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的边塞诗有哪些
长安三万里中诗人高适在边塞写的诗
长安三万里中诗人高适在边塞写的诗摘要:边塞诗人高适及其作品概述一、高适简介二、高适边塞诗的创作背景三、高适边塞诗的特点四、代表性作品赏析五、总结正文:边塞诗人高适,字子寿,唐代著名文学家。
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边塞风光和反映戍边将士的生活为主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高适生活在唐朝繁荣昌盛的时期,也是一个边疆战事频繁的时期。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高适创作了许多边塞诗。
这些诗歌作品不仅展示了边塞风光的壮美,更深刻地反映了戍边将士的英勇顽强和艰辛生活。
高适的边塞诗具有以下特点:1.气势磅礴:高适的边塞诗大气磅礴,展现了边塞风光的壮美。
如《登塞上古城》:“长安北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2.抒发豪情:高适的边塞诗表达了戍边将士豪情壮志,如《塞上曲》:“落日平原草萋萋,古来共话的英雄。
”3.描绘实况:高适的边塞诗真实反映了戍边将士的生活,如《饮马长城窟行》:“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4.寓意深刻:高适的边塞诗富含哲理,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下面我们来欣赏几首高适的代表性作品:1.《燕歌行》:这首诗描绘了戍边将士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讽刺了将领的奢侈享乐。
诗中通过对比战士的生死与美人的歌舞,表达了作者对戍边将士的关爱和敬意。
2.《塞上曲》: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风光,表达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
诗中“落日平原草萋萋,古来共话的英雄”一句,抒发了千古英雄的豪迈气概。
3.《登塞上古城》:这首诗通过描绘长安遥望边塞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边塞风光的热爱。
诗中“长安北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的壮观景色。
总之,高适的边塞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边塞战争诗四首之蓟中作又名送兵还作【唐】高适
每愁胡虏翻。
感慨:诗人看到边塞之地如 此萧条,民不聊生,就为胡 虏的反复叛乱而担忧。难道 没有安定边境的奏疏上陈吗? 并不是,而是朝廷偏信某些 无能将领,让他们无功受赏, 令有志之士扼腕长叹。
哪些词表现了这些感慨?
岂无安边书,
诸将已承恩。
每愁
诗人忧心之重,一腔忧 愤尽抒笔端。
想到无才无识者巴结讨好 朝廷即可尸位素餐,不管边地 人民死活,弄得边地狼烟四起, 民不聊生;而有才有识者上书 言事,却石沉大海,不被重用。
抓住文中表现边塞风貌的词,分析本诗描 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光?
策马自沙漠,
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
白日黄云昏。
表现程度之深, 感慨之深
诗人骑马从塞外 千里迢迢赶到蓟 城,登上这座边 城的城墙。只见 边塞苦寒之地, 一片萧条,白日 当中,黯淡无光 的景象。
看到边塞如此萧条的景象,作者有何感慨? 一到征战处,
蓟中作
高 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又名《送兵还作》
作者:
高适,字达夫,郡 望为渤海蓓县。天宝八 载 (749),得睢阳太守 张九皋力荐,举有道科, 授封丘尉。天宝十二载 (753),辞官往河西哥 舒翰幕府,任左骁卫兵 曹、掌书记。安史乱起, 帮助哥舒翰守潼关。广 德元年 (763)任西川节 度使。入朝后任刑部侍 郎,转左散骑常侍,封 渤海县侯。后人编有 《高常侍集》。
已承恩
暗示讽刺: 玄宗偏听偏信。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尽管 自己有着孙武和吴起一样的谋略,但 皇帝不重视也只能空自闭门叹息。抒 发自己报国无门的郁闷之情。
边塞诗主题二:对将帅腐败无 能的嘲讽,表现报国无门,壮 志难酬的苦闷。
高适最出名的边塞诗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有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有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有:01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此诗通过丰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风光图,反映了边塞生活中恬静祥和的一面。
盛唐边塞诗的产生,与大唐的国力有关。
大唐将势力拓展到西域,在那里设置了安西都护府。
很多诗人都有过边塞经历,或出使西域,或从军西征,军旅生涯、边塞风光给了诗人无尽的素材与灵感。
02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岑参曾跟着主将封长清屯兵轮台(今新疆轮台县,一说乌鲁木齐),故多边塞之作,我们所熟知的名作还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与那些没到过边塞的诗人的作品相比,岑诗真实地刻画了边塞风光,展现了守边将士的艰苦环境,当然了也展示了大唐的军威。
