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3+山地的形成+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3_山地的形成

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3_山地的形成

课后限时集训(十三)山地的形成(限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273页)一、选择题(2018·武汉模拟)恩施大峡谷呈西南—东北走向,多急流瀑布,喀斯特地貌发育。

峡谷中的百里绝壁、千丈瀑布、傲啸独峰、原始森林、远古村寨等景点美不胜收。

读图完成1~2题。

1.推测图中的百里绝壁的地质构造属于()A.背斜B.角峰C.断层D.陡崖2.有关组成峡谷中的岩石的叙述可能的是()A.变质作用形成B.形成于陆地深处C.含有珊瑚化石D.坚硬而不易被流水侵蚀1.C 2.C[第1题,百里绝壁即表现为陡崖的形态,多为断层导致的。

第2题,恩施大峡谷中喀斯特地貌发育,说明为石灰岩分布区,此类岩石主要是海相沉积而成,因此可能含有珊瑚化石。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

完成3~4题。

【导学号:21490058】3.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4.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砂岩B.花岗岩流纹岩C.大理岩石英岩D.安山岩玄武岩3.C 4.A[图中显示了岩层的新老关系和岩层运动的方向。

第3题,首先根据图示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地质构造名称。

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A选项错误;向斜槽部因受挤压比较坚实,不容易被外力侵蚀而保留下来,成为山地,B项错误;乙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故D选项错误;背斜顶部因为受到张力的影响比较容易被外力侵蚀掉,成为谷地,故C选项正确。

第4题,图示地质构造剖面图中,岩层层次结构明显,虽然地壳水平运动产生了断裂带,但没有岩浆出露,故没有岩浆岩,流纹岩、花岗岩、安山岩和玄武岩均属于岩浆岩,故B、D选项错误;而石英岩是一种主要由石英组成的变质岩,大理岩也是变质岩,而此处没有高温高压而发生变质作用的条件,也就不能形成变质岩,故C选项错误。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4.2山地的形成(讲)含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4.2山地的形成(讲)含解析

专题4.2 山地的形成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知识点一地质构造的及其实践意义(一)常见地质构造的比较分析(二)常见地质构造研究的实践意义1.利用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向斜岩层向槽部倾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故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断层地下水出露成泉2.利用地质构造找矿——向斜槽部探矿、背斜处找油(煤、石油、天然气均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岩中形成)3.利用地质构造确定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带、背斜建隧道避开断层易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隧道避开向斜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隧道可能会变为水道隧道选在背斜背斜的岩层呈天然拱形知识点二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分析依据上面图示可以看出地表形态对交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交通方式、线路走向、线网密度、交通运输点的区位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方法技巧】地形与交通线路选址1.平原地区是交通线建设的最理想环境;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稳定。

因此交通线首选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2.在山区修建公路、铁路线时,要从以下几点考虑(1)一般要沿等高线修建,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量,同时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安全,而且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如图在EF 之间修建公路,应选择EHF ,而不是EGF 。

(2)鞍部相对较低,可修建铁路线;河谷地区海拔较低,修建铁路线工程量比较小,适合修建铁路线。

(3)如果交通线要穿越等高线,要选择比较稀疏的地方,这里坡度较缓,利于建设和安全。

(4)选线时要避开陡崖、地质不稳定的地段。

要尽可能少跨越河流,以减少工程投资和保证工程安全。

(5)如果要修建隧道,应选择背斜部位来进行。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承受垂直压力的能力较强,同时不易积水。

知识点三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地质剖面图是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包括地质地貌示意图、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等。

判断内容主要是根据地质剖面图判读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地层形态和发展演变等,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及其矿产分布状况等。

高三人教版地理复习:课时训练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Word版,含解析)

高三人教版地理复习:课时训练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Word版,含解析)

课时训练12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56 分 )读以下两幅景观图,回答 1~2 题。

甲图乙图1.甲图的景观是由()A.地壳的水平运动形成的B.地壳的垂直运动形成的C.激烈的火山活动形成的D.激烈的侵害作用形成的2.以下与乙图所示景观成因同样的地貌是()A .天山山系B .华北平原C.大洋中脊 D .东非大裂谷【答案】【解读】第 1 题,甲图所示景观是日本的富士山,该景观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

