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简介
2024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归纳(全国通用):全等与相似模型-半角模型(教师版)
专题16全等与相似模型-半角模型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在中考数学几何模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相似三角形与其它知识点结合以综合题的形式呈现,其变化很多,难度大,是中考的常考题型。
如果大家平时注重解题方法,熟练掌握基本解题模型,再遇到该类问题就信心更足了。
本专题就半角模型进行梳理及对应试题分析,方便掌握。
模型1.半角模型半角模型概念:过多边形一个顶点作两条射线,使这两条射线夹角等于该顶角一半。
思想方法:通过旋转(或截长补短)构造全等三角形,实现线段的转化。
解题思路一般是将半角两边的三角形通过旋转到一边合并成新的三角形,从而进行等量代换,然后证明与半角形成的三角形全等,再通过全等的性质得到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半角模型(题中出现角度之间的半角关系)利用旋转——证全等——得到相关结论。
【模型展示】1)正方形半角模型条件: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CF=45°;结论:①△BCE≌△DCG;②△CEF≌△CGF;③EF=BE+DF;④ AEF的周长=2AB;⑤CE、CF分别平分∠BEF和∠EFD。
2)等腰直角三角形半角模型条件: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E=45°;结论:①△BAD≌△CAG;②△DAE≌△GAE;③∠ECG==90°;④DE2=BD2+EC2;3)等边三角形半角模型(120°-60°型)条件: ABC 是等边三角形, BDC 是等腰三角形,且BD =CD ,∠BDC =120°,∠EDF =60°;结论:①△BDE ≌△CDG ;②△EDF ≌△GDF ;③EF =BE +FC ;④ AEF 的周长=2AB ;⑤DE 、DF 分别平分∠BEF 和∠EFC 。
4)等边三角形半角模型(60°-30°型)条件: ABC 是等边三角形,∠EAD =30°;结论:①△BDA ≌△CFA ;②△DAE ≌△FAE ;③∠ECF =120°;④DE 2=(12BD +EC)2+2;5)半角模型(2 - 型)条件:∠BAC =2 ,AB =AC ,∠DAE = ;结论:①△BAD ≌△CAF ;②△EAD ≌△EAF ;③∠ECF=180°-2 。
2024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归纳(全国通用):三角形中的导角模型-飞镖模型风筝模型角内翻模型(学生版)
专题02三角形中的导角模型-飞镖模型、风筝模型、角内翻模型近年来各地中考中常出现一些几何导角模型,该模型主要涉及高线、角平分线及角度的计算(内角和定理、外角定理等)。
熟悉这些模型可以快速得到角的关系,求出所需的角。
本专题就飞镖型、风筝模型进行梳理及对应试题分析,方便掌握。
模型1、“飞镖”模型(“燕尾”模型)图1图2图3条件:如图1,凹四边形ABCD ;结论:①BCD A B D ;②AB AD BC CD 。
条件:如图2,线段BO 平分∠ABC ,线段OD 平分∠ADC ;结论:∠O =12(∠A +∠C )。
条件:如图3,线段AO 平分∠DAB ,线段CO 平分∠BCD ;结论:∠O =12(∠D-∠B )。
飞镖模型结论的常用证明方法:例1.(2023·重庆·八年级专题练习)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有趣的“飞镖图”:如图,这种形似飞镖的四边形,可以形象地称它为“飞镖图”.当我们仔细观察后发现,它实际上就是凹四边形.那么它具有哪些性质呢?又将怎样应用呢?下面我们进行认识与探究:凹四边形通俗地说,就是一个角“凹”进去的四边形,其性质有:凹四边形中最大内角外面的角等于其余三个内角之和.A.19 B.20例4.(2023·广东·八年级期中)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AB AC BC ,为三角形内任意一点,连结AP ,并延长交BC 于点D .求证:(1)AB AC AD BC ;(2)AB AC AP BP CP . AB D CP 探究:(1)观察“箭头四角形”,试探究BDC 与A 、B 、C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应用:(2)请你直接利用以上结论,解决以下两个问题:①如图2,把一块三角尺XYZ 放置在ABC 上,使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XY 、XZ 恰好经过点60A ,则ABX ACX ;②如图o 3,ABE 、ACE 的2等分线(即角平分线)CF 相交于点F ,若60BAC ,130BEC ,求BFC 的度数;模型2、风筝模型(鹰爪模型)图1图21)风筝(鹰爪)模型:结论:∠A +∠O =∠1+∠2;2)风筝(鹰爪)模型(变形):结论:∠A +∠O=∠2-∠1。
2024年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全国通用)圆中的重要模型之阿基米德折弦(定理)模型(原卷版)
如图 2,△ABC 中,∠ABC=60°,AB=8,BC=6,D 是 AB 上一点,BD=1,作 DE⊥AB 交△ABC 的外
接圆于 E,连接 EA,则∠EAC=
°.
例 2.(2023·浙江温州·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曾用图 1 发现了
阿基米德折弦定理.如图 2,已知 BC 为⊙O 的直径,AB 为一条弦(BC AB),点 M 是 ABC 上的点,MD⊥BC
如图 1 所示,AB 和 BC 是⊙O 的两条弦(即 ABC 是圆的一条折弦),BC>AB,M 是 A BC 的中点,则从 M
向 BC 所作垂线之垂足 D 是折弦 ABC 的中点,即 CD=AB+BD。
M B
D
C
F
M
B
D
C
M
HM C
C
B
DG
B
DG
A
A
A
A
图1 常见证明的方法:
图2
图3
图4
1)补短法:如图 2,如图,延长 DB 至 F,使 BF=BA;
例 4.(2023·江苏·九年级假期作业)问题呈现:阿基米德折弦定理:如图 1, AB 和 BC 是 O 的两条弦(即 折线 ABC 是圆的一条折弦),BC AB ,M 是 ABC 的中点,则从 M 向 BC 所作垂线的垂足 D 是折弦 ABC 的 中点,即 CD AB BD .下面是运用“截长法”证明 CD AB BD 的部分证明过程.
