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体免疫教案 北师大版
生物《人体免疫》教案(附教学反思)(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人体免疫(附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2)理解特异性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学生打预防针的亲身经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为提高人口素质所进行的计划免疫的重要性,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在医药卫生事业和传染病的预防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特异性免疫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原因是,首先要考虑到学生对免疫的基础知识比较生疏,其次是这个内容中基本概念较多,有的概念(如:抗体、抗原)学生较难理解。
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实例与教材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
教材中举了水痘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的变化及结果来说明抗体、抗原及特异性免疫等几个基本概念,因此,水痘病毒例子一定要结合课件、图片、教具模型讲清楚。
〖设计思路〗本节课内容是第13章“健康地生活”第3节的内容,前面学习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拒绝吸烟、酗酒、吸毒,为人类创建健康的生活环境,以及预防传染病等知识,本节课首先从人健康的生活、学习、工作开始,结合人们身边存在传染病的实际例子,课前设计一份表让学生带回家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自己曾经患过的病、家里人患的病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与学生一起进入“人体的免疫”的学习。
通过学生调查情况启发学生指出人体的免疫,教学中力求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和教学资源,突破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这一教学难点,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课在学习过程中分三大块,一是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它的范围、特性、作用、形成;二是通过水痘病毒的例子,学习抗原、抗体以及特异性免疫的概念,总结得出免疫的概念;三是学习计划免疫。
从着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协助下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去探索,尝试由传统教学方法向研究性教学方法的转变。
第13章 第3节 人体免疫 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13章第3节《人体免疫》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十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在前面学了健康及其条件和传染病的知识后,同学们就会发现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有大量的病原体,为什么有的人容易生病,而有的人却不容易生病呢?顺理成章的就要学习第十三章《人体免疫》。
而本课是本章的基础,了解了本节的内容,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免疫形成完整、清晰的认识,还为后面学习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做了铺垫。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探究免疫的类型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现象,让学生从感性知识入手,进行观察、对比后得出结论,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在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发展和升华,也为后面其它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2)分析资料及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重点;(2)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感受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形成合作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重点: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难点: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及教师引导、讲授,学生小组讨论等互动交流的形式来突出教学重点;在学生探究实验后具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及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录像和动画,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2、分组实验材料:制作课件辅助教学、导学案。
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景激趣、明确目标(2分钟)【导入】提问:日常生活中,同样是吃了鱼虾等食物,有的人会出现过敏现象,这是为什么?当有些病人需要器官移植时,为什么要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器官?在流感流行期间,为什么有的的人容易被传染,而有的人不易被感染?为什么患过腮腺炎的人一般不会再患第二次?这与人体的免疫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七年级生物下册13.3《人体免疫》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1.下列哪个器官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A.皮肤
B.肺
C.肝
D.胃
2.以下哪种疾病属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A.感冒
B.风湿性心脏病
C.骨折
D.糖尿病
3.免疫系统的哪个功能是抵御病原体侵害?
A.免疫防御
B.免疫自稳
C.免疫监视
D.免疫记忆
4.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过敏反应?
A.皮肤过敏
B.食物中毒
A.感冒
B.风湿性心脏病
C.癌症
D.糖尿病
9.免疫检测是通过检测免疫指标,诊断和监测疾病,如传染病、免疫系统疾病等。以下哪种疾病可以通过免疫检测来诊断?
A.骨折
B.新冠肺炎
C.贫血
D.高血压
10.保持免疫平衡有助于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以下哪种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持免疫平衡?
A.熬夜
B.锻炼身体
C.暴饮暴食
C.免疫系统对病原体感染的清除
D.免疫系统在不同阶段对病原体的不同应答
7.疫苗是通过接种疫苗,诱导免疫系统产生记忆应答,提高对特定病原体的防御能力。以下哪种疾病可以通过接种新冠疫苗来预防?
A.流感
B.新冠肺炎
C.艾滋病
D.乙肝
8.免疫治疗是利用免疫细胞或免疫调节剂,治疗某些疾病,如癌症、自身免疫病等。以下哪种疾病可以通过免疫治疗来治疗?