03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李颀是盛唐豪侠型诗人。
这是给他带来较大声誉的边塞诗。
诗中缺乏鲜亮的色调,铺天盖地的野云,纷纷雨雪、哀鸣胡雁等阴冷的意象,蕴含着狂生陌路的郁勃不平之气,透出一种极苍凉的悲怆情怀。
在盛唐诗人群中,有一批不是边塞诗人的诗人,写出了刚健而具有骨力的边塞诗:04《从军行》/王昌龄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盛唐边塞诗人是谁和谁
盛唐边塞诗人是谁和谁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字达夫,世称“高常侍”。
主要作品《高常侍集》,代表作如《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书画家王靖先生作品高适诗、《蓟中作》、《九曲词三首》唐朝四大边塞诗人是谁解答:唐朝四大边塞诗人: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另附简介:①高适:字达夫,渤海修(今河北沧县)人,世称“高常侍”。
有《高常侍集》。
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
高适诗中的优秀作品大多数都作于北上蓟门、浪游梁宋时期。
他在蓟门时期,写了《蓟门五首》,他在梁宋创作了他边塞诗中最杰出的代表作《燕歌行》,这也是唐代边塞诗中的现实主义的杰作。
②王昌龄:字少伯,长安人。
世称王龙标。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都是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
诗体多用易于入乐的七绝。
和高、岑多用七言古诗不同。
他的《从军行》向来被推为边塞的名作。
他的'《出塞》诗曾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王昌龄对七绝用力最专,成就最高,后代称为“七绝圣手”。
③岑参:南阳人,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有《岑嘉州集》。
《走马穿行奉送出师西征》是岑参边塞诗中杰出代表作之一。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则是写唐军出征的名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说是和前两诗鼎足而三的杰作。
④王之涣:是一个年辈较老的盛唐边塞诗人,只时可惜诗篇遗留下来的极少。
但《凉州词》一首却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的名作。
他的另一名作则是脍炙人口的《登鹳雀楼》。
边塞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高适的著名诗作
高适的著名诗作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豪放、豁达、洒脱著称,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下面就为您介绍高适的几首著名诗作。
首先是《塞上曲》:
翩翩起舞出塞来,马蹄所至尽辽阔。
黄沙漫漫掩征途,大漠苍苍烟云收。
豪情万丈心如铁,壮志凌云气如虹。
羌笛声声催人急,战鼓隆隆动乾坤。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将士们的豪情壮志和壮丽景象,展现出高适的豪放、豁达和洒脱的气质。
其次是《登高望远》:
登高望远意飞扬,万里山河入眼眶。
云卷云舒随天意,花开花落任西东。
长风破浪何所惧,壮志凌云自不穷。
豪情满怀天地间,不枉人间走一遭。
这首诗表达了高适的豁达和洒脱,展现出他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
此外,高适还有很多著名的诗作,如《燕歌行》、《古从军行》等,这些诗作都充分展现了高适的豪放、豁达、洒脱的气质和才华横溢的文学天赋。
总之,高适的诗作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通过欣赏高适的诗作,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边塞文化和边塞将士们的豪情壮志,也能够在文学艺术中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启迪。
高适写过的边塞诗有哪些
高适写过的边塞诗有哪些高适是唐代大臣、诗人。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适写过的边塞诗,欢迎大家阅读!1、《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2、《塞下曲》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3、《塞上》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4、《蓟门行五首》(一)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
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二)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