例 5.(2023·河南商丘·统考二模)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应的任务: 阿基米德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阿基米德全集》收集了已发现的阿基米德著作,它对于了解古 希腊数学,研究古希腊数学思想以及整个科技史都是十分宝贵的.其中论述了阿基米德折弦定理:从圆周
2024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归纳总结—三角形中的倒角模型-高分线模型、双(三)垂直模型
2024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归纳总结—三角形中的倒角模型-高分线模型、双(三)垂直模型近年来各地考试中常出现一些几何倒角模型,该模型主要涉及高线、角平分线及角度的计算(内角和定理、外角定理等)。
熟悉这些模型可以快速得到角的关系,求出所需的角。
本专题高分线模型、双垂直模型、子母型双垂直模型(射影定理模型)进行梳理及对应试题分析,方便掌握。
模型1:高分线模型条件:AD 是高,AE 是角平分线结论:∠DAE=2B C∠∠-例1.(2023秋·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在ABC 中,30A ∠=︒,50B ∠=︒,CD 为ACB ∠的平分线,CE AB ⊥于点E ,则ECD ∠度数为()A .5︒B .8︒C .10︒D .12︒【答案】C 【分析】依据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40BCE ∠=︒,再根据30A ∠=︒,CD 平分ACB ∠,即可得到BCD ∠的度数,再根据DCE BCD BCE ∠=∠-∠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50,B CE AB ∠=︒⊥ ,40BCE ∴∠=︒,又30A ∠=︒ ,CD 平分ACB ∠,1118050305022()BCD BCA ∴∠=∠=⨯︒-︒-︒=︒,504010DCE BCD BCE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例2.(2023春·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BC 中,∠1=∠2,G 为AD 的中点,BG 的延长线交AC 于点E ,F 为AB 上的一点,CF 与AD 垂直,交AD 于点H ,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有()①AD 是△ABE 的角平分线;②BE 是△ABD 的边AD 上的中线;③CH 是△ACD 的边AD 上的高;④AH 是△ACF 的角平分线和高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详解】解:①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概念,知AG 是△ABE 的角平分线,故此说法错误;②根据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知BG 是△ABD 的边AD 上的中线,故此说法错误;③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概念,知CH 为△ACD 的边AD 上的高,故此说法正确;④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高的概念,知AH 是△ACF 的角平分线和高线,故此说法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高的概念,注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都是线段,且都是顶点和三角形的某条边相交的交点之间的线段.透彻理解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例3.(2023·安徽合肥·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AD 、AE 分别是Rt △ABC 的高和中线,AB =9cm ,AC =12cm ,BC =15cm ,试求:(1)AD 的长度;(2)△ACE 和△ABE 的周长的差.【答案】(1)AD 的长度为365cm ;(2)△ACE 和△ABE 的周长的差是3cm .【分析】(1)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法来求线段AD 的长度;(2)由于AE 是中线,那么BE =CE ,再表示△ACE 的周长和△ABE 的周长,化简可得△ACE 的周长﹣△ABE 的周长=AC ﹣AB 即可.【详解】解:(1)∵∠BAC =90°,AD 是边BC 上的高,∴S △ACB =12AB•AC =12BC•AD ,∵AB =9cm ,AC =12cm ,BC =15cm ,∴AD =AB AC CB ⋅=91215⨯=365(cm ),即AD 的长度为365cm ;(2)∵AE 为BC 边上的中线,∴BE =CE ,∴△ACE 的周长﹣△ABE 的周长=AC+AE+CE ﹣(AB+BE+AE )=AC ﹣AB =12﹣9=3(cm ),即△ACE 和△ABE 的周长的差是3cm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关键是掌握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求法.例4.(2023·广东东莞·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ABC 中,AD ,AE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若30B ∠=︒,50C ∠=︒.(1)求DAE ∠的度数.(2)试写出DAE ∠与C B ∠-∠关系式,并证明.(3)如图,F 为AE 的延长线上的一点,FD BC ⊥于D ,这时AFD ∠与C B ∠-∠的关系式是否变化,说明理由.【答案】(1)10︒(2)()12DAE C B ∠=∠-∠(3)不变,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出BAC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50BAE ∠=︒,根据高线的性质得到90ADE ∠=︒,从而求出60BAD ∠=︒,继而根据角的和差得到结果;(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12BAE BAC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出119022EAC B C ∠=︒-∠-∠,根据角的和差得到结果;(3)过A 作AG BC ⊥于G ,结合(2)知1()2EAG C B ∠=∠-∠,证明FD AG ∥,得到AFD EAG ∠=∠,即可证明.【详解】(1)解:∵30B ∠=︒,50C ∠=︒,∴1805030100BAC ∠=︒-︒-︒=︒,∵AE 平分BAC ∠,∴1502BAE CAE BAC ∠=∠=∠=︒,∵AD 是高,∴90ADE ∠=︒,∵30B ∠=︒,∴60BAD ∠=︒,∴10DAE BAD BAE ∠=∠-∠=︒;(2)()12DAE C B ∠=∠-∠,证明如下:∵AE 平分BAC ∠,∴12EAC BAC ∠=∠,∵180BAC B C ∠=︒-∠-∠,∴()11101902822B C B C EAC ︒-∠-∠-∠︒-==∠∠,∴EAD EAC DAC ∠=∠-∠()11090922B C C =︒∠---∠︒-∠()12C B =∠-∠;(3)不变,理由是:如图,过A 作AG BC ⊥于G ,由(2)可知:1()2EAG C B ∠=∠-∠,AG BC ⊥ ,90AGB ∠=︒,FD BC ⊥ ,90FDC ∴∠=︒,AGD FDC ∴∠=∠,FD AG ∴∥,AFD EAG ∴∠=∠,1()2AFD C 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模型2:双垂直模型结论:①∠A =∠C ;②∠B =∠AFD =∠CFE ;③AB CD AE BC ⋅=⋅。
初中数学63个几何模型
初中数学63个几何模型不同的几何模型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这些几何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下面介绍63个几何模型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第一类几何模型是平面图形。
平面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平面图形,也是许多几何定理的基础,比如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
四边形是指四条线段构成的图形,其中包括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
五边形和六边形则分别称为五边形和六边形。
