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记叙文写作技巧指导与训练(前篇)
记叙文写作指导与训练

记叙文写作指导与训练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只是一个个练习,并没有一本系统的教材,老师教学随意性大,学生学习的随意性也很大,鉴于此,下面是记叙文写作指导与训练,欢迎参考阅读!一、了解叙事类记叙文叙述的方式主要有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分叙等,常用的是前两种。
顺叙是按照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的叙述,这种方式首尾完整,来龙去脉清楚,但容易造成平铺直叙。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可以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先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探索叙事类记叙文写作规律。
尝试伴随着第一声啼哭,我们来到这个世上。
自从乌润的眼珠迎来第一轮朝阳,我们便开始了尝试。
我们尝试辉煌的成功,尝试惨痛的失败,我们尝试那寂寞的秋夜,尝试那明媚的春潮。
我们在尝试中长大成人,直到有一我这样对自己说:“我要尝试塑造一个新我!”在一个压抑的家庭走出这样一个脆弱而又孤傲的女孩。
从小便少言寡语,只知道将心事诉与天边那抹孤云。
尽管灯下思如泉涌,慷慨激昂,人前却口讷嘴拙;尽管成绩可同任何一男孩争色,但机会来临时,却只能怯怯走开。
那时的我怯如一只鹭鸶,一点足,便会匆匆飞去。
每天用那冷漠的神情掩住一颗脆弱的心,作茧自缚,将自己埋在深深泥下。
终于有一天,我不堪重压,终于有一天我不甘寂寞,默默中立了这样的誓言:“一定要走出旧我!”那是微微的雨后,我对着镜子,恬然一笑竟发现自己原来也这般美。
宿舍门打开后,女伴雀跃着拥进来,我微笑着,将水递给她们:“累了吧,喝口水好吗?”她们用惊讶的目光怔怔地看着我,接过来杯子竟不知如何是好。
“你们能接受我吗?我想走进你们的行列中。
”默默地点头,却发现彼此的眼角都湿润了。
下午,又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上课时,丽突然呕吐了,我雪白的裙子被染了大片,我没有顾自己,却微笑扶着丽,全班人都默默地看着我,一股从未有过的轻松涌上心头。
我终于走出泥沼,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
甁子里的水,只要流出一滴,其余的都会大股地涌出来。
如何指导初中生写记叙文(6篇)

如何指导初中生写记叙文(6篇)考场上的作文如何在细节上“发光”?我们应该对“真”和“好”这两个词大惊小怪。
1.“真实”真理是细节和整篇文章的生命。
据说日本著名画家冈山英画了一幅马食的素描。
看到画后,一个农民说:“你怎么画一匹瞎马?”画家辩解道:“你怎么知道是瞎马?它的眼睛不是睁着的吗?”农夫说:“马吃草的时候,一定要闭上眼睛,这样眼睛才不会被草尖伤到。
图中的马睁着眼睛埋在草丛里。
肯定是瞎马。
”画家吓了一跳...一个细节的扭曲导致了整个工作的失败。
当然,文学作品允许我们根据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件来编造细节、设定细节,但现实生活提供给我们的细微细节往往不是坐在房间里的创作者所创造的。
这就要求考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捕捉,写作时要懂得联想,善于提炼。
例如“诚信”是2001年高考作文的题目。
一个家庭故事里有一段描述:我想不通,我是她亲生儿子吗?为什么她总是那么狠的打我?我实在想不通,就跑去问从来不说谎的奶奶。
奶奶摇着灰头,柔声说:“孩子不被打是不能长大的……”-我明白了!(“妈妈的巴掌”)欣赏:文章没有任何多余的文字,但却是对生活细节的直接拍摄,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被妈妈打了之后的痛苦心理和奶奶性格的“安慰”!这么详细的描述,当然阅卷老师评分的时候要考虑加分。
2.“真实”典型细节能否描述,需要考生具备准确生动的描述能力,即真实再现生活中的典型细节。
(1)中年男子拿着零钱和购物袋,一边走一边拿出账单查看,突然发现多换了一块钱。
然后他停下来又检查了一遍,还是不对。
就在我以为他会转身的时候,他环顾四周,把钱和钞票放进口袋,迅速走出超市...(《心灵的选择》,2002年)(2)一位战地摄影师拍摄了这样一组照片:在决口处,解放军战士在洪水中手挽手站立,个个表情刚毅,与洪水比拼,海浪盖过了四名战士的军帽。
虽然他们的面部表情很模糊,但他们坚毅的目光似乎穿透了所有致密的物质,他们用钢铁般的意志筑起了绿色的长城,阻挡了洪水。
初中记叙文写作技巧_写作指导

初中记叙文写作技巧_写作指导记叙文是指以叙述的方式来表达故事、事件或经历的一种文体。
初中学生在学习记叙文写作时,应注重对写作技巧的掌握,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初中学生提升记叙文写作的能力。
1.确定记叙文的主题和结构:在开始写作之前,要明确记叙文的主题是什么,可以是对一些事件、经历或故事的回忆和叙述。
同时要考虑文章的结构,如引入、展开和结尾,确保文章的逻辑清晰。
2.创造生动的场景和描写: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节描绘,能够使读者更容易进入故事情境。
使用形象、具体的语言来描述人物、地点和事件,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3.运用对话:对话能够让故事更加活跃和真实。
适当运用对话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情感和思想,给读者带来更多的信息,增加故事的吸引力。
4.合理运用时间顺序:要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选择时间顺序。
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或者通过回忆的方式展示一段时间内的多个事件。
避免故事的时间跳跃过大,使读者难以理解。
5.避免过度描述和废话:记叙文要注意节制,避免过多的废话和冗长的描写。
只写与故事情节发展有关的细节和事件,保持文章的紧凑和流畅。
6.使用适当的修辞手法: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以免影响文章的真实感。
