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B”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经济学教学大纲
城市经济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发展与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学科。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系统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应用案例,旨在培养学生对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的理解和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 理解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机制;3. 熟悉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4. 能够分析和解释城市经济现象,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5.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城市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做出贡献。
三、课程内容1. 城市经济学概述1.1 城市经济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城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理论框架1.3 城市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2. 城市发展理论与模型2.1 都市化与城市化过程的理论解释2.2 博弈论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2.3 城市增长模型及其解释力分析3. 城市劳动市场与人口流动3.1 城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分析3.2 人口流动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3.3 城市居民收入与福利分析4. 城市地理经济学4.1 城市空间结构与居住选择模型4.2 城市交通与交通拥堵的经济学分析4.3 地区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的研究5. 城市政策与规划5.1 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5.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可持续发展5.3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经济学分析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项目等。
通过课堂讲解,学生将获得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将锻炼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实践项目,学生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城市经济问题。
五、考核方式1. 课堂参与和小组讨论:占总成绩的20%2.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3. 实践项目报告:占总成绩的30%4.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20%六、参考教材1.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经济学,李华敏,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 城市经济学导论,王小为、张小明,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3. Urban Economics and Real Estate: Theory and Policy,James C. Vanderbeck and John C. Knight,Publisher: John Wiley & Sons七、参考文献1. Glaeser, E. L., & Gottlieb, J. D. (2009). The Wealth of Cities: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Spatial Equilibrium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47(4), 983-1028.2. Duranton, G., & Puga, D. (2004). Micro-foundation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J. V. Henderson & J-F. Thisse (Eds.),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Vol. 4, pp. 2063-2117). Elsevier.以上即为《城市经济学教学大纲》的内容,本课程将着重培养学生对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和应用的理解和能力,以期为学生今后在城市发展和经济政策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基础。
《城市经济学》教案
《城市经济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达到以下目标:1. 了解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2. 理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3. 掌握城市人口、土地利用、产业结构等城市经济学的核心要素;4. 能够运用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城市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2.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3. 城市经济学的核心要素:城市人口、土地利用、产业结构;4. 城市经济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有:1. 城市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2.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3. 城市经济学的核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城市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核心要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分组讨论法: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城市经济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城市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加深理解。
五、教学流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1. 导入(10分钟)老师通过提问、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入城市经济学的概念和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30分钟)2.1 城市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解释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等2.2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 介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 解析城市发展中的经济规律,如城市规模效应、交通运输成本等2.3 城市经济学的核心要素- 城市人口: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人口迁移等- 土地利用: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规划等- 产业结构:城市产业发展、产业集聚等3. 分组讨论(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一具体的案例,讨论城市经济学的应用,并提出解决方案。
城市经济学教案
城市经济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 了解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
- 掌握城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实证研究技巧
- 理解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 培养学生对城市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城市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
