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建筑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初步设计设计说明

建筑工程-初步设计设计说明

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主要设计依据1.建设方提供由规划部分出具的规划设计条件书、地形图、红线图等基础资料。

2.《嵊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2018。

4.《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6.《浙江省住宅设计标准》 [附条文说明] DB33/1006-2017。

7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4763-2012。

二、项目用地概况1.工程名称:XXXXX;2.地块位置:西地块东至规划道路,南至规划用地,西至嵊州大桥,北至规划道路,东西长约120米,南北长约72米;东地块东至嵊州市公用事业-养护中心及城南垃圾中转站,南至规划道路,西至规划道路,北至规划道路,东西长约138米,南北长约89米。

3.用地面积:9156平方米(折合约28亩)。

其中西侧地块用地面积为8191平方米;东侧地块用地面积为10965平方米,;4.用地性质:居住用地为主;5.容积率:西地块1.3-2.6;东地块1.5-3.47;6.建筑密度:西地块30%;东地块35%;7.绿地率: 30%8.建筑层数:西地块地上自然层数不超过 8 层;东地块地上自然层数不超过18层9.建筑层高控制:按浙江省《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和竣工综合测量技术规程》(建设发〔2018) 136 号)执行;10.建筑高程控制:12-79米(采用 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11.建筑日照间距控制:按《嵊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执行;建筑侧向间距控制:按《嵊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执行。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一、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1.结合嵊州市城市发展,与城市整体有良好契合,创造高质量现代化居住小区。

2.结合地区现实条件,适应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要求。

3.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人的活动为中心,创造一流的人居环境。

医院建筑设计专篇含各专业设计说明

医院建筑设计专篇含各专业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第一章建筑设计1.1.工程概况1.1.1.工程名称:无锡市惠山区堰桥人民医院项目1.1.2.项目名称:无锡市惠山区堰桥人民医院1.1.3.建设单位:无锡堰桥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1.1.4.建设地点:无锡市堰桥街道堰裕路北侧、堰新苑西侧1.1.5.建设规模:用地面积27729.06m2;总建筑面积32097.44㎡(含地下4690.17㎡)1.1.6.功能配置:医疗建筑。

1.2.设计依据1.2.1.甲方提出的设计要求及会议纪要1.2.2.用地定点图1.2.3.主要包括国家及地方各有关现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版)《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BJ08-7-9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2010)《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国家及江苏省现行规范标准1.3.总体分析将医院发展规划纳入城区总体发展规划的框架中,医院的建设规划符合城市的发展脉络,建筑风格体现城市特色。

伴随着城区的发展,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公共卫生体系和健康城区的建设得到推进。

医院的迁建、发展,完善了区域内的卫生体系,为市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1.3.1.工程概况基地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堰裕路。

基地南侧为城市干道堰裕路,对面为新建农贸市场,东侧为堰新苑居住小区,西侧、北侧现状为河道,地块方整,交通便利。

马鞍山市地产大厦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马鞍山市地产大厦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马鞍山市地产大厦建筑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马鞍山市地产大厦,位于马鞍山市雨山路南侧,市中心大道以东交叉口。

用地范围:西至中心大道,东至联通公司用地。

基地为矩形,临中心大道南北长约57米,临雨山路东西宽约67米。

总用地面积3820平方米。

拟建办公楼为集办公、会议、培训、商业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办公楼。

大厦建成后将成为马鞍山市沿雨山路的标志性建筑。

二、设计依据1、马鞍山市地产大厦建筑设计意见书2、马鞍山市规划局设计条件审核意见书z20040002 (案卷编号:TJ10044)3、马鞍山市规划局提供的建设用地红线图和电子文件4、《办公楼设计规范》5、《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其他现行的国家及地方相关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法规和规定三、总平面设计1、总平面设计原则(1)从城市设计的理念出发,单体建筑既充分体现个性和形象,又同时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融合。

建筑与环境相统一,构筑一个完美的建筑标志物。

(2)从创造丰富的室内空间和宜人的城市空间为原则,设计中强调合理的功能布局,顺畅的交通组织,丰富的空间序列,愉悦的环境气氛。

(3)和当今社会发展的动态趋势相适应,创造舒展的曲线体形,在满足功能和降低造价的前提下,表达建筑与现代技术经济发展相融合的文化理念。

2、基地现状马鞍山市地产大厦,位于马鞍山市雨山路南侧,市中心大道以东交叉口。

用地范围:西至中心大道,东至联通公司用地。

基地为矩形,临中心大道南北长约57米,临雨山路东西宽约67米,总用地面积3820平方米。

3、基地分析该基地呈矩形,西边和北边均朝向城市主干道,根据规划法规均可以设置机动车出入口。

鉴于基地周围的建筑风格各异,因此本建筑的造型拟创造一个中性的、具有办公建筑自身性格,体现现代建筑材料和科技含量的建筑形象。

4、总平面布局基于以上对基地现状和建筑的分析,本方案拟把建筑主体适当退后雨山路和中心大道,使大厦前能形成建筑与城市对话的产物——广场。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

打铁关地块拆迁安置用房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建筑设计一、设计依据1.杭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的立项文件2.杭州市规划局提供的数字化四线座标及现状地形图3.杭州市规划局批复的建设项目意见书和勘设红线图4.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提供的设计招标任务书5.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书面意见6.杭州市现行的《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05版)、《杭州市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技术管理规则(试行)》(2005版)及国家制定的有关规范二、概述及现状分析为响应杭州市政府要求三年建设三百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的目标,根据统一规划,分批实施,确定一批,实施一批的思路,拆迁的居民需要更快更好的被安置已成为急待解决的大事,打铁关地块拆迁安置用房规划设计正是顺应这一趋势而展开的。