7.适当运用转折和高潮:通过使用转折和高潮的情节布局,可以增加故事的紧张感和吸引力。
在文章的展开部分适当设置转折,引导读者进入故事的高潮部分,使文章更加引人入胜。
8.注重文章的情感表达:记叙文不仅仅是简单的事件叙述,也涉及到情感的表达。
通过对人物的情感描写和内心独白的运用,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故事的意义。
10.多读多练:提高记叙文写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多读多练。
通过阅读优秀的记叙文作品,学习其他作家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方式。
并通过不断的写作练习,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以上是关于初中记叙文写作技巧的一些建议和指导。
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方法和技巧_中考记叙文满分写作技巧

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方法和技巧_中考记叙文满分写作技巧中学生写作文是常事。
记叙文写作有哪些技巧和方法?今天小编和同学们分享几篇有关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方法和技巧,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技巧【1】1.记叙一件完整的事,从一件事中得到启发,受到教益。
选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
①通过自己学习绘画,刻苦自励,认识到绘画犹如爬山,一步步必须付出特别的代价。
可以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不太感兴趣,之后受到启迪,画泰山看到了挑山工,认识到学习犹如挑山工,要经过十八盘,才会成功。
②可以选取自己学习游泳、书法、钢琴等刻苦努力,思想变化的事实,来反映干一件事情必须持之以恒才会成功的道理。
③可选取生活中自己喜爱的事,如炒菜、看书、爬山、郊游、垂钓等方面,通过爱好的缘由,爱好的动摇,爱好的进取,来反映自己努力追求的精神。
④可以选取自己对体育项目的酷爱,来反映自己认识、思想的真谛。
如写自己是个守门员,就要认识到足球的团体配合;如写自己是排球队员,可重点写“二传手”的作用,当好“二传手”;如写自己是游泳队员,可重点写练习憋气每天上百次,来说明训练的艰辛;如写自己是乒乓球队员,可写眼睛跟球的速度,眼晴里都是小小亮亮的球,来说明专心致志;如写练习长跑,可重点写每一步就是55公分,训练不管是在刺骨的寒冬,还是在酷热的暑夏。
要写好一件事,重点不是在成功,不是在鲜花,而是在鲜花与成功的背后,那艰辛,那痛苦,那矛盾,那困惑,那分歧,那牺牲,那失去的欢乐,那不屈的挣扎,那才有意义,那才真实。
⑤要选取那些不平坦;不寻常的事,往往挫折才会吸引人,惨苦才会感染人。
曲折是对人的意志的磨炼,痛苦是对人生的洗练,困总是对人生的考验。
挫折、惨苦、曲折、痛苦、困憨,写得真切,写得具体,才会升华主题、思想的层次。
所以选材时多选这些内容。
⑥要通过记叙事情来升华主题。
下象棋粗心大意,从而认识到骄兵必败的道理;给茉莉花浇水过量,从而认识干事情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的道理;拿着菜谱炒菜炒糊了,认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学骑自行车摔倒无数次,认识到成功来自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因小矛盾同学不说话,之后和好,认识到友谊是建筑在真诚基础上的道理。
写作指导中考记叙文写作指导(6页)

写作指导中考记叙文写作指导(6页)中考记叙文写作指导一、了解记叙文的写作特征记叙文就是记载、叙述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听到、经历过、接触过的一些有人物和事件的文章。
写好记叙文,应掌握记叙的四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起因、发展、结果)。
运用这些要素时,应注意时间、地点必须具体、明确;人物的出场要能推动情节的发展,记叙的事情不论大小,都应把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果写完整。
(一)记叙文的几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记叙,就是记载和叙述人物的经历、活动以及事物发展变化的经过。
描写,即以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人微的描写,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抒情,就是抒发、表述自己的感情。
1、记叙和描写是记叙文最基本的表达方式,记叙和描写的结合,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记叙是通过一般的述说和交代,把人物或事件及其相互关系变化介绍给读者,把分散的场景、事物的片断贯穿起来,使读者对事物的发展和全貌有一个清晰的了解;(2)、描写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造成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记叙文如果缺少描写,就会平淡苍白,主题不突出,形象不鲜明,情景不感人,当然,描写要恰当,为中心服务。
所谓恰当,即突出特征,符合身份,写出变化,多种手法。
描写的方法多种多样:A、从描写的对象看,一般有三种:人物描写,主要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
景物描写(也称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细节描写,可以和人物描写、景物描写重叠或交某,构成人物和环境的完整描写。
C、从描写的风格来看,有白描和细描。
白描,即运用最简练的文字,不加渲染烘托,没有浓烈色彩的描写,不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不用或少用形容词,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点,描写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人物的精神面貌。
