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释义

合集下载

河图洛书名词解释

河图洛书名词解释

河图洛书名词解释1、洛书:相传是河图洛书的原本,道教、儒家、阴阳家的共同经典。

2、河图:中国最古老的星图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阴阳五行哲学思想的起源,自从伏羲氏画八卦以来,就有了河图洛书。

古人认为这两个神秘图案是上天赐予人类的,也就是《尚书》所云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最原始的图腾和崇拜,从而使其成为生命意识和宇宙观的直接体现。

《庄子·天下篇》云:“伏羲得之,以演《易》;文王得之,以《易》演《周礼》;孔子得之,以《周易》演《春秋》。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

有天道焉,有人道焉。

兼三才而两之,故六。

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凡画八卦,莫不有数。

”“数一二三,五六七八,九十为成数。

”皆以阴阳五行为之本,天地万物为之始,而《易》为之用。

数乃生成之本,阴阳之则,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1、为什么说它不是一个普通的星图?因为,从黄河开始到长江、淮河、松花江、黑龙江、珠江等江河湖泊,都在此“规律”范围内。

(因此河图又称“规矩”)2、1、何谓先天河图?河图就是自然界本来存在的,是顺应自然,是无法改变的,因此叫“先天河图”。

2、何谓后天河图?河图是后来人根据自然界的规律,总结归纳的,其中既包含有自然界的规律,也包含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叫做“后天河图”。

后天河图与先天河图结合,即可知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

3、后天河图洛书名词解释洛书:一种用“花篮”的形式描绘了全部《周易》经卦与传卦相互关系的图形。

易学基本原理称“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一部《易经》分为三部分:一为经,二为传,三为象。

太极就是两仪,亦即阴与阳。

4、天象洛书,就是北斗星图,即是古代星象历,详细描述了每个星座的位置及运转轨迹,并依据此总结出了一套划分星座的标准,常被称为“星座学”。

它已经失传了。

5、为什么说它只是一种占卜术?而不能当作一种科学?因为,它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河图洛书(中国古代文明图案)—搜狗百科

河图洛书(中国古代文明图案)—搜狗百科

河图洛书(中国古代文明图案)—搜狗百科中国易学关于八卦来源的传说,最初指天赐的祥瑞。

河洛之辞,最早见于《尚书·顾命》,又见于《论语·子罕》。

《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管子·小臣》:“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

”《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认为八卦乃据河洛推演出来。

汉人多宗此说,以河洛解释八卦来源。

河图洛书(1)河洛所指,后世理解不一。

西汉刘歆以河图为八卦,以《尚书·洪范》为洛书。

汉代纬书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

以九六附会河洛之数。

宋初陈抟创“龙图易”。

吸收汉唐九宫说与五行生成数,提出一个图式,名龙图,即河图。

西蜀隐者则以陈抟之先天太极图为河图。

刘牧将陈抟龙图发展为河图、洛书两种图式,将九宫图称为河图,五行生成图称为洛书。

南宋朱震于《周易挂图》中载其图。

南宋蔡元定认为刘牧将河图与洛书颠倒了,将九宫图称为洛书,五行生成图称为河图。

朱熹《周易本义》卷首载其图。

后世所称一般以蔡说为准。

南宋薛季宣以九数河图、十数洛书为周王朝的地图、地理志图籍。

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胡渭《易图明辨》亦认为河图洛书为四方所上图经一类。

今人高亨认为河图洛书可能是古代地理书,另有人认为河图为上古气候图,洛书为上古方位图,或以为河图为天河之图。

众说不一,尚在继续探求中。

(2)河图,洛书的关系。

一般认为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主常,洛书主变;河图重合,洛书重分;方圆相藏,阴阳相抱,相互为用,不可分割。

汉代刘歆认为:“河图洛书相为经纬。

”(《汉书·五行志》注)南宋朱熹、蔡元定:“河图主全,敌极于十;洛书主变,故极于九。

”“河图以五生数统五成数而同处于方,盖揭其全以示人而道其常,数之体也。

洛书以五奇数统四偶数而各居其所,盖主于阳以统阴而肇其变,数之用也。

”并认为河图象天圆,其数为三,为奇;洛书象地方,其数为二,为偶。

河图洛书是什么意思

河图洛书是什么意思

河图洛书是什么意思
河图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河图”和“洛书”,也称“先天图”、“先天地理书”、"河图玉版”。

传说黄帝时期,河图洛书就已经出现。

在《易经》中把它们比喻成天地的规律,也叫“三极易”。

河图与洛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图形。

河图是一种原始图画,它反映宇宙万物的变化;洛书指上天所设的数学符号,它表示天上星宿排列的次序和方位。

《周易》把它们合称为河图、洛书、先天、后天。

相传黄帝在黄河边与少昊相遇时,便把"河图”与“洛书”装进龟甲之中埋在土里。

后来人们便根据这两个图形来推演出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的名称和象征意义。

它既是古代朴素的辩证法在自然科学中的运用,又是古代科学文化。

(16)河图洛书探秘(一)

(16)河图洛书探秘(一)

(16)河图洛书探秘(一)河图洛书探秘(一)辽宁赵廣中华文化的源头——河图洛书,是一种神奇的符号,没有任何文字的痕迹。

这个远古的作为人类文明初始长生的智慧,至今依然令人扑朔迷离,困惑不解。

河图洛书的真实内涵意义如何?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它的答案。

最近笔者网上的一位好友给我提出此方面的建议,让我写一篇关于河图洛书的研究文章,我感觉是个大课题,真有点力不从心,为不负友之希望,勉强而为之。

谈谈我对河图洛书的点滴看法和认识。

不足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一:浅释河图《易传系辞》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又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