D.抽烟喝酒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认真作答,及时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将在课后进行批改,为大家提供反馈和指导。
教学反思与总结
首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讲授法为主,结合案例研究和讨论,以及角色扮演和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资源的辅助,如PPT、视频和在线工具,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效果良好。
第13章-3节-人体免疫优秀优秀教案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教学设计任教学科:生物上课年级:七年级教学课题:强大的免疫系统(1课时)一、教材及学情分析“人体免疫”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章第3节“人体免疫”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知识比较抽象,而且“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都比较难理解,我们从健康的生活开始,结合人体的三道防线,从学生自己接种过的疫苗认识特异性免疫的专一性。
让学生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得我们更直观地认识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使我们更容易进入“人体的免疫”的学习。
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有关人体健康的知识,如血液的功能、传染病。
但学生接触到有关免疫的科普知识少,对人体免疫的认识停留在打预防针这种单一方式上。
学生从幼儿起已经接种疫苗,对打预防针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学习积极性高,非常希望学习人体免疫的知识。
我在教学设计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材的内容加以适当扩充,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另外在实验和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会产生很多生成性的问题。
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自身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大胆取舍,以助于学生掌握。
二、教学目标1.能够描述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及作用2.能说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联系及区别3.通过自主实验认识免疫系统的组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并且懂得更好的促进健康生活的生命观念,三、教学内容1.课前前置实验“小苹果实验”——科学探究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联系及区别——理性思维3.计划免疫、健康生活——社会责任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抗原及抗体;计划免疫难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抗原及抗体五、教学设计1.导入图片:2016年成都雾霾的困扰视频:雾霾侵入人体人体每天接触这么多病菌、遭受其危害,却没有时刻生病,因为有着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
学生在欣赏视频后伴随提问回忆已有知识,步入老师设置的教学情境。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十三章 健康地生活 第3节 人体免疫》公开课教案_5
《人体免疫》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人体免疫”是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13章“健康地生活”中第3节,是本章教学的重要内容。
本节虽然涉及了免疫系统的知识,但难度和深度不大,包含2个较为重要的上位概念:●人体具有防御功能,能识别“自己”和“非几”成分,排斥和破坏“非几”成分,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能有效地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预防传染病。
2.学情分析人体免疫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相对陌生和抽象,在人体的三道防线中,之前讲过的皮肤的保护功能,也在血细胞的学习中认识了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但对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学生没有具体的概念。
虽然学生平常都接种过疫苗,但是学生也不知道其中的原理。
本节对学生的要求不高,主要是普及学生相关方面的常识,对免疫和疫苗有进一步的科学认识。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确定本节内容和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1)说出免疫的概念,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出抗原、抗体的概念。
(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2. 能力目标(1)解释生活中与人体免疫有关的现象,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
(2)列表总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积极参加预防接种和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养成健康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说出免疫的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教学难点(1)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理解抗原、抗体的概念。
四、教学策略讲授式教学、讨论式学习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六、教学过程。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13.3 人体免疫19
第3节人体免疫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人体抵抗入侵微生物(病原体)的三道防线。
(2)区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3)说出人体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组成的。
