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家与心理学家简介
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
教育学名人舒尔茨(美国经济学家)1960年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上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基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他提出的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他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赫尔巴特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以此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他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育过程。
他著有《普通教育学》将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他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与系统化过程。
他率先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夸美纽斯(17世纪)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的理论基础.最早对班级授课制(兴起于17世纪的乌克兰)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泛智教育"。
把教育学作为了一门学科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组织进行论述.他主张“一切只是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这是以个人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
杜威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现代教育的代表。
他的思想集中反应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中。
他认为教学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教育即生长”。
它以新的知识观和知识形成观作为教学理论的基础。
将儿童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化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孔子孔子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应在《论语》中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马卡连柯提出了“平行影响”,促成了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卢梭卢梭的教育思想属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代表人物。
洛克(英国哲学家)提出的“白板说”是外栎轮论的典型代表。
他的《教育漫话》是独立教育学诞生的标志.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教育家。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产婆术”(体现了启发性)教育原则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原则相一致.是以个人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泰勒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他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他最早将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
赞可夫简介
赞可夫一、个人简介及背景赞可夫(1901~1977年),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
他的主要著作有:《教学与发展》、《教学论与生活》、《和教师的谈话》、《论教学论研究的对象与方法》、《论小学教学》等。
赞可夫一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教学与发展问题”的实验研究。
从 1957年至1977年他以“教育与发展”为课题,进行长达20年的教育科研与教改实验。
他指出,在前苏联占据统治地位几十年之久的传统教学体系,偏重于死记硬背,学生的思想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远远落后于时代要求,必须进行改革。
1817年秋他中学毕业后,即担任乡村小学老师。
后来考取了莫斯科大学心理学系,毕业后留任该校心理研究所的研究班,在那里根据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建议,从事心理学和有缺陷儿童教育的研究。
卫国战争期间,赞科夫转入神经外科医院,从事苏军颅脑重伤战士语言机能的治理和恢复工作。
但他始终没有中断有关记忆、教学论问题的研究。
50年代初,赞科夫转到普通教育研究所,负责领导“实验教学论实验室”。
1952年,他开始从事“教学中的词与直观性的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并主编出版可《教学中的词与直观相互作用的研究经验》(1954)、《教学中教师语言与直观手段相结合》和《教学中的直观性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著作,由此名声大震。
1956年俄罗斯联邦心理学家协会成立时,他是该协会的主要成员。
1957年,赞科夫将“实验教学论实验室”改名为“教学与发展问题实验室”,着手对小学儿童的教学与发展问题进行实验研究。
1962年10月,赞科夫在总结第一阶段(1957-1961)实验成果的基础上,发表了题为《论教学的教学论原理》一文,在全面论述实验教学论体系的基础原理的同时,对苏联的传统教学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因而遭到了多方面的责难。
然而,赞科夫并未因此放弃实验研究。
1966年底,苏联教育科学院主席团对赞科夫的实验研究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调查,肯定赞科夫的实验方向和理论基础是正确的。
心理学各个流派人物简介
此文档整理于百度贴吧落雁戏飞鸿的帖子1.心理学诞生时期的重要实验家,他们的学术定位也许并不是心理学,但是他们为心理学科学方法和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物理即心理——费希纳。
心理物理学创始人,认为身体和心灵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并提出了计算公式:S=K*logR,即感觉量算数级增加,刺激量几何级增加,刺激强度的增加不一定伴随着感觉强度的增加。
名言:身体和灵魂只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达形式而已。
叩开心理学的大门——赫尔姆霍茨。
赫尔姆霍茨是冯特的导师,德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可以说他已经一只脚踏入了心理学领域,他是生理心理学的创建者,也是既费希纳之后最杰出的心理物理学家。
他提出的感知觉理论至今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名言:在感官的知觉之内,凡是在知觉得意向内,因经验的成分而破灭、而转变为相反之物的,都不能视为感觉。
误打误撞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
俄国生理学家,在对狗的消化液分泌研究中,偶然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并因此建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为行为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