第2题,乙图所示景观是我国华山,该景观是因褶皱断层后,岩层相对上涨形成的,天山也属于褶皱断层山。

流水对地貌形态的影响广泛而强盛,但在不一样地域,流水作用有显然的差别。

据此回答 3~4 题。

3.以下对于流水作用的正确表达是()A.在中下游平原地域,河流向下侵害激烈,常形成峡谷B.在上游山区,河流以侧蚀为主,常形成“ V”型谷C.山区河流出山口处,因为流水的搬运作用,常形成冲积扇D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害作用的结果4.瀑布的形成原由既有内力作用,也有外力作用,以下有益于瀑布发育的条件是()①河流径流季节变化②流水的堆积作用③断层结构带发育④河床岩石软硬不一A .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答案】【解读】第 3 题,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域,河流的侧蚀作用激烈,常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而上游山区,河流的下蚀作用激烈,常形成“V”型谷;河流出山口处的冲积扇是河流的堆积作用形成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害作用的结果。

第4题,在断层结构带发育的地方,流水易沿断层面侵害;假如河床岩石软硬不一,下部的岩层较软、上部的岩层较硬,下部岩层易被侵害,进而形成有必定落差的瀑布。

2018 ·济南模拟图甲是“黄河干流表示图”。

读图达成 5~ 6 题。

5.图乙中①②两图分别表示图甲中不一样河段的河流地貌,以下选项中对应正确的选项是()A .① — a②—b B.① —b② —dC.① — a② —c D.① —c② —d6.以下对于 a 处聚落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聚落散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广阔地C.聚落一般散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带状【答案】【解读】第 5 题,从图乙中可知,①为“V”型谷,多散布在河流上游地域;②为山前冲积扇,多散布在河流流出山口处。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山地的形成(解析版)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山地的形成(解析版)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山地的形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甲地地质构造和地貌成因分别是( )A. 向斜内力作用后,流水沉积B. 背斜内力作用后,外力侵蚀C. 断层外力作用后,地壳抬升D. 海沟板块运动后,外力侵蚀2. 若只考虑岩层的软硬程度,依地形的高低起伏来判断,图中乙、丙、丁三种岩层由硬至软排列应为( )A. 乙、丙、丁B. 乙、丁、丙C. 丙、乙、丁D. 丙、丁、乙【答案】1. B 2. A【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甲地中间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从地貌上看,海拔较周边地区低,为谷地,是在水平挤压作用下,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容易被外力侵蚀形成谷地,故选B。

【2题详解】读图,结合图例,乙岩石海拔高,最为坚硬,丙岩层和丁岩层相比,在同海拔高度上的丁岩层被外力侵蚀而丙岩层留了下来,所以丙硬于丁,故选A。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中1、2、3、4、5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年代由老到新。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地地貌主要是受外力作用形成的B. 该地水资源贫乏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因素C. 该地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D. 该地的地质构造为:甲处是背斜,乙处是向斜,丙处是地堑4. 若图中4号地层为含油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 )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3. A 4. A【解析】【3题详解】据图可知:该地的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并且有些地区还形成了断层,这些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说明该地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甲处是背斜,乙处是向斜,丙处是地堑;据地表的沙丘可知:该地气候干旱,水资源贫乏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因素,据此选A。

【4题详解】背斜是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结合上题可知,甲处是背斜,选A。

【点睛】地质构造是指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的变形和变位。

是内力作用下形成。

1、地质构造类型: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断层(包括地垒和地堑)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达标检测知能提升 新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达标检测知能提升 新人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2020·大同一调)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天山山脉之间的赤沙山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盐丘。

下图为盐丘形成过程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岩石与含盐层岩石成因相同的是( )A.板岩砂岩B.花岗岩砾岩C.石灰岩页岩D.玄武岩石英岩2.盐丘形成的地质过程可能为( )A.沉积作用—水平挤压—盐层流动—外力侵蚀B.沉积作用—外力侵蚀—水平挤压—盐层流动C.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外力侵蚀—盐层流动D.水平挤压—沉积作用—外力侵蚀—盐层流动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含盐层岩石具有层理构造,是沉积岩,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都是沉积岩,C正确;板岩、石英岩是变质岩,花岗岩、玄武岩是岩浆岩。

第2题,由图可知,该地区最先经过沉积作用形成含盐的沉积岩,后受到水平挤压变形形成褶皱,背斜顶部砂岩层受到外力侵蚀,含盐层出露而形成盐丘。

答案:1.C 2.C(2020·合肥质检)蛇曲是在河流作用下形成的像蛇一样弯曲的地貌景观,它通常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上。

