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案例有哪些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案例5篇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案例5篇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案例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数学优秀教案案例,方便大家学习。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案例篇1一、教学目标:1、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2、理解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和相关的性质。

3、弄清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4、掌握直线的平移法则简单应用。

5、能应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构建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体系。

难点:对直线的平移法则的理解,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过程: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一般地,若y=kx+b(其中k,b为常数且k≠0),那么y是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对于y=kx+b,当b=0,k≠0时,有y=kx,此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k为正比例系数。

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1)从解析式看:y=kx+b(k≠0,b是常数)是一次函数;而y=kx(k≠0,b=0)是正比例函数,显然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的推广。

(2)从图象看: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而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过点(0,b)且与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

基础训练:1、写出一个图象经过点(1,—3)的函数解析式为:2、直线y=—2X—2不经过第象限,y随x的增大而。

3、如果P(2,k)在直线y=2x+2上,那么点P到x轴的距离是:4、已知正比例函数y=(3k—1)x,,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 是:5、过点(0,2)且与直线y=3x平行的直线是:6、若正比例函数y=(1—2m)x的图像过点A(x1,y1)和点B(x2,y2)当x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7、若y—2与x—2成正比例,当x=—2时,y=4,则x=时,y=—4。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6篇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6篇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6篇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6篇好的教学课件是很重要的。

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善于通过普通事物发现不寻常的“美”,并能根据对事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感情。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篇1】一、教学目标1.把握菱形的判定.2.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3.通过教具的演示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二、教法设计观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菱形的判定方法.2.教学难点:菱形判定方法的综合应用.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预备教具(做一个短边可以运动的平行四边形)、投影仪和胶片,常用画图工具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演示教具、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观察讨论;学生分析论证方法,教师适时点拨七、教学步骤复习提问1.叙述菱形的定义与性质.2.菱形两邻角的比为1:2,较长对角线为,则对角线交点到一边距离为________.引入新课师问: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菱形最基本的判定方法是什么方法?生答:定义法.此外还有别的两种判定方法,下面就来学习这两种方法.讲解新课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钱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图1分析判定1:首先证它是平行四边形,再证一组邻边相等,依定义即知为菱形.分析判定2:师问:本定理有几个条件?生答:两个.师问:哪两个?生答:(1)是平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师问:再需要什么条件可证该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生答:再证两邻边相等.(由学生口述证实)证实时让学生注重线段垂直平分线在这里的应用,师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吗?为什么?可画出图,显然对角线,但都不是菱形.菱形常用的判定方法归纳为(学生讨论归纳后,由教师板书):注重:(2)与(4)的题设也是从四边形出发,和矩形一样它们的题没条件都包含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例4已知:的对角钱的垂直平分线与边、分别交于、,如图.求证:四边形是菱形(按教材讲解).总结、扩展1.小结:(1)归纳判定菱形的四种常用方法.(2)说明矩形、菱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思考题:已知:如图4△中,,平分,,,交于.求证:四边形为菱形.八、布置作业教材P159中9、10、11、13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篇2】教学目标1.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2.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重要性质及运算律;3.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4.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定义教学难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运算律的理解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教学工具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向量共线定理向量与非零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非零实数λ,使=λ五,课堂小结(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6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6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6篇教学案例简称教案,是教师在教学之后再回过头来对当时的教学情境回顾、反思而写成的文字。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6篇,欢迎品鉴!【篇一】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建议: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要注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

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

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

具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

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

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

三、知识结构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四、教法建议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子的前提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具体运算推导新公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观察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明确数量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依据规律列出公式,再根据公式进一步地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3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3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整数的加减法教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整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3.能够解决整数加减法运算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整数的概念及运用。

2.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3.整数加减法运算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方法:1.概念讲解法。

2.板书法。

3.示范演示法。

4.课堂练习方法。

四、教学步骤:1.导入。

教师通过巧妙的导入,介绍整数是数学中的一种运算类型,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

2.讲解整数基本概念。

通过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整数的基本概念及其符号表示法。

3.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介绍整数加减法运算规律,由浅入深地讲解各类运算方法,同时涉及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

4.例题解析和举一反三。

通过逐步解析典型例题、变化多端的例题,让学生逐渐掌握整数加减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并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5.课堂练习。

练习题目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使学生通过课内课后的集中、分散练习逐步掌握整数加减法运算能力。

