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20年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

合集下载

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人工智能专题讲座

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人工智能专题讲座

人工智能专题讲座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3分)1、预言家凯文·凯利说,未来人工智能会成为一种如同()一样的基础服务。

A、电力2、广州市提出,要强化(),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支持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研发,成体系解决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卡脖子”问题。

A、自主创新3、()规范人机语言通信的技术和方法,确保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及其应用的准确性、一致性、高效性和可用性。

正确答案:C、智能语音标准4、人工智能更适合从声音转换成文本的工作,因为它可以( )。

C、性能迭代5、7、亚马逊于( )年推出人工智能音箱。

正确答案∶B、20146、突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及关键核心技术瓶预,以()为核心,实施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工程,制定人工智能通用技术发展路线图,重点提升感知识别、知识计算、认知推理、运动执行、人机交互能力,形成开放兼容、稳定成熟的技术体系,梳理标准化需求,以技术突破带动核心技术标准突破。

正确答案∶D、算法7、科技部要求,要发挥()在人工智能领域学术研究、应用场景、产业基础等方面优势,发挥领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重要作用,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开展重大创新成果应用示范,打造人工智能产业聚集高地,支撑引领杭州进一步壮大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正确答案:D、杭州8、()阶段非常接近于人的智能,需要脑科学的突破。

正确答案:C、强人工智能9、我国第一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是( )。

正确答案∶B、上海(浦东新区)10、下列不属于人机交互标准的是( )。

正确答案:D、生物特征描述11、()对医疗人工智能领域标准的合理应用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同时影响评价和监督标准的具体实施水平。

正确答案∶D、管理类标准二、多选题1、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从2008年起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B、行业应用驱动的概念导入期C、新兴技术驱动的试点探索期D、数据驱动的统筹推进期2、规范人工智能研发及应用等过程涉及到的数据存储、处理、分析等大数据相关支撑技术要素,包括()等标准。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09.02•【字号】穗府办规〔2020〕25号•【施行日期】2020.09.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装备工业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穗府办规〔2020〕2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加快推进广州市汽车产业发展,抢占未来汽车产业制高点,以做大做强中国品牌为主线,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深入推进汽车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广州汽车产业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根据《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发改产业〔2020〕202号)精神,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一、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汽车产业加快发展初见成效,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产业集群:广州市汽车产能突破500万辆,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基本形成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新能源汽车:开发出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初步商业化运营,新能源汽车年产能进入全国城市前三名,占全市汽车产能30%以上。

——智能网联汽车:L3(含)以下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新车装配率超过80%,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实现产业化。

建成全国领先的5G车联网标准体系和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区,基本建成国家级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

——汽车零部件产业: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核心技术产业高地,形成较完备的世界级汽车零部件产业供应体系,其中汽车电子集成系统销售收入500亿元,配套能力涵盖内燃动力、混合动力、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条体系。

二、主要任务(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传统汽车企业转型发展。

1.推动优势整车制造企业做大做强。

支持整车制造企业和国内外知名企业实施整合、并购和战略合作,打造世界知名汽车品牌。

2019~2020年度广东重点领域研发计划

2019~2020年度广东重点领域研发计划

附件12019~2020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海洋高端装备制造及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专项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践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国家战略,支撑海洋强省、“一核一带一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启动实施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海洋高端装备制造及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专项。

本专项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我省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为目标,聚焦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领域核心关键技术、产品和装备研发,推动现代海洋产业关键领域率先突破、重点领域优先发展,为打造产业链条完善、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提供科技支撑。

2019~2020年度支持专题及项目方向如下。

专题一: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本专题下设3个方向,每个方向以项目形式申报。

方向1:近海底精细光学探测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研制及应用示范(一)研究内容面向深海资源调查、考古和海底目标搜索等精细探测需求,研制具有自主避碰功能的大深度自主水下机器人,实现复杂环境下近海底高精度自主航行;搭载高分辨率光学系统,研发图像处理及识别系统,实现近海底精细光学探测,具有图像大场景拼接和目标识别定位功能;支持自主水下机器人智能决策,实现关键靶区自主精细调查。

