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免疫》教学设计(苏教版)
初中八年级生物教案-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 免疫(全国一等奖)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识记免疫的概念和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以及免疫器官。
2理解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和计划免疫。
3通过计划免疫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通过对艾滋病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了解艾滋病。
5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懂得如何健康的生活,珍爱生命。
2关心他人的情感,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展示人体三道防线的作用,展示抗原、抗体之间的关系)。
学生准备带来自己的“预防接种证”,了解出生以来自己都接种过哪些疫苗、打过哪些预防针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设问引出课题)2022年在与非典型性肺炎患者接触的人中,有的人患病,有的人就没有发病。
患了非典型肺炎的人虽然都获得同样治疗条件,但是有人痊愈了,而有人却非常严重,甚至死亡。
这是为什么呢假设一个人,就是一座城,这座城的防线有几道(二)教学活动设计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有许多病原体,这些病原体一旦侵入人体,就有可能引起疾病,损害人的健康。
人之所以能在有许多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因为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
自习,完成表格:皮肤和粘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这与它们的哪些特点相适应呢(指导学生观察教材插图,并思考问题)当人的皮肤有伤口时,怎么办感染后的皮肤为什么会出现红肿现象,过一段时间后就会自己痊愈(指导学生观察教材插图,并思考问题)(演示课件)指出:原来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它们能将病原体溶解、吞噬和消灭。
例如,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人体的血液和组织、器官中含有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和消灭。
上述两道防线有什么共同的作用特点(学生回答)由此可见,上述两道防线的作用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它们不是只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
(新)苏教版生物八下《免疫》公开课(教案)word版(2)
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三道第二道第一道类型功能组成皮肤和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4、第三道防线是如何起作用的呢?学生回忆在初中已学习过的抗体和抗原知识,讨论:抗体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学生阅读课文相关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进行分析。
分析清楚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与抗体形成的关系,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体液免疫的过程。
通过体液免疫机体只能消灭体液中的病原体,如果病原体侵入了细胞,抗体就无能为力了,消灭这些病原体通过什么途径呢?〔第2课时〕知识目标: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认同动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通过学习运动这一功能,使学生能说明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3、通过各种动物的运动与观察,使学生能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观察与学习,使学生能与生产实践相联系。
通过运动系统功能的观察与思考,使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确立辩证统一看问题思维观点。
情感目标: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的角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观点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1、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 、使学生说明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3、使学生能够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4、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中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能说明运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课前准备:1、教学器材:家兔的骨胳模型,人体骨骼模型;人体骨骼肌与骨、关节关系的模型;蛙神经——腓肠肌标本。
分发。
2、教学课件:powerpoint课件。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启发式、体验法教学过程:[观看录像、直接导课]教师首先播放有关猎豹、狮子等捕食斑马、羚羊、仙鹤起舞、鸟儿高飞、鱼翔浅底、运发动的竞技表演等内容的录像资料,最后将画面指向运发动凸起的肌肉和猎豹奔跑时强劲收缩的后肢肌肉;然后教师出示人体运动模型或直接用自身作标本,用自己的体态语言示屈肘的动作,让学生注意观看胳膊发生了什么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八年级生物教案-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 免疫【市一等奖】
《免疫》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描述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分析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免疫相关知识,树立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意识,进而关注自身健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功能。
【教学难点】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思考:人为什么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地生活呢其实这些问题都与人体的免疫有关。
过渡:人之所以能在有许多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因为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三道防线。
二、新课学习(一)人体的三道防线自学:阅读课本,学生2人一组,完成课前老师分发的学案。
1、思考: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师生归纳: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最外面是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可以防止外界环境中的病菌、化学物质等的侵入。
它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不断地摆动,可以清除异物,它们的分泌物——黏液也可吸附细菌和脏物并将之排出体外。
综上,皮肤和黏膜有阻挡、杀菌和清扫作用,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阅读:资料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两个小时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
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链球菌很快死亡,这说明皮肤有什么样的功能链球菌被皮肤的分泌物杀死,说明皮肤具有杀灭病菌的功能。
2、思考:人体的第二道免疫防线师生归纳:这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当病菌入侵人体时,吞噬细胞会聚集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消灭。
身体弱时、免疫力下降时病菌侵入人体,血液、淋巴与组织液等处分布有吞噬细胞。
吞噬细胞可以吞噬病菌。
溶菌酶广泛存在于人体泪液、唾液、血浆等液体中,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也可使病毒失活。
苏教版初中生物教案免疫
苏教版初中生物教案免疫
年级:初中
主题:免疫
教学目标:
1. 了解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掌握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和功能;
3. 能够描述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过程;
4. 能够意识到保持免疫系统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
3. 免疫系统的养护方法。
教学难点:
1. 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过程;
2. 免疫系统如何保持健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免疫系统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免疫系统的作用以及对人体的重要性。
二、新知探究(15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和功能;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过程;
3. 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与全班同学分享。
三、课堂讨论(15分钟)
1. 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
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分析并解答疑惑。
四、知识巩固(1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免疫系统的养护方法;
2. 学生展示自己了解的免疫系统保健知识,进行分享。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免疫系统的作用和养护方法的小短文。
教学反思:
本课程让学生充分了解了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和作用,掌握了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和功能,并能够描述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过程。
通过讨论和分享,学生更加深入理解了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和养护方法,提高了对免疫系统的认识和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注重免疫系统的保健,增强免疫力,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苏教版生物八上第三节《免疫》word教案
苏教版生物八上第三节《免疫》word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免疫的概念及类型,免疫器官及对人体的要紧作用。
明白得打算免疫。
2.结合学生打预防针的亲身经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关怀下一代健康成长,为提高人口素养所进行的打算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专门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在医药卫生事业,传染病的预防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分析比较传统的免疫概念与现代免疫概念的联系与不同。
教学中应溶入对学生进行科学史观的教育,使其感受到人们对某一个问题的认识永久可不能停留在一个认知水平上,需要的是对科学不懈的努力与追求。
重点、难点分析第三道防线的内容是整个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其缘故有二:第一要考虑到学生对免疫的基础知识比较生疏;其次是那个内容中差不多概念多,有的概念学生较难明白得。
对此,教师应采纳两方面结合的方法加以解决。
一是结合学生已学过的知识。
例如:讲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时,结合学生学过的淋已系统中的淋巴结和脾的知识,之后提出有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讲述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种类与功能。
二是要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教材中举了天花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的变化及结果来说明抗原、抗体及特异性免疫等这几个差不多概念,为此那个例子一定要讲清晰。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章教学参考课时为2课时。
【教学预备】1.挂图:(1)淋巴系统挂图一张;(2)内分泌系统挂图一张。
2.投影片:(1)第一、二道防线问答题各一张;(2)淋巴器官位置、功能、数量表一张;(3)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比较表一张;(4)人体免疫功能表一张。
3.其它:(1)《传染病防治法》单行本;(2)《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方法》单行本。
二、第一课时:在感冒流行的季节里,有的人始终专门健康地工作。
学习和生活,而有的人却未能幸免。
大伙儿是否还记得打预防针的经历,这些都与人体的免疫有关系。
什么是免疫?它的作用是什么?要了解这些,第一从人体的三道防线讲起。
请看投影片。
(新)苏教版生物八下《免疫》公开课(教案)word版(4)
《第三节免疫》一、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1〕描述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功能;〔2〕识记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3〕概述抗原和抗体的知识;〔4〕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者的关系。
〔5〕了解方案免疫。
2.态度观念方面〔1〕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种人痘预防传染病的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通过介绍牛痘的创造以及学家在免疫学方面的研究过程,引导学生热爱学,建立学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学精神和学态度的教育;〔3〕通过学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和两者的关系,认识到生命的物质性、生命运动的多样性,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3.能力方面〔1〕通过介绍抗体的发现、淋巴细胞的种类、分化和功能等学研究过程,培养学生从学事实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通过组织小组自学,师生共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1.抗原和抗体的知识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根底,学生虽然在初中已学过一些,但毕竟粗浅。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很复杂,又是一个微观的动态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
三、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起,引入新课教师借助摄像头展示艾滋病患者的照片和收集到的相关数据以及艾滋病毒攻击T细胞的照片,指出:当21世纪钟声敲响的时候,人们发现许多麻烦已伴随着这钟声一同进入新世纪,艾滋病就是其中之一。
据估计到2000年底,全世界感染这种“世纪之疫〞病毒的已有3 610万人。
现在每天都有1.6万人成为带毒者。
由于艾滋病毒是以人的T细胞为攻击靶子,直接破坏了人的免疫系统,所以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也成为迄今为止最难对付的疾病,所以攻克艾滋病成为现代免疫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温故知新,导入新课请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理解,讨论什么是免疫,回忆初中知识,教师给出现在对免疫概念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免疫是肌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苏教版初中生物免疫教案
苏教版初中生物免疫教案
教学内容:免疫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目标:
1. 了解免疫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自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区别和特点。
3. 熟悉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重点:
免疫的定义和分类
教学难点:
自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区别和特点
教学准备:
1. 课件
2. 教材
3. 黑板
4. 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免疫?免疫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免疫系统?