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
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
(三)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
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四)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五)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5、《效古赠崔二》十月河洲时,一看有归思。
风飙生惨烈,雨雪暗天地。
我辈今胡为,浩哉迷所至。
缅怀当途者,济济居声位。
邈然在云霄,宁肯更沦踬。
周旋多燕乐,门馆列车骑。
美人芙蓉姿,狭室兰麝气。
金炉陈兽炭,谈笑正得意。
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士。
我惭经济策,久欲甘弃置。
君负纵横才,如何尚憔悴。
长歌增郁怏,对酒不能醉。
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
6、《钜鹿赠李少府》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
投壶华馆静,纵酒凉风夕。
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
7、《东平留赠狄司马(曾与田安西充判官)》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
高适边塞诗鉴赏
高适边塞诗鉴赏一、浓烈炽热的爱国情怀高适的人生是幸运的,他66年的人生有近50年生活在唐王朝的全盛时代。
当时的社会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思想开放、文化繁荣,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唤起了高适高涨的进取之心和爱国情怀,这在他的边塞诗里得到充分体现,成为反复吟唱的主题。
积雪与天迥,屯军连塞愁。
谁知此行迈,不为觅封侯。
——《送兵到蓟北》高适一生曾有两次到东北边塞的经历,这是他第二次以封丘尉职送兵到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辖区的青夷军时所作。
北国边塞广袤无垠,极目远眺,冰雪连天,军营中弥漫着忧苦的气氛和厚重的愁绪。
然而诗人千里送兵,并不为个人的立功封侯而来,而是有意贡献自己满腹的才学和安边之策。
书塞景之苦,诉屯军之愁,实际是为了凸显自己投笔从戎的书生意气和一展抱负的豪迈气概。
高适入仕较晚,50岁才获授封丘尉职,但他始终“喜言王霸大略”,胸中充满着一种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激情。
高适的入仕之路颇为曲折,曾两次应试不中,在外游历十多年,企图通过入幕来入仕。
因此,在很长时间里,他把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希望寄托在别人的援引入仕上,故有很多“投刺”之作。
一生徒羡鱼,四十犹聚萤。
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乘兴宜投辖,邀欢莫避骢。
谁怜持弱羽,犹欲伴鹓鸿。
——《陪窦侍御泛灵云池》在这类诗中,高适对援引者的形象、才华、功绩、威望给予了过多的赞美,最后道出希望得到提携援引之意,体现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与紧迫感。
高适的边塞诗不仅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怀,对朋友建功立业的期待同样热切。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高。
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
料君终自致,勋业在临洮。
——《送蹇秀才赴临洮》蹇秀才本蓄“千里”之志,然而双鬓染霜,尚无成就,现在投笔从戎,远走塞外。
征程之难,希望不要畏惧,勇敢前行。
依君雄笔之文才,宝刀之武略,只要自我发奋,一定能在临洮成就勋业。
通篇洋溢着对友人从军出塞的赞美,对建功立业期望的热切,既是激励他人,实际也是诗人抱负的真实写照。
高适最有名的十首边塞诗
高适最有名的十首边塞诗1、武威同诸公过杨七山人得藤字[唐代]高适幕府日多暇,田家岁复登。
相知恨不早,乘兴乃无恒。
穷巷在乔木,深斋垂古藤。
边城唯有醉,此外更何能。
2、送裴别将之安西[唐代]高适绝域眇难跻,悠然信马蹄。
风尘经跋涉,摇落怨暌携。
地出流沙外,天长甲子西。
少年无不可,行矣莫凄凄。
3、别董大[唐代]高适十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塞下曲·君不见芳树枝[唐代]高适君不见芳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
君不见梁上泥,秋风始高燕不栖。
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婵娟守空闺。
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鸟夜啼。
5、别冯判官[唐代]高适碣石辽西地,渔阳蓟北天。
关山唯一道,雨雪尽三边。
才子方为客,将军正渴贤。
遥知幕府下,书记日翩翩。
6、题李别驾壁[唐代]高适去乡不远逢知己,握手相欢得如此。
礼乐遥传鲁伯禽,宾客争过魏公子。
酒筵暮散明月上,枥马长鸣春风起。
一生称意能几人,今日从君问终始。