这些平面图形在建筑、绘画、地图测量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第二类几何模型是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包括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体等。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常见的立体图形,它们具有稳定的立体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包装、设备、器具等领域。
圆柱和圆锥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烟囱、钢管、饮水机等。
球体则广泛应用于科学、艺术、体育竞技等方面,例如地球仪、篮球、高尔夫球等。
第三类几何模型是曲面图形。
曲面图形包括椭球、双曲面、抛物面等。
椭球广泛应用于天文、地理和工程学等领域,例如地球表面的形状、汽车、飞机等的外形设计。
双曲面和抛物面则具有独特的形状和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第四类几何模型是向量。
向量是表示大小和方向的量,具有几何意义。
向量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例如机器人运动控制、人工智能、网络传输等。
第五类几何模型是二次曲线。
二次曲线是由二次方程所定义的曲线,包括椭圆、超椭圆、双曲线等。
二次曲线具有丰富的形状和特征,在计算机图形学、通信工程、密码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总之,学习这些几何模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还可以拓展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初中数学学习者而言,掌握这些几何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大汇总
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大汇总下面是中考几何模型的大汇总:1、平面直角坐标系模型平面直角坐标系模型中,我们可以使用坐标系来描述平面上图形和点的位置关系。
这个模型常用于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问题。
2、矩形模型矩形模型用于讨论四边形的性质、面积、周长等问题。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将四边形近似为一个矩形,从而使问题更易解决。
3、三角形模型三角形模型是中考中最常见的模型之一、它可以用于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周长,讨论三角形的性质。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通常使用海伦公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方法来求解。
4、圆形模型圆形模型用于讨论圆、弧、扇形等问题。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通常使用圆的周长、面积公式,以及角度与弧长的关系来进行计算。
5、球体模型球体模型用于讨论球体的体积、表面积以及球冠、球缺等问题。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通常使用球的体积、表面积公式,以及球冠、球缺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来求解。
6、棱锥模型棱锥模型用于讨论棱锥的体积、表面积、正棱锥、锥台等问题。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通常使用棱锥的体积、表面积公式,以及正棱锥、锥台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来求解。
7、棱柱模型棱柱模型用于讨论棱柱的体积、表面积、正棱柱、柱台等问题。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通常使用棱柱的体积、表面积公式,以及正棱柱、柱台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来求解。
8、立体几何模型立体几何模型用于讨论正方体、长方体、正六面体等立体图形的体积、表面积、对角线等问题。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通常使用立体图形的体积、表面积公式,以及对角线长的求法来计算。
总之,几何模型是中考数学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利用这些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几何知识,更好地应对考试。
初中数学八大几何模型归纳
初中数学八大几何模型归纳
初中数学中的八大几何模型包括:
1. 三角形相关模型:三角形的各种性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的周长计算等;
2. 四边形相关模型:四边形的各种性质、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四边形的周长计算等;
3. 圆相关模型:圆的各种性质、圆的面积计算、圆的周长计算、圆的弧长计算等;
4. 相似三角形相关模型:相似三角形的定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等;
5. 直角三角形相关模型:直角三角形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等;
6. 二次函数相关模型:二次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值域、二次函数的对称轴等;
7. 轴对称相关模型:轴对称的定义、轴对称的图像、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的图形设计等;
8. 平移相关模型:平移的定义、平移的性质、平移的图像等。
这些几何模型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
此外,这些模型也是中考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知识点,学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练习,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方法和技巧。
初三数学几何模型
初三数学几何模型
初三数学几何模型是指在初三数学课程中使用的用来展示和解决
几何问题的模型。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概念和定理,提高他们的几何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常见的初三数学几何模型包括平面图形模型、立体几何模型和投
影模型等。
平面图形模型可以使用纸板、剪纸和绳子等材料制作,用
来展示和研究平行线、垂直线、相交线、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几何
图形的性质和相关定理。
立体几何模型可以通过拼装和折纸的方式制作,用来研究平行四边形、正方体、棱柱、棱锥、圆锥、圆柱等立体
图形的性质和相关定理。
投影模型则可以使用灯光和投影仪等设备进
行展示,用来研究平行投影、垂直投影、中心投影等几何问题。
在初三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使用这些模型进行教学和演示,引
导学生观察、推理和实证,培养他们的几何思维和几何直觉。
通过实
际操作和观察,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几何概念和定理,提升解决
几何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些几何模型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数
学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因此,初三数学几何模型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几何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和学习成绩。
初中所有几何模型
初中所有几何模型
初中几何中常见的模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手拉手模型:这种模型通常涉及到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顶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对应顶点相连。
根据角度和边的关系,可以证明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或全等的。
