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草原文化相关文献

合集下载

浅析草原文化之内涵与特征

浅析草原文化之内涵与特征

浅析草原文化之内涵与特征内蒙古文化主要来源于草原,属于草原文化,与农耕为基础的文化有鲜明的差异。

草原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博大与包容性,与游牧生活息息相关。

了解草原文化对于绘画创作和理论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

民族地区的文化和理论的积淀是我们每一个从事艺术工作的人们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有了这种文化素质的积淀能够使我们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艺术创作。

因此我们需要特别重视文化底蕴的重要性,尤其是我们的草原文化。

标签:草原文化地域蒙古族游牧文明农耕文明草原文化到底是什么?在内蒙古地区,许多画家,艺术家,设计人经常把草原文化,蒙元文化等挂在嘴边,所以现在听起来似乎人人都是草原文化的研究者,那么真实的情况如何;草原文化的现状又是如何值得我们去深思。

从地域文化发生学角度看,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与自然息息相通,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因此,草原文化这个概念的来源是地域角度的分析。

就如艺术理论所分析的一样,民族,地域,时间是影响艺术之非常重要的因素。

中国的地形地貌大略可以分为三大类别;西藏是高原,内蒙古是草原(也有高原),南方是山。

比较它们的文化各有其地方特点,从而在艺术传统中留下自己特有的密码。

内蒙古歌曲内容几乎都是以苍天,大地,母亲为主题。

少有歌颂爱情,有的也是体现一种执着的态度,却不是生离死别撕心裂肺的爱情故事。

例如经典歌曲:敖包相会等,苦苦的等着,唱蓝天大地。

蒙古歌曲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而南方却几乎正好相反,人口密集,地域环境不同,歌颂的内容也是不一样。

这是环境条件造就的,因此地域环境和艺术是有直接联系的。

内蒙古没有规定本土的画家们必须要以草原为题。

但是大部分画家却都是不约而同的以草原为主要表现的题材。

地域文化的影响非常广泛深远,不仅仅是在艺术领域。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

它也是影响艺术的重要因素。

我们经常谈草原文化,但并不代表表现一个辽阔的草原就是草原文化,而是草原人的内心跟草原一样包容,包容着所有的喜怒哀乐。

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草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广阔的地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维护中华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文化自信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历史、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阐述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历史传承草原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夏商周时期。

在这一时期,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与黄土高原的北方游牧文明相互交融,形成了扬尘壮阔的古代草原文明。

众所周知,草原是游牧民族的特有生活环境。

在草原上,游牧民族依靠牧畜为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骑射文化。

在骑射文化的薰陶下,草原上的部落形成了纯真而朴素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绵延至今,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二、经济发展草原文化对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草原地区在这一点上更为充分。

草原上的畜牧业是当地人生产生活的重要支柱。

振兴畜牧业,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合理发展旅游业也是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手段。

草原天蓝、云彩白、草耀金、风吹胡杨,美丽的景色是游客们追逐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草原文化也会被体现出来,从而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共同提高。

三、文化传承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点在于如何把它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度展示和延伸。

这需要几方面的努力。

第一,要讲好草原故事。

草原文化有着丰富的故事,如草原上的英雄传说、关于牧民生活的神话等等,这些故事应该被广泛传播,让更多人知道草原文化的丰富内涵。

第二,要宣传草原艺术,如马头琴、蒙古族的呼麦等,让更多人了解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三,加强草原文化教育。

从小学开始,应该让学生了解草原文化,加深对它的认识和感情。

此外,多举办草原文化庆典、音乐会等活动,让草原文化传承得更加深入人心。

综上所述,草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

它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仅是草原地区的民族以及文化的责任,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责任。

我们应该把草原文化当作中华民族的瑰宝,继承好它,传承好它,让草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更加绚烂的光芒。

草原文化的历史集成——一论蒙古族文化在草原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草原文化的历史集成——一论蒙古族文化在草原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草原文化长期发展的积淀,为蒙古族13世纪的崛起提供了动力:蒙古族自身的创造力又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的发展,把蒙古族推到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的历史地位。

一、13世纪的蒙古族是多民族融合的文化共同体蒙古高原及其周边地域历史上曾经涌现出大大小小数十个民族。

共同或相近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之间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基因,从而使他们创造了以相同或相近的价值取向、审美尺度为基础的文化类型——以游牧为典型特征的草原文化。

从草原区域的历史发展进程看.草原文化的传承,在蒙古高原各民族间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完成的:一种是相互间的文化传播。

一些曾经占统治地位的民族文化往往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化。

从而对弱小、落后民族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另一种传承方式则是民族融合。

历史上,蒙古高原各民族间融合的现象十分频繁。

每一个草原王朝的建立,都标志着一次新的民族融合的开始。

任何一个草原王朝都是多民族共同体,每一民族或部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他们都是特定文化的载体.血缘意义上的民族的融合,必然将体现为民族文化的大融合。

与正常的文化交流所不同,虽然这一过程或许伴随着血与泪,但在客观上为进步文化的传播以及草原文化的整体同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正是通过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草原文化的共性才得以形成并完善。

如果说13世纪之前草原民族的融合是区域性的,那么,1206年大蒙古国的建立,则标志着草原社会民族格局在新的起点上再次大规模整合的开始。

大量突厥语族、契丹人、党项人以及中亚西亚人融入了蒙古族群当中。

蒙古高原的统一,彻底打破了蒙古高原区域之间的封闭,打破了原有的民族、部族格局,结束了数千年民族、部族纷争的历史,同时也促进了草原文化的大融合,使整个草原文化的发展成为一个整体,并使之发展趋于平衡。

