。

3、了解地下河槽均匀渗流的计算方法,掌握杜比公式应用的条件。

对照明槽水面曲线分析,了解浸润线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4、了解井和井群的水力计算方法。

5、初步了解求解渗流的其他方法。

【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本章研究的渗流运动是指水在有孔隙的土壤或岩石中的流动,如在土坝、井、闸坝基础内均存在地下水的渗流运动。

渗流属于水力学的一个专门问题,它同其它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9.1 渗流基本概念(1)无压渗流:位于不透水地基上并且具有自由面(也称为浸润面)的渗流。

无压渗流主要求解渗流流量和地下水面线(浸润线)的分析计算。

(2)有压渗流:位于不透水层之间的渗流。

有压渗流除计算渗透流量,还要计算水工建筑物底板受到的扬压力。

(3)水在土壤中存在形式有四种:气态水、薄膜水或附着水、毛细水和重力水。

渗流是研究重力水在土壤中的运动规律。

(4)根据土壤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均匀和非均匀的、等向和非等向的。

水力学中的渗流主要研究重力水在均质等向土壤中的运动规律。

9.2渗流模型由于自然界土壤组成的复杂性,地下水在土壤孔隙中流动的真实情况难以完全了解和表达,因此,引入了渗流模型的概念。

渗流模型是指:忽略全部土壤颗粒的体积(或存在),认为地下水的流动是连续地充满整个渗流空间的连续流动。

但是建立渗流模型必须与实际渗流保持相同的边界条件、渗流流量和水头损失。

引入渗流模型,就可以把渗流的运动要素看作是在渗流场空间内的连续函数,可以用前面的一般水力学方法对渗流进行研究。

还需要注意的是:土壤中实际渗流的流速是大于在渗流模型中计算得到的渗流流速,在渗流中讨论的都是模型渗流流速。

9.3渗流基本定律——达西(H·Darcy)定律达西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得到均匀层流渗流的过水断面平均流速为v = kJ (8—1)式中:J 是渗流水力坡度(渗透坡降);k 是土壤的渗透系数,表示土壤渗透能力的大小,它具有流速的量纲。

根据实验条件,达西定律的适用范围是:恒定均匀层流渗流,并且土体结构没有被破坏,或者说不存在土体的渗透变形。

层流渗流也称为线性渗流,这时渗流流速与渗透坡降J 的一次方成正比。

紊流渗流也称为非线性渗流,达西定律表达式对紊流渗流不适用。

渗透系数k 是渗流计算中的重要参数,通常由室内或在施工现场进行测定,初估时可以根据经验总结的资料或经验公式确定。

9.4地下河槽恒定渗流由达西定律推广可以得到计算无压渐变渗流断面平均流速的杜比(Dupit )公式(8—2) 式中:H 是基准面以上的测压管水头,或称为水面高程, 是渗透坡降。

对于渐变渗流,同一过水断面上的渗透坡降可以认为是常数,因此同一渗流断面上各点的流速为定值。

对于地下河槽均匀渗流的断面平均流速和单宽渗流流量可以用下式计算:v = k i (8—3) q = kih 0 (8—4) 式中:i 是不透水层的底坡,对于均匀渗流,i 等于渗透坡降J 。

h 0为均匀渗流的水深。

9.5地下河槽渐变渗流的浸润曲线地下河槽渐变渗流浸润曲线的分析与明渠恒定渐变流水面曲线的分析相类似。

由于地下无压渗流不存在临界水深h k 和临界底坡i k ,因此地下河槽的浸润曲线分析中存在i >0, i = 0,i < 0三种底坡和四条水面曲线。

因此地下渗流的浸润曲线比明渠水面曲线分析更为简单。

上述三种底坡上的浸润曲线计算公式为:i >0时, (8—5) i =0时, (8—6)i <0时, (8—7) 式中:η1=h 1/h 0 ,η2=h 2/h 0 ,h 1 和h 2分别表示地下河槽中相距s 的上下两个断面处渗流水深,h 0为均匀渗流水深。

i '是反坡的绝对值,即i '=│i │,h '0是以虚拟的底坡为i '时的均匀渗流水深,η'= h / h '0 。

9.6井、井群和集水廊道的渗流计算(1)无压完全井的渗流计算渗流出水量 (8—8))11g 3.2(12120l --+-=ηηηηi h s )'1'1g 3.2''(''12120l ηηηη+++=-i h s )(22221h h s k q -=)/lg(36.10202r R h H k Q -=sH k d d -=υJs H =-d d式中:H 为无压含水层的水深,h 0为井中水深,R 是井的影响半径,r 0是井的半径。

(2)无压非完全井的渗流流量计算非完全井是指底座落在透水层上的井。

由于井底也向井内渗水,在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非完全井的出水量应该大于完全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