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此即河图之数。

河图、洛书到底是图还是书,或是其它形式的任何东西,历代学者都有着种种推测与猜想。

洛书盖取龟象,故其数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

《尚书。

顾命》中有“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列。

”是河图一词见于文献的最早记载。

《纲鉴易知录》写到:伏羲太昊德合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

地应以龙马负图,于是仰观象于天,俯视法于地,中观万物之宜始画八卦。

《论语比考谶》中记载:帝尧率领舜等,来到黄河岸边,见有赤龙从河中出来,口衔玉苞,放在岸上。

打开玉苞,里面就是河图,河图上有文字“帝当百枢,则禅于虞”。

《世纪》云:“黄帝大雾三日,帝游洛水上,见大鱼三丈,身青无鳞赤文成字,天甚雨,鱼流而得图”。

《春秋。

运斗枢》载文:舜以太尉作天子,在东巡时,到了黄河之滨,见有一条黄龙背负图从河水中出来,把图放在舜的面前。

图盛在一个黄玉匣中,图上书“七十二帝地形之制,天文位度之差”这也是一幅河图。

《挺辅佐》曰:“黄帝游于河洛之间,至泽鸿之尔,鲈鱼负图以授帝兰叶,命曰录图”。

《易。

大传》曰:“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

洛书者,禹王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无字天书之河图洛书

无字天书之河图洛书

(一)河图与五星
木星 (岁星)
每日 3时(寅时) 8时(未时)
每月3、8
每年3月、8月
东方
三八合木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无字天书之河图洛书
(一)河图与五星
金星 (太白星)
每日 4时(卯时) 9时(申时)
每月4、9
每年4月、9月
西方
四九合金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无字天书之河图洛书
(一)河图与五星
土星 (镇星)
每日 5时 (辰时) 10时(酉时)
每月5、10
每年5月、10月
中央
五十合土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无字天书之河图洛书
(二)洛书与九宫 太一游宫计366日
九宫八风
阴 东南 弱 上 南 大 谋 西南 玄
洛巽
天离 弱
坤委
宫 立夏 风 宫 夏至 风 风 立秋 宫
仓东 婴招 门 震 儿 摇 中央 宫 春分 风 宫
河图中各相对两数的差都是五
无字天书之河图洛书
49 2 35 7 81 6
洛书与数字
阴阳的数字分布为: 奇数(阳数)5在中央; 1在北方,9在南方, 9与1相对应; 3在东方,7在西方, 3与7相对应。 偶数(阴数)分占四隅: 2与8相对应,4于6相对应
相对两数的和都等于10
数阵图形特点: 其数目字纵、横、斜三个方向相加 都等于15。
天地相感、阴阳相合 ——万物发生、发展、变化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 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 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 必求于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阳数在正,阴数在隅

西 合五行、九宫
阳数左旋,阴数右旋

河图洛书解析

河图洛书解析

河图洛书解析
洛书也跟河图一样,是老祖宗根据河图,把地球温度变化再进一步细化了,以指导人民更准确地掌握农时,也就是四象变八卦的过程。

由于地球温度的变化和日月有关,也就是阴、阳交互作用下,此消彼长的关系,随着地球公转,太阳直射角度的变化,而有了地球四季温度的变化。

因此,洛书把单数1、3、7、9定为阳,代表热,把双数2、4、6、8定为阴,代表寒、五仍代表太阳,居中。

数字大小也代表的温度等级,9代表阳、7代表老阳、3代表中阳、1代表少阳,温度随阳气数字的递减而逐渐减低;8代表阴、6代表老阴、4代表中阴、2代表少阴,温度随阴气数字的递减而升高。

于是地球气候温度的变化顺序就如洛书的顺序。

冬至那天是太阳从南回归线向北半球移动的日子,所以阳气开始增长,以1数少阳代表,见图.1;夏至那天太阳从北回归线往南移动,是阳气最盛的日子所以以9数阳代表;春天阳气继续回升,但阴气仍重,故以3数中阳代表;秋天阳气虽由盛而衰,但天气温度仍属燥热,故以7数老阳代表。

单数阳气的分布变化完成。

接着看阴双数的变化:冬至那天一阳初动,阳气初升,但地球最冷的日子还在后面,于是8数阴随在少阳后,处东北位置;夏至过后,阴气开始增长,以2数代表少阴,处西南方;秋分后寒气愈盛,接近北方,故以6数老阴代表,位西北方;春风后接近南方,阳气增长迅速,故以4数中阴代表,处于东南方。

双数阴气温度变化表示完成。

于是洛书的图形就画出来了。

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

河图关于河图的出处,一般都是认为上古时期,在黄河里有一只龙马,它背上有有图案,这个图案就是河图了。

在河图里,白点代表阳,黑点代表阴。

图式以白圈为阳,为天,为奇数;黑点为阴,为地,为偶数。

河图以天地合五方,也就是东南西北加中央,一共五方。

以阴阳合五行,金木水火土。

北边一白点代表阳,数为一,六黑点代表阴,故北方一六同宗,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两个黑点为阴,七个白点为阳,共居南方,故二七为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三个白点为阳,八个黑点为阴,共居东方,故三八为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四个黑点为阴,九个白点为阳,都在西方,故四九同道,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五和十居于中央,五为阳,十为阴,故五十相守,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五行数是16为水,27为火,38为木,49为金,510为土。

即天干五合。

河图反映的是宇宙的生成规律,其实河图中把白点连起来是一个旋转的路径,把黑点连起来又是另一个旋转路径。

这种螺旋状的能量场应该说是宇宙中的一种很普遍的场的存在形式。

我们头顶上面每个人都有一个旋,我们体内的细胞内部的DNA结构,高速运动的分子离子等等也是这个样子。

所以说河图这种运行状态,是宇宙中很普遍的一种能量场的存在方式。

洛书关于洛书的来源,基本认为是落水里面一只神龟背上的图案。

河图里面只有五方,而洛书有八方了。

北方1为阳,和南方的九相对,两个相加刚好合十。

东方为3,西方为7,东西相加也为十。

东北为8,西南为2,相加也是10。

东南4和西北6相加也是十。

中间一宫数字为5,是阴阳交替之数。

九宫数字1到9,相加共计四十五,这个数为天地生死之数。

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在洛书里面,每三个宫相加数字都为15,这样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模型。