6.总结点拨。

通过引导学生对课后练习的检查,发现和分析错误,总结提炼法则,加深认识,巩固知识。

五、教学评估:通过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方式,对学生实施模拟和评估,评定学生对整数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后记: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方法、技能和思维复合能力的发展,立足于问题解决,使学生掌握数学核心思想,运用数学技能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50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50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50篇1. 关于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本教学案例,学生可以学习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如-5+3、-7-4、-2×6、-12÷3等,让学生掌握整数加减乘除的规律和方法。

然后,通过综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整数运算的能力。

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基础内容,通过本教学案例,学生可以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如2x+3=7、4x-5=11等,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然后,通过练习题,让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方程的能力。

3. 计算平方根的方法和应用平方根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本教学案例,学生可以学习计算平方根的方法和应用。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如√9、√16、√25等,让学生掌握计算平方根的基本步骤。

然后,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如求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等,让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理解和应用百分数的概念百分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本教学案例,学生可以学习理解和应用百分数的概念。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如30%、50%、75%等,让学生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然后,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如计算打折优惠、计算增长率等,让学生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5. 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正比例和反比例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本教学案例,学生可以学习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如y=2x、y=3/x等,让学生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定义和特点。

然后,通过练习题,让学生熟练应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

6. 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常见几何图形,通过本教学案例,学生可以学习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案例(3篇)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本案例以我国某中学七年级数学教学为背景,选取了“分数的意义”这一教学内容。

由于分数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往往存在困难。

因此,本案例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数的抽象意义,分数与整体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分数吗?请举例说明。

”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引入做好铺垫。

2. 新课讲授(1)分数的意义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例子,如:将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这个苹果的$\frac{1}{4}$。

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

(2)分数的表示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数的写法,如:$\frac{1}{4}$,$\frac{3}{8}$等。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分子表示分得的份数,分母表示总的份数。

(3)分数与整体的关系教师通过图形、文字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与整体的关系。

如:将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正方形的$\frac{1}{4}$,即$\frac{1}{4}$个正方形。

3. 课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基础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如:(1)将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长方形的$\frac{1}{6}$,求这个长方形的$\frac{2}{3}$是多少?(2)一个班级有40人,其中男生占$\frac{3}{5}$,求这个班级有多少男生?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以及分数与整体的关系。

优秀教研案例初中数学(3篇)

优秀教研案例初中数学(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当前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案例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探讨如何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探究式学习。

二、案例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2.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后续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三、案例实施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组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2. 问题提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已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若AB=DE,BC=EF,∠A=∠D,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2)已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若AB=DE,AC=DF,∠B=∠E,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3)已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若∠A=∠D,∠B=∠E,∠C=∠F,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3. 问题探究(1)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尝试找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2)成果展示: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4. 案例分析教师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的应用。

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5. 拓展延伸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有哪些?(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有哪些?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教案案例模板范文(15篇)

初中数学教案案例模板范文(15篇)

初中数学教案案例模板范文(15篇)初中数学教案案例模板范文篇1教材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知识内容主要是以前一单元中的求根公式为基础的。

教材通过一元二次方程a_2+b_+c=0(a≠0)的根_1、_2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以数_1、_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方程模型。

然后通过4个例题介绍了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简化一些计算的知识。

学情分析:1.学生已学习用求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多是直观、形象的,他们所注意的多是事物外部的、直接的、具体形象的特征。

3.在教学初始,出示一些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东西,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使他们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能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出另一个根与未知数,会求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根的倒数和与平方数,两根之差。

2、能力目标:通过韦达定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态度。

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成功感,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从具体方程的根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并用语言表述,以及由一个已知方程求作新方程,使新方程的根与已知的方程的根有某种关系,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是教学的难点。

板书设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a_+b_+c=0(a≠0)的两根是_1,_2,那么_1+_2=,_1_2=。

问题6.在方程a_+b_+c=0(a≠0)中,a、b、c的作用吗?①二次项系数a是否为零,决定着方程是否为二次方程;②当a≠0时,b=0,a、c异号,方程两根互为相反数;③当a≠0时,△=b-4ac可判定根的情况;④当a≠0,b-4a c≥0时,_1+_2=,_1_2=。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50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50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50篇案例1:整数运算应用问题描述:小明乘以一个整数后得到的结果是-30,如果小明除以这个整数,商是-6。

请问这个整数是多少?解决思路:设这个整数为x,根据题意可以建立如下方程:x * (-30) = -6。

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整数x的值。

案例2:解一元一次方程问题描述:有一辆火车从A地出发,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向B 地行驶。