名言:只要心理学是为了探讨人的主观世界,自然就有理由存在下去2.冯特内容流派的思想传承。
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开了一个研究心理内容的先河,而他同时期以及稍晚一些的研究者们秉承这一传统,在对于心理内容的研究中,建构起了理论体系。
心理学界的泰坦——冯特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从此脱离了哲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冯特也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其独特的地位来源于使用饰演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
名言:从联想到严格的智慧这一步无疑是心理进化中花费时间最长的。
任何低于人的高等动物由于其生理物理组织的一般特性而不可能跨过这极其重要的一步。
心灵元素的舞者——铁钦钠将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发展为“构造心理学”,将人的心理分为感觉、表象和感情三种元素,关心心理的构造,较少研究整体功能。
名言:科学处理的不是价值,而是事实。
在科学里不存在好与坏、有病的或健康的、有用的或无用的。
心理学著名人物简介(时间顺序)
(最后一页为顺序排列)古斯塔夫·西奥多·费希纳德国Gustav Theodor Fechner 1801---1887德国物理学家,心理物理学的创始人。
费希纳借用物理学的方式,创立了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均差法三种研究方法,第一次对感觉能力进行了划分,并发现了韦伯—费希纳定律。
费希纳的研究为心理学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著有《心理物理学纲要》、《论心理物理学》等。
赫尔曼·赫尔姆霍茨德国Hermann von Helmholtz 1821-1894德国生理学家、物理学家,研究涉及多个领域,是19世纪大科学家之一。
赫尔姆霍兹在心理学发展历程上,首创反应时法对神经传导速率进行了测量,提出三色色觉理论形成了著名的杨- 赫三色论和听觉共鸣说。
他在生理学方面的成就为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著有《生理光学手册》、《作为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的声觉学说》等。
威廉·冯特德国Wilhelm Wundt 1832---1920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
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成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冯特主张运用实验内省法研究个体的直接经验,奠定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基础,并且提出了感情三度说。
他一生培养了众多的著名心理学家,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心理学巨擘。
著有《生理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大纲》等。
赫尔曼·艾宾浩斯德国Hermann Ebbinghaus 1850-1909德国心理学家。
艾宾浩斯虽然没有建立正式的理论体系,但他在心理学上却拥有重要地位。
他提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曲线”和无意义音节的研究方法,他对记忆的研究突破了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障碍,开创了一个新领域。
著有《记忆》、《心理学原理》等。
弗朗兹·布伦塔诺德国Franz Clemens Brentano 1838---1917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意动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赫尔巴特
约翰.菲力德利赫.赫尔巴特(1776-1841)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从小受到了严格的家庭教育,同时也广泛接受了各种新的思想。
1806年著《普通教育》,并在哥尼斯堡大学创办第一所教育研究所。
人物简介人物介绍赫尔巴特是近代教育科学的创始人,他在教学的心理学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公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他作为―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他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极大。
但他过于强调教师及书本的作用,教学方法也有形式化倾向。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他的教育理论已经完全不合时宜了。
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德国教育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有―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的称谓。
约翰·菲力特力赫·赫尔巴特(1776-1841)——公元1776年出生在德国西北部奥登堡(Olderberg)。
祖父是医生,父亲先是律师,后来升为枢密院顾问官,母亲是一位美丽聪慧而且具有深厚文学修养的妇人。
赫尔巴特是独生子,家庭温暖,使他感到无比幸福;但不幸有一天他不慎跌进沸水桶中,遭到灼伤,使得一辈子身材瘦小,无法健壮。
赫尔巴特的求学和事业成就受他母亲的影响最深。
在他从小念书的时候,他的母亲每天陪伴着他,督促他念书,连上课都在他身边,甚至陪伴他一起研究希腊文。
教育经历赫尔巴特最早受教于尤金(Ulzen)牧师,获益甚多。
尤金的教育哲学认为: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思想的纯洁、果断和有恒,这种理论对他的教育思想,有深刻的影响。
赫尔巴特12岁到18岁进入一所德国中学读书,此时已显出其天才。
学校对他的评语是:表现优异,守秩序,品德优良,对自己天赋才能已懂得力求发展和改进。
他多才多艺,不但具有数学、语言和哲学的才能,而且是天才音乐家和文学家。
他的思想成熟很早,11岁就研究理则学,12岁研究形而上学,14岁写了一篇论文称为<<意志自由>>。
教育家赫尔巴特是谁
教育家赫尔巴特是谁赫尔巴特是德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教育家赫尔巴特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育家赫尔巴特的简介约翰.菲力德利赫.赫尔巴特(1776-1841)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从小受到了严格的家庭教育,同时也广泛接受了各种新的思想。
1806年著《普通教育》,并在哥尼斯堡大学创办第一所教育研究所。
赫尔巴特的生平简介1776年,赫尔巴特出生在奥尔登堡的一个司法官家庭。
在耶拿师从费希特学习哲学,1805年在格丁根开始讲授哲学,1809年去哥尼斯堡接任该校康德哲学教席,在那里他创办了实验学校。
1833年他回到格丁根担任哲学教授直到去世。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nFriedrichHerbart1776—1841),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公认的现代教育心理学创始人、科学教育学之父。
他以旺盛的精力和对教育特有的兴趣与禀赋,在其系统的实践哲学与观念心理学基础上,以伦理学阐述目的、心理学论证方法、实验学校为实践基础,建立起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严密系统的经验教育学体系,成为科学教育学诞生的重要标志。
除实践哲学的理论支撑,赫尔巴特教育学体系的另一基础就是其观念心理学。
在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教育的探索中,在寻求科学依据构建完整教育学体系的过程中,赫尔巴特开始并完成了他的教育心理学化。
“作为心理学家的赫尔巴特,在教育史上留下了最持久的影响:他努力使教育从形而上学中解脱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激起这一领域的革命性变革。
