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第9章 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
第9章 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
9.1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概 述
面向对象技术是当前的热门话题,也是软件开发方法 的潮流和方向。面向对象方法的形成最初是从面向对象程 序设计语言开始的,随后才逐渐形成了面向对象的分析和 设计。面向对象是近几十年来国内外IT行业最为关注的技 术之一,面向对象技术是一种按照人们对现实世界习惯的 认识论和思维方式来研究和模拟客观世界的方法学。它将 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视为“对象”,将客观世界看成 是由许多不同种类的对象构成的,每一个对象都有自己的 内部状态和运动规律,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 用就构成了完整的客观世界。面向对象方法(Object Oriented,简称OO方法)克服了传统的功能分解方法只能 单纯反映管理功能的结构状态、数据流程模型只侧重反映 事物的信息特征和流程、信息模拟只能被动地迎合实际问 题需要等缺点,构成以系统对象为研究中心,为信息管理 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第9章 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就是以对象为中心、以对象为出发点的方 法。在应用领域中有意义的、与所要解决的问题有关系的任 何人或事物(即我们说的实体)都可以作为对象,它既可以 是具体的物理实体的抽象,也可以是人为的概念,或者是任 何有明确边界和意义的事物或东西。在面向对象方法中,对 象是一组数据(属性)和施加于这些数据上的一组操作代码 (操作)构成的独立类体。换言之,对象是一个有着各种特 殊属性(数据)和行为方式(方法)的逻辑实体。对象是一 个封闭体,它向外界提供一组接口界面,外界通过这些接口 与对象进行交互,这样对象就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自治性和 模块性,从而为软件的重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9章 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
第9章 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 章
什么是面向对象「什么是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什么是面向对象「什么是面向对象分析方法」面向对象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理解和抽象的方法,是计算机编程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
面向对象其实是现实世界模型的自然延伸现实世界中任何实体都可以看作是对象对象之间通过消息相互作用另外,现实世界中任何实体都可归属于某类事物,任何对象都是某一类事物的实例如果说传统的面向过程式编程语言是以过程。
在我理解,面向对象是向现实世界模型的自然延伸,这是一种“万物皆对象”的编程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任何物体都可以归为一类事物,而每一个个体都是一类事物的实例面向对象的编程是以对象为中心,以消息为驱动,所以程序=对。
面向对象是指一种程序设计范型,同时也是一种程序开发的方法对象指的是类的集合它将对象作为程序的基本单元,将程序和数据封装其中,以提高软件的重用性灵活性和扩展性起初,“面向对象”是专指在程序设计中采用封装。
面向对象相比于面向过程,是两种不同的处理问题的角度面向过程更注重事情的每一个步骤和以及顺序,面向对象更注重事件有哪些参与者,以及各自需要什么比如洗衣机洗衣服,面向过程将会把任务解析成一系列步骤,打开洗衣机放。
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OO是当前计算机界关心的重点,它是90年代软件开发方法的主流面向对象的概念和应用已超越了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扩展到很宽的范围如数据库系统交互式界面应用结构应用平台分布式系统网络管理结构CAD。
你好面向对象就是指把一个应用程序看成是由许多“对象object”组成的,然后去对这些对象编程,让它们具有一定的功能类是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对象的抽象就是类因此,对象的抽象是类,类的具体化就是对象,也可以说。
面向对象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一门Java语言吧,我记得上大学学计算机的时候学过一点,当然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的水过地皮湿,都是点皮毛而已,具体的你可以找一下计算机相关方面的书来看一下。
面向过程就是分析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步骤,然后用函数把这些步骤一步一步实现,使用的时候一个一个依次调用就可以了面向对象是把构成问题事务分解成各个对象,建立对象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一个步骤,而是为了描叙某个事物在。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面向对象分析方法是以系统的用户和目的为出发点的一种分析技术,它主要用于分析系统中的物体(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物体所具有的通用性质,以便将它们组织为一个可使用的整体系统。
在软件开发中,面向对象分析方法用于发现和描述系统中的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将这些对象组织为可重用的模块,以便用于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包括四个主要步骤: 1、识别对象:根据系统的用户和目的,识别系统中的对象,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