本地块位于杭州市下城区打铁关,东至建国北路,南至规划二号路,西至规划中学,北至市电力局110KV东新变电所,现状地址即东新路与绍兴路交叉口西南角。

本地块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完善,文化气息浓郁,商业发展成熟,这充分体现出市政府对拆迁市民的人文关怀。

本地块交通便捷,紧临两条双向八车道的市级道路,远期还将有地铁一号线艮山门出站口在地块东侧。

周边配套完善,地块北侧为易初莲花、和平家私等商业中心,西北侧为朝晖现代城等成熟社区,根据详规,地块西侧将建设为中学和幼儿园,南侧将建设配套公建和农贸市场。

四周自然环境优美,东西南侧均有河流分布。

总用地面积22698m2,根据总体规划要求进行设计,该区块以小高层与高层相结合,辅以沿街商业用房及配套用房及地下停车库,容积率为1.94,绿化率为43%,建筑密度为23.2%,区块总建筑面积为53235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3970 m2,地下建筑面积9265m2。

三、设计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即以公众需要为本人本主义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建设准则。

体现一切以公众需要为本的原则,突出人文关怀的规划设计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划目标,努力创造一个经济适用、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生活便利的现代化小区。

大庆奥林匹克体育场初步设计说明

大庆奥林匹克体育场初步设计说明

大庆奥林匹克体育场初步设计说明第一章建筑专业设计说明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大庆奥林匹克体育场1.1.2 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大庆市萨尔图区,北临中八路,西临中兴南街,南侧为规划路,东侧为热源街,地块北部为万宝湖。

位于拟建的中央党校大庆教学基地及大庆体校之间。

1.1.3 建筑类别:甲级体育建筑1.1.4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1.1.5 建筑耐火等级:一级1.1.6 防水等级:屋面防水等级二级1.1.7 结构形式:看台和附属用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罩棚为双向斜交平面桁架体系。

1.1.8 抗震设防烈度:6 度1.1.9 经济技术指标:总建筑面积:48,014.28 ㎡其中:罩棚部分的建筑面积(一半投影面积)14,000 ㎡,占地面积:46,683 ㎡,看台投影面积:18890.74 ㎡,比赛场地面积(含交通沟部分):21865.8 ㎡建筑层数:地上四层罩棚最高点结构标高:41.65 米(结构中心线)看台高度:9.47-27.43m坐席数:31957 席,另设置无障碍坐席74 席。

其中:普通观众座席:31957 席普通观众轮椅席:72 席一层看台16675 席,二层看台13736 席主席台主要贵宾座席:137 席贵宾轮椅席:2 席,普通贵宾座席:539 席包厢座席:798 席容积率、绿化率、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数量等指标详总图专业说明1.2体育场建筑设计1.2.1 功能布局及流线体育场工程包括32,031 座的主体育场和位于主体育场西侧的热身场。

主体育场总体轮廓为半径125 米的圆形。

建筑形象犹如在巨大的绿色平台上屹立的美丽的编织花篮。

建筑主体为四层,一层为主要功能用房,为下沉式布置,室内正负零标高比周边地面低1.65 米。

二层为观众平台,周边为绿化护坡与观众楼梯和坡道形成建筑的特色形象,通过护坡和一层下沉的处理,将建筑主体形象烘托出来,使建筑形象更加突出,完美。

在二层平台的周边,均匀布置了十部上二层平台楼梯和四部坡道,楼梯总宽度194 米,每部坡道1.50 米宽。

说明书之建筑毕业设计说明

说明书之建筑毕业设计说明

建筑毕业设计说明【篇一: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第1章建筑设计说明1.1建筑物功能本工程是华英中学学生宿舍楼,在设计时主要考虑到满足住宿的使用要求。

1.2设计依据1.2.1 自然条件1、工程地质条件:建筑场地土的类型属中软土,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15g,调整后特征周期为tg=0.35s,本场地20.0m深度范围内无液化土层,可不考虑地震液化及震陷问题。

拟建场地35.0m深度范围内,3b层粉细砂~4a层粉土工程性能均较好、层位较稳定,可作为桩端持力层。

各层土桩的极限侧摩阻力标准值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见下表。

表1—1土桩参数表2、抗震设防裂度:7度(0.15g);抗震设防分类:丙类3、防火等级:ii 级4、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5、基本风压:w0=0.5kn/m2,主导风向:冬季西北,夏季东南。

6、基本雪压:s0=0.40kn/m27、冻土深度:地表以下0.7 m8、地下水位:地表以下5.0 m,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9、气象条件:年平均温度为11.4~12.9℃,年平均降水量在522.2~663.4毫米1.2.2活荷载标准值1、不上人屋面: 0.5kn/m22、居室、走廊、卫生间: 2.0kn/m23、疏散楼梯:3.5 kn/m24、电梯机房:7.0 kn/m25、隔墙荷载:1.0 kn/m21.2.3 房屋组成及面积要求1、总建筑面积控制在 6000m2~8000m2。

2、满足单元式公寓要求,可同时容纳约1000名学生住宿。

要求每层均设双人间,每间宿舍均设有单独卫生间,使用人数不超过100人。

每层集中设置公共洗衣房、公共厨房。

1.2.4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遵循的法规或规范有《民用建筑设计通则》、《05j建筑全套图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等设计依据。

