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消防工程师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新教材精讲 第一篇 (2)燃烧基础知识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课程精讲第一篇第二章火灾
第二章火灾一、火灾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
二、火灾分类:1、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例: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液体或可溶化固体物质火灾。
例:汽油、煤油、甲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气体火灾。
例: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乙炔等。
D类火灾:金属火灾。
例:钾、钠、镁、钛、锂等。
E类火灾:带电火灾。
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例:变压器等设备。
F类火灾:烹饪物。
例:动植物油脂。
2、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①特别重大火灾②重大火灾③较大火灾④一般火灾分类指标:①死亡人数:3、10、30人;②重伤人数:10、50、100人;③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5000万、1亿元电气火灾在各类火灾源中居首位。
三、关于火灾的几个概念:1、火灾的传播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2、烟气扩散速度:①水平方向为0.1-0.3m/s;②垂直方向为1-5m/s;③竖井内(烟囱效应)可达6-8m/s3、烟气流动的驱动力:烟囱效应、火风压、外界风的作用、空调系统的影响4、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轰然:约600°C)和衰减阶段(80°C)5、建筑室内火灾的特殊现象:轰然和回燃。
6、回燃:是指当室内通风不良、燃烧处于缺氧状态时,由于氧气的引入导致热烟气发生的爆炸性或快速的燃烧现象。
1)回燃通常发生在长时间通风不良的室内火灾门窗被打开或者破坏的时候。
2)处于气相的可燃混合浓度和室内的氧浓度是回燃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3)回燃发生的征兆:着火房间开口较少、通风不良、蓄积大量烟气;门窗把手温度较高,开口处流出脉动式热烟气等。
四、防火的基本方法:1、控制可燃物2、隔绝阻燃物3、控制引火源知识点总结:灭火机理1、冷却:水的冷却性能最好2、隔离:泡沫灭火或切断可燃气体来源3、窒息:氧≤15%或水蒸气≥35%4、化学抑制:干粉、七氟丙烷5、乳化:不溶液体6、稀释:可溶液体。
消防技术实务第一篇一至四章节知识点记忆口诀
消防技术实务:第一篇一至四章节知识点记忆口诀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要付诸于实际行动,努力备考。
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第一篇一至四章节知识点记忆口诀,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坚持着。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解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燃烧的四个现象:放热、火焰、发光、发烟,不要漏记,可借助一个词语"四处放火"来记忆这四点。
链式反应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基团,能与其他自由基和分子起反应,从而使燃烧按链式反应的形式扩展,也称游离基【解说】这个'链式反应自由基',初次接触可能会比较难于理解,没关系,多念几遍把这个名字记住就行了,就把它当成'高尔基'、'冯斯特洛夫斯基'等名称,他就是个代号。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有'链式反应自由基'的燃烧就会有火焰,就是有焰燃烧;没有这个'基'的就没火焰,就是无焰燃烧。
为了便于记忆,青文给这个'基'起个外号:"火焰鸡"燃烧产物: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之分。
完全燃烧产物:可燃物中的C→CO2(气)、H→H2O(液)、S→SO2(气)等;不完全燃烧产物:CO、NH3、醇、醛、醚等。
【解说】对于化学知识基本忘光的同学来说,这里可能会比较头疼的,其实要区分燃烧产物是完全燃烧还是不完全燃烧,有个小诀窍。
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就是没烧完的产物,那么这个产物还可以继续燃烧。
二氧化碳——CO2,水——H2O,这两个好记,甚至他们都是灭火剂,当然是完全燃烧产物。
二氧化硫——SO2,这个可能会有点迷惑,SO2很常见,煤和石油的燃烧产物中就有它,用途也很广泛,比照CO2的样式去记忆就行了。
剩下的CO、NH3、醇、醛、醚等都是可以燃烧的,后面会学到,这里暂时不用费心去记忆。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第一二篇重点学习笔记(修正版)
2016年一级消防工程师应记住的知识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条件1.燃烧的必要条件-点火三角形—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2.燃烧的必要条件—点火四面体—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链式反应自由基。
3.直接引火源包括:明火、电弧、电火花、雷击,高温、自燃引火源不属于直接引火源。
第二节燃烧类型4.燃烧分为两种,着火和爆炸,点燃和自燃都属于着火.5.闪点是判断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闪点<28℃的为甲类,28℃≤闪点<60℃的为乙类,闪点≥60℃为丙类.6.对于液体、气体可燃物,其自燃点受压力、氧浓度、催化、容器的材质和表面积与体积比等因素的影响。
而固体可燃物的自燃点,则受受热熔融、挥发物的数量、固体的颗粒度、受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燃烧方式及其特点7.气体燃烧分为扩散燃烧与预混燃烧。
8.液体燃烧分为闪燃、沸溢、喷溅三个阶段。
9.固体燃烧分为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阴燃)、动力燃烧(爆炸)。
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10.火灾的定义: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11.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火灾分为: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液体或可溶化固体物质火灾)、C类火灾(气体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火灾)。