二、讲解免疫的概念和分类(15分钟)
1. 首先介绍免疫的定义和作用。
2. 然后讲解自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区别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
三、讲解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功能(15分钟)
1. 介绍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淋巴器官、白细胞等。
2. 分别讲解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作用,让学生了解免疫系统的运作机制。
四、实验演示(10分钟)
通过实物模型或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加深他们的理解。
五、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免疫的概念和分类。
2. 布置作业:复习教材相关内容,准备下节课的知识点。
教学结束。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免疫》教案-新版
第三节免疫一、教材和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三道防线,重点是第三道防线的两种作用方式、三种免疫细胞协同作用机制,艾滋病的死因与免疫系统的受损关系。
2、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学过人体三道防线的具体内容,知道一些诸如淋巴结、淋巴细胞、抗体、计划免疫、艾滋病等生物学术语,本节课在重温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三道防线的防卫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学习第三道防线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理解免疫细胞在维持人体稳态中所发挥的协同作用,解释艾滋病的死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描述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3)概述第三道防线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和协同作用。
(4)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以全面“抗击麻疹病毒”为线索,通过阅读、梳理、比较、概括、表述等方法,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辨别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和关联性,理解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热点问题,强调疫苗接种和预防艾滋病问题,提升分析判断、防范疾病的意识。
(2)立足生活习惯的实际,设置增强免疫力的“头脑风暴”活动,提升自觉增强免疫力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计划免疫。
【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
四、教学流程示意:(1)构建出防御系统框架。
本节课重点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难点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按照“人体免疫系统的器官、细胞、活性物质等‘三维度’组成——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中的两种免疫作用方式”的教学思路,层层深入,由表及里,帮助学生构建出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的知识框架,学会运用免疫学的原理解释免疫疾病的致病机理,形成“全面系统”的观念。
(2)关注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学习。
以麻疹病毒为例,梳理三道防线防御的路径,概述第三道防线的两种免疫方式,知道消除麻疹病毒所应涉及的免疫细胞,了解麻疹病毒传播途径,理解免疫系统抗击病原体的独特机理,认识抵抗麻疹病毒所要经历的复杂过程和人类付出的巨大代价;以“艾滋病患者的死因”作为案例分析,解释致病机理,引导学生加强防范意识。
生物:18.3《免疫》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doc
(腔道内表面黏膜——分泌杀菌物质,呼吸道表面汗毛——阻挡病原体)
述:皮肤、黏膜以及呼吸道黏膜上的汗毛等,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
资料2:或者人体免疫力下降(流感病毒经呼吸道侵入人体)
问:如果皮肤不慎被划伤,病菌侵入了人体,人体又该做出什么样的防范措施呢?思考
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免疫》
通过学习,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
什么叫免疫?资料分析
三道免疫防线述:一起来看一段资料(琏球菌)
资料1:
问: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细菌会很快死亡?说明皮肤有什么样的功能?回答
问:皮肤所起的保护作用仅仅体现在杀灭病菌上吗?
