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我国石油安全问题

我国石油安全问题

我国石油安全问题提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需求、特别是海外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

本文对我国石油资源现状、影响我国石油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石油;安全我国经济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导致对能源需求特别是海外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

我国石油安全问题不仅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面临一系列严峻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

充分认识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环境,采取积极的应对之策,确保中国海外石油供应安全,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石油资源现状尽管我国油气资源潜力较大,待发现和探明的资源较丰富,但其勘查难度不断增大,再加上一批老油田处于入不敷出的局面,直接导致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增长缓慢。

截至2005年底,全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约占到世界总量的1.5%,按目前开采水平,国内现有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大约可供开采14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中国的石油用量,已由2002年的13,495万桶,增至2003年的13,539万桶,2004年增至13,570万桶。

据总部位于巴黎的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最新数据和预测显示,中国石油需求增长将占近两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1/3。

据保守估计,在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中国需要进口原油分别为150Mt、180Mt 和200Mt,这将导致我国供求矛盾日益显著。

二、影响我国石油安全的主要因素(一)原油供给受制于人。

我国有超过一半进口的原油来自中东,中亚国家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且是我国的近邻,双方在油气合作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但美国通过控股及参股等形式,竭力插手我国同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油气投资及国际合作项目,力图控制我国油气供应的中亚源头;我国原油水路进口的重要通道马六甲海峡是美国控制的全球最重要的战略通道之一;美国、日本和韩国通过各种手段对中俄输油管道项目施加影响,阻挠中俄能源合作顺利进行。

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与对策---丁留亮摘要能源是国民经济的血液和动力,关系到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和发展,关系到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也涉及到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

能源安全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不仅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面临一系列严峻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能源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充分认识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环境,采取积极的应对之策,确保中国海外石油供应安全,对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能源安全石油安全风险与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及其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无法回避的问题。

能源尤其是石油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显现!保障能源安全,是维护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那么我国当前面临的石油能源安全形势怎样?存在哪些风险?应采取什么应对策略呢?一,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1,我国石油已探明储量相对较少,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大与传统的“地大物博”的观念相反,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人均石油占有量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199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从一个石油出口国开始变为一个石油净进口国,现如今我国对外石油依存程度已达到57%,而且还在不断增大。

这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一旦国际石油市场变化失衡,偏离轨道超过国内企业承受能力时,将迫使我国经济放缓,甚至瘫痪。

2,石油进口的来源地相对集中可能导致石油供应中断从世界范围上讲,我国石油进口大多数集中在中东、非洲、亚太一些高风险的国家和地区,其中中东56.2%,非洲22.5%,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是大国角逐较力的敏感地区,也是武装冲突、教派斗争,种族矛盾、政权更迭的多发区,而相对稳定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其他地区所占比例仅10%。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中国经济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导致对能源需求特别是海外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不仅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面临一系列严峻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

充分认识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环境,采取积极的应对之策,确保中国海外石油供应安全,对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消费国和生产国,但与西方相比,中国石油形势较严重,石油战略储备起步较晚。

综合种种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石油能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供需矛盾严重据 2002 年全球能源统计报道,中国石油探明储量为世界第 11 位,2001 年探明石油储量 33 亿吨,占世界的 2.3%。

2001年中国石油生产量占世界第七位。

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中国将在 14 年后出现石油枯竭的局面。

油气后备资源不足,是制约中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

2.原油进口来源及通道过于单一,风险增大首先看海运情况。

目前我国 90% 以上进口的石油需要从海上船运,其中90%的海上船运由外轮承担,这使中国的原油运输受制于人,一旦遇到战争、外交或是其他不可抗拒的风险,我国石油运输安全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

同时,中国海军还不能够确保海上能源交通线的安全。

因此,过分依赖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石油和单一的海上运输路线使中国石油进口的脆弱性比较明显。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正常的石油进口可能无法得到保证,中国将承受重大损失。

然后看陆路运输情况。

中哈原油管道、中缅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即便完全建成,并充分开工,每年也只能为我国输送4700万吨原油,这是上限。

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预测,到2015年,中国的石油净进口量就将达到3亿吨,陆路管道进口只能解决进口的15.7%,2010年解决了11.3%,只是略有提高。

3.原油供给受大国影响明显石油经济与国际政治关系紧密。

美、俄、日等国在能源领域已对中国构成了较大牵制。

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石油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时也是我国的短缺资源之一作为三大国有石油企业之一,出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要,中石油应该积极走出国门,参与世界石油市场的竞争,迎接海外投资的挑战。

但是由于石油行业的特殊性,企业经营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企业生产等方面的风险,因此,安全管理成为关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分析了目前石油企业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对策;石油企业是生产型企业,为经济社会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火灾、爆炸以及等有毒气体泄露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

因此,“安全第一”对于高风险的石油企业安全生产活动具有特殊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一、石油企业安全管理概述传统意义上的安全管理即安全生产管理,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安全管理的理也念伴随着人们对安全生产的理解的不同而逐渐变化,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