12.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火灾可以分为:13.火灾的危害:危害生命安全、造成经济损失、破坏文明成果、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生态环境.第二节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14.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电气、吸烟、生活用火不慎、生产作业不慎、设备故障、玩火、放火、纵火.第三节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15.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为: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16.延期的扩散路线: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不各楼层→室外;着火房间→室外;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
一级消防第一篇燃烧知识点笔记(必看)
2020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精讲班讲义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既然走上了消防考试的道路,那么请不要轻言放弃,生活中有很多的苦难,然而这就是生活,但人生不止于此!第一章燃烧第一节燃烧的本质与条件(1)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2)燃烧过程中,燃烧区的温度较高,使其中白炽的固体粒子和某些不稳定(或受激发)的中间物质分子内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发出各种波长的光。
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
(3)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产生一些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
(4)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都是在蒸气或气体的状态下进行的,称为有焰燃烧。
而有的固体物质则不能变为气态,其燃烧只发生在氧气与固体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为无焰燃烧。
一、燃烧条件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
叫做燃烧三角形。
(一)可燃物: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并形成燃烧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二)助燃物: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氧化剂,称为助燃物。
(三)引火源: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能源)称为引火源。
燃烧发生时,上述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燃烧发生的充分条件可表述为:具备足够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具备足够数量或浓度的助燃物;具备足够能量的引火源;上述三者相互作用。
二、燃烧的链式反应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基团,容易自由结合或与其他物质的分子反应,从而使燃烧按链式反应的形式扩展,也称游离基。
对于多数有焰燃烧而言,其燃烧过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自由基作中间体。
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因此,可以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有焰燃烧的四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第二节燃烧类型及其特点一、按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分类:可分为着火和爆炸。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第1篇考点记忆口诀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第1篇考点记忆口诀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1.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解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燃烧的四个现象:放热、火焰、发光、发烟,不要漏记,可借助一个词语"四处放火"来记忆这四点。
2.链式反应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基团,能与其他自由基和分子起反应,从而使燃烧按链式反应的形式扩展,也称游离基【解说】这个'链式反应自由基',初次接触可能会比较难于理解,没关系,多念几遍把这个名字记住就行了,就把它当成'高尔基'、'冯斯特洛夫斯基'等名称,他就是个代号。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有'链式反应自由基'的燃烧就会有火焰,就是有焰燃烧;没有这个'基'的就没火焰,就是无焰燃烧。
为了便于记忆,小编给这个'基'起个外号:"火焰鸡"3.燃烧产物: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之分。
完全燃烧产物:可燃物中的C→CO2(气)、H→H2O(液)、S→SO2(气)等;不完全燃烧产物:CO、NH3、醇、醛、醚等。
【解说】对于化学知识基本忘光的同学来说,这里可能会比较头疼的,其实要区分燃烧产物是完全燃烧还是不完全燃烧,有个小诀窍。
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就是没烧完的产物,那么这个产物还可以继续燃烧。
二氧化碳——CO2,水——H2O,这两个好记,甚至他们都是灭火剂,当然是完全燃烧产物。
二氧化硫——SO2,这个可能会有点迷惑,SO2很常见,煤和石油的燃烧产物中就有它,用途也很广泛,比照CO2的样式去记忆就行了。
剩下的CO、NH3、醇、醛、醚等都是可以燃烧的,后面会学到,这里暂时不用费心去记忆。
4.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时,一般用闪点;评定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