(阻挡病原体入侵)
述:除了皮肤可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外,人体还有许多腔道(鼻腔、口腔、尿道等)与外界相通。
述:提到抗体我们又可以想到另一个相关的词——抗原
问:什么叫抗原呢?(抗原,抗体示意图)
述:由此可见,当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数量多、毒性强,前两道防线都抵御不了时,人体学有这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述:这样一种免疫方式和前两种方式不同,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只对某一种特定病原体/异物起作用,称为特异性免疫。
重点: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难点: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充分利用皮肤、黏膜等相关知识,分别说明三条防线的构成、作用、配以形象化插图,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教学时应从感性知识入手,根据认知规律组织数学。
1、学生准备预防接种卡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及视频资料
唾液中溶菌酶——杀菌(小狗舔伤口)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25.3免疫教学设计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苏教版)
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免疫学研究的兴趣。
2.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4.通过学习免疫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科学防控疾病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25.3免疫教学设计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苏教版)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25.3免疫教学设计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免疫的概念,掌握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了解免疫的类型和作用。
2.学习免疫反应的过程,掌握抗原、抗体的概念,了解它们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3.掌握疫苗的概念和作用,了解疫苗接种的原理和意义。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免疫相关的问题,如感冒、过敏等。
要求:案例要真实可信,分析过程要逻辑清晰,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案例中的现象。
4.思考题: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心得体会:
a.免疫学在预防传染病方面有何重要作用?
b.如何正确看待疫苗接种?
c.免疫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可能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
要求:思考题答案要有深度,能够体现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提出新性观点。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讲授新知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
2.讨论主题:各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a.免疫系统是如何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病原体侵害的?
b.疫苗接种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c.你认为免疫学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2.邀请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总结免疫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初中免疫教案新苏教版
初中免疫教案新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提高资料分析及数据处理能力。
3. 情感目标:养成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2. 难点: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提问:我们的身边充满了病原体,为何我们仍能健康的生活?(2)提问:疫苗是什么?为什么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免疫的基本概念。
3. 课堂讲解:(1)讲解人体的免疫功能;(2)讲解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3)讲解计划免疫的意义。
结合教材插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
4. 互动环节:(1)学生分享对免疫功能的理解;(2)学生举例说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3)学生讨论计划免疫的意义。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参与度。
5. 应用拓展:让学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免疫实例,如预防接种、流感季节的防护等。
6.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免疫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免疫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1. 对三道防线应做具体细致的介绍,多举事例会收到很好的效果;2. 时间关系,练习做的不够多,应当注意。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5.3免疫教学设计(第1课时)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如医生给婴儿接种疫苗、人体抵抗病毒的场景等,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为什么我们需要接种疫苗?
-人体是如何抵抗病毒和细菌的?
-免疫对于人体健康有何重要作用?
2.学生针对问题展开思考,与同桌进行简短交流,分享各自的想法。
3.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免疫,并简要介绍免疫的概念和功能。
8.创设互动氛围,提高课堂效果: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教师及时给予反馈,Βιβλιοθήκη 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9.跨学科整合,丰富教学内容:结合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如疫苗的制备过程、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等,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10.适时反馈,持续改进: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4.生活经验: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疫苗接种、感冒等与免疫相关的事物,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5.团队合作: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探讨免疫问题。
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生物学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5.3免疫教学设计(第1课时)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免疫的概念、功能和种类,掌握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及作用。
2.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抗原、抗体的概念及其在免疫过程中的作用。
3.了解疫苗的应用,掌握疫苗接种的原理和意义。
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免疫》教案1
《免疫》教案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调查学习活动,提高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收集资料的能力。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收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学会互相尊重的品质。
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
2.养成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讨论法、归纳法、问题探究法、调查分析法等。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准备有关免疫和计划免疫等方面的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调查当地计划免疫的实施情况。