位于黄土高原上的陕西省延川县也有规模宏大的蛇曲群,该地有多条东西向断裂发育,河流南北两侧植被差异明显。

下图示意延川县附近黄河某段蛇曲。

据此回答3~5题。

3.伏义河村是图示区域为数不多的村庄之一,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冬暖夏凉,气温适宜B.降水稀少,光照充足C.港阔水深,航运便利D.地势较缓,水源丰富4.延川县黄河蛇曲群的形成过程是( )①岩层东西向断裂发育②河流沿裂隙侵蚀形成河湾③地壳受内力作用抬升④河流下切侵蚀使河床下降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D.③④①②5.图中甲地比河对岸植被茂密,因为甲地( )A.水源丰富B.光照充足C.蒸发较少D.土层较厚解析:第3题,由图中经纬度可知,图示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寒夏热,降水并不稀少,A、B错;伏义河村位于黄河曲流的凸岸,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地势较缓,水源丰富,利于农耕和建房居住,但不利于建设港口码头,C错、D对。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模块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讲山地的形成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模块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讲山地的形成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模块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讲山地的形成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第二讲山地的形成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褶皱山1褶皱的概念岩层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2褶皱的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名称地形判断依据背斜未受侵蚀,成为山地;久经侵蚀,形成谷地中部岩层较,两翼岩层较向斜未受侵蚀,成为谷地;久经侵蚀,地形倒置,形成山岭中部岩层较,两翼岩层较2.断块山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2断层的位移类型位移类型表现水平方向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垂直方向相对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对上升发育成山岭或高地3.火山1熔岩高原岩浆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而形成。

2火山①形成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而形成。

②组成包括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运输方式线路分布延伸方向表现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迂回前进原因修建公路的成本和难度均低于铁路这里地势相对和缓,施工难度较小、建设和运营成本低地势起伏大[名师注解] 【注1】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区别1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它主要有褶皱向斜、背斜、断层。

2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

特别注意向斜谷、向斜山、背斜山、背斜谷、断块山均为地貌类型。

【联】1“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而形成的。

对于复杂的褶皱,不能仅从地表形态上区分,而应根据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及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

2背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水事故。

【注2】断层和断裂的区别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

【人教版】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

【人教版】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

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山西师大附中模拟)用等高线反映一特定岩层顶面起伏形态的构造图称为构造等高线图。

这种构造图定量地、醒目地反映了地下构造,特别是褶皱构造形态。

这是油气田、煤田和一些层状矿床的勘探和开采中经常编绘的一种重要图件。

读某背斜构造岩层顶面标高(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10孔的孔深可能是( )A.245 m B.300 mC.345 m D.355 m2.该背斜构造脊线大致经过的孔的位置是( )A.12—11—6 B.10—9—7C.12—10—9 D.11—9—7解析:1.B 2.D 第1题,10孔的海拔300 m~400 m,10孔岩层顶面标高为55 m,即10孔岩层顶面海拔为55 m;10孔的孔深=10孔地面海拔-10孔岩层顶面标高,即孔深245 m~345 m。

选B正确。

第2题,地面海拔在300~400 m之间的岩层顶面标高中,11孔的岩层顶面标高85 m最高,背斜脊线是中部高,两侧低,85 m比上下两侧的55 m高,所以在脊线附近,即背斜构造脊线大致经过该孔;同理,地面海拔在400~500 m之间的岩层顶面标高中,9孔的岩层顶面标高70 m最高,背斜构造脊线大致经过该孔;经过11孔和9孔的只有11—9—7。

选D正确。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图。

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四地地貌成因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向斜谷地乙—背斜山地B.甲—向斜谷地乙—向斜山地C.丙—向斜平原丁—背斜山地D.丙—背斜平原丁—向斜山地4.图中有可能形成溶洞和发现恐龙化石的岩层分别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C.③和④ D.④和⑤解析:3.B 4.C 第3题,甲处地下岩层向下弯曲,地表表现为中间低,四周高,所以甲地为向斜谷地;乙处地下岩层向下弯曲,地表海拔较高,崎岖不平,所以乙处为向斜山地;丙处地下岩层向下弯曲,该地为向斜构造,地表平坦广阔,该地为平原地形,所以丙处为向斜平原;丁处地下为明显的断层构造,在地表上表现为崎岖的山地,故该地为断块山,综上分析,A、C、D选项明显错误,B选项符合题意。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3讲山地的形成课堂限时训练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3讲山地的形成课堂限时训练新人教版