奇门遁甲以九宫为基础,主要来源于军事上面的排兵布阵。

中间大将居其中,每个方向上兵力部署都是15的倍数,比如150,1500等等。

这样敌人不管从哪个方向进攻受到的抵御基本是一致的,不至于哪个方向力量太薄弱。

易学之源——河图洛书

易学之源——河图洛书

易学之源——河图洛书
(一)河图洛书来源
河洛这一词语,最早出现于《尚书》中的《顾命》篇;在《论语》的《子罕》篇中提到。

《周易·系辞上》中则认为:“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所以河图洛书可以说是历史久远,后来的许多易学都是由河洛推演出来的。

(1)河图来源传说
据传,上古的伏羲氏时期,在洛阳东北部的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了一只龙马,它的背部负着一种图示,并献给伏羲。

图案表现为:后面分别有一个和六个圆点,前面分别有二个和七个圆点,左边分别是三个和八个圆点,右边分别是四个和九个圆点,中间是五个和十个圆点。

这些圆点就像天空中的星星一样,所以叫做图,又因为它出现于黄河中(古时将黄河称为河)所以称为“河图”。

古圣人将它的奇偶与阴阳相互配合,并用图画的形式表示出来,以用于卦著。

(2)洛书来源传说
大禹时期,在洛河中出现一只神龟,在它的背上画有神奇的图案,这个图案就是“洛书”。

洛书中,前方的数字为九,在后方为一,在左侧为三,在右侧为七,在中部为五,在前方的左侧为数字二,右侧为数字四,在后方的左侧为数字六,在后方右侧为数八。

大禹将这九个数加以阐发,用来改造自然和管理社会,并且据此而作《洪范九畴》。

河图洛书的来由,是中华文明史上的千古之谜。

2014年11月11日,河图洛书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

河图和洛书《易·系辞传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汉·孔安国:“《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

《洛书》者,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其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今孟津县老城西北位于黄河岸边的负图寺(亦名伏羲庙),据说就是当年龙马负图的地方。

古河图河图以十数合五方,五行,阴阳,天地之象。

图式以白圈为阳,为天,为奇数;黑点为阴,为地,为偶数。

并以天地合五方,以阴阳合五行,所以图式结构分布为:河图河图用十个黑白圆点表示阴阳、五行、四象,其图为四方形。

如下:北方: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为水。

东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表示青龙星象,五行为木。

南方: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为火。

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为金。

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表示时空奇点,五行为土。

(其中,单数为白点为阳,双数为黑点为阴。

四象之中,每象各统领七个星宿,共28宿。

)以上为《河图》。

其中四象,按古人坐北朝南的方位为正位就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此乃风水象形之源也。

洛书,古称龟书,传说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此图象,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

(见上图)河南洛宁县西约20公里,就是贯穿河南、陕西两省,全长442.5公里的洛河上下游分界处,也是洛宁县历史上的县城所在地,即今天的长水乡西长水村,相传此处为“洛书”所出之处。

究其实,河图和洛书是古圣人观察客观事物,将其变为抽象符号的结果。

将具象的客观事物变为抽象的符号是人类的一大发明,一大进步!中原这个地域概念,在古典文献中,还有中州、中土、中夏、中华、中国等多种称谓。

中州,是因豫州据九州之中而得名。

豫州是九州之一。

其南有荆州,东南有扬州,东有徐州、兖州,东北有青州,北有冀州,西有梁州,西北部有雍州。

河图洛书什么意思

河图洛书什么意思

河图洛书什么意思
“河图”、“洛书”是华夏文化的源头,是两幅中国古代文明图案。

《易·系辞上》里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圣人是指人类文化始祖伏羲。

传说里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里出来,背着一幅“河图”,然后又有一神龟从洛水里浮出来,背着“洛书”。

伏羲根据这“图”、“书”创造出八卦,后来周文王依据伏羲八卦研究成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并分别写了卦辞。

还有传说,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境内,洛河中有一只神龟,背着'洛书'出来,献给大禹。

大禹根据洛书的内容进行治水,并且成功,最后划分天下为九州。

大禹还根据洛书的提示,制作了九章大法,治理天下,这些章法流传下来后,被收入《尚书》中,名《洪范》。

如果去分析伏羲八卦和九章大法,就可以发现其实河图洛书所表达的是一种数学思想,使用了数字性和对称性这种数学里最直接、最基本的特点,它的基本内涵是“和”或“差”的计算。

但历代的人因为它们是“龙马负之于身,神龟列之于背”,所以为它们添加了神秘性。

“河图”和“洛书”究竟是谁发明出来的,长什么样子,因为时间实在太久远,一直是中华文化的千古之谜。

河图洛书精义

河图洛书精义
盖三元气运,本于河图。以天一、地二、天三,为上元。以地四、天五、地六,为中元。以天七、地八、天九,为下元。至于地十,则与天五同在中元耳。
河图之理,一生一成生者,为正成,即为催成者,为正生,即为催。而凡生成之正运者,取其实地,正气入穴,非取其河道,所谓颠颠倒也。
洛 书 精 义
洛书之文,与河图之数,相为表裹。有河图而无洛书,则有体而无用。有洛书而无河图,则有用而无体。盖论三元气运,为本乎河图。而论三元方位,则不外乎洛书矣。?
下元七赤兑卦当令,则必取震方水者,震乃先天离位,离为中女,故为第七,而二七同道,故二黑坤为照神。?
下元八白艮卦当令,则必取坤方水者,坤乃先天巽位,巽为长女,故为第八,而三八为朋,故三碧震为照神。?
下元九紫离卦当令,则必取坎方水者,坎乃先天坤位,坤为母,故为第九,而四九为友,故四绿巽为照神。盖上元阳卦,先长而后少。下元阴卦,先少而后长,以少者,均要属在五黄故也。盖八卦先天到,而后天不到,其效非神。后天到,而先天不来,其验莫应。?
大抵四生如孩儿之恃父母,四成如衰老之仗子孙。深言之,为五行相生之体,浅言之,即八卦颠倒之用。明乎河洛之义,更参以先天后天之卦,配之以九宫九星之用,约之以四吉四凶,判之以上中下三元堪舆之秘旨尽矣?。?
盖三元方位,本于洛书。而洛书之文,又不能外乎河图。?
河图之地六,阴也,右转,而居于西北。河图之地八,亦阴也,右转,而居于东北。即二十四山阴从右转之理,河图之天七,阳也,左转,而居于西。河图之天九,阳也,亦左旋,而居于南。即二十四山阳从左旋之理,八卦九宫之方位,不外是也。?
河 图 精 义
河图,为地理之原。其实为天运之本、生死之机,互乘于此,而定废兴之代谢。由是而名。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水为北方,故天之一在北,地之六亦在北。一生一成,相为经纬。故天一当令为正神,即取地六之正神以助之。