叙事,线条分明,言简意赅;写人,三言两语则揭示出人物的心态,如见其人,细描,即细致具体地描绘对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和象征、衬托、渲染等表现手法,使所写对象栩栩如生,逼真动人。
作文指导: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作文指导: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很重要,写作指导对学生作文的完善和改进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一些拔尖的学生,更是有很大的益处,能给他们带来醍醐灌顶的重要作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供大家参阅。
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一)文章要有一个好的开头文章的开头很重要,就好像拉琴之前的定音,音定准了,拉出的曲子就会动听。
开头要新颖漂亮,引人入胜,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就是成功了一半。
几种常见的开头:(1)开门见山。
如:《妈妈的留言条》我觉得,在我们同学中我收到的留言条最多。
(2)开头概括全文。
如:《春节晚会观后》:春节晚会是一道丰盛的晚宴。
献给全国人民,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口味的观众,提高观众的欣赏能力和道德水准。
突出的特点是全、奇、新、高。
(3)介绍写作动机、缘由。
如:《明月赋》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月亮。
不论是在庭院里,还是在田野上,只要皓月当空,我总是深情地仰望着它。
我曾多次地想,有一天,我要亲自写一首诗,一篇文章,来描绘它,赞美它。
(4)开头先写外貌。
如:《幽默而深沉的笑星》一只硕大的鼻子,一对狡黠的小眼睛,一个寸草不生聪明绝顶的脑袋——历年的春节晚会假若没有他出场,观众便觉得没有着落,像是少了点什么。
这就是陈佩斯和他的明星效应。
(5)倒叙开头。
如:《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堂课》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事往往由清晰变得模糊,由模糊而渐渐忘却了。
但是,我小学时上的一堂常识课,却仍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6)用名人名言开头。
如:《话时间,抓今天》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我常常记起富兰克林的这段话,也常常寻找着时间的真正价值。
(7)用故事开头。
如:《“小马过河”的启示》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寓言:小马要过河,先遇着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趟过。
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
小马正准备过,忽然松鼠告诉他,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他的一个同伴。
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妈妈叫他自己多想想,试一试。
中考记叙文写作的指导

中考记叙文写作的指导中考记叙文是中考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以便获得高分。
本文就中考记叙文写作的指导进行详细介绍。
一、审题审题是写好中考记叙文的关键步骤之一。
考生首先需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及重点,确定故事线索和时间顺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故事的构思和写作。
审题不仅有助于清晰思路,还可以避免离题或者偏题的情况出现。
二、构思构思是写好中考记叙文的关键步骤之二。
考生可以根据题目要求,搜集相关素材并加以组合,通过分析故事情节细节,确定故事主旨及人物性格,确保故事情节连贯、有感染力。
构思需要灵活机智,切勿斤斤计较相对不重要的细节,而忽略了故事整体的连贯性和有感染力。
三、结构结构是写好中考记叙文的关键步骤之三。
考生应根据构思,将故事情节分段展开,用适当的词语、语句、段落过渡等手段,把情节相互联系起来,形成完整而连贯的故事结构。
事先确定好结构,有助于故事铺叙有据,整理思路有序,增强故事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四、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写好中考记叙文的关键步骤之四。
考生应该掌握丰富生动的词汇和句型,注意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使文章呈现出更加生动、有趣的形象。
此外还需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如注意语法、词汇、标点符号等,以保证文章的通顺和正确性。
五、结尾结尾是写好中考记叙文的关键步骤之五。
考生应该写一个简短而深刻的结尾,既要回顾故事主题,又要突出文章的重点。
同时,结尾还应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让读者产生思考和引发情感共鸣。
合适的结尾不仅可以提高文章整体印象,还可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加强文章的感染力。
六、细节细节是写好中考记叙文的关键步骤之六。
考生应该注重故事情节的细节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细节,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还应该注意细节的逻辑性和符合读者的认知法则,避免不必要的疑惑和错误理解。
七、修改修改是写好中考记叙文的关键步骤之七。