简单来说,传统的安全管理是就是指保证和促进安全生产的一切管理措施,把安全管理视对为“员工”、“设备”、“环境”、“制度”构成的安全系统的协调控制,即对生产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保员护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国家和企业的财产不受损失,促进社会发展。

但是,对安全管理理解的不同源于人们实际生产工作的需要,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业企的统一模式,正如所说,针对不同的企业安全管理的理解不应该相同,并提出了两类安全管理的理念:一种简单地说明了安全管理的功能,适用于一般的普通中企小业;另一种强调了对安全生产的系统管理,适用于大型高危险性企业。

二、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现状为了有效应对石油行业中的各种突发性生产安全事故,我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都对行业内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并组织筹建了相关部门。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建立了应急指挥中心,由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负责具体的指挥协调工作。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提纲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提纲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石油消费量逐年增加,石油消费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生产的增长速度,国内石油供求矛盾日渐增大且已成定势。

为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加大,而与此同时,国际油价频繁波动。

不断增大的供需缺口和频繁波动的油价使得国家石油安全风险系数不断增大,石油安全己经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石油安全己成为我国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石油安全问题的由来(1)石油安全的含义:包括石油安全的“量”、石油安全的“价”和石油安全的“质”三方面;(2)研究石油安全的意义:中国在随时可能造成石油供应的短缺和石油运输的中断情况下,研究相应对策来保障中国的石油安全。

二、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主要国内因素(1)中国油气资源态势:石油资源相对贫乏并我国边际石油储量的开发难度大;(2)中国油气供需态势:石油资源产量供不应求,供需矛盾日益突出;(3)中国油气进口状况:石油资源来源地十分集中和运输线路单一;(4)中国油气运营环境:石油需求剧增以及缺乏完善的石油储备体系。

三、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主要国际因素(1)世界油气资源因素:世界石油的勘探发现储量高峰期己经过去,剩余常规资源的勘探开发难度越来越大;(2)国际油气供需因素:未来油气需求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而油气生产却增长乏力,油气资源潜力匾乏,油气供需矛盾将不断加剧,世界石油市场将面临危机状态;(3)国际石油政治因素:部分能源输出国不会放弃利用资源优势拓展国际政治空间和影响的大好时机。

四、中国石油安全对策及建议(1)加强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2)采用多元化的石油进口路线;(3)加强国际能源合作;(4)开发新能源和节约用油。

我国国际石油合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国际石油合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国际石油合作中的问题与对策I. 问题1. 国内石油生产供需矛盾突出2.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大,进口成本高3. 国内石油企业竞争力不足4. 国际合作面临政治,经济等因素困扰5. 保障能源安全面临多重挑战II. 分析与对策1. 国内石油生产供需矛盾突出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国内石油消费量逐年增加,而国内石油资源储量受限,导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需要加大石油勘探开发力度,鼓励石油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产能,推进油气资源的多元化开发。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对石油消费的管控,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广新能源汽车等,降低对传统石油的依赖程度。

2.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大,进口成本高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波动会对我国的能源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而我国目前对石油的进口依存度较高,进口成本也较为昂贵。

为了降低进口成本,国家需要积极拓展与石油输出国家的合作,扩大原油进口渠道。

此外,政府还应该制定合理的调节政策,稳定国内油价,降低我国的石油消费成本。

3. 国内石油企业竞争力不足与国际石油巨头相比,我国石油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国家应该鼓励石油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进技术创新,加快转型升级。

此外,政府还应该建立健全企业招投标制度,发挥竞争的积极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

4. 国际合作面临政治,经济等因素困扰石油合作面临着政治,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制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需要加强外交方面的工作,与石油输出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促进各国之间的石油合作。

此外,政府还应该绩效我的国家石油外交机制,强化贸易谈判能力,提高国际能源谈判的议价能力。

5. 保障能源安全面临多重挑战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保障。

然而,保障能源安全面临着多重挑战,如保卫海外石油进口航线,提高对石油精细管理水平,健全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等。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强能源安全防御力,提高对能源安全的重视程度,完善相应的保障措施。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

石油进口依赖度
进口依赖
中国石油进口依赖度较高,大部分石 油需求需要通过进口满足。
进口来源
中国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中东、非 洲、俄罗斯等地是中国主要的石油进 口地区。
石油运输方式与风险
运输方式
中国石油运输主要依靠海上运输和陆地管道运输。
运输风险
海上运输面临海盗、台风等风险,陆地管道运输则可能受到政治、地质等因素 影响。
运输管道老化
中国部分石油运输管道存在老化现象,容易发生泄漏和事故。
运输安全监管不到位
石油运输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措施,导致运输事故频发。
运输方式单一
中国石油运输主要依赖管道和铁路,方式较为单一,一旦出现事故, 影响范围较大。
石油产业安全监管问题
监管体系不完善
01
中国石油产业安全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存在监管漏洞和盲区。
石油产业安全监管案例
总结词
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石油产业安全监管。
详细描述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石油产业安全监管。例 如,制定和实施严格的石油安全法规和标准,建立石油 安全监管机构和应急响应体系,加强石油设施安全检查 和评估等。这些措施旨在提高石油产业的安全水平,减 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石油产业安全监管案例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
目录
• 中国石油安全现状 •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分析 • 中国石油安全对策与建议 • 中国石油安全发展趋势 • 中国石油安全案例分析
01
中国石油安全现状石油产量与需求 Nhomakorabea石油产量
中国的石油产量近年来基本保持稳定 ,但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石油 需求量逐年增加。
石油需求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 对石油的需求量巨大,尤其在交通运 输、工业制造等领域。