(4)描述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5)举例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2. 能力目标尝试在问题引领下,对图文资料进行分析说明、比较归纳,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生命健康的价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认同疫苗对于人类预防传染病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教学难点:特异性免疫。
三、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处理适当补充图文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人体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的过程。
区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设计思路(1)免疫系统的结构学生相对陌生,但免疫防御的功能较好理解。
如皮肤割伤后伤口红肿、水痘或接种疫苗等生活经验是学生十分熟悉的。
因此,从功能和生活经验出发是有效手段。
(2)根据免疫功能和人体的三道防线,补充材料。
(3)本节课知识点较多且相对分散,应设计针对性强的图文资料辅助学生理清概念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情景设置PPT图片:检查扁桃体展示课题:人体免疫问:我们生活的空间中有大量的病原体,但人却很少生病这得益于什么呢?(人体免疫的防御功能)二、新课讲授:1.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PPT:皮肤屏障作用,阻隔病原体,皮肤分泌物乳酸脂肪菌杀菌,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2)第二道防线—人体内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PPT: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吞噬细胞: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3)第三道防线—人体内的免疫细胞简介免疫细胞由免疫器官分泌(如扁桃体、脾、淋巴结等)。
PPT:人体主要免疫细胞:①吞噬细胞②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③T淋巴细胞(分泌淋巴因子)PPT:抗原、抗体、淋巴因子。
视频:抗体的作用PPT:抗体清除病原体模式图。
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生来就有,对多数病2.归纳:免疫类型第二道防线原体起作用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后天形成,具有特异性。
2019春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章 第3节 人体免疫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第3节人体免疫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理解特异性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1)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2)通过学生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以及,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3)通过交流,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学生打预防针的亲身经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为提高人口素质所进行的计划免疫的重要性,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在医药卫生事业和传染病的预防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介绍主要疾病对人体的危害,使学生关爱生命,从而对学生进行人口素质教育;及卫生习惯教育。
培养学习关注社会生活的主人翁意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特异性免疫,有的概念(如:抗体、抗原)学生较难理解。
教学难点:特异性免疫三、课型:新授课型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综合分析,教师指导等相结的方法五、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
六、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师:在秋冬换季时,正是感冒流行的季节,有的人始终很健康的生活,工作,学习,而有的人却未能幸免。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打预防针的经历,这些事实与人体的什么功能有关?生:健康的身体,打预防针……师:请同学们把课前做的调查表拿出来交流。
流感麻疹乙肝其他学生父亲母亲其他生1:我患过流感,麻疹生2:我出过水痘,我父母也出过(通过调查表激趣导入)(二)新授师:请同学们看这个问题:人体完整的皮肤有保护作用,损伤感染的皮肤出现红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展示皮肤发炎的图片,组织学生讨论回答生:白细胞将细菌杀死。
师:皮肤是我们人体的屏障,同时,某些分布在心脏,鼻、喉和肠道等器官官腔内壁的组织也是人体的屏障。
另外还有汗腺、皮脂腺的分泌物对某些病菌也有抑制作用。
七年级生物下册 13.3《人体免疫》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13.3 人体免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3、说出计划免疫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通过交流,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结合自身打预防针的经历,认识计划免疫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区分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三、教学难点抗原、抗体的判断。
四、教学过程师: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有许多病原体,这些病原体一旦侵入人体,就可能引起疾病,损害人的健康。
人为什么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生:与人体的免疫有关。
师:说得很好,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三节----人体免疫,请大家一起来读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生:阅读学习目标。
师:其实人之所以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主要是因为我们人体有三大防线,具体是什么呢?下面请大家观看一个有趣的视频,并尝试总结人体的三道防线。
(播放视频)生:观看视频。
师: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师:哪位同学来尝试总结一下人体的三道防线?生:第一道:皮肤和黏膜第二道: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师:回答得特别棒!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具体认识这三道防线。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清洁的皮肤上,2小时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被消灭了。
