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泥质量控制基础知识.doc
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及质量控制_1
![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及质量控制_1](https://img.taocdn.com/s3/m/3bb5755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8.png)
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及质量控制发布时间:2022-10-17T08:55:56.000Z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2年11期作者:何臣[导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建筑企业必须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才能满足当下城市建设行业的发展需求何臣宜昌市宝业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 443000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建筑企业必须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才能满足当下城市建设行业的发展需求。
任何建筑物施工过程中都会使用到混凝土,混凝土作为第一建筑原材料,其自身的质量与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存在直接联系。
建筑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关注行业内最新的试验检测技术,针对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针对性的检测试验方法,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检测过程中也要安排专业人员对检测的流程进行严格的管理,保证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原材料都符合相关规定,在选用合理检测方式和检验模式的基础上能够大大降低在混凝土原材料检验工作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利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原材料;试验检测;质量控制1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与控制方法1.1拌合水的检测水是水泥混凝土的基础组成材料,因此在原材料检测过程中,水检测不可忽略。
一般,混凝土生产用水为城市自来水,pH呈酸性,接近7.0,满足使用要求。
但如果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在合理的范围内,将可能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检测人员需要对水中的氯离子含量进行检测;如果使用的是地下水或地表水,那么还应对其矿物质含量进行检测,以保证其满足使用要求,使其充分发挥凝结期间的优势,使得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正常增长,保障公路工程的耐久性与稳定性。
混凝土拌合期间,根据选用的自来水、地表水或地下水实际情况,在生产前需要作业人员重点检查拌合水的酸碱度,保障水质能够满足混凝土配置中的用水需求和要求,在整体上保障混凝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水泥基础知识
![水泥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c236d368762caaedc33d459.png)
水泥基础知识一、水泥术语:水泥按用途及性能分为三类。
1、通用水泥,一般土木建筑工程通常采用的水泥。
通用水泥主要是指:GB175—1999、GB1344—1999和GB12958—1999规定的六大类水泥,即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2、专用水泥,专门用途的水泥。
如:G级油井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
3、特性水泥,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水泥。
如:快硬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膨胀硫铝酸盐水泥。
二、水泥按其主要水硬性物质名称分为(1)硅酸盐水泥,即国外通称的波特兰水泥;(2)铝酸盐水泥;(3)硫铝酸盐水泥;(4)铁铝酸盐水泥;(5)氟铝酸盐水泥;(6)以火山灰或潜在水硬性材料及其他活性材料为主要组分的水泥。
三、水泥按需要在水泥命名中标明的主要技术特性分为:(1)快硬性:分为快硬和特快硬两类;(2)水化热:分为中热和低热两类;(3)抗硫酸盐性:分中抗硫酸盐腐蚀和高抗硫酸盐腐蚀两类;(4)膨胀性:分为膨胀和自应力两类;(5)耐高温性:铝酸盐水泥的耐高温性以水泥中氧化铝含量分级。
四、水泥命名的一般原则水泥的命名按不同类别分别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混合材料、用途和主要特性进行,并力求简明准确,名称过长时,允许有简称。
通用水泥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名称冠以混合材料名称或其他适当名称命名。
专用水泥以其专门用途命名,并可冠以不同型号。
以火山灰性或潜在水硬性材料以及其他活性材料为主要组分的水泥是以主要组分的名称冠以活性材料的名称进行命名,也可再冠以特性名称,如石膏矿渣水泥、石灰火山灰水泥等。
五、主要水泥产品的定义1、水泥:加水拌和成塑性浆体,能胶结砂、石等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的粉末状水硬性胶凝材料。
2、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分P.I和P.II,即国外通称的波特兰水泥。
水泥基础知识
![水泥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4c8c318844769eae009ed35.png)
水泥基础知识
质量控制部 谢为民
水泥基础知识
• 水泥:和水拌和后,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 中硬化,并能凝结砂、石等物质的水硬性胶凝材 料。用于民用建筑、道路桥梁、水利和国防工程 中。 • 分类: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酸盐水泥, 硫铝酸盐水泥,磷酸盐水泥等,其中以硅酸盐水 泥应用最广。 • 现执行的国家标准是GB175-2007《通用硅酸盐 水泥》标准,于2007年11月9日发布,2008年6月 1日开始实施;2009年6月12日发布第1号修改单, 2009年9月1日起实施,主要内容是氯离子的检验 方法标准JC/T420修改为GB/T176;2014年12月 2日发布第2号修改单,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 重点是取消P· C32.5级水泥等级。
常用水泥的技术要求
• 1、细度: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 • 水泥颗粒越细,与水起反应的表面积愈大,水化作用的发展就越 迅速而充分,使凝结硬化的速度加快,早期强度大。但颗粒过细的水 泥硬化时产生的收缩亦越大,而且磨制水泥能耗多成本高,一般认为, 水泥颗粒3-32μm才具有较高的活性,大于100μm活性就很小了; 控 制指标:80μm方孔筛筛余≤10%,45μm方孔筛筛余≤30%。 • 2、凝结时间:a、初凝时间(t初)-水泥开始加水拌和至水泥浆开 始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 b.终凝时间(t终) -水泥开始加水拌和至水泥浆完全 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 六大常用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 迟于390min。其他五类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00min。 • 由于拌合水泥浆时的用水量多少,对凝结时间有影响,因此测试水泥 凝结时间时必须采用标准稠度用水量。