(二)考核指标1.研制可搭载光学系统的深海近底自主水下机器人平台,具有4500米水深的作业能力,巡航速度1节,巡航高度3米,连续工作不小于24小时,可实现复杂海底环境下的自主避碰与高精度航迹控制。

2.研制图像处理及识别系统,具有海底图像处理、图像大场景拼接和目标识别定位功能。

图像匹配误差不大于1个像素;在图像两两重合不低于15%的情况下,海底大场景图像自动拼接率不小于80%;目标识别率不低于85%,可实现高概率海底目标自动识别。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11.03•【字号】粤府函〔2020〕328号•【施行日期】2020.11.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东省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发展改革委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2020年11月3日广东省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部署,加快广东数字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根据《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基本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指示要求,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有利机遇,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要素流通、核心技术产业发展、数字化转型、数字治理、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环节,强化数字经济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数字经济关键生产要素的重要价值,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体系,着力提升数字化生产力,深化5G、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大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步伐,探索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径,总结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创新发展经验,引领带动我国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二)建设原则。

——系统布局、统筹推进。

坚持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按照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以及“一核一带一区”等重大战略任务部署,统筹推进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领域各类试点示范,系统推进广东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鹏城实验室充分发挥“鹏城云脑”赋能效用 全力支持科研抗疫

鹏城实验室充分发挥“鹏城云脑”赋能效用 全力支持科研抗疫

专题科技赋能 硬核战疫 典型案例鹏城实验室:充分发挥“鹏城云脑”赋能效用 全力支持科研抗疫鹏城实验室是广东省首批省实验室之一,“鹏城云脑”是该实验室着力建设的新一代人工智能(AI)科学基础设施,采用异构硬件架构、分布式部署、统一管理、开源开放模式,为多层次多样化的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以及支撑超大规模训练、超大规模推理等科学实验提供基础支撑。

2019年,“鹏城云脑II”完成基本型建设,AI峰值算力达到了100P ops(每秒十亿亿次计算),建成了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基础开源开放平台,初步具备了大规模的人工智能应用赋能能力,2020年计划实现1000P算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鹏城实验室快速响应,在实验室主任高文院士领导下,按照“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科研”的模式,积极开展科技抗疫工作。

除紧急部署和应急启动了一批科研项目外,还免费开放“鹏城云脑”等设施平台,为科研机构、企业、院校在基因测序、蛋白筛选、疫苗和药物研发等科研工作免费提供平台资源支持。

截至目前,已累计为30余家单位、10余个科研项目的科研抗疫提供了32P AI算力支持及多样化资源支撑,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药物筛选与疫苗研发支持“人工智能抗冠状病毒2019-nCoV药物和疫苗设计”项目开展。

鹏城实验室与上海交通大学、海军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天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江南大学、申联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和深圳疾控中心等单位联合成立攻关团队,利用基于“鹏城云脑”的大规模人工智能计算系统10P算力,合力开展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发工作。

目前,已针对COVID-19病毒RNA设计了一种44肽的疫苗,正在由某上市公司的科研人员合成,以尽快完成疫苗的试制工作。

同时,已通过人工智能算法从海军军医大学提供的33个抗病毒中药方剂筛选出了10多个有效成分,经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病毒室测试,其中一种化合物确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Vero E6细胞致细胞病变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现已提炼出了抗新型冠状病毒中药制剂,目前在寻找试用单位。

“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重点专项 2020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重点专项 2020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等提出的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

根据新的需求,2020年度拟利用结余经费在媒体融合方向设置3个研究任务,安排不少于3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为0.45亿元。

应用示范类项目须有经费配套,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

鼓励充分发挥地方、企业与市场作用,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项目申报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1.1)的研究方向进行,每个研究方向拟支持项目数为1~2项。

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

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涵盖二级标题下所列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

基础研究类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4个,参研单位总数不超过6个;其他类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参研单位总数不超过10个。