另外一辆从B地出发,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向A地行驶。

两车相遇时,两地相距1200公里,则两车分别行驶多长时间?解决思路:假设两车相遇所行驶的时间为t小时,利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可以建立方程:60t + 80t = 1200。

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时间t的值。

案例3:等差数列求和问题描述:有一个等差数列,首项是5,公差是2,求这个数列的前10项和。

解决思路: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得到这个数列的前10项和。

案例4:三角形面积计算问题描述: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底是5cm,高是8cm,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解决思路:利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案例5:平方根运算问题描述:求解方程x^2 = 16的解。

解决思路:通过开平方的运算,可以得到方程的解。

案例6:倍数关系问题描述:某个数的13倍再加上5等于123,请问这个数是多少?解决思路:设这个数为x,可以建立如下方程:13x + 5 = 123。

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数x的值。

案例7:解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描述:解方程x^2 + 5x - 6 = 0。

解决思路:通过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可以得到方程的解。

案例8:等差数列通项计算问题描述:有一个等差数列,公差是3,第5项是14,求解这个数列的通项。

解决思路: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得到数列的通项。

案例9:计算百分比问题描述:小明考试得了80分,满分是100分,他的得分占总分的百分之多少?解决思路:通过计算分数所占百分比的方法,可以得到小明的得分在总分中的百分比。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案例(3篇)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角形全等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对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设计了一节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为主题的数学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包括SSS、SAS、ASA、AAS、HL。

2. 教学难点: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三角形全等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2)提出问题: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三角形全等?2. 新课讲授(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并举例说明。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SSS、SAS、ASA、AAS、HL等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3)每组派代表展示证明过程,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教师点评学生的证明过程,强调证明方法的选择和逻辑推理的重要性。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三角形全等的证明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批改,教师巡视指导。

(3)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引导学生总结经验。

4. 应用拓展(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解题思路。

(3)每组派代表展示解题过程,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教师点评学生的解题过程,强调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初中生数学实践教学案例(3篇)

初中生数学实践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实践性,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初中数学教学也不例外,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需要将数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设计富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

本文以“三角形全等的证明”这一教学内容为例,阐述如何进行初中数学实践教学。

二、案例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探究,使学生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案例实施1.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全等现象,如:剪纸、拼图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① 小组讨论:分析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找出其适用条件。

② 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③ 实践应用:教师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3)巩固练习,提升能力教师设计一系列三角形全等的证明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总结反思,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出拓展延伸问题,如: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三角形相似等。

2.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练习巩固法:通过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案例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实践探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2. 教学反思(1)注重实践性:将数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精选8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精选8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精选8篇)1. 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教学目标:理解线性方程组的概念,掌握解法方法。

教学内容:线性方程组的定义,解法方法,实例演练等。

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线性方程组的概念,引入解法方法,通过实例演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效果: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相关题目。

2. 平面几何与三维几何的联系教学目标:认识平面几何与三维几何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

教学内容:平面几何与三维几何的基本概念及联系,实例演练。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图像让学生了解平面几何与三维几何的联系,鼓励学生发挥几何思维来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效果:学生掌握了平面几何与三维几何的联系,培养了几何思维。

3. 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教学目标:掌握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的方法。

教学内容: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的概念,方法和实例演练。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效果:学生掌握了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的方法,能够独立解题。

4.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了解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

教学内容:直线与平面的基本概念、位置关系及公式推导,实例演练。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生动的图像,引导学生了解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鼓励学生发挥几何思维来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效果:学生掌握了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培养了几何思维。

5. 平移、旋转和翻转变换教学目标:了解平移、旋转和翻转变换的概念及应用。

教学内容:平移、旋转和翻转变换的基本概念,公式推导及实例演练。

教学过程:教师以具体的图像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平移、旋转和翻转变换的概念及公式推导,并通过实例演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效果:学生掌握了平移、旋转和翻转变换的概念及应用。

6. 加减法与倍数基本关系教学目标:认识加减法与倍数基本关系,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内容:加减法与倍数基本关系的定义,解题方法及实例演练。

初中数学教学小案例有哪些

初中数学教学小案例有哪些

初中数学教学小案例有哪些教案是评定一个教师质量好坏的根本,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必须要准备好教案的。

下面是店铺分享给大家初中数学教学小案例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初中数学教学小案例一一、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章第五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数学思考:通过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同时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3、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猜想、推理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

难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

四、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师: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 ,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你知道吗?活动一:探究四边形内角和。

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与研讨,并汇总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用量角器量出四个角的度数,然后把四个角加起来,发现内角和是360o。