2.搜集、分析免疫及计划免疫方面的文字资料并做好预习。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课件展示一张预防接种卡上的信息,提问:这是一张记录什么信息的表?生回答。
师:我国将每年的4月25日定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以强化计划免疫意识。
那么,什么是免疫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方面的内容。
二、新课学习(一)人体的免疫功能结合资料分析三道免疫防线:述:一起来看一段资料(琏球菌)问: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细菌会很快死亡?说明皮肤有什么样的功能?生回答。
问:皮肤所起的保护作用仅仅体现在杀灭病菌上吗?述:除了皮肤可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外,人体还有许多腔道(鼻腔、口腔、尿道等)与外界相通。
问:这些腔道经常能接触到环境中的病原体,它们有相应的保护人体健康的机制吗?回答:腔道内表面黏膜——分泌杀菌物质,呼吸道表面纤毛——阻挡病原体。
述:皮肤、黏膜以及呼吸道黏膜上的汗毛等,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
问:如果皮肤不慎被划伤,病菌侵入了人体,人体又该做出什么样的防范措施呢?思考唾液中溶菌酶——杀菌(小狗舔伤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述:溶菌酶等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免疫教学设计
第十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三节免疫教学设计一、概述本节是苏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三节的内容,是新课标确立的“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位于传染病这一节之后。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之一是接种疫苗,那么,疫苗为什么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呢?这就涉及到免疫的相关知识。
本节内容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如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等,因此,怎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是本节面临的最大难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3.理解计划免疫的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自身免疫力的自觉认识。
重点和难点重点:特异性免疫和免疫概念。
难点:免疫概念的理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八年级学生仍是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学生不易理解本节内容,多次使用形象生动的卡通动画,尽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
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合作探究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上课小组合作,分析归纳交流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四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运用生动的语主感染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某些器官的结构和形状及位置功能。
通过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解决难点,主要采用了以下措施:首先,通过看图、阅读、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和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
其次,整个教学过程以形象的动画设计以及教师制作的“特异性免疫“教具,配合生动的语主,使“特异性免异”,“抗原”,“抗体”等抽象、枯燥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缩短了抽象知识和学生的距离。
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八年级生物下册 10.25.3免疫教学设计 (新版)苏教版
免疫【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人体免疫的功能.4.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2.培养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教学重点】1.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2.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认同人类是可以征服传染病的,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组间互动交流调查报告:“当地常见的传染病”,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二、新课学习(一)人体的免疫功能观看FLASH动画“人体的三道防线”.小组讨论课本“资料分析”中提出的问题.利用动感资料辅助学生思考,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缩短了抽象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1.第一道防线①组成:皮肤、黏膜和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等②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看屏幕中的卡通图“皮肤的保护作用”,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积极进行自主式讨论、总结,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利用卡通图片展示,将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并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2.第二道防线①组成: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等②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看屏幕中的卡通图“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的作用”.结合生活实例“发炎”进行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回顾循环系统中白细胞的功能,引出吞噬细胞的作用.主要以师生谈话方式进行讲述.第一、二道防线的作用特点:a.人人都是生来就有的b.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非特异性免疫小组讨论:(1)进行比较、讨论,由学生自己总结出非特异性免疫的教师设计(非)特异性免疫特点比较表.利用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补充什么是特异性免疫,引出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特点.(2)推敲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从中对比猜测特异性免疫的特点,补充完成“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点的比较表”.第三道防线的作用特点:a.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b.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特异性免疫3.第三道防线:①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②功能: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观看FLASH动画,积极思维,充分运用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对知识进行理解、整理.根据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身边的生活入手举例.通过第三道防线的学习,经激烈的讨论解质疑──疫苗到底是一种什么神奇的物质?教师运用了形象的动画设计、比喻、举例和谈话的方式进行教学,使“抗原”“抗体”等抽象、枯燥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缩短了抽象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启发学生自己举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疑(什么是疫苗);同时提出质疑“什么是免疫?免疫的功能1.防御感染2.自身稳定3.免疫监视学生交流自己对免疫的理解,学生介绍收集的有关免疫科学的信息.(如器官移植、过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间进行资料交流、探索,从中自己总结人体免疫的三大功能.并会利用它解释一些医学现象及生活问题.(二)计划免疫平时同学们都打过哪些预防针,利用实物投影交流个人“预防接种卡”,讨论计划免疫的意义,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为提高人口素质进行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质疑:注射“疫苗”为什么能达到免疫目的?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鼓励学生质疑,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在教学课程中进行探究,自主学习,从中找到答案.【课堂小结】【课堂练习】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第三节免疫一、人体的免疫功能二、计划免疫。
