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 论文正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作者:余少绚洪…发布时间:2007-3-17

-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摘要]文章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和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出的严峻挑战,并提出认真研究这些挑战,采取“改革德育内容、优化德育过程、建设德育队伍”等积极有效的对策,以期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道德教育挑战对策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挑战。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最显着的特点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会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我国而言,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深人,大量政治、文化观念以不同方式越来越普遍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生活,加速道德上的斗争与融合;另一方面,两种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相互影响在一定意义上进一步加剧。经济全球化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益加剧和空前复杂,主流意识存在着被削弱的威胁。因为随着经济、文化、商贸等各种交流活动的频繁出现,原先敏锐而前卫

的意识形态的交锋和斗争,往往被各种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所掩盖,从而不知不觉地使主流意识受到冲击最后甚至可能被同化。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最敏感的一个社会群体,其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更为强烈的冲击。西方文化产品诸如麦当劳文化、可口可乐文化、好莱坞文化的大量涌入,无不影响着大学生。这些世俗文化所体现的重视商业价值、追求感观音乐、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将可能淡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弱化他们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同时,更有西方腐败的文化垃圾和堕落的生活方式,如享乐、色情、暴力、颓废、吸毒等大量的社会毒瘤,会通过诸如互联网、对外文化交流、考察旅游等形式,渗透到大学生的意识和生活中,从而对他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伦理道德、社会行为、生活方式及交往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一切无疑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市场经济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挑战。

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生活,也引发了人们价值取向的深刻变化。对于当今大学生而言,市场经济的冲击既有其积极作用,但也给他们带来了消极影响。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强化了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但同时可能淡化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市场经济的自主性的特性要求各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因此,无论是企事业主体还是个人主体,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维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市场经济的自主性、独立性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自我的觉醒,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自主意识日益强化。但另一方面,现代市场经济所包含的个体本位、优胜劣汰等原则,往往会使一些学生对个人利益的要求更加强烈,奋斗欲、成就欲也更加迫切,而当这些欲望膨胀到一定程度时,便会诱发极端个人主义,从而可能淡化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2)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增强了大学生的主动性,但同时可能淡化大学生的协作意识。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生机和活力所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必然带来人们的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现在,优胜劣汰已成为大学生对人生成才与成功的普遍看法。市场经济所引入的竞争机制,还使人们看到了时间的价值,“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效观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慢节奏、低效率的思想遭到普遍的否定。这一切使得大学生的自我主动意识不断增强,但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的负效应也是明显的,最突出的是协作意识在竞争中被钝化。事实上,确有那么一部分大学生因此而淡化了合作和协同意识,服务、奉献精神不足,把竞争和创造变成了实现自我利益的手段。

(3)市场经济的平等性加强了大学生的公平意识,但同时可能淡化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市场中等价交换的原则使人们冲破了原先旧体制中狭隘的人身依附乃至人格从属的等级关系的羁绊,将人置于平等地位,促进了独立人格的形成。这对于官本位思想、等级观念、特权思想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也使得大学生的平等、公正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但另一方面,等价交换原则有时被错误地引申到党内、国家政治生活、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等领域。如在分配领域,有人把按劳分配原则颠倒为“按酬付劳”,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主人翁精神逐渐淡化;人

际交往也被抹上了浓厚的商品色彩,讲究有偿服务、等价交换,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金钱升值和道德贬值,造成社会风气的庸俗化。这些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4)市场经济的逐利性提高了大学生的效益观念,但同时可能弱化大学生的精神价值。市场经济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和价值,使大学生在学习和就业取向上逐渐表现出重视管理和经济学科、关注市场经济理论和市场活动经历的倾向,效益观念明显增强。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逐利性特点,也容易诱导大学生急功近利,重利轻义,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对物欲的追求很容易使大学生陷入物质主义的泥潭,感官的享受取代深层次的思考,对功利的追求又会压制对精神世界的探寻,导致精神价值弱化。

3.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

(1)网络文化的多样性易导致大学生思想混乱。网络信息是一种开放的超越民族和国家的公用信息,由于各种社会政治力量都力图在网络上占据一席之地,不同文化的传播和碰撞在网上更加激烈。同时,网络信息又是一种多元快变的信息,每一个问题都是多维的、变化的,试图直接给出一个问题的具体答案或者仅用一种价值观念去评判是非几乎变得不可能。由于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宽、接触面更广、接触的观点更多,当代大学生很难再简单按照教育者事先设计的思想和目标去理解和领会信息。同时,在理解信息方面他们也更加主动,不会像以往那样被动地接受教育者的灌输和安排。这样一来,教育者在学生传播、接受信息中的权威地位被打破了,学生自我判断是非标准的自主

性、独立性更强,世界各国,特别是东西方价值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碰撞和冲突更加直接、更加激烈,因此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价值选择更加困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不容易。

(2)网络的虚拟化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因特网技术将地球浓缩在一张无形的网络之中,“一网打天下”的网络弥补了其他联络方式的不足。在网络中,行为主体的人际交往大都是在“虚拟实在”的情形下进行的,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中成为“隐形人”(不知道对方性别、年龄、职业等)。这种交往方式的形成,消解了现实世界人际交往的一些缺陷,人们很容易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甚至感受到自身价值的极大化和他人对自己的热情关怀。但是,这种情况长期下去,必然会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新的人际障碍,使行为主体冷漠,人际关系淡漠,人际距离疏远,使人产生孤独、苦闷、焦虑、压抑,甚至情绪低落、消沉、精神不振等。此外,由于经常可在网上碰到诸如发布虚假信息、网上恶作剧、网上欺骗、网上偷窃、传播病毒、侵犯知识产权等网络犯罪和不道德行为,也会使人觉得交往安全感下降,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难以存在。

(3)网络的垃圾、“黄、毒”信息易导致大学生精神的迷茫和行为的失措。因特网的发明者自称网络是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是一片“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军队、没有贫贱、没有歧视”的世外桃源。可事实上,属于美国籍的因特网,在其操纵下将其创制的网络标准推广为全球标准,向全世界全方位、全时空、全天候地推销自己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商业理念、外交政策和社会文化,疯狂“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