这种融合虽然伴随着战争和民族压迫,但在客观上代表了一种历史发展的趋势。

蒙古族由最初的一个弱小部族,将大量不同氏族、部族和民族包容到共同体之中.也将草原各民族的文化融合为一体,吸收、消化了以往草原民族文化的全部精华。

草原文化(一):逐水草而居

草原文化(一):逐水草而居

草原⽂化(⼀):逐⽔草⽽居中国⽂化可以粗略的分为三个部分:农耕⽂化、渔猎⽂化、草原⽂化。

以中原汉⽂化为代表的农耕⽂化,最注重的是⼟地,⼏千年来⼈们在有限的⼟地上繁衍⽣息,⼟地就是他赖以⽣存的基础是他的根,所以,有着农耕⽂化的汉民族⼟地观念、乡⼟观念⾮常重,⼀切⽂化⽀脉都是⼟地⽂化的繁衍,因为⼟地的局限性,造成了农耕⽂化中那些固守家园,“⼀亩地两头⽜⽼婆娃娃热炕头”的⼩富即安的思想,⼈们是保守的,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离开⾃⼰的家园,即使离开了也要落叶归根。

以沿海地区为代表的渔猎⽂化,也因为他的⽣产⽣活⽅式决定了他的⽂化内涵与外延,他们以捕鱼为⽣,⼤海是他们赖以⽣活的来源,在与风浪做⽃争的过程中,造就了它们敢于冒险,开放的⽣活⽅式和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化特质。

草原⽂化的基础也来源于游牧民族的⽣产⽣活⽅式,他逐⽔草⽽居,就⼀点就决定了他跟农耕⽂化本质的不同。

在草原⽂化⾥,没有固定的⼟地观念,也没有家园观念,他的家就是可以随时拆卸和搭建的蒙古包,是可以赶着⾛的⽺群⽜马,是⼀辆载着全部家当的勒勒车。

草原⽂化与渔猎⽂化有相似的地⽅,是他们有着同样的冒险精神,为了⽣存在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海洋与草场,⽽农耕⽂化却是在⼀块⼟地上不断地开发增加产值。

草原⽂化不同于海洋⽂化的是他对⼟地有依赖性,逐⽔草⽽居,使他在不停地寻找好的草场。

哪⾥下⾬哪⾥⽔草丰美,他就去哪⾥。

在游牧民族眼⾥,没有地域观念,只有好的草场。

所以,在他追逐⽔草的过程中,就会跟汉民族发⽣冲突。

中国⽂化的历史是由汉民族写成的,所以,游牧民族就被写成了侵略者。

打个⽐⽅,⼤前年,外蒙古⼤旱,就有⼤量的蒙古野驴涌⼊我国草场。

虽然野驴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可是,等那边草好了⽔美了,它并不留恋这边⼜⼤量涌回去了。

在历史上,假如第⼀年西安下⾬了,那⾥草好,⽽草原⼲旱,游牧民族就会赶着⽺群去那⾥,汉族要保卫⾃⼰的家园跟他们打仗,他们就打。

他们的⽬的不是为了占领别⼈的家园,是为了⾃⼰的⽣畜能吃上草。

草原文化——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草原文化——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草原文化——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草原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而且还以其丰富又独具特色的内容、不间断的历史发展,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草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既在许多方面与中原文化有相同相似的成分,又始终保有独特、迥然的文化内涵和风格。

新石器时代,黄河文化以粟作农业为经济基础,长江文化以稻作农业为经济基础,两者都是以农业为经济基础。

而草原文化多以农业兼渔猎业为特色。

进入青铜器时代后,草原文化逐渐转向以游牧业为经济基础。

由此,在古代中国,形成了三大类型的经济文化区,即北方草原游牧经济文化区,秦岭、淮河以北的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秦岭、淮河以南的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

三大经济文化区的形成主要是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同时也是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果。

草原文化在经历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元、满清、现当代几个高峰期的发展以及与中原文化的长期碰撞交流、融合后,今天已经演变成为蒙古族文化为典型代表的、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

这个体系已经融入中华文化的大体系之中,使中华文化成为一个包容工业、农耕、游牧、渔猎等生产方式在内的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

受自然环境,气候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古代历史上北方草原先后兴起的民族基本上都以游牧经济为主业。

在游牧经济中,草原生态环境、牲畜、人和游牧文化组成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共同体。

游牧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不同在于,游牧经济的基本生产资料是牲畜,牲畜只有经常在草原上移动才能获得足够的食物,因此游牧民族强调有规律地游迁。

而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土地,土地需要兴修水利和精耕细作,因此农业民族强调安土重迁。

在我国历史上,中原地区的农业与北方草原的游牧业长期接触共存,经常发生矛盾冲突,又相互依存和补充。

正是在这两种经济类型的相互作用中,北方草原民族与中原汉族形成了不可割断的经济联系以及在文化方面的相互交融,在个别情况下这种经济文化的交流联系,甚至采取政治、战争的手段得以延续。

主要学术贡献范文

主要学术贡献范文

主要学术贡献范文草原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生态、社会和经济信息。

在全球化的今天,对草原文化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草原文化在主要学术领域的贡献。

一、历史学与考古学领域在历史学与考古学领域,草原文化的发现和研究揭示了游牧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文化演变。

通过对古代遗址、遗物和文献的研究,学者们重建了草原地区的历史脉络,理解了游牧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世界历史的多元性提供了实证。

二、生态学与地理学领域生态学与地理学领域的研究强调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和脆弱性。