7、蓟中作[唐代]高适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8、部落曲[唐代]高适蕃军傍塞游,代马喷风秋。
老将垂金甲,阏支着锦裘。
雕戈蒙豹尾,红旆插狼头。
日暮天山下,鸣笳汉使愁。
9、同群公十月朝宴李太守宅[唐代]高适良牧征高赏,褰帷问考盘。
岁时当正月,甲子入初寒。
已听甘棠颂,欣陪旨酒欢。
仍怜门下客,不作布衣看。
10、金城北楼[唐代]高适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高适著名的边塞诗
高适著名的边塞诗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翻译】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
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
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赏析】《塞上听吹笛》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
此诗用明快秀丽的基调和丰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反映了边塞生活中安详、恬静的一面。
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诗的首句“雪净胡天牧马还”,即冰雪消融后,戍边战士们赶着马群归来。
“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胡是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
乍一看,这句诗只是简单的对边塞地区的实景进行了描写。
其实,它还有着深远的含义,是促成边塞生活恬静祥和的主要原因。
据《过秦论》载: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因此这里的“牧马还”,除了有牧马归来之意外,另一层含义就是胡马北还,边烽暂息的意思。
由此可见,“雪净”也象征着边塞地区紧张局势得以解除的意味。
总的来看,这句诗便为全诗奠定了一个恬静祥和的基调。
次句“月明羌笛戍楼间”,紧承首句诗意,进一步营造恬静祥和的气氛。
即月光皎洁,戍边战士们在戍楼间吹奏起了羌笛。
“戍楼”,即报警的烽火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也只有在“雪净胡天牧马还”的大环境下,戍边的战士们才得以能够吹奏羌笛。
那么战士们为什么要在月夜吹奏羌笛呢?“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试问这饱含离情的《梅花落》,它要飘向何处?仿佛像梅花一样,被风吹一夜就落满了关山。
这里高适运用了一语双关的艺术手法。
一方面,它指想象中的梅花。
另一方面,它又指古代笛曲《梅花落》。
《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高适这里便用此来关合戍边战士们的思乡之情。
读到这里,我们便知道了戍边战士之所以在戍楼吹奏羌笛,是因为内心对家乡的思念。
那么这份思念有多重呢?正如诗中所说,思念就像是那梅花,随风一吹,一夜之间,就落满了关山。
李白曾有诗云:“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与高适此诗异曲同工。
边塞诗人----高适
后世影响
高适的诗对边塞诗派的有着重要 的作用。写边塞,苍茫而不凄凉, 赋送别,荒渺而不凄切,皆脱前 人窠臼,开一代诗风,其诗又以 厚重深沉著称,擅长古风,所写 边塞诗在冰寒之中包含着热力, 在荒凉之中蕴涵着活力,是边塞 诗派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
边塞诗人-----高适
代表作如《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 《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 歌颂了战士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也 写出了他们从军生活的艰苦及向往和平的美 好愿望,并揭露了边将的骄奢淫逸、不恤士 卒和朝廷的赏罚不明、安边无策,流露出忧国 爱民之情。高适有些赞美不义战争、歧视少 数民族的作品,如《李云南征蛮诗》等,是这 类诗歌的糟粕。 人物生平诗歌风格
“雄浑悲壮”是高适的边塞诗的突出 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 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 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 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 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 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 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
历史评价
高适与岑参边塞诗的异同
高适与岑参边塞诗的异同边塞诗,听着就有一种粗犷的气息。
高适和岑参这两位诗人,都是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但他们的风格却各有千秋,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1. 高适的边塞诗:豪情万丈高适,这位大诗人,他的边塞诗可是充满了豪情和气概。