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

—1—指南中“拟支持项目数为1~2项”是指:在同一研究方向下,当出现申报项目评审结果前两位评价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时,可同时支持这2个项目。

2个项目将采取分两个阶段支持的方式。

第一阶段完成后将对2个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

1.现代服务科学理论1.1全媒体信息传播理论与基础服务技术研究(基础研究类)研究内容:研究5G和超高清环境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全媒体内容传播方式、传播价值和传播管理等新型信息传播理论模型与技术,形成全媒体内容统计传播学理论和统计建模技术方法;研究全媒体内容统一表示与信息描述、标识与封装、分类与编码等信息处理规范,研发全媒体内容自动标签、内容关联与知识表示、内容跨媒体解析与动态组合生产等全媒体内容信息加工技术与系统工具;研究全媒体内容质量综合评价建模理论与技术方法,研发全媒体内容质量智能评价系统工具与基准测试数据库系统,构建全媒体内容质量评价和测试床。

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20年度智能

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20年度智能

附件1-2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20年度“智能网联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指南为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以及《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方案》,结合我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大需求,拟启动实施“智能网联汽车”重大科技专项。

现发布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专项实施周期3年。

每个项目原则上仅支持1项,技术路线明显不同而又在评审中排前两位时,经专家论证可都纳入并行支持;评审专家经评议认为项目申报质量都未达指南研发内容和指标要求时,可都不给予支持。

项目申报须涵盖该任务下所列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

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总自筹配套资金不低于所获得的市财政补助资金的两倍。

支持方向一:数字座舱及关键技术开发研究内容。

开展数字座舱系统架构设计、功能需求研究;开展摄像头成像技术研究;开展增强现实显示技术研究;掌握多信息融合显示技术;搭建数字座舱域控制器软、硬件平台;开发集成全液晶仪表、中控液晶显示屏、AR HUD(增强现实平视显示仪)等多个部件主机于一体的域控制器;设计适用于多模态3D HMI人机交互界面;开发多种人机交互技术,包括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语音识别技术、智能动态手势控制技术、智能身份识别技术、AR HUD技术(增强现实型平视显示仪)。

其中,AR HUD(增强现实型平视显示仪)技术可基于驾驶员眼球追踪,对投影位置和区域进行修正,实现AR实景导航、道路目标检测、AR-ADAS和行车信息等驾驶相关信息显示,并可实现投影信息与环境的融合。

开展车载智能操作系统架构和内核研究;开展操作系统去App化及能力下沉技术研究;掌握云和端一体化的信息安全保护技术;开发适用于智能网联产品的操作系统软件,满足实时性、安全性、功能拓展性、车载特殊性、硬件兼容性等;开发基于车载智能操作系统的功能引擎,如导航、语音、网联服务、大数据等智能网联生态特色相关的功能应用。

(二)考核指标。

域控制器:支持一机多屏虚拟化技术;支持OTA升级及自回滚功能,升级成功率≥95%;支持车载以太网通讯,通信波特率≥100Mbit/s通信时间延时≤150ms;智能语音平均识别响应时间≤2s,识别成功率≥95%;导航精度(结合高精定位信息)≤1米。

广州市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标杆案例

广州市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标杆案例

广州市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标杆案例广州市是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数字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城市之一。

下面列举了广州市数字经济应用场景的十个标杆案例。

1. 广州市民健康信息平台:该平台整合了广州市各大医疗机构的健康信息,包括个人健康档案、预约挂号、医保查询等功能,方便市民随时随地管理自己的健康信息。

2. 广州市智慧交通系统:通过智能交通监控设备、车辆定位系统和交通大数据分析,实现了交通信号的优化调整、拥堵路段的预警和交通事故的快速处理,提高了城市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

3. 广州市智慧旅游系统:该系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旅游景点的实时信息、行程规划、导航服务和个性化推荐,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广州的旅游资源。

4. 广州市智慧城市管理平台:该平台整合了城市各个部门的数据和信息,实现了城市规划、环境监测、公共安全、市政设施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5. 广州市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该基地提供了办公场地、技术支持和资金扶持等服务,为创业者提供了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和推广自己产品的机会,促进了广州市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