1.2.5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工程位于天津市,故而首先考虑到工程地点位于严寒地区,所以满足国家规定的设计规范。

老人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老人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金秋家园颐养中心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建筑设计一、设计原则1、工程概况:金秋家园颐养中心所在用地位于泉州市洛江双阳朝阳片区,东临其它企业用地,西侧,北侧均为山坡地,南面临朝阳二路。

一二期总用地面积约68656.4平方米(合102.9亩), 本项目用地远离繁华闹市,空气清新,气候宜人,交通便利,规划将建成老年人养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颐养天年的理想休养场所,为入住老年人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一二期总建筑面积8.9万余平方米,其中一期共有综合楼一栋(5层),特殊护理楼一幢(8层),公寓楼7幢(5-6层),食堂一幢(3层)。

二期有公寓楼2幢(7层),会所一幢(3-5层)及职工宿舍楼一幢(5层),高档型公寓20幢。

2、设计依据:(1)、泉州市建设规划部门提供的用地红线图(2)、甲方提供的设计要求及任务书(3)、国家及地方有关的建筑设计及规划设计的有关规范民用建筑的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JGJ 122-99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40-20033、设计指导思想:(1)、结合周边环境及基地现状,考虑老年人建筑的特点和要求,化解各种不利因素,尽量满足相关设计条件,强调园区的整体性,使园区因地制宜,合理舒适。

(2)、顺应地形、地貌、结合总体布局,塑造优美宜人的园区绿色景观,强调环境的均好性,体现环境的地方韵味,重视环境的协调感,努力营造社区的“家园感”和“归属感”。

(3)、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景观、空间、户型等多方面提高居住生活质量,力求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创造出有个性特点,有一定品位的现代化新型老年社区。

二、建筑设计:1、设计思路与总体布局(1)、整体规划,突出轴线将整个园区当一个大家庭来考虑,公共空间相对集中开放,私密空间相对环绕分散.各功能空间相对独立,整体建筑群通过连廊联系,使用便捷。

06-蚌埠医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建筑单体方案设计-说明

06-蚌埠医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建筑单体方案设计-说明

蚌埠医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建筑一、概况蚌埠医学院(以下简称蚌医)是一所安徽省属本科高等学校,创建于1958年7月,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建设与发展,蚌医现已成为皖北地区高等医学教育、科研和医疗中心。

蚌医现有在校本科生5396名,专科生1309名,研究生91名,教职员工1928名。

蚌医本部占地仅12.24公顷,校园拥挤不堪,且被城市道路一分为二,已不适于学院的进一步发展。

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到2005年,在校本科生规模将达到6000人,远期8000~10000人,新校园的规划与建设已迫在眉睫。

蚌埠医学院新校园位于蚌埠市龙子湖地区大学园区内,北接东海大道,西临规划中的安徽财贸学院,南、东、西三面的规划道路尚未建设。

校园基地面积约45公顷,地形平坦,东西宽约560米,南北约940米。

该基地的总体评价为交通便利,用地完整。

从其周边情况来看,北部的东海大道两侧有市政府等蚌埠市重要的公共建筑,不仅有着重要的交通联系意义,而且还有着重要的城市景观意义;校园南侧规划中的迎宾路则是大学园区内部的一条干道,迎宾路南侧的街坊内是大学园区中规划中的生活服务共享区;校园以西,隔安徽财贸学院相去数百米,可达风光秀丽的龙子湖风景区;校园东北部大约1公里则有一锥子山,规划有锥子山森林公园。

根据蚌埠学院的总体发展目标,新校区规划在校本科生规模为8000人,一期规模为4500人,远景考虑10000人规模的建设预留。

二、建筑设计依据(1)《蚌埠医学院新校区总体规划》;(2)现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及规范要求;(3)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任务书;(4)新校区建筑单体设计任务书。

三、建筑设计原则1.尊重总体规划构想,着力校园环境的塑造;2.重视建筑基本原则,功能合理,流线清晰,通风采光条件良好,消防安全疏散便捷,日常使用管理文件;3.造型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强调水平的舒展和整体建筑氛围的统一;4.满足各项规范要求,注重投资效益。

XX幼儿园建筑设计说明

XX幼儿园建筑设计说明

xxxx幼儿园(xx)建设项目设计说明第一章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xxxx幼儿园(xx)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招标文件》2.《xxxx幼儿园(xx)建设项目设计原始地形图》3.《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20164. 《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建设标准》(DB33/1018-2005)5.《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7.《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 331021-2013 8.其他现行国家标准及地方法令法规二、项目背景xxxx幼儿园(xx)建设项目位于xx县城区xx区块,周边基本为2008年度计划第三批次乌溪江下山脱贫安置社区。

临近西面与东面为居住,北面为小型山体,南面四百米为牡丹亭路及构溪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本项目规划设计一所9个班规模幼儿园。

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4710平方米。

规划总用地面积约3634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377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11048平方米,办公用房1478平方米,生活服务用房4851平方米。

项目建设总体规模按9个班级。

项目涉及主要设计内容为幼儿园主体、音体室、地下车库及室外配套设施等。

简要设计要求1.项目设计,幼儿园必须满足《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2016,《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一类标准》(DB33/1018-2005)的建设标准要求等。

2. 项目设计整体规划布局应明确活动区、生活区。

各个区之间既能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又能紧密联系,各区功能划分要清晰,能很好地满足学校的全部功能需求。