让我们先来看看他的风格。
1.1 描写自然风光高适的诗,多半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
比如他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这两句诗,读起来有种风雪呼啸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那辽阔的边疆。
高适特别擅长通过自然风光来衬托诗人的情感,用“北风吹雁”这样的描写,极具震撼力。
1.2 表达个人情感高适的诗,还特别注重个人的情感抒发。
他在《阮郎行》中提到的“汉家青垣,塞上长云”,就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透过他的诗,我们能感受到他对家国的深沉感情,像是给人的心里抹了一层浓浓的乡愁。
2. 岑参的边塞诗:柔中带刚岑参的边塞诗,又是一番风味。
他的诗风不同于高适,更多了些柔美,也多了点奇幻的色彩。
2.1 描写奇特景象岑参的诗,特别注重边塞的异域风情。
他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征》就很有代表性:“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种描述,给人一种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画面感,仿佛让人穿越到了那风沙漫天的边疆。
2.2 表现民族风情岑参的诗,还充满了对异民族风情的描绘。
在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冰天雪地,雪中白头”这样的词句,把雪山、冰川等自然景观描写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北疆的严寒和孤独。
3. 高适与岑参的共同点:情感真挚虽然高适和岑参在边塞诗上各有特色,但他们的诗歌也有不少相似之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都以边塞为题材无论是高适还是岑参,他们的诗歌主题都是围绕边塞展开的。
他们通过对边疆自然风光和军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不同的情感色彩,构成了边塞诗的丰富画卷。
3.2 都充满了对家国的情怀两位诗人,虽然风格不同,但在对家国的感情上却是一致的。
高适通过对边塞的描写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岑参则通过对战争的描述表达对国家的担忧。
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集锦
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集锦 高适和岑参都是有名的边塞诗人, 二人的作品各有春秋,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 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集锦,欢迎参考阅读! 岑参的边塞诗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3、《碛中作 》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4、《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6、《火山云歌送别 》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集锦
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集锦本文是关于岑参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高适和岑参都是有名的边塞诗人,二人的作品各有春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集锦,欢迎参考阅读!岑参的边塞诗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3、《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4、《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6、《火山云歌送别》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高适的边塞诗七言绝句
高适的边塞诗七言绝句
1. 《边疆赋》
“烽火不断传万里,战士守疆何惧危。
”就像那长城上的勇士,无畏风吹雨打,守护着我们的家园,高适笔下的边疆战士不也是这样勇敢吗?
2. 《塞外行》
“骏马飞驰踏边疆,风沙难掩壮志长。
”这多像我们追逐梦想的样子呀,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勇往直前,高适的诗不就是这样激励着我们吗?
3. 《边关月》
“冷月高悬照戍楼,寒光照亮战士愁。
”哎呀,那月光仿佛能懂战士们的心思,就如同生活中的我们,也会有自己的忧愁啊,高适可真是写出了这种感觉。
4. 《塞外情》
“胡琴声声诉离情,战士心中思念萦。
”就好像那离家的游子,心中的思念无尽头,高适诗中的情感是多么真挚啊。
5. 《烽火夜》
“烽火连连照夜空,守疆热血染猩红。
”这不就像是那燃烧的斗志,无论如何都不会熄灭,高适的边塞诗真的让人热血沸腾啊!