2. 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如城市中心理论、城市增长理论等)
3. 城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实证研究技巧
4. 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如人口流动、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等)
5. 城市经济问题的案例分析和解决思路
三、教学方法
-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
- 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城市经济问题;
-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提高实证研究能力;
-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具体了解城市经济问题的解决思路。
四、教学评价
- 课堂参与度:考察学生的积极参与度和问题提出能力;
- 作业和报告:分析城市经济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
- 教材:选用相关的城市经济学教材;
- 影音资料:结合城市经济案例,使用相关的影音资料;
-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城市经济现象。
以上是《城市经济学教案》的内容。
通过该教案的教学,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城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实证研究技巧,培养对城市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2122134课程名称:城市经济学课程性质:选修课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开课学期:春季学期总学时:51学时总学分:3分先行课程:高等数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简介:《城市经济学》是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
城市经济学以城市的产生、成长,最后达到城乡融合的整个历史过程及其规律,以及体现在城市内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
推荐教材:冯云廷.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书目:[1] 周伟林等.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蔡孝箴.城市经济学〔M〕.上海: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3]夏南凯等.城市经济与城市开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城市规划学刊[J]。
二、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内涵,从宏观和微观的研究角度认识城市与城市系统、城市经济运行、城市经济关系和城市经济规律,具有解决城市公共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在概要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以及理论研究脉络的基础上,选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些理论问题,深入进行文献阅读、理论讲解、问题探讨,从而使学生对城市经济运行理论具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为进行深入细致的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城市经济、城市开发和城市经济的概念界定、城市经济、城市开发、城市规划关系描述。
教学目标:重点掌握城市经济、城市开发的概念;熟悉城市经济、城市开发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城市经济基本内容教学内容:城市经济学的含义、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动因、城市性质与职能、城市经济学涵盖内容与考察对象、城市经济的地位。
《城市经济学》课程标准.pdf
《城市经济学》课程标准(Urban Economics )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任务城市经济学是为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本课程以城市为系统研究城市系统经济运行、城市经济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科学。
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学的理论为指导,运用多种分析的方法,分析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过程中的各种经济现象,揭示城市经济活动和城市发展规律,为国家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管理政策,为发展城市经济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本课程主要为后续的《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设计》、《区域规划》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内涵,从宏观和微观的研究角度认识城市与城市系统、城市经济运行、城市经济关系和城市经济规律,为城乡规划专业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二)具体目标1、专业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城市与区域运行的经济要素与经济机制,了解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方法,掌握基本的城市形成与发展,城市问题与政策,城市管理的经济理论。
2、专业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际经济问题;课程名称城市经济学课程编码08054214 课程类型及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考试/考查考查适用专业城乡规划开课单位建筑系总学时32 总学分 2学习掌握从经济实践中探索一般规律和理论概括的思维方法。
了解并掌握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内涵,从宏观和微观的研究角度认识城市与城市系统、城市经济运行、城市经济关系和城市经济规律,具有解决城市公共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3、职业素质目标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使学生提高观察、思维、推理、判断、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敬业、守信、高效、协作、精益求精等职业道德与素质,使学生能自觉树立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职业习惯的意识。
三、课程设计思路因《城市经济学》课程理论性、实践性较强,在教学中首先必须采用讲授法与案例分析法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其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城市经济学教学大纲
城市经济学教学大纲城市经济学教学大纲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经济学分支,研究了城市发展、城市经济结构、城市规划等方面的问题。
它涉及到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对于我们理解和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城市经济学教学大纲,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一、引言城市经济学的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城市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通过引言,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的重要性。
二、城市发展理论城市发展理论是城市经济学的基础,它主要研究城市的发展模式和演变过程。
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城市发展的不同理论,如中心地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等,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通过对城市发展理论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城市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