【口诀】夜(液体)深(闪点,谐音)人(燃点,谐音)静(固体,静止不流动)——夜深人静5.气体燃烧方式:扩散燃烧(家用燃气灶)、预混燃烧(爆炸)【口诀】蛞(扩散,谐音)蝓(预混,谐音)生气(气体)了——蛞蝓生气了6.固体燃烧形式: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阴燃)、动力燃烧(爆炸)【口诀】心(熏烟,谐音)动(动力)争(蒸发)表(表面)姐(分解)——心动争表姐7.液体燃烧方式:闪燃、沸溢、喷溅【解说】气体和固体都记住了,剩下的就是液体,口诀不求多,够用就好8.火灾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为A、B、C、D、E、F六类固体物质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气体火灾,金属火灾,带电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口诀】姑(固体,谐音)爷(液体)去(气体,谐音)金(金属)店(带电)烹饪——姑爷去金店烹饪9.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的分类。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高频考点01-考点-技术实务第一篇1~4章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本知识考点一: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燃烧可以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有焰燃烧:通常看到有明火;无焰燃烧:有些固体发生表面燃烧时,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是没有火焰产生,例如木炭的燃烧。
烟: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混有一些小颗粒。
对比:燃烧只需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缺一不可。
考点二:燃烧类型及特点考点三:燃烧的产物及特点考点四: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
它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在消防上的应用: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
燃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
可燃物的温度没有达到燃点时是不会着火的,物质的燃点越低,越易着火。
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时,一般用闪点;评定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
自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在这一温度时,物质与空气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发生燃烧。
它是衡量可燃物质受热升温导致自燃危险的依据。
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
燃烧产物: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之分。
完全燃烧产物:可燃物中的C→CO2(气)、H→H2O(液)、S→SO2(气)等;不完全燃烧产物:CO、NH3、醇、醛、醚等。
燃烧产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如一氧化碳、氰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烟气的减光性也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视线,使人们难以辩别火势发展方向和寻找安全疏散路线。
第二章火灾基本知识一、火灾的定义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
二、火灾的分类按燃烧对象分:固液气金电+烹饪(姑爷去金店),依次对照 ABCDEF二步判定法:第一步:别按“死”、“伤”、“钱”定损。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重点知识整理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 燃烧基础知识 第一节 燃烧条件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具备三个必要条件的燃烧叫无焰燃烧。
一、可燃物:凡是能及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
可燃物按其 可燃物按化学组成分类: 状态分类二、助燃物:凡是及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
三、引火源:凡是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
四、链式自由基:(有焰燃烧的第四个必要条件)多数燃烧反应不是直接进行的,而是通过自由基和原子这些中间产物瞬间进行的循环链式反应。
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这些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中的物理现象。
完整的论述:大部分燃烧的发生和发展需要四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链式反应自由基第二节 燃烧类型 一、燃烧类型分类: (一)着火:可燃物在及空气共存的条件下,当达到某一温度时,及引火源接触即能引起燃烧,并在引火源离开后,仍能持续燃烧。
可燃物着火方式分为以下几种:自燃(二)爆炸: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或 是气体、蒸汽瞬间发生剧烈膨胀等现象。
重要特征:爆炸点周围发生剧烈的压力突变。
二、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一)闪点1、闪点的定义: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及空气形成混合物,遇引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 最低温度。
2、闪点的意义: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必要条件充分条件 可燃物 助燃物(氧化引火源(温度) 同时具备无机可燃物 有机可燃物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 着火爆炸点燃(或称强迫着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引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