考生应该在写完故事之后进行修改,重点关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故事的连贯性、情节的合理性等问题,尽量地消除语言和逻辑错误。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中考作文写作指导(精选10篇)中考作文写作指导篇1指导一:中心突出,立意深远首先,立意必须集中而突出。
即使需要使用较多的素材也只能统一在一个中心之下,这样才不会散而无主,不至于喧宾夺主。
其次,记叙文务必符合积极、健康、深刻、高远的立意要求。
其三,要善于从日常小事中发现深刻、有时代气息的主题,善于从事件的表面向深处挖掘,使主题变得深刻起来。
其四,运用对比可以让人物的形象更鲜明,事件的中心揭示得更深刻。
如将美与丑、善与恶、强与弱、悲与喜对比,将人或事的前后变化对比,将不同的人对某人某事的态度对比等等。
另外,你也可以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暗示事件发展,衬托人物心情等,从而彰显主旨。
如一篇《责任重于泰山》的作文。
作者先用“每个人都有着每个人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作题记,然后分别用一、二、三作小标题,依次叙写了张老师出人意料地带病冒雪上课、检察长在战友(因救护自己而牺牲)儿子的判决书上签字前矛盾的思想斗争、县委书记为了泄洪抢险而顾大局舍小家决定炸除自己从小生活的村庄这三件事,说明了给学生上课是教师的责任、严格执法是领导者的责任、保护国家利益是所有公民的责任,从而使“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责任”的主旨得以凸显。
指导二:详略得当,内容充实选材要鲜活。
即选构要真实、新颖、典型,从生活中捕捉精彩的典型素材,筛选出那些最高兴、最悲痛、最深刻、最难忘、最能打动人心、最能展现时代风貌的典型事件,或者概括提炼,或者放大细节,或者定格镜头,必能写出具有、独特个性、深刻感悟和超级感染力的佳作来。
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如作文《一张贺卡》,作者以“贺卡”为线,围绕一个穷学生给老师“送贺卡”这件事展开生动描述,把“买贺卡”“送贺卡”“卖贺卡”三个场面一线串起,使文章曲折生动、感人至深;但在处理素材的详略时,却略写“送贺卡”,而把自己“买贺卡”前的思想斗争、老师“卖贺卡”后的感动心理浓墨重彩描述,这样就突出了一个正直、慈爱、善良的老师形象。
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作文一: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夏天的傍晚,我一如往常地去了公园。
这时,一双大眼睛看了我一眼,于是我们就成了好朋友。
她和我一起玩耍,她还给我教了好多游戏,让我们在公园里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但是,最终还是有一天,她突然不见了……以上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我们就是通过记叙文来叙述这个故事的。
那么,如何写好一篇初中记叙文呢?写作重点:1. 选取一个生动、有趣的主题记叙文的主题应该是能引起人们兴趣的。
可以是一个人、一个事物、一个地方、一段经历等等,只要让读者有所共鸣就足够了。
2. 记叙文必须有主线、有情节记叙文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线,围绕这个主线展开一系列情节,在情节中让读者对主线有深刻的理解。
情节还需紧密联系,避免发生毫不相关的事情,否则会使文章失去连贯性。
3. 适当运用描写、对话等手段为了让主题更加生动,可以适当运用描写、对话等手段。
但是也不能过多,应该适可而止,让读者在文字中发现自己的想象和展开。
用词分析:我们在写记叙文时不能把它当成故事书写作,需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活泼,要选用引人入胜的词语,如形容词、副词、比喻、拟人等等,以便让读者产生直观的印象效果。
同时,也要注意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作文二:让你的初中记叙文生动多彩近些年来,随着考试的不断变化和要求的提高,写一篇高质量的初中记叙文越来越难。
而文章的生动多彩是很重要的,下面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写出一篇生动的记叙文。
写作重点:1. 合理使用好描写技巧描写是记叙文的灵魂。
它可以让读者拥有强烈的感官体验,从而直接进入故事情境中。
通过充满生动而清晰的描写,我们的文章会在读者的头脑中形成完整、深刻的图像。
2. 注意对话的使用故事中的对话可以让人物更有生命力。
通过对话可以展现人物性格、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等。
这使得读者们直接“听到”人物的声音,进而理解人物、故事和情感的发展。
3. 有一个好的结构写作时,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合适的结构可以使故事更加生动,使情节更紧凑、吸引人,让读者没有理由离开故事。
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中考作文指导(一)资料模板

初中记述文写作系列训练:中考作文指导(一 )知识例话命题作文,第一关是审题。
审题,即审清题意,弄理解题目要求自己写什么。
那么,中考作文终究会考哪些题型的记述文呢 ?一、定题作文即给了完好的题目。
从题目组成上看,主要有四种形式。
1.以单个词语为题如《浅笑》、《书包》、《暖和》、《敌手》。
此时第一应斟酌这个词语的含义,而后要经过联想扩展题目,补上限制或修饰成,分,使内容详细化,明亮化。
《浅笑》能够扩展为“谁为何事而浅笑”。
那么就能够写老师为我的进步而浅笑,父亲母亲为我的懂事而浅笑,我和气友因会意而浅笑,等等。
用于浅笑的资料,不可以太甚惊动,比方我班同学连续拼搏终于勇夺全校初中部足球联赛冠军,这时班主任若不过“浅笑”,那就不当了。
《书包》能够扩展为“谁送谁书包”(如捐资助学),“谁丢掉了书包”,“书包里装了什么”(如负担重,份量惊人),“谁的书包最美”(如责备攀比显摆风,又如三代人不一样的书包)等等。
《暖和》能够扩展为“谁从哪一方面给了谁暖和”。
限制了哪一方面,易于下笔。
《敌手》能够扩展为“谁和谁在哪些方面(或哪一方面)是敌手”。
2.以短语为题如偏正短语《下学路上》、《三人之间》、《家中的新鲜事》、《一位独出心裁的老师》;并列短语《他和她》、《他俩和她俩》;等等。
对这种题目要逐词审清,明确限制,确立要点。
《下学路上》,就是写下学路上发生的事,不可以写校门内,也不可以写家门内,一般状况下不宜写和家不在一个方向的路上,但回家的路能够不只一条,送他人到他的家的路上也可以写。