草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紧密依赖于对草原生态环境的适应和管理。

学者们通过分析草原生态的变化对游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经济活动的影响,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策略。

三、社会学与人类学领域在社会学与人类学领域,草原文化展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生活哲学。

研究草原社会的家族结构、宗教信仰和节庆活动等,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如何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构建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

四、经济学领域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关注草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管理策略。

草原文化中的畜牧业经济模式、贸易网络以及与外界的经济互动,都是经济学者关注的焦点。

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也为现代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五、艺术学与文学领域艺术学与文学领域内,草原文化的民歌、舞蹈、音乐和口头史诗等艺术形式受到重视。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是审美的对象,也是了解草原人民精神世界和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

六、语言学领域在语言学方面,草原地区丰富的语言多样性吸引了众多学者。

研究不同草原民族的语言及其演变,对于理解人类语言的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草原文化在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过去的知识,还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处理人与自然、文化与发展等问题的启示。

随着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变化,草原文化的研究将继续展现其深远的学术价值。

草原民族的历史文化

草原民族的历史文化

草原民族的历史文化草原民族是指生活在广袤草原上的一类民族,其中包括了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鄂温克族等。

他们和大自然的关系紧密,因此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语言、传统文化等。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草原民族的文化不断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

牧民文化草原民族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因此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与畜牧密不可分。

在过去的生活中,牧民们构建了一个牧区甚至牧群为中心的牧业文化体系,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牧民文化。

牧民与家畜的关系也是草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的文化中,家畜是人类的朋友和财产,草原民族常常赋予家畜灵魂,认为他们与人类有着相同的尊严和地位。

游牧文化草原民族的文化也与游牧生活密不可分。

草原辽阔而富饶,草原民族在大草原上辗转归来,根据季节和水源等各种因素选择适宜的草地和水源居住和放牧。

因此,草原民族的季节性居住和流动居住成为草原生活的一种常态。

他们拥有丰富的民间诗歌、歌舞、乐器等文化遗产,并形成了繁荣的牧区集市等商业活动。

传统信仰文化草原民族拥有丰富的传统信仰文化,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蒙古族的“萨满教”。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宗教,认为自然万物均有灵魂,人类和自然万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草原民族在生活中常常需要寻求自然的帮助,因此他们会借助巫师、巫女等神职人员与自然交流,祈求自然的帮助。

在萨满教的信仰中,草原民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宗教仪式、祭祀会等文化活动。

文学艺术草原文化拥有着独特的文学艺术。

草原民族常常以民间诗歌、歌舞、织席等形式记录和展现自己的生活和文化,这些作品传承了草原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传统。

同时,草原民族也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传统绘画风格——“蒙古国画”,它以松、竹、岳岳等大胆奔放的笔势和以彩饰画为主的色彩表现,展示了草原上广袤美丽的自然景色和草原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

草原民族的历史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它们表达了草原民族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和追求,是草原民族文化的精髓。

中国北方草原民族社会与文化的历史演变研究

中国北方草原民族社会与文化的历史演变研究

中国北方草原民族社会与文化的历史演变研究2019年初,中国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印发中国北方草原民族社会与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通知》。

这份通知意味着中国政府正式开始规划、保护和研究北方草原民族社会与文化的历史演变,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草原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主要分布在中国、蒙古国、俄罗斯等地。

他们有其独特的生计方式、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北方草原民族包括蒙古族、回族、锡伯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等民族,在他们的文化中,有许多独特的元素和特点。

在古代,草原民族主要以游牧为生。

游牧文化是草原民族的一大特色,这种文化与他们在草原上生活的方式密切相关。

由于草原环境的特殊性,他们不固定居住在一处,而是随季节变化和牲畜迁移,不断地在草原上转移。

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他们快速适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保持了他们作为民族的稳定性,也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文化。

草原民族的文化体现在许多方面,例如服饰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

他们喜欢穿着与众不同的衣服,用细致的刺绣、挂件等装饰。

在传统的民俗中,草原民族有着独特的节庆、婚礼、葬礼等仪式,这些仪式中涵盖着他们的信仰、重视和习俗。

草原民族的宗教信仰也极为丰富多样,例如藏传佛教、萨满教、道教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草原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也在不断演变。

尤其是现代化的发展带来的影响,草原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在逐渐消失。

因此,在保护和研究草原民族社会与文化这一课题上,必须平衡文化传承和现代发展之间的矛盾。

为了保护和研究草原民族的社会与文化遗产,目前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国家文物局与多地政府合作推出了草原文化节,以宣传弘扬草原文化;制定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维护草原生态的健康;在全国计划内开展了草原生态补偿,以保障牧民的生活质量。

这些措施充分凸显了当地政府和国家对于草原民族文化的重视和保护。

除了政府的努力,社会各界也在积极参与草原民族社会与文化的研究和保护中。

蒙古草原上的文化融合与传承研究

蒙古草原上的文化融合与传承研究

蒙古草原上的文化融合与传承研究蒙古草原是一个广袤而神秘的地区,它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这片土地上,历经风雨洗礼的草原文化,见证了无数民族的繁衍和生存,也孕育了艺术、诗歌、音乐等多种文化形态。

在这个过程中,蒙古草原上的各种文化相互融合,不断演化和传承,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蒙古文化。

首先,蒙古草原上的文化融合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与共存。

在蒙古这个地区,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比如蒙古族、哈萨克族、满族等等。

各民族虽然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和传统,但是在草原上共同生存和繁衍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文化交流和融合。