化学自燃 热自燃 随着温度的升高 自燃点:可燃物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闪点及可燃性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
3、闪点在消防上的应用:可燃性液体的闪点越低,其火灾危险性也越大。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二篇第1章燃烧知识重点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引言本篇消防基础知识部分全篇共分为四章十五节。
其中,燃烧基础知识一章主要包括燃烧条件,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燃烧产物等内容;火灾基础知识一章主要涉及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等内容;爆炸基础知识一章中主要介绍了爆炸的概念及分类,爆炸极限,爆炸危险源等内容;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一章主要介绍了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等内容。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学习要求了解燃烧的概念及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熟悉气体、液体、固体燃烧的特点。
掌握燃烧产物的概念和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
燃烧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燃烧条件、燃烧类型及其特点,以及燃烧产物等相关内容,是关于火灾机理与燃烧过程等最基础、最本质的知识。
第一节燃烧条件知识点:燃烧条件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加火源条件就产生了)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燃烧过程中,燃烧区的温度较高,使其中白炽的固体粒子和某些不稳定(或受激发)的中间物质分子内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发出各种波长的光。
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
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产生一些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
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有明火无焰燃烧——发光发热,无火焰产生(木炭)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燃烧发生时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如果有一个条件不具备,那么燃烧就不会发生。
【例题1·单选】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现象,称为燃烧。
A.火焰、发光B.发光、发烟C.火焰、发烟D.火焰、发光和(或)发烟『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加火源条件就产生了)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1)第1、2节第一节燃烧的本质与条件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
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燃烧产物中会产生一些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
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是在蒸气或气体的状态下进行的,而有的固体物质则不能成为气态,其燃烧只发生氧气与固体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
这种只发生在固体表面的燃烧称为无焰燃烧。
松散多孔的固体可燃物常常伴有无焰燃烧,如焦炭、香火、香烟等。
发生在蒸气或气体状态下的燃烧称为有焰燃烧。
气体、液体只会发生有焰燃烧;容易热解、升华或融化蒸发的固体主要为有焰燃烧。
一、燃烧条件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通常称为燃烧三要素。
(一)可燃物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并形成燃烧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如木材、氢气、汽油、煤炭、纸张、硫等。
按化学组成划分,可燃物可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两大类;按所处的状态划分,可燃物又可分为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三大类。
(二)助燃物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氧化剂,称为助燃物。
普通的燃烧在空气中进行,助燃物是空气中的氧气。
在一定条件下,不同可燃物在空气中发生燃烧,均有最低氧含量的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其他如氟、氯等氧化剂也可以作为助燃物。
虽然它们在空气中几乎不以单质形式存在,但会存在于实验过程和化工生产中。
(三)引火源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能源)称为引火源。
常见的引火源有明火焰、电弧、电火花、炽热物体、高温加热、化学反应热、雷击等。
引发可燃物燃烧的引火源有最低能量的要求,但对于不同可燃物、不同燃烧形式和在不同环境下,各类引火源导致燃烧的最低能量差异较大且难以测量。
通常,最小点火能仅针对一定条件下的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而言(详见本篇第三章)。
燃烧发生时,上述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用着火三角形来表示(如图1-1-1所示)。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标重点知识精讲及习题(一)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标重点知识精讲及习题(一)目录第1级 (1)第2级 (2)第3级 (3)第1级 (4)第2级 (5)第3级 (6)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第一节燃烧条件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燃烧过程中,燃烧区的温度较高,使其中白炽的固体粒子和某些不稳定(或受激发)的中间物质分子内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发出各种波长的光。