方法二:把两个三角形纸板拼在一起构成四边形,发现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相加是360o。

接下来,教师在方法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作辅助线的方法,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把一个四边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

师:你知道五边形的内角和吗?六边形呢?十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活动二:探究五边形、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

学生先独立思考每个问题再分组讨论。

关注:(1)学生能否类比四边形的方式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2)学生能否采用不同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交流(五边形的内角和)方法1: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3个180o的和是540o。

方法2:从五边形内部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五个三角形,然后用5个180o的和减去一个周角360o。

结果得540o。

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推荐五篇)

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推荐五篇)

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推荐五篇)第一篇: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平行线的性质杨志成一、案例实施背景本节课是2012—2013年学年度第二学期本人在陕西靖边第五中学的一节公开课,课堂中数学优秀生、中等生及困难生都有,所用教材为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二、案例主题分析与设计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第3节内容——平行线的性质,它是直线平行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历了一些探索、发现的数学活动,并积累了一些直观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图形的识别能力和借助图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了推理说明的必要性;同时七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合作交流,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而且初中生本身好胜、好强的特点,也为他们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奠定了基础,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表达?应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

三、案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经历探索平行线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测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从而进一步增强分析、概括、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在对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的讨论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从中获益。

通过学习习近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直线平行条件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懂得事物既普遍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四、案例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平行线判定的掌握与应用。

初一数学教学实践案例(3篇)

初一数学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图形变换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图形的内在联系,还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对图形变换中对称性的认识,本案例以“探究图形变换中的对称性”为主题,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对称性的概念及其在图形变换中的应用。

二、案例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轴对称变换的基本方法,能够识别和构造轴对称图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变换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的识别和构造,轴对称变换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蝴蝶、剪纸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的特点。

-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特点,教师总结:这些图形都是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这条直线就是它们的对称轴。

2. 探究活动- 教师分发轴对称图形的模板,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图形沿对称轴折叠,观察折叠后的结果。

- 学生汇报操作过程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 教师讲解轴对称变换的基本方法:将图形沿对称轴折叠,然后将折叠后的图形展开,得到新的图形。

3. 案例分析-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建筑、家具等,让学生分析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和对称性。

-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总结出识别和构造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4. 练习巩固-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总结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变换的方法以及应用。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优秀7篇)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优秀7篇)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优秀7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数学优秀教案大全,方便大家学习。

下面作者为大家整理了7篇初中数学优秀教案,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了解分式的概念,会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是分式。

2、能用分式表示简单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能解释简单分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

3、能分析出一个简单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

4、会根据已知条件求分式的值。

学习重点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学习难点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教学流程预习导航一、创设情境:京沪铁路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全长1462km,是我国较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

如果货运列车的速度为akm/h,快速列车的速度为货运列车2倍,那么:(1)货运列车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2)快速列车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3)已知从北京到上海快速列车比货运列车少用多少时间?观察刚才你们所列的式子,它们有什么特点?这些式子与分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合作探究一、概念探究:1、列出下列式子:(1)一块长方形玻璃板的面积为2㎡,如果宽为am,那么长是(2)小丽用n元人民币买了m袋瓜子,那么每袋瓜子的价格是元。

(3)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为度。

(4)两块面积分别为a公顷、b公顷的棉田,产棉花分别为m㎏、n㎏。

这两块棉田平均每公顷产棉花______㎏。

2、两个数相除可以把它们的商表示成分数的形式。

如果用字母分别表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那么可以表示成什么形式呢?3、思考:上面所列各式有什么共同特点?(通过对以上几个实际问题的研讨,学会用的形式表示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感受把分数推广到分式的优越性和必要性)分式的概念:4、小结分式的概念中应注意的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五篇材料]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五篇材料]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五篇材料]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案例主题:】学生积极参与教学,集中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活动、民主、自由【背景:】在进行数学八年级上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教学时,在拓展思维环节举出了下面这样一个例题,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很有感想:……例题:在一个双休日,某公司决定组织48名员工到附近一水上公园坐船游园,公司先派一个人去了解船只的租金情况,这个人看到的租金价格如下所示:船型、每只船载人数、租金;载人数大船5人小船3人;租金大船3元小船 2元请你帮助设计一下:怎样的租船才能使所付租金最少?(严禁超载)……师:谁能公布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学生都在紧张的思考中)(突然间,我发现一名平时学习较困难的学生这次第一个举起了手,很惊奇,便马上让他发言了。