三、设计指导思想幼儿园是国家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大多数现代人而言,在幼儿园里接受系统的、科学的教育是迈入终身教育的第一步。

人的许多良好品格、健全体质、行为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这就需要幼儿园拥有一个合适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建筑环境。

《房屋建筑学》(王海军) 第1章 民用建筑设计概论

《房屋建筑学》(王海军) 第1章 民用建筑设计概论
构件的耐火极限构件的燃烧性能建筑的耐火等级建筑的耐火等级分类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按建筑构件的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概论
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概论
学习目标:
❖ 本章应着重掌握:
1.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清什么是建筑物、构筑物。 2. 按照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来划分的耐火等
C.建筑构造详图: 建筑构造详图包括平面节点、檐口、墙身、阳台、楼梯、 门窗、装修等详图。应详细表示各部份构件关系、材料尺寸及做法、必 要的文字说明。根据节点需要,比例可分别选用1:20、1:10、1:5、 1:2、1:1等。
D.各工种相应配套的施工图纸:如基础平面图、结构布置图、钢筋混凝土 构件详图,水电平面图及系统图,建筑防雷接地平面图等。
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概论
建筑的耐火等级分类
① 构件的耐火极限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按建筑构件的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
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 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② 构件的燃烧性能
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三类 : ◇不燃烧体:即用不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如天然石材。 ◇燃烧体:即用可燃或易燃烧的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如木材等。 ◇难燃烧体:即用难燃烧的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或用燃烧材料做 成而用不燃烧材料做保护层的建筑构件,如沥青混凝土构件。
(3)水文
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概论
中等身材成年男子的人体基本尺度 人体基本动作尺度
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概论
常用家具尺寸
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概论
小结
➢ 建筑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建筑是科学,同时又是艺术。 ➢ 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构成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三者

总体设计说明 (中英文对照)

总体设计说明 (中英文对照)

目录Contents 第一部分文字说明Part One Character Description第一章Chapter 1 建筑设计说明Architectural Design Description第二章Chapter 2 结构设计说明Structural Design Description第三章Chapter 3 给排水设计说明Mechanical Design Description第四章Chapter 4 电气设计说明Electrical Design Description第五章Chapter 5 采暖通风设计说明HVAC Design Description第六章Chapter 6 节能设计说明Energy Saving Design Description第七章Chapter 7 环境保护Environment Protection第八章消防设计专篇Chapter 8 Special Design Description for Fire Fighting Protection 第九章Chapter 9劳动安全卫生Labor Safety &Sanitation第二部分扩初设计图纸Part Two Preliminary Design Drawings建筑Architecture结构Structure给排水Mechanical电气Electric暖通HVAC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Chapter 1 Architectural Design Description一、设计依据Design Criteria1、政府审批的XXXXXXXX有限公司建设食品研发中心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文件xxxxx号2、XXXXXXX食品有限公司建设食品研发中心新建项目的环评报告批复,上海市浦东新区环境保护局-沪环xxxxxx。

3、业主提供的建筑技术说明。

Build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rovided by Pillsbury (China) Corp., Ltd.4、《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Design Code of Industrial Corporation Site Planning> (GB50187-93)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Code of Design on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and Prevention> (GB50016-2006)6、国家省市有关规范规定Relevant National and Local Regulations7、业主提供的一期工程竣工图As built drawings of Phase I provided by the Proprietor.8、现行工程建设国家和上海市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

国际汽配城设计详解

国际汽配城设计详解

蒙城县皖北汽配城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说明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蒙城县皖北汽配城。

1.2 建设地点:蒙城县位于安徽北部,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2°56′~33°29′与东经116°15′~116°49′之间。

县境略呈长方形,东西宽40公里,南北长60公里。

位于淮南、淮北之间,东临蚌埠,西接阜阳,隶属亳州市。

蒙城县皖北汽配城位于庄子大道以东,政通路以南,政杨路(规划暂定名)以西,汽配路以北的围合地块。

1.3设计规模:本工程建设用地面积:51927.5平方米。

本工程区域内沿城市道路的酒店及附属建筑,五层的商铺和办公建筑,区域内为三层的修车、配件和汽车美容区。

其中:酒店建筑面积为:29476平方米,层数为十七层,一层为商场,二层、三层为餐厅,四层、五层为休闲娱乐设施,六层为办公室,七层到十六层为客房,局部十七层也为客房,床位数:544个。

酒店附属建筑设计标为商场和休息茶座,三层到五层为办公空间。

外围的五层建筑,一层,二层为商铺,三层为办公,四层,五层为复式办公空间。

内部的全部为三层建筑,一层,二层为复式商铺,分为汽车美容,修车区和汽配区,三层全部为通廊式办公空间。

二、设计依据2.1 蒙城县汽配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2 蒙城县汽配城用地范围图2.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2.6《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2.7《办公室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2.8《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2.9《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2.1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2.11 国家及地方其它相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三、设计理念在有限的用地条件下,设计出酒店,商铺,办公,汽车零配件,汽车美容区为一体的皖北汽配城。

办公楼结构设计论文

办公楼结构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荭叶建筑设计院办公楼结构设计摘要本工程占地面积约873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5238平方米。

本建筑为五层,总高度22.8米,室内外高差为0.45米,女儿墙高0.9米。

建筑总长度为58.2米,总宽度为15米。

本工程结构设计采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本步骤为: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内力组合;梁、柱截面配筋、板的设计、楼梯的设计、基础的设计以及结构施工图的绘制等。