2、分析对象:对系统中的对象进行进一步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确定对象的功能:确定系统中的对象应该具有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实现。
4、设计对象结构:考虑到对象之间的关系,设计系统的对象结构,以便将它们组织为可重用的模块。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有助于定义和分析系统中的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准备进行软件设计和实现。
它能够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用户和目的,以及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从而有效地实现软件开发过程。
首先,面向对象分析可以帮助开发人员确定和识别系统中的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用户和目的,开发人员可以确定用户可能会使用的对象,以及这些对象之间的关系。
在确定系统中的对象之后,开发人员可以分析这些对象,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其次,面向对象分析可以帮助开发人员确定系统中的对象应该具有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实现。
通过分析用户和目的,开发人员可以确定每个对象应具有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实现。
最后,面向对象分析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设计系统的对象结构,以便将它们组织为可重用的模块。
在设计对象结构时,开发人员需要考虑到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应该如何被组织和重用。
总之,面向对象分析方法是一种帮助开发人员确定和分析系统中的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技术,从而为软件设计和实现提供依据。
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确定系统中的对象,以及它们应该具有的功能和结构,从而有助于软件开发过程的有效实施。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名词解释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名词解释
面向对象分析(Object-Oriented Analysis, 简称OOA),是一种基于软件工程中面向对象思
想的软件分析方法,旨在搭建软件需求分析基础模型,以识别、分析和实现客户软件需求,制定出对软件研发工作与设计有效的管理模型。
OOA 是拔高软件开发进程中最重要的步骤,它旨在满足客户对于软件的要求,使客户能够在满意的时间,满意的经费以及满意的套大成果得到期望的软件。
OOA 的拥有者一般是由软件项目经理控制的全职专职软件分析师,他们会使用OOA 快速获取软件要求信息,这
些信息是从客户的说明开始的形式,因此将比研发者在识别需求时所需要的时间更少。
OOA 的主要任务就是使软件发展过程更加高效。
Face-to-face(面对面)会谈,讲解,文
档研究以及运用建模工具等方法将客户提出的需求进行阐明,并把客户的大部分需求变成
客观的功能和属性的可操作的模型,因此OOA 的设计方法也称为可重用组件的设计(Reusable Components Design)。
OOA 的模型通常有以下几种:系统架构,逻辑和物理;在实现系统架构中,把客户提出的需求变成给定的抽象模型即为系统拓扑。
在逻辑模型中,将系统拓扑拆分为不同的构件,
以表达客户关心的系统服务和非功能性要求,而在物理模型中,关于客观和完整的描述系统结构,有细粒度的描述和定义每个构件的不同的属性。
面向对象分析也可以用于检验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系统是否符合预期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发现并实施软件系统的改进与更新。
只要对OOA 方法有正确的运用,软件开发项目就容易
得到客户的满意和顺利实施。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分析
第7章面向对象分析•7.1.1 面向对象分析过程面向对象的分析主要以用例模型为基础。
开发人员在收集到的原始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用例模型从而得到系统的需求。
进而再通过对用例模型的完善,使得需求得到改善。
所谓用例是指系统中的一个功能单元,可以描述为参与者与系统之间的一次交互。
用例常被用来收集用户的需求。
①首先要找到系统的操作者,即用例的参与者。
参与者是在系统之外,透过系统边界与系统进行有意义交互的任何事物。
②可以把参与者执行的每一个系统功能都看作一个用例。
可以说,用例描述了系统的功能,涉及系统为了实现一个功能目标而关联的参与者、对象和行为。
③确定了系统的所有用例之后,就可以开始识别目标系统中的对象和类了。
把具有相似属性和操作的对象定义为一个类。
边界类示意图控制类示意图目标系统的类可以划分为边界类、控制类和实体类。
Ø边界类代表了系统及其操参与者的边界,描述参与者与系统之间的交互。
它更加关注系统的职责,而不是实现职责的具体细节。
通常,界面控制类、系统和设备接口类都属于边界类。
Ø控制类代表了系统的逻辑控制,描述一个用例所具有的事件流的控制行为,实现对用例行为的封装。
通常,可以为每个用例定义一个控制类。
Ø实体类描述了系统中必须存储的信息及相关的行为,通常对应于现实世界中的事物。
确定了系统的类和对象之后,就可以分析类之间的关系了。
对象或类之间的关系有依赖、关联、聚合、组合、泛化和实现。
①依赖关系是“非结构化”的和短暂的关系,表明某个对象会影响另外一个对象的行为或服务。
②关联关系是“结构化”的关系,描述对象之间的连接。
③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是特殊的关联关系,它们强调整体和部分之间的从属性,组合是聚合的一种形式,组合关系对应的整体和部分具有很强的归属关系和一致的生命期。
比如,计算机和显示器就属于聚合关系。
④泛化关系与类间的继承类似。
⑤实现关系是针对类与接口的关系。