水泥制成
• 1、活性混合材料:指与石灰、石膏一起,加水拌和后能 形成水硬性胶凝材料的混合材料。其主要成分是活性氧化 硅、活性氧化铝。 • 2、非活性混合材料:指不具有活性或活性甚低的人工或 天然的矿物质材料。它们掺入水泥中仅起调节水泥性质, 降低水化热,降低标号,和增加产量的作用, • 掺入目的: a.改善水泥的性能 b.增加品种 c.提高产量 d.节约熟料, e.降低成本 • 助磨剂:水泥粉磨时允许加入助磨剂,其加入量应不大于 水泥质量的 0.5 %,助磨剂应符合 JC/T667 的规定。
水泥性能基础知识
![水泥性能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132815d312b3169a451a4e2.png)
我公司使用的混合材料有以下几类:粉煤灰; 时,所得以硅酸盐与硅铝酸盐为主 粒化高炉矿渣;锅炉炉渣;石子。 要成分的熔融物,经淬冷成粒后即 1、粉煤灰:电厂煤粉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 为粒化高炉矿渣。 末称为粉煤灰。 矿渣的化学成分和硅酸盐水泥熟料 粉煤灰对水泥性能有何影响?由于粉煤灰是 的化学成分很相似,氧化钙、二氧 煤粉在高温燃烧后的熔融产物,尽管是微细 化硅、三氧化二铝占总量的90%以 粉末状,但其每个细小颗粒的表面非常致密, 上,还有少量的氧化镁、氧化铁和 有的呈玻璃质状,与Ca(OH)2的反应速度较 一些硫化物。矿渣掺加后能够降低 为缓慢。经研究表明,粉煤灰颗粒经过一年 水泥的早期强度但是对后期强度起 只有1/3水化,因此粉煤灰水泥的强度增进率 到提高的作用,因为水泥水化生成 也较慢。掺加30%粉煤灰的水泥3个月的抗压 的Ca(OH)2作为矿渣的激发剂,破 强度增进率只相当于硅酸盐水泥28天的增进 坏了矿渣玻璃体的结构而与矿渣中 率,6各月的相当于硅酸盐水泥的3个月的增 的活性氧化钙、氧化铝相互作用, 进率。这说明粉煤灰的活性3个月后才能发挥,生成较稳定的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 6个月以后才能充分发挥,只有1年后才能达 酸钙,从而阻止了氢氧化钙被水溶 到其强度增进率的100%。随着粉煤灰掺入量 出,提高了制品的机械性能。由于 的增加,水泥强度明显降低。一般地说掺入 矿渣积极参加反应的结果是后期强 量小于15%时,对强度并无明显影响。由于 度往往超过硅酸盐水泥。国标中对 粉煤灰比面积小,且呈玻璃质球状,因而水 于矿渣硅酸盐水泥混合材矿渣的掺 泥需水量小,砂浆或混凝土的流动性好,易 加量规定为20—70%。矿渣内含有 于浇灌,干缩性也小。另外还具有抗硫酸盐 C2S,加水后能够凝结硬化,本身 侵蚀性好、水化热低的特点,是大体积混凝 就具有200#的水泥强度,是混和材 土和地下工程的理想水泥品种。 种类中最优质的混合材。
水泥基本知识
![水泥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9d43ba1fd0a79563c1e7237.png)
4、原煤 煤作为水泥熟料烧成的燃料,供给熟料烧成所需的 热量。但是其中所含的灰分,绝大部分落入水泥熟料中, 而影响水泥熟料的成份和性质,从这一点讲,煤又是生 产水泥的一种“原料”。因此对于水泥厂用煤的质量有 一定的要求。
类别 CaO(%) MgO (%) R2O(%) SO3(%) 燧石或石英
石灰石
一级品二 级品
>48 45~48
35~45
<2.5 <3.0
<3.0
<1.0 <1.0
<1.2
<1.0 <1.0
<1.0
<4.0 <4.0
<4.0
泥灰岩
2、硅铝质原料 天然硅铝质原料的种类很多,有粘土、黄土、页岩、 砂岩、粉砂岩等。
二、硅酸率 又称硅率,以n表示,欧美以SM表示。表示熟料硅酸 盐矿物与熔剂矿物的比值。 SM=SiO2/Al2O3+Fe2O3 SM高,则硅酸盐矿物多,对水泥熟料强度有利,但 熔剂矿物少,液相量少,会给煅烧造成困难,SM过低, 则对熟料强度不利,且熔剂矿物多,易结圈等,不利于 煅烧。
三、铝氧率 又称铝率或铁率。以P表示,欧美以IM表示,熟料中 C3A与C4AF之间比值。 IM=Al2O3/Fe2O3 IM过高,意为C3A多,C4AF少,液相粘度增加,对煅 烧及水泥性能都造成较大的影响。如IM过低,则C4AF多, 液相粘度小,易结大块 等。 四、矿物组成及换算 当IM>0.64 C3S=3.8SiO2(3KH-2) C2S=8.61SiO2(1-KH) C3A=2.65(A-0.64F) C4AF=3.04Fe2O3 例:当SiO2含量一定时, KH 以0.90为例,KH每上 升或下降0.01, C3S上升或下降2.5%。
原始水泥可追溯到5000年前,埃及的金字塔、古希 腊和古罗马时代用石灰掺砂制成的混和沙浆,曾被用于 砌筑石块和砖块,这种用来做砌筑用的胶凝材料被称为 原始水泥。它为现代水泥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1824年,英国泥水工J.阿斯普丁发明了一种把石灰 石和粘土混和后加以煅烧来制造水泥的方法,并获得了 专利权。这种水泥同英国附近波特兰小城盛产的石材颜 色相近,故称为波特兰水泥。人类最早是利用间歇式土 窑(后发展成土立窑)煅烧水泥熟料。 1877年回转窑烧制水泥熟料获得了专利权,继而出 现了单筒冷却机、立式磨及单仓钢球磨等,从而有效地 提高了水泥的产量和质量。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1)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1)](https://img.taocdn.com/s3/m/3ce22d027cd184254a353504.png)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摘要:文章对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施工质量的各种措施。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c)-0202-01近几年,随着农村公路的大力建设,道路施工工艺不断完善,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要求也逐步提高。
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因素很多,诸如设计水平、材料品质、施工质量等,而施工质量又与施工人员的素质以及操作机械、施工工艺等有关,路面质量的好坏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
多年的施工经验总结,探索出些许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与大家共享。
1 水泥混凝土裂缝、断板产生的原因水泥在水化时产生大量水化热,水泥混凝土体积因温度升高而发生膨胀。
当水化热消散后,混凝土构件因冷却而收缩,产生拉应力,此时混凝土已经到了凝固的末期,回弹模量已经变大,而抗拉强度仅有抗压强度的1/7左右,所以冷缩产生的拉应力是混凝土产生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
2 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质量指标的控制抗弯拉强度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性能指标。
2.1 抗弯拉强度指标的控制粗集料对混凝土抗弯拉强度的影响。
不同质量、级配的混合料,抗弯拉强度的差异很大,因此所选用的粗集料需满足下列要求:质地坚硬,压碎值小于15%;坚固性符合要求,小于8%;采取高压水冲洗等措施,有害杂质含量控制在1%以内;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15%;颗粒级配合理。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除要考虑主要影响因素外,还要考虑混凝土易脱水的程度和脱水过程中混凝土体积的压缩。
脱水量越大,体积压缩量与脱水量之比(密实系数)越大,强度提高越多。
但应注意的是这并不等于原始加水量(水灰比)越大越好,真空吸水主要是增加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对其最终强度影响不大。