也有了我思想上的一次飞跃。

)生:我认为可以租大船,可以租小船,也可以大船和小船合租!(这时,教室里哄堂大笑,这位学生顿时有些难堪,想坐下去,我赶紧制止。

)师:很好!你为他们设计了三种方案。

那你能不能再具体为他们计算出租金呢?生(一下子来劲了):如果租大船,则需要船只数为48/5=9.6只,因为不能超载,所以租大船需10只,则所付租金要3×10=30元。

如果租小船,则需要船只数为48/3=16只,则所付租金要16×2=32元。

如果既租大船又租小船……(说到这里,该生卡了壳)(我边认真听,边将他的方案结论板书在黑板上,看见卡了壳,便赶紧答上话)师:刚才×××同学真的不错,不但一下子设计了三种方案,还差不多完成了全部租金的计算,我和全班同学都为你今天的表现感到非常高兴(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要有勇气展示自己,你今天的表现就非常非常地出色,你今后的表现一定会更出色。

好,下面我就让我们一同把剩下的一种方案的租金来完成吧。

(在师生的共同研讨中得出):设租用X只大船,Y只小船,所付租金为A元。

初中数学上教育教学案例(3篇)

初中数学上教育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初中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案例以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

二、案例描述1. 教学内容本案例选取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中的“有理数的乘法”这一教学内容。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法则,能够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提问“什么是有理数?”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①教师展示一组有理数乘法算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计算。

②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③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并举例说明。

(3)巩固练习教师布置一系列有理数乘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5)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环节,实现了教学目标。

以下是教学反思:(1)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学习。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案例总结本案例以“有理数的乘法”为例,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通过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备考必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案例

(备考必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案例

(备考必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案例案例一:几何图形的认识背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几何图形的认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能够进行简单的几何作图,并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各种几何图形的定义和性质;2. 能够识别和分类几何图形;3. 能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具,如几何模型、图形卡片等,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几何图形;2.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让学生主动发现和总结几何图形的性质;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几何动画、图形软件等,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知和理解。

教学内容1. 基本几何图形的定义和性质,如三角形、矩形、圆形等;2. 几何图形的分类和识别,如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3. 几何作图方法,如画一个指定边长的正方形等。

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了解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程度;2. 组织几何图形识别和分类比赛,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3. 布置几何作图练,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案例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背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有理数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规则,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规则;2. 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 能够运用有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题,让学生熟悉并掌握有理数的基本运算规则;2. 采用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和总结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技巧;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数学软件、在线练平台等,提供丰富的练资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1.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规则;2.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3. 有理数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了解学生对有理数基本运算规则的掌握情况;2. 设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练题,评估学生的运算能力;3. 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等,检验学生运用有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案例有哪些“数学是学科之王。

”数学教师在讲授这门“王”牌学科中是否得心应手呢?不管是否得心应手,一起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吧。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案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新课程的评价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评价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常常处在被动甚至被忽略的地位,等待教师指点评说,很少有机会自主调控。

由于评价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形式单一的评价很难形成恰如其分的评价。

长期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强调评价形式的多样性,在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评,老师和学生之间互评,使单一的评价成为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评价活动。

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正确看待问题,正确认识自我,也使课堂充满了思考的气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案例: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组时,有这样一道题:“5。