明确了对象、类和类之间的层次关系之后,需要进一步识别出对象之间的动态交互行为,即系统响应外部事件或操作的工作过程。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1/2面向对象分析方法(Object-Oriented Analysis,OOA),是在一个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进行了系统业务调查以后,按照面向对象的思想来分析问题。
OOA与结构化分析有较大的区别。
OOA所强调的是在系统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针对OO方法所需要的素材进行的归类分析和整理,而不是对管理业务现状和方法的分析。
OOA(面向对象的分析)模型由5个层次(主题层、对象类层、结构层、属性层和服务层)和5个活动(标识对象类、标识结构、定义主题、定义属性和定义服务)组成。
在这种方法中定义了两种对象类之间的结构,一种称为分类结构,一种称为组装结构。
分类结构就是所谓的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组装结构则反映了对象之间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OOA在定义属性的同时,要识别实例连接。
实例连接是一个实例与另一个实例的映射关系。
OOA在定义服务的同时要识别消息连接。
当一个对象需要向另一对象发送消息时,它们之间就存在消息连接。
OOA 中的5个层次和5个活动继续贯穿在OOD(画向对象的设计)过程中。
OOD模型由4个部分组成。
它们分别是设计问题域部分、设计人机交互部分、设计任务管理部分和设计数据管理部分。
一、OOA的主要原则。
(1)抽象: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抽取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就叫作抽象。
抽象是形成概念的必须手段。
抽象原则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尽管问题域中的事物是很复杂的,但是分析员并不需要了解和描述它们的一切,只需要分析研究其中与系统目标有关的事物及其本质性特征。
第二,通过舍弃个体事物在细节上的差异,抽取其共同特征而得到一批事物的抽象概念。
抽象是面向对象方法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原则。
抽象原则包括过程抽象和数据抽象两个方面。
过程抽象是指,任何一个完成确定功能的操作序列,其使用者都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单一的实体,尽管实际上它可能是由一系列更低级的操作完成的。
数据抽象是根据施加于数据之上的操作来定义数据类型,并限定数据的值只能由这些操作来修改和观察。
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方法的实践应用
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方法的实践应用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方法(OOAD),是一种以对象为基础的软件开发方法。
通过面向对象的思想,将软件系统中的各个部分进行抽象化,并通过类与对象的关系构建软件系统的模型。
其主要的思想是将软件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看作是对象,通过这些对象能够互相沟通与交互。
凭借其严密的实践应用,OOAD已成为日常软件开发中的事实标准。
1. OOAD的基本流程OOAD有自己的基本流程,其主要步骤包括需求捕捉、面向对象的域分析、面向对象的设计、面向对象的编程和测试。
通过这些步骤,软件开发人员可以有效地完成一个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
2. OOAD在实践中的应用在实际的软件开发中,OOAD可以应用于各个方面。
例如,在设计一个可靠的银行账户管理系统时,SOAD就是一个非常实用的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模型。
该模型能够在一个对象模型中把系统中所有的角色和过程进行抽象化,并为每个角色和过程分配隶属关系。
这种模型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完成系统的编码和维护,同时也可以为银行的人员提供一个清晰的管理界面。
另一个例子是利用OOAD来设计制造业中的产品。
在这一领域,OOAD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创建一个稳固的产品模型。
通过这个模型,他们可以快速及准确地观察制造过程的各个方面,并对过程进行调整,确保这个模型最终能够成为一个理想的产品。
与此同时,这种模型也可以为制造企业提供支持,并协助其在全球市场上快速发展。
3. OOAD的优势与挑战虽然OOAD已经成为了软件开发的标准,但其仍然存在着一些挑战和缺陷。
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便是如何确保开发人员始终保持该方法的高标准。
虽然OOAD可在企业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但开发人员必须始终处于高度专业的状态,才能充分利用OOAD的优势。
管理者也应该为此提供必要的支持,以确保接到的项目能够高效完成。
OCAD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对软件开发过程的理解与体现。
其通过有效的面向对象的思想,将加速整个软件开发过程。
此外,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快地实现整体性能的调整和模型的优化。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在信息化时代,各种软件系统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何将软件设计得更加高效、安全、易用成为设计人员不断探索的问题。
其中,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软件领域,成为当前软件研发中的流行趋势。
一、面向对象思想面向对象思想是一种软件分析、设计和编程思路。
它将现实世界中的实体抽象为对象,通过对象之间的交互和信息处理来实现系统的功能。
对象的行为和属性都与现实世界中的事物相对应,因此可以更加符合人类的思维方式,易于理解和维护。
同时,面向对象的设计还具有可重用性好、扩展性强、易维护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中。