《三人之间》,要明确是写三个人之间发生的事,如他俩恼了,我给他们和气,又如三个人竞赛进步,或一个忽然有困难了,另两个去帮他。
《家中的新鲜事》,一定是“家中”,要点是“新鲜”。
《一位独出心裁的老师》,要点是“独出心裁”,要选好案例讲明这个“独出心裁”。
《他和她》能够写成师生,《他俩和她俩》也能够从忘年交、尊长与晚辈角度考虑。
3.以句子为题如《兴趣使我们成为挚友》、《我家今年好事多》、《这件事教育了我》等等。
中考语文记叙文写作指导大全

中考语文记叙文写作指导大全记叙文是中考语文考试中常见的一种文体,而良好的记叙文写作能力对于考试和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中考语文记叙文写作的全面指导,包括写作步骤、要点和技巧等内容。
一、写作步骤1.明确主题:在动笔之前,首先要明确写作的主题,也就是要记叙的事件或故事。
选取一个生动有趣、有代表性的主题,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在选题时可以借助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选择一些与自己有关联的事件。
2.构思大纲:在明确主题后,可以进行写作大纲的构思。
大纲中应包含故事的起因、发展和结局,可以按时间顺序或者逻辑顺序来安排,确保故事情节的清晰和连贯。
3.展开写作:按照大纲的构思展开写作。
要注意叙事的时态和视角的选择,可以使用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进行叙述。
叙述要实事求是,细节要具体生动,言之有物,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和细节。
4.修改润色:完成初稿后,进行修改润色。
注意语句的通顺和连贯,词语的准确性和得体性,同时也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
可以请他人进行审阅和评价,找出不足和改进的地方。
在修改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原始的写作风格和个性。
二、写作要点1.情节生动:记叙文的故事情节要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通过细节描写和情感交代,使读者能够置身于故事中,感受到其中的喜怒哀乐。
2.人物塑造:人物是记叙文中的重要元素,要有个性、形象鲜明。
可以通过描写外貌、行为举止、语言表达等方式来塑造人物形象。
3.环境描写:通过环境描写可以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和代入感,使读者身临其境。
可以描写细节、气氛和场景,使故事世界更加丰满。
4.过渡流畅:要注意故事情节之间的过渡和衔接,避免突兀和生硬。
可以通过词语的衔接、逻辑的推进等方式使故事情节更加流畅。
5.语言得体:语言要准确得体,符合记叙文的特点。
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语言更有力度和表现力。
三、写作技巧1.运用对比:通过对比可以突出故事情节中的矛盾和冲突,增强故事的张力。
记叙文初中作文写作指导_写作指导

记叙文初中作文写作指导_写作指导1、开门见山法这种方法是作者在篇首即将文章的主旨推出。
篇首的点题起统领全文的作用,它可以引起读者对文章的关注和思考,便于读者对文章中心的感知和把握。
如朱自清着名的《背影》,文章扣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了父子深情。
文章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这段话用平实、简洁的语言告诉读者,思念父亲最难忘的是他的“背影”。
这样开门见山,落笔点题,说“背影”,揭主旨,为全文罩上了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也为读者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起到了很好的预设作用。
2、截取生活片断,借助“主旨”这根红线,连缀成篇。
这是由作文的篇幅所决定的。
一篇千字文章,不可能把事情的始末全部交代清楚,就是能够交代清楚,也只能是叙述故事的梗概。
这样,不仅内容不厚实,而且还缺乏生动性,不可能“以情动人”。
而截取生活中的几个典型片断,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则可以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3、移花接木法。
就是将原来看过的范文或写过的习作,在文章的结构上,或者有关的人物上,或者表达的主题上,或者列举的论据上,诸如此类,稍加变通和更换,使之与考试的命题与要求相符合。
这不但可以节省写作时间,更可以提高作文质量,不仅写作时间不足时应该运用,而且写作时间有余时同样可以运用。
4、将错就错法。
有时慌张与紧张之下,一不留神审题不慎,写对一半才发现文章偏题或者离题,但若重新构思则又没有充裕的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更弦改辙写上半篇几段,倒不如将错就错完成通篇全章。
当然要尽可能牵强附会、力挽残局,在扣题点题、分析总结上下功夫,在议论抒情、结论收尾上下文章,这样说不定会使文章宕开一笔、绝处逢生。
5、防止跑题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为防止跑题,可从如下几点做出努力:一是将材料、引语和话题联系起来思考,不可单看话题;二是看自己确立的观点能否用话题所给材料来证明;三是想一想这则材料当初发在媒体上登载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的。
初中记叙文写作技巧指导3篇

初中记叙文写作技巧指导3篇记叙文可以说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一种文体,但是该怎么写好一篇记叙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技巧指导3篇,希望大家喜欢!记叙文小窍门_记叙文指导一特点: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小故事”,故事中有一两个比较鲜活的人物形象,集中笔墨推出一两个有内在联系的生活画面。
窍门1、对于故事中的人物,一定要注重细节刻画,特别是细微的动作刻画。
《米粒?谷粒?血汗》无助的他用筷子无助地在碗里捣腾着,突然那雪白的米饭进出了一点黄色,那是一粒谷,和父亲那古铜的脸有着一样的颜色。