2. 倍长中线模型:如果一个中线长度超过另一边的一半,则可以通过倍长中线来构造新的三角形,从而利用中线性质进行证明。
3. 平行线模型: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可以证明一些角的关系,或者利用平行线的传递性来证明一些线段的比例关系。
4. 角平分线模型: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以证明一些角或者线段的比例关系。
5. 直角三角形模型:通过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以证明一些角或者线段的关系。
6. 对角线模型:利用对角线的性质,可以证明一些线段的比例关系,或者通过构造新的三角形来证明一些结论。
7. 旋转模型:通过旋转图形,可以证明一些结论或者找到一些新的等量关系。
8. 相似三角形模型: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证明一些角或者线段的比例关系。
9. 特殊四边形模型:对于一些特殊的四边形,如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可以利用它们的性质来证明一些结论。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初中几何模型,它们都是基于几何的基本性质和定理构建的。
掌握这些模型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更加高效和准确。
中考数学题中的几何模型
有关“中考数学题”中的几何模型
有关“中考数学题”中的几何模型如下:
1.直角三角形模型:直角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常见的几何模型之一,它涉及到勾股定
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
在中考数学题中,直角三角形模型通常会出现在与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相关的题目中。
2.相似三角形模型:相似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另一个重要的几何模型,它涉及到相似三
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等知识点。
在中考数学题中,相似三角形模型通常会出现在与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相关的题目中。
3.梯形模型:梯形是初中数学中常见的几何图形之一,它涉及到梯形的性质、梯形的面
积计算等知识点。
在中考数学题中,梯形模型通常会出现在与四边形、圆等相关的题目中。
4.圆与扇形模型:圆与扇形是初中数学中常见的几何图形之一,它涉及到圆的性质、扇
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点。
在中考数学题中,圆与扇形模型通常会出现在与圆、扇形、三角形等相关的题目中。
中考数学必学几何模型大全(含解析)
中考数学必学几何模型大全(含解析)模型一:截长补短模型如图①,若证明线段AB、CD、EF之间存在EF=AB+CD,可以考虑截长补短法。
截长法:如图①,在EF上截取EG=AB,再证明GF=CD即可。
补短法:如图①,延长AB至H点,使BH=CD,再证明AH=EF即可。
模型分析截长补短的方法适用于求证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
截长,指在长线段中截取一段等于已知线段;补短,指将短线段延长,延长部分等于已知线段。
该类题目中常出现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等关键词句,可以采用截长补短法构造全等三角形来完成证明过程。
例题精讲1、如图,AC平分①BAD,CE①AB于点E,①B+①D=180°,求证:AE=AD+BE.解析:如图,在EA上取点F,使EF=BE,连接CF,①CE①AB,①CF=CB,①CFB=①B①①AFC+①CFB=180°,①D+①B=180°,①①D=①AFC①AC平分①BAD,即①DAC=①F AC在①ACD和①ACF中,①D=①AFC,①DAC=①F AC,AC=AC①ACD①①ACF(AAS),①AD=AF,①AE=AF+EF=AD+BE2、如图,已知在①ABC中,①C=2①B,①1=①2,求证:AB=AC+CD解析:在AB上取一点E,使AE=AC,连接DE,①AE=AC,①1=①2,AD=AD,①①ACD①①AED,①CD=DE,①C=①3①①C=2①B,①①3=2①B=①4+①B,①①4=①B,①DE=BE,CD=BE①AB=AE+BE,①AB=AC+CD3、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AB=AE,BC+DE=CD,①B+①E=180°,求证:AD平分①CDE.解析:延长CB至点F,使BF=DE,连接BF=DE,连接AF,AC①①1+①2=180°,①E+①1=180°,①①2=①E①AB=AE,①2=①E,BF=DE,①①ABF①①AED,①F=①4,AF=AD①BC+BF=CD,即FC=CD又①AC=AC,①①ACF①①ACD,①①F=①3①①F=①4,①①3=①4,①AD平分①CDE.4、已知四边形ABCD中,①ABC+①ADC=180°,AB=BC,如图,点P,Q分别在线段AD,DC上,满足PQ=AP+CQ,①ADC求证:①PBQ=90°-12解析:如图,延长DC,在上面找一点K,使得CK=AP,连接BK,①①ABC+①ADC=180°,①①BAD+①BCD=180°①①BCD+①BCK=180°,①①BAD=①BCK在①BAP和①BKC中AP =CK ,①BAP =①BCK ,AB =BC ,①①BP A ①①BKC (SAS ),①①ABP =①CBK ,BP =BK①PQ =AP +CQ ,①PQ =QK①在①BPQ 和①BKQ 中,BP =BK ,BQ =BQ ,PQ =KQ①①BPQ ①①BKQ (SSS ),①①PBQ =①KBQ ,①①PBQ =12①ABC ①①ABC +①ADC =180°,①①ABC =180°-①ADC①12①ABC =90°-12①ADC ,①①PBQ =90°-12①ADC5、如图,在①ABC 中,①B =60°,①ABC 的角平分线AD 、CE 相交于点O ,求证:AE +CD =AC .解析:由题意可得①AOC =120°①①AOE =①DOC =180°-①AOC =180°-120°=60°在AC 上截取AF =AE ,连接OF ,如图在①AOE 和①AOF 中,AE =AF ,①OAE =①OAF ,OA =OA①①AOE ①①AOF (SAS ),①①AOE =①AOF ,①①AOF =60°,①①COF =①AOC -①AOF =60°又①COD =60°,①①COD =①COF同理可得:①COD ①①COF (ASA ),①CD =CF又①AF =AE ,①AC =AF +CF =AE +CD ,即AE +CD =AC6、如图所示,AB ①CD ,BE ,CE 分别是①ABC ,①BCD 的平分线,点E 在AD 上,求证:BC =AB +CD .解析:在BC 上取点F ,使BF =AB①BE ,CE 分别是①ABC ,①BCD 的平分线,①①ABE =①FBE ,①BCE =①DCE①AB ①CD ,①①A +①D =180°在①ABE和①FBE中,AB=FB,①ABE=①FBE,BE=BE①①ABE①①FBE(SAS),①①A=①BFE,①①BFE+①D=180°①①BFE+①EFC=180°,①①EFC=①D在①EFC和①EDC中,①EFC=①D,①BCE=①DCE,CE=CE ①①EFC①①EDC(AAS),①CF=CD①BC=BF+CF,①BC=AB+CD7、四边形ABCD中,BD>AB,AD=DC,DE①BC,BD平分①ABC (1)证明:①BAD+①BCD=180°(2)DE=3,BE=6,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解析】(1)过点D作BA的垂线,得①DMA①DEC(HL)①①ABC+①MDE=180°,①ADC=①MDE①①ABC+①ADC=180°,①①BAD+①BCD=180°(2)S四边形ABCD=2S①BED=188、已知:在①ABC中,AB=CD-BD,求证:①B=2①C.【解析】在CD上取一点M使得DM=DB则CD-BD=CM=AB①①AMD=①B=2①C模型二:倍长中线法模型分析:①ABC中AD是BC边中线方式1: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BE方式2:间接倍长,作CF①AD于F,作BE①AD的延长线于E,连接BE方式3:延长MD到N,使DN=MD,连接CD例题精讲:1、已知,如图①ABC中,AB=5,AC=3,则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解答】1<AD<4.2、如图,①ABC 中,E ,F 分别在AB ,AC 上,DE ①DF ,D 是中点,试比较BE +CF 与EF 的大小.【解答】解:BE +CF >FP =EF .延长ED 至P ,使DP =DE ,连接FP ,CP ,①D 是BC 的中点,①BD =CD ,在①BDE 和①CDP 中,{DP =DE∠EDB =∠CDP BD =CD①①BDE ①①CDP (SAS ),①BE =CP ,①DE ①DF ,DE =DP ,①EF =FP ,(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在①CFP 中,CP +CF =BE +CF >FP =EF .3、已知:在①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且BE =AC ,延长BE 交AC 于F ,求证:AF =EF .