二、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采用面向对象思想,以系统的对象为中心,对系统所涉及到的实体进行抽象分析和设计。
其主要步骤包括系统需求分析、面向对象的分析和面向对象的设计。
1.系统需求分析系统需求分析是整个软件开发的关键,需要通过对用户需求、客户需求和用户交互接口需求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调研,明确软件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需求要求,为后续的设计和编码打下基础。
2.面向对象的分析面向对象的分析将系统需求分析的结果转化为面向对象的模型,具体包括对象、类、关系、约束条件等方面的分析。
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实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来建立对象模型,理清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功能流程,同时将软件的功能划分为一个个模块,为后续的设计提供可靠的基础。
3.面向对象的设计面向对象的设计是指基于面向对象的分析结果,对系统进行更加详细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通用的面向对象设计模式,如单例模式、工厂模式、观察者模式等,从而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同时还需考虑系统安全性、性能等方面的设计。
三、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的优势1.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面向对象设计方法可以将系统中的实体进行模块化的设计,每个模块都可以自行管理本身功能的维护和更新,同时多个模块之间的协调和合作也容易实现,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
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
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的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和设计是两个关键的环节。
随着软件系统规模的扩大,软件系统的复杂性逐渐增加,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法则成为了一种解决复杂性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介绍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法,并分析其优点。
一、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方法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来进行系统需求分析的方法。
面向对象的思想是指将系统看作是由一系列对象组成的,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属性和行为,对象之间通过消息进行交互,从而完成系统功能。
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方法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进行的。
在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方法中,首先需要确定系统的用例。
用例是指系统中需要实现的功能,用例通常以场景来描述,描述清楚了用例中涉及到的角色、对象、操作等信息。
在用例的基础上,就可以进行对象建模。
对象建模主要包括四个步骤:识别类、识别属性、分析关系、识别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对象图、类图、活动图等UML图形建模工具来辅助分析建模。
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方法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有效地控制系统的复杂性。
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职责,而对象之间协同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对象承担的责任都会比较明确,系统的流程也会更为清晰。
其次,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复用性。
在面向对象的设计中,每个对象都是可以被重复利用的模块。
在后面的设计和实现中,可以直接引用这些对象。
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
此外,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方法也有良好的可视化特性,可以辅助开发人员更清晰地了解整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是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来进行软件系统设计的方法。
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中,需要完成三个阶段的工作: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和实现。
其中,逻辑设计阶段主要是通过建立类层次结构和类之间的关系来定义系统架构;物理设计阶段主要是通过选择数据存储结构、物理组成和外部接口等来概述系统实现;实现阶段则是通过编写程序代码,构建整个系统的实际功能。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如何确定执行者: 1、谁使用系统的主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能(主执行者)? 2、谁需要从系统获得对日常工作的支持和服务? 3、需要谁维护管理系统的日常运行(副执行者)? 4、系统需要控制哪些硬件设备? 5、系统需要与其它哪些系统交互? 6、谁需要使用系统产生的结果(值)?