6. 广州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该工厂引入了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数据化,提高了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7. 广州市智慧农业示范园区:该园区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过程的监测和管理,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8. 广州市智慧教育平台:该平台为广州市学校提供了在线教育资源、课程管理工具和学生评估系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教学和学习。

9. 广州市智能医疗系统:该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医疗大数据,实现了病例分析、诊断辅助和医疗资源管理等功能,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10. 广州市数字金融平台:该平台整合了广州市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在线理财、贷款申请和支付结算等功能,方便市民进行金融交易和管理。

年广州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用优秀案例名单

年广州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用优秀案例名单

年广州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用优秀案例名单1. 广州交通运输大数据智能调度系统广州交通运输大数据智能调度系统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广州市交通运输的实时监控和智能调度。

系统通过多个数据源获取实时的交通信息,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优化交通调度方案,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交通拥堵问题。

该系统已在广州市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2. 广州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广州智能物流管理系统集成了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物流环节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控。

系统通过传感器和RFID技术实时追踪货物的位置和状态,并利用云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实时的物流信息和预警,帮助企业优化物流流程,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3. 广州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广州智慧城市管理系统整合了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城市各项事务的智能化管理。

系统通过传感器和监控摄像头实时获取城市各个领域的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优化城市资源调度和管理,提高城市的安全性、便利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 广州智慧医疗系统广州智慧医疗系统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医疗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和调度。

系统通过整合医院、医生和患者的信息,提供在线预约、挂号和诊疗指导等服务,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医疗数据分析和诊断辅助,提高医疗效率和准确性,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5. 广州智慧教育平台广州智慧教育平台结合了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学习。

平台通过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数据分析和学习评估,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总结:年广州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用优秀案例名单中,以上五个案例充分展示了广州市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的优秀成果。

这些案例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各个领域的效率和质量,也为广州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方案 行动计划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方案 行动计划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方案行动计划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智能机器人到自动驾驶车辆,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方案以及行动计划,以期为各行业的相关团队提供一些启发与参考。

一、医疗保健领域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医学影像诊断系统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减少误诊率。

智能医疗助手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病例分析和治疗方案制定,提高医疗效率。

针对这一场景,我们可以制定以下行动计划:1. 联合医学专家团队,建立医学影像数据集,用于训练医学影像诊断系统。

2. 与各大医院合作,开发智能医疗助手,并进行试点应用和改进。

3. 宣传普及,提高人们对人工智能医疗应用的认知和信任度。

二、智能制造领域在智能制造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

智能机器人可以协助工人进行机械加工、装配和搬运,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

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生产计划和资源配置。

针对这一场景,我们可以制定以下行动计划:1. 建立智能制造实验室,研发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系统,并进行应用验证。

2. 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智能制造技术峰会和培训,促进产学研合作。

3. 推动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力度,提升制造业水平。

三、智能交通领域在智能交通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优化交通流量、提高交通安全和减少交通拥堵。

智能交通信号灯可以根据实时交通流量智能调控,提高交通效率。

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减少交通事故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针对这一场景,我们可以制定以下行动计划:1. 建立城市交通数据平台,整合实时交通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开发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2. 推广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并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设立自动驾驶车辆试点区和示范城市。

3. 推动公众教育,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和智能交通技术应用,提高市民安全意识和交通参与度。

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方案

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方案

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方案广州市是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城市,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基础。

为了进一步提升广州市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广州市政府制定了《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方案》。

二、实施目标本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广州市相关产业领域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具体目标包括:1. 增强我市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2. 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3. 推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4. 建设国际化创新平台,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

三、实施内容本计划将重点支持以下领域的研发和应用:1.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加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相关产业领域的应用,提高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建设水平;2. 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加强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的研发和转化应用,提高医疗水平和人民健康水平;3. 先进装备制造:支持先进装备制造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提高国防科技水平和制造业核心竞争力;4. 新能源和环保技术:加强新能源和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