他的心颤抖起来,小时候给父亲送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
那是一个炎夏的夏的正午,父亲坐在田垄上吃着他送的饭,也是吃到浅底的时候,几粒黄色的谷露了出来。
“扔掉吧,阿爸。
”“胡扯!”父亲像豹子一样吼了一声,他一辈子也没见父亲如此愤怒过,接下来的情形更让他终生难忘:父亲将筷子插在田垅上,用那满是泥巴的手将谷粒一粒一粒地拈起来放进嘴里,锁着眉头,然后是艰难的一咽……“孩子,那是咱农家的血汗呀!”父亲对满腹委屈的他说。
窍门2、灵活运用人物细节描写和环境细节描写的各种方法。
例一:他拿着书本走进教室。
(叙述)一位慈眉善目的银发老者左手拿着书,右手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走进教室。
神态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叙述:概括客观,感情色彩不强描写:具体感情色彩非常鲜明例二、试卷发下来了,班里的同学情态各异。
(叙述)试卷发下来了,整个班级顿时像个炸开的锅。
有的人洋洋自得,翘起二郎腿,腿不停地上下摆动,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有的人把头埋在桌子上,不用问就知:一定没考好;有的则拿着得分不高不低的卷子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有的则拿起笔开始订正自己的试卷;我的同桌——他一手拍着试卷,一手拍着大腿,不住地嚷嚷着:“天啊!我不想活了!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了,我干脆拿块豆腐撞死好了……”点面结合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例三、他拿着书来到阅览室,很努力地挤到座位上。
(叙述)刚走到阅览室的门口,一股热气就迎面扑来。
中考作文指导(5篇)

中考作文指导(5篇)中考作文指导1中考记叙文主要以记事为主,也有不少写人的文章。
一般来讲,记事的文章,要着力对事件意义的探求,要在事件所具有的多方面的思想意义中找出最重要、最动人的“闪光点”;写人的文章,要着力于对人物思想的发掘,要努力从刻画人物形象中表现出人物的“精神美”。
为了中考记叙文的成功,必须高度注意构思的技能与技巧。
下面介绍五种常用的、基本的套路,可以灵活地借鉴、运用。
(一)巧用穿插穿插,是记叙文构思写作的基本套路之一。
所谓“穿插”,就是在记叙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有目的地插进抒情、议论、说明、描写等内容。
在记叙文中穿插以上内容,有六个方面的作用:1、表达作者的感情、观点;2、表现人物形象;3、深化文章主题;4、变化文章结构;5、增强文章的感染力;6、使文章有很清晰的文面。
从中考作文来看,在作文中巧用穿插,有两个特别重要的作用。
第一、优化文面结构,第二、表现构思水平。
而这两项对于提高中考作文得分是十分有好处的。
先看看如何进行穿插、穿插什么内容:1、穿插描写如《一面》在文中三次穿插了对鲁迅的肖像的描写。
又如《孔乙己》中有十几处写到众人的“笑”。
作者处处突出旁人的嘲弄、哄笑,在每一层描叙之后,都以“哄笑”、“笑声”一类语句作结,以至形成一种节奏,使“笑声”在小说中显示出独特的艺术力量。
2、穿插议论或抒情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开篇运用抒情议论表达感受,揭示中心;然后每叙述一个故事,就用抒情之笔,穿插一段文字;结尾安排了大段文字,进行抒情和议论,进一步深化文章主题,激发人们的情感。
3、穿插主题句如《白杨礼赞》在文中反复穿插“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样的句子,不断地点示着文章的主题。
其实这种主题句也是“结构句”,不仅极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而且也有机地组织起文章的结构。
在以上内容的“穿插”中,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手法就是“反复穿插”。
可以说,没有“反复”就无所谓“穿插”。
正是由于有了“反复”,才能在“穿插”中形成文意的递进,才能形成前后内容的呼应,才能形成一唱三叹的感情波澜,才能清晰地显现出文章的思路。
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记叙文是一种通过叙述事件来展现故事情节的文体。
在写作记叙文时,要注重描写细节、恰当运用插叙和对话等手法,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下面是一些关于初中记叙文写作的指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选择合适的事件记叙文通常围绕一个真实或者虚构的事件展开,要选择一个有趣、有代表性的事件。
可以考虑一次旅行、一次比赛、一次突发事件等等。
记叙文也可以选择个人的经历,例如一次重要的考试、一次感人的经历等等。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事件,都要保证其有足够的情节展开空间。
2. 详细描写在记叙文中,要注意对事件进行详细的描写,以使故事更加生动。
可以运用五官描写,描述人物的外貌、心理活动等等。
同时,对环境进行描写,以增加故事的背景气氛。
描写可以是形象的,也可以是感觉的,要尽量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 使用插叙和对话插叙和对话是记叙文中常用的手法,可以增加故事的层次和丰富性。
插叙可以在叙述正文之前或之后插入一些相关的背景信息或者心理描写,使故事更加有层次感。
对话则可以使故事更加生动,可以通过对话展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心理状态等等。
4. 注意时间顺序记叙文依赖于时间顺序来叙述事件的发展,要确保时间的前后顺序清晰明了。
可以使用承接词和过渡句来连接不同的时间段,使故事更加连贯流畅。
同时,要注意字数的控制,不要将事件叙述得过于冗长,也不要遗漏重要的细节。
5. 结构合理记叙文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叙述和结尾三部分。
引言用来引入事件的背景和人物,可以通过描述时间、地点、人物等等来引起读者的兴趣。
叙述部分是故事的主体,要详细叙述事件的经过、人物之间的冲突和发展。
结尾部分要给读者一个总结和反思,可以对事件进行评论或者思考。