例如,在蒙古族的音乐中,就可以听到哈萨克族、满族等其他民族的艺术元素。

此外,蒙古草原上的信仰文化也很复杂多样,穆斯林、佛教徒和萨满教信仰者相互存在,他们之间也会发生文化的互动、交流和融合。

其次,蒙古草原上的文化传承也是一个重要话题。

由于历史漫长、文化复杂的原因,蒙古族的文化传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这并没有阻止蒙古族人民不断努力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

例如,蒙古国政府就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以保障蒙古族的文化传承。

同时,各种文艺团体和民间组织也在推动蒙古文化的发展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蒙古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另一方面,蒙古牧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游牧生活不再适应现代的发展需要,许多蒙古牧民开始逐渐向城市和工业区转移。

这个过程中,蒙古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保护蒙古文化的重要性也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

这不仅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支持,也需要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最后,德格尔草原上的文化融合和传承,也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

在当今社会,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将对蒙古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并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将其与现代文明进行有机结合。

总之,蒙古草原上的文化融合和传承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主题。

在不同民族和信仰之间的交流中,蒙古文化得以不断创新和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财富。

草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活泼元素

草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活泼元素

院士高层论坛草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活泼元素任继周(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兰州730020)摘要:游牧是草原文化的基本元素。

保存草原文化,就要给游牧以适当的地位。

游牧是人类最早的仿生学,其合理内核可为农业现代化作贡献,不可一概视为落后而废除。

草原文化从徒步游牧到骑马游牧,是一大进步,对人类文化的沟通交融作出了的重大贡献。

一旦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融合,发生系统耦合效应,将产生生态的、经济的巨大变革,从而导致文化的飞跃。

我们不妨称为‘文化造山运动’。

草原文化在华夏文化发展史中始终是活泼元素。

人类文明将离不开草原文化的支撑。

关键词:游牧;草原文化;农耕文化中图分类号:S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5759(2010)01200012051 游牧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基本元素游牧文明是人类文明发生的原点。

中国以伏羲时代为表征。

伏羲氏初现于华夏民族的传说中,实际代表了人类文明发生过程———渔猎时代的普遍规律。

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8000~6000aB.P.),有两项气候事件对人类文明引发重大影响。

一是气候长期处于暖湿阶段,有利于草木生长,动物繁衍,人类也处于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二是这一时期,包括我国在内,发生了全球性洪水灾害。

当洪水消退以后,欧亚大陆的先民进入游牧阶段。

欧亚大陆的草原地带是其主要活动地带,在东亚地区以红山文化为代表。

其中,一部分长期驻留欧亚大草原,过着游牧生活;另一部分随着地区环境的异化(例如大河两岸及其冲积平原)发生了农耕生产。

游牧既是人类最初的生存形态,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黄金时期。

初民“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是人类最原始的生存方式。

草食动物有寻觅水草的生物学本能,人类跟在草食动物群的后面,进行所谓的“放牧”。

这样的放牧,与其说人赶着畜群前进,勿宁说是人群被畜群领着迁徙。

其本质是人类对食物源的追踪,一如狼群跟在鹿群的后面,以便随时猎取食物。

这样的草地-畜群-人群的食物链,形成了生态系统的一环。

草原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

草原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

文化是一条长河。

即便在这寒冬的猎猎风声中,还能听见来自遥远的召唤,那是来自草原母亲———额济纳河深切的呼唤,那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草原文化的召唤。

在这草原文化的深切召唤下,日前,以草原文化与世界文明为主题的2007中国·第三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在塞外明珠呼和浩特开幕,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内蒙古社科院等国内上百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蒙、美、俄、英、日等国的学者专家,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生态学、军事学及文化艺术等方面,多学科、多角度对草原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历史作用进行了广泛交流与深入探讨。

草原文化——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明珠在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上专家们达成共识,认为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从根本上肯定了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与会者指出:草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三大主源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从草原文化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看,它几乎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重要发展阶段。

与会者还表示,草原文化以其浓郁的北方少数民族生活文化气息,体现着北方游牧民族豪迈的精神文化特质和文化理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

近10年来,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理论研究成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内蒙古的草原文化研究不仅为兴区富民构建着文化智慧和历史底蕴,而且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蒙古学界研究草原文化的重要资源。

草原文化——中华文化精神宝库中的财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所黄金指出:北方游牧民族创造的艺术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蕴含着古老游牧民族生产生活、原始思维以及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

草原文化研究离不开北方游牧民族创造的艺术作品。

对于草原文化而言,草原民族艺术、草原民俗是最深刻、最生动展现草原文化之丰富内涵的载体。

北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使其艺术作品充盈着鲜明独特的草原文化内涵,其中,刚劲豪放的马文化艺术具有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艺术特色。

草原文化的历史演变与影响

草原文化的历史演变与影响

草原文化的历史演变与影响草原文化以其特有的风貌和民族特性,一直深入人心。

草原指的是以大片草地为主的生态系统,自然环境鲜明而绚丽多彩。

众所周知,草原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多彩的文化瑰宝之一,也是中外游客认识中国的重要门户之一。

如今,中国的草原旅游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热门行业之一,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享受神田族歌舞、蒙古族马术、哈萨克族美食等独特文化带来的纯美与神秘。

本文将探究草原文化的历史演变与影响。

一、草原文化的演变与发展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一种珍贵遗产。

草原文化的发展历程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了较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这个历史阶段,大量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在草原上陆续被发掘,且这些文化遗址的出现更是为草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代蒙古部落与匈奴帝国时期,草原文化进入成熟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蒙古部落时期,草原文化迅速发展和传播,最具代表性的则是草原上出现了许多悠久历史的文化圈,传统游牧民族流着鲜血和汗水将他们的文明传播到各个角落。