6. 《边城忆》
“边城旧景入眼帘,往昔岁月涌心间。
”这和我们回忆过去美好时光不是一样吗?高适的诗就是能勾起这样的思绪。
7. 《塞北雪》
“大雪纷飞覆边疆,银装素裹裹寒装。
”这场景多像冬天我们裹着厚棉袄的样子呀,高适的描写真是生动极了。
8. 《边疆魂》
“边疆英魂永不灭,浩气长存天地间。
”这不就是那些英雄的写照吗?高适真的把这种精神刻画得太深刻了。
9. 《塞外行吟》“孤骑独行边。
高适岑参与边塞诗
三、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人物
(一)高适
1、生平经历: 2、边塞诗的内容: 1)歌颂将士安边卫国的英勇斗志;
2)表现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揭露军中将士间的苦 乐不均,鞭挞了边将的腐败荒淫;
3、边塞诗的特点:
1)大多采用长篇咏怀式的五言古诗,夹叙夹议, 直抒胸臆,将边塞见闻、功名志向、不遇的感慨 和对边事的议论糅合在一起,如《淇上酬薛三据 兼寄郭少府微》;
3)反映各民族之间的互相往来以及关系的融洽;
《奉陪封大夫宴》:“座参殊俗语,乐杂异方声”; 《赵将军歌》:“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将军
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
4)描绘边疆奇异风光;
《走马川行》:“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3)描绘了边地异域的奇情异彩; 4)擅长七言歌行体;
2、不同点:
1)高:“悲壮”——岑:“雄奇壮丽” 2)高:夹叙夹议,直抒胸臆——岑:长于描写,寓情于景 3)高:浑朴质实,多用写实手法;
岑:瑰奇峭拔,颇具浪漫主义色彩; 4)高:继承汉魏风骨;
岑:汲取和融会六朝以来的诗歌艺术创作经验
4、描绘边塞风光和边地人民的生活习俗。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 八月即飞雪。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 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 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 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 马行处。
2)部分采用七言歌行,气势沉雄,音调流畅,如 《燕歌行》;
(二)岑参
1、生平经历 2、边塞诗的内容: 1)真实反映了当时的边疆战争;
《走马川行》、《轮台歌》、《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
高适的边塞诗10首
高适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他以写边塞之事而闻名。
以下是高适10首边塞诗:1.《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2.《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3.《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4.《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塞上闻笛》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5.《蓟中作》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6.《自蓟北归》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7.《入昌松东界山行》鸟道几登顿,马蹄无暂闲。
崎岖出长坂,合沓犹前山。
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
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
8.《河西送李十七》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
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高价人争重,行当早着鞭。
9.《别韦五》徒然酌杯酒,不觉散人愁。
相识仍远别,欲归翻旅游。
夏云满郊甸,明月照河洲。
莫恨征途远,东看漳水流。
10.《别刘大校书》从前京华去,知君才望新。
应犹作赋好,莫叹在官贫。
且复伤远别,不然愁此身。
清风几万里,江上一归人。
有玉门关的边塞诗
有玉门关的边塞诗
以下是一些有玉门关的边塞诗:
1. 《玉门关盖将军歌》- 岑参
盖将军,真丈夫。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
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
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
2.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3.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塞上闻笛》- 高适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4.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高适写的诗10篇高适诗
高适写的诗10篇高适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总结计划、党团报告、活动方案、制度手册、名言警句、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ummary plans, party reports, activity plans, system manuals, famous sayings, blessing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高适写的诗10篇高适诗高适的诗对边塞诗派的有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适的边塞诗有哪些高适的边塞诗有哪些
高适的’边塞诗有哪些
1、《酬裴秀才》
男儿贵得意,何必相知早。
飘荡与物永,蹉跎觉年老。
长卿无产业,季子惭妻嫂。
此事难重陈,未于众人道。
2、《酬陆少府》
朝临淇水岸,还望卫人邑。
别意在山阿,征途背原隰。
萧萧前村口,唯见转蓬入。
水渚人去迟,霜天雁飞急。
固应不远别,所与路未及。
欲济川上舟,相思空伫立。
3、《酬马八效古见赠》
深崖无绿竹,秀色徒氛氲。
时代种桃李,无人顾此君。
奈何冰雪操,尚与蒿莱群。
愿托灵仙子,一声吹入云。
4、《蓟门行五首》
(一)
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