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
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产生一些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
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通常看到的明火都是有焰燃烧;有些固体发生表面燃烧时,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是没有火焰产生,这种燃烧方式则是无焰燃烧。
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
但要导致燃烧的发生,不仅需要满足三要素条件,而且需要三者达到一定量的要求,并且存在相互作用的过程。
因此,燃烧的充分条件可进一步表述为:具备足够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具备足够数量或浓度的助燃物;具备足够能量的引火源;上述三者相互作用。
一、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
二、助燃物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如广泛存在于空气中的氧气。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可燃物发生燃烧,均有本身固定的最低氧含量要求。
氧含量过低,即使其他必要条件已经具备,燃烧仍不会发生。
三、引火源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能源)称为引火源。
常见的引火源有下列几种:明火炉火、烛火、焊接火、吸烟火,撞击、摩擦打火,机动车辆排气管火星、飞火电弧、电火花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电气开关及漏电打火,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火花,静电火花雷击雷击瞬间高压放电能引燃任何可燃物高温高温加热、烘烤、积热不散、机械设备故障发热、摩擦发热、聚焦发热四、链式反应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基团,能与其他自由基和分子起反应,从而使燃烧按链式反应的形式扩展,也称游离基。
2020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新旧对比
2020年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教材变化——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原:P3,按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分类。
现:P3,修改:按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分类。
现:P9,增加:少数可燃固体也会存在闪燃现象,例如,一些熔点较低的固体发生蒸发燃烧的过程,但可燃固体的闪点不易测定。
原:P7, 2常见可燃物的燃点现:P10,增加: 通常,用燃点作为评定固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主要依据之一。
原:P7,3.燃点与闪点的关系现:P10,删除。
原:P8, 第三节燃烧产物及典型物质的燃烧(一)燃烧产物的概念10-7-10-4现:P11,修改为1nm-1mum原:P15,一、电气现:P19,修改:一、电气使用不慎原:P22,美国消防协会(NFPA)现:P29,修改:美国消防协会第二篇建筑防火原:P74,二、厂房和仓科的耐火等级,(一)一般规定,(二)特殊规定现:P96,删除标题(一),修改(二)为(一)部分厂房和仓库耐火等级的特殊要求原:P75,(三) 部分建州构件的特殊要求现:P99,修改为(二)部分类别、耐火等级厂房和仓库建筑构件的特殊要求原:P78, (一)一般规定, (二)特殊规定现:P103,删除标题(一),修改(二)为(一)部分民用建筑整体或局部区域耐火等级的特殊要求原:P132,(二)电线电缆导体材料的选择现:P172,内容调整修改:固定敷设的供电线路宜选用铜芯电线电缆;消防电源回路、消防设备控制回路等需要在高温、潮湿、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下使用的线缆,应选择铜芯电线电缆。
非熟练人员容易接触的线路(如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线芯截面面积为6mm2及以下的电线电缆不宜选用铝芯电线电缆;工业及市政工程等场所不应选用铝芯电线电缆。
对铜有腐蚀而对铝腐蚀相对较轻的环境、氨压缩机房等场所应选用铝芯电线电缆。
原:P134,二、电气线路的保护措施规范《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GB/T13955 -2005)现:P174,修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GB/T13955-2017)原:P164,(5 )主机房应设置可靠的送风、排风系统,室内不应出现负压。
一级消防工程师 第一篇第二章 火灾基础知识 课后习题以及考点带答案分析
第一篇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某建筑发生火灾,造成15人死亡,60人重伤,直接财产损失达8000万元,该火灾属于()。
A、特别重大火灾B、重大火灾C、较大火灾D、一般火灾2、对于一般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到其()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
A、燃点B、自燃点C、沸点D、闪点3、窒息法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A、隔离可燃物B、降低温度C、降低氧浓度D、降低点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灭火的基本原理的是()。
A、冷却B、隔离C、窒息D、分隔5、自由燃烧阶段,辐射热急剧增加,辐射面积增大,燃烧扩大到整个室内,并有可能出现轰燃,这一阶段是()。
A、火灾起火阶段B、火灾充分发展阶段C、火灾初期增长阶段D、火灾衰减阶段6、通常,轰燃的发生标志着室内火灾进入()。
A、初期增长阶段B、充分发展阶段C、衰减阶段D、起火阶段7、一般情况下,()℃以上热烟所到之处,遇到的可燃物都有可能被引燃起火。
A、300B、400C、500D、6008、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在起火房间内由于温度上升,气体迅速膨胀,对楼板和四壁形成的压力是()。
A、燃烧压力B、轰燃压力C、负风压D、火风压9、在火灾过程中,()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
A、烟囱效应B、火风压C、外界风D、建筑孔隙10、热传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触外,还有三个途径,即传导、对流和()。