在水泥的选用上,需注意以下几点:对进场水泥按批次进行理化指标抽检试验,特别是安定性指标必须进行抽检,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严禁使用;更换不同厂家生产的水泥必须重新进行试配,保证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要求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3a8c48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f.png)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要求一、引言水泥作为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为了确保水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生产质量控制要求。
本文将从原材料、生产工艺、质量检测等方面探讨水泥生产质量控制的要求和标准。
二、原材料控制要求1.石灰石:合格的石灰石应具有充分的石英、石膏、镁含量低等特性。
不得使用含有大量杂质和有害元素的石灰石原料。
2.粘土:应选择具有适宜粘结性、合适品种和矿物组合的粘土。
粘土中不宜含有过多的氧化铁等有色杂质。
3.煤炭:应使用低灰分、低硫分和低燃烧热的煤炭。
确保煤炭燃烧产生的废气不对水泥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三、生产工艺控制要求1.石料破碎:对石灰石和粘土等原料进行合理的破碎,确保石块粒度适宜,并控制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2.原料预热:通过旋风筒或窑筒等设备对原料进行预热,达到合适的温度,为下一步煅烧做好准备。
3.煅烧过程:在煅烧过程中,要控制好煅烧温度、停留时间和空气流量等参数。
确保煅烧后的熟料具有高的活性和合适的化学成分。
4.磨碎过程:对熟料进行适当的磨碎,以获得合适的细度和表面积。
控制磨机的运行参数,确保产生的水泥粉体质量稳定。
四、质量检测要求1.化学成分检测:根据相关标准,对水泥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如SiO2、Al2O3、Fe2O3等。
确保水泥产品符合规定的成分范围。
2.物理性能检测:对水泥产品进行强度、凝结时间、比表面积等物理性能的检测。
确保水泥具有合适的力学强度和使用性能。
3.质量稳定性检测:通过长期稳定性测试,检测水泥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变化情况。
确保水泥产品具有长期稳定的质量。
五、生产质量管理要求1.建立完善的生产工艺控制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2.加强原材料和产品的进货和发货检验,确保原材料和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3.建立质量档案,对每批产品进行记录和追溯,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
4.定期进行设备和仪器设施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和仪器的正常运行。
2024年水泥质量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2024年水泥质量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38a3557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6e.png)
2024年水泥质量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1.必须注意水泥的均化,可边进边出。
( × )2.出厂水泥要求28天抗压富裕强度合格率100%。
( √)3.出厂水泥品质指标自检不合格,属于未遂重大质量事故。
( √)4.尚未使用过的原燃材料,混合材,未经技术质量部同意使用的,属于一般质量事故。
( √)5.出磨水泥因窜灰或入错库等原因造成水泥强度等级或品种改变的,属于一般质量事故。
( ×)6.原煤堆场中不同煤种或不同供应商的煤原则上不能混堆在一起,如因场地问题需要混堆的,以储运部通知为准。
(×)7.出厂水泥品质指标自检不合格,严重质量事故。
( × )8.技术质量部在生产正常情况下,选择适当时间,牵头组织水泥部或储运部实施助磨剂大磨试验。
( ×)9.生产过程关键质量控制指标(熟料f-Cao,水泥SO3、烧失量等)连续6次以上检验不合格,属于严重质量事故。
( √) 10.出厂水泥包装标志打印不齐全,或连续10包的出厂日期、编号打印不清楚,属于一般质量事故。
(√)11.基地总经理任命管理者代表或主管副总经理全权负责质量管理,组织制定本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 )12.堆场、储存库、磨头混料影响质量控制的,属于严重质量事故。
( × )13.计量器具应按期检定并有有效的计量检定合格证。
( √)14.基地公司负责助磨剂从进厂到验收、效益对比全过程管理。
( √)15.重大质量事故处理流程:由控股运营部牵头组织开展调查,并负责调查报告的编写,各大区、市场部和基地公司配合。
( √ ) 16.基地公司在采样、制样、检验及报出过程中,如出现舞弊行为,一经查实,视其程度,给予责任人开除或送司法部门查处。
(√ )17.错用包装纸袋造成袋装水泥内容与标识不符的,属于严重质量事故。
( √ )18.助磨剂每份样品均须张贴防水标签,内容包括样品名称、型号、过磅单号(或编号)、供应商、时间、取样人、见证人等内容。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点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点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4548f5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c.png)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点及预防措施混凝土质量控制点及预防措施混凝土质量控制点:1、表面瑕疵:麻面、露筋、蜂窝、孔洞、番茄脖子、酥松开裂、缝隙夹层、失棱掉下来角、松顶;2、外形尺寸偏差:表面不平整、位移倾斜、凹凸鼓胀;3、内部疵病:匀质性差,强度超过没建议、维护性能不当、预埋铁件空鼓;4、混凝土裂缝:塑性收缩裂缝、沉降收缩裂缝、干燥收缩裂缝、温度裂缝、撞击裂缝、沉陷裂缝、化学反应裂缝、冻胀裂缝;一、表面瑕疵:a、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性水泥砂浆等杂物;b、铺设混凝土前,模板应当施肥充份湿润,并打扫整洁;c、模板拼缝应严密,如有缝隙,应用油毡纸、塑料条、纤维板或腻子堵严;d、模板隔绝剂高文瑞用新机制的,刷上必须光滑,并避免露刷;e、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露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排除气泡为止;f、拆模不应当过早。
a、浇筑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如设计图中未注明时,可参照下表要求执行;环境与条件构件名称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25c25至c30高于c30室内正常环境板、墙、壳151515梁和柱252525室外或室内低湿度环境板、墙、壳352515梁和柱453525存有垫层基础353535无垫层707070b、钢筋密集时,高文瑞用适度粒径的石子。
石子最小颗粒尺寸严禁少于结构横截面最轻尺寸的1/4,同时严禁大于钢筋净距的3/4。
横截面较小钢筋成株的部位,宜用细石混凝土铺设;c、混凝土应保证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d、铺设高度少于2m,应用领域串筒或溜槽下可望,以避免离析;e、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f、混凝土振捣不得喷发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以使用直径较小或拎刀片的振捣棒展开振捣;保护层处混凝土必须认真振捣规整;防止冲撞钢筋,例如存有冲撞或脱扣新埃及时阳入直制止;g、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压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模,损坏棱角。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9b18083183c4bb4cf7ecd1bc.png)