至今,当地部落仍然坚守着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也是草原文化魅力所在。

二、草原文化的影响与发挥草原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人民精神状况的提升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贡献。

草原文化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创造性,此外,草原风情也是独具特色的,为广大游客所喜爱。

草原文化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民族性,许多关于草原文化的艺术作品都反映了当地民间故事、宗教信仰和民俗习惯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

众所周知,草原开放了一个独特的文化交流平台,让许多青少年走出自家的小区,走向了这片大草原,感受到了它不同寻常的魅力与引人入胜的魔力。

草原之美与魅力永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留下珍贵的回忆。

三、未来展望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它是一个“百态千姿、瑰丽多彩”的文化,是我们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开展丰富多彩人民文化活动的可贵宝库。

大草原风情文化介绍

大草原风情文化介绍

大草原风情文化介绍一、草原地理特色大草原是一个广袤无垠的地理特色,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草原上的地貌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平坦辽阔,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

草原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适合游牧生活。

在草原上,人们可以感受到天地之间的宽广和空旷,享受着自然界的恩赐和宁静。

二、游牧生活习俗游牧生活是大草原上的主要生活方式,牧民们随着季节的变化,不断迁移和放牧。

在游牧生活中,牧民们形成了许多独特的习俗和传统。

例如,在蒙古族中,有“敖包相会”、“赛马”、“射箭”等传统活动,这些习俗不仅展示了牧民们的勇敢和智慧,也丰富了草原文化。

此外,游牧生活还培养了人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尊重自然的理念。

三、传统服饰与工艺品大草原上的传统服饰和工艺品独具特色,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蒙古族的传统服饰以长袍、马褂、头巾等为主,这些服饰的制作工艺精湛,图案别致,富有民族特色。

此外,草原上还有许多传统的工艺品,如蒙古族的马鞍、皮制品、刺绣等,这些工艺品以精美的手工制作和独特的风格赢得了世人的赞誉。

四、草原美食文化大草原上的美食文化独具特色,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草原上的食材以牛羊肉、奶制品、野生植物等为主,这些食材的烹饪方式多种多样,形成了许多独特的美食。

例如,蒙古族的烤全羊、手抓肉、羊肉火锅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美食。

此外,草原上还有许多传统的饮品,如奶茶、奶酒等,这些饮品口感独特,具有浓郁的草原风味。

五、音乐与舞蹈艺术大草原上的音乐与舞蹈艺术独具特色,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草原上的音乐以长调、短调、呼麦等为主,这些音乐的旋律悠扬宛转,节奏自由奔放,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此外,草原上还有许多传统的舞蹈,如蒙古族的“筷子舞”、“盅碗舞”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舞蹈。

这些舞蹈动作矫健有力,富有激情和感染力,是草原人民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

六、节日庆典活动大草原上的节日庆典活动丰富多彩,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草原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草原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交往和互动。

历史上,草原文化与中华文明之间的交往、融合和互补,成就了我国历史上的“中华文明”。

草原文化的各个方面如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哲学等都对中华文化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特别是在语言、文学、艺术等领域,草原文化留下了许多为中华文化所继承和发展的精华。

其次,草原文化的兴起贡献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

草原文化的兴起,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活力,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形成了多元化的传统文化。

草原文化的文学、音乐、舞蹈、戏剧、饮食等方面都有其特色和独特风格,丰富了中华文化,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最后,草原文化对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草原文化所代表的牧民文明,充满了朴实、自然、务实、勇毅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民族的奋斗和实践。

草原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新的动力,成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源泉。

草原文化起源

草原文化起源

草原文化起源第一篇:草原文化起源辉腾锡勒草原深处牧人家度假村1草原文化起源:内蒙古早在几十万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生活的足迹。

呼和浩特市东北郊地区“大窑文化”和伊克昭盟乌审旗的“河套文化”就属于旧炻器时代的古人类足迹。

最早出现的文字记载的游牧民族有凶奴,林胡,楼烦,东胡,鲜卑,乌桓,突厥。

蒙古族兴起于公元十二世纪,它的历史摇篮在呼伦贝尔大草原,额尔古纳河以东。

是古代东胡系统室韦各部的一支,在唐代的汉文史籍上写作“蒙兀”。

经过几个世纪的繁衍,发展。

蒙古各部逐渐分布在蒙古高原的大部分地区。

1206年铁木真称汗,经过几十年战争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游牧贵族政权“大蒙古国”。

2草原旅游前景:1:前景广阔渐渐趋向成熟化规模化。

2:发展潜力巨大旅游取向更加适应现代人生活。

3:后备资源丰富4:接待游客数量逐年增多。

5:草原旅游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知名度越来越高。

3草原现状:1:草场退化沙化严重。

但现以得到合理治理。

(每十五亩草地限养羊一只)2:植被覆盖率减少。

3:草原野生动物数量减少。

4:政府治理力度增大。

5:牧民保护意识提高。

6:降低牧业生产,大力发展旅游业。

草原概况:沧海桑田,历史变迁。

使得历史上的天堂草原和现实的相比已经大相瑾庭。

因为历史上的敕勒川就在我们脚下。

现在以成为城市农根地区。

而阴山以北则仍然是传统的蒙古大草原。

敕勒川已经成为历史。

留给我们无限的回味,内蒙古草原是我国最大的草原。

东起大兴安岭,西到居延海湖畔。

草原面积达8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草原面积的三分之一。

有效利用面积达三分之二,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

(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的天然草场范围很广,从东北部的呼伦贝尔草原一直到西部的阿拉善荒漠,是内蒙古草场资源的基本部分。