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这说明皮肤具有什么样的功能?生:皮肤能分泌杀菌物质。
师:很好,皮肤对病菌还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展示动画)生:阻挡作用。
师:很好,前面我们也学过了皮肤的结构,其中,它的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可以起到阻挡病菌的作用,皮肤与外界直接接触,呼吸道和消化道也是这样,它们有是靠什么来实施保护功能的呢?生:……师:呼吸道和消化道都有黏膜,而呼吸道的黏膜上还有纤毛,能够清扫异物,跟外界直接接触的皮肤和黏膜就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的功能主要体现在:1、阻挡或杀死病原体;2、清扫异物。
如果皮肤受损了,会出现什么状况?生:人体出现炎症。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3.3人体免疫教学设计
在讲授新知识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介绍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并解释它们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2.抗原和抗体:详细讲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特点及相互关系,通过实例和图示,使学生理解抗原如何引发免疫反应,抗体如何特异性地识别和结合抗原。
-结合生活实例,如感冒、疫苗接种等,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图表等,使抽象的免疫学概念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2.教学评价:
-设计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设计一份关于疫苗接种的调查问卷,了解家人、朋友和同学对疫苗的认知、态度和接种情况。要求问卷不少于10个问题,并尝试分析调查结果,撰写一篇简要的调查报告。
3.完成以下练习题:
a.选择题: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5道选择题,涵盖本章节的重点知识点。
b.填空题:根据本章节内容,设计5道填空题,考查学生对免疫基础知识的掌握。
2.选择题:针对本章节的重点内容,设计一些选择题,让学生在选项中找出正确答案。
3.实践题: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的最后阶段,我会对本章节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以下几点:
1.免疫系统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抗原、抗体在免疫反应中的关键地位。
2.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它们在免疫防御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态度方面: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情感。通过学习人体免疫知识,使学生认识到保护自身健康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免疫》教案 新版(1)-新版
第3节人体免疫【教材分析】“人体免疫”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章第3节“人体免疫”第二节的内容。
学生通过第13章1、2节的学习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拒绝吸烟、酗酒、吸毒,为人类创建健康的生活环境,以及预防传染病等的知识,本节课的知识比较抽象,而且“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都比较难理解,我们从人健康的生活、学习开始,结合人们身边存在传染病的实际例子,从学生自己曾经患过的病或家里人患的病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结合前面11章学习过的皮肤以及在第9章学习过的血液,使得我们更直观地认识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使我们更容易进入“人体的免疫”的学习。
本节课内容不多,所以安排了一个课时。
【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理解特异性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
3、区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4、说出计划免疫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是本节课的重点。
因为主要内容是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而且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不容易区分,因此将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确定为本节课重点。
难点: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以及非特异性免疫所涉及的抗体、抗原的概念都比较抽象,是本节课的难点。
我会采用生活实例与教材紧密结合,合理运用挂图、课件和课本上水痘的例子让抽象知识具体化。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第13章1、2节的学习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拒绝吸烟、酗酒、吸毒,为人类创建健康的生活环境,以及预防传染病等的知识。
同时,也在前面第九章、第十一章学习过了白细胞、皮肤,为这节人体免疫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学生从幼儿起已经接种疫苗,学生对打预防针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他们非常希望学习人体免疫的知识。
通过调察、比较、讨论和总结等学习方法,可以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目标。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皮肤挂图、白细胞吞噬病毒挂图、小肠上皮粘膜的挂图。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3.3人体免疫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某同学感染流感病毒后康复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康复后的同学不再感染同一种流感病毒呢?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免疫的知识,看看免疫是如何保护我们的身体的。