6、进厂原燃材料质量控制要求
物料名称 控制项目 CaO MgO 红砂岩 SiO2 合格接收 ≥50.0% 50.0% ≤2.5% ≥82.0% 82.0% ≥20.0%且< Fe2O3 铁矿石 SO3 水 分 分析基低位发热 ≥22990J/g ≥25.0%且 ≤38.0% 25.0%/ >38.0%且 ≤43.0% ≤3.0% ≤3.0 % >3.0%且≤3.5% <3.0%且≤5.0% ≥20900J/g且< >3.5% >5.0% <20900J/g <20.0% >43.0% >2.5%且≤3.0% ≥80.0%且< >3.0% <80.0% 让步接收 ≥48.0%且< 评审后处置 <48.0%
3、熟料质量控制指标
物料名 称 取样地 点 取样方 式 瞬时样 检测频次 1次/h 控制项目 立升重 f-CaO KH 出窑熟 料 冷却机 出口 1次/24h 综合样 月统计1次 综合样 1次/24h n p KH标准偏 差 物理性能 28天抗压 强度值 指 标 普通 合格率 物料名 称 ≥85% ≥85% ≥70% ≥85% ≥80%
CaO为62%~ CaO为62%~67% SiO2为20%~24% 20%~ Al2O3为4%~7% Fe2O3为2.5%~6% 2.5%~
二、主要矿物组成
水泥熟料主要是一种多矿物组成的结晶细小的人工岩石。它主要有以 下四种矿物: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铝酸三钙(C3A 下四种矿物: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铝酸三钙(C3A )和铁相固溶体(C4AF)。此外,还有少量的游离氧化钙,方镁石, )和铁相固溶体(C4AF)。此外,还有少量的游离氧化钙,方镁石, 含碱矿物及玻璃体,通常熟料中C3S和C2S含量约占75%,称为硅酸 含碱矿物及玻璃体,通常熟料中C3S和C2S含量约占75%,称为硅酸 盐矿物。C3A和C4AF的理论含量约占22%左右。在水泥熟料煅烧过程 盐矿物。C3A和C4AF的理论含量约占22%左右。在水泥熟料煅烧过程 中,C3A和C4AF以及氧化镁,碱等在1250~1280℃ 中,C3A和C4AF以及氧化镁,碱等在1250~1280℃会逐渐熔融形成 液相,促进硅酸三钙的形成,故称熔剂矿物。
工作总结水泥控制要点
![工作总结水泥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4d1535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6.png)
工作总结水泥控制要点
一、混凝土料作准备工作:
1. 水泥质量的把控。
需按规格采购合格产品,将合格证等文件妥善保管。
2. 砂、粉料的分类和储存。
各类原料需区分加工储存,防止混淆。
3. 混合站预作准备。
确认设备齐全,场地清洁整齐。
二、混凝土制备过程控制:
1. 配磅计量准确。
各类原料需遵循设计配比进行计量。
2. 混合时间足够。
混合均匀需要适当时间,不能早停早滞。
3. 混合便匀细致。
混合后分散无砾石边角,没有水泥带。
三、混凝土输送施工过程管理:
1. 短距离灌筑及时。
切勿停放过久影响性能。
2. 运送路线保持清洁。
防止下泥下渣影响质量。
3. 倾倒操作规范。
要靠近架床,避免翻滚跌落。
4. 施工进度控制。
按安装顺序有节奏施工。
五、质量监管:
1. 实施抽样检测。
定期检测混凝土强度配合性等指标。
2. 质量问题及时整改。
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跟踪处理。
3. 记录管理规范妥善。
各项工艺记录及检测报告书按期保管整理。
水泥质量标准
![水泥质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9c68b5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8c.png)
水泥质量标准
首先,水泥的化学成分是衡量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
包括硅酸盐、铝酸盐、铁酸盐、石膏等。
其中,硅酸盐和铝酸盐是水泥的主要硅铝酸盐水化产物,其含量直接影响水泥的水化活性和强度发展。
铁酸盐的含量对水泥的颜色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有一定影响。
石膏是水泥中的一种矿物掺合料,能够调节水泥的凝结时间和抑制水泥的热量释放。
其次,水泥的物理性能也是衡量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物理性能包括水泥
的细度、比表面积、凝结时间、热量释放等。
水泥的细度和比表面积直接影响水泥的强度和抗渗性能,通常情况下,细度越高、比表面积越大的水泥强度越高。
凝结时间和热量释放则直接影响水泥的施工性能,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和低温环境下的施工具有重要影响。
最后,水泥的工程技术要求也是水泥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技术要求
包括水泥的标准强度等级、使用范围、施工方法等。
水泥的标准强度等级是指水泥在规定养护条件下的抗压强度,根据不同强度等级的要求,水泥可以用于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工程。
使用范围是指水泥适用的具体工程类型,不同类型的工程对水泥的性能要求有所不同。
施工方法是指水泥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拌合比、搅拌时间、养护条件等。
综上所述,水泥质量标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和工程技术要求是衡量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
只有严格按照水泥质量标准生产和使用水泥,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希望广大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和水泥生产企业能够重视水泥质量标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质量培训-cn(1)
![质量培训-cn(1)](https://img.taocdn.com/s3/m/247bc28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67.png)
LAI =
控制范围由拉法基的专家确定.。
LAI = 100% 所有结果都在控制范围内
质量培训_cn(1)
第27页
四川BU工厂的IU得分情况 :
集团质控指标--Lab
质量培训_cn(1)
第28页
集团质控指标--Lab
LRI : 试验室重复性指数 (Laboratory Reproducibility Index)。
第6页
Part Ⅱ 客户要求
集团质控指标
生料: RC3S、KFUI 熟料: KSUI、 FLUI 水泥: IQP 质控及实验室:
QCIP、QIMS、 QMC、 LAI、LRI、 LQTS
质量培训_cn(1)
第7页
Part Ⅰ拉法基集团的质控指标
质量培训_cn(1)
集团质控指标--生料
1 生料: RC3S:
质量培训_cn(1)
集团质控指标—标准
为何要在拉法基水泥分支的所有工厂强制执行LQTS-9
一个好的控制方案是建立在有效的质量管理 系统之上的。这个控制方案应该详细规定取样 项目、取样地点、取样量、取样人、取样频次 、取样的职责、分析和检验、结果的最终使用 (谁接收这些结果)和最终的目的(质量控制 、符合标准、过程控制等等…… ……)。
3、工厂工序控制 - 控制计划 - 控制卡 3-1 工序评定 3-2 质量控制组织机构图 3-3 控制计划 3-4 控制计划 3-5 执行控制卡和决定的规则 3-6 质量部每天、每周向生产部、维修部进行质量反馈(包括会议纪要) 3-7 计量称准确性跟踪
4、水泥性能理解 / 控制系统 4-1 使用图形、标准限制值、质量合同持续跟踪所有的结果 4-2 数据研究 / 相关性 4-3 控制系统/ SOP
2024年水泥质量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二)
![2024年水泥质量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ea82a9e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6e.png)