【解答】证明:如图,延长AD 到点G ,使得AD =DG ,连接BG .①AD 是BC 边上的中线(已知),①DC =DB ,在①ADC 和①GDB 中,{AD =DG∠ADC =∠GDB(对顶角相等)DC =DB,①①ADC ①①GDB (SAS ),①①CAD =①G ,BG =AC又①BE =AC ,①BE =BG ,①①BED =①G ,①①BED =①AEF ,①①AEF =①CAD ,即:①AEF =①F AE ,①AF =EF .4、已知:如图,E 是BC 的中点,点A 在DE 上,且①BAE =①CDE .求证:AB =CD .【解答】证明:延长DE 到F ,使EF =DE ,连接BF ,①E 是BC 的中点,①BE =CE ,①在①BEF 和①CED 中{BE =CE ∠BEF =∠CED EF =DE,①①BEF ①①CED .①①F =①CDE ,BF =CD .①①BAE =①CDE ,①①BAE =①F .①AB =BF ,又①BF =CD ,①AB =CD .5、如图,①ABC 中,AB =AC ,点D 在AB 上,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DE 交BC 于F ,且DF =EF ,求证:BD =CE .【解答】证明:如图,过点D 作DG ①AE ,交BC 于点G ;则①DGF ①①ECF ,①DG :CE =DF :EF ,而DF =EF ,①DG =CE ;①AB =AC ,①①B =①ACB ;①DG ①AE ,①①DGB =①ACB ,①①DBG =①DGB ,①DG =BD ,①BD =CE .模型三:角平分线四大模型1、角平分线的性质2、角平分线的对称性3、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现4、角平分线+垂线,等腰归例题精讲:1、如图,D是①EAF平分线上的一点,若①ACD+①ABD=180°,请说明CD=DB的理由.【解答】解:过点D分别作AE,AF的垂线,交AE于M,交AF于N,则①CMD=①BND=90°,①AD是①EAF的平分线,①DM=DN,①①ACD+①ABD=180°,①ACD+①MCD=180°,①①MCD=①NBD,在①CDM和①BDN中,①CMD=①BND=90°,①MCD=①NBD,DM=DN,①①CDM①①BDN,①CD=DB.2、如图,BD和CD分别平分①ABC的内角①EBA和外角①ECA,BD交AC于点F,连接AD.(1)求证:①BDC=12∠BAC;(2)若AB=AC,请判断①AB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解答】(1)证明:①BD和CD分别平分①ABC的内角①EBA和外角①ECA,①①ABC=2①DBC,①ACE=2①DCE,①①ACE=①BAC+①ABC,①DCE=①BDC+①DBC,①2①DCE=2①BDC+2①DBC,①①BAC=2①BDC,即①BDC=12①BAC;(2)①ABD是等腰三角形,证明:①AB=AC,①①ABC=①ACB,过D作DQ①AB于Q,DR①BC于R,DW①AC于W,①BD和CD分别平分①ABC的内角①EBA和外角①ECA,①DQ=DR,DW=DR,①DQ=DW,①DQ①AB,DW①AC,①①GAC=2①GAD=2①CAD,①①GAC=①ABC+①ACB,①①GAD=①ABC,①AD①BC,①①ADB=①DBC,①①ABD=①DBC,①①ADB=①ABD,①AB=AD,即①ABD是等腰三角形.3、如图,在①ABC中,①ABC=90°,AB=7,AC=25,BC=24,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求点P到AB的距离.【解答】解:过点P作PD①AB于D,PE①BC于E,PF①AC于F,①点P是①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①PD=PE=PF①S ①ABC =S ①P AB +S ①PBC +S ①P AC =12PD •AB +12PE •BC +12PF •AC =12PD •(AB +BC +AC )=12PD •(7+25+24)=28PD 又①①ABC =90°,①S ①ABC =12AB •BC =12×7×24=7×12,①7×12=28PD ,①PD =3 答:点P 到AB 的距离为3.4、如图,AD 是①ABC 中①BAC 的平分线,P 是AD 上的任意一点,且AB >AC ,求证:AB −AC >PB −PC .【解答】证明:如图,在AB 上截取AE ,使AE =AC ,连接PE ,①AD 是①BAC 的平分线,①①BAD =①CAD ,在①AEP 和①ACP 中,{AE =AC ∠BAD =∠CAD AP =AP,①①AEP ①①ACP (SAS ),①PE =PC ,在①PBE 中,BE >PB −PE 即AB −AC >PB −PC .5、在①ABC 中,AD 是①BAC 的外角平分线,P 是AD 上的任意一点,试比较PB +PC 与AB +AC 的大小, 并说明理由.【解答】解:PB +PC >AB +AC如图,在B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 ,使AE =AC ,连接EP .由AD 是①BAC 的外角平分线,可知①CAP =①EAP ,又AP 是公共边,AE =AC ,故①ACP ①①AEP从而有PC =PE ,在①BPE 中,PB +PE >BE而BE =AB +AE =AB +AC ,故PB +PE >AB +AC ,所以PB +PC >AB +AC6、已知:如图,在①ABC 中,①A =2①B ,CD 平分①ACB ,且AC =6,AD =2.求BC 的长.【解答】解:如图,在BC 上截取CE =CA ,连接DE ,①CD平分①ACB,①①1=①2,在①ACD和①ECD中{CA=CE∠1=∠2CD=CD,①①ACD①①ECD(SAS),①AD=ED,①A=①CED,①①A=2①B,①①CED=2①B,①①CED=①B+①BDE,①①BDE=①B,①BE=ED,①AC=6,AD=2,①AD=BE=2,AC=CE=6,①BC=BE+CE=2+6=8.7、如图,①AOB=30°,OD平分①AOB,DC①OA于点C,DC=4cm,求OC的长.【解答】过点D作DE//OB,交OA于点E.OC=CE+OE=CE+DE=8+43.8、(1)如图①ABC中,BD、CD分别平分①ABC,①ACB,过点D作EF①BC交AB、AC于点E、F,试说明BE+CF=EF的理由.(2)如图,①ABC中,BD、CD分别平分①ABC,①ACG,过D作EF①BC交AB、AC于点E、F,则BE、CF、E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解答】解:(1)①BD平分①ABC,①①ABD=①CBD,①EF①BC,①①EDB=①DBC,①①ABD=①EDB,①BE=ED,同理DF=CF,①BE+CF=EF;(2)BE−CF=EF,由(1)知BE=ED,①EF①BC,①①EDC=①DCG=①ACD,①CF=DF,又①ED−DF=EF,①BE−CF=EF.9、如图,在①ABC ,AD 平分①BAC ,E 、F 分别在BD 、AD 上,且DE =CD ,EF =AC ,求证:EF ①AB .【解答】解:过E 作AC 的平行线于AD 延长线交于G 点, ①EG ①AC在①DEG 和①DCA 中,{∠ADC =∠GDE CD =ED ∠DEG =∠DCA,①①DEG ①①DCA (ASA ), ①EG =EF ,①G =①CAD ,又EF =AC ,故EG =AC ①AD 平分①BAC ,①①BAD =①CAD ,①EG =EF ,①①G =①EFD ,①①EFD =①BAD ,①EF ①AB .10、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BC 是斜边.①B 的角平分线交AC 于D ,过C 作CE 与BD 垂直且交BD 延长线于E ,求证:BD =2CE .【解答】证明:如图,分别延长CE ,BA 交于一点F . ①BE ①EC ,①①FEB =①CEB =90°, ①BE 平分①ABC ,①①FBE =①CBE , 又①BE =BE ,①①BFE ①①BCE (ASA ). ①FE =CE .①CF =2CE .①AB =AC ,①BAC =90°,①ABD +①ADB =90°,①ADB =①EDC , ①①ABD +①EDC =90°.又①①DEC =90°,①EDC +①ECD =90°,①①FCA =①DBC =①ABD . ①①ADB ①①AFC .①FC =DB ,①BD =2EC .11、如图.在①ABC 中,BE 是角平分线,AD ①BE ,垂足为D ,求证:①2=①1+①C .【解答】证明:如图,延长AD 交BC 于点F ,①BE 是角平分线,AD ①BE ,①①ABF 是等腰三角形,且①2=①AFB , 又①①AFB =①1+①C ,①①2=①1+①C .12、(1)如图(a )所示,BD 、CE 分别是①ABC 的外角平分线,过点A 作AD ①BD ,AE ①CE ,垂足分别为D 、E ,连接DE ,求证:DE ①BC ,DE =12(AB +BC +AC );(2)①如图(b )所示,BD 、CE 分别是①ABC 的内角平分线,其他条件不变;①如图(c )所示,BD 为①ABC 的内角平分线,CE 为①ABC 的外角平分线,其他条件不变;则在图(b )、图(c )两种情况下,DE 与BC 还平行吗?它与①ABC 三边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测,并对其中一种情况进行证明.