由于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内蒙古的天然草原从东到西地形,气候,土壤等条件差异也很大。

可划分为森林草原,草垫呼伦贝尔,草原,干旱草原,(典行草原),及荒漠草原,四个地带。

草原生态环境与草原文化发展关系探究——以贡格尔草原为例

草原生态环境与草原文化发展关系探究——以贡格尔草原为例

草原生态环境与草原文化发展关系探究——以贡格尔草原为例摘要:草原文化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生态文化,但作为其物质载体和发展平台的草原,却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

本文以克什克腾旗的典型草原生态作为研究个案,调查贡格尔草原的生态环境和草原文化发展现状,进而分析其草原生态环境严重破环与草原文化逐渐凋亡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生态环境;草原文化;文化生态学一、研究背景历史发展到今天,草原文化和草原生态环境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迁和危机。

当现代文明中急功近利的一面逐步渗透到草原文化中,当牧场衰退,牧民面临新的抉择时,失去的不仅仅是牧民心中的天堂,更多的还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失重。

“天人合一”的观点与当前的现实似乎越来越格格不入: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超载放牧,盲目发展旅游,从而导致生态失衡;为了追求一时的财政收入增长,而在草原上无节制地开发煤油、石油、有色金属等不可再生资源等,不一而足。

近年来,贡格尔草原沙化、退化现象十分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草原文化尤其是游牧文化受到很大影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二、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中国知网、图书馆、万方学位论文等平台,研读一些关于生态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文章,形成对草原生态环境和文化关系初步理论体系,获取有关、有效的资料,为后期的调查做准备。

(2)专家咨询法:咨询相关专家及教授,找准研究角度,了解更多深刻的观点和看法,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

(3)访谈法:在田野调查中综合运用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等手段,了解贡格尔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以及长久性,生产方式的局限性等。

三、理论阐述(1)草原生态环境和草原文化草原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草原生态系统。

草原文化,即世代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不同族群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

它是草原生态环境和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人们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结果,既具有显著的草原生态禀赋,又蕴涵着草原人的智慧结晶。

草原文化研究综述

草原文化研究综述
2“. 草原文化主要是指欧亚草原游牧民族在适宜放牧牲 畜的草原区域创造的独特文化 ,是由草原地理环境(自然因 素)、游牧经济生活和马背民族的历史传统等(人文因素)多 方面作用而出现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复合体。”[2]
3“. 草原文化就是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由生息在 这里的先民 ,特别是阿尔泰语系民族和族群共同创造的 文 化 。 ”[3]
三是自由开放。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这种生活方式为 他们提供了相对宽阔的生活天地和自由环境,自由深深熔铸 于其民族性格之中。
四是英雄崇拜。在草原民族中,人们普遍崇尚英雄,奉行 英雄精神,把效法英雄当作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蒙古族是 拥有英雄史诗最多的民族之一。
收稿日期:2011- 10- 17 作者简介:庞羽(1979-),女,吉林扶余人,讲师,硕士,从事旅游经济、生态旅游研究。
草原文化的发展既有逐步的形成过程,也有在重大历史 事件背景下的剧烈变化。所以,对草原文化的合理分期对研 究草原文化有重要意义。
四、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
对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问题,是目前学术界普遍关注和
积极讨论的热门话题,学界大致有以下观点:(1) 多元化特 征。李登样认为:草原文化系统本身具有多样性,“草原文化 与其他文化类型如长江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 化、信息文化也是相互交融的。”[10]因此,草原文化具有多元 化特征。另外,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的不 同民族创造的,因而,草原创造主体具有多元特征。(2)生态 化特征。乌云巴图认为,游牧必须具备三要素:人、家畜和环 境,而人(牧民)充当调节者的角色,相当于一个生态因子。 “牧民的所作所为必须服从于其他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的维 持。牧民的这种角色要求使得牧民所拥有的文化必然带有生 态属性。”[11];马桂英认为“:……质朴的自然观,再加上他们所 处的自然环境 ,使他们同大自然融合为一体 ,导致各民族原 始文化中形成了具有强烈的归顺自然、顺应自然、适度师法自 然的价值观。”[2]。(3)开放性特征。李登样,马桂英认为“: 游 牧民族四海为家 ,视野特别宽阔 ,能够广泛接纳各种文化 , 对任何外来文化都不排斥 ,任何时候都能恰倒好处地融合、 吸收异族文明。”[2(] 4)历史传承的悠久性。旧石器时代的大窑 文化、萨拉乌苏文化、扎赉诺尔文化,新石器时代的兴隆洼文 化、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等,都证明了草原文化的历史可谓 悠久。(5)区域分布的广阔性。在历史上,广阔的北方草原一直 是以游牧民族为主的地域,所以草原文化一直是这个广阔区 域的重要文化形式。(6)构建形态的复合性。草原文化是一种 复合型文化,是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是游 牧文化与多种文化的统一,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统一。

多彩的草原高原历史人文论文

多彩的草原高原历史人文论文

多彩的草原高原历史人文论文引言草原高原是中国宝贵的自然资源,不仅拥有壮美的自然景观,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遗产。

本论文将着重探讨草原高原的多彩历史人文,通过对历史事件、文化传承和人文景观的研究,展现出草原高原独特的魅力。

历史事件草原高原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

其中最著名的事件之一是《聊斋志异》中的“草原之会”,这是一场在草原高原上的盛大宴会,各族领袖和百姓互通有无,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草原高原还是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之一。