生物:18.3《免疫》学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生物:18.3《免疫》学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学习重点】:1、免疫的功能。
2、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自主学习】(一)人体的免疫功能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1)第一道防线①组成:皮肤和。
②功能:病原体侵入人体,分泌物有作用。
(2)第二道防线①组成:体液中的和具有作用的细胞。
②功能:溶解病菌,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
(3)第三道防线①组成:(如脾、扁桃体和等)和(主要是细胞)②功能:产生,清除抗原。
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1)非特异性免疫免疫:是人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不具有性或性,对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包括第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是获得的防御功能,通常只对或起作用,由第道防线组成。
(3)抗体与抗原①抗体:某种的。
②抗原:引起人体产生的物质。
(二)计划免疫1、概念:有计划进行的。
2、“四苗免疫”:接种、、、麻疹疫苗。
3、意义:可以人体对相关传染病的,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4、我国每年的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巩固练习】1、下列不属于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的是:A、皮肤B、黏膜C、溶菌酶D、鼻毛2、进行预防接种的目的是:A、增强人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B、控制传染源C、保护易感人群D、切断传播途径3、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器官的是:A、胰腺B、脾C、淋巴结D、扁桃体4、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服用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B、患过麻疹的不会再患麻疹C、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D、白细胞吞噬病菌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婴儿出生后的半年内不会得天花病B、吞噬细胞将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吞噬C、泪液和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它们都具有杀菌作用D、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具有消除异物的作用6、禽流感病毒对人体来说是:①抗原②抗体③传染源④病原体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7、人体被生锈的铁钉扎破脚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即可避免破伤风,此免疫属于:A、特异性免疫B、非特异性免疫C、计划免疫D、人体第二道防线8、某些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相当于:A、病原体B、抗体C、抗原D、传染源9、小儿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是:A、结核病B、百日咳C、白喉D、以上三种都可以10、时下,饲养狗、猫等宠物成为时尚,同时也带来了狂犬病传播的隐患。
初中八年级生物教案-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 免疫(省一等奖)
第三节免疫【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能力目标1培养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2提高资料的收集、分析及处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懂得如何健康的生活、珍爱生命2关心他人的情感,树立远大志向【教学重点】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教学难点】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在流感高发的季节,有人容易被传染,而有的人却始终不会被传染,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畅所欲言】对免疫的理解1自身稳定(清除体内损伤或衰老的细胞)2防御感染(防御病原体的侵害)3免疫监视(及时发现并清除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包括肿瘤细胞或移植器官的细胞)【自主学习】1琴纳是如何战胜天花的2人体的三道防线是什么3人体内的免疫防线可以划分为哪两类4什么是计划免疫计划免疫的意义是什么【资料分析】1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2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
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2呼吸道气管上的纤毛不断的摆动把吸入体内的灰尘与细菌,还有黏膜分泌的粘液,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的形成。
纤毛起了什么作用3削铅笔时,不慎划破了手指,引起受伤部位皮肤红肿发炎,几天后痊愈。
你知道为什么吗【师生互动】一、人体内的免疫防线1第一道免疫防线⑴构成:皮肤、黏膜⑵功能:①皮肤的保护作用;②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③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2第二道免疫防线⑴构成: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如:白细胞)⑵功能:①溶菌酶的杀菌作用;②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3第三道免疫防线⑴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⑵免疫器官:扁桃体、胸腺、脾、淋巴结⑶免疫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主要)二、抗原和抗体1抗体⑴概念:病原体侵入人体,受到刺激的淋巴细胞会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一类特殊蛋白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免疫
教材分析:
本节课涉及的概念多,名词多,又不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所以在课堂上应尽量采取淡化概念、联系生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组织学生观看Flash动画、卡通图片、激发学生课上深入学习的热情,加深学生的理解,锻炼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再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创造性的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关注社会的意识。
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学会合作学习,学会分享快乐,让他们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 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3 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2 锻炼学生对资料的收集、分析及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懂得健康的生活,珍爱生命。
2 关心他人的情感,树立远大志向。
3 对理论想强的知识,教师的语言尽量要贴近现实,尽量让学生接纳,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 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 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课时计划: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Flash动画,制作课件,准备表现免疫功能的形象卡通示意图。
学生:
1 课前调查自己的“预防接种证”,了解自己出生之后都接种过那些疫苗,打过那些预防针及其作用,参考教材81页分小组统计数据,分析数据。
2 通过调查相关信息,结合生活经验,了解一些免疫与计划免疫方面的医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提问:1 什么是传染病?