【解答】解:(1)如图1,分别延长AE 、AD 交BC 于H 、K , 在①BAD 和①BKD 中,{∠ABD =∠DBK BD =BD ∠BDA =∠BDK ,①①BAD ①①BKD (ASA ), ①AD =KD ,AB =KB ,同理可证,AE =HE ,AC =HC ,①DE =12HK ,又①HK =BK +BC +CH =AB +BC +AC ,①DE =12(AB +AC +BC ); (2)①猜在想结果:图2结论为DE =12(AB +AC −BC ). 证明:分别延长AE 、AD 交BC 于H 、K , 在①BAD 和①BKD 中,{∠ABD =∠DBK BD =BD ∠BDA =∠BDK,①①BAD ①①BKD (ASA ),①AD =KD ,AB =KB , 同理可证,AE =HE ,AC =HC ,①DE =12HK ,又①HK =BK -BH =AB +AC -BC ,①DE =12(AB +AC −BC ); ①图3的结论为DE =12(BC +AC −AB ).证明:分别延长AE 、AD 交BC 或延长线于H 、K , 在①BAD 和①BKD 中,{∠ABD =∠DBK BD =BD ∠BDA =∠BDK,①①BAD ①①BKD (ASA ),①AD =KD ,AB =KB 同理可证,AE =HE ,AC =HC ,①DE =12KH又①KH =BC -BK +HC =BC +AC -AB .①DE =12(BC +AC −AB ).模型四:手拉手模型模型:如图,①ABC 是等腰三角形、①ADE 是等腰三角形,AB =AC ,AD =AE , ①BAC =①DAE = 。
中考数学常见的11种几何模型
中考数学常见的11种几何模型一、三角形的不等关系模型:A字型、K字型、X字型1.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 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3.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4. 直角三角形中30度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5. 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二、全等、相似模型模型:A字型全等、A字型相似、8字型全等、8字型相似、蝴蝶型全等、蝴蝶型相似、平行型全等、平行型相似、等积模型等。
三、平行四边形模型模型: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AB中点,则:AC、DE互相平分;模型: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交于O,则:AO=CO,BO=DO;模型:平行四边形ABCD中,AC平分角BAD,则:四边形ABCD为菱形。
四、梯形模型模型:梯形ABCD中,E为AD中点,则:延长BE交DC延长线于F,则:BE=FE;模型:梯形ABCD中,A、B在直线EF上,则:延长DC交AB延长线于F,则:梯形ABCD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模型:梯形ABCD中,E为AD中点,则:延长BE交DC延长线于F,则:EF=FC。
五、矩形模型模型:矩形ABCD中,E为BC中点,则:AE平分角BAD;模型:矩形ABCD中,E为AD中点,则:AF平分角ABC;模型:矩形ABCD中,AC平分角BAD,则:四边形ABCD为菱形。
六、多边形模型模型:任意多边形ABCD中,E为AD中点,则:延长BE交DC延长线于F,则:BF=FE;模型:任意多边形ABCD中,E为AD中点,延长BE交DC延长线于F,则:EF=FC。
七、燕尾模型模型:在三角形ABC中,BD平分角ABC,CE平分角ACB,则:点D、E在BC同旁,则:三角形ADE的面积等于三角形ABC面积的一半。
八、风筝模型模型:在三角形ABC中,点D、E在BC上,且AD平分角BAE,则: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DE的面积相等。
九、铅笔模型模型: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AB、CD上,则:EF平行于AD,则:矩形ABFE与矩形EFCD相似。
初中数学中考常见几何模型
初中数学中考常见几何模型一、手拉手模型----旋转型全等 (1)等边三角形【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边三角形;【结论】:①△OAC ≌△OBD ;②∠AEB=60°;③OE 平分∠AED (2)等腰直角三角形【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结论】:①△OAC ≌△OBD ;②∠AEB=90°;③OE 平分∠AED (3)顶角相等的两任意等腰三角形【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腰三角形; 且∠COD=∠AOB【结论】:①△OAC ≌△OBD ; ②∠AEB=∠AOB ;③OE 平分∠AED二、模型二:手拉手模型----旋转型相似 (1)一般情况【条件】:CD ∥AB ,将△OCD 旋转至右图的位置OC DE图 1OABCD E图 2OABC DE图 1OACDE图 2OABC DEOCD E图 1图 2OB COCDE【结论】:①右图中△OCD ∽△OAB →→→△OAC ∽△OBD ; ②延长AC 交BD 于点E ,必有∠BEC=∠BOA (2)特殊情况【条件】:CD ∥AB ,∠AOB=90° 将△OCD 旋转至右图的位置【结论】:①右图中△OCD ∽△OAB →→→△OAC ∽△OBD ; ②延长AC 交BD 于点E ,必有∠BEC=∠BOA ; ③===OAOBOC OD AC BD tan ∠OCD ;④BD ⊥AC ; ⑤连接AD 、BC ,必有2222CD AB B C AD +=+;⑥BD AC 21S △BCD ⨯=三、模型三、对角互补模型 (1)全等型-90°【条件】:①∠AOB=∠DCE=90°;②OC 平分∠AOB【结论】:①CD=CE ;②OD+OE=2OC ;③2△OCE △OCD △DCE OC 21S S S =+= 证明提示:①作垂直,如图2,证明△CDM ≌△CEN②过点C 作CF ⊥OC ,如图3,证明△ODC ≌△FEC ※当∠DCE 的一边交AO 的延长线于D 时(如图4): 以上三个结论:①CD=CE ;②OE-OD=2OC ; ③2△OCD △OCE OC 21S S =-(2)全等型-120°【条件】:①∠AOB=2∠DCE=120°;②OC 平分∠AOB【结论】:①CD=CE ;②OD+OE=OC ;③2△OCE △OCD △DCE OC 43S S S =+=证明提示:①可参考“全等型-90°”证法一;②如右下图:在OB 上取一点F ,使OF=OC ,证明△OCF 为等边三角形。
2024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常考10个几何模型汇总
2024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常考10个几何模
型汇总
模型一:“12345”模型
模型二:“半角”模型
对称半角模型
旋转半角模型
模型三:“角平分线”模型
角平分线定理角平分线+垂线=等腰三角形角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必呈现
角平分线+垂线=等腰三角形
模型四:“手拉手”模型
条件:1、两个等腰三角形;2、顶角相等;3、顶点重合。
结论:1、手相等;2、三角形全等;3、手的夹角相等;
4、顶点连手的交点得平分。
模型五:“将军饮马”模型
模型六:“中点”模型
【模型1】倍长
1、倍长中线;
2、倍长类中线;
3、中点遇平行延长相交
【模型2】遇多个中点,构造中位线
1.直接连接中点;
2.连对角线取中点再相连
模型七:“邻边相等的对角互补”模型
【模型1】
【条件】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BAD+∠BCD=∠ABC+∠ADC=180°
【结论】AC平分∠BCD
【模型2】
【条件】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BAD=∠BCD=90°【结论】①∠ACB=∠ACD=45°②BC+CD=V2AC
模型八:“一线三角”模型
【条件】∠EDF=∠B=∠C,且DE=DF
【结论】△BDE=△CFD
模型九:“弦图”模型
【条件】正方形内或外互相垂直的四条线段【结论】新构成了同心的正方形
模型十:费马点。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归纳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归纳1. 直线模型:直线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可以用直线方程y = kx + b 来表示。
其中,k 是斜率,b 是截距。
2. 点模型:点是几何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可以用坐标(x, y) 来表示。
3. 线段模型:线段是由两个端点确定的有限长度的直线部分。
线段可以用起点和终点的坐标来表示。
4. 射线模型:射线是由一个端点和一个方向确定的无限延伸的直线部分。
射线可以用起点和方向向量来表示。
5. 角模型:角是由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和这两条射线之间的夹角组成的。