2.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制作免疫知识手抄报、举办免疫知识讲座等,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鼓励学生互相提问、答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免疫知识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鼓励学生相互借鉴、学习,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让学生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加深对免疫失调引起疾病的特点和原因的理解。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免疫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强调免疫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免疫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采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探讨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制作免疫知识手抄报、举办免疫知识讲座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免疫实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反思与评价,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免疫知识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能力;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鼓励学生相互借鉴、学习,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北师大版生物七下13.3《人体免疫》经典课程教学设计
《人体免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免疫的概念,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说出抗原、抗体的概念;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提高分析说明及交流合作的能力;2.解释生活中与人体免疫有关的现象,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3.列表总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生命健康的价值,养成保护皮肤和黏膜等健康是生活习惯。
2.认同疫苗对于人类预防传染病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免疫的功能;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教学难点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2.抗原和抗体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问题导入1、在生活中,病原体可以说无处不在,我们时时受到病原体的入侵,但我们并没有经常生病,这是为什么呢?2、我小时候得过水痘,得过麻疹,可从那以后当别的孩子患水痘、麻疹,我再也没得过这两种病。
你能帮老师分析一下这是为什么吗?(板书课题:第13章第3节人体免疫)二、学习新课。
1.免疫的类型非特异性免(1)皮肤和黏膜的保护作用出示两个番茄,一个完整无缺,一个破损而变质。
思考一:这两个番茄为什么不一样?(蕃茄表皮完好,细菌不能进入而使蕃茄腐烂变质)同学们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当你不小心身上出现了伤口,伤口可能会变得红肿发炎,这又是为什么?(伤口处皮肤破损,细菌进入伤口,导致了感染。
)因此可见,皮肤完好就像长城一样,充当了防止细菌等病原体侵入人体的屏障,从而直到保护人们健康的作用。
除皮肤起屏障作用外,像一些器官管腔的内壁的黏膜同样具有保护作用,细菌等病原体也不能逾越。
(2)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讨论: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若细菌等病原体突破了皮肤和黏膜这道防线,还有没有其它保护和防御方式?(白细胞能吞噬病原体;动物舔伤口杀菌。
)这位同学更棒,他知道有些动物受伤后,用舌来舔伤口来杀菌,那你能不能给同学再解释一下舔伤口为什么能杀菌呢?(唾液中有溶菌酶)你们看这位同学的知识多丰富呀,给他鼓鼓掌。
201x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十三章 第3节 人体免疫教案 北师大版
(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引发学生思考,自觉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2.特异性免疫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许多同学在小时侯都患过水痘,以后就不再患水痘了,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抵抗力增强
(利用水痘等病启发学生思考,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
3.免疫
计划免疫
人体除了具有非特异性免疫这项保护功能,还有更重要的特异性免疫。
生:多种,因为皮肤伤口处可能是多种细菌感染。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将细菌吞噬杀死,应用这副图帮助学生应用旧知识来主动学习新知识)
[引导学生总结出非特异性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
问:请想一想,损伤感染后的皮肤出现红肿时为什么会自然痊愈?(展示图片)
学生代表发言小组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另外,口腔唾液中溶菌酶也有杀菌作用,请问: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它们针对的病原体是一种还是多种?说说你的看法(展示图片)
师:同学们能记起的事大都是上小学后的事,可是刚出生的婴儿就要接种卡介苗,三个月后,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流脑疫苗、麻疹疫苗等
从1992年1月起,我国将接种乙肝疫苗纳如计划免疫,在我国,广泛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儿童、青少年的关怀。
利用医院给人们接种这一事实,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生:人的身体具有某种或多种保护功能,答案不唯一
这些人体的保护功能我们叫什么?(书写标题)
生:非特异性免疫
师:像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这些对人体的保护功能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产生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身体经常与多种病原体接触,但是并不经常生病,重要原因就在于此。
患过水痘的人体内能产生一种特异的蛋白质-抗体,它具有抵抗水痘病毒的能力,使人不再患水痘,进入人体内,使人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如:水痘病毒)动画演示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13.3《人体免疫》教学设计(生物)