2 病原体都包括哪些?
三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存在着许多的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使人体产生个种疾病,但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患病,并且能够健康的生活,这就是因为人体具有多道免疫的防线,阻碍了病原体侵入人体,那么人体到底有几道防线?有什么功能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第三节免疫
设计意图:结合前两节的知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接下来的教学有的放矢。
抓住本课的相关切入点立刻转入教学环节中。
教师:大屏幕展示教学目标。
四讲授新课:
(一)人体的免疫功能
教师:大屏幕展示卡通图片“人体免疫的作用”(三个)
学生:观看图片并且小组讨论,人体免疫还有哪些功能?
教师:人体好像是一座城堡,将病原体比喻成入侵的敌人,那么联系一下你自身的实际,分析人体抵御敌人入侵的防线有哪些?它们都有什么作用?
学生:阅读教材,小组合作,分析讨论,人体的几道免疫防线以及其功能。
教师;:引导启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采取自学的方式,初步理解三道防线的组成。
(提问)设计意图:教师对学生真诚的鼓励,给学生信心,将自己的愿望、态度、思想感情,传递给
学生。
让学生轻松的了解免疫的功能,有利于教师下一步教学的开展。
过渡:人体有三道防线,这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道防线教师:大屏幕展示“人体第一道防线的组成,”“皮肤的结构图,呼吸道粘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以及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的动画。
(学生观看动画,思考并总结第一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
教师:如人的第一道防线被病原体攻破,我们不怕,因为我们还有第二道防线。
播放第二道防线的组成,溶菌酶的杀菌动画,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病菌动画
学生:观看动画,小组讨论并总结第二道防线的功能)
教师:给予评价。
教师:同学们发现没有,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有个共同的特点是?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出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设计意图:再讲授中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同时利用很形象的动感图片,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缩短了抽象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同时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心情舒畅,才敢想、敢说、敢问。
教师过渡:当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数量多、毒性强时,前两道防线没有阻挡住敌人的强烈攻击时,那我们也不怕,因为我们身体还有第三道防线。
活动二学生观看教材插图,并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第三道防线组成以及功能。
教师:播放Flash动画,“免疫器官的位置和作用”“免疫细胞的作用”教师在结合学生接种过牛痘的生活实际,由此引出“抗体,抗原”的概念,并讲解它们的区别。
(以天花为例)最后让学生总结第三道防线的特点。
(特异性免疫)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第三道防线的知识进行理解,梳理,将知识巩固,加深记忆。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回答。
设计意图:第三道防线的知识多,概念多,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所以选择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教师的语言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将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系统化,可以清晰的直观的将第三道防线的功能特点等知识一一解析。
再先观察图片,利用动画讲解,最后以经典实例——天花,加深了学生对抗体和抗原的理解和区别。
这样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过渡:师生共同讨论,通过什么途径人类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得免疫能力?
(二)计划免疫
活动三:小组交流课前调查结果,并完成讨论:本地计划免疫的实施有哪些方面还需要进行改进?
教师:展示“计划免疫的概念、意义,四苗免疫,以及几种疫苗所预防的传染病。
”
教师:大屏幕展示,图片,资料(非洲儿童、中国儿童),通过对比,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中体验自主获得知识的喜悦,在老师的指导下,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给学生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增强了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
通过观看图片,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关心先一代的健康成长,为提高人口素质所做出的努力,在对比中感受只有国家富强了,经济发达了,人民的健康才能保证,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五课堂小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归纳出本节课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同时进一步明确在实际上生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展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特点的表格给予最后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的形式把本节课的内容展示出来,完成了本节课知识网络的构建。
知识内容很醒目,有利于学生回忆知识。
六巩固练习大屏幕展示练习题(选择)
教学反思:通过实际生活的事件入手分析,不但能更好的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达到学生通过学习来获得解决问题的热情,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教学中人体三道防线的动画展示,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创设了一个知识呈现方式的新平台。
最后教师的小节,不但梳理了本节课的知识脉络,还使学生获得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为今后的学习其它生物知识打下情感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