洛书讲义

洛书讲义

洛书(一)一、河图与洛书【执象】:河图为体,洛书为用。

【圣人】:河图五行左旋顺布,生成之道也。

洛书五行右转逆克,变化之道也。

河图为体,洛书为用。

河图为经常之洛书,洛书为变化之河图。

体包用,用藏体,不可执一而论。

河图主先天,先天为阳,为体;洛书主后天,后天为用,为阴。

1.体用的定义体用是中国古代哲学最要的一对范畴,体是主体、本质,用是功能、现象。

宏观上,体用与道器两组范畴是没有本质区别。

微观上,体用即是文质。

文是现象,质是内容。

有以阴为体,有以阳为体,有以阴阳互为体用。

静常为体,动常为用,从此意义讲,阴为体,阴为用。

太极动为生阳,阳极生阴阳倡其始,阴成其终,在此意义上,阳为体,阴为用。

由此可知:首生者为体,派生者为用;主生者为体,受生者为用;主克者为体,受克者为用。

2.体用的区分体用多从三个方面来区分,究其实质,其实只是生克两个角度。

体用是不可分离的。

无体则无用,无用即无体,有体必有用,有用必有体,体一用众。

例如:阳仪生老阳和少阴。

——阳仪是体,老阳和少阴是用,一体二用3.河洛的释义所谓河洛,即河图顺生,洛书逆克。

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河图左旋:16水生38木,38木生27火,27火生50土,50土生49金,49金生16水。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因此,河图左旋则五行相生。

天左旋,故左旋称为顺或进。

洛书右旋:16水克27火,27火克49金,49金克38木,38木克5土,5土克16水,所以洛书右旋逆行,五行相克,相克者,变化之道也。

阳主生,阴主克,故河图先天为阳,洛书后天为阴。

阳进阴退,故河图进以相生,洛书退而相克,阴阳互为体用。

故有“河图为经常之洛书,洛书为变化之河图”之说。

体包用,用藏体,不可执一而论。

二、五宫洛书【执象】:何谓五宫洛书?【圣人】:河图金火易位,即生五宫洛书。

虽五行逆克,却阴阳和合,数全气足。

后天主其时,先天用其事。

读不懂的河图洛书

读不懂的河图洛书

读不懂的河图洛书中国文化的历史久远,留给我们灿烂璀璨的文明,在五千年的历史中,我们感受到祖先们强大的智慧和宝贵的财富,其中《无字天书》《山海经》和《河图洛书》都表达了这一精髓,特别是《河图洛书》,号称是中华文明源头的瑰宝,千百年来无人能看得懂它神秘的记载,如果有人能了解它的话,很多人类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河图,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神秘图案,这个神秘图案源于天上星宿,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密码,被誉为"宇宙魔方"。

“河图”的这个“河”,指的是“星河”。

星河,银河、宇宙也,寓意极多极广,玄妙无穷,深奥无尽。

河图本是星图,其用为地理,故在天为象,在地成形也。

在天为象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明堂。

河图之象、之数、之理、至简至易,又深邃无穷。

天地之数:河图共有10个数,1,2,3,4,5,6,7,8,9,10。

其中1,3,5,7,9,为阳,2、4、6、8、10、为阴。

阳数相加为25,阴数相加得30,阴阳相加共为55数。

所以古人说:"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数为55,"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即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化生而已。

洛书,是远古文明的产物,是一种关于天地空间变化脉络图案。

它是以黑点与白点为基本要素,以一定方式构成若干不同组合,并整体上排列成矩阵的图式。

洛书1—9数是天地变化数,万物有气即有形,有形即有质,有质即有数,有数即有象,“气、形、质、数、象”五要素用河图洛书等图式来模拟表达,它们之间巧妙组合,融于一体。

洛书中真的隐含着宇宙之理吗?其内容又是什么呢?在这里先谈洛书,即九宫图。

把九宫图中的数字排列来进行详解一番,或可看出一定道理来。

首先在九宫图中数字之和等于十五,这一点恐怕所有的人都知道,就是横竖斜相加都等于十五。

现在人称九宫格。

学习洛书,除了对洛书的渊源有简单的了解之外,还需要认知到下面四个方面的内容:1:洛书的分门别类2:洛书的顺逆方向3:洛书的角度关系4:洛书的对立性和平衡了解这些后,便可以进入洛书的数理体系进一步学习。

【自动保存】河图洛书(中国古代文明图案)...

【自动保存】河图洛书(中国古代文明图案)...