三、城市经济结构城市经济结构是城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研究了城市内不同产业的分布和相互关系。
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城市经济结构的分类和变化规律,以及不同产业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还可以探讨城市经济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是城市经济学的重要应用领域,它研究了如何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的发展。
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城市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
同时,还可以探讨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和挑战。
五、城市经济政策城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政策。
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不同类型的城市经济政策,如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并分析它们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还可以讨论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城市经济政策,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六、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城市经济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一部分,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城市经济案例,如某个城市的产业升级、城市规划的成功案例等,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城市经济学教学大纲9ok
《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城镇规划学时:36 学分:2 适用08 级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属性城市经济是指发生在城市中的经济活动。
城市经济学则是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这些经济活动的规律和关系,它主要考察城市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一般规律。
2.教学对象城镇规划专业三年制08级3.教学目的与任务本教材讲述城市经济和城市开发的内容,本书编写主要根据规划师考试大纲要求,将一些其他教材没有编写的内容经济学和开发方面的内容,例如外部性问题、公共经济与公共空间、开发组织管理、项目博弈、资金筹措等内容系统编写在一起,有大量最新实例和复习思考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城市经济活动的规律和关系,并且为以后的规划实习提供普遍性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一)绪论1学时1、概念界定2、城市经济、城市开发、城市规划关系描述(二)城市经济学基本内容1学时1、概述(三)城市经济结构2学时1、城市经济结构概述2、城市产业结构3、城市公共经济(四)城市经济发展机制2学时1、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2、城市经济发展动力机制3、城市经济的“自组织”发展与集中4、城市经济增长5、城市经济的新陈代谢(五)城市经济效益分析2学时1、城市经济整体效益2、城市规模效益3、城市发展水平的考量(六)城市开发概述4学时1、城市发展主导力量2、城市开发的经济动因3、城市开发的相关原理和方法4、城市开发规划的目标、对象、任务和原则(七)城市空间的需求与市场分析4学时1、城市空间需求的影响因素2、城市空间需求类型3、城市空间需求曲线4、城市空间需求预测(八)城市空间开发的投入和产出4学时1、城市空间供给2、城市开发的投入3、城市空间开发的经济收益(九)城市开发的外部效应4学时1、外部效应概述2、城市开发中的外部效应3、城市开发中的外部效应的评价与调控(十)城市基础设施开发4学时1、基础设施概述2、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开发现状3、城市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的职能定位(十一)城市土地开发4学时1、城市土地开发概述2、城市土地开发模式3、城市土地经营4、城市地下开发概述(十二)城市功能区开发4学时1、城市生活区开发2、城市产业区开发3、城市中心区开发4、城市边缘区开发三、学时分配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学生要了解城市经济活动的规律和关系。
《城市经济学》(中级)教学大纲(2010)
《城市经济学》(中级教程)(教学大纲)一、 任务与要求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成为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深入研究城市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发展中出现的城市问题及其对策,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管理的迫切需求。
对于经济工作者,特别是区域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和未来建设管理者来说,研究城市经济运行的理论和实践是必不可少的。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在概要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以及理论研究脉络的基础上,选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深入地文献阅读、理论讲解、问题探讨,从而使学生对城市经济运行理论具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为进行深入细致的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1.了解城市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脉络、重大城市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2.深入阅读城市经济学的经典著作,理解和掌握城市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3.熟悉城市经济研究方法和基本技能。
二、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分四个专题讲解,共计十二章。
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 导论:城市经济学理论与方法1.1 城市经济学:基本概念1.2 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演进1.3 城市经济学的内容体系1.4 城市经济学研究范式与方法本章参考文献和推荐书目[参阅文献]1. 周伟林等编著:《城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2.藤田昌久等著:《集聚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3.奥沙利文著:《城市经济学》第6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思考题]1.城市经济学的核心研究内容是什么?城市经济学理论流派在我国和国外的发展各有何特点?2.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有何特点?请比较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侧重点?专题一、市场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Market For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第二章 城市集聚经济2.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模型假定、模型结论)2.2 集聚经济与城市向心力2.3 城市集聚经济的实证检验与政策涵义2.4 城市发展:专业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阅读与讨论1 主题:专业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对地区创新的影响专业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本章主要参考文献和推荐书目[参阅文献]1. 周伟林等编著:《城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2.克鲁格曼著:《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3.埃德温·S·米尔斯主编:《城市经济学》(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二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4. 费希尔等著:《大都市创新体系—来自欧洲的三个都市地区的理论和案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5. 奥沙利文著:《城市经济学》第6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6. 王雅莉主编:《城市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思考题]1.用规模经济和地区比较优势原理如何解释城市的形成过程?2.农村向城市移民的经济分析中如何解释聚集经济的影响?3.克鲁格曼(Krugman,1992)提出的新经济地理学规模报酬递增模型如何解释聚集经济的向心力?其模型的前提假设条件变化后将出现什么情况?4.请你收集和评论国外城市集聚经济的实证检验研究案例与政策涵义。