简单的用例:自动售货系统
客户
买饮料 供货
供货人
用例之间的关系
❖ 包含关系:使用包含(Include)用例来封装一组跨越 多个用例的相似动作(行为片断)。
《include》
• 有时当某用例的事件流过于复杂时,为了简化用例的描述,我们 也可以把某一段事件流抽象成为一个被包含的用例
用例之间的关系
3、扩展关系Extend 一个用例也可以定义为基本用例的增量扩展,这称作扩 展关系,即扩展关系是把新的行为插入到已有的用例中 的方法。
贸易经理 营销人员
设置边界
更新帐目
风险分析 交易估价
《使用》 《使用》
评价
进行交易
《扩展》
超越边界
记帐系统 销售人员
Use case图
采用“基于用例的方法”来识别和获取需求,是从外部的角度来看系统功能 ,建立系统的Use case模型。描述外部执行者(Actor)所理解的系统功能。即待开发 系统的功能需求。
用例 — 表示一个子系统,或者系统一个独立的功能。 角色— 表示外部的“执行者”。
描述方法: 用例 :
角色: 用例
连接:
一、执行者(Actor)
一、执行者
执行者是指用户在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执行者在用例
图中是用类似人的图形来表示, 但执行者可以是人,也可以
是一个外界系统。
注意:用例总是由执行者启动的。
系统分析方法范文
系统分析方法范文系统分析方法是指对复杂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一种方法论体系,旨在提供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和决策支持。
系统分析方法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程项目管理等。
在系统分析中,需要对系统的组成、功能、流程、结构等关键要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掌握系统的内在规律和运行机制。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系统分析方法。
一、数据流图法(Data Flow Diagram,简称DFD)数据流图法是一种图形化的分析工具,主要用于描述和分析系统内部的数据流动关系。
数据流图通过绘制不同层次的图形,将系统的输入、输出、处理和存储等关键元素直观地展现出来,以帮助分析师深入理解和把握系统的功能和流程。
通过数据流图的分析,可以发现系统中的瓶颈、问题和改进点,并进行相应的优化方案设计。
二、结构化分析方法(Structured Analysis,简称SA)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将系统拆分为多个模块,通过分析每个模块的功能和关系,来理解和解决系统问题的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主要关注系统模块之间的层次结构和信息流动,并通过流程图、层次图等方式进行描述。
通过结构化分析方法,可以清晰地了解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有助于分析师识别问题的根源和优化路径。
三、数据建模方法(Data Modeling)数据建模方法是一种通过抽象和建模的方式,描述和分析系统的数据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数据建模方法主要包括实体关系模型(Entity-Relationship Model,简称ER模型)和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简称UML)等。
通过数据建模方法,可以清晰地描述系统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处理过程,有助于分析师理解系统的逻辑和运行机制。
四、面向对象分析方法(Object-Oriented Analysis,简称OOA)面向对象分析方法是一种以对象为中心,从面向对象的视角来分析系统的方法。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主要关注系统中的对象、类和关系,通过类图、对象图等方式进行表示和分析。
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与面向对象分析方法的区别何在
1、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与面向对象分析方法的区别何在?答: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是采用“自顶向下,由外到内,逐层分解”的思想对复杂的系统进行分解化简,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系统分析每一步的难度,并运用数据流图、加工说明和数据字典作为表达工具的一种系统分析技术。
而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则是通过将数据和逻辑结构抽象成为对象,运用对象属性和方法等来操作和处理业务数据和逻辑的系统分析方法。
两者的区别在于:当软件项目较小、系统分析员能力足够高的时候,结构化方法能快速的找到最简洁、高效率的逻辑模型,结构化方法对复杂问题的帮助有限,而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提供了一种方便的、可持续观测和扩展系统的机制,通过信息隐藏和封装等手段屏蔽了对象内部的执行细节,控制了错误的蔓延,对于需求变化频繁的系统,可以用面向对象软件系统的方法。
2. 在实际项目中,具体地是采用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还是或面向对象分析方法,是否存在相应的前提条件?或者说依据什么来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答:两种方法不是对立的,没有谁先进谁过时之说,可在项目中结合使用。
恰当的运用方法解决问题才是根本性的问题。
在运用时应关注运用方法的成本和价值。
如果软件项目较小、系统分析员能力足够高的时候,用结构化方法较好,如果系统需求变化较大,内部逻辑关系较复杂,复用性要求较高,可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
3.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是否已经过时?为什么现在很多项目都要采用UML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谈谈你的理解答: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没有过时,当软件项目较小、系统分析员能力足够高的时候,结构化方法是快速的找到最简洁、高效率的逻辑方式;UML是一种应用于面象对象软件开发过程的建模语言,是一种简单、直观的表示符号和标准,UML的优点在于:1、对于开发团队的层面来说:有利于队员间在各个开发环节间确立沟通的标准,便于系统文档的制定和项目的管理。