【自动保存】河图洛书(中国古代文明图案)...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渊源河图洛书是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源自天上星宿,蕴含着深奥的宇宙星象密码,被誉为'宇宙魔方',历来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河图'的这个'河',其实指的是星河、银河。

二十八星宿也是从银河里面出来的,'河出图'不是黄河出图,而是星宿从星河里出来。

河图最初的原型是一条白色旋转的龙,将银河画成白龙,围绕着中点运转,而这个中点是北极星。

这幅图在后来演变成了一黑一白两条龙,逐渐成为了今人熟悉的太极阴阳图。

在古人的观测中,其它所有的星星都是动的,包括太阳和月亮,只有北极星是唯一不动的,这个唯一不动的星,古称为'天极',也就是天极神。

东西南北和四面八方,交叉点的那个地方叫'中'。

这点从河图纹上来看,它正是北极星的这个位置。

天上的位置,和地下的位置是对应的。

河图本是星图,其用为地理,故在天为象,在地成形也。

在天为象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明堂。

河图之象、之数、之理、至简至易,又深邃无穷。

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

'洛书'之意,其实就是'脉络图',是表述天地空间变化脉络的图案。

洛书,它的内容表达实际上是空间的,包括整个水平空间、二维空间,以及东西南北这个方向。

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

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易传》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

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

河图、洛书最有名的出处来自于《易传·系辞》中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句话,并据此认为八卦就是根据这二幅图推演而来的。

第一次给这两幅图命名的是北宋易学家刘牧,他精研陈抟所传《龙图易》,著书《易数钩隐图》,于是,河图洛书才为世人所知。

(19)河图洛书解读

(19)河图洛书解读

这个就是无极太极五行衍生图——洛书。

河图为天元(圆)图,洛书(数)为方地书(数)。

图载理,书出数,都是象表达系统,合起来就是大易表达系统。

河图载天理,洛书载地数。

河图为九宫八卦---太极---无极,洛书为无极---太极---五行太极---五行二十四节气(三五为一气二气为一节 五行阴阳运转 )。

河图为宇宙时空图 物质衍生图物质能量转换图 无有幻化图,洛书为天地转换图天地阴阳交变图天之五运转化地之六气地之六气幻化人之六腑五脏衍生图。

河图洛书综合表达式简化图: 太乙图术大六壬图术奇门遁甲图术。

河图洛书表达了一个完整的象数理系统。

象,就是物理学的电磁场,可以是物质粒子、物体、日月星辰,也可以是电磁波阴阳气组成的电磁场本身。

按层次依次表达为:无极电磁场太极电磁场 两仪电磁场 八卦电磁场 六十四卦电磁场…… , 理就是其中阴阳感应的效应规律,用物理学表达为作用力及其规律。

数就是阴阳气、粒子、物体组合规则秩序的表达,简单说来,象和理的秩序表达为数,对应物理学中的数码信息,都在老祖宗天书表达系统中。

其中的坐标系表达为:十二维时空静止/旋转坐标系.逻辑运算有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和十进制,运算方式只有加减法,乘法、除法、乘方、开方都是将时空叠加、递减的运算。

数理的运用即为术之含义,指可以掌握运用的技法、技术,饱含天文地理术节气历法运用术 风水地理术 面相术 冶炼术 医术艺术……都是易道医岐黄术的核心内涵衍化之物。

其综合运用都是建立在人本服务基础上的.综合为岐黄养生术。

这个象数理表达系统,从大自然中来,到大自然中去,没有定理和公理。

它能够将宇宙和未来科学最真实地表达演绎,涵盖了西方所有科学系统,是揭开一切科学之谜的钥匙。

河图出先天,洛书出后天。

所谓先天,是太极状态 无极态。

河图洛书都是动态的、立体的,都是时空解读。

河图索源解道,指导生命、掌控生命。

洛书解生命的,以人为本地。

我们大夫主要做的就是帮助病人接受大自然洛书的数理调控,用大自然规律而不是大夫本身治疗人。

什么是河图洛书?

什么是河图洛书?

什么是河图洛书?河图、洛书是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著名传说。

相传六七千年前,龙马跃出黄河,身负河图;神龟浮出洛水,背呈洛书。

伏羲根据河图、洛书绘制了八卦。

后来大禹治水之时,河伯献河图,宓妃献洛书,使大禹终于战胜了洪水。

大禹依河图、洛书划定天下为九州。

从那时起,人们就以河出图、洛水书来表示太平时代祥瑞的出现。

大禹根据河图、洛书制定的治理社会之“九章大法”,还被收入《尚书》中,名日《洪范))。

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奇妙异常。

河图、洛书的数理规则极为精妙,后人难以尽数将其研究明白。

河图中有10个数,1、3、5、7、9为阳,2、4、6、8、10为阴。

阳数相加为25,阴数相加为30,阴阳相加共为55,所以古人说:“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这证明,河图中已经有了奇数与偶数的概念。

河图以十数合五方,演五行,推阴阳,显天地之象。

如左图所示,河图如下:图中自点为阳,意思表示天,为奇数;黑点为阴,表示地,为偶数。

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天地、五方、阴阳、五行全在河图之中。

洛书,即是人们熟知的九宫,它由l~9数列排列而成,横,竖,斜三个数相加和都是15。

所衍生的阴阳五行、八卦及九富格等概念,是后来所有命理工具的基础。

无论是五行、八卦、紫微斗数、干支、奇门遁甲,还是风水、面相,都是从这些观念延伸而来的。

河图洛书名词解释

河图洛书名词解释

河图洛书名词解释《河图洛书》,又称《龙图》、《易》、《易洛书》,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经典,为五经之一,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之一。

原书最早应出于战国时期,因其集天地之数、中华之大成,是一本极其重要的典籍,所以有很多的名家对其进行注释。

对于这部典籍,现今已无人能解其真意。

在数千年后的今天,中华大地上仍旧流传着很多关于它的故事,而且还被拍摄成了很多电影和电视剧。

《河图洛书》即是讲述了宇宙从无到有,再由小变大,以及世间万物的发展历程。

有一种古老的传说,黄帝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在洛阳城东北的邙山上找到了一块宝石——玄圭。