其中,内力计算考虑以下四种压力作用,即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以及地震作用;柱、板的设计采用弹性理论;梁的设计采用塑性理论;楼梯选用板式楼梯;基础选用十字交叉条形基础。

在进行截面抗震设计时,遵循了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且满足构造要求。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严格遵守我国现行规范,其中包括«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

计算中包括荷载计算,内力组合,基础设计,楼梯设计等。

关键词:办公楼;框架;钢筋混凝土AbstractThe project covers an area of about 873 square meters, building area of 5238 square meters. This building is five layers, total height 22.8 meters, the elevation difference of inside and outside of 0.45 meters, 0.9 meters high parapet. Building a total length of 58.2 meters, a total width of 15 meters.The engineering structure design adopts multi-layer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basic steps as follows: the determination of structure calculation diagram; The load calculation; The internal force analysis;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 Beam and column section reinforcement, the board design, the design of stair, basic design and struc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drawing, etc. Among them, the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consider the following four kinds of load is constant load and live load, wind load and earthquake action; The design of the column, the board by using elastic theory; Beam design adopts the theory of plasticity; Stair chooses plate stair; Selects the cross bar basis. When making section seismic design, following the strong shear weak bending, strong column weak beam, strong node weak component design principle, and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 of construction.This engineering structure form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design, strictly abide by the current specification including the « building foundation design code », « load code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code »,building seismic design code, etc. Included in the load calculation,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 foundation design, stair design, etc.Keywords: office building;framework;reinforced concrete目录绪论 0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1)1.1 建筑方案论述 (1)1.1.1 设计依据 (1)1.1.2 设计内容、建筑面积、标高 (1)1.1.3 房间构成和布置 (1)1.1.4 采光和通风 (1)1.1.5 主要立面和出入口的考虑 (2)1.1.6 防火及安全 (2)1.1.7 各部分工程构造 (2)1.1.8 本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 (3)第二章结构布置和计算简图 (4)第三章荷载计算 (6)3.1 恒载计算 (6)3.1.1 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6)3.1.2 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6)3.1.3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7)3.1.4 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7)3.2 活荷载计算 (8)3.2.1 屋面活荷载 (8)3.2.2 楼面活荷载 (8)3.3 风荷载计算 (9)3.4 地震作用计算 (10)3.4.1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0)3.4.2 框架刚度计算 (11)3.4.3 结构基本周期的计算 (12)3.4.4 多遇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 (13)3.4.5 横向框架弹性变形验算 (13)第四章内力计算 (15)4.1 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15)4.2 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0)4.3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3)4.4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25)第五章荷载组合及最不利内力确定 (28)5.1 基本组合公式 (28)5.1.1 框架梁内力组合公式 (28)5.1.2 框架柱内力组合公式 (29)5.2 梁的内力组合 (29)5.2.1 梁端弯矩调幅 (29)5.2.2 梁控制截面的内力组合 (30)5.3 框架柱内力组合 (37)5.3.1 无地震作用时的组合 (37)5.3.2 有地震作用效应时的组合 (38)5.3.3 框架柱组合过程 (38)第六章框架结构配筋计算 (45)6.1 梁的配筋计算 (45)6.1.1 边跨梁配筋计算 (45)6.1.2 中跨梁配筋计算 (46)6.2 框架柱配筋计算 (46)6.2.1 框架柱的纵向受力钢筋计算 (46)6.2.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48)第七章现浇板配筋计算 (52)7.1 屋面板计算 (52)7.1.1 荷载计算 (52)7.1.2 按弹性理论计算 (52)7.2 楼面板计算 (53)7.2.1 荷载计算 (53)7.2.2 按弹性理论计算 (53)7.2.3 截面设计 (54)第八章楼梯设计 (55)8.1 梯段板计算 (55)8.1.1 荷载计算 (55)8.1.2 截面设计 (55)8.2 平台板计算 (56)8.2.1 荷载计算 (56)8.2.2 截面设计 (56)8.3 平台梁计算 (56)8.3.1 荷载计算 (56)8.3.2 内力计算 (57)8.3.3 截面计算 (57)第九章基础设计 (58)9.1 设计资料 (58)9.2 基础梁配筋计算 (58)9.3 翼板的承载力计算 (61)9.3.1 边基础翼板的承载力计算 (61)9.3.2 中基础翼板的承载力计算 (62)结论 (63)参考文献 (64)致谢 (65)绪论毕业设计大学四年最后的实践性演练,对我们的综合素质和毕业后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图书馆建筑设计说明