第13讲山地的形成(2018·河北衡水中学信息卷)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A、B两地的地质构造分别对应下图中的(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③解析:选C。

据图中经纬网及主要地理事物可知A山为华山,地质构造属于断层中的地垒;B地形区位于华山北侧,为渭河平原,地质构造属于断层中的地堑。

在题目所给出的地质构造图中,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和岩层升降情况可知,①、②为褶皱构造,①为“中间新两翼老”的向斜,②为“中间老两翼新”的背斜;③、④为断层构造,③为“中间岩块抬升两侧岩块下降”的地垒,④为“中间岩块下降两侧岩块上升”的地堑。

故C正确。

(2018·唐山模拟)2015年2月4日,四川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速公路正式全程通车。

下图为万达高速公路穿过川东山区的景观图,回答2~3题。

2.该路穿越山区时不呈“之”字型,而是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

其原因主要是( )①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②减少所经聚落,减少拆迁量③缩短公路里程,节省建设投资④减缓道路坡度,提高行车安全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3.影响万达高速公路施工的最大障碍是( )A.资金B.地形C.技术D.移民解析:第2题,根据“尽量取最短距离”可知,其原因在于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说明工程建设量大。

第3题,平原地区对交通线建设的影响较小,但要注意少占耕地。

山区对交通线建设的制约性较强,一般选择地势较平坦的地区。

答案:2.A 3.B4.(高考山东卷)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

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

图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Ⅰ、ⅡD.Ⅲ、Ⅱ、Ⅰ解析:选B。

向斜岩层新老关系是中心部分较新、两翼较老,根据向斜东翼的地层关系,可知Ⅱ比Ⅰ老。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冲关13山地的形成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冲关13山地的形成

第二讲山地的形成课时冲关十三(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面图1示意世界某区域,图2示意图1中甲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剖面,甲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主要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1中河流和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南半球,湖泊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B.位于北半球,湖泊一定是淡水湖C.位于南半球,湖泊是河流的水源补给D.位于北半球,湖泊一定是内流湖2.图2中岩石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为( )A.岩浆岩Ⅱ、沉积岩Ⅱ、沉积岩Ⅰ、岩浆岩ⅠB.沉积岩Ⅰ、岩浆岩Ⅱ、岩浆岩Ⅰ、沉积岩ⅡC.沉积岩Ⅱ、沉积岩Ⅰ、岩浆岩Ⅱ、岩浆岩ⅠD.沉积岩Ⅱ、岩浆岩Ⅱ、沉积岩Ⅰ、岩浆岩Ⅰ解析:1.B 2.A [第1题,河谷处等高线是向高处弯曲的,由此判断河流由南向北流,湖泊是河流的源头,是淡水湖;甲河左岸堆积,右岸侵蚀,是北半球。

第2题,图示沉积岩Ⅰ在地表,应是形成于沉积岩Ⅱ之后;岩浆岩Ⅱ出现在岩层的最下层,应形成于沉积岩之前;岩浆岩Ⅰ穿透沉积岩层和岩浆岩Ⅱ喷出地表,应形成于两个沉积岩和岩浆岩Ⅱ之后。

]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下表为某地理兴趣小组在该地野外考察中依次记录的5个观测点信息(岩层代号P—Q—S由老到新)。

据此完成3~4题。

A.L1线B.L2线C.L3线D.L4线4.下列关于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N处为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B.N处岩层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C.M处地貌形成以内力作用为主D.M处断层发育多地质灾害解析:3.D 4.B [第3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大小判断海拔的大小,据各条线路经过等高线的数值进行判断,图中只有L2线和L4线的高度超过了600米,故A、C项错误;根据各点海拔的数值变化规律可知,L4线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故D项正确,B项错误。

第4题,据材料知,岩层代号P—Q—S由老到新,说明该地M处为背斜构造,N处为向斜构造。

背斜构造为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向斜为良好的储水构造,N处为向斜,A错,向斜岩层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B对,M处地貌形成以外力作用为主,C错;M处为背斜构造,不是断层,D错。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分训练:山地的形成(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分训练:山地的形成(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分训练:山地的形成一、选择题读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质剖面图(单位:m),完成1~2题。