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pdf

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pdf

2011.Ⅰ经济理论与实践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褚跃民( 中原油田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河南濮阳 457001)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导致对能源特别是石油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的石油产量已不能满足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因此对进口海外石油的依赖度逐年递增。

如 2007 年,我国进口石油 1. 8328 亿吨,2008 年净进口 2. 0067 亿吨,2009 年进口 2. 038 亿吨,2010 年前 8 个月,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上升为 53. 9% ,已经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 50% 的警戒线。

9 月份原油进口量达到 2329 万吨,较上年同期的 1720 万吨增长 35. 4% ,创下历史新高。

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石油进口大国。

众所周知,石油是工业的血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进口石油超过 2 亿吨的我国来说,石油安全问题不仅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面临着一系列严峻国际因素的影响。

一、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问题我国的石油安全面临着国内国际方面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产石油供不应求。

国产石油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石油储量与产量有限。

尽管近年来油气产量也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缓慢。

长期以来,我国东部主力油田经过多年的开采,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稳产增产难度很大; 西部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只能逐年递增; 海上开采难度大、成本高,且南海、东海存在国际争议,这样就造成了在短期内石油增产不会有大的突破。

另外,经济的高速增长拉动石油需求持续增长。

再者,当前的节能政策对节油的影响力及影响效果非常有限。

2.进口油源单一的制约。

油源多元化,旨在分散突发事件对石油供给的影响,减少供应中断的风险。

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 ,但主要进口源只有 4 个: 中东占 39% ; 非洲占26% ; 前苏联地区占 13% ; 东南亚占 15% 。

2007 年我国主要石油进口源、数量及比重见表 1。

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由挑战

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由挑战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风险与对策石油供应安全是确保国家经济得以正常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我国国内石油产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石油进口量不断增加,使我国的石油供应安全出现了新的问题。

我国应提高石油利用效率,积极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加强海军建设保障海上通道安全以及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等措施来构建石油安全的有效屏障。

在当今国际舞台上石油领域的竞争超出了纯商业的范围已成为世界大国经济、军事、政治斗争的武器。

国际石油跨国公司正在加紧抢占最重要的石油产地他们的商业利益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军事利益是一致的并且得到其国家政府的支持因此我国的石油安全有受制于人的潜在威胁。

从非军事方面考虑对国家安全影响最大的除粮食外就是石油世界能源多样化虽然是大势所趋但是石油依然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能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角色。

从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石油在世界消费中的比例已上升到40%以上已处在经济发展对石油的依存度不断提高的阶段。

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石油资源环境。

石油安全已成为国际安全的国之大计确保石油安全不仅是“远虑”而且是“近忧”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并加快建立石油安全战略体系以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中国石油可采资源探明率为43%,尚有57%的剩余可采资源有待探明,总体属于石油勘探中等成熟阶段。

但中国待探明石油资源70%以上主要分布在沙漠、黄土塬、山地等等,勘探开发难度加大,技术要求和成本费用越来越高。

未来中国石油储量增长的主要领域在西部和海上。

另外,南沙海域石油资源丰富,根据初步估算石油可采量约为100亿吨,其中70%在中国断续国界以内。

海上油田有其特殊性,石油会在海床下流动,早开发者会得益更多。

所以,中国应该尽量多开发海上油田而非陆上油田,中国应该抓紧更多的海上石油勘探。

我国的石油安全将面临四大风险:一是油价风险。

随着石油这种战略资源采出程度越来越高,勘探开发逐步向复杂和困难地区延伸,石油成本逐渐增加,国际石油价格逐渐震荡上扬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我国石油安全问题

我国石油安全问题

国际 民生的特殊商 品, 格不可能完全 开 展国内石油期货交 易市场, 价 将市场作为获
油 价 的 持 续上 涨 , 疑 对 我 国 国 民经 无
部分, 而且面临一系列严峻 国际环境因素 开采水平 , 国内现有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大
的影 响 。 分 认 识 影 响 中 国石 油 安 全 的 国 约可供 开采 1 充 4年 ,远低 于世 界平 均 水