在此石上画有伏羲先天八卦图和文王后天八卦图,还记载了一个叫九丘的地方。

这个地方连绵九座山,像九条龙在仰天长啸。

“九丘”实际上是九个凹陷的土堆。

黄帝便把它命名为“九龙山”,也叫“九龙”。

洛阳城的西北角,有一处名叫龙门的地方,黄帝还曾派专人前往探查。

根据探查回来的结果,确定了“九丘”在洛水东岸,遂将该地改名为“伊阙”。

黄帝得到了神秘莫测的《河图》,又得到了博大精深的《洛书》。

《河图》以数的形式总结了万物之间相生相克的规律;《洛书》以图的形式系统阐述了一套完整的天文历法体系,包括《九宫八卦图》等,还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等知识。

同时,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完整的易学理论体系。

《河图》主要指中华民族的开创者黄帝时期出现的河图洛书。

据传说,黄帝之臣、有智慧的大臣彭祖受此启发,依据河图设计出可演示洛书的“先天图”。

而另外一些方士则不信这种东西,他们认为万物由元气组成,于是创立了“五行说”。

直至春秋时期,易学才形成,并逐渐成熟。

三千年后,汉代的京房[gPARAGRAPH3]氏才依据《河图》洛书推算出“天地之数”,再依据“天地之数”和“阴阳之道”推算出“大衍之数”,从而写出《易传》,终于破译了《周易》。

后人为了纪念京房诗文中的成就,尊称他为“京房先师”。

后来人们将他的成果与其他先贤的成果合称为《易经》。

河图与洛书的基本理解

河图与洛书的基本理解

河图与洛书的基本理解河图洛书就是宇宙的设计图,或者说河图洛书是宇宙的模型图。

很多人关于宇宙是什么样子,太庞大,太宏观了,思维根本无法触及,那么,我们看看眼前,现成的设计图,就是河图洛书,这是河图和洛书的常规图,看起来简单,其实内涵是很深奥的,可以说是保罗万象。

一、河图(一)河图之象河图用十个黑白圆点表示阴阳、五行、四象,其图为四方形。

如下:北方: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为水。

东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表示青龙星象,五行为木。

南方: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为火。

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为金。

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表示时空奇点,五行为土。

(其中,单数为白点为阳,双数为黑点为阴。

四象之中,每象各统领七个星宿,共二十八宿。

)以上为《河图》。

其中四象,按古人座北朝南的方位为正位就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此乃风水象形之源也。

(二)河图之数1.天地之数:河图共有10个数,1、2、3、4、5、6、7、8、9、10。

其中1、3、5、7、9为阳,2、4、6、8、10为阴。

阳数相加为25,阴数相加得30,阴阳相加共为55数。

所以古人说:“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数为55,“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即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化生而已。

2.万物生存之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所以一为水之生数,二为火之生数,三为木之生数,四为金之生数,五为土之生数。

六为水之成数,七为火之成数,八为木之成数,九为金之成数,十为土之成数。

万物有生数,当生之时方能生;万物有成数,能成之时方能成。

所以,万物生存皆有其数也。

3.五行之数:五行之数即五行之生数,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小衍之数。

一、三、五、为阳数,其和为九,故九为阳极之数。

二、四为阴数,其和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

河图洛书口诀

河图洛书口诀

河图洛书口诀一、河图与洛书《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图,指河图;书,指洛书。

圣人,指中华文化的始祖伏羲。

伏羲根据河图、洛书绘制八卦,周文王将该八卦演绎成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创作了《周易》。

2014年,河图洛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两幅图,揭示的是宇宙、时空、天地人、万物的运转规律。

图简易微,乃为大用。

二、河洛口诀河洛数字是一门预测学,是源于易学中河图洛书的一门学问。

其特点为直接用数字对人事进行预测,属于易学术数的方法之一。

理解、记忆河洛口诀是学好河洛数字预测的必备条件,本期文章将用简单明了的图文知识,帮助大家快速掌握河洛口诀。

01河图口诀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古人认为北方水气最为旺盛,且是阳气初生之地,故以一配之,一为阳因而称为“天一”,为水,故称“天一生水”,有生必有成,以六配之,六为阴为地故称“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南方阴气初生,以二配之,称“地二生火”,以天阳七配之,称“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日出东方,阳气渐渐生旺,以三配之,三为阳而称“天三”,为木,故称“天三生木”,以八配之,称“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西方日落,阴气生旺,以四配之,称“地四生金”,复以九配之,称“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木不能离土生长,土为中土,以五配之,故称“天五生土”,以十配之,称“地十成之”。

各方阳生由阴成之,阴生由阳成之,五行相生为相合,互相依存之象。

再则相对克(一六水克二七火,四九金克三八木),代表有生亦有克,生克得宜,万物得能相互藉力,平衡发展。

河图中一六同属水,一六数故为水,二七,三八,四九,五十皆然。

诀曰: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友,四九为朋,五十同途。

02洛书口诀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将洛书上的圆点转化为数字,就形成了我们熟知的九宫格。

古代河图洛书的排列原理及九宫格八卦图

古代河图洛书的排列原理及九宫格八卦图

古代河图洛书的排列原理及九宫格八卦图【河图洛书】河、洛是宋代理学家对宇宙的解释,既是宇宙时空模型图,又是宇宙的数学模型。

《系辞上传》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河是黄河;洛是洛水。

想传伏羲时有龙马出于黄河、其背有旋毛如星点,后一、六,前二、七,左三、八,右四、九,中五、十,称为龙图,伏羲取其法以画八卦生蓍法。

又大禹治水时,有神龟出于洛水,其背有裂纹,前九,后一,左三,右七、中五,前右二,前左四,后右六,后左八。

其纹如字,禹取其法而作《尚书·洪范九畴》。

后人据此绘“河图”、“洛书”二图,以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诸语。

图中白点表示奇数(阳),即天数,黑点表示偶数(阴),即地数。

此图根据《系辞上传》所说的“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按“天数一、三、五、七、九和地数二、四、六、八、十排列,排成“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的方位。