A、交换B、加热C、传播D、辐射11、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称为()。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D、热传播12、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过程,称为()。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D、热传播13、物体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
A、热对流B、热传导C、热辐射D、热传播14、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是()。
A、特别重大火灾B、重大火灾C、较大火灾D、一般火灾15、根据国家标准《消防词汇第1部分:通用术语》(GB/T 5907.1-2014),将火灾定义为,在()失去控制的燃烧。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讲义识第一章燃烧第一节燃烧的本质与条件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燃烧过程中,燃烧区的温度较高,使其中白炽的固体粒子和某些不稳定(或受激发)的中间物质分子内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发出各种波长的光。
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
一、燃烧条件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产生一些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
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是在蒸气或气体的状态下进行的,称为有焰燃烧。
气体、液体只会发生有焰燃烧;容易热解、升华或者融化蒸发的固体主要为有焰燃烧。
而有的固体物质则不能成为气态,其燃烧只发生在氧气与固体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为无焰燃烧。
(一)可燃物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并形成燃烧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二)助燃物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氧化剂,称为助燃物。
(三)引火源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能源)称为引火源。
燃烧发生时,上述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燃烧发生的充要条件可表述为:具备足够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具备足够数量或浓度的助燃物;具备足够能量的引火源;上述三者相互作用。
二、燃烧的链式反应理论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基团,容易自由结合或与其他物质的分子反应,从而使燃烧按链式反应的形式扩展,也称游离基。
对于多数有焰燃烧而言,其燃烧过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自由基作中间体。
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由基因此,可以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有焰燃烧的四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和链式反应自。
必要条件燃烧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有焰燃烧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链式反应自由基第二节燃烧类型及其特点一、按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分类可分为着火和爆炸。
(一)着火可燃物在与空气共存的条件下,当达到某一温度时,与引火源接触即能引起燃烧,并在引火源离开后仍能持续燃烧,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叫着火。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基础知识1
:
、
和
第二节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一、按燃烧
和
形成条件和发生瞬间
着火 爆炸
分类
点燃(有外部引火需外部加热) 热自然(需外部加热)
化学爆炸:可燃气体爆炸,可燃粉末爆炸,炸药爆炸 物理爆炸 核爆炸
受外加点火热源加热,引发局部火焰,并传播至整个可燃物
)
外部引火源使物质起火并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300℃—550℃ 500℃—750℃
析出:焦油、CH4及其同系物、不饱和烃、CO、CO2 析出大量含氢较多气体,半焦开始热解,
760℃—1000℃
析出少量以氢为主的气体,半焦变成高温焦炭
分类
举例
挥发金属 Li、Na、K、Mg、Ca
不挥发金属 Al、Ti、Zr
金属
焰色特征
燃烧特点
容易着火燃烧,熔融成金属液体,沸点一般低 于其氧化物的熔点(K除外)
二、 几种典型物质的燃烧及其主要燃烧产物 高聚物 :塑料、橡胶和合成纤维
发热量较高、燃烧速度较快、发烟量较大,燃烧(或分解)过程中产生CO、NOx (氮氧化物)、HCl、HF、SO2及COC12(光气)等有害气体
只含碳和氢的高聚物 (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
有熔滴,易产生CO气体
含有氧的高聚物 (有机玻璃、赛璐璐)
阴燃
分解可燃挥发分少或含水较多只冒烟无火焰,也称
纸张、锯末、纤维织物、胶乳橡胶等(多孔性物质)
注:适当的外界条件下等的燃烧会明显地存在
第三节 燃烧产物及典型物质的燃烧
一、 燃烧产物 (一)燃烧产物的概念
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为燃烧产物,分为完全燃烧产物(CO2)和不完全燃烧产物(CO)
(二)燃烧产物的危害性
一级消防工程师学习重点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条件1.燃烧的必要条件—点火三角形—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2.燃烧的必要条件—点火四面体-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链式反应自由基。
3.直接引火源包括:明火、电弧、电火花、雷击,高温、自燃引火源不属于直接引火源。