( ) 一 原油供给受制于人 。 我国有超过
半进 口 的原 油 来 自中 东 , 亚 家拥 词 : 油 ; 全 石 安
基金项 目: 省部共建“ 石油天然气装备” 教
育部 重 点实 验 室 资 助 项 目 (0 6 T 0 ) 2 0S S 4 中 图分 类 号 :4 6 文 献 标 识 码 : F2 A
我 国经 济 多 年 来 的 持 续快 速 发展 , 导 增大, 再加上一批老油 田处于入不敷出的 2 1 、0 5年 和 2 2 0 0年 2 1 00年 , 中 国 需 要 进 致 对 能 源 需 求 特 别 是 海 外 石 油 需 求 的 不 局面, 直接导致 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增 口原 油 分 别 为 1O 、8 Mt 2 0 , 5 Ml10 和 0 Mt这 断增 长 。 国石 油 安 全 问 题 不仅 越 来 越 成 长缓慢。 我 截至 2 0 0 5年底 , 全国石油剩余可 将 导 致 我 国供 求 矛 盾 日益 显 著 。 为 我 国 经 济 安 全 和 国家 安 全 的 重 要 组 成 采储量约 占到世界总量的 1 %,按 目前 . 5 二 、 响 我 国 石 油 安 全 的主 要 因素 影
可盈利 。该技术应在我 国加快推广 , 迅速 监测 体系 , 加强能源体系和信 息发布 的内 需求 优 势 , 府 可 以发 挥 应 有 的作 用 积 极 政 建立起庞大的煤制油产业 。 3 完善我国成 品油定价机制。 、 完善国

我国石油安全形势及对策

我国石油安全形势及对策

我国石油安全形势及对策石油在现代社会中有着不同于一般商品的战略地位,在经济、国防和政治外交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石油也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产品,是一种蕴藏于地下的不可再生的能源矿产。

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不断高涨,随之而来的石油供需矛盾和石油安全问题也不断凸现。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2年10月24日发布《中国的能源政策》白皮书称,近年来,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上升较快,特别是石油对外依存度从本世纪初的32%上升至目前的57%。

一,我国石油安全形势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石油消耗与日俱增,进口连年扩大,对外石油依存度逐步提高。

我国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2006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石油对外依存度几乎每隔两三年就跨上一个新台阶,由1997年的10%、1999年的20%、2002年的30%、2004年的40%,扩大到2008年的50%,2009年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2%。

2011年1月中石化公布上年经营主要数据,2010年原油产量3.3亿桶,略增0.05%,加上中石油以及其他石油巨头的产量,我国生产原油2.03亿吨,较上年增长了6.9%。

此外,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进口原油2.39亿吨,出口原油303万吨,全年净进口原油2.36亿吨。

对比我国原油产量和净进口数据后,可以算出,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3.7%,创下新高。

中石化公布的经营数据还披露了原油加工量等数据,原油加工量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我国对油品的需求。

中石化是我国最大的炼油企业,2010年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13.16%,达2.11亿吨。

其中,汽油、柴油和煤油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18%、10.50%和19.54%,意味着国内对油品需求日增。

中石油年度报告预测,中国2011年原油净进口将增加11.2%,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石油供求矛盾日益显著。

另据凤凰中文台报道,英国石油公司报告显示,美国能源安全前景好于中国。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的增加,我国的能源需求与供给必然产生缺口。

我国经济20年来的迅速发展是以能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的。

1980年以来,我国的能源总消耗量每年增长约5,是世界平均增长率的近3倍。

中国的能源储量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需求之间已经存在一个巨大的缺口,而且这个缺口将越来越大。

有专家测算出我国国内能源的缺口量:在21世纪初期将超过1亿吨标准煤,2030年约为2.5亿吨标准煤,到2050年约为4.6亿吨标准煤。

这种估计的准确性到底有多大我们可以暂不考虑,但我国的能源缺口在逐年增大,进口依存度将逐步扩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未来我国能源安全的最主要问题。

仅在石油需求上,我国今后新增的石油需求量几乎要全部依靠进口,到2020年前后,我国的石油进口量有可能超过3亿吨,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油品进口国。

由于我国能源自给能力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实行对外开辟海外能源渠道和对内节能并重的方针。

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能源资源的开发,参加国际能源市场的竞争,在全球能源领域占领战略制高点。

要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加强能源的国际合作,在日趋激烈的能源争夺战中占据主动地位。

然而,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从长远来看,在全球范围内必然会出现某些资源绝对稀缺的问题。

我们只有通过节约能源、开发替代和节减消费来解决这一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国内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的力度。

国家能源安全概念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经济安全性,是指通过维持能源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相互均衡的状态,在保障能源稳定供给的前提下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正常需求。

二是能源使用的安全性,即能源的消费及使用不应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构成任何威胁。

其中,能源供给保障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基本目标,是“量”的概念。

是对于一定的时间并受一定的技术经济水平限制的;而能源使用安全则是国家能源安全更高目标是“质”的概念。

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分析

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分析

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分析介绍中国石油安全是指中国国内石油资源的供应和需求的平衡、石油贸易的安全及相关设施的安全。

中国石油安全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对中国石油安全进行战略分析,包括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挑战能源需求增长中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费最大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

这给中国石油安全带来了巨大压力,特别是在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和供应不稳定的情况下。

供应不稳定中国石油生产能力有限,大部分石油依赖进口。

国际能源市场的波动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都会对中国石油供应造成直接影响,从而对中国石油安全构成挑战。