” 19世纪初,裴斯泰洛齐承袭了自然主义教育传统,强调观察和实验,重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与教育工作的结合,首次提出“欲使教育心理学化(psychologizeeducation)的主张。
这一主张实质是文艺复兴以来人性与自由传统在教育中的进一步实践,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环节。
赫伯特·斯宾塞生平简介
赫伯特·斯宾塞生平简介*导读:赫伯特·斯宾塞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的早期倡导者,被誉为英国的亚里士多德。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cer 1820-1903)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的早期倡导者,英国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1820年4月27日斯宾塞出生于英国德比郡的教师家庭,父亲是教育家格鲁吉亚·斯宾塞。
年幼的他被鼓励去学习。
年纪很小的时候,他经常接触并对学术课本及他父亲的期刊发生兴趣。
13岁,他被父亲送到巴斯附近的小镇-辛顿查特修。
那里他叔父能够为他提供正规教育。
最初因为他觉得很闷并抗拒拉丁语及希腊语的课堂,所以他没有跟随叔父,甚至跑回家中。
后来,从叔父身上学会并发展自己早期政治及经济理念来回应叔父的激进改革观点。
1836年,叔父为他找到一份铁路的土木工程师的职位。
斯宾塞在工作中的体验让他停止在行业上的追求,反而觉得上司使工人过分劳累。
他更注意到他在这个时刻开始下定决心编写文章。
在他22岁之后的数年不断拜访叔父,并把有关政治信件发给一些激进报纸,譬如《非规范人》。
这是他正式开始参与传媒及社会政治纂稿。
这些稿件被汇编为他的著作《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
这些早期著作显示自由主义者对工人权益及政府责任的观点。
在斯宾塞的圈子内,他早已在自然定律上鼓励多些理性。
1851年,他这些的观点在他的著作“社会静态学”变得越来越成熟。
当中内容强调个体力量对社会的重要性,但社会无可置疑地践踏它。
可是当中遗漏了他早期著作流行的对工人阶级的怜悯之心及神的伟大设计。
这就是斯宾塞开始确立对文明的视角,不是人类的人为建造方式,而是自然界中人类的自然有机产物。
他曾在伦敦财政报《经济学人》担任副编辑五年,直到1853年时才离职开始投入专业写作。
及后数年,他的著作涵盖了教育、科学、铁路工业、人口爆炸及很多哲学和社会学的课题。
约翰杜威的简介
约翰杜威的简介约翰·杜威,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约翰杜威不仅对美国的教育哲学事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国学生。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约翰杜威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约翰杜威的简介约翰·杜威(John Dewey),美国早期机能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他生于佛蒙特州,在佛蒙特大学读书。
后来他在霍普金斯大学的赫尔门下学习。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最有声望的实用主义哲学家。
他于1879年毕业于佛蒙特大学,后进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研究师从皮尔士,1884年获博士学位,此后相继在密执安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五四运动前后他曾来中国讲学,促进了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哲学的改造》(1920)、《经验与自然》(1925)、《确定性的寻求》(1929)等。
1884年杜威获取博士学位后在密执安和明尼苏达大学任教。
1886年他出版了第一本美日心理学教科书,在当时很受欢迎。
1894年到芝加哥大学任教工作十年。
这十年是他对心理学有重大影响的时期。
1904年他到哥伦比亚大学教书直到1930年退休。
在那里他不再研究心理学,而只是把心理学应用到教育和哲学方面,宣扬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学思想。
近代美国教育思想家、实用主义哲学家,恐怕没有一个能够比得上杜威对美国及世界教育思想与实施,有其深远的影响及无与伦比的贡献。
杜威不仅是二十世纪中的一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而且在美国国内,也是一位积极推动社会改革,倡言民主政治理想的所谓自由主义派人士,同时也是一位致力于民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者。
他的思想,不仅形成了美国继实用主义之后而起的实验主义(Experimentalism)哲学体系,而且也是间接影响到新教育──所谓进步主义教育──实施与理论的一位教育哲学家。
由于他毕生从事著作、教学,受业学生分居世界各地,故其影响是他人所不能匹敌的。
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
对于赫尔巴特的评价
赫尔巴特是西方第一个将自己的教育思想建立成科 学教育体系的教育学家。不仅指明了教育学的研究 对象,指出了它同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而且提出 了科学的术语、定义和分类。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中最值得人称道的就是教育形 式的四阶段理论,建立了一种明确规范的教学模式, 至今仍然影响着课堂的教学。 局限:赫尔巴特是“教师中心”的代表人物,过于 注重教师和书本的作用;没能完全摆脱宗教思想的 束缚。
赫尔巴特对儿童管理的看法
• 认为儿童生来就“有一种处处驱使他的不 驯服的烈性”,还有一种“盲目冲动的种 子”。对儿童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使其形 成一种守秩序的精神”,不会向“反社会 的方向”发展,加强对儿童管理的政治意 义在于把儿童培养成为一个忠于普鲁士君 主的人。
赫尔巴特的训育理论
什么是训育:训育是指“有目的的进 行培养”,其目的在于形成性格的道 德力量。 训育的四个层次:道德判断,道德热 情,道德决定和道德自制 训育的措施:主要有抑制、惩罚、榜 样以及奖励等
四段教学法
明了:处在感官前的表象在静止状态中对教材 的钻研 。(直观) 联合:新旧观念开始发生碰撞、融合,但是尚 未出现最后的结果。(分析) 系统:通过审思,是新旧观念系统化,获得新 的概念。(综合法) 方法:通过练习巩固强化新习得的知识。(布 置作业)
联系四个阶段的的桥梁是兴趣活动。
关于教学的六种兴趣
赫尔巴特的五种道德观念
赫尔巴特认为道德养成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内心自由:有了对真善美的正确认识,就能够按 照道德规范行事。 完善:调节自己意志,作出判断的一种尺度。 仁慈:绝对的善,无私地为他人谋福利。
正义:避免不同意志之间的冲突,并且按照人们
自愿达成的协议解决问题。
赞科夫
赞科夫教学体系的主要原则
1.教学高难度原则 教学建立在高难度的水平上,同时注意掌握分寸, 教学内容仍然是学生力所能及的,满足教学可接受性的 教学原则。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心理活动,使学生“跳 一跳摘桃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的 主体地位。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赞科夫教学体系的主要原则
2,快速学习的原则
掌握知识和技巧的高速度并非教育的最终目的,而是 应根据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来决定掌握知识和 技巧的适宜速度。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揭示所学知识的各个 方面,加深相关知识的联系。快速学习的原则与使学生理 解学习过程的原则是统一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 意关于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赞科夫认为理论知识 是掌握自觉而牢固的技巧的基础。掌握理论知识是形成技 巧的重要条件。教学中要注意规律性知识的掌握,做到举 一反三。这些原则在本质上教会了学生如何学会快速学习, 在一定程度上为今后更快地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 础。