图书馆建筑设计说明

图书馆建筑设计设计说明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一、概述本图书馆位于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内,总建筑面积约为8240平方米,总藏书量为55万册,总建筑投资1800万元,选址于逸夫科技馆北面,新教科大楼东侧,总用地面积约7120平方米,主体三层;现代图书馆不仅是日常学习的场所,更是一个熏陶心智、与人交流的场所;因而,设计中充分考虑现代公共图书馆的特点及其服务特征,综合利用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力争设计建造一座高科技、搞效能、高品位、高质量的图书馆,服务于广大师生;图书馆建成投入使用后,其独特的建筑造型、良好的室内外空间及环境,和先进的设备,蒋使其成为工大的标志性建筑,并为师生所喜闻乐见;二、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2006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6-2006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5、其他国家、地方有关法令、法规6、提供的地形图和任务要求三、总平面设计图书馆建设地点位于逸夫科技馆的北面,新教科大楼和旧图书馆的东侧,运河的南侧;在图书馆总平面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建筑与周边的环境协调,使建筑与周边环境结合默契,形成优美的生态景观;建筑主人流、办公人员及书籍出入口分设于合理区位,并在建筑主入口处形成室内外及虚空间两个空间,即可满足规范要求,也可满足师生小型文化活动的需求;用地内设计室外可停车10辆,符合学校及图书馆使用要求;基地内建筑可四面环行,符合总平面的消防要求;四、建筑设计建筑形体上突出简洁明快,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风格,建筑朝向除考虑南向因素外,还尽量争取较好的景观,在房间尺度及使用功能上精雕细刻,使其最大程度满足师生的使用要求,立面色彩丰富,空间张驰有度;1.平面设计在图书馆的平面设计中,充分利用地形特点,平面采用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的体块空间体组合;既可紧密联系各功能单元,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面积,提高平面利用率,得到最大面积的藏、阅空间;该图书馆位于教学区和住宿区的交汇处,这就要求建筑能起到连接两者枢纽的作用;因此,我们将建筑的底部局部架空,使西侧地势较高的主轴景观和东侧地势较低的广场连接起来;结合建筑所独有的跌落特性,合理安排建筑的功能;平面蒋阅览室布置西向景观较好的南北两条,由中央大厅连接;每层层高均为米,满足藏书和阅读需求;建筑的主题设两部楼梯,可供疏散使用,并有两出入口,大厅设一部公共楼梯,连接中庭;满足消防要求;建筑构造及材料等选用与设计均满足消防规范的相关要求;2.功能分区设计全馆分为书库、各类人群阅览室、综合和行政办公几大功能区;电脑自动检索,开辟多媒体阅览、缩微阅览、视听室,建筑内外交通关系明确;图书馆功能分区明确;工作人员、新书入库和装卸,读者借还书,各种流线分开,各有单独出入口;书库独立一块上下三层,“点发散”为其他阅览室服务,为图书馆管理书籍提供方便;大众的阅览室放在二三层,方便读者们的阅读;一层为办公和读者服务用房,办公人员与读者各使用一部楼梯,竖向交通相对独立,图书馆管理方便使用;大空间报告厅、读者服务与阅读、办公空间分开,是图书馆的内部功能变得简单;两个功能空间之间自然围合一个外部渗透到建筑内的和谐广场,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3.建筑造型以现代建筑为基调,充分体现当代建筑的特征,光影变化丰富,强调立面的韵律,以活泼而不失稳重构图手法突出了学校图书馆的重要地位;建筑主体外墙采用具有浓厚质感的干挂大理石,主入口外墙保持原为质感的混凝土,与东南面新建筑取得协调;高低错落的蓝色屋顶与建筑北面的运河遥相呼应,使建筑有机地融入优美的运河大景观之中;4.建筑节能设计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工大处于的江南地区,考虑到地形的景观面的影响,通过构架及开窗形式来起到遮阳措施,使中庭及所有功能房间均能自然采光通风,以达到节能、经济的目的,使用后通风采光条件俱佳;五、交通组织基地内设置环道,宽度大于7米,两侧布置行道树,解决内外衔接的交通问题,同时满足双车道车行和消防要求;停车布置:设计采用地面停车的停车方式;六、消防系统1.防火间距:建筑物的布置主要考虑日照、通风、视线干扰等方面的要求,其间距均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2.消防车道:设消防车道与城市道路形成环行消防车道;七、无障碍设计1.道路系统的无障碍设计1;设计范围包括:道路的人行道;2;各级道路的人行道纵坡不大于%,在人行步道中设台阶,应同时设轮椅坡道和扶手;3;在人行道设置盲道,盲道位置、走向、材质、标识严格按照规范;2.公共绿地的无障碍设计1设计范围包括:中心绿化区、组团中心绿化区2各级公共绿地的入口与道路及休息凉亭等设施的平面应平缓防滑;地面有高差时,应设轮椅坡道和扶手;3在休息座椅旁应设轮椅停留位置;4绿地内台阶、坡道和其他无障碍设施位置设提示盲道;八、结构与设备本工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六度抗震设防;结构设计采用了模数制得参数,柱网采用米米,能充分适应书架和阅览桌的排列,结构楼面荷载按荷载规范相关标准设计,兼顾书架的摆放及今后灵活分隔与使用;空调采用VIV机组分层设置,即满足室内环境温度要求,又尽可能的节约能源;第二章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某中学新建教学楼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某中学新建教学楼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新建教学楼建筑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建筑方案设计一。

设计依据1.1 甲方提供的《保山一中高中初中教学楼建设意图》1。

2 甲方提供的纸质地形图1。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1。

4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1.5 《民用建筑防火规范》1.6 国家及地方其他现行规范二.设计理念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位于风景秀丽的太保山下,始建于1913年,当时占地仅为15亩.开始为省立第五师范,1917年改名“云南省立第三中学"。

继后校名几经更改。

建国初期,学校规模扩大,校园增至117亩。

2003年6月,保山市委、市政府正式决定将原保山师范学校与保山一中合并,组成新的保山一中. 目前,保山一中拥有东(初中部)西(高中部)两校区,总占地188亩,校舍建筑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藏书达25万余册,学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教育管理、教育科研得到了极大加强,教育质量、办学效益得到了全面提高。

为了适应新形式下教育发展的需求,现学校准备分别在初高中部校址nei 建设新的初高中教学楼各一栋。

2.1规划思想(1)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与周围环境协调,注意节约用地和环境保护。