第二节燃烧类型4.燃烧分为两种,着火和爆炸,点燃和自燃都属于着火.5.闪点是判断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闪点<28℃的为甲类,28℃≤闪点<60℃的为乙类,闪点≥60℃为丙类.6.对于液体、气体可燃物,其自燃点受压力、氧浓度、催化、容器的材质和表面积与体积比等因素的影响。
而固体可燃物的自燃点,则受受热熔融、挥发物的数量、固体的颗粒度、受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燃烧方式及其特点7.气体燃烧分为扩散燃烧与预混燃烧。
8.液体燃烧分为:闪燃、沸溢、喷溅三个阶段。
9.固体燃烧分为: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阴燃)、动力燃烧(爆炸)。
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10.火灾的定义: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11.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火灾分为: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液体或可溶化固体物质火灾)、C类火灾(气体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火灾)。
破坏生态环境。
第二节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14.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电气、吸烟、生活用火不慎、生产作业不慎、设备故障、玩火、放火、纵火。
第三节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15.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为: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16.延期的扩散路线: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不各楼层→室外;着火房间→室外;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17.烟气流动的驱动力:烟囱效应、火风压、外界风的作用。
18.烟气蔓延的途径:孔洞开口蔓延、穿越墙壁的管线和缝隙、闷顶内蔓延、外墙面的蔓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二)液体燃烧 1.闪燃;2.沸溢;3.喷溅。 (三)固体燃烧 1.蒸发燃烧;2.表面燃烧;3.分解燃烧; 4.熏烟燃烧(阴燃); 5.动力燃烧(爆炸)
扩 可燃性气体和蒸气分子与气体氧化剂互相扩散,边混合边燃烧。燃烧比较稳定,
散 燃 火焰温度相对较低,扩散火焰不运动,可燃气体与气体氧化剂的混合在可燃气 气 烧 体喷口进行,燃烧过程不发生回火现象(火焰缩人火孔内部的现象)。 体
闪 燃
液 体沸 燃溢 烧
喷 溅
易燃或可燃液体(包括可熔化的少量固体)挥发的蒸气分子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 浓度,遇引火源发生一闪即灭的现象。闪点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表面上发生闪燃 的最低温度。 体积膨胀向外溢出,液面猛烈沸腾,“跑锅”一样。 沸溢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原油具有形成热波的特性,即沸程宽,密度相差较大。 ②原油中含有乳化水,水遇热波变成蒸气。 ③原油黏度较大,使水蒸气不容易从下向上穿过油层。 蒸汽体积迅速膨胀,以至把水垫上面的液体层抛向空中,向罐外喷射。一般情况 下,发生沸溢要比发生喷溅的时间早得多。发生沸溢的时间与原油的种类、水分 含量有关。喷溅发生的时间与油层厚度、热波移动速度以及油的燃烧线速度有关。
硫、磷、钾、钠、蜡烛、松香、沥青等可燃固体,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
蒸发燃烧 熔融蒸发,随后蒸气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樟脑、萘等易升华物质其燃烧
现象也可看作是一种蒸发燃烧。
表面燃烧 可燃固体(如木炭、焦炭、铁、铜等)的燃烧反应是在其表面由氧和物质
固
直接作用而发生的。是一种无火焰燃烧,又称为异相燃烧。
体
木材、煤、合成塑料、钙塑材料等,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发生热分解,
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真题分布情况(1 分,0.83%)
章
单选题 多选题 单选分值 多选分值 总分
第1章
燃烧基础知识
1
1
1
第2章
火灾基础知识
0
第3章
爆炸基础知识
0
第 4 章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
0
第一章 燃烧基础知识
单选题 多选题 单选分值 多选分值 总分
1
1
1
学习要求
1.了解燃烧的概念 2.掌握燃烧的必要条件 3.熟悉气体、液体、固体燃烧的特点 4.了解燃烧产物的概念和几种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 第一节 燃烧条件
可燃气体、蒸气预先同空气(或氧)混合,遇引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 燃预 烧 混 预混燃烧一般发生在封闭体系中或在混合气体向周围扩散的速度远小于燃烧速
燃 度的敞开体系中。燃烧反应快,温度高,火焰传播速度快,反应混合气体不扩 散,在可燃混合气体中引入一火源即产生一个火焰中心,成为热量与化学活性
烧 粒子集中源。可能发生回火现象。
【真题解析】 2015-1 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燃烧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时,“四面体”是指可燃物、氧化物、 引火源和( )。 A.氧化反应 B.热分解反应
2/6
C.热传递 D.链式反应自由基 【答案】D 【模拟试题】
1.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 A.火焰、发光 B.发光、发烟 C.火焰、发烟 D.火焰、发光和(或)发烟 【答案】D 2.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A.可燃物 B.氧化剂 C.温度 D.链式反应自由基 E.燃点 【答案】ABCD 3.着火三角形不包括( )。 A.可燃物 B.氧化剂 C.助燃物 D.链式反应自由基 【答案】D 第二节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发生燃烧。
2.常见可燃物的自燃点
自燃点是衡量可燃物质受热升温导致自燃危险的依据。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
险性就越大。
3.影响自燃点变化的规律
不同的可燃物有不同的自燃点,同一种可燃物在不同的条件下自燃点也会发生变化。
【模拟试题】
1.在液体(固体)表面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燃烧现象称为( )。