12”汶川大地震后,灾区急需大量帐篷。

某服装厂原有4条成衣生产线和5条童装生产线,工厂决定转产,计划用3天时间赶制1000顶帐篷支援灾区。

若启用1条成衣生产线和2条童装生产线,一天可以生产帐篷105顶;若启用2条成衣生产线和3条童装生产线,一天可以生产帐篷178顶。

(1) 每条成衣生产线和每条童装生产线平均每天生产帐篷各多少顶?(2) 工厂满负荷全面生产,是否可以如期完成任务?如果你是厂长,你会怎样体现你的社会责任感?同学们经过充分思考后,给出了不同的解答:(学生1)解:设每条成衣生产线每天生产帐篷x顶,每条童装生产线每天生产帐篷yX+2y=1052x+3y=178顶,根据题意,得x=41解得y=32答: 每条成衣生产线每天生产帐篷42顶, 每条童装生产线每天生产帐篷32顶.(学生2)解:因为178—105=73(顶)105—73=32(顶)73-32=41(顶) 所以每条成衣生产线每天生产帐篷41顶, 每条童装生产线每天生产帐篷32顶.当两位同学说完自己的解法后,同学们立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说,学生1的解法符合题目的要求,用列方程组的方法解答,不容易出错;有的同学说,学生2的解法简单,一目了然,可以口算出答案,而且还可以锻炼人的思维等等.经过一番激烈的点评之后,我都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第一个问题刚讨论完,我就发现有一位平时学习不太好的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急于要说话,我点头示意,他站起来后说,工厂满负荷全面转产,也不能够如期完成任务.如果我是厂长,我会动员工人加班生产,给他们多加工资,好早完工,支援灾区人民.听到这儿,我的心一颤,一位多有爱心的学生,多有社会责任感.想到这儿,我赞许地点了点头,表扬了这位同学,接下来,其他的同学都各抒己见,有的说,改进技术,提高效率;有的说,可以联系其它厂家支援等等.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以主人的地位参与评价,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比较全面客观的了解,能够进行反思与调控,并相应地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其主体意识大大增强.一堂充满生机活力的课,一位位可爱的学生令人高兴,在这节课上,我给学生的评价是:你们都是好样的!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又能锻炼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确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一、教学内容生活化1.发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学习资料:在新教材的编排中,穿插了一些供学生阅读的短文,即“读一读”栏目。

我们在教学时,经常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并要求学生发表学习心得,上台演讲等。

这些材料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把握数学与生产生活实际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了解我国在数学上的重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发掘实际生活中的学习材料:包括关注校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留心社会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了解家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校园、家庭、社会环境都是学生生活的场所,通过对这些资源的收集利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应该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1.导入的生活化:“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我们在导入时注意从生活实例引出数学问题,引起学习需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例如: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新课导人中,我设计了以下情景:“如图,A、B两镇要在公路旁合建一所中学,经费已有着落,但学校选址上有争议,为了交通方便,决定建在公路旁,A镇人希望建在C处,B镇人希望建在D处,同学们请你们给予调解一下,应建在何处,到两镇距离都是一样的?”同学们听后跃跃欲试,但又拿不出可行的具体方案。

教师因势利导地说,我们只要学好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就可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了。

这样做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例题的生活化:使用的教材很难尽善尽美地符合所有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教学时,我们经常结合自己的教学状况,对教材中一些学生不熟悉的、不感兴趣的内容及其情节和数据做适当的调整、改编,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取代。

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时,我将例题变成一道联系班级实际的应用题:“在学校举行的七年级拔河比赛中,规定每队胜一场得二分,负一场得一分,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

如果我班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O分,那么我们班的胜负场数应分别是多少?”由于学生亲身体验了拔河比赛的全过程,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很快就投入到讨论问题的氛围中。

3.练习的生活化:“学以致用”明确地说明了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数学练习必须架设起“学”与“用”之间的桥梁,把练习生活化。

三、教学思维形象化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不象一般数学知识那样,通过几节课的教学就可掌握。

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在学习的各阶段的认识水平和知识特点,逐步渗透,螺旋上升,不断的丰富自身的内涵。

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类比、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形成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的主动应用。

1.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养成用数形结合分析问题的意识每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具有一定的图形知识,如绳子和绳子上的结、刻度尺与它上面的刻度,温度计与其上面的温度,我们每天走过的路线可以看作是一条直线,教室里每个学生的坐位等等,我们利用学生的这一认识基础,把生活中的形与数相结合迁移到数学中来,在教学中进行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挖掘教材提供的机会,把握渗透的契机。

如数与数轴,一对有序实数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与一次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等,都是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很好机会。

2.学习数形结合思想,增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时,应让学生了解,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找准数与形的契合点,根据对象的属性,将数与形巧妙地结合起来,有效地相互转化,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数形结合的结合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1)用方程、不等式或函数解决有关几何量的问题;(2)用几何图形或函数图象解决有关方程或函数的问题;(3)解决一些与函数有关的代数、几何综合性问题;(4)以图象形式呈现信息的应用性问题。

总之,我们教师如果在课前能够考虑得越全面,准备得越到位,预设得越充分,学习的实效性就越有保障。

当然,我们教师如果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能进一步关注课堂生成,灵活驾驭合作学习中生成的问题,那么,合作学习就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点缀,而是迎合课程改革需要而采取的扎实、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一、数学教学不能只凭经验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

它使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

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可称之为“经验型”的,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含义相同,而事实上这样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这会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

二、理智型的教学需要反思理智型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是“职业化”。

它是一种理性的以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努力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理智型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教学反思”。

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

1. 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

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简言之,教师面对数学概念,应当学会数学的思考——为学生准备数学,即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释概念。

2.对学数学的反思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

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3.对教数学的反思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