2024年水泥质量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二)1、基地公司应根据控股相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各部门的质量考核方案,(技术质量部)负责质量考核方案的执行。
2、基地技术质量部对进厂包装袋的(外观)、(克重)和(拉力)进行检测验收。
3、粉磨中改品种或强度等级由低改高时,应用高强度等级水泥清洗磨和输送设备,清洗的水泥全部(按低强度等级处理),清洗时间各基地根据验证情况,自行确定。
4、原始记录保存期为(三年),电子台帐应长期保存。
5、过程不合格品,由(质量统计员)统计。
6、原煤采样、制样、封存样品的现场应安装视频监控设施,保证全过程在电子摄像头监控下进行,基地公司设专人回放视频录像并作记录,视频录像保存(3个月)。
7、由基地(技术质量部)根据公司质量事故内控体系,对一般质量事故下达事故单并形成闭环管理。
8、熟料配料方案调整需经技术质量部、(制造部)、矿山部、采购部等部门讨论并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执行。
9、由于原材料资源因季节、储量、性价比等原因,需要更改进厂原材料控制目标值的,可由(采购部)提出,技术质量部、制造部、储运部会签,经总经理审批后进行调。
10、纸袋灌装效果验收职责分工是(储运部主导,技术质量部参加)。
11、基地(储运部)负责进厂包装袋摔包试验和灌装效果验收,并配合仓库清点包装袋数。
12、在熟料、水泥生产过程中,从原燃材料进厂到水泥出厂全过程质量控制环节中,存在连续偏离控制目标,或对正常生产造成影响的不当作业,或影响下一道工序作业,属于(一般质量事故)。
13、质量事故分为(重大质量事故)、未遂重大质量事故、严重质量事故、一般质量事故共四类。
14、当低于规定储存量时,调度室应及时向基地公司主管领导报告,并通知相关单位限期补足,技术质量部可根据情况采取包括(限产限销)在内的各项措施。
15、出厂水泥的质量控制要求三个100%之一是(水泥袋重合格率100%)。
16、出厂水泥保持合理库存量,要求分品种、强度等级不低于库存量(0.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1)](https://img.taocdn.com/s3/m/6680d9b6b14e852458fb57b0.png)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摘要: 经济高速发展对交通运输行业负荷所形成的强大挑战,要求公路建设部门采取积极措施,提升公路等级,完善公路质量,大力推广能够承受高强度且稳定性的结构,来保障水泥稳定路面基层施工和质量。
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几个实践案例的分析,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进行总结,指出其中的技术措施和改进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水泥稳定基层;施工与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就是指将一定剂量的水泥和碎石均匀混合、搅拌、压实形成半刚性混合材料,并将其作为道路的主要承重层。
这一做法充分利用水泥的水硬性特点,而且水泥混合碎石成成的材料整体性、能承受高压力、具有高刚度、水稳定性和经济性等特点,使得这种做法在城市道路中被普遍应用。
但从理论上来讲,水泥稳稳定碎石料早期强度高,并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加,但是如果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不能做好很好控制,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可能与目标背道而驰,留下许多隐患,严重的可以直接影响道路使用。
本文一国内几个道路建设工程为例,浅谈控制水泥稳定碎石质量的关键要素。
1.原材料控制1.1水泥水泥作为稳定碎石的集合料,在选取上非常重要。
为了让水泥稳定碎石有足够的实践进行拌和、运输、摊铺,要保证水泥初凝时间高于三小时,终凝时间超过六小时的水泥。
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我们的整个施工流程完全进行,而不至于因为水泥过早凝固而路面尚未成型的施工问题。
在选取水泥时,要对其验证合格,水泥不宜贮存太久,太久导致受潮将直接影响水泥性能,一般以三个月为界限。
贮存三个月后或者受潮的水泥应该重新对其进行试验或重新进行水泥选取。
1.2碎石在对碎石进行选取时候,质地坚硬是首要条件。
碎石不能掺杂太多土等杂质,如果掺杂太多,导致其中成分过多、过杂,对质量形成影响。
而且,在碎石大小的选取上,也有严格要求。
从碎石料场生产的石子来看,一是要尽量选取多种规格大小的石料混合形成;而是要严格对碎石进行测试,保证其颗粒压碎值不大于百分之三十五,最大粒径不超过3000mm。
水泥基础知识培训教程
![水泥基础知识培训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0c0954ebc1c708a1284a44ae.png)
水泥中粒化高炉矿渣掺入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20%~70% 。代号 P∙S
水泥专业人员发展课程
Block 10 / page 4
学习与发展
第一节 基本概念
4、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水泥中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掺入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20%~40%。代号 P∙P
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水泥中粉煤灰掺入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20%~40%。代号 P∙F
2、C2S含量通常占熟料的20%左右,其特点:水化较慢,早期强 度低,水化热低,体积干缩小,抗水性和抗硫盐日浸蚀能力好,后 期强度增进快。
水泥专业人员发展课程
Block 10 / page 7
第二节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与矿物组成
学习与发展
3、C3A C3A水化速度、凝结硬化很快,放热多,硬化快,早期强度较高, 但绝对值不高,后期几乎不再增长,甚至倒缩,C3A干缩变形大,抗硫 酸盐性能差,脆性大,耐磨性差。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主要矿物有以下四种:C3S、C2S、C3A、 C4AF,另外还有少量的f-CaO、方镁石、含碱矿物、玻璃体。通常 ,熟料中C3S+C2S含量75%左右,C3A+C4AF含量22%左右。
1、C3S含量通常占熟料的50%以上,其特点:水化较快,早期强 度高,强度增进就率大,干缩性、抗冻性较好,但水化热较高,抗 水性差,抗硫酸盐浸蚀能力较差。C3S形成需要较高的烧成温度和 较长的烧成时间,含量过高,烧成困难,易导致f-CaO增多,熟料 质量下降。
二、水泥
广义上说,水泥泛指一切能够硬化的无机胶凝材料;而狭义 的水泥则专指现代水泥,即具有水硬性的胶凝材料。
水泥专业人员发展课程
Block 10 / page 2