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二)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
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
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
(三)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
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四)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五)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5、《效古赠崔二》
十月河洲时,一看有归思。
风飙生惨烈,雨雪暗天地。
我辈今胡为,浩哉迷所至。
缅怀当途者,济济居声位。
邈然在云霄,宁肯更沦踬。
周旋多燕乐,门馆列车骑。
美人芙蓉姿,狭室兰麝气。
金炉陈兽炭,谈笑正得意。
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士。
我惭经济策,久欲甘弃置。
君负纵横才,如何尚憔悴。
长歌增郁怏,对酒不能醉。
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
6、《钜鹿赠李少府》
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
投壶华馆静,纵酒凉风夕。
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
7、《东平留赠狄司马(曾与田安西充判官)》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
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
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
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
森然瞻武库,则是弄儒翰。
入幕绾银绶,乘轺兼铁冠。
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
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
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
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
将军既坎壈,使者亦辛酸。
耿介挹三事,羁离从一官。
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
8、《过卢明府有赠》
良吏不易得,古人今可传。
静然本诸己,以此知其贤。
我行挹高风,羡尔兼少年。
胸怀豁清夜,史汉如流泉。
明日复行春,逶迤出郊坛。
登高见百里,桑野郁芊芊。
时平俯鹊巢,岁熟多人烟。
奸猾唯闭户,逃亡归种田。
回轩自郭南,老幼满马前。
皆贺蚕农至,而无徭役牵。
君观黎庶心,抚之诚万全。
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鲜。
能奏明廷主,一试武城弦。
9、《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
邦牧今坐啸,群贤趋纪纲。
四人忽不扰,耕者遥相望。
粲粲府中妙,授词如履霜。
炎炎伏热时,草木无晶光。
匹马度睢水,()清风何激扬。
校缗阅帑藏,发廪欣斯箱。
邂逅得相逢,欢言至夕阳。
开襟自公馀,载酒登琴堂。
举杯挹山川,寓目穷毫芒。
白鸟向田尽,青蝉归路长。
醉中不惜别,况乃正游梁。
10、《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适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
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
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
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
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
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
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
11、《寄孟五少府》
秋气落穷巷,离忧兼暮蝉。
后时已如此,高兴亦徒然。
知君念淹泊,忆我屡周旋。
征路见来雁,归人悲远天。
平生感千里,相望在贞坚。
12、《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圣代务平典,輶轩推上才。
迢遥溟海际,旷望沧波开。
四牡未遑息,三山安在哉。
巨鳌不可钓,高浪何崔嵬。
湛湛朝百谷,茫茫连九垓。
挹流纳广大,观异增迟回。
日出见鱼目,月圆知蚌胎。
迹非想像到,心以精灵猜。
远色带孤屿,虚声涵殷雷。
风行越裳贡,水遏天吴灾。
揽辔隼将击,忘机鸥复来。
缘情韵骚雅,独立遗尘埃。
吏道竟殊用,翰林仍忝陪。
长鸣谢知己,所愧非龙媒。
13、《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故人亦不遇,异县久栖托。
辛勤失路意,感叹登楼作。
清晨眺原野,独立穷寥廓。
云散芒砀山,水还睢阳郭。
绕梁即襟带,封卫多漂泊。
事古悲城池,年丰爱墟落。
相逢俱未展,携手空萧索。
何意千里心,仍求百金诺。
公侯皆我辈,动用在谋略。
圣心思贤才,朅来刈葵藿。
14、《酬司空璲少府》
飘飖未得意,感激与谁论。
昨日遇夫子,仍欣吾道存。
江山满词赋,札翰起凉温。
吾见风雅作,人知德业尊。
惊飙荡万木,秋气屯高原。
燕赵何苍茫,鸿雁来翩翻。
此时与君别,握手欲无言。
15、《酬李少府》
出塞魂屡惊,怀贤意难说。
谁知吾道间,乃在客中别。
日夕捧琼瑶,相思无休歇。
伊人虽薄宦,举代推高节。
述作凌江山,声华满冰雪。
一登蓟丘上,四顾何惨烈。
来雁无尽时,边风正骚屑。
将从崖谷遁,且与沉浮绝。
君若登青云,余当投魏阙。
16、《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17、《塞下曲》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18、《塞上》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19、《酬鸿胪裴主簿雨后睢阳北楼见赠之作(一作王昌龄诗)》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
有怀晨昏暇,相见登眺目。
问礼侍彤襜,题诗访茅屋。
高楼多古今,陈事满陵谷。
地久微子封,台馀孝王筑。
裴回顾霄汉,豁达俯川陆。
远水对秋城,长天向乔木。
公门何清净,列戟森已肃。
不叹携手稀,恒思着鞭速。
终当拂羽翰,轻举随鸿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