合规风险由于中国石油行业的规模庞大,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风险。

安全事故、环境污染等问题可能会导致石油生产中断甚至停滞,对中国石油安全造成威胁。

应对策略为了保障中国石油安全,采取一系列战略措施至关重要。

多元化能源供应中国应通过多元化能源供应渠道来降低对石油的依赖。

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清洁能源,提高能源资源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建设战略石油储备建立和完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提高国内石油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战略石油储备可以在国际能源市场波动时提供稳定的供应,保障国内需求不受外界影响。

强化监管和安全管理加强对石油企业的监管,健全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制度,提高石油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和安全监测手段,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合规风险。

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能源合作,积极发展国际石油市场,拓宽中国石油供应渠道。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使中国能够更好地应对供应不稳定和地缘政治风险。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石油行业的科技创新,提高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效率。

通过科技进步,可以降低石油生产成本,提高国内石油供应的可持续性。

结论中国石油安全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石,面临着供需不平衡、供应不稳定和合规风险等挑战。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 (1)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 (1)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形势与政策论文能源是国民经济的血液和动力,关系到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和发展,关系到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关系到生态环境,也涉及到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

能源安全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能源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在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它也是一个政治和军事问题。

2003年,中国能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中国能源产业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为此中国要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安全政策。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一、2003年国内能源安全形势分析 2003年,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动下,中国能源需求旺盛,全社会能源消费高速增长,能源安全形势严峻,能源供需矛盾日显突出,煤炭出现局部供应紧张,全国大部分地方发生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继续加大。

煤炭形势呈现出“四高两低一平”,即煤炭产量、销售量、铁路运量、价格创历史新高,煤炭库存、拖欠煤款有所下降,煤炭进出口总量保持上年水平。

全国煤炭产需基本平衡,国有重点煤矿和地方国有煤矿生产能力已经接近饱和,部分企业超能力生产。

全国电力供应形势紧张,21个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的情况,电力需求旺盛和气候的异常变化是导致电力供不应求的重要因素,另外宏观调控的失误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全年石油消费先缓后紧,一些地方出现供应特别是柴油短缺现象,供应十分紧张,价格居高不下。

石油净进口量进一步增加,对外依存度继续加大,2003年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35%,中国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

二、中国能源安全基本形势我国人均能源资源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且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大多远离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

能源供需矛盾持续扩大,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能源需求对外依存度迅速增大,中国能源安全形势已亮起红灯;能源消费结构矛盾突出,石油短缺矛盾将是我国未来能源安全的主要矛,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等多方面的问题,如果我国不能走出一条有别于世界其他先进国家的独特能源发展道路(即 WP=25 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未来石油、天然气需求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在常规能源中,产需矛盾突出的集中在石油生产的增长不能满足迅速扩大的国内需求。

中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

中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

中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人们常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若人体中血液不够,轻则致病,重则有生命危险。

对于石油进口较多的国家,如果没有石油战略储备,那么一旦石油进口中断,在缺乏石油供应的地区必然会对各行各业产生灾难性打击,飞机不能飞,汽车不能跑,交通瘫痪,生产停滞。

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能源的不断供给来保证。

基辛格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全世界。

”由于世界上石油资源分布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而且数量有限,获得和控制足够的石油资源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石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能源是许多战争的焦点,尤其是石油,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被誉为“黑金子”。

随着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对进口石油依赖会继续增加,石油供应不足是影响我国能源安全最突出的问题。

保证石油安全是中国石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

1993年中国成为成品油的净进口国,1996年又变成原油的净进口国。

统计显示,1996年至2003年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已从2000多万吨增加到9112.63万吨,2004年前11个月我国进口原油1.1062亿吨。

从中国石油消费情况来看,81%的石油应用于石油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材料及制成品行业上。

进一步反映出原油及其制成品在中国化工等基础工业中的重要作用。

没有这些油料的充分保证,这些行业将不可能有高速发展,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也将受到重大影响。

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2000年石油的消费比重为25%,虽然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40%左右,但石油对经济贡献率的递增速度也远远大于煤炭对经济贡献率的递增速度。

随着对原油及其制品这些重要工业原料消费需求的增加,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二、中国的石油安全据有关机构预测,中国将继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我国进口这么多石油,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外汇,而且还使我国社会和经济运行严重依赖从国外进口石油。