赞科夫教学体系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赞科夫的教学思想产生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期,是对其传统教育体系的挑战。其在前苏联得到普遍认可经过 了一段曲折时期。其教学体系是基于受教育者心理、生理的发展现 律建立起来的。从上面的叙述中可以看出,赞科夫的教育思想在本 质上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及国际上对新世纪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在 知识经济迅速发展,教育全球化的今天仍有其闪光之处,尤其是其 对教学与发展关系问题的论述对我们不断优化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 有指导意义。 尽管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和21世纪教育 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的教育要求还有一定的差 距,但是,我国的中小学教学工作受前苏联传统的教学论思想的影 响较大,更有必要较深入地了解与研究赞科夫的教育思想,为我国 目前的素质教育模式框架的构建提供更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介绍主讲人的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位杰出的人物——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教育家兼作家,他的人生经历和学术成就令人敬佩。
下面,就让我带领大家走进这位主讲人的精彩人生。
一、主讲人简介主讲人,男,1950年出生于我国一个普通家庭。
他自幼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凭借着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逐步走上了教育、心理和文学领域的巅峰。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在心理学领域,他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在文学创作方面,他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
二、主讲人的学术成就1. 教育领域主讲人致力于教育事业,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倡素质教育。
他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他的倡导下,我国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2. 心理学领域主讲人长期从事心理学研究,出版了多部心理学著作。
他的研究成果在我国心理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中,他提出的“心理素质教育”理念,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 文学创作主讲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深受读者喜爱。
他的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以真挚的情感、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他的笔下,平凡的人物、普通的生活,都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三、主讲人的人生经历1. 勤奋好学主讲人自幼聪明好学,对知识充满渴望。
在求学过程中,他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2. 践行教育理念主讲人将自己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与尊敬。
3. 破解人生困境主讲人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他也曾经历过困境。
然而,他勇敢地面对挑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最终走出困境,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结语主讲人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作家,他的人生经历和学术成就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赫尔巴特的生平
赫尔巴特的生平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最大的贡献是在教育学领域内,世界公认在近代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以与赫尔巴特相比肩。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赫尔巴特的生平,希望对你有帮助。
1776年5月4日,赫尔巴特生于德国奥尔登堡的一个司法官家庭。
幼年的时候得益于母亲和家庭教师的共同教育。
以后进入了拉丁学校学习。
1794年,赫尔巴特进入耶拿大学,上学期间他研究康德、费希特等人的哲学著作;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关于一切存在都是统一的和不变的学说,大大的影响了赫尔巴特。
1797年初,他在还没有修完大学课程的时候,就去瑞士做了一贵族的家庭教师;赫尔巴特对教育的兴趣就是因为这个工作引起的。
1799年,赫尔巴特与裴斯泰洛齐相识,裴斯泰洛齐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是赫尔巴特却并没有接受裴氏观点中的民主主义倾向。
1799年之后,赫尔巴特居住在朋友的家中专门攻读哲学。
1802年,赫尔巴特在哥丁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且留校任教。
1809年,赫尔巴特应哥尼斯堡大学的聘请,继康德之后,讲授哲学与教育学,并创立教育研究所,训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用他的教育原理。
1833年,他重回哥丁根大学任教。
1841年,赫尔巴特与世长辞。
赫尔巴特的简介赫尔巴特是德国历史上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学家,在世界近代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以与赫尔巴特相比肩,赫尔巴特西方世界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上则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
更是写出了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史上是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他是第一个具有严密系统的经验教育学体系创始人,是赫尔巴特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培训教师的机构,并且将心理学运用于教育系统内,第一个在世界上创立了教育心理学,完成了他的教育心理学化。
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是观念心理学。
是赫尔巴特使得教育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激起了在这一领域内的革命性的变革。
可以说赫尔巴特在教育心理学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分水岭的作用,为之后教育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之后百年内的教育繁荣的基础,也是最早将心理学从生理学和哲学中分离出来,宣称这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人,也是第一位明确的指出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的人。