UML的简单、直观和标准性,在一个团队中用UML来交流比用文字说明的文档要好得多。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3)按照子类(也称为派生类)和父类(也称为基类)的关系,把若干 个类组成一个层次结构的系统。在这种类层次结构中,通常下层的派生类 具有和上层的基类相同的特征(包括数据和方法),这一特性称为继承 (Inheritance)。 (4)对象与对象之间只能通过传递消息进行通信(Communication with Message)。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1.Booch方法 Booch最先描述了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的基础问题,指出面向对象开发 是一种根本不同于传统的功能分解的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的软件分解更接 近人对客观事物的理解。 2.Coad方法 Coad方法是1989年Coad和Yourdon提出的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经典著 作有“OOA”, “OOP”,该方法比较完整而系统地介绍了面向对象的分析 和面向对象的设计。 3.OMT方法 OMT方法是1991年由James Rumbaugh等5人提出来的,其经典著作为 “面向对象的建模与设计”。 4.UML建模语言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语言是一种统一建模语言,产生于90 年代中期,它不仅统一了Booch方法、OMT方法、OOSE方法的概念和表示 法,而且对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并最终统一为大众所接受的标准建模语 言。UML语言的出现具有重要的、划时代的意义,将是面向对象技术领域 内占主导地位的标准建模语言。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OOA
Object-Oriented Analysis
传统的结构化方法适合需求比较确定的应用领域。但事实上系统的需 求却往往是变化的,而且用户对系统到底要求做什么也不是很清楚,而这 些在面向对象方法中不再成为问题,因而对象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成为90 年代十分流行的软件开发技术。 面向对象的开发包括三个主要阶段:面向对象分析(Object-Oriented Analysis)、面向对象设计(OOD)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其中,OOA是 指系统分析员对将要开发的系统进行定义和分析,进而得到各个对象类以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抽象描述;OOD是指系统设计人员将面向对象分析的 结果转化为适合于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具体描述,它是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 计的蓝图;OOP则是程序设计人员利用程序设计语言,根据OOD得到的对 象类的描述,建立实际可运行的系统。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它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识别和描述系统内部的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行为,来构建高质量的软件系统。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常用于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抽象: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模型来描述系统中的对象及其特征。
在分析过程中,需要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合适的对象,并确定它们的属性和行为。
通过抽象,可以将系统中的复杂问题简化,并提高对问题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2. 继承:继承是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特性。
通过继承,可以在已有的类的基础上创建新的类,并从已有的类中继承属性和方法。
这样可以避免重复编码,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维护性。
3. 封装:封装是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中的另一个重要特性。
通过封装,可以将类的属性和方法封装起来,只暴露必要的接口给外部。
这样可以降低系统的耦合度,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多态:多态是面向对象分析方法的另一个重要特性。
多态通过将对象的具体类型隐藏起来,只保留对象的抽象类型。
这样可以实现程序的动态性和灵活性,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系统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软件系统。
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中,常用到的建模工具有UML(统一建模语言),通过使用UML工具,可以将系统中的对象、类、关系和行为进行可视化描述,使开发者更易于理解和交流。
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中,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然后通过抽象、继承、封装和多态等方法,将需求转化为系统的类和对象,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以及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变化。
在进行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时,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问题。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在软件开发中,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OOAD)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和技术,旨在通过对问题领域中的对象进行建模和分析,然后基于这些模型进行软件设计和实现。
本文将介绍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并讨论其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一、概述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是一种基于对象的思维方式和开发过程。
它将问题领域中的实体、关系和行为看作对象,通过识别、分类和定义这些对象,建立起领域模型。