许多商人和旅行家经过这里,将文化、商品和技术带到了草原高原,并与当地的民族进行交流。

这些历史事件对地区的文化传承和人文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传承草原高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个民族的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传承。

蒙古族的马术文化、哈萨克族的民族舞蹈、藏族的唐卡艺术等,都是草原高原独特的文化形式。

这些文化通过口耳相传、民间艺人表演和节日庆典等方式得以传承。

草原高原的文化传承不仅丰富了地区的历史底蕴,也成为了各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景观草原高原拥有许多独特的人文景观,其中包括壮丽的大草原、宏伟的藏传寺庙、原始的部落聚落等。

这些景观不仅展现了草原高原的自然美景,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意义。

大草原是草原高原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之一,广袤无垠的草地让人仿佛置身于宏大的画卷之中。

藏传寺庙则是草原高原独特的宗教建筑,它们不仅是的象征,也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部落聚落则展示了当地民族的居住和生活方式,是草原高原人文景观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结论草原高原的历史人文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历史事件、文化传承和人文景观的研究,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片土地的多样性和魅力。

同时,草原高原的历史人文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让我们更加珍视和保护这片宝贵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希望本论文能够唤起人们对草原高原历史人文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也促进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为草原高原的保护和传承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草原文化相关文献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是文化内容的承载体。

任何一种文化和文明,都要通过文献传承和记录,都必然植根于一定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受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影响。

中国草原文化是以中国北方游牧业为经济基础的地域性文化,受北方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民族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点。

承载在文献上,其文献也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

在不同时期,由于草原文化研究的侧重点和范围有所不同,因而承载的文献在内容上又具有很强的阶段性。

本文仅就与草原文化有关的文献进行概述。

研究草原文化的文献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0世纪八十年代前,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建国前,主要是外国学者对辽西地区的考古发掘和研究。

1921年安特生的《奉天锦西沙锅屯洞)},其后法国传教士宣化对辽西地区遗址进行发掘和研究,并在《通报》上介绍了考查情况,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再后日本人又对其进行了发掘和研究,并获得了一些极有价值的发现。

比较有名的文献有鸟居龙藏的《考古学上所见辽文化》、田村实造、小林行雄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庆陵》报告和岛田正朗《祖州城》报告。

第二部分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国北方考古工作处于起步阶段,考古技术非常落后,考古资料也非常少,在北方史前史研究上,可利用的文献也就很有限,因而,北方史前史研究基本上没有开展。

说到中华文明时,一般只从传统观念出发,认为中华文明是从黄河、长江孕育出来,而后传播到华夏各地;而许多学者都认为北方文化是外来文化,在研究北方文化时,只是从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层而上进行研究,当时,无论从研究内容或研究深度上讲,都是非常有限。

因而,这一时期从文献内容来看,主要是反映民族文化起源和地域文化起源的。

乏映民族文化起源和地域文化起源文献的概述文章非常之多,这里略去20世纪八十年代至21世纪初,在草原文化没有确定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源头之一之前,中国文明起源经历了西来说—东西对立说—一元说—多元说这一演进过程。

随着考古技术的提高和北方考古挖掘工作全而铺开,大量古文化遗址、岩画被发现和考古资料出土,特别是红山文化的发现,为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奠定了基础,也为北方史前史研究提供了愈来愈充足的第一手资料。

与此同时,考古学工作者和相关历史学者也开始从多学科、多角度,对北方文化起源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的研究和比较,认为北方文化是不同于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一种新类型文化,它是以游牧经济为经济基础的文化,这种文化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并以其历史悠久、内涵独特、影响力广,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并逐渐肯定了它在整个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一阶段比较著名论著有:苏秉琦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学文化论集》(14);李学勤的《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的研究)};严文明的《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谢维扬的《中国早期国家)};孟驰北的《草原文化与人类历史》、林法的《林法学术文集)};田广金、郭素新的《早期中国文明: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北方考古论文集)};郭大顺、张星德的《早期中国文明—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荆莉的《草原文化)};奎曾的《草原文化与草原文学;盖山林的《阴山岩画》等和大量的文化遗址发掘报告。

最有影响的是苏秉琦老先生将北方考古发现与中国文明起源相联系,用古代遗留的实物来实证中国文明发展的历程,在其著作中先后提出中国六大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古文化、古城、古国”、“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三部曲”和”发展模式三类型”等颇具影响力的学术理论。

从而推动了北方文化史的研究,使中国考古学逐步走向成熟。

李学勤在其著作中指出:“人类由史前向文明社会的演进,是在适应各自区域地理环境下的全方位的演进。

它包括人自身素质的进化、人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演进、人所创造的社会组织及管理机构的演进等等。

”严文明在其著作中提出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学说和中国古代文化三系统说,以及通过聚落形态演变来研究文明起源的方法。

谢维扬在《中国早期国家》一书中提出国家起源理论。

这一理论在史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它的基本框架是,在人类社会早期国家的产生道路上,有部落联盟和酋邦的两种模式。

中国是由后一模式产生出来的国家,政治制度则是专制性质的。

孟驰北在《草原文化与人类历史》一书中提出人类草原文化学系统理论,对重新审视中国历史提出了全新的视角和认识论。

林法在其学术文集中,从人种学的角度探讨了夏至战国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过程。

田广金的《北方考古论文集;着重介绍了内蒙古中南部史前考古学文化的分期、编年和谱系和北方畜牧一游牧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在区域性聚落考古及环境考古学研究方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论述人地关系的演变规律。

郭大顺、张星德在《早期中国文明—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一书中,以考古资料为主进行了复原东北先秦史的尝试,将东北先秦史分为五个阶段和大约十个小区进行研究。