6. 多练习写作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的过程,所以要多进行写作训练。
可以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来进行练习,例如一次和朋友的聚会、一次户外活动等等。
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提高自己的叙述能力和文笔水平。
以上是关于初中记叙文写作的一些建议和指导。
中考作文训练之记叙文写作指导

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在写人时, 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让人如见其行; 论理时,要条分缕析,鞭辟入里,给人 一种内在的逻辑力量。说明时,那么要 不蔓不枝,条理清晰;写景时,绘声绘 色,使人如临其境;抒情时,那么要豪 情满怀,以情感人……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三:七点 四分。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 贾岛锤炼语言的创作经验;“为人性癖 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对艺 术的执着追求的精神。生动形象的语言 不仅指词语华美,意荡神驰,而且还应 指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 内在韵味,一种“眉不画而翠,唇不点 而红〞的境界。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三:七点 四分。
1.语言要富有个性美。 2.语言要富有节奏明快美。
2、太阳落山了,昏黄的光晕渲染了半边天,我 寂寞地趴在阳台上。窗外那棵老杨树上,不知名的 大鸟仍在不知疲倦地喂食它的小宝贝。它那绿豆般 的眼睛温柔而慈祥地注视着意欲飞出温巢的小鸟。 这画面,这眼神,让我想起了母亲……〔?面对母 亲的目光?〕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三:七点 四分。
1、郑振铎?猫?的开头“我家养了好几只猫,结局 总是失踪或死亡。〞这一句提纲挈领,表示全文主 要内容就是讲自己家养三只猫的经过。
3.语言要富于哲理美。
4.语言要运用修辞美。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三:七点 四分。
水,就像孩子,他们成长着,但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是 孩子。
山,就像父母,虽然他们在一天天的老去,但在孩子的眼中, 他们沉稳,让人能依靠,父母像大山,父母永远是父母。
天空中的小水珠,一滴两滴……凝结成一片厚厚的云,就像 母亲腹中的胎儿,一天天的长大。
渐渐的河流明白了,他们不再像从前那么顽皮了,他们涌起 河水,静静地舔着大山的脚底,好让大山站麻了的双脚放松放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1.【试卷原题】11.已知,,A B C 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 AC →→=,则AB AC →→⋅的最小值为( )A .14-B .12-C .34-D .1-【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是向量与三角的典型综合题。
解法较多,属于较难题,得分率较低。
【易错点】1.不能正确用OA ,OB ,OC 表示其它向量。
2.找不出OB 与OA 的夹角和OB 与OC 的夹角的倍数关系。
【解题思路】1.把向量用OA ,OB ,OC 表示出来。
2.把求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求解。
【解析】设单位圆的圆心为O ,由AB AC →→=得,22()()OB OA OC OA -=-,因为1OA OB OC ===,所以有,OB OA OC OA ⋅=⋅则()()AB AC OB OA OC OA ⋅=-⋅-2OB OC OB OA OA OC OA =⋅-⋅-⋅+ 21OB OC OB OA =⋅-⋅+设OB 与OA 的夹角为α,则OB 与OC 的夹角为2α所以,cos 22cos 1AB AC αα⋅=-+2112(cos )22α=--即,AB AC ⋅的最小值为12-,故选B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5高考天津,理14】在等腰梯形ABCD 中,已知//,2,1,60AB DC AB BC ABC ==∠= ,动点E 和F 分别在线段BC 和DC 上,且,1,,9BE BC DF DC λλ==则AE AF ⋅的最小值为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几何运算、向量的数量积与基本不等式.运用向量的几何运算求,AE AF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再运用向量数量积的定义计算AE AF ⋅,体现了数学定义的运用,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答案】2918【解析】因为1,9DF DC λ=12DC AB =,119199918CF DF DC DC DC DC AB λλλλλ--=-=-==, AE AB BE AB BC λ=+=+,19191818AF AB BC CF AB BC AB AB BC λλλλ-+=++=++=+,()221919191181818AE AF AB BC AB BC AB BC AB BCλλλλλλλλλ+++⎛⎫⎛⎫⋅=+⋅+=+++⋅⋅ ⎪ ⎪⎝⎭⎝⎭19199421cos1201818λλλλ++=⨯++⨯⨯⨯︒2117172992181818λλ=++≥+= 当且仅当2192λλ=即23λ=时AE AF ⋅的最小值为2918. 2.【试卷原题】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 的焦点()1,0F ,其准线与x 轴的交点为K ,过点K 的直线l 与C 交于,A B 两点,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D . (Ⅰ)证明:点F 在直线BD 上; (Ⅱ)设89FA FB →→⋅=,求BDK ∆内切圆M 的方程.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标准方程,韦达定理,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等知识,考查了解析几何设而不求和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属于较难题。