浅谈石油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石油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安全 生产 的本 质是 :在 一定 的历 史条 件 下 ,最大 限度地 保 护 劳动 者在生产 过程 中的生命 安全和 职业健 康 。
二 、目前石油企 业安全 管理存 在的 问题
石油 企业 的 安全生 产 意义 重大 ,尽管 当前众 多石 油企 业 及相 关部 门 非常 重 视石 油 生产 的 安全 管理 ,严格 遵循 “ 安全 第 一 ,预 防 为主 ” 的 安全 生产 方针 ,遵 守 国家关 于 安全 管理 的规 章制 度 ,认真 总结 事故
事 故隐 患 的存在 是石 油企 业安 全 事故发 生 的一 个最 重 要原 因 ,绝 大 多数 事 故发 生源 于 安全 隐患 的存 在 ,所 以企业 必须 防 患于 未然 ,讲 隐 患消灭 于萌 芽状 态 。但 同时 依据 法律 规定 ,只要没 有 出现 重大 的事
对 石油 安全 重视 程度 不够 。石 油企业 管理 者 应对 企业 的安 全卫 生工 作 足 够重视 ,建立 “ 安 全经济 观 ”意 识 ,因为 对于 石油 企业 来 说 ,安全 就 是效益 。
随着 对安 全生 产认 识 的不断 深化 ,正 确深 刻地 认识 安全 生 产 的本 质 ,对充 分理解 加强安 全生产 工作 的极 端重要 性及 其长期 性 、艰 巨性 、 复 杂性 ,对 落实 安全 发展 、保 障人 民群 众生 命财 产安 全和 健 康的 重大 责 任 ,具 有非常 现实 的理论和 实践意义 。
3 . 石 油企业 的职工权 利意识 及安全 生产 意识较差 经研 究发 现 ,许多 安全 事 故的发 生 都是 由企 业 的不安 全状 态 所 引 起 的 。尤其 是 在重 特大 安全 事故 的发 生企 业 ,许多 职工 的 生产 环境 非 常 险恶 。在 国 家安全 生产 监督 管 理局 及 国际劳 工组 织所 组 织的 研讨 会 上 ,根 据 国家 安全研 究 中心 主任 刘铁 民所 公布 的一 份调 查 报告 我们 可 以看 出 ,报告 中系统 总 结了 安全 生 产重 大伤 亡 事 故发 生 的 五个 原 因 ,

中国石油资源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石油资源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 摘 要 ] 石油因分布的集中性、 消费的普遍性、 获取的战略性, 已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角逐的焦点。从世界石油的分
布、 生产、 消费入手 , 分析 了我 国石油资源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 并提 出了有针对性的策略。
[ 键词 ]石油资源 安全 对策 关 [ 中图分 类号 ]F0.2[ 献标识 码 ] [ 章编 号 ]62 37( 0)6 02 — 2 472 文 A 文 17 — 432 80 — 04 0 0
3 %。() 9 2 可采 储 量 在 5 0亿 吨 以 上 的 国家 有 七 个 , 中 中东 其 4个 ( 计 70 9 合 6 .7亿 吨 , 全 球 的 2 . 7 )这 七 个 国 家 控 占 12 % ,
至 2 0亿吨的峰值之后将 逐渐减少 , . 供需 矛盾 日益 突出。近 l 0年来 , 国国 内生 产总值平均 增长 9 7 石油需求 年增 我 . %,
由于 石油 对 现 代 工 业 、 业 、 通 、 事 以及 人 民 生 活 等 农 交 军 各 方 面都 有 重 要 作 用 , 而 石 油 的 消 费 极 为 广 泛 。 而 由 于 石 因
表 1 世 界石油可采储 量和 产量 分布 ( 单位 : 亿吨 )
地 区
西 欧 亚 太 非 洲
10 5 . 1 3 6 9
08 .
30 8 l.9 1 1
24 3
3 6 2 1 .9 .9 5 1 1 10 7 33 .9 5 .3 12 7 36 .0 5 .6
委 内瑞 拉 16 5 6 4 0.8 .2
合计
1 9 .4 7 .3 1 6 3 2 0
胁我 国石油安全的首要 因素。 以单位产值 能耗来 衡量 , 中国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示范文本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RHD-QB-K9337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示范文本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示范文本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与传统的“地大物博”观念相反,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根据《油气杂志》发布的数据显示,20xx年底,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1855.04亿吨,而我国石油探明储量仅为27.88亿吨,居世界第13位,按目前的开采速度,中国20年后可能出现石油枯竭的局面(当然这是以不增加石油勘探量为前提的,是静态的)。

我国从1994年变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消费量不断飙升,20xx年,净进口石油1.99吨,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51.3%。

预计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将达到5.63亿吨,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可能达到57.37%,与目前美国的水平相当(美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8%)。

(二)国民经济受石油供给情况的影响大我国是能源进口大国,国民经济极易受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

国际油价每桶每增加10美元,直接影响GDP约0.43%,若进口原油为2亿吨,折合约14.7亿桶来估算,一年将多支付147亿美元。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xx年我国进口原油2.04亿吨,花费892.56亿美元。

20xx年7月11日,国际原油最高曾达到147.25美元, 对经济运行情况和石油消费行为影响显著。

石油价格升高,不但增加经济体系运行成本,加大了通胀的压力,而且能源消费开支比例上升,反过来抑制其他领域的消费。

石油短缺也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上海、南京、杭州等地曾出现的“油荒”让人记忆犹新。

(三)石油进口的来源地相对集中从世界范围上讲,中东、独联体、非洲和中南美洲是国际原油主要出口地区,而沙特、伊朗和俄罗斯是位居前列的原油输出国。

石油开采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石油开采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石油开采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石油是最重要的能源,为中国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榨油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我国石油开采还存在诸多不足,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石油开采安全生产管理。

由于采油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容易引发很多安全事故,严重时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采取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文对石油开采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就相应的对策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促进石油开采总体水平的提高,为相关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石油开采;安全生产管理引言石油能源不仅在我国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目前,石油开采事故频发,造成人员伤亡惨重。