《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2122134课程名称:城市经济学课程性质:选修课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开课学期:春季学期总学时:51学时总学分:3分先行课程:高等数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简介:《城市经济学》是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
城市经济学以城市的产生、成长,最后达到城乡融合的整个历史过程及其规律,以及体现在城市内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
推荐教材:冯云廷.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书目:[1] 周伟林等.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 蔡孝箴.城市经济学〔M〕.上海: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3] 夏南凯等.城市经济与城市开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 城市规划学刊,J,。
二、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内涵,从宏观和微观的研究角度认识城市与城市系统、城市经济运行、城市经济关系和城市经济规律,具有解决城市公共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在概要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以及理论研究脉络的基础上,选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些理论问题,深入进行文献阅读、理论讲解、问题探讨,从而使学生对城市经济运行理论具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为进行深入细致的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学时安排:章次内容总课时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城市经济基本内容 4第三章城市经济结构 4第四章城市经济发展机制 4第五章城市经济效益分析 4第六章城市开发概述 4第七章城市空间的需求与市场分析 6第八章城市空间开发的投入与产出 6第九章城市开发的外部效应 5第十章城市基础设施开发 4第十一章城市土地开发 4第十二章城市功能区开发 4合计 51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城市经济、城市开发和城市经济的概念界定、城市经济、城市开发、城市规划关系描述。
【课程大纲】《城市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城市经济学Urban economics课程编号:32371287课程学分:2.0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二、课程内容简介城市经济学是为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
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是对已学的专业知识的深化,课程内容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阐述城市与区域运行的经济要素与经济机制,第二部分是有关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第三部分着重介绍城市形成与发展、城市问题与政策、城市管理的经济理论。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深刻认识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主导作用,掌握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城市经济运行的特有规律。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城市与城市经济学(2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着重了解与城市发展的问题、政策及相关的经济学基础知识2.教学重点与难点:城市的定义,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第一节城市产生的经济与社会基础(0.5学时)一、城市的定义二、城市的产生第二节城市的界定,特征与构成(0.5学时)一、城市的界定和标准二、城市的特征与构成三、城市经济的地位与作用第三节城市发展的历史与未来趋势(0.5学时)一、城市发展的历史二、城市发展的未来趋势第四节城市经济学的性质与内容(0.5学时)一、城市经济学的产生、发展与性质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及主要内容第二章城市化普遍规律(3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着重了解城市化的涵义及城市形成的4个经济学模型。
2.教学重点与难点:城市化的涵义与测度、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影响城市化的规律。
第一节城市化的涵义、起源与测度(0.5学时)一、城市化的涵义与起源二、城市化水平的测试第二节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与相关因素(1学时)一、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二、城市化的相关因素第三节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基本形式(0.5学时)一、城市化发展的曲线与阶段差异二、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第四节影响城市化的经济规律(1学时)一、集聚经济效益二、规模经济效益三、优位经济效益四、外部经济效益第三章世界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城市化道路(2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着重了解我国与世界的城市化道路及发展前景。
《城市经济学》教案
《城市经济学》教案教案:《城市经济学》第一部分:引言在当代社会中,城市经济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城市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文化交流与创新的重要场所。
因此,学习和了解城市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对于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2. 掌握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和现象;3. 了解不同城市发展模式和对经济的影响;4. 分析城市经济中的主要问题和挑战;5. 探讨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本课程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城市经济学基本概念- 城市化概念和定义-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城市经济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2.城市化的发展过程- 城市化的历史演变和各阶段特点 - 城市人口增长和流动性的影响- 城市化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3.城市发展模式与经济影响- 不同城市类型及其特点- 城市规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4.城市经济中的问题与挑战- 城市贫困与社会不平等问题- 城市交通与拥堵问题- 城市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5.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概念和实践- 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第四部分: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理论讲授:通过讲解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使学生对城市经济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案例研究,让学生了解城市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4. 网络资源利用: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扩展,了解城市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