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闪点。
2.闪点的意义。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
参数。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可燃性液体的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当液体的温
度高于其闪点时,液体随时有可能被引火源引燃或发生自燃;若液体的温度低于闪点,则液
体是不会发生闪燃的,更不会着火。
表 1-1-1 常见的几种易燃或可燃液体的闪点
名称 闪点/℃ 名称 闪点/℃
汽油 -50 二硫化碳 -30
煤油 38~74
甲醇
11
酒精 12
丙酮
-18
苯
-14
乙醛
-38
乙醚 -45
松节油
35
(二)燃点
1.燃点的定义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
为燃点。
2.常见可燃物的燃点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燃点越低,越易着火。
3.燃点与闪点的关系
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 1~5℃,并且闪点越低,这一差值越小。评定这类液体火
灾危险性大小时,一般用闪点。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来衡量。
(三)自燃点
1.自燃点的定义
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在这一温度时,物质与空气(氧)
一、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分类
)现象,称为燃烧。
点燃(强迫着火)
着火
燃烧
自燃
化学自燃 热自燃
爆炸 (一)着火 1.点燃(或称强迫着火)。从外部能源,诸如电热线圈、电火花、炽热质点、点火火焰等得 到能量。 2.自燃 (1)化学自燃。火柴摩擦着火;炸药撞击爆炸;金属钠在空气中自燃;煤堆积过高自燃等。 (2)热自燃。预先均匀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燃烧。 (二)爆炸 作为燃烧类型之一的爆炸主要是指化学爆炸。 二、按燃烧物形态分类 (一)气体燃烧 1.扩散燃烧;2.预混燃烧。
(爆炸)
上述各种固体燃烧形式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有些可燃固体的燃烧往往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形式。例如,在适当的外界条件下,木材、棉、麻、纸张等的燃烧会明显地存在分解燃烧、
阴燃、表面燃烧等形式。
三、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
(一)闪点(重要)
4/6
1.闪点的定义。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引火源能够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1.可燃物 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如:木材、氢气、汽油、煤炭、纸张、硫 等。
2.助燃物(氧化剂) 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 注意:氧气是最常见的氧化剂,但氧化剂绝非只有氧气。
1/6
3.引火源(温度) 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 (1)明火:吸烟火、焊接火、撞击摩擦打火等。 (2)电弧、电火花。 (3)雷击:瞬间高压放电能引燃任何可燃物。 (4)高温:加热、烘烤、发热等。 (5)自燃引火源:白磷自燃、钠遇水着火等。
燃 分解燃烧 随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与氧发生燃烧反应。
烧
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分解出的气体量减少或逸散较快,含水分较
熏烟燃烧 多等条件下,发生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现象。阴燃是固体材料特有的燃
(阴燃)
烧形式。纸张、锯末、纤维织物、胶乳橡胶等,都能发生阴燃。
动力燃烧 包括可燃粉尘爆炸、炸药爆炸、轰燃等
6/6
A.闪点
B.闪燃
C.燃点
D.爆燃
【答案】B
【解析】注意与闪点的区别。
2.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 )。
A.自燃点
B.闪点
C.爆点
D.燃点
5/6
【答案】D 3.阴燃是( )的燃烧特点。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固体、液体、气体 【答案】A 【解析】阴燃是固体材料特有的燃烧形式。 第三节 燃烧产物 大部分可燃物属于有机化合物,它们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燃烧生成的气 体一般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丙烯醛、氯化氢、二氧化硫等。 一、燃烧产物的概念 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为燃烧产物。 完全燃烧产物: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硫等。 不完全燃烧产物:CO、NH3、醇类、醛类、醚类等。 二、几类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 (一)高聚物的燃烧产物 产生 CO、N0x(氮氧化物)、HCl、HF、SO2,及 COCl2(光气)、HCN 等有害气体。 (二)木材和煤的燃烧产物 1.木材的燃烧产物 2.煤的燃烧产物 不同温度下产物不同。 (三)金属的燃烧产物 三、燃烧产物的危害性 统计资料表明,火灾中死亡人员中的大约 75%是由于吸入毒性气体而致死的。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燃烧产生的两种主要燃烧产物。二氧化碳虽然无毒,但当达到一定的 浓度时,会刺激人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急促、烟气吸人量增加,并且还会引起头痛、神志 不清等症状。而一氧化碳是火灾中致死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 【模拟试题】 下列燃烧产物中属于不完全燃烧产物的有( )。 A.S02 B.NH3 C.醇类 D.醛类 E.醚类 【答案】BCDE
4.链式反应自由基 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基团,能与其他自由基和分子起反应,从而使燃烧按链式反应 的形式扩展,也称游离基。 多数燃烧反应不是直接进行的,而是通过自由基团和原子这些中间产物在瞬间进行的循环链 式反应。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燃烧分类
无焰燃烧(着火三角形) 有焰燃烧(着火四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