可见,石油钻井存在很大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当前,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石油开采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因此,有必要推广新技术的应用,促进石油开采的更好发展。

1.石油开采概述石油,也称为原油,是一种棕黑色液体,可以从地球深处燃烧。

其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芳烃和环烷烃。

其主要用途是用作燃料和汽油,也可用作加工化工产品的原料。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首先是石油勘探,然后是油田开发,然后是油气集中输送,最后是炼油过程,这需要相应的开采技术,如测井、钻井、采油、装配和运输。

技术。

记录是指通过科技手段将钻孔岩石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地面,供专业人员分析和制定采矿计划;钻孔也是一门技术。

在开采过程中,必须开采许多大大小小的井。

钻井要求高质量、低污染和可持续利用;采油技术是指将油从井底转移到进口的技术。

在此过程中,必须有效去除输油过程中的各种缺陷;油气集输是对石油进行采集、分离、加工、输送,使其可供正常使用的过程。

石油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许多事故是爆炸、爆炸、火灾和中毒。

大多数井喷事故是由于井液密度低和施工过程中失去平衡造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及对策
一、世界石油的储量、产量和消费量
1.世界石油储量
2005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为1200千万桶。其中,美洲为24%,西欧1%,中东58%,非洲8%,亚太地区3%,东欧及前苏联地区为6%。图1为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前12位的国家。
2.世界石油产量
2005年,全世界合计生产原油35.90亿吨。其中,美洲为23%,西欧7%,中东32%,非洲12%,亚太地区10%,东欧及前苏联地区为16%。图2为2005年世界各主要产油国的石油产量。
3.世界石油消费量
2005年,世界石油消费总量达38.368亿吨,表3为2005年世界前12个国家石油消费量。
从图1—图3①的数据可以看到我国石油储量、产量在世界上的排位较低,尤其是储量。相反的,我国的石油消费量近年来增加很快,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二、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现状
1.中国的石油储量相当有限,对外依存越来越严重
我国是一个人均能源资源不足、优质能源短缺的发展中国家,人均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尽管石油勘探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探明石油储量却在逐年下降。
2.供求矛盾日益显著
尽管中国的石油产量达到340万桶/天,是世界第五大产油国,但还是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自1993年以来,中国一直就是石油净进口国,原因很简单,一方面中
国是世界上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另一方面中国现有主要油田的产量都在经历着下滑。2004年,中国石油进口总额高达4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12.56%,成为我国一大贸易逆差和外汇支出项目,已对我国的贸易平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国际能源署(IEA)估计,到2030年中国的石油进口比例将高达84%。这种供需之间矛盾的日益显著,必将给中国的石油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与持续膨胀的石油需求相比,中国的原油自给能力几乎达到了极限。原油产量不能满足需求,供需矛盾突出,进口石油依存度不断增大。目前,中国剩余可采储量为23.8亿吨,储采比仅为14∶8,已开发油区的储采比只有10∶9。在这样的储采比配置下,中国原油稳产已处于临界状态,目前年产油在1.8亿吨,到2020年至多也就能达到2.0亿吨。据此保守估计,2010年,中国需要进口原油量大致为1.3亿吨,到2020年将达到2亿~2.5亿吨。油气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中国未来15年的经济增长将维持在7%以上,原油需求将至少以4%左右的速度增加,但同期国内原油产量增长速度难以超过9%,国内原油供需缺口逐年加大,中国原油的生命线将越来越脆弱。一旦世界风云突变,中国的能源安全将首当其冲地受到威胁。石油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进而成为严重威胁国家安全的重大因素。
3.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抵御风险的能力差
随着中国对WTO有关条款的逐步兑现和中国进口石油数量的持续增加,世界石油价格的涨跌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最近,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飙升就已经造成了国家外汇支出的增加、炼油加工及运输成本增加等现象,已严重影响和波及、农业、动力以及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使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成本增加,产生了“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甚至危及国家经济安全和外交上的主动权。有关专家对我国GDP、石油进口数量和价格波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认为,油价每上涨1%,并持续一年时间,将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下降0.01个百分点。表3和图4分别为2000年石油价格的变动对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价格变动的影响测度表和2000—2004年国内价格总水平和石油价格上涨率的对比图。
同时,石油价格上涨也给国民的带来了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面临着下降的危险,一是使以石油为主要燃料、原料的产品,因为生产成本的上升而导致产
品竞争力在世界市场上的下降,从而使出口面临着下降的潜在可能。二是出口对象国因油价上涨使他的国际收支出现困难,从而影响了其进口能力,进而使我们的出口面临着潜在的下降危险