教育家赫尔巴特是谁
教育家赫尔巴特是谁赫尔巴特是德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教育家赫尔巴特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约翰.菲力德利赫.赫尔巴特(1776-1841)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从小受到了严格的家庭教育,同时也广泛接受了各种新的思想。
1806年著《普通教育》,并在哥尼斯堡大学创办第一所教育研究所。
赫尔巴特的生平简介1776年,赫尔巴特出生在奥尔登堡的一个司法官家庭。
在耶拿师从费希特学习哲学,1805年在格丁根开始讲授哲学,1809年去哥尼斯堡接任该校康德哲学教席,在那里他创办了实验学校。
1833年他回到格丁根担任哲学教授直到去世。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nFriedrichHerbart1776;1841),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公认的现代教育心理学创始人、科学教育学之父。
他以旺盛的精力和对教育特有的兴趣与禀赋,在其系统的实践哲学与观念心理学基础上,以伦理学阐述目的、心理学论证方法、实验学校为实践基础,建立起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严密系统的经验教育学体系,成为科学教育学诞生的重要标志。
除实践哲学的理论支撑,赫尔巴特教育学体系的另一基础就是其观念心理学。
在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教育的探索中,在寻求科学依据构建完整教育学体系的过程中,赫尔巴特开始并完成了他的教育心理学化。
“作为心理学家的赫尔巴特,在教育史上留下了最持久的影响:他努力使教育从形而上学中解脱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激起这一领域的革命性变革。
”19世纪初,裴斯泰洛齐承袭了自然主义教育传统,强调观察和实验,重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与教育工作的结合,首次提出“欲使教育心理学化(psychologizeeducation)的主张。
这一主张实质是文艺复兴以来人性与自由传统在教育中的进一步实践,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环节。
在教育心理学化的进程中,赫尔巴特的贡献具有分水岭的作用,他为教育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之后一百多年教育学繁荣的源头。
历史趣谈:赫尔巴特的生平介绍 赫尔巴特和杜威是什么关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赫尔巴特的生平介绍赫尔巴特和杜威是什么关系
导语:赫尔巴特全称为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科学教育的奠基人,被称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赫尔巴特全称为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科学教育的奠基人,被称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教育科学之父”,在世界近代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以与赫尔巴特相比肩。
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下面介绍一下赫尔巴特的生平。
赫尔巴特画像
1776年5月4日,赫尔巴特生于德国奥尔登堡的一个司法官家庭。
幼年的时候得益于母亲和家庭教师的共同教育。
以后进入了拉丁学校学习。
1794年,赫尔巴特进入耶拿大学,上学期间他研究康德、费希特等人的哲学著作;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关于一切存在都是统一的和不变的学说,大大的影响了赫尔巴特。
1797年初,他在还没有修完大学课程的时候,就去瑞士做了一贵族的家庭教师;赫尔巴特对教育的兴趣就是因为这个工作引起的。
1799年,赫尔巴特与裴斯泰洛齐相识,裴斯泰洛齐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是赫尔巴特却并没有接受裴氏观点中的民主主义倾向。
1799年之后,赫尔巴特居住在朋友的家中专门攻读哲学。
1802年,赫尔巴特在哥丁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且留校任教。
1809年,赫尔巴特应哥尼斯堡大学的聘请,继康德之后,讲授哲学与教育学,并创立教育研究所,训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用他的教育原理。
生活常识分享。
世界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含一览表)
世界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一、苏霍姆林斯基1.简介:苏联最有名望的教育家, 1948年起至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2.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等教育专著。
3.主要教育理念(核心思想)①提倡全面和谐的教育。
认为没有和谐的教育工作就不能达到理想个性的和谐发展。
所谓和谐发展,就是各方面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地发展。
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他反对妨碍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智轻体、重才轻德的倾向。
②重视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丰富多彩、文明幸福的学校精神生活,是使儿童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最好途径。
③认为德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是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
要求自然科学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同时并重。
④终身致力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经典教育名言:①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不得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给教师的建议》第315页--论学生学习)②一本智慧丰富的、有鼓舞力的书,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教育的艺术》第178页---论学生阅读)③课,就是教育思想的源泉;课,就是创造活动的源头,就是教育信念的萌发园地。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四卷596页---论课堂教学)④学校应当像一块磁石,以自己有趣而丰富的生活吸引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一)》第527页---论学校教育)⑤人在为他人的幸福着想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第797页---论道德品质)⑥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这是我校集体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而且已成为传统。
(《帕夫雷什中学》第28页---论教师读书)⑦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给教师的建议》第97页---论教师素质)⑧提高每位教师和整个集体的教育素养,这是领导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20世纪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1、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年-1910年),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倡导者,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
