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概况
2009年以来,我国社会工作得到新发展,制度化建设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力量和显著特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迎来社会政策时代。
期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联合及各部委自身三个层面共计发布了30余项社会工作专业性和相关性政策,其中国务院各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等4个专业性规范性政策,民政部出台了关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和使用的《规划》和《意见》,然后再以各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为突破口,结合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推动了地方性试点探索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从而创造了“上下联动”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机制。
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聚集已经基本上有了雏形。
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共进行了5次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有84126人考试合格成为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已经有320多所高校设立社会工作专科和本科的学历教育,每年培养出1万多名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
共有61所高校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每年可培养1000多名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在社工机构组织方面,截至2012年11月,我国已有1000多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民生、民族团结、社区服务、犯罪矫正等领域为当地群众提供服务。
社工机构数量和质量呈现出全面发展的态势。
同时国务院《规划》提出,实施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基地建设工程,逐步建立50个国家级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基地,
到2020年,培育发展8万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社工机构主要提供青少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司法社会工作、民族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在精神卫生、流动人口、农民工、灾害、信访、拆迁、企业等人群和领域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社会工作专业性未能凸显社会工作想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
由于社工知识理念尚未普遍,人们还不知道社工到底是干什么的。
还有人认为,目前,在社工领域工作的人没有专业知识同样也能干。
因此对社工的专业意义产生怀疑。
实际社会工作职业的缺乏。
缺乏对口的就业岗位,已有的就业岗位也没有相关的职称序列和职业保障制度。
这种“有专业无职业”、“有岗位无职业序列”的状况,极大地刺伤了社工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制约了社会工作专业队伍的壮大。
政府扶持不够,科研实务脱节。
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政府、科研教育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社会工作也需要政府在福利政策、人事制度、就业岗位、财政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校教育工作者、社科院所的理论工作者是发展我国社会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培养人才、推动社工教育、探索社工理论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是,普遍存在着实务经验不足的现象。
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不足。
当前“社工”一词频频出现在学术期刊、学术著作中。
而在大众化的传媒如:报纸、杂志、电视上却沓无
踪迹。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对人民社工概念宣传,突出社工的专业性和提高社工的实践经验,政府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工作的支持,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社工教育工作者加强学术研究与实践经验的结合,推动我国社会工作走向更为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