教学重点:免疫器官及功能 教学难点: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四、教学方法: 运用“过程探索式”的教学过程.从学生实际事例入手,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通过学生 的分析、设疑、综合等,引导学生探索关于免疫的有关知识。 五、教学思路及设计理念 1.遵循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教为主,学为主体的原则,讲述本节 内容的过程中穿插皮肤的保护作用,呼吸道粘膜上的纤毛对异物的清扫作用和白细胞、淋巴结、
体失去致病性。 教师总结:人体第三道防线的作用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通常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
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又分为自然免疫和人工免疫即计划免疫。 探索点 4:教师提出问题: (1)什么叫计划免疫?有什么意义? (2)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的目的是什么?接种百白破疫苗的目的是什么? (3)你打过过哪些预防针?是预防什么病的?这说明了社会主之制度有哪些优越性? 学生结合教材及网上内容,总结出正确结论: (1)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称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
学生结合教材,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分析思考得出正确结论: (1)小明是防御功能过强引起的过敏反应。 (2)这是因为这个人体内的免疫细胞能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引起的。 (3)这个人过去得过麻疹或接种过疹疫苗。 教师继续总结:由上可见,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构成人体的防御功能,后者 是在前者基础上产生的。这二者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人体就是通过这一道道的防护屏障, 识别并杀灭病菌,消除除体内异常的细胞,并且获得免疫力的。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13章第3节人体免疫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免疫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免疫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课堂
1.课堂评价
-通过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免疫系统相关知识向学生提出问题,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提问可以采用个别提问、集体回答等形式,旨在发现学生理解上的误区和盲点,及时进行纠正和讲解。
-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听课态度、互动参与程度、小组讨论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相关教学PPT
3.课程平台:
-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电子白板4.信息化资源:Fra bibliotek-电子教材
-网络教学资源:教学视频、教学文章(存储于学校服务器或教师个人备课资料中)
-课程相关图片和图表
5.教学手段:
-探究式教学
-分组讨论
-案例分析
-实物展示与观察
-动画演示
-互动问答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1.生物科学素养: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及作用机制,掌握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其防治原则,提高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培养健康生活的责任感。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人体免疫系统进行探究,发展科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生命观念:通过学习人体免疫,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理解生物体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稳态的生物学原理,进一步树立生命观念。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免疫教案-北师大版
人体免疫教案教学目的:(略)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重点和难点:1、免疫系统组成和免疫细胞的发育2、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3、免疫异常的症状(一)免疫概述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细胞的发育:髓样干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骨髓中发育成熟——B细胞淋巴样干细胞胸腺中发育成熟——T细胞中枢免疫器官中发育,外周免疫器官中成熟。
2. 抗原特点:(1)异物性:(2)大分子性:(3)特异性:抗原决定簇:各种抗原的决定簇数目不同大多存在于抗原表面、也有隐藏于抗原内部在酶的作用下,抗原内部的决定簇才可起作用3. 抗体: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1)化学本质:球蛋白(一般不溶于水,加少量盐、酸或碱后可以溶解)(2)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二)体液免疫:抗原进入人体后被体液中相应的抗体消灭的过程1. 感应阶段2. 反应阶段3. 效应阶段三个阶段是连续的过程,主要完成抗原的处理、呈递、识别,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效应B细胞和抗体,并且能保留对抗原的记忆。
抗原(细菌)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抗原呈递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感应阶段T细胞抗原呈递B细胞小部分分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迅速增殖分化反应阶段效应B细胞(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特异性结合效应阶段抗原抗体复合物(三)细胞免疫:抗原进入机体后由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过程1. 发生条件:抗原侵入到宿主细胞内部时,体液中的抗体不能直接与这些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人体通过免疫细胞消灭清除这些抗原2. 三阶段:(1)感应阶段(2)反应阶段(3)效应阶段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通透性改变,渗透压改变导致靶细胞裂解。