1875年,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90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0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2006年,詹姆斯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第62位)。
2、阿尔弗雷德·比奈Binet.Alfred(1857年-1911年),法国实验心理学家,智力测验的创始人。
1905年他与T.西蒙一同创造了测量智力的方法,编成了《比奈-西蒙量表》。
1908年发表量表的修订本,1911年发表量表的第二次修订本,适用年龄3~18岁。
不久,比奈-西蒙的智力量表就被移植到许多国家,而他们首先使用的―心理年龄‖和―年龄量表‖,也就成为广泛应用的术语。
著作有《智力的实验研究》、《推理心理学》等。
3、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952年):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近代美国教育思想家、实用主义哲学家,恐怕没有一个能够比得上杜威对美国及世界教育思想与实施,有其深远的影响及无与伦比的贡献。
杜威不仅是二十世纪中的一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而且在美国国内,也是一位积极推动社会改革,倡言民主政治理想的所谓自由主义派人士,同时也是一位致力于民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者。
他的思想,不仅形成了美国继实用主义之后而起的实验主义(Experimentalism)哲学体系,而且也是间接影响到新教育──所谓进步主义教育──实施与理论的一位教育哲学家。
由于他毕生从事著作、教学,受业学生分居世界各地,故其影响是他人所不能匹敌的。
他的门徒胡适,是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著名学者和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健将。
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关系图
泰勒 (1902-?)
影响
布鲁姆 (1913-1999)
芝加哥大学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 教育目标分类学 掌握学习 人类特性和学校学习
斯皮尔曼 (1863-194 5)
影响
雷蒙德·卡特尔 (1905-1998)
英国心理学家因 素分析之父 德国莱比锡博士
应用心理学 16种人格因素测验
影响
桑代克 (1874 -194 9)
哈佛大学毕业 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美国心理学家 动物心理学开创者 教育心理学体系创始人 心理学联结主义建立者
芝加哥大学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当代教育评价之父
冯特 (1832-1920)
师徒
威廉·詹姆斯 (184 2-1910)
师徒
师徒
斯坦利·霍尔 (184 4 -1924 )
师徒
师徒
杜威 (1859-1952)
师徒
现代课程 理论奠基人
影响
博比特 (1876-1956)
陶行知、冯友兰、 胡适、张伯苓、蒋 梦麟、郭秉文等Fra bibliotek影响影响
哈佛大学 机能心理学派创始人 美国心理学之父 实验心理学
赫尔巴特 (1776-184 1)
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 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现代教育学之父 《普通教育学》
影响
莱比锡大学 实验心理学之父 德国生理学家、心理
学家、哲学家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克拉克大学
开创发展心理学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
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 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 密歇根大学 芝加哥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教育心理学家
1. 默顿(美1910—2003)提出功能是客观的,即可能是正向促进,也可能是负向阻碍。
教育的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2. 勒图尔诺(法)“生物起源说” ,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3. 孟禄(美1869—1947)心理起源说,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4. 保罗朗格朗(法)提出教育终身化。
5. 昆体良(古罗马)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还有著作《演说术原理》。
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对教育现象进行的一种科学研究而非经验观察。
6. 柏拉图(古希腊)认为人是肉体是灵魂的影子,灵魂才是人的本质。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使“灵魂转向” ,提倡“寓学习于游戏” 。
灵魂是由理性、认识、情感三部分组成的。
他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哲学家、军人、劳动者。
著作《理想国》。
7. 苏格拉底(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
产婆术(西方启发式教学的由来)。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以及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8.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首次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儿童成长过程的年龄分期。
著作《政治学》。
他认为,心脏是思维的器官,大脑的作用不过是使血液冷却。
他的著作《论灵魂》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痕迹衰退说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
9. 培根(英1561—1626)“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提出实验归纳法,首次把教育学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10. 夸美纽斯(捷克1592—1670)著作《大教学论》的出版,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
提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其为人” ,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估计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注意儿童的个性特征,有目的地去发展儿童的才能。
霍金斯 心理学
霍金斯心理学霍金斯心理学霍金斯(Howard Gardner)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也是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
他研究的重心是智力、人类智能的表现方式以及多元智能的理论。
此外,他还是一位著名的著作家,其著作被广泛翻译为多种语言,并在世界各地的大学和学院使用。
多元智能理论是霍金斯的最著名的理论之一,其主要思想是人类拥有许多种不同的智能类型。
他认为,关于智力的传统观点是过于依赖智力测试和纯粹的逻辑数学思维。