方案设计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优美协调的外部环境设计,建筑形态应服从城市总体规划。

造型力求美观、庄重、大方,具有独特的设计品质和理念,并充分考虑提高建筑使用率。

(2)合理的场地设计,方案涉及到安全消防、环保、园林绿化、人防、抗震、防洪排涝、电力、交通等问题,应符合各专项规范要求。

(3)充分满足教学楼各方面职能的要求,考虑建筑与周边场地的良好关系处理好场地内的人车分流.2。

2规划目标(1)规划应体现新时代的功能要求和建筑风貌,无论是在空间布局和建筑体量上,还是在建筑功能、设施上都应追求新世纪新形势的要求。

(2)规划布局和建筑群体应有机结合,创造良好的整体形象。

(3)倡导“生态建筑”的设计观念,21世纪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世纪,在建设新建筑的同时,更应在绿色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建筑设计说明1.1建筑物功能本工程是太原市小店区许坦西街商业办公公楼,在设计时主要考虑到满足基地北侧作为主要入出口,地下仓库以及商业办公等使用要求。

1.2设计依据1.2.1 自然条件1、工程地质条件:建筑场地土的类型属(松软土)粉质黏土;湿陷性黄土;夹有碎石、卵石的砂;填土。

根据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土层等效剪切波素的因素确定场地类别为Ⅱ类。

根据《抗规》按烈度衰减等震线确定“设计远震”的规定确定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2g,调整后特征周期为Tg=0.4s,本场地20.0m深度范围内无液化土层,可不考虑地震液化及震陷问题。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80kpa。

2、抗震等级:3级;抗震设防分类:丙类3、防火等级:II 级4、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一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0.7KN/m2,主导风向:冬季西北,夏季东南。

5、基本风压:W6、基本雪压:S=0.50KN/m27、冻土深度:地表以下15.0 m。

8、地下水位:地表以下10.0 m。

1.2.2活荷载标准值1、不上人屋面: 0.5kN/m22、办公室、走廊、卫生间 2.0kN/m23、疏散楼梯: 3.5 kN/m24、电梯机房: 7.0 kN/m25、隔墙荷载: 1.0 kN/m21.2.3 房屋组成及面积要求1、总建筑面积控制在 15000m2~20000m2。

2、满足均设有单独卫生间,会议室。

标准层应设有会议室,办公室:地上一二层为商业区:地下室设有俩层作仓库。

1.2.4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遵循的法规或规范有《民用建筑设计通则》、《05J建筑全套图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等设计依据。

1.2.5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工程位于太原市,故而首先考虑到工程地点位于严寒地区,所以满足国家规定的设计规范。

对于门窗布置和墙体厚度及保温做法的选择上都已附和相关规定。

对于平面布置则根据以下的规范内容做出相应的设计。

1、平面布置应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功能、工艺要求,合理布。

2、平面布置的柱网、开间、进深等定位轴线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 2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3、根据使用功能,应使大多数房间或重要房间布置在有良好日照、采光、通风和景观的部位。

对有私密性要求的房间,应防止视线干扰。

4、平面布置宜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5、地震区的建筑,平面布置宜规整,不宜错层。

1.3建筑构造说明1.3.1总体结构设计说明1、平面设计本工程位于开发区,有足够的建筑场地,周围环境良好。

考虑到工程满足商业办公,多高层建筑,所以首先我选择框架结构,这种结构是在框架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的建筑功能要求,同时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侧向刚度,满足本工程的使用要求a、柱网尺寸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受力等多方面因素,本建筑柱网采用:8700×8400、8400×8400、8700×6300、8400×6300。

b、平面布置及变形缝的设置本建筑主体采用矩形形式。

建筑总长42.8m。

可不设置伸缩缝。

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均不小于100mm。

c、功能分区本建筑自西向东,有俩部楼梯,四部电梯,有男女卫生间:地上一二层设有商业区(烟酒、电器、服装、餐饮等):标准层设有会议室,办公楼。

见首层平面图和标准层平面图。

2、立面设计此建筑采用对称式格局;建筑有明显的中轴线,主体部分位于线上,使建筑显得肃穆庄严。

建筑主体为米黄色。

强烈的竖线条使得建筑高大挺拔。

正立面使用玻璃幕墙,不仅造型简洁、豪华、现代感强,能反映周围的景色,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而且将墙与窗合二为一,大大地减轻了建筑物的自重。

具有自重轻、装饰性强、便于安装施工等优点。

具体见正立面图。

3、楼梯设计a、楼梯的数量、位落、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b、墙面至扶手中心或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正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c、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d、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e、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f、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没扶于,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g、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

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h、踏步应采取防滑措施。

根据规范的要求,办公建筑层高在5米或5米以上就应该设置电梯,4.1.3 五层及五层以上办公建筑应设电梯。

i、电梯数量应满足使用要求 , 按办公建筑面积每 5000m2至少设置 1 台。

超高层办公建筑的乘客电梯应分层分区停靠。

j、外窗不宜过大 , 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 30%, 并应有良好的气密性、水密性和保温隔热性能 , 满足节能要求。

全空调的办公建筑外窗开启面积应满足火灾排烟和自然通风要求。

1.3.2抗震构造设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结构体系布置。

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要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本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的要求。

本设计属于框剪结构。

2、在结构设计中比较重要的是关于抗震的有关设计。

抗震设计在结构计算中式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般抗震烈度为8度的地区,建筑物高度超过20m时不采用框架结构体系。