洛书则以一至九数,排成“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的“龟形”方位,即取龟为象。

图中白点为奇数(阳),黑点为偶数(阴),奇为天数,偶为地数。

河图数字的总和为55,而55则由天数1、3、5、7、9与地数2、4、6、8、10相加而成,其中1、2、3、4、5是“生数”,它们分别与代表五行金、木、水、火、土的5相加,生出6、7、8、9、10五个“成数”。

河图的数字分布实际上也是一种方位分布,即1、6配水,位北,图中列于下:2、7配火居南,列于上;3、8配木居东列于左,4、9配金居西列于右,5、10配土居中央,为地。

其数字排列所显示的是地的“方之象”,即地之方的简明而形象的数学表现。

而洛书全部数字之和为45,从其排列方式上看,如下表所示。

纵、横、斜名方数字相加之和为15,45又恰是15的3倍,显然是一个直径为15的球体在平面上的数学描绘,因此,《周髀经解》称:“洛书者,圆之象也。

”可见,河图显示的是地之方,洛书显示的是天之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图洛书】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

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

又相传,大禹时,洛阳境内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

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

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

《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

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

《周易》和《洪范》两书,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渊源的河图洛书,功不可没。

河图洛书 - 释义《易.系辞上》:“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故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孔子相信河图、洛易的存在,并以二者作为圣人作《易》的四条依据之一。

b5E2RGbCAP河图洛书4 9 2 ,35 7 ,8 16 ,九宫对河图洛书的图形,文献一直保存至今。

河图实际是1—10排列而成,5和10构成中宫,奇数为阳,白色,代表天数<生数);偶数为阴,为黑,代表地数<成数)。

洛书实际是九宫,即1—9排列而成,横,竖,斜三个数相加和都是15。

河图、洛书形式不同,本质相同,都表示历法和卜筮,四面八方,四时八节,八卦,九宫及五位统一的体系。

十月太阳历与《河图》有相通之处,原因在于它们有同样的源头。

《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孔传认为河图即八卦。

有文献说伏羲时龙马负图出于河,也有尧,禹受图的说法。

《竹书纪年》轩辕“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沈约注:“龙图出河,龟书出洛......“风后受图的说法流传很广。

有人以为龙马为东方七宿的龙与天马四,与《山海经》中的“马身而龙首”相符,当为上古龙马图腾的人在星空中找到的龙马。

从贾湖文化来看,8000多年前有卜卦是事实,产生河图一类的图文是可能的。

后来相传,成为“帝王受命之瑞”。

汉代认为洛书即《洪范》九畴。

“天兴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

”《汉书.五行志上》认为《尚书.洪范》中从“初一曰五行”到“长用六极”是《洛书》本文。

《易纬.乾凿度》所说太乙行九宫之法,成为后世术士所用的洛书。

太乙即太一,所行九宫为:中央招摇,北宫叶蛰,东北天留,东宫仓门,东南阴洛。

南宫上天,西南玄委,西宫仓果,西北新洛。

太一移宫的日期为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八节。

八节又与八风相应。

八卦的八个方位加上中央就是九宫。

八卦的方位与八节对应,从日运行方位和斗柄指向均可得到证明。

以后天八卦为例,震为东,代表春分;巽为东南,代表立夏;离为南,代表夏至;坤为西南,代表立秋;兑为西,代表秋分;乾为西北,代表立冬;坎为北,代表冬至;艮为燕北,代表立春。

后天八卦由周文王定,那以前的先天八卦则是:震东立春,离东春分,兑东南立夏,乾南夏至,巽西南立秋,坎西秋分,艮西北立冬,坤北冬至。

周代以前八卦和美洲印第安人八卦都是得天独厚天八卦。

我国发现了很多“八角星”图案。

距禽大约6500年的崧泽文化多处遗址及江苏坯县大墩子大汶口文化遗址是比较早的。

距今4000年的内蒙赤峰敖汉旗小河沿文化仍有类似图案。

安徽含山凌家滩出土的一只玉鸟上,胸腹部刻有八角星图案,而夹在玉龟腹甲与背甲之间的长方形玉片上的图案,即为上古的洛书。

玉片边缘的贺孔数,为四、五、九、五。

是表示太一自循行至四,还至中央五,自六循行到九,还至中央五。

湖南安乡汤家岗大溪文化的八角星图案,与墨西哥阿斯特克太阳历石有相似的格局。

楚缯书的十二月相图四方书的十二月相图四方各一棵扶桑树,与密斯特克<印第安人一支)坛台八卦扶桑图的扶桑树相似。

密斯特克的扶桑图作八卦九宫格局。

可见,河图洛书就是八卦九宫,四时四方五位与八节八方九宫只是把一年和方位进行四分与八分的区别,中宫之位无关紧要。

p1EanqFDPw河图洛书上古的河图洛书正如考古所见,应只是图形,没有数字。

二千年前传下来的数字的河图、洛书,虽然一个是10个数,一个是9个数,本质上却相同。

其论证参看葛志毅先生《明堂月令考论》一文的相关部分<《求是学刊》)2002年第5期)河图洛书的意义在于,第一证实了《易》关于卜筮与天地相应的思想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了具体体现。

第二,承认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的八角八芒图案和美洲太阳历石为历法,就应该承认6500年前的相似图案也是历法。

第三,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历史,早期八卦无文河图旋转之理:象形北朝南,左东右西,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为五行左旋相生。

中心不动,一、三、五、七、九、为阳数左旋;二、四、六、八、十、为阴数左旋;皆为顺时针旋转,为五行万物相生之运行。

我们知道,银河系等各星系俯视皆右旋,仰视皆左旋。

所以,"生气上转,如羊角而升也"。

故顺天而行是左旋,逆天而行是右旋。

所以顺生逆死,左旋主生也。

河图象形之理:河图本是星图,其用为地理,故在天为象,在地成形也。

在天为象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明堂。

天之象为风为气,地之形为龙为水,故为风水。

乃天星之运,地形之气也。

所以四象四形乃纳天地五行之气也。

河图五行之理:河图定五行先天之位,东木西金,南火北水,中间土。

五行左旋而生,中土自旋。

故河图五行相生,乃万物相生之理也。

土为德为中,故五行运动先天有好生之德也。

河图阴阳之理:土为中为阴,四象在外为阳,此内外阴阳之理;木火相生为阳,金水相生为阴,乃阴阳水火既济之理;五行中各有阴阳相交,生生不息,乃阴阳互根同源之理;中土为静,外四象为动,乃阴阳动静之理。