重点阐述了东北文化以渔猎为本与农牧结合的经济生活及区域特色;在文明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古国一方国一帝国阶段及其与中原地区同步又不平衡的发展水平;燕与东北和北方诸青铜文化在交融中共同发展的关系;东北边远地区考古文化的多样性,以及这些考古文化与文献记载东北诸民族及其前身的关系。

对东北与东北亚地区文化关系的研究成果也作了综合论述。

在郭大顺另一部著作《龙与辽河源》中指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被称为“龙的传人”,但对龙起源的时间、地点等却莫衷一是。

虽然在中原和南方等地区也有早期龙形象出土发现,但辽河流域发现的史前时期的龙时间最早,类型最多,序列完整。

所以,龙是出自辽河源,辽西地区是中华文明最早发祥地之一。

荆莉在《草原文化》一书中,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探索了草原游牧人向南推移的原因以及在历史的进程,草原文化发展缓慢的缘故。

并探讨了草原牧业文化的特征与草原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

奎曾的《草原文化与草原文学》一书,是从草原文化入手,叙述了草原文化与草原文学的关系,概述了由古及今草原文学的发展以及它所构建的独特艺术世界,并指出草原文学与蒙古族文学、内蒙古文学的异同。

盖山林的《阴山岩画)},是这一时期特别珍贵的形象资料,岩画叙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明清时期,北方古代少数民族和现代民族,驻牧、游猎、祭祀、争战、娱舞、交堆等生活的场景,是研究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宗教史、原始艺术史的重要文献。

这一时期与研究草原文化起源相关的论文也非常多,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乔晓勤的《探讨中国古代古代文明起源的途径)};江林昌的《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模式演进轨迹)};李先登的《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若干问题)};贾敬颜的《记游牧民族的文化传承)};伶柱臣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多中心发展论的发展不平衡论》和《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三个接触地带论)};鸟思的《欧亚大陆草原早期游牧文化的几点思考》、孙敬明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构成的格局—从红山文化的积石遗存和玉器谈起)};杨建华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周作明的《中国古代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之比较)};汤卓炜的《中国北方草原地带青铜时代以来气候、植被变化研究综述)};杨虎的《关于红山文化的几个问题》等多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

乔晓勤在《探讨中国古代古代文明起源的途径》中指出: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不能只从考古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而要从人类学、生态学、体质人类学和数理分析等多学科的角度进行综合研究。

在江林昌的《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模式演进轨迹》中,叙述了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发展的轨迹,并通过黄河中游的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长江下游的良诸文化、马桥文化,燕辽地区的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比较研究,指出中华文明是多源并起的。

李先登在《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若干问题》中提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起源问题,必须将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结合起来,并从文宇、青铜器、城市等三个方而论述了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过程和特点。

贾敬颜在《记游牧民族的文化传承》中指出,游牧民族的文化有它历史继承性,这种继承性是以“隐蔽形式”进行的,主要表现在一些军事制度、风俗习惯、乃至思想观念上的传承。

伶柱臣在其文章中指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多中心发展,其发展是不平衡的,并将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划分成阴山山脉、秦岭山脉、南岭山脉三个接触带,并从自然条件的差异和人与地的关系上进行了比较研究。

鸟思在其相关的论文中提出:中国北方草原的古代游牧部落和境外居民在文化及体质人类学特征等方而存在差异,北方游牧文化存在有其必然性。

草原文化确定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源头之一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特别重视草原文化的研究,专门成立了草原文化研究领导小组,启动了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口:“草原文化研究工程”一期和二期工程;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也非常重视草原文化的研究工作,在院党委的领导下,组织有关科研人员就草原文化的概念、类型、基本特征、基本精神、历史分期和区域分布等诸多方而问题进行研讨,并在《光明日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社会科学》等全国各大学术报刊上发表文章,从而促进了学术界将草原文化作为整体文化研究对象进行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扩大了草原文化研究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推动草原文化研究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专著有:席永杰、任爱君的《古代西辽河流域的游牧文化)};孟驰北的《中国历史新视角》、陈寿朋的《草原文化的生态魂)};束锡红、李祥石的《岩画与游牧文化)};黄中祥的《哈萨克英雄史诗与草原文化)};盖山林盖志浩的《内蒙古岩画的文化解读)};陈平的《北方幽燕文化研究)};李凤斌的《草原文化研究)};荆莉的《游牧文化)};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的《草原文化研究丛书);o席永杰、任爱君在《古代西辽河流域的游牧文化》中,对西辽河流域游牧文化起步的考古学渊源、契丹游牧文化的整体特征、汉代鲜卑的考古学发现、蒙古族游牧文化的起源及其演变、北元政权与北方地区的风俗文化等方而进行了研究。

孟驰北在《中国历史新视角》中,进一步完善了他的人类草原文化学说。

陈寿朋在《草原文化的生态魂》中,从研究草原文化入手,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北疆高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历史与现实,明确提出我国的农耕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蒙古高原绿色生态屏障的保护。

束锡红、李祥石在《岩画与游牧文化》中,系统地介绍了西北夏地区岩画的内容,同时,阐述西北地区古代游牧文化的发展及当地自然、人文地理环境变迁以及岩画所反映出来游牧文化内容。

黄中祥在《哈萨克英雄史诗与草原文化》中,运用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调查方法对我国和中亚哈萨克族聚居区进行了调查,并运用分析方法,对草原文化大背景下哈萨克文化进行了系统研究,深刻揭示了哈萨克族英雄史诗的内涵和演化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