相反,他提出了一个更广义、富有多样性的智能类型分类系统,包括以下七种智能类型:1. 言语智能:能够使用语言进行思考、交流,包括口头、书面等多种方式。
2. 数学-逻辑智能:能够对数字、符号、逻辑等进行分析、推理等能力。
3. 空间智能:能够感受和理解物品的空间关系、形状、大小等性质。
4. 身体-运动智能:能够掌握身体动作技巧、协调能力,例如体操、舞蹈、体育运动等。
5. 音乐智能:能够领会和体味音乐的美妙,理解音乐创作过程以及发挥自己的音乐才华。
6. 自我智能:认识和理解自我,包括自我价值的认知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7. 人际智能:建立与他人的良好关系,以及理解社会、社区、团队、人类各种关系的能力。
霍金斯的理论对于心理学的发展及教育的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提倡个人化教育,认为每个人拥有自己的智能特点。
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出色,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和工作要求。
霍金斯的研究成果还启发了许多教育培训机构和企业组织开发实施不同类型的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多元智能和适应性。
在现代社会,学习和工作的领域变化很快,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变得非常重要。
因此,具备多元智能的个体,能够更成功地适应和创新应对这种变化。
总之,霍金斯是一位心理学宗师,他的多元智能理论对于心理学和教育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理论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智能类型的分类体系,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智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为我们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鲁纳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科学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这种理论包括认知学习观和结构教学观。
1.认知学习观(1)学习就是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2)学习是获得、转化、评价的过程。
布鲁纳认为,新知识可能是以前知识的精髓,也可能与原有知识相违背。
获得新知识以后,还要对它进行转化,将它们变成另外的形成,以适合新任务,并获得更多的知识。
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通过评价可以核对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或者运用得是否正确。
(3)发现学习是学习的最佳方式。
发现学习是指以培养探究性思维方法为目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的学习方式。
2.结构教学观根据认知学习观,布鲁纳提出了关于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最有效的方法和规则,这就是结构主义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结构。
布鲁纳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他所谓的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态度和方法。
当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一门学科的结构时,他们就会把该学科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因此,布鲁纳把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成为教学中心。
他认为编排教材的最佳方式是以“螺旋式上升”的形式展现学科的基本结构。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第一,动机原则。
布鲁纳认为学生有三种基本的内在动机:好奇内驱力(求知欲)、胜任内驱力(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的需要)。
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对所学习的知识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有新发现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是知识学习成功的关键。
第二,知识结构的三种形式。
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加以呈现。
动作表象是借助动作进行学习,无需语言的帮助;图像表象是借助图像进行学习,以感知材料为基础;符号表象是借助语言进行学习,经验一旦转化为语言,逻辑推导便能进行。
第三,程序原则。
布鲁纳认为,教学是引导学习者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地陈述一个问题或大量知识的结构,以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和迁移的能力。
布鲁纳提出的“螺丝性上升”的教材,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方式,按教材的难度与逻辑先后顺序做适当的安排,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经验前后的衔接性,以便产生迁移。
在教材难易安排上,必须考虑学生学习动机的维持,做到难易适中,以保证维持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因此,在教材的编写时,要有系统的大纲作依据,内容循序渐进。
好的教材,要达到以下标准:教材内容有个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参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介入;要将功能与结构融于话题与任务中;学生能自学,能使学生增加信心;复现率、复用率和活用率高;能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是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奠定了前苏联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础。
从六十年代开始,他的理论逐渐进入西方心理学领地,并对西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维果茨基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是在他去世后的二十年以后才开始发生的,其标志为他的《思维和语言》一书被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1962年)。
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未,维果茨基对西方的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产生了十分广泛而强烈的影响。
我们可以将这种影响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后期):西方心理学界初步了解维果茨基的心理学思想阶段,其标志为维果茨基的《思维和语言》于1962年被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J.S. Bruner)为之撰写了序言。
第二阶段(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产生广泛影响阶段。
其标志为维果茨基的一系列著作和被译成英文,以《社会的思维》1978年翻译出版为标志。
而后,《思维和语言》于1986年再版,并逐渐出现了一系列关于维果茨基的研究论文。