角可以用顶点、始边和终边来表示。
6. 三角形模型: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内角组成的多边形。
三角形可以用三边的长度和三个内角的大小来表示。
7. 四边形模型:四边形是由四条边和四个内角组成的多边形。
四边形可以用四边的长度和四个内角的大小来表示。
8. 圆模型:圆是由一个圆心和一个半径确定的平面上的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半径的图形。
圆可以用圆心和半径来表示。
9. 椭圆模型:椭圆是由两个焦点和一个长轴、短轴确定的平面上的所有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图形。
椭圆可以用两个焦点和长轴、短轴的长度来表示。
10. 双曲线模型:双曲线是由两个焦点和一个实轴、虚轴确定的平面上的所有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常数的图形。
双曲线可以用两个焦点和实轴、虚轴的长度来表示。
11. 正多边形模型:正多边形是由相等的边和相等的内角组成的多边形。
正多边形可以用边数和内角度数来表示。
12. 梯形模型:梯形是由一对平行边和一对非平行边组成的四边形。
梯形可以用两对边的长度和夹角来表示。
13. 矩形模型:矩形是由四个直角和两对相等的边组成的四边形。
矩形可以用两对边的长度和夹角来表示。
14. 正方形模型: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它的四个边都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可以用边长来表示。
15. 三角形面积模型: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边长度和高来计算,公式为S = (底边长度×高) / 2。
初中数学66个几何模型
初中数学66个几何模型初中数学有许多有趣的几何模型,下面我将介绍其中的66个。
1. 点:几何中最基本的图形,没有长度和宽度,只有位置。
2. 直线:无穷大延伸的路径,由无数个点组成。
3. 线段:直线的一部分,有特定的长度。
4. 射线:起点固定,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
5. 角:由两条射线共享起点组成。
6. 直角:角的一种,两条射线相互垂直。
7. 锐角:角的一种,小于90度。
8. 钝角:角的一种,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9. 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的直线。
10. 垂直线:两条直线相互垂直。
11. 三角形: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12. 直角三角形:一条角为直角的三角形。
13. 等腰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14.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的三角形。
15. 直线角:由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角。
16. 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时,不在同一边的两角。
17.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18.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19. 平行四边形:有两对平行边的四边形。
20. 矩形:有四个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21. 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等边四边形的四边形。
22. 平行梯形:有两对平行边的梯形。
23. 圆:平面上由一条弧连结的所有点,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相等。
24. 圆心:圆的中心点。
25. 半径: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
26. 直径:穿过圆心并且两边端点在圆上的线段。
27. 弦:圆上两点间的线段。
28. 弓形:圆上的一段连续弧。
29. 扇形:由圆心和弧围成的区域。
30. 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内部的空间大小。
31. 四边形的面积:四边形内部的空间大小。
32. 面积:平面图形内部的空间大小。
33. 周长:图形边界的长度。
34. 弧长:圆上弧的长度。
35. 圆周率:常数π,约等于3.14159。
36. 顶点:角的端点。
37. 对角线:多边形内连接两个非相邻顶点的线段。
38. 同位角:两直线被一条截线分割后,位于相应位置的角。
2024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归纳(全国通用):13 全等模型-倍长中线与截长补短模型(学生版)
专题13全等模型-倍长中线与截长补短模型全等三角形在中考数学几何模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块内容,本专题就全等三角形中的重要模型(倍长中线模型、截长补短模型)进行梳理及对应试题分析,方便掌握。
模型1.倍长中线模型【模型解读】中线是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之一,在利用中线解决几何问题时,常常采用“倍长中线法”添加辅助线.所谓倍长中线法,就是将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一倍,以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从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注:一般都是原题已经有中线时用,不太会有自己画中线的时候)。
【常见模型及证法】1、基本型:如图1,在三角形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线.证明思路:延长AD 至点E ,使得AD =DE .若连结BE ,则BDE CDA ;若连结EC ,则ABD ECD ;2、中点型:如图2,C 为AB 的中点.证明思路:若延长EC 至点F ,使得CF EC ,连结AF ,则BCE ACF ;若延长DC 至点G ,使得CG DC ,连结BG ,则ACD BCG .3、中点+平行线型:如图3,//AB CD ,点E 为线段AD 的中点.证明思路:延长CE 交AB 于点F (或交BA 延长线于点F ),则EDC EAF .例1.(2023·江苏徐州·模拟预测)(1)阅读理解:如图①,在ABC 中,若8AB ,5AC ,求BC 边上的中线AD 的取值范围.可以用如下方法:将ACD △绕着点D 逆时针旋转180 得到EBD △,在ABE △中,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即可判断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2)问题解决:如图②,在ABC 中,D 是BC 边上的中点,DE DF 于点D ,DE 交AB 于点E ,DF 交AC 于点F ,连接EF ,求证:BE CF EF ;(3)问题拓展: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中,180BCD,以C为顶点作,100,CB CDB D一个50 的角,角的两边分别交AB、AD于E、F两点,连接EF,探索线段BE,DF,E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例2.(2023·贵州毕节·二模)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1)如图1,△ABC中,若AB=5,AC=3,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小明在组内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延长AD到点E,使DE=AD,请根据小明的方法思考帮小明完成解答过程.(2)如图2,AD是△ABC的中线,BE交AC干E,交AD于F,且AE=EF.请判昕AC与B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例3.(2022·山东·安丘市一模)阅读材料:如图1,在ABC 中,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小亮在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时,通过延长DE 到点F ,使EF DE ,连接CF ,证明ADE CFE ≌,再证四边形DBCF 是平行四边形即得证.类比迁移:(1)如图2,AD 是ABC 的中线,E 是AC 上的一点,BE 交AD 于点F ,且AE EF ,求证:AC BF .小亮发现可以类比材料中的思路进行证明.