学习与发展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控制要点_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控制要点_1](https://img.taocdn.com/s3/m/c7d8cf0caeaad1f346933fe8.png)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控制要点1引言水泥稳定碎石作为路面基层材料具有整体性强、承载力高、水稳定性好、抗冻性强、刚度大、早期强度高等特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级道路。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艺及施工管理要求较高,为了能充分发挥水泥稳定碎石的这些优点,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施工措施。2水泥稳定碎石承载力的形成原理2.1嵌挤作用水泥稳定碎石是将水泥、级配碎石、石屑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和搅拌,摊铺碾压后形成的一种半刚性结构层。由于水泥稳定碎石是按一定的级配组合进行设计的,大小颗粒互相填充,在外力的作用下,级配碎石相互之间的嵌挤形成了内摩阻力,使其具有一定的承载力。2.2水泥的硬化作用水泥矿物质与集料上的水分发生水化反应,产生了硅酸钙,铝酸钙和氢氧化钙三种主要水化物。硅酸钙和铝酸钙是主要的胶结成分,而氢氧化钙则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参与各种反应并形成其他水化物,各种水化物产生后有的自身继续进行反应硬化,形成水泥石料骨架,有的则与碎石中的其它矿物质发生硬凝反应和碳化作用,从而增大了水泥稳定级配的强度。3水泥稳定碎石的原材料3.1水泥水泥是影响水泥稳定碎石质量的关键。由于水泥稳定碎石的成型必须在终凝前完成,而原材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须有足够的时间,因此,不能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一般选用缓凝型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要求在3h以上,终凝时间不少于6h。为了有利于拌合及剂量上的控制,建议采用较低标号的水泥(如32.5级)。3.2碎石碎石应为坚硬、强度高、无风化的石灰岩材料,其颗粒应具有规定的级配组成。碎石的有机杂质含量应小于2%,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mm,压碎值小于30%。碎石粒径偏大,则粒料间的粘结力不足,受力颗粒极易松散,整体性差;若粒径偏小,基层强度不够,预防温缩、干缩、裂缝的能力越弱。级配取用中值范围,且小于0.075mm颗粒不宜大于5%,塑性指数宜小于4。3.3水水应清洁不含有害杂质。凡是饮用水(含牲畜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4水泥穩定碎石施工配合比的确定4.1水泥用量宜控制在3.5%~6.0%之间如果水泥用量过少,水泥分布不均相对偏差较大,强度难以满足要求;反之水泥用量过多,费用增加,混和料的收缩系数增大,出现裂缝的机率也就愈大。同时过多的水泥用量,其基层过高的强度和刚度与沥青面层的强度相差过大,对面层结构不利。4.2含水量是影响水泥稳定碎石质量的又一项重要指标实践证明,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2%以上,基层表面松散,容易起皮,混和料难以成型;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2%以上,碾压有明显轮迹,混和料粘轮,有时还会出现局部反弹,成型后会有明显的干缩裂缝。根据试验结果,最佳含水量应控制在5%~7%之间,考虑到混和料在运输、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散失,施工过程中对水的含量应控制在比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5水泥稳定碎石的拌和一般采用集中厂拌,不应采用现场搅拌。厂拌有拌和设备,进料有电脑控制,精度较高。但拌前应反复测试调整,使其符合级配要求。搅拌混合料应让搅拌机连续稳定作业,严格控制搅拌时间。6水泥稳定碎石的运输为了节省倒车、拌和料摊铺时间,一般采用15t以上的自卸汽车运输,并要求车况良好,防止装满料后不能卸车,时间太长,引起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凝固而造成浪费。同时应用蓬布覆盖,一方面减少运输途中的洒漏,污染路面,也防止雨淋;另一方面减少运输途中的水分蒸发。运输车辆要求适当降低速度,以减少因车辆颠簸造成混合料离析。由于受水泥凝结时间的限制,应保证水泥混合料从拌和开始到摊铺结束在2个小时内完成。7水泥稳定碎石的摊铺7.1摊铺前应对底基层进行清扫,洒水湿润,但不能形成积水。7.2摊铺前应进行测量定线,沿路两侧应设置两根高程控制线,中间设置可拆除的高程控制杆,每10m长设一控制杆,两侧高程控制应设在距路面边结20cm外。7.3横向接缝的处理。人工末端混合料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高度与混合料同厚,方木的另一侧用碎石回填约3m长,其高度应高出方木几厘米,将混合料碾压密实。下次开始摊铺前,将碎石和方木除去,即可开始重新摊铺。7.4应避免纵向接缝。如摊铺机的摊铺宽度不够,宜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一前一后相隔约5~10m。7.5摊铺前应将螺旋布料器进行适当调整:在保证摊铺厚度的前提下,螺旋下边缘与路基的距离调到最小;选用大直径的螺旋叶片,其直径不得小于铺层虚方厚度的1.5倍,调整布料螺旋的转速,使其稳定在连续布料状态。7.6在摊铺过程中,由于混合料的滚动,螺旋布料器内上层混合料是一层离析层,只有粗集料。为了不使铺筑的混合料出现离析,布料器内料位应略高些,一般控制在螺旋叶片高度的2/3处,以免上层混合料影响摊铺效果。8水泥稳定碎石的碾压8.1应选用18t以上的压路机或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分层碾压,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8.2压实顺序应按照先轻后重的原则。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8.3一般碾压的工艺为静压1~2遍,小振幅弱振2遍,大振幅强振2~3遍,轻型轮胎压路机碾压1遍。碾压至要求的密实度及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一般需碾压6~8遍。8.4控制压路机碾压速度,静压阶段控制在1.5~1.7km/h,振压阶段控制在2.0~2.5km/h,细压阶段控制在2.5km/h左右。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掉头或急刹车。8.5在碾压过程中,前后两遍停机不应在同一断面上,要错开50~70cm。同一遍在不同的位置停机点应成阶梯形错开。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9水泥稳定碎石的养护9.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碾压成型并经检查压实度合格后,应立即覆盖洒水养护。由于水泥稳定碎石是水硬性材料,水分参与了水泥的水化反应,水分的散失将影响其凝结硬化后形成的强度。故养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序。施工经验表明,在同期内通过养护的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是不养护的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的 1.5倍~2.0倍;且经过养护的水泥稳定碎石出现的干缩裂缝比不经过养护出现的干缩裂缝要少得多。9.2养护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湿砂、草袋或塑料薄膜覆盖。若用砂层覆盖的,砂层需要7~10cm厚,砂铺均匀后,在其上洒水,使基层常保持湿润,养护期不少于7d;二是沥青封层。对于基层,为了减少洒水的工作量,可于摊铺后第二天在基层洒水湿润后喷洒沥青乳液进行封面。沥青层既能保持基层湿润,又有利于后续工序进行,是一种较好的养护方法。9.3养护期间,应尽量限制车辆行使,若遇不可避免的车辆,也必须遵循轻车慢速的原则,限制重型车通过,其他车辆的车速不能超过30km/h。。
水泥使用技巧与质量控制方法
![水泥使用技巧与质量控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acf645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15.png)
水泥使用技巧与质量控制方法水泥,作为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混凝土、砖石等材料的重要角色。
在建筑中,水泥的使用技巧和质量控制方法对于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水泥的原料选择、质量控制、施工技巧等方面,探讨水泥使用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水泥原料选择水泥的原料主要包括石灰石、粘土和矿渣等。
在选择水泥原料时,应注意其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
石灰石应具备较高的含钙量和低的杂质含量,以保证水泥的强度和稳定性。