【易错点】1.设直线l 的方程为(1)y m x =+,致使解法不严密。
2.不能正确运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使得运算繁琐,最后得不到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1.设出点的坐标,列出方程。
2.利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简化运算过程。
3.根据圆的性质,巧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
【解析】(Ⅰ)由题可知()1,0K -,抛物线的方程为24y x =则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1x my =-,()()()112211,,,,,A x y B x y D x y -,故214x my y x =-⎧⎨=⎩整理得2440y my -+=,故121244y y m y y +=⎧⎨=⎩则直线BD 的方程为()212221y y y y x x x x +-=--即2222144y y y x y y ⎛⎫-=- ⎪-⎝⎭令0y =,得1214y yx ==,所以()1,0F 在直线BD 上.(Ⅱ)由(Ⅰ)可知121244y y m y y +=⎧⎨=⎩,所以()()212121142x x my my m +=-+-=-,()()1211111x x my my =--= 又()111,FA x y →=-,()221,FB x y →=-故()()()21212121211584FA FB x x y y x x x x m →→⋅=--+=-++=-,则28484,93m m -=∴=±,故直线l 的方程为3430x y ++=或3430x y -+=213y y -===±,故直线BD 的方程330x -=或330x -=,又KF 为BKD ∠的平分线,故可设圆心()(),011M t t -<<,(),0M t 到直线l 及BD 的距离分别为3131,54t t +--------------10分 由313154t t +-=得19t =或9t =(舍去).故圆M 的半径为31253t r +== 所以圆M 的方程为221499x y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4高考全国,22】 已知抛物线C :y 2=2px(p>0)的焦点为F ,直线y =4与y 轴的交点为P ,与C 的交点为Q ,且|QF|=54|PQ|.(1)求C 的方程;(2)过F 的直线l 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AB 的垂直平分线l′与C 相交于M ,N 两点,且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求l 的方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韦达定理,弦长公式的应用,解法及所涉及的知识和上题基本相同. 【答案】(1)y 2=4x. (2)x -y -1=0或x +y -1=0. 【解析】(1)设Q(x 0,4),代入y 2=2px ,得x 0=8p,所以|PQ|=8p ,|QF|=p 2+x 0=p 2+8p.由题设得p 2+8p =54×8p ,解得p =-2(舍去)或p =2,所以C 的方程为y 2=4x.(2)依题意知l 与坐标轴不垂直,故可设l 的方程为x =my +1(m≠0). 代入y 2=4x ,得y 2-4my -4=0. 设A(x 1,y 1),B(x 2,y 2), 则y 1+y 2=4m ,y 1y 2=-4.故线段的AB 的中点为D(2m 2+1,2m), |AB|=m 2+1|y 1-y 2|=4(m 2+1).又直线l ′的斜率为-m ,所以l ′的方程为x =-1m y +2m 2+3.将上式代入y 2=4x ,并整理得y 2+4m y -4(2m 2+3)=0.设M(x 3,y 3),N(x 4,y 4),则y 3+y 4=-4m,y 3y 4=-4(2m 2+3).故线段MN 的中点为E ⎝ ⎛⎭⎪⎫2m2+2m 2+3,-2m ,|MN|=1+1m 2|y 3-y 4|=4(m 2+1)2m 2+1m 2.由于线段MN 垂直平分线段AB ,故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等价于|AE|=|BE|=12|MN|,从而14|AB|2+|DE|2=14|MN|2,即 4(m 2+1)2+⎝ ⎛⎭⎪⎫2m +2m 2+⎝ ⎛⎭⎪⎫2m 2+22=4(m 2+1)2(2m 2+1)m 4,化简得m 2-1=0,解得m =1或m =-1, 故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 -y -1=0或x +y -1=0.三、考卷比较本试卷新课标全国卷Ⅰ相比较,基本相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对学生的考查要求上完全一致。
即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既考查了考生对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符合考试大纲所提倡的“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的原则. 2. 试题结构形式大体相同,即选择题12个,每题5分,填空题4 个,每题5分,解答题8个(必做题5个),其中第22,23,24题是三选一题。
题型分值完全一样。
选择题、填空题考查了复数、三角函数、简易逻辑、概率、解析几何、向量、框图、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等知识点,大部分属于常规题型,是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常见的类型.解答题中仍涵盖了数列,三角函数,立体何,解析几何,导数等重点内容。
3. 在考查范围上略有不同,如本试卷第3题,是一个积分题,尽管简单,但全国卷已经不考查了。
四、本考试卷考点分析表(考点/知识点,难易程度、分值、解题方式、易错点、是否区分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