4.缺乏健全完善的石油安全预警应急体系,没有国际公认的石油战略储备及商业储备战略石油储备对一个国家、尤其对像这样存在石油供求矛盾的发展中大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它可以在国际社会发生军事和经济动荡时,保证我国军队和生产用油;在油价高居不下时可以平抑石油价格,减小经济遭受的冲击;可以对石油的禁运和投机起到威慑作用。和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目前的石油能源储备进度严重滞后,2005年我国的储备量为30天,按目前计划,到2010年储备量也只不过相当于40天净进口量,仍远远低于美国(175天)和发达国家现在的标准(90天)。因此,我们的石油储备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扩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在石油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的今天,其是否建立有健全完善的石油安全预警应急体系,是否有符合国际公认标准的石油战略储备及商业储备,对于该国的石油安全和国家安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要想在将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就必须建立符合标准的石油安全预警应急体系,建立具有国际公认标准的石油战略储备及商业储备,以增强应对石油危机的能力,保障国家的石油安全。
三、解决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对策
1.大力实施煤化油战略和积极开发原油替代品,加紧海洋石油资源的勘探和研发海洋采油技术
石油安全战略不是孤立的,而是国家能源战略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制定中国石油安全战略时,不能就石油抓石油,而要从整个能源战略出发,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结构中的石油比例,尽可能地实现非石油能源向应用石油能源的转化,进而降低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资源的过分依赖,如煤化石油的生产就能极大地缓解经济发展对石油紧缺的巨大压力。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已探明煤炭储量达1万亿多吨,年产量达10亿吨。而且煤化石油的成本也较低,在煤化石油的同时可以开发出附加值很高的上百种产品,如乙烯、丙烯、蜡、醇、酮、化肥等。因此,应重视煤炭液化、气化技术的研究,发展“以煤代油,以煤造油”的高新技术产业,达到煤炭的清洁利用、高效利用、增值利用,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同时,我国还可以大量开
发可再生能源。如: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和生物柴油等。另一方面,尽管我国主力油田已进入中后期,但还有大量探明程度较低的地区,具有继续保持石油产量稳定增长的资源潜力。尤其是海洋上,石油资源的潜力较大,必将成为国内石油产量增长的主要地区。资料显示我国海洋的石油发现率仅为18.5%,可以说海洋勘探和开发有着巨大的潜力可挖。仅南沙海域的石油资源可开采量就约为100亿吨。
2.实施石油贸易的多元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石油海外依存度将不断提高,相应的,我国的石油安全将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干扰。从石油安全的角度来看,今后我国的油气资源外部供应线路必须实施多元化的方针而绝不是像目前的这种单一的和绝对的海上运输路线,改变石油贸易上长期的偏向中东和非洲的地域保守做法,开发地域盲区,充分的利用国际石油资源。总体来说,为了应对随时到来的石油安全危机,我国的石油贸易应实施进口来源和供应渠道的多元化、进口方式和进口品种的多样化。同时,采取来料加工和合资、合作等方式获得石油资源也可以作为中国获得稳定石油供应的重要途径。除了不断在境内开采石油外,还应通过各种方式从国际市场上寻找稳定的供货渠道,积极的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以实现石油供应的多元化,规避当前石油集中带来的风险,避免石油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应当以“份额油”的方式多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合作开发,这样一来,我们拿到手的就是实物,石油的进口量不至于受价格波动太大,因此,可以说,“走出去”买油不如“走出去”采油。而在石油贸易上,我们还应当改变对石油现货过分依赖的现状,采用国际石油的期货交易方式来减少油价上涨对我国石油安全造成的影响。
3.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
立法先行是国际石油战略建设的成功经验,我国石油储备建设,务必走“要储备,先立法”的道路。在石油储备建设前,应加快石油立法,尽快制定出台我国的《石油法》、《石油储备法》等法规。通过法律法规明确石油储备建设的目标、管理、资金、方式等问题,使我国石油储备建设的全过程有法可依,有法可行,有法律保障。在石油战略储备的体系构建上,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采取国家和相结合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在进行国家与企业相结合的石油储备体系中,以国家储备为主,企业储备为辅,使得储备不但是一种国家行为还是一种企业行为。在石油储备建设
的资金筹措方面我们也可借鉴日本与德国的做法,实施筹措资金的多渠道化,即国家、社会、企业三方面结合筹措资金。
4.积极应用和外交手段加强对国际石油的控制能力和决定力
回顾20世纪特别是近几十年的世界石油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地球上发生的许多危机、冲突,都与石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石油与外交的关系将越来越紧密,各国围绕石油问题的外交战将会更加激烈,能源外交、石油外交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政治生活的主旋律。2006年,中国的石油消费已增至3亿吨,进口石油1.2亿吨,占全球石油出口总量的4%~5%。按国际通行标准,当一国的石油进口超过1亿吨时,该国就要考虑采取外交、经济、军事措施以保证石油供应安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的石油进口国和第二大的石油消费国,国际石油格局的变动对中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已经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为此。中国应当采取务实的石油外交政策,和那些大的产油国之间保持密切关系的同时,也要特别注重与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的合作,这也是中国能源外交所推动的合作方向。同时,巩固和发展中东国家、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巩固和发展俄罗斯和中亚各国对我国的石油供应,通过高层互访加强与欧洲的关系,继续发展中国与东盟的10+3和10+1对话机制,争取同周边国家获取更多的石油资源。同时,积极的采用外交方式,利用我国的资金和技术去开拓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石油市场。只有以积极的政治外交去为我国开拓广阔的国际石油供给市场,才能使我国的石油供给得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为我国的石油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