1.图示发生的构造运动先后顺序为( )A.褶皱—沉积—断层B.沉积—断层—褶皱C.沉积—褶皱—断层D.断层—褶皱—沉积2.图中地形的成因可能是( )①岩层挤压,槽部紧实,难以侵蚀②岩层挤压拱起形成③形成断块错动抬升成山④岩浆喷发冷却成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1.C 2.B解析:第1题,图示岩层有明显的分层现象(T、J两层、地层界线),则岩层为沉积层;图示地层界线发生弯曲,说明有褶皱现象;J 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说明褶皱后发生断层。

故先后顺序为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层,然后挤压形成褶皱,断裂错位形成断层。

第2题,由等高线数值及分布,可判断为山地;地层界线向上弯曲说明有挤压拱起过程;挤压出现断裂,使断块错动抬升成山。

图示信息不能体现岩浆喷发。

]读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图示地貌为( )A.背斜山B.向斜谷C.背斜谷D.向斜山4.图中①②③④岩层中( )A.①处岩层受变质作用明显B.②处岩层年龄最老C.③处岩层断裂下陷D.④处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答案:3.C 4.B解析:第3题,图中地层向上拱起,说明是背斜构造,其顶部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故图中的地貌为背斜谷,故C项正确。

第4题,在①②③④岩层中,②处岩层位于沉积岩的最底部,说明形成时间最早、最老。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和部分50米高程沉积岩年龄(单位:距今百万年)分布图。

读图,完成5~6题。

5.M处的构造地貌属( )A.向斜谷B.向斜山C.背斜山D.背斜谷6.M处构造地貌形成过程最有可能为( )①侵蚀作用②褶皱隆起③固结成岩作用④沉积作用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④③②①D.②①④③答案:5.D 6.C解析:第5题,据“凸低为高,凸高为低”规律,据图中M处等高线的弯曲可知,M处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值区,可判断为山谷部位,B、C两项排除;据等岩龄线可知,M处岩层中心老两翼新,可判断为背斜部位,D项正确,A项错误。

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Word版含解析

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Word版含解析

第一部分第五章第二节一、选择题(2020年河南信阳一中检测)结合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完成第1~2题。

1.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A.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B.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C.图中地貌形成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D.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2.图中()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B.②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C.形成时间顺序为②①③D.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答案】1.B2.C【解析】第1题,甲山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乙山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两座山脉的成因不同;丙河流发育于断层处,断层处裂隙发育,岩石松散,易被侵蚀成河谷;图中地貌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受挤压作用。

第2题,①处为背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②处为石灰岩,位于向斜构造处,向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因此石灰岩可能在湿润地区沉积形成;图中②处岩层位于①处岩层下面,说明②岩层更早,③处岩层侵入①岩层,说明③岩层较晚形成;③处为岩浆岩,不可能含有化石。

(2021年1月八省联考江苏地理)因河流下切,老河床超出洪水影响,保留在岸坡上并形成阶梯状的地形,被称为河流阶地。

下图为某河谷横断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判断河流阶地的标志是()A.砾石层B.古土壤层C.红粘土D.风化壳4.对于黄土层来说()A.形成时代越早,厚度越大B.不同阶地上的黄土沉积物形成时代一致C.形成时代与河流阶地无关D.其底部年代可代表河流阶地的形成年代【答案】3.A4.D【解析】第3题,河流阶地是原来的河床,判断是否是河流阶地应从河床痕迹寻找标志,砾石层是原有河床上的流水沉积物,拥有它表明阶地曾经是原有的河床,该阶地应是河流阶地,A项符合题意;古土壤层、红粘土、风化壳都不能表明阶地是河流侵蚀、沉积形成的,不是判断河流阶地的标志。

第4题,据图可知,黄土层是河流下切之后在老河岸上堆积形成的土层,因此其底部年代即代表该阶层初形成的年代,D项正确;厚度的高低与河流阶地接受沉积的时间和河流的搬运能力有关。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选考)一轮复习强化训练: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选考)一轮复习强化训练: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含解析)

2020届咼考地理人教版(选考)一轮复习强化训练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 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下列地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A. 奥陶系B. 下石炭统C. 下二叠统D. 五通组2. 图中地质结构反映了该地经历了 () A. 水平挤压和外力侵蚀 B. 水平挤压和外力沉积 C. 水平张裂和外力沉积 D. 水平张裂和外力侵蚀解析:第1题,图中岩层分层分布,则为沉积岩,沉积岩中岩层 越往上形成时间越晚,图示 R 位于最上层,故形成时间最晚。