证明:如图2,延长AD 至点M ,使MD FD ,连接MC ,……请根据小亮的思路完成证明过程.方法运用:(2)如图3,在等边ABC 中,D 是射线BC 上一动点(点D 在点C 的右侧),连接AD .把线段CD 绕点D 逆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DE ,F 是线段BE 的中点,连接DF 、CF .请你判断线段DF 与AD 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例4.(2022·河南商丘·一模)阅读材料如图1,在△ABC 中,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小明在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时,通过延长DE 到点F ,使EF =DE ,连接CF ,证明△ADE ≌△CFE ,再证四边形DBCF 是平行四边形即得证.(1)类比迁移:如图2,AD 是△ABC 的中线,BE 交AC 于点E ,交AD 于点F ,且AE =EF ,求证:AC =BF .小明发现可以类比材料中的思路进行证明.证明:如图2,延长AD 至点M ,使MD =FD ,连接MC ,……请根据小明的思路完成证明过程.(2)方法运用:如图3,在等边△ABC 中,D 是射线BC 上一动点(点D 在点C 的右侧),连接AD .把线段CD 绕点D 逆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DE .F 是线段BE 的中点,连接DF ,CF .请你判断线段DF 与AD 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模型2.截长补短模型【模型解读】截长补短的方法适用于求证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
中考数学常见模型
中考数学常见模型中考数学常见模型是中等难度的数学问题,涵盖了数学的各个方面,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等等。
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数学模型,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准备中考数学。
一、代数模型:1.一次函数模型:y=kx+b,其中k和b为常数,表示一条直线的方程。
常用于描述速度、距离等线性关系。
2.二次函数模型:y=ax²+bx+c,其中a、b、c为常数。
常用于描述抛物线的形状,如物体自由落体的高度和时间关系。
3.百分比模型:常用于计算百分比,如增长率、折扣率等。
4.平均数模型:用于求平均数,如求一组数的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
5.方程与不等式模型:常用于解决方程和不等式问题,如线性方程、二次方程、绝对值和分数方程等。
二、几何模型:1.面积和体积模型:常用于求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面积和体积,如矩形、三角形、圆形、圆柱体、球体等。
2.相似模型:用于表示两个形状相似的几何图形之间的比例关系。
3.三角模型:用于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如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面积公式等。
4.坐标模型:用于求解平面上的坐标问题,如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等。
三、概率模型:1.事件模型:用于描述事件的概率,如事件的可能性、互斥事件、相对频率等概念。
2.随机模型:用于分析随机事件的发生概率和期望值,如抛硬币、掷骰子等。
3.条件概率模型:用于计算在已知某些条件下的事件发生概率,如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等。
四、函数模型:1.函数关系模型:用于描述函数之间的关系,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等。
2.复合函数模型:用于把多个函数组合成一个新函数,如复合函数的求导、求导法则等。
3.反函数模型:求一个函数的反函数,如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的互为反函数等。
以上只是一部分常见的数学模型,同学们在备考中还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点复习和应用。
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分析题意,理解问题,找到合适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并且要注意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和模型,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几何常见模型解析
模型一:手拉手模型-旋转型全等
(1)等边三角形
➢条件: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①;②;③平分。
(2)等腰
➢条件: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①;②;
➢③平分。
(3)任意等腰三角形
➢条件:均为等腰三角形
➢结论:①;②;
➢③平分
模型二:手拉手模型-旋转型相似
(1)一般情况
➢条件:,将旋转至右图位置
➢结论:
➢右图中①;
➢②延长AC交BD于点E,必有
(2)特殊情况
➢条件:,,将旋转至右图位置
➢结论:右图中①;②延长AC交BD于点E,必有;
③;
④;
⑤连接AD、BC,必有;
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模型三:对角互补模型
(1)全等型-90°
➢条件:①;②OC平分
➢结论:①CD=CE; ②;③
➢证明提示:
①作垂直,如图,证明;
②过点C作,如上图(右),证明;
➢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
以上三个结论:①CD=CE(不变);
②;③
此结论证明方法与前一种情况一致,可自行尝试。
(2)全等型-120°
➢条件:①;
➢②平分;
➢结论:①;②;
➢③
➢证明提示:①可参考“全等型-90°”证法一;
②如图:在OB上取一点F,使OF=OC,证明
为等边三角形。
(3)全等型-任意角
➢条件:①;②;
➢结论:①平分;②;
➢③.
➢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如右上图):
原结论变成:①;
②;
③;
可参考上述第②种方法进行证明。
请思考初始条件的变化对模型的影响。
➢对角互补模型总结:
①常见初始条件:四边形对角互补;注意两点:四点共圆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
②初始条件“角平分线”与“两边相等”的区别;
③两种常见的辅助线作法;
④注意平分时,相等如何推导?
模型四:角含半角模型90°
(1)角含半角模型90°-1
➢条件:①正方形;②;
➢结论:①;②的周长为正方形周长的一半;
也可以这样:
➢条件:①正方形;②
➢结论:
(2)角含半角模型90°-2
➢条件:①正方形;②;
➢结论:
➢辅助线如下图所示:
(3)角含半角模型90°-3
➢条件:①;②;
➢结论:
若旋转到外部时,结论仍然成立。
(4)角含半角模型90°变形
➢条件:①正方形;②;
➢结论: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模型五:倍长中线类模型
(1)倍长中线类模型-1
➢条件:①矩形;②;③;
➢结论:
模型提取:①有平行线;②平行线间线段有中点;
可以构造“8”字全等。
(2)倍长中线类模型-2
➢条件:①平行四边形;②;③;④.➢结论:
模型六:相似三角形360°旋转模型
(1)相似三角形(等腰直角)360°旋转模型-倍长中线法
➢条件:①、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②
➢结论:①;②
(1)相似三角形(等腰直角)360°旋转模型-补全法
➢条件:①、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②;
➢结论:①;②
(2)任意相似直角三角形360°旋转模型-补全法
➢条件:①;②;③。
➢结论:①;②
(2)任意相似直角三角形360°旋转模型-倍长法
➢条件:①;②;③。
➢结论:①;②
模型七:最短路程模型
(1)最短路程模型一(将军饮马类)
(2)最短路程模型二(点到直线类1)
➢条件:①平分;②为上一定点;③为上一动点;④为上一动点;➢求:最小时,的位置?
(3)最短路程模型二(点到直线类2)
➢条件:
➢问题:为何值时,最小
➢求解方法:①轴上取,使;②过作,交轴于点,即为所求;
③,即.
(4)最短路程模型三(旋转类最值模型)
模型八:二倍角模型
模型九:相似三角形模型
(1)相似三角形模型-基本型(2)相似三角形模型-斜交型
(3)相似三角形模型-一线三角型(4)相似三角形模型-圆幂定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