若将河图方形化为圆形,木火为阳,金水为阴,阴土阳土各为黑白鱼眼,就是太极图了。

此时水为太阴,火为太阳,木为少阳,金为少阴,乃太极四象也。

故河图乃阴阳之用,易象之源也。

易卜乃阴阳三才之显也。

河图先天之理:什么叫先天?人以天为天,天以人为天,人被天制之时,人是天之属,人同一于天,无所谓人,此时之天为先天;人能识天之时,且能逆天而行,人就是天,乃天之天,故为后天。

先天之理,五行万物相生相制,以生发为主。

后天之理,五行万物相克相制,以灭亡为主。

河图之理,土在中间生合万物,左旋动而相生,由于土在中间,相对克受阻,故先天之理,左行螺旋而生也。

又,河图之理为方为静,故河图主静也。

河图之象、之数、之理、至简至易,又深邃无穷。

暂且论之。

RTCrpUDGiT传说关于河图洛书的传说,散见于各种史籍上。

河图洛书传说之一:相传在伏羲氏时,伏羲氏教民“结绳为网以渔”,养蓄家畜,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生活条件。

因此,祥瑞迭兴,天授神物。

有一种龙背马身的神兽,生有双翼,高八尺五寸,身批龙鳞,凌波踏水,如履平地,背负图点,由黄河进入图河<今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送庄乡境内),游弋于图河之中。

人们称之为龙马。

这就是后人常说的“龙马负图”。

伏羲氏见后,依照龙马背上的图点,画出了图样。

接着,又有神龟负书从洛水出现。

伏羲氏得到这种天赐的用符号表示的图书,遂据以画成了八卦。

这就是《易系辞上篇》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即伏羲氏“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故后人在伏羲氏龙马负图处修建了负图寺。

以纪念伏羲氏开拓文明的功绩。

传说之二:据传在黄帝时,黄帝体察民情,亲自劳动,受到人民的爱戴。

同时也感动了天神,于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

一天,天神告诉黄帝说,洛水里有龙图龟书,你如果得到它,将会把天下治理的更好,于是黄帝便带领众头领,巡游于洛水之上。

一日,时值大雾,隐约看见一条大鱼被困于河滩上,黄帝非常同情这条大鱼的遭遇,但又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方法,便命人杀五牲、祭天帝,并亲自跪下向天帝求助。

天帝感动,连下大雨七天七夜,致使洛水暴涨,大鱼得以解救。

大鱼走后,黄帝在洛水岸边得到了河图洛书,即《河图视萌篇》,上面用象形文字记载着人类所需的各种知识。

这就是传说的“洛书鱼献”。

据传,得书的地点在洛阳汉魏故城南,旧伊洛河汇流处。

传说之三:唐尧时,尧带领众酋长东游于洛水。

在太阳偏西时,偶然把玉璧沉入洛水,忽见洛水上光芒四起,有灵龟出而复隐。

于是,尧便在洛水边修了一个祭坛,选择吉日良辰郑重其事的将璧玉沉入河底。

稍倾,河底便光芒四射,接着又飞起一团云雾,在云雾中有喷气吐水之声。

一阵大风过后,云开雾散,风平浪静,水上漂过一个大龟壳,广袤九尺,绿色赤文。

壳上平坦处文理清晰,上有列星之分、七政之度,并记录着各代帝王兴亡之数。

此后,易理文字便在人间传开。

这就是传说的“灵龟”。

传说之四:传说虞舜时,舜习尧礼,沉璧于洛水,水中有赤光忽起,有龟负图书而出。

接着一卷甲黄龙,舒图书于云畔,将赤文篆字以授舜。

这就是传说的“黄龙负书”。

传说之五:传说禹时,禹治水来到洛河,见神龟负文,列于背,有数自一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畴。

《册府元龟*帝王部》也说“夏禹即天子位,雒出龟书,六十五字,是为洪范,此所谓雒出书者也”。

这是说,大禹因治水有功,有德于天下,故万民称颂,上天赐瑞。

洛河出神龟,龟长1.2尺,龟背上有65个赤文篆字。

有的说,此即《尚书》里的《洪范》篇,是治理国家的九种大法。

唐代诗人李矫在《咏洛》诗中有:“神龟方锡瑞,绿字重来臻”之句,一歌颂洛龟负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光明。

龟书,可能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甲骨文”。

5PCzVD7HxA河图和中华古术五行思想相互印证,含生克乘侮变化次序,方位。

古术五行以自然界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作喻指事,暗含阴阳,谓之“气”与“音”,类似于现在科学所谓“波粒二象”或者“质能二元”。

五行之气可谓耳熟能详,五行之音则在甲子纳音的阐述中有所涉及。

“尾气始于东方而左行。

音起于西方而右行,阴阳根错而生变化、所谓气始于东方者。

四时始于木,右行传于火,火传于土,土传于金,金传于水;所谓音始于西方者,五音始于金,在旋传于火,火传于木,木传于水,水传于土。

”jLBHrnAILgx7<西)x3<南)59<北)x1<东)x* 一三五七九对应五行之“气”,自一而始。

方位,并五行相生次序:东方一木生南方三火生中央五土生西方七金生北方九水复生木;xHAQX74J0Xx2<西)x8<北)104<南)x6<东)x* 二四六八十对应五行之“音”,因河图之数分天地,以观察者为中心,如果大地是上西下东右北左南,则天空是上西下东左北右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