第 2 题,图中岩层出现了褶皱现象,说明经历了水平挤压过程;另外在Sg 处地质构造为背斜,但形成了谷地,说明经历了外力侵蚀作用,故图⑥奧縣E ]上砒统%Torn 闽髙冢边组 例酎用按貌區3坟头组囚下二酸A 正确。

答案:1.C 2.A尖岭位于海南岛东南部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南侧, 两侧均被低山束 缚,海岸线向外海呈“喇叭”形状,海滩前缘是珊瑚礁和基岩平台, 在正常天气条件下,到达海岸的波浪较小,海滩沉积物以细砂为主, 当海浪越过滩脊后,会在陆地一侧形成颗粒较细的堆积物, 称之为冲 越扇。

读下图,回答3〜4题。

】归斗3.冲越扇形成的原动力为() A. 潮汐涨落 C.东北季风 4. 沉积砂层与下面的砂壤层相比()B.西南季风 D.台风晦南歸竟怜地理位置盘冲越嘲制面图B.层A.颗粒更细C.分选性更差D.肥力更高解析:第3题,冲越扇又叫“冲溢扇”“越流扇”,指在暴风浪时海水越过岛屿顶部或沙坝顶部,把岛上的碎屑物或对沙坝顶部的平切(截顶)作用,横冲带向陆方潟湖一侧,从而形成的扇状堆积体。

据此分析可知应是台风,台风来临时会带来狂风,引起暴风浪,故选Db 潮汐涨落、西南季风、东北季风不是每一次都会带来大风,故排除A、B、G第4题,由图知,沉积砂层是在没有沙脊潮汐作用下形成的,而冲越扇是台风作用下形成。

台风作用下,海浪携带沙子翻越滩脊从高处抛落下来,分选性更好,故C错;台风出现又是周期性的,所以层理明显,故B正确;沉积砂层比砂壤颗粒更粗,故A错;砂土的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养分易淋失,致使各种养分都较贫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13 山地的形成(必修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13 山地的形成(必修1)

山地的形成一、选择题(2015·东北三校联考)下图为某地区一河流某季节示意图(左图)和从甲地到乙地流水沉积物平均粒径的变化曲线图(右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信息显示出( )A.河道a处河床坡度比b处陡B.甲地位于乙地的下游C.整条河流冬季有凌汛D.丘陵山地的等温线向北凸出[解析]由颗粒直径乙处大于甲处可知,河流从乙流向甲;b处为凹岸,受侵蚀,坡度陡;图示河流无法判断南、北半球;山地处等温线向低纬凸起,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

[答案] B2.近年来,甲处河流颗粒物粒径减小,可能是该区域( )①耕地面积扩大②降水量有所减少③植被覆盖率提高④大力开发旅游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颗粒物直径减小说明水土流失减弱或河流挟带泥沙能力减弱;耕地面积扩大或是大力开发旅游资源都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答案] B(2015·福州期末)广西漓江一般水深2~3米,鱼类丰富,但漓江中游有一处水湾,是漓江最深的地方,水中常年看不见鱼虾踪影,被当地渔民称为“死水湾”。

经探究发现,“死水湾”水底有暗河出口,水深15米以下鱼类丰富。

下图为“死水湾”所在河段简图。

据此完成3~5题。

3.“死水湾”最有可能位于图中河流的( )A.a处西侧B.b处东侧C.c处南侧D.d处西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流水对河流两岸的侵蚀和堆积作用。

在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流水对两岸的作用形式明显不同,表现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图中b处弯曲度最大,b处东侧为凹岸,所以东侧流水的侵蚀作用最显著,再加上当地石灰岩分布广泛,所以在流水的侵蚀(溶蚀)作用下,形成了地下暗河。

所以“死水湾”最可能位于b处东侧。

[答案] B4.“死水湾”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断裂下陷B.河流堆积作用C.河流搬运作用D.河流侵蚀作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湾和地下暗河的成因。

流水的侵蚀作用导致河流发生弯曲,形成河湾。

漓江流经石灰岩分布区,流水的侵蚀(溶蚀)作用导致“死水湾”下面有暗河形成。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山地的形成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山地的形成