3. 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能诱导产生更多的效应T 细胞,增强效应T 细胞的杀伤力,增强其他有关的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干扰素:干扰病毒在靶细胞内的复制,激活自然杀伤K 淋巴细胞,增强巨噬细胞的活性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进入到组织细胞内的抗原物质,在机体对每次免疫反应中,两种免疫反应都同时存在,对不同的抗原主要作用途径不同。
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免疫》教案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生物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生物教案 / 初中生物 / 七年级生物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免疫》教案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打开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见识,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生物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人体免疫”一节的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人体免疫”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章第3节“人体免疫”第二节的内容。
学生通过第13章1、2节的学习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拒绝吸烟、酗酒、吸毒,为人类创建健康的生活环境,以及预防传染病等的知识,本节课的知识比较抽象,而且“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都比较难理解,我们从人健康的生活、学习开始,结合人们身边存在传染病的实际例子,从学生自己曾经患过的病或家里人患的病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结合前面11章学习过的皮肤以及在第9章学习过的血液,使得我们更直观地认识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使我们更容易进入“人体的免疫”的学习。
本节课内容不多,所以安排了一个课时。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理解特异性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
(3)区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4)说出计划免疫的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收集资料,培养收集信息以及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2)通过交流,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
(3)通过对知识的归纳提高自我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自身打预防针的亲身经历,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为提高人口素质所进行的计划免疫的重要性,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在医药卫生事业和传染病的预防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爱国精神。
(2)培养关爱生命的情感,并提高学习关注社会生活的主人翁意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免疫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目的:(略)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和难点:1、免疫系统组成和免疫细胞的发育
2、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
3、免疫异常的症状
(一)免疫概述
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细胞的发育:
髓样干细胞
骨髓造血干细胞骨髓中发育成熟——B细胞
淋巴样干细胞
胸腺中发育成熟——T细胞
中枢免疫器官中发育,外周免疫器官中成熟。
2. 抗原特点:
(1)异物性:
(2)大分子性:
(3)特异性:
抗原决定簇:各种抗原的决定簇数目不同
大多存在于抗原表面、也有隐藏于抗原内部
在酶的作用下,抗原内部的决定簇才可起作用
3. 抗体: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1)化学本质:球蛋白(一般不溶于水,加少量盐、酸或碱后可以溶解)
(2)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
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二)体液免疫:抗原进入人体后被体液中相应的抗体消灭的过程
1. 感应阶段
2. 反应阶段
3. 效应阶段
三个阶段是连续的过程,主要完成抗原的处理、呈递、识别,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效应B细胞和抗体,并且能保留对抗原的记忆。
次刺激感应阶段
T细胞
B细胞
增殖、分化迅速增殖分化反应阶段
效应B细胞(浆细胞)
合成分泌
抗体特异性结合效应阶段
抗原抗体复合物
(三)细胞免疫:抗原进入机体后由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过程
1. 发生条件:抗原侵入到宿主细胞内部时,体液中的抗体不能直接与这些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人体通过免疫细胞消灭清除这些抗原
2. 三阶段:
(1)感应阶段
(2)反应阶段
(3)效应阶段
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通透性改变,渗透压改变导致靶细胞裂解。
3. 淋巴因子:
白细胞介素-2:能诱导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增强其他有关的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干扰素:干扰病毒在靶细胞内的复制,激活自然杀伤K淋巴细胞,增强巨噬细胞的活性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进入到组织细胞内的抗原物质,在机体对每次免疫反应中,两种免疫反应都同时存在,对不同的抗原主要作用途径不同。
细胞免疫的基本反应过程与体液免疫相同,但是细胞免疫中的T细胞不能直接接受抗原的刺激。
(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联系
(五)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 过敏反应
(1)发生个体是已免疫机体(已经接触过一次抗原,但没强烈反应)
(2)相同抗原刺激
(3)产生明显的反应
特点:
(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2)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
(3)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
(1)食物:主要是动物性食物
(2)动物皮屑:动物皮屑中的可溶成分
(3)花粉:豕草花粉、杨、枫、柏、藜、律草、蒿等
过敏反应发生的过程:
过敏原 刺激 机体
产生
抗体 吸附 某些细胞
再次刺激 过敏原