这些论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工具"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作为自我调节工具的内部言语问题以及在儿童思维中的科学概念等。
所有这些都表明维果茨基的思想已经在西方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
第三阶段(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对维果茨基研究的深化阶段。
在此阶段,研究者不但对维果茨基的心理学思想感兴趣,同时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维果茨基,把视野扩展到维果茨基的个人生活及其时代背景与其心理学思想的联系。
如在九十年代出版了一些关于维果茨基的著作,如《维果茨基:革命的心理学家》、《理解维果茨基:对综合体的探讨》、《维果茨基与教育:社会历史心理学的教学含义与应用》等。
同时,实证性研究逐渐增多,研究紧紧围绕维果茨基的社会性建构的思想。
维果茨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目前西方对维果茨基的研究又为维果茨基理论提供了实证依据,密切了维果茨基理论与教育实际的联系,使维果茨基的理论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我们相信,随着对维果茨基研究的深入,维果茨基理论在教育实际中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布卢姆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1913-)是"掌握学习,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1956)、《掌握学习》(1968)和《人类特性与学校学习》(1976)等。
布卢姆的教育思想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优等生。
布卢姆通过广泛的调查和长期的实验研究发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大,而且也不是完全稳定不变的,相反,只要教学的时间充分,教学的方法得当,具备适当的条件,这些差异是可以改变的。
他强调说;"世界上任何人都能学习,如果在早先与现在都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的话,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好。
"掌握学习"不仅是掌握学科的知识,而且还应该掌握学科的方法和手段。
布卢姆认为,实施"掌握学习"办须把握3个变量,一是先决认知行为,指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二是先决情感特点,指学习者参与学习的动机和态度。
三是教学质量,指学校和教师学生的学习和学习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的各种直接控制因素。
这3个变量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掌握学习"的效果。
布卢姆根据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本原理,把"掌握学习"的要素分解为课程计划、教学程序和评价3个层次,每个层次又有若干子要素,形成了"掌握学习"计划的要素结构。
实施"掌握学习"地过程也就是围绕"掌握学习"的要素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
布卢姆把"掌握学习"的实施分为3个阶段,给"掌握"下定义;制定实现"掌握"的教学计划;为实现"掌握"而教。
第一阶段:给"掌握"下定义。
布卢姆认为,应用 "掌握学习"理论时,首要任务是给"掌握"下精确的定义,也就是详细说明要达到的"掌握水平",即教学的目标、测验及成绩及格的标准。
其主要作用就是将学习条件和学习的前景告知学生、教师、行政人员和家长。
给"掌握"下定义可以分成4个步骤:一是确定课程目标;二是编制总结性测验试卷;三是制定单元目标;四是编制形成性测验试卷。
第二阶段:制定实现"掌握"的教学计划。
布卢姆认为,制定计划的目的是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避免出现被动地凑合地解决问题的情境。
而且,这一计划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有助于全体学生实现单元目标。
因此,制定计划要注意高质量教学的2个关键:一是在课堂上讲授的与每个目标有关的材料和方式应适合于绝大多数学生;二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配备有相应材料的各项活动应能调动绝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
第三阶段:为实现 "掌握"而教。
"掌握学习"的教学可分为2个步骤:一是介绍情况,即向学生介绍有关学习内容、方法、考评方式和标准等方面的情况,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还要告诉学生,如果他们需要,可以得到额外的时间和帮助,以保证他们"掌握"。
二是课堂教学。
教学测验确定学生掌握的水平,并对其分组。
随后,根据不同的分组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活动。
皮亚杰皮亚杰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
皮亚杰在从事智力测验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所有儿童对世界的了解都遵从同一个发展顺序,在认知过程中犯同类的错误,得出同样的结论。
年幼儿童不仅比年长儿童或成人“笨”,而且他们是以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进行思维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思维,他放弃了标准化测验的研究方法,开用临床法研究儿童智力的先河。
通过细致的观察、严密的研究,皮亚杰得出了关于认知发展的几个重要结论。
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不是环境塑造了儿童,而是儿童主动寻求了解环境,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认知逐渐成熟起来。
皮亚杰认为智力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图式,它是指有组织的思考或行动的模式,是用来了解周围世界的认知结构。
同化是指个体将外界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但是有些信息与现存的认知结构不十分吻合,这时个体就要改变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即是顺应。
加涅加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1916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北安多弗。
原是经过严格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训练的心理学家。
在其学术生涯的后期,他吸收入了信息加工心理学的思想和建构主义认知学习心理学的思想,形成了有理论支持也有技术操作支持的学习理论。
这一理论解释了大部分课堂学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操作步骤。
信息加工学的代表人物,1974年获桑戴克教育心理学奖,1982年又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应用心理学奖”。
加涅认为,学习对于人类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人类的发展是成长(生长)与学习这一对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重要的差别:"影响成长(生长)的因素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受发生学决定的,而影响学习的因素则主要是受个人生活环境的事件决定的。
"加涅又认为,人类的学习活动由四个要素构成:学习者、刺激情境、记忆内容、动作。
在他看来,学习活动"首先要有一个学习者,他是一个人"。
学习者能不断接受剌激并将其组织成各种神经活动的图式,并表现出各种行为J刺激情境是指刺激学习者感觉的事物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