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需求分析:分析用户需求,识别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领域建模:通过抽象和分类,识别问题领域中的实体、关系和行为。
3.对象设计:定义对象的属性、方法和关系,确定对象之间的协作方式。
4.系统设计:将对象组织成类和模块,确定系统的结构和架构。
5.实现和测试:基于设计结果进行编码实现,并进行测试验证。
二、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的特点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模块化:将系统划分为独立的、可重用的模块,从而简化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封装性:将数据和处理逻辑封装在对象中,实现了数据和行为的统一管理。
3.继承性:通过继承机制,实现了代码的重用和扩展,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4.多态性:通过多态机制,实现了对象的动态行为绑定,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5.抽象性:通过抽象机制,将对象的共性特征抽象成类的属性和方法,实现了模型的简化和易维护性。
三、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的应用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中,尤其适用于中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维护。
它可以提高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并降低软件开发的风险和成本。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在以下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1.需求分析:通过面向对象的方法,将用户需求转化为面向对象模型,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
2.架构设计:通过面向对象的架构设计,组织系统的各个模块和类之间的关系,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3.模块设计:通过面向对象的模块设计,定义模块的接口和功能,实现系统的解耦和模块化。
软件工程师软件工程需求分析方法
软件工程师软件工程需求分析方法软件工程是一门涉及软件开发过程的学科,其中软件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
合理有效地进行软件需求分析,对于保证软件开发质量和满足用户需求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软件工程师软件工程需求分析方法。
一、原型法原型法是一种通过建立软件原型来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软件原型是根据用户需求和系统规格说明书迅速构建的系统模型或草图,用以表达用户对软件期望的功能、界面和性能等要求。
通过使用原型法,软件工程师可以与用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早期阶段就能发现和纠正需求问题,提高软件开发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面向对象方法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基于面向对象思想进行软件需求分析的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强调将问题领域中的实体与其相应的行为进行建模,并用类和对象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软件工程师可以通过面向对象方法对软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使系统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常用的面向对象方法包括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ML)、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RUP)等。
三、数据流图方法数据流图方法是一种以数据流和数据存储为主要关注点进行软件需求分析的方法。
数据流图可以清晰地描述软件系统中数据的流动和转换过程,帮助软件工程师理解和分析系统的功能。
通过数据流图方法,软件工程师可以准确地把握需求,确定系统所需的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等,为后续的软件设计和编码提供指导。
四、用例方法用例方法是一种将用户需求表示为系统执行的场景或者操作序列的方法。
软件工程师通过编写用例来描述用户和系统之间的交互过程,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用例方法注重从用户角度出发,通过识别主要的用例和相应的操作来捕捉需求,帮助软件工程师避免遗漏重要需求,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五、面向目标方法面向目标方法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进行软件需求分析的方法。
软件工程师通过与用户密切合作,明确和定义软件系统的目标,进而推导出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
1.3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1.3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面向对象分析作为一个比较全面的方法,面向对象分析由五个主要步骤组成,即确定类与对象,识别结构,识别主题,定义属性和定义方法。
一旦建立了模型,就可以由五个层次来表示,它们是:主题层主题给出分析模型的总体概貌。
对象层对象是数据及其处理的抽象。
它反映了系统保存和处理现实世界中某些事物的信息的能力。
结构层结构表示问题域的复杂性。
类—成员结构反映了一般——特殊关系,整体——部分结构反映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属性层属性就是数据元素,可用来描述对象或分类结构的实例,可在图中给出并在对象的存储中定义。
方法层方法是在收到消息后必须进行的处理,在图上定义它并在对象的存储中指定。
一、确定类与对象1、什么是类、对象在面向对象分析中对象是一个封装体和抽象体,即是属性和处理这些属性的方法的封装体以及问题域的抽象体。
类是对一个以上对象的共同属性和方法集合的描述,包括如何在一个类中建立新对象的描述。
属性以及处理这些属性的方法的封装体对面向对象分析模型的稳定性影响很大。
首先,封装性是可以将属性和方法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基础。
第二,封装性有助于减少重复劳动。
在面向对象分析中,对问题域中某件事情的抽象是很重要的。