释放物质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强
风湿性心脏病:酿脓链球菌感染导致免疫系统误攻击自身组织导致
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失调、内分泌异常及环境因素有关
免疫缺陷疾病: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
艾滋病(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免疫学的应用:
A. 免疫预防:
人工接种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能力
如: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各种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等
B. 免疫治疗:
输入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或某些药物等,调节病人的免疫功能
胸腺素:从胸腺中提取出的多肽。
能促进T 细胞的分化、成熟、增强T 细胞的功能
C. 器官移植:
人类白细胞抗原: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有一组与别人不同得组织相容性抗原。
意义:如果将别人的器官移植到病人身上,病人的免疫系统会产生排斥反应。
器官移植
的成败关键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应用:同卵双胞胎的HLA是完全一致的移植中保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
同时,可以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使免疫系统“迟钝”以减轻排斥反应,使器官能长期存留。
(六)学习指导:
免疫,系指正常机体对感染及非感染性致病因素具有的抵抗能力,使人体不患疾病或传染病。
宿主体内的免疫系统,像国家的公检法系统一样,对外界环境中入侵的有害的病原体及其产生的毒素,对内环境中因基因突变或异常表达而产生的肿瘤细胞,均能加以识别并清除,实现免疫监测、防御、自稳功能,保持机体内环境协调稳定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生存。
免疫系统是由免疫组织和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活性分子等组成。
一方面,免疫细胞对病原体或肿瘤细胞的适当应答,可使之被清除,实现免疫防卫功能。
另一方面,免疫细胞的不适当应答,如应答过高,会致过敏性疾病;应答过低,易致严重的感染;对自身组织发生应答,则导致自身免疫病。
免疫系统是自神经、内分泌系统后,被认识的第三个调节系统,它与另外两个系统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形成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机体整体功能。
【模拟试题】
1. 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A. 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
B. 胃粘膜起保护作用
C.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 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
2. 下列细胞中具有分化能力的是
A. 效应B细胞
B. 骨髓瘤细胞
C. 记忆B细胞
D. 胸腺细胞
3. 关于抗原决定簇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各种抗原的决定簇数目不同
B. 大多存在于抗原表面、也有隐藏于抗原内部
C. 在酶的作用下,抗原内部的决定簇才可起作用
D. 抗原决定簇就是抗原物质中的糖蛋白分子
4. 在体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共同作用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同一抗原物质既可以与抗体结合,也可以被T细胞识别
B. 抗原物质在进入组织细胞后,抗体就会与相应的组织细胞结合,刺激细胞消化抗原
C. 淋巴因子在细胞免疫过程中产生,广泛分布于内环境中
D. 记忆细胞可以接受同一抗原物质的刺激增值、分化
5. 有关组织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组织胺在体内的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体液调节过程
B. 组织胺是细胞代谢产物之一,是小分子物质,可以改变血管壁的通透性
C. 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产生过程是一个神经调节过程
D. 组织胺不属于淋巴因子,不是淋巴细胞的代谢产物
6. 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能够侵入T细胞
B. HIV分布于各种内环境中,在人体的外分泌液中也广泛分布
C. HIV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D. HIV潜伏期比较长,是一种RNA病毒
7. 抗原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 特异性
B. 大分子性
C. 异物性
D. 还原性
8. 下列物质进入机体能成为抗原的是
A. 胆固醇
B. 葡萄糖
C. 蛋白质
D. 脂肪
9.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效应阶段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免疫效应阶段产生大量的抗体
B. 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产生大量的抗体
C. 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产生大量的淋巴因子
D. 在效应阶段靶细胞大量溶解,释放出来的抗原物质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10. 下列关于淋巴因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淋巴因子主要由效应B细胞合成并释放
B. 淋巴因子在体液免疫过程产生并起作用
C. 淋巴因子就是抗体,是蛋白质成分
D. 淋巴因子无抗原特异性,但通常能增强免疫作用
11. 干扰素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过去必须从血液中提取,每升人血只能提取0.05微克,所以价格昂贵。
还容易造成血液污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能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规范化的“克隆”、工业化生产出高纯度的干扰素。
如下图所示。
试分析原理和优点:
(1)干扰素是人的______淋巴细胞产生,属于______中的一种。
从人的淋巴细胞中提取__________,使它与细菌质粒相结合,然后移植到酵母菌体内,让酵母菌__________。
(2)酵母菌能用__________方式繁殖,速度很快,能大量生产__________,不但提高了产量,也降低了成本。
它的优点还在于避免了_____________的污染。
属于“绿色药品”。
(3)中国科学家成功地把人的干扰素基因移植到烟草的DNA上,使烟草得到了抗病毒的能力。
人的基因所以能接到植物体内去,物质基础是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的基因重组。
烟草有了抗病能力,这表明烟草体内产生了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