第五部分: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本课程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质量和交流能力。
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课程中文名称:城市经济学课程英文名称:Urban economics课程性质:专业指定选修课考核方式:考查开课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开课学期:6总学时:32总学分:2二、课程目的和任务城市经济学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内涵,从宏观和微观的研究角度认识城市与城市系统、城市经济运行、城市经济关系和城市经济规律,具有解决城市公共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1、对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有正确的认识。
2、了解城市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并掌握其方法论。
3、掌握城市经济规律,城市经济发展战略.4、明确城市与城市现代化的关系,城市中心化趋势的必然性。
5、了解城市人口经济、城市土地经济、城市住宅经济、城市基础设施经济等城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城市的内涵与功能;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集聚经济.第二章城市化普遍规律(2学时)城市化机制;城市化规律;城市化模式;城市化战略。
第三章城市经济增长(4学时)城市经济增长的含义与测度;城市经济增长机制;城市经济增长政策。
第四章城市规模(2学时)城市规模经济与适度经济;城市规模分布。
第五章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结构(2学时)城市土地;土地竟租与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第六章城市基础设施(2学时)城市基础设施的构成与特点;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模式与规模;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现状与问题;城市基础设施的产业化。
第七章城市产业经济(2学时)城市产业分类;城市产业结构;城市产业集群。
第八章城市劳动经济(4学时)城市劳动力市场;城市劳动力就业与失业治理。
第九章城市环境经济(2学时)城市环境构成与城市生态危机;城市环境的经济分析;生态城市建设。
第十章城市交通经济(2学时)城市交通拥挤分析;城市公共交通;城市交通模式;城市交通规则.第十一章城市物流经济(2学时)物流与城市物流;城市物流系统;城市物流政策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学大纲“城市经济学B”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城市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融入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城市经济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运行规律的学科。
本课程是城市规划、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城市发展建设及城市管理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中外在城市化和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熟悉中国城市主要经济活动内容的运行现状及规律,学会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城市管理等领域所遇到的问题。
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内容城市问题的经济学解释、中国的城市化问题、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失业与贫困问题、城市土地经济,城市住宅经济。
2.难点内容城市产生的经济学分析,地租理论与土地区位选择、住宅供求与流通、城市交通拥挤的经济分析。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
六、实验、上机与实训教学条件及内容(无)七、作业要求针对重点内容至少布置4个作业题,形式为理论联系实际的论述题或小型调研报告。
八、考核方式与要求1.知识考核占总成绩的70%,采用期末开卷书面考试的方式评定。
2.能力考核占总成绩的30%,根据听课、作业、质疑、课堂讨论等表现出的能力、素质评定。
九、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 推荐教材:[1] 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 主要参考书:[1] 阿瑟·奥沙利文. 城市经济学(第四版)[M].中信出版社,2003[2] 保罗·诺克斯, 琳达·迈克卡西. 城市化[M].科学出版社,2009[3] 谭善勇,王德起. 城市经济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 菲利普·麦卡恩.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M]. 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5] 丹尼斯·迪帕斯奎尔, 威廉·C·惠顿. 城市经济学与房地产市场[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房地产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覃事娅大纲审核人:董力三课程编号:020*******英文名称:Real Estate Economics学分:2总学时:32。
其中,讲授32学时适用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自然资源学、自然地理学、土地管理与土地法规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该课程适用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属于专业课。
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希望学生能掌握对房地产经济问题的分析方法。
二、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对房地产经济问题的分析方法,锻炼对房地产经济问题的思考能力,并将其运用到将来的实践中。
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内容房地产金融、房地产区位理论、房地产外部性理论、房地产周期理论、房地产泡沫、住宅价格的构成及形成机制、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2.难点内容房地产周期理论、住宅价格的构成及形成机制、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四、教学方法以理论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辅。
五、课程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六、实验、上机与实训教学条件及内容(无)七、作业要求本课程有2次作业,主要是关于房地产金融和住宅价格这两大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八、考核方式与要求1.知识考核占总成绩的60%,主要采用期末书面考试的方式评定。
期末考试采用开卷考试。
2.能力考核占总成绩的40%,根据作业、质疑、课堂讨论和自由选题报告等能力、素质评定。
九、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推荐教材:[1] 曹振良. 房地产经济学通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主要参考书:[1] 谢经荣. 房地产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 简德三,王洪卫. 房地产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熊鹰大纲审核人:董力三课程编号:020*******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s Economics学分:2总学时:32,其中,讲授32学时适用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经济学基础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本课程适用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该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提高环境意识,增强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观念;熟悉有关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经济手段和经济政策,并促进运用基本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基本要求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是一门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工具研究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发展和保护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基本知识:1.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应用解决问题的基本技术;2.环境-经济系统的结构和特征以及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经济原因;3.环境和自然资源经济价值评估的方法;4.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和讨论自然资源的开发、使用和管理问题;5.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和讨论污染控制和管理问题。