粘土应具备良好的可塑性和胶结性,以使水泥制品的内聚力得到提高。
矿渣则是一种常用的掺合料,能够提高水泥的耐久性和早期强度。
在原料选择方面,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配方和原料比例。
二、水泥质量控制水泥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建筑材料质量的关键环节。
首先,需对水泥的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监控,确保水泥的生产工艺和操作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应根据水泥的用途和要求,进行各项质量指标的检测和控制。
例如,强度是评价水泥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和场地监测等方法,对水泥的强度进行控制和评估。
此外,耐久性、收缩性、渗透性等因素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和控制。
三、水泥施工技巧水泥的施工技巧对于建筑结构的牢固和使用寿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在水泥施工前,应对基底进行充分清理和处理,确保粘结面的平整和洁净。
其次,在水泥砂浆的制备过程中,应控制好水泥、砂浆、水的比例,保证砂浆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
在施工中,应注意及时浇水养护,防止水泥过早干燥和收缩。
另外,还需注意水泥的使用环境和温度,避免在极端条件下进行施工。
四、水泥质量问题解决方法在水泥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开裂、强度不达标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的方法。
首先,对于开裂问题,可以通过增加掺合料、引入纤维材料等方式来改善水泥的抗开裂性能。
其次,对于强度不达标的情况,可以通过增加水泥的含量或调整配合比等方法来提高水泥的强度。
浅谈水泥企业产品质量管理_1
![浅谈水泥企业产品质量管理_1](https://img.taocdn.com/s3/m/b2db2ab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4.png)
浅谈水泥企业产品质量管理发布时间:2021-10-24T13:34:27.689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0期作者:吴孝燕[导读] 摘要:水泥作为建筑工程用基础材料,其质量好坏关系到国计在生。
哈密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哈密 839000摘要:水泥作为建筑工程用基础材料,其质量好坏关系到国计在生。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水泥行业在生产、产品使用及质量监管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影响我国水泥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提出了提高我国水泥产品质量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水泥产品质量,质量管理,对策引言产品质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基础的要素,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阐述了质量问题的重要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也证明,产品质量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和作用越来越明显。
一、质量检验与管理水泥产品是粉体流程性材料,它不同于其他个体产品,受检验度量的迟滞性限制,以目前的技术条件还不能做即检即知,所以水泥产品的质量控制、质量管理乃至质量提升的核心就是准确性和代表性,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品质管理工作就会言之有据,解决质量问题就会水到渠成。
关于水泥质量的管控,主要从人、机、料、法、环等因素进行闭环控制管理。
1.1人员管理人是第一生产要素,人员的管理非常庞杂,在制度制定初期假设人有惰性和私心,解决管控好这两个负能量是管理成功的基础。
公司通过统一及个体培训、考核,激励进步等,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能力;通过管理制度、绩效考核避免人员惰性;通过视频监控、随机抽查等防范作假、投机;通过人文关怀激发人员潜能和积极性,增强员工对工作的认同感、责任感。
鉴于目前水泥行业的用工现状,检验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相当部分检验人员文化素质及专业知识达不到规程及细则的要求。
水泥行业的智能制造需要新型创新人才,检验及管理人员就需要再学习,紧跟新时代水泥制造的需要。
再学习的能力是必备的要求,需要计划性、前瞻性理论培训、实操培训、走访培训等系统培训,以匹配不远将来的智能制造,弥补专业领域延伸的信息化、智能化知识,为智能化实验室乃至后期的智能工厂做好充分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水泥质量控制基础知识第二期质量培训材料之一水泥质量控制基础知识一、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主要矿物有以下四种:C3S、C2S、C3A、C4AF,另外还有少量的f- CaO、方镁石、含碱矿物、玻璃体。
通常,熟料中C3S+C2S含量75%左右,C3A+C4AF含量 22%左右。
1、C3S含量通常占熟料的50%以上,其特点:水化较快,早期强度高,强度增进就率大,干缩性、抗冻性较好,但水化热较高,抗水性差,抗硫酸盐浸蚀能力较差。
C3S形成需要较高的烧成温度和较长的烧成时间,含量过高,烧成困难,易导致f-CaO增多,熟料质量下降。
2、C2S含量通常分熟料的20%左右,其特点:水化较慢,早期强度低,水化热低,体积干缩小,抗水性和抗硫盐日浸蚀能力好,后期强度增进快。
3、C3AC3A水化速度、凝结硬化很快,放热多,硬化快,早期强度较高,但绝对值不高,后期几乎不再增长,•甚至倒缩,C3A干缩变形大,抗硫酸盐性能差,脆性大,耐磨性差。
4、C4AFC4AF水化速度早期介于C3A与C3S之间,早期强度类似于C3A但后期还能不断增长,水化热低,干缩变形小,耐磨、抗冲击、抗硫酸盐浸蚀能力强。
5、f-CaO、 MgOf-CaO在高温下死烧形成,水化很慢,一般加水3天后才反应有尽有,反应体积膨胀 97. 9%产生应力,造成水泥石破坏。
MgO少量可与熟料矿物固溶,对降低烧成温度、增加液相数量,改善1熟料色泽有好处,但超过一定量后,未固溶部分水化很慢,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与水反应,生产Mg(0H) 2,体积膨胀148%,导致水泥安定性不良。
二、水泥生产质量控制水泥制成的控制项目,一般有水泥的细度、三氧化硫、烧失量、物料的配合比(混合材料、石膏的掺加量)、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等。
(一)控制〕贝H1.入磨物料的配比:目前生产的水泥品种中除硅酸盐水泥外,其余各种水泥均由硅酸盐水泥熟料、石膏和混合材料组成,它们之间的配比关系着生产水泥的品种、标号和物理性能。
水泥生产中,入磨物料的配比一般是根据物料的性能(包括熟料的化学成份、强度,混合材料的活性,石膏的性质及成份)和它们在水泥水化、硬化过程中对强度的影响,以及计划生产的品种、标号,水泥的其它特殊物理性能而确定的。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多数是根据熟料质量情况,混合材料的品种、质量,通过试验的方法确定其经济合理的配合比例。
入磨物料配比不恰当或在制成过程中物料下料量不稳定,都直接影响到水泥的质量。
因此,加强水泥制成中物料配比的控制,是保证水泥质量、按计划稳定生产各标号水泥的重要环节之一。
2.出磨水泥细度:在熟料、混合材料质量和配合比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水泥的粉磨细度,对水泥性能影响很大。