四、实施措施为了确保本计划的顺利实施,广州市政府将采取以下措施:1. 加大资金投入:增加相关产业领域的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2. 加强人才引进:通过国际化创新平台等方式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3. 加强政策支持:出台相关产业领域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4. 加强合作创新: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面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产业化。

五、实施效果预计通过本计划的实施,可以加快广州市相关产业领域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具体预期效果包括:1. 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将有所提高,推动产业升级和附加值提高;2. 科技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水平将得到提高,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3. 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将得到吸引和集聚,推动创新创业环境的形成;4. 广州市在新经济领域的发展竞争力将得到提高,推动城市的国际化进程。

2020年广州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用优秀案例名单

2020年广州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用优秀案例名单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重要站场等区域人群监测分析数据服 务采购项目
43
英福美(广州)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临床专科电子病历系统及区块链慢病质控监测平台
44
广州羊城通有限公司基于人脸识云支付技术的智慧出行场景研究和应用
45
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南沙人工智能行政管理示范项目
46
广州图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识别的多位商业智能分析云平台
远程听取律师意见平台
29
广州华工中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深度学习的大城市内涝识别技术研究及系统应 用
30
广州索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社区智能语音中控
31
广州广电运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地铁智慧车站创新应用示范
32
广东省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系统的大数据应用技术
33
有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解决方案名称
50
广州慧特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梯安全物联网解决方案
51
广州广电卓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人证合一核验终端的应用
52
广州德晟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穗保押运安全监管平台
53
广州华工中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rapes高分辨率预报产品偏差订正气象服务系统研究与 应用
54
广州启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化商业物业资产运营平台——爱物管
47
广州经信纬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犯罪时空预测和事物行为踪迹分析联 动管理系统
48
广州星海通信息文化服务有限公司
面向大规模交通枢纽的综合交通疏导大数据平台
49
广州艾米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工程发展与应用-部分题库

2022年工程发展与应用-部分题库

测试题返回上一级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 .对于机器人而言,视觉、听觉和触觉是()。

•A.静态序列•B.动态序列•C.单向映射•D.动态映射参考答案:B2 .()是感知和行为之间形成闭环,是一个动态映射。

•A.符号主义•B.连接主义•C.行为主义•D.逻辑主义参考答案:C3 .()已经发展成为与陆海空天四维并列的第五疆域。

•A.基础设施•B.网络空间•C.数据中心•D.云平台参考答案:B4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定级办法》不适用于()企业。

•A.化工•B.医药•C.烟草•D.矿山参考答案:D5 .重庆市提出,要建设智能化学习空间,支持各级各类学校运用()。

•A.智能教育助理•B.远程教育助理•C.在线教育助理•D.特聘教育助理参考答案:A6 .()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

•A.智能制造系统•B.智能设计系统•C.智能服务系统•D.智能决策系统参考答案:A7 .()将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的理念,融入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商关系管理SRM、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实现从客户需求、设计、工艺、采购、物流、生产、交付、服务整个供应链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责任流优化与控制。

•A.智能运营•B.智能研发•C.智能管理人•D.智能设计参考答案:A8 .在公众物联网IPv6改造中,()完成全国范围内移动物联网IPv6改造,具备为移动物联网用户分配IPv6地址的能力。

•A.物联网平台企业•B.移动智能设备企业•C.移动增值服务企业•D.基础电信企业参考答案:D9 .广州市提出,要强化(),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支持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研发,成体系解决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卡脖子”问题。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项目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项目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项目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作为一项前沿技术,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为了推动人工智能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近年来积极打造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项目,试图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管理、智慧交通、医疗健康等方面的应用,为区域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一、城市管理领域在城市管理领域,广州开发区通过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项目,实现了城市的智慧化。

首先,通过智能感知技术,实时收集城市各项数据,如垃圾清理、道路秩序等,建立了全面的城市数据监控系统。

随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分析这些数据,可以提供决策支持和预测分析,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调度资源,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尤其在交通拥堵的问题上,广州开发区的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项目通过智能交通监控和导航系统,提供实时的道路信息和出行建议,达到了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城市出行效率的目的。