6层以上宜采用框剪式或璧式框架。

对于结构平面布置,本工程采用纵横双向梁柱刚接的抗侧力结构体系,满足荷载的传递路径是由板荷载以集中荷载的形式传到次梁和框架梁,再由次梁以集中荷载的形式传给主梁,框架梁将荷载以集中荷载的形式传给柱;再由柱将荷载传给基础和地基。

这样的结构布置有利于荷载的传递与分配,形成比较合理的框架结构体系。

而不是采用一个方向梁柱刚接的抗侧力结构体系。

1.3.3建筑细部构造做法房间、楼地面、墙体屋面等做法:1、外墙:(空心砖砌块,彩砂涂料外墙面)a) 6厚1:0.2:2水泥石灰膏沙浆找平。

b) 6厚1:1:6水泥石灰膏沙浆刮平扫毛。

c) 60厚GRC保温材料(A型外贴聚苯板外墙外保温)。

d) 6厚1:0.5:4水泥石灰膏沙浆打底扫毛。

e)刷一道加气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f) 1:1水泥沙浆(细纱)勾缝。

2、内墙:(加气混凝土结构,水泥沙浆墙面)a)刷(喷)内墙涂料。

b)5厚1:2.5水泥沙浆抹面,压实赶光。

c)5厚1:1:6水泥石灰膏沙浆扫毛。

d)6厚1:0.5:4水泥石灰膏沙浆打底扫毛。

e)刷加气混凝土界面处理剂一道。

3、卫生间:防水墙体(釉面砖)a)白水泥浆擦逢。

b)粘贴5厚釉面砖(在釉面砖粘贴面上涂抹专用黏结剂,然后粘贴)。

c)8厚1:0.1:2.5水泥石灰膏沙浆找平。

d)8厚1:0.5:4水泥石灰膏沙浆打底扫毛。

e)刷加气混凝土界面处理剂一道4、楼地面(1)宿舍楼面(大理石楼面)a)铺20厚大理石,稀水泥浆擦逢。

b)撒素水泥面(撒适量清水)。

c)30厚1:4干硬性水泥沙浆结合层。

d)40厚C20细石混凝土垫层(后浇层)。

e)钢筋混凝土楼板。

(2)、走廊,大厅地面(花岗石楼面)a)20厚大理石,铺实拍平,素水泥浆擦逢。

b)25厚1:4干硬性水泥沙浆c)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

d)80厚C15混凝土。

e)素土夯实。

(3)、卫生间楼地面做法(陶瓷锦砖楼面)a)15厚陶瓷锦砖楼面铺实拍平,干水泥浆擦逢。

b)撒水泥面(撒适量清水)。

c)1:4干硬性水泥沙浆结合层。

d)60厚C20细石混凝土向地漏找坡,最薄处不小于30mm。

e)聚氨酯三遍,涂膜防水厚1.5-1.8或其他防水材料。

、f)防水层,四周卷起地面高150mm。

g)20厚1:3水泥沙浆找平层,四周抹小八字角。

h)100厚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

5 、屋面a)保护层:20厚1:3水泥沙浆面层。

b)防水层:15厚丁基胶防水卷材两道,素水泥浆粘贴。

c)找平层:20厚1:3水泥沙浆找平。

d)保温层:100厚轻质GRC保温材料。

e)找坡层:1:6水泥焦渣2%找平,最薄处30厚。

f)结构层:100厚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6 、其他(1)、踢脚板(大理石踢脚板,高150mm)a)稀水泥浆擦逢。

b)安装10-20厚大理石板。

c)20厚1:2水泥沙浆灌贴。

d)刷界面处理剂一道。

(2)、散水a)20厚1:2.5水泥沙浆抹面压光。

b)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

c)60厚C15混凝土垫层。

d)150厚3:7灰土。

e)素土夯实。

向外找坡4%。

(3)、墙身防潮∙钢筋混凝土防潮层:60厚C15混凝土内配2直径为16的一级钢筋。

∙防水沙浆防潮层:20厚1:2.5水泥沙浆3-5%防水粉抹平。

(4)、坡道(向外找坡1:10 )a)25厚1:2水泥沙浆抹面,作出60宽6深锯齿。

b)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

c)60厚C15混凝土。

d)300厚3:7灰土垫层。

e)素土夯实。

(5)、台阶做法(预制水磨石板台阶)a) 25厚预制水磨石板。

b) 撒素水泥面c) 20厚1:3干性水泥浆d) 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

e) 60厚C30混凝土f) 300厚3:7灰土垫层g) 素土夯实1.4防火要求本工程耐火等级为Ⅱ级,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对于建筑中的对空开口,贯穿开口和建筑缝隙要用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密封,其封火材料的耐火性能不应低于相邻防火分隔构件的耐火性能,应严格按照《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CECS154:2014)执行。

2、管线在每层楼板处预留的孔洞,待管线安装调试后,由孔洞四周楼板处预留钢筋焊接φ10@200双向,浇80mm厚C20混凝土,其上用1:2水泥砂浆抹平,管线周围用矿棉堵塞密实。

3、防火门应具有自闭功能,常开防火门应能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有信号功能。

4、建筑内所有防火隔墙均应从楼底面基层砌至至梁板底面基层,不留缝隙。

5、建筑内部二次装修不应减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疏散走道的设计疏散所需净宽度的数量,不应降低原有防火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并应满足《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16)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