在一定程度上,水泥粉磨得愈细,其比表面积愈大,水泥粉末与水拌合时,它们的接触面积也就愈大,故有利于加速水泥的水化、凝结和硬化过程,对提高水泥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有良好的效果。
此外,在生产过程中,当熟料中游离2氧化钙较高时,水泥磨细些,游离氧化钙就可较快地吸收水份而消解,因而可减少它的破坏作用,改善水泥安定性能。
但是,不适当地提高水泥粉磨细度,会使磨机产量降低,电耗增高。
另外,当水泥细度过细时,需水量增加,水泥石结构的致密性降低,反而会影响水泥的强度。
可见,只有合理地确定水泥细度指标才能在保证水泥质量的基础上,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在生产过程中,应力求减少细度的波动,以达到稳定磨机产量和水泥质量的廿的。
3.出磨水泥中的三氧化硫:水泥中三氧化硫的含量实质上是磨制水泥时石育掺入量的反映(采用劣质煤时,熟料中也含有-定量的S03) o石膏在水泥中主要起调节凝结时间的作用。
适量的石膏在水泥水化过程中,能与C3A生成水化硫铝酸钙胶体,包裹于C3A表面,阻碍C3A内部的继续水化而使水泥缓凝。
因此,当石膏掺入量不足时,它不能抵消水化铝酸钙的快凝作用,使水泥快凝。
但是,当石膏掺入量过大时,由于硫酸钙水化速度较快,水泥的凝结反而会变快;硫酸钙水化后呈结晶状态,大量晶体硫酸钙还会产生体积膨胀,对水泥石的结构还会产生破坏作用。
适量石膏的另一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泥的强度。
这是因为它在水泥水化过程中与C3A可生成一定数量的硫铝酸钙针状晶体,交错地填充于水泥石的空隙中,从而增加了结构的致密性。
在矿渣水泥中,石容还起硫酸盐激发剂的作用,可加速矿渣水泥的硬化过程。
具体的石骨掺量应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制订石骨曲线得到。
4.混合材料掺入量:3水泥中掺加混合材不但可以增加水泥产量,降低水泥成本,而还可以改善水泥的某些物理性能。
对于游高氧化钙较高的熟料,掺入活性混合材料,不但可降低水泥中f-CaO的相对浓度,还可吸收部分f-CaO,起到改善水泥安定性的作用。
但是,由于混合材料的加入,水泥中熟料组分就相应减少,因此使水泥强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掺加量愈大,强度降低愈显著。
不同品种的混合材料对水泥的物理性能影响是不同的,因此,合理的混合材掺入量应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根据熟料的质量和混合材的品种、质量来确定。
5.出磨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也是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必须达到的重要质量指标。
如果出磨水泥的这些质量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出厂水泥就有了保证。
如有的性能不符合要求,就要采取多库搭配等相应措施,保证出厂水泥质量。
6.烧失量:水泥标准中烧失量的规定,主要是控制水泥中各混合材的掺量及劣质熟料的使用。
近年来,许多企业使用的石育品位下降,所以对水泥的烧失量要进行必要的限制。
水泥烧失量应列为控制项目,在磨头除定期抽查混合材的掺量外,至少每四小时应测定一•次水泥的烧失量,必要时可增加检测频次。
(二)制定水泥质量控制指标的依据水泥质量控制指标的制定,要根据各厂的具体情况,首先应根据本厂所要求生产的水泥品种、等级,以及熟料和混合材料的质量。
通过试验,摸清各种工艺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质量、经济等各4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权衡利弊后确定。
质量控制指标的制定应根据以下儿个方面:1.水泥的品种、等级:水泥的品种,应根据计划并结合水泥产量,混合材料的品种、来源、数量,各种材料的价格和市场的需要通盘考虑。
水泥的等级,应根据用户的需要,并考虑本厂的工艺条件和技术管理水平来确定。
当水泥品种、等级确定之后,据此即可制订出各项质量控制指标。
2.熟料强度:水泥的强度主要是由熟料的强度决定的。
在水泥的品种、等级确定之后,熟料强度主要是确定熟料混合材等配合比的主要依据。
3.混合材的活性:1、混合材的分类及作用为了增加水泥产量,降低成本,改善和调节水泥的某些性质,综合利用工业废渣,减少环境污染,在磨制水泥时,可以掺加数量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混合材料。
混合材按其性质可分为两面大类:活性混合材料和非活性混合材料。
凡是天然的或人工制成的矿物质材料,磨细成粉,加水后其木身不硬化,但与石灰加水调和成胶凝状态,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并能继续在水中硬化,这类材料称为活性混合材料或水硬性混合材料。
混合材料的活性是确定混合材料掺加量的依据之一。
在生产某一品种的水泥时,混合材料的活性高,其掺加量就可多些。
bl前对混合材料的活性虽有统一标准要求,但是地区的混合材料质量往往差异很大,用混合材的活性控制其掺加量的实用价值不大,因此,混合材料的合理掺加5量,必须采用不同的配合比进行强度试验来确定的。
4.水泥细度与强度的关系:选择合理的细度指标,可以获得较好的水泥强度。
同样的水泥物料配比,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其粉磨细度,水泥的强度有时可提高近一•个等级。
由于各厂情况不同,水泥细度与强度的关系也不一致,-•般情况下,应结合生产中的实际情况,通过试验的方法测定细度与强度的关系,确定适宜的粉磨细度指标。
在日常生产中,通过掌握细度与强度间的相互关系,可及时根据原料的半成品的质量波动情况调整细度控制指标,即当发现熟料、混合材料质量下降,使水泥强度没有保证时,可将水泥磨细-•些,以达到稳定水泥质量的日的。
一般试验条件下,水泥颗粒的大小与水化的关系是:0-10 um水化最快3-30 n m是水泥活性主要成份>60 urn水化缓慢>90um表面水化,只起微集料作用水泥比表面积与筛余的关系是否对应,理由?1、比面积是单位质量:和物料所共有的总表面积,它是各个颗粒级配的表面积之和,同—•质量的水泥越细颗粒数越多,暴露的比表面积越大,比表而积主要反映细颗粒(WlOum)的含量,而筛余值只表示通过一种粒径筛的质量百分数,目前我国所用的筛余法测定结果只表示大于0. 080nun的颗粒所占质量的百分数,对于小于0. 080mm的颗粒则反映不出来;2、在一定的区间,理论上说是有对应关系的,比表面积大,筛余值小。
但由于磨机规格,研磨体级配,是否配备选粉机,选粉机规格型号6等对二者关系影响很大,有时也会出现比表面积大,筛余值大。
3、比表面积对掺多孔性混合材的水泥实用性较差,一般只能作为参考。
4、实际上水泥是有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这个组成对水泥性能的影响,不仅仅是微小颗粒的含量大小,而是一个堆积模型,如相同的比面积,开流磨的水泥强度就比闭流磨高,也就是说相同状况下,开流磨的筛余可适当放宽。
5、石,膏掺入量与强度的关系:石膏可以延缓凝结时间,-•般只要掺加3-6%的石膏,就能使水泥凝结时间正常。
对于C3A含量较高的熟料,应多加一些石骨药,对于矿渣打硝酸盐水泥来说,石育又是促进水泥强度增长的激发剂。
但石育过多会影响水泥长期安定性,这是因为石育中的SO3水化铝酸钙作用而形成硫铝酸钙赊使体积显著增加,从而引起建设物的崩裂。
任何-•种水泥都有使其强度达到最高值的石育最佳掺入量。
石育最佳掺入量的范围,可通过石膏与水泥强度关系的试验来确定。
在日常生产中,通常用同一•熟料掺加不同百分比的石膏,磨到同一细度,然后进行凝结时间、安定性、各龄期强度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在凝结时间正常、安定性合格时达到最高强度的SO3掺入量,作为生产中的控制指标。
6、大磨一小磨强度关系:上面所说的水泥各物料适宜的配合比、细度、石育掺加量等指标,大部分在化验室中通过小磨试验确定的,它与生产实际总有一定的差别。
大小磨磨制的水泥,虽然细度相同,但往往因大小磨机规格、研磨体的级配及粉磨方式等各方面的差异,样品的颗粒级配就不相同。
因此单纯用小磨的数据作为生产控制的指标,往往会出7现偏差。
因而,从小磨得出的数据只能作为生产控制指标的参考数据,应进一步找出大小磨之间的关系,对试验数据进行符合生产实际的修正后,才能正式成为实际生产中水泥的控制指标。
7、工艺条件对粉磨效率的影响(1)入磨物料的粒度;(2)入磨物料的易磨性;(3)入磨物料温度;(4)入磨物料水分;(5)产品细度与喂料的均匀性;(6)助磨剂;(7)磨机通风;(8)选粉效率与循环负荷;(9)料球比及磨内物料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