二、智慧交通领域除了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应用,广州开发区的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项目在智慧交通领域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区建立了交通信号灯智能控制系统。

该系统通过实时分析交通流量和道路状况,智能地调整信号灯的时序,以减少交通拥堵和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

此外,该系统还能够根据公交车的实时位置和乘客需求,智能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提供更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三、医疗健康领域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也是广州开发区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结合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区建立了智能诊疗系统。

该系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历数据,快速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分析大量的医学文献和研究成果,为医生提供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治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总结起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项目在城市管理、智慧交通和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智慧化水平,也为居民和企业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服务。

年广州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用优秀案例名单

年广州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用优秀案例名单

年广州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用优秀案例名单广州市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年广州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用的优秀案例。

首先,广州某电商平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准确预测和个性化推荐。

通过分析用户历史购买记录、浏览行为以及社交网络信息等数据,该电商平台能够精准地预测用户的购买需求,并在用户访问网站时向其推荐个性化的商品。

这种精准预测和推荐不仅提升了用户购物体验,也提高了电商平台的销售效率和盈利能力。

其次,广州某物流公司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了货物运输路线和配送方案。

通过分析历史运输数据、交通流量、天气情况等信息,该物流公司能够准确预测交通拥堵状况,并在实时调整货物运输路线和配送方案,从而提高了货物运输效率和准时送达率。

这种智能物流系统不仅为企业节省了时间和成本,也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质量,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另外,广州某智慧城市项目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了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通过收集和分析城市各个领域的数据,比如交通、环境、能源等,该项目能够实时监测城市运行状态,并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优化城市规划、交通流量调度等,使城市运行更加高效、环保和便捷。

这样的智慧城市项目为广州市民带来了更好的生活品质,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最后,广州某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该医疗机构建立了一个健康档案数据库,收集了大量的患者病历、医学资料和健康监测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分析和诊断,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这种智能医疗系统不仅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服务,也为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决策支持。

综上所述,广州市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优秀的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20年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新材料
”、“重点专项”论证专家名单
一、2020年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重大科技专项
支持方向一:新一代智慧无人机电力巡检应用示范
1组
(一)专家组
序号专家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
1陈雪梅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总工
程师
2苑明哲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分