三、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损害与效益的价值评估方法,中国的环境经济政策,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
2.教学难点环境恶化的经济学分析,环境价值评估法的选择与使用,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相结合的方法,并应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
六、实验、上机与实训教学条件及内容要求学生课后对某个环境(或自然资源利用)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并撰写研究报告。
七、作业要求根据教学内容与时间合理布置6-8次作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八、考核方式与要求1.知识考核占总成绩的80%,主要采用期末书面开卷考试的方式或学生自己独立围绕专题查阅资料、撰写课程论文进行评定。
2.能力考核占总成绩的20%,其中根据作业、课堂讨论和学习态度等评定。
九、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推荐教材:[1] 马中.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主要参考书:[1] 张帆.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 鲁传一. 环境经济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3] 董小林. 环境经济学[M].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4] [美]汤姆·泰坦伯格.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第5版).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5] [美]Scott J. Callan, Janet M. Thomas. 环境经济学与环境管理:理论、政策和应用[M](第3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中文版“建筑法规A”课程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许广、吴若华大纲审核人:许建和课程编号:0301000205英文名称:Architectural Laws and Regulations A学分:2总学时:32。
其中讲授 32学时适用专业: 建筑学先修课程:建筑设计原理(一)(二)、建筑设计(一)(二)(三)(四)(五)等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适用于建筑学专业四年级本科学生。
本课程根据建筑师职业教育需要,对我国建设领域内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了系统介绍,其主要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更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建设领域内法律规定的相关内容和知识,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的复合型建筑学专业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课程根据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学习国家现行法规与规范同时,使学生了解掌握《建筑法》、《城市规划法》及相关配套法规文件、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相关法律、法规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实际建筑、城市规划工作需要,在建筑活动中自觉遵守国家的相关法规,履行建筑和城市规划岗位职责。
三、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建筑学专业学生应掌握的现行法规与规范;建筑法,城市规划法,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资料;建筑法规的学习方法及要点等。
2.教学难点对建筑法规的实际分析和把握,建筑法规知识的综合运用。
四、教学方法集中讲授建筑法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案例进行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较全面掌握建筑法规的相关知识,能够实际运用建筑法规知识分析案例。
掌握一般建筑工程中经常会出现的的建筑法规现象,及分析方法。
五、课程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六、实验、上机与实训教学条件及内容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观看幻灯录相,通过实例了解建筑法规知识,加强直观教学效果。
七、作业要求根据不同阶段布置案例分析作业,结合课外习题等帮助学生理解巩固章节知识。
八、考核方式与要求本课程为考查课程。
1.知识考核占总成绩的60%,主要采用期末书面考试的方式评定。
期末考试可采用开卷考试。
2.能力考核占总成绩的40%,主要采用教师对学生进行点名,根据平时课堂表现(如按讨论问题次数、听课的认真程度)的方式评定。
九、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本课程为指导性课程,不设定统一教材,有大量专业书籍作为参考书。
1.推荐教材[1] 建设部人事教育司等. 建筑法规教程[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主要参考书:[1] 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实务全书[M]. 北京:法制出版社,1997[2] 国务院法制办农业资源环保司.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释义[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3] 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政策法规司.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暨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指南[M].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4] 国家计委政策法规司.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金融法制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释义[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土木工程建设法规”课程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左恒忠大纲审核人:王忠强课程编号:0301000215英文名称:Construction Law for Civil Engineering学分:1.5总学时:30。
其中,讲授 28学时,实训2学时适用专业: 本大纲适合土木工程类建筑、桥梁、隧道、岩土及工程管理等专业方向四年制本科用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概论、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法律基础等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适用于土木工程类建筑、桥梁、隧道、岩土及工程管理等专业方向四年制本科用,属于专业类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工程建设领域方面的法律知识—建设法规,了解工程建设相关法规的立法目的、原则、程序,了解工程建设法规的执行与守法;使学生受到基本的专业的法律法规知识训练,熟悉、掌握土木工程专业人员执业应具备的法律法规知识,以增强工作中的法律适应意识,树立法制观点,从而培养学生今后进行相关专业工作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运用手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