高考达标练山地的形成(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河南六市联考)某地煤炭资源丰富,该地中学生在考察古生物化石的过程中绘制了一地形剖面图。

读图完成1~2题。

1.B处地貌为()A.断块山B.火山C.背斜山D.向斜山2.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B处地下采煤易发生瓦斯爆炸B.D处地下适合修建隧道C.该地岩层主要由岩浆岩构成D.该处地质构造受东西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解析】: 1.D 2.B第1题,B处地貌为山地;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

第2题,瓦斯易在背斜顶部集聚,而B处是向斜构造;D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地质构造,岩层上拱,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且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有利于保持隧道的干燥,适合修建隧道。

该地岩层富含化石,主要由沉积岩构成;结合指向标可知,该处地质构造受南北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

(2018·资阳模拟)读某城市略图,该市现在计划再修建甲、乙两条市外快速通道,结合地形和河流,完成3~4题。

3.该城市布局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B.政治和经济的发展C.交通运输的需要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4.交通线路的选择建设要注意成本,甲、乙两条线路的交通造价相比较() A.乙线路造价低,是由于用到了林地和滩地B.甲线路造价高,是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C.乙线路造价高,是由于地形、河流的影响D.甲线路造价高,是由于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解析】: 3.D 4.C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主要沿河流的谷地延伸,因而地形和河流的分布是影响城市布局的主要因素。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线路多次穿过河流与山脉,修建时工程难度大,因而造价高。

(2018·河北百校联考)研究地质构造,可以科学地推断地层形成过程与地貌的关系。

下图示意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据此完成5~6题。

5.对岩石①、②、③形成的先后顺序的推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③→①→②6.对岩石②形成后,地质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浆喷发→地壳下降→深海沉积→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B.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堆积→水平挤压C.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堆积作用D.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岩浆喷发→水平挤压→堆积作用→外力侵蚀【解析】: 5.D 6.C 第5题,根据岩层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的规律可知,岩层③在岩层①、②的下面,所以岩层③最早形成,①曾经是个火山口,被后来形成的岩层②覆盖,所以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限时集训(十三)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2019·唐山模拟)如图为位于美国太平洋沿岸一处火山口湖附近等高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1.湖中小岛最高处的海拔可能为()
A.1 898 m B.1 945 m
C.2 048 m D.2 123 m
2.该小岛的岩石类型及物质来源最可能为()
A.页岩地壳B.花岗岩地壳
C.玄武岩地幔D.大理岩地幔
1.D 2.C[第1题,观察图示,结合文字信息,该湖为火山口湖,结合图中等高线形态及2 050两侧的数字,可以判断这个湖泊的水位高达1 950 m,湖中小岛出露的地方有两条等高线,一条应该为1 950 m,另一条应该为 2 050 m,岛屿最高处应高于此2 050m,故只有D项符合。

第2题,由文字信息火山岛可以推测这是由于岩浆喷出冷却形成的岛屿,岩浆主要源自地幔中的软流层。

答案选C 项。

]
(2018·河南新乡三模)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上升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

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是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

在正常情况
下,河流阶地越高,年代越老。

下图示意延川黄河蛇曲地质遗迹发育的河流阶地剖面。

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多级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A.地层间歇性下降、流水侵蚀
B.地层间歇性抬升、流水堆积
C.地层间歇性下降、流水堆积
D.地层间歇性抬升、流水侵蚀
4.图示黄河河床位于()
A.背斜顶部
B.断层线附近
C.向斜槽部
D.板块分界线附近
5.图示黄河东西两侧相比()
①东侧岩层相对上升②东侧岩层相对下降③西侧没有黄土堆积是因为海拔高,地表易遭受侵蚀④西侧阶地少是因为岩层坚硬
A.①③B.②③
C.③④D.①④
3.D 4.B 5.B[第3题,读材料可知,河流阶地是地层抬升后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第4题,读图,对比黄河河床东西两侧岩层可知,该地区岩层发生过断裂和错动位移,东侧岩层相对下降,西侧岩层相对上升,故图示黄河河床位于断层线附近。