研究员/副所长
3杨晓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科技处处长4印鉴中山大学教授/主任
5郭治兴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主任
6刘惠君广州大学教授
7吴建武中审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
伙)广州分所
高级经济师/部门经理(二)评审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
1新一代智慧无人机电力巡检应用示范
2智慧无人机电力巡检应用示范
支持方向二:智慧轨道交通应用示范
2组
(一)专家组
序号专家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
1陈雪梅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总工
程师
2刘妍广州图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监
3印鉴中山大学教授/主任
4杨鹏强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副教授/常务副院长
5杨俊杰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技术副总监6李小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级会计师
7邓颂华广东恒永信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
伙)
注册会计师
(二)评审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
1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2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新一代数字化智能运营平台研发及应用示范
支持方向三:智慧疾病诊断应用示范
3组
(一)专家组
序号专家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
1徐向民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电子与信息学院党委书记2刘甜甜创新奇智(广州)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华南区科研负责人5谢国喜广州医科大学教授/副主任
3王存川暨南大学主任医师/副院长4林国桢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科长
6祝高翔广东创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注册会计师/所长7何琳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
(二)评审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
1常见恶性肿瘤大数据平台建设及智能诊断研究与应用示范
2肺肿瘤智能病理诊断与治疗管理的研发及应用示范
3宫颈液基细胞学人工智能辅助病理诊断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示范
4基于数据与知识深度融合学习的常见慢病及其并发症智能辅助诊疗应用系统研究5基于数字孪生的高发常见疾病智能诊断应用示范
6心理精神疾病智能诊断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
支持方向四:智慧金融应用示范
4组
(一)专家组
序号专家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
1龚德明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2刘妍广州图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监
3陈曾平中山大学教授/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4曹江中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
5官全龙暨南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6董浩广州视声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税务师/财务总监7喻红玲广州地理研究所高级会计师/财务科主任
(二)评审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
1基于AI及大数据的智慧银行综合应用系统
2基于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的智慧银行解决方案研究与应用
支持方向五:智慧养老应用示范、支持方向六:智慧教育应用示范
5组
2白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广州骨科研究所副所长兼骨科
实验室主任
3涂盈锋南方医科大学教授
4段朝晖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主任技师/主任5黎新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
6杨红苑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
院)
高级会计师/副科长
7曾景芳广东旭东至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高级会计师/经理
(二)评审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
1个性化和精准骨修复材料的3D打印技术集成和应用示范
2骨组织再生与精准修复材料
3颌面部骨组织缺损的再生与精准修复
4面向临床的核酸药物纳米载体与纳米药物的产业化开发
5面向临床转化的CLAN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应用研究
6用于乳腺癌免疫治疗的纳米药物微针关键技术研发
支持方向二:光电信息材料
7组
(一)专家组
序号专家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1肖方明广东省科学院稀有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2周国富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院长
3鲁圣国广东工业大学教授
4胡锦铨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部门经理5赖静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6刘惠君广州大学教授
7刘洁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级会计师
(二)评审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
1车载用负型OC光刻胶
2基于OLED面板的驱动集成和制造工艺研究
3激光光纤材料研究
4激光显示用高性能稀土发光材料设计及规模化制备关键技术与应用5新型发光二极管材料及其显示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6新型稀土掺杂硅基氧(氮)化物与柔性透明金属网络薄膜复合荧光器件的制备及在激光显
示领域的应用
支持方向三:新型金属材料
8组
(一)专家组
序号专家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
1于振涛暨南大学教授
2孙冬柏中山大学教授/常务副校长3郭勇文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主任4唐维学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主任5周新平广州广钢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专业主任6何琳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
7陈丽梅广州市新东越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注册会计师
(二)评审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
(一)专家组
序号专家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
1胡跃明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精密电子制造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高端芯片智能封
测工程实验室主任
2熊晓明广东工业大学教授
3汤锦基安凯(广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4贾鹏程广州程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员/总经理5林文富威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研发经理6陈小燕中山大学高级经济师/副主任7易国承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高级会计师/财务处处长
(二)评审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
1飞秒激光无掩模纳米光刻技术与装备
2基于28nm工艺的高速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的研制
项目二:高灵敏度、高精度四极杆质谱仪器、项目四:大尺寸衍射光栅制造技术研究
11组
(一)专家组
序号专家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
1胡跃明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精密电子制造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高端芯片智能封
测工程实验室主任
2唐翔广东科鉴检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3陈长水华南师范大学研究员/主任
4陈炯聪广州邦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智能电网所所长5黄理纳广州海关技术中心研究员/副主任
6陈小燕中山大学高级经济师/副主任
7张丽玲广东中海粤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高级会计师/项目经理
(二)评审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
1大尺寸二维衍射光栅制造技术研究
2高灵敏度、高精度四极杆质谱仪器研制
3国产第二代三重四极杆质谱仪
项目五:政务无人机调度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12组
(一)专家组
序号专家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
1陈雪梅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总工
程师
2苑明哲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分

研究员/副所长
3杨晓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科技处处长4印鉴中山大学教授/主任
5郭治兴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主任
6刘惠君广州大学教授
7吴建武中审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
伙)广州分所
高级经济师/部门经理(二)评审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
1基于5G的无人机智能调度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2基于GIS集成的无人机协同调度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3政务无人机指挥调度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项目六:智慧家居融合设计与集成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平台
13组
(一)专家组
序号专家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
1龚德明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
2张涵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3王金桥杰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人工智能事业部总经理4刘双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5任秋君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州
市交通技师学院)
高级工程师/主任
6喻红玲广州地理研究所高级会计师/财务科主任7张炳文广州付强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注册会计师 /所长
(二)评审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
1面向个性化定制的智慧家居融合设计与集成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平台
2尚品宅配智慧家居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3智慧家居融合设计与集成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