事实上,在每次分析活动中,分析人员必须首先理解要分析的问题域。
而将对象定义为现实世界的抽象,这样有助于深刻理解问题域,从而获得系统模型。
这种模型至少可以产生一个现实的可观察且可管理的模型层集合,包括主题、对象、结构、属性和方法。
系统模型还为上下文的初始表示奠定了基础。
上下文树是由系统分析人员在分析过程中画出来用于技术决策的。
系统上下文表明该系统包含有几个问题域、要保存什么样的数据、处理的复杂程度如何等。
系统上下文有着“四重约束”,即预算、进度、性能和人员。
为了使一个项目顺利进行,必须满足所有这四个约束。
2、为什么要识别对象识别对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一个系统的技术表示同现实世界更为接近。
这种分析的表示和策略是依据人类的3种基本分析方法的,即对象和属性,类与成员,以及整体和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统一的面向对象分析过程
2.2 发现和定义对象与类 识别对象和类,确定它们的内部特征, 即属性和操作。这是一个从现实世界到概念 模型的抽象过程,是认识从特殊到一般的提 升过程。 抽象是面向对象分析的基本原则,系统 分析员不必了解问题域中繁杂的事物和现象 的所有方面,只需研究与系统目标有关的事 物及其本质特性,并且舍弃个体事物的细节 差异,抽取其共同的特征而获得有关事物的 概念,从而发现对象和类。
1. UML的发展史及应用概况
2. 统一的面向对象分析过程
2.1 问题域分析 分析应用领域的业务范围、业务规则和 业务处理过程,确定系统的责任、范围和边 界,确定系统的需求。在分析中,需要着重 对系统与外部的用户和其他系统的交互进行 分析,确定交互的内容、步骤和顺序。 需求分析采用Actor+Use Case来建立模 型。
1. UML的发展史及应用概况
►
产生UML的几个里程碑 ⑴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有决定意义 的思想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期间涌现出一些重要方法, 包括Booch、OMT、Shlaer-Mellor、Fusion、OOSE和 Coad-Yourdon等。 ⑵1994年10月,Jim Rumbaugh和Grady Booch开始共同合作, 于1995年10月提出“统一方法(Unified Method)”0.8版本。 随后,Ivar Jacobson也加入其中,同时将OOSE思想融合进来, 于1996年6月发布“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0.9版本。 ⑶1997年1月,UML1.0版本被提交给OMG组织,申请作为一种 标准建模语言。在此期间,一些重要的软件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 成立了一个UML伙伴组织,如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HP、IBM、Microsoft、Oracle、Rational等, 它们积极地使用UML并提出反馈意见,于19G,1997年11月,UML1.1版 本正式被OMG采纳作为业界标准。 ⑷目前,UML已经提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进行国际标准化。
3 . 建立用例模型
3.2 用例图 用例图描述系统外部的执行者(Actor)与系统的 用例(Use Case)之间的某种联系。
2. 统一的面向对象分析过程
2.3 识别对象的外部联系 在发现和定义对象与类的过程中,需要同时 识别对象与类、类与类之间的各种外部联系,即 结构性的静态联系和行为性的动态联系,包括一 般与特殊、整体与部分、实例连接、消息连接等 联系。 对象和类是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抽象,它们之 间的联系要从分析现实世界事物的各种真实联系 中获得。
3 . 建立用例模型
3.1 用例模型的用途
用例模型在系统建模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它影响着 其他视图的建立和系统的实现。对不同的人员来说,用 例模型具有不同的用处: 客户使用它,详细说明系统应有的功能,并描述系统的 使用方法; 开发人员使用它,有助于理解系统的需求,为后续阶段 的工作(如分析、设计和实现)奠定基础; 系统集成和测试人员使用它,验证最终实现的系统是否 与用例模型说明的功能一致; 文档人员使用它,为编写用户手册提供参考。
2. 统一的面向对象分析过程
2.4 建立系统的静态结构模型 分析系统的行为,建立系统的静态结构 模型,并将其用图形和文字说明表示出来, 如绘制类图、对象图、系统与子系统结构图 等,编制相应的说明文档。
2. 统一的面向对象分析过程
2.5 建立系统的动态结构模型 分析系统的行为,建立系统的动态行为模型,并将 其用图形和文字说明表示出来,如交互图、活动图、状 态图等,编制相应的说明文档。 现实世界中事物的行为是极其复杂的,需要从中抽 象出对建立系统模型有意义的行为。在分析中需要控制 系统行为的复杂性,注意确定行为的归属和作用范围, 确定事物之间的行为依赖关系,区分主动与被动,认识 并发行为和状态对行为的影响。系统的静态结构模型和 动态行为模型、必要的需求分析说明书、系统分析说明 书等一起构成了系统的分析模型,这是系统分析活动的 成果,成为下一步系统设计的基础。
► UML发展史图
1. UML的发展史及应用概况
1. UML的发展史及应用概况 ► UML应用 UML是一种直观化、明确化、构建和文档化软 件系统产物的通用可视化建模语言,从企业信 息系统到基于Web的分布式应用,甚至严格的 实时嵌入式系统都适合于用UML来建模。它是 一种富有表达力的语言,可以描述开发所需要 的各种视图,并以此为基础组建系统。
►面向对象的分析
统一方法
•
统一方法既统一建模语言UML (Unify Modeing Language) • 由Rumbaugh 、 Booch 、 Yourdon 方法本来就存 在一 些共性的东西,统一建模语言是集众家之所长演 化发展起来的行业标准。是目前流行的方法,并有相 应可视化工具的支持。 • UML进行OOA的特点是 以角色+案例(Actor+Use Case)为驱动。 • 主要内容: 1. UML的发展史及应用概况 2. 统一的面向对象分析的过程 3. 建立用例模型 4. 发现和定义对象类 5.识别对象的外部联系
UML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系统建模语言,具有创建系统 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等多种模型的能力,其应用范 围十分广泛,它可以用于商业建模和软件开发建模的 各个阶段,也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系统。UML结合了 国际上面向对象项目的成功经验,主要适合于大型复 杂系统的开发,其使用要求如下: (1) 支持用例驱动 用例成为系统分析、设计、测试、编写文档的基础。 (2) 以体系结构为中心 以系统的体系结构为核心,在开发过程中对系统进行 抽象、构造、管理和改进。 (3) 遵循迭代的或增量的开发过程(RUP) 这种开发过程使软件开发人员渐进地开发和逐步完善 软件系统,其每一次迭代都产生比上一次发布有所改 善的新发布,而每一次发布都努力处理和降低对项目 成功影响最为显著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