第5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东侧岩层相对下降,西侧岩层相对上升,①错,②对。

西侧没有黄土堆积是因为岩层抬升后海拔高,地表易遭受侵蚀,③对。

该图示意黄河蛇曲,西侧阶地少是因为地处凸岸,侵蚀作用弱,④错。

]
读我国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回答6~8题。

6.造成图中岩层弯曲变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B.变质作用
C.地壳运动D.外力作用
7.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处地质构造及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位于向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被侵蚀成谷地
B.②处位于背斜槽部,岩层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C.①处地质构造为背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D.②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8.若在该地区修建一条隧道,则应选择的隧道位置与走向正确的是() A.M处东西方向B.M处南北方向
C.N处南北方向D.N处东西方向
6.C7.D8.B[第6题,图中岩层发生褶皱,褶皱的产生主要是岩层受地壳运动影响产生的。

第7题,图中①处为背斜构造,岩层中间老、两翼新,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被侵蚀成谷地;图中②处为向斜构造,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其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第8题,隧道应选择背斜处,走向应顺着图示地区背斜的轴部走向,依据图中指向标,即南北方向。

]
(2019·大连模拟)下图中的左图为某区域海拔400米以上的某地表形态相对高度等值线图(数值越大,相对高度越大),右图为该区域400米以下的岩层剖面局部图。

读图回答9~11题。

9.左上图中显示的地貌最有可能是在下列哪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A.流水的搬运作用B.流水的堆积作用
C.风力的堆积作用D.风力的侵蚀作用
10.从右上图中的岩层剖面图看,该区域最有可能是()
A.背斜B.向斜C.地垒D.地堑
11.右上图中甲岩石最有可能是()
A.玄武岩B.页岩
C.板岩D.大理岩
9.D10.B11.D[第9题,读地表形态相对高度等值线图可知,该地貌底部和顶部面积较大,中部较小,为蘑菇形地貌,最可能是风力侵蚀形成的。

第10题,图中显示,该区域中部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为向斜构造。

第11题,读图分析可知,甲岩石是由于岩浆入侵,高温作用使石灰岩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变质岩,所以最可能是大理岩。

]
二、非选择题
12.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的褶皱形态及判断依据。

(2)说出图中甲城镇所处的地形类型,并利用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分析成因。

(3)该地打算修建一条连接聚落丙、丁的公路,请在图中设计一条较为合理的线路。

(4)指出图示区域铁路选址的原则,并说明原因。

[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可判断出该区域岩层中间为形成时间早的石灰岩,两侧为形成晚的砂岩和花岗岩,因而为背斜构造。

第(2)题,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判断出甲城镇地处盆地,其形成为背斜成谷。

第(3)题,线路的设计尽量沿等高线
延伸。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铁路沿河谷和盆地延伸,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建设成本和难度。

[答案](1)背斜。

岩层中间老,两翼新。

(2)盆地。

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形成低地。

(3)绘图略。

(4)铁路选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原因:在山区修建铁路,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该选址原则是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

13.(2019·郑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珊瑚虫一般分布在水温约为20~30°C、水深50米以内、光照充足的清澈水域。

珊瑚虫以捕食海洋里的浮游生物为生,在生长过程中从海水中吸收钙和二氧化碳,分泌石灰质物质并形成骨骼与外壳,经不断堆积形成珊瑚礁。

南海是全球十大珊瑚礁保护区之一,类型多样的珊瑚礁分布在从海南岛到南沙群岛的广阔水域,南海珊瑚礁多与海底火山伴生。

材料二甘泉海台(虚线内)是由珊瑚礁构成的水下台地,位于西沙海槽南侧。

甘泉海台的形成与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有关。

下图为西沙主要海域等深线图。

(1)分析南海珊瑚虫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2)描述甘泉海台的地形特征。

(3)推测甘泉海台的形成过程。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珊瑚虫对水温、水深、光照、食物都有一定要求,南海珊瑚虫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体现在上述方面。

第(2)题,台地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以看出甘泉海台的顶部平坦、边缘较陡。

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甘泉海台是由珊瑚礁构成的水下台地,其形成与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有关;甘泉海台首先是海底火山的形成,然后在顶部形成珊瑚礁,最后地壳下沉而成。

[答案](1)南海纬度低,水温较高,多浅海水域,海水清澈,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繁盛,食物充足,利于珊瑚虫生长。

(2)中间高,四周低;顶部平坦开阔,边缘坡度较大。

(3)早期,岩浆喷发形成海底火山,火山顶部水深较浅,珊瑚虫在火山顶部着生,分泌石灰质物质并堆积形成珊瑚礁;地壳下沉,珊瑚礁平面沉降至海平面以下深处水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