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 期末作业
运动生理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0c227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f.png)
一、单选题1、红细胞对低渗溶液抵抗力减小,表示()。
A.膜通透性减小B.脆性减小C.脆性增加D.膜通透性增加正确答案:C2、一次性运动引起的血凝系统和纤溶系统()。
A.均抑制B.前者抑制,后者亢进C.前者亢进,后者抑制D.均亢进正确答案:D3、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A.骨髓B.扁桃体C.淋巴结D.脾脏正确答案:D4、()在免疫反应中起核心作用。
A.粒细胞B.巨噬细胞C.淋巴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正确答案:C5、()细胞被认为是体内最有效的吞噬细胞。
A.嗜酸性细胞B.中性粒细胞C.嗜碱性细胞D.单核细胞正确答案:B6、抗体一般由()细胞产生。
A.KB.TC.NKD.B正确答案:D7、蛋白质的呼吸商为()。
A.1B.0.8C.0.7D.0.85正确答案:B8、运动后因血糖下降导致的疲劳是哪种疲劳学说的主要观点()。
A.中枢保护性抑制学说B.代谢产物堵塞学说C.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D.能量衰竭学说正确答案:D9、运动性疲劳主要是乳酸造成的是哪种疲劳学说的主要观点()。
A.中枢保护性抑制学说B.能量衰竭学说C.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D.代谢产物堵塞学说正确答案:D10、运动性疲劳是由水盐代谢紊乱引起的是哪种疲劳学说的主要观点()。
A.中枢保护性抑制学说B.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C.能量衰竭学说D.代谢产物堵塞学说正确答案:B11、疲劳时皮层中r-氨基丁酸浓度升高是是哪种疲劳学说的主要观点()。
A.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B.中枢保护性抑制学说C.能量衰竭学说D.代谢产物堵塞学说正确答案:B12、下列哪个不是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
A.全面性原则B.安全性原则C.可逆性原则D.有效性原则正确答案:C13、有关健康体适能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运动时心率越高越好B.每天爬楼梯能提高健康体适能C.持续运动时间30min以上D.每周运动3-5次正确答案:A14、现代运动处方的运动形式不包括()。
A.力量性锻炼B.有氧耐力运动项目C.伸展运动与健身操D.极限运动正确答案:D15、下面哪个体适能不属于肌适能的内容()。
《运动生理学》期末试卷A 学习资料答案
![《运动生理学》期末试卷A 学习资料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31d5b96edb6f1aff001fab.png)
《运动生理学》期末考试A卷
姓名:
专业:
学号:
学习中心: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表格中,每题3分,共60分)
1.通常以每100ml血浆中(B)的含量来表示碱储备量。
A.NaH2PO4B.NaHCO3C.H2CO3D. Na2HPO4
2.肌肉兴奋-收缩耦连过程的媒介物是(A)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C
A
A
C
B
A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B
C
D
B
C
A
C
A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C.舒张压+1/3收缩压D.舒张压+1/3脉搏压
16.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B.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C.分泌激素的细胞有内分泌功能
D.体液调节不一定是全身性的
17.屈膝纵跳起,股四头肌()
A.只做等长收缩;
B.只做等动收缩;
C.先做拉长收缩再做等张收缩;
D.先做等张收缩再做拉长收缩
A.提铃、推举B.肩负杠铃俯卧上体起
C.仰卧起坐D.负重提踵
13.适合400m和800m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31622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a.png)
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总计:6大题,37小题,共100分。
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1.受试者每分摄氧量为250mL/min,若动静脉氧差为0.5mL/100mL,其每分输出量是:A。
3L/minB。
4L/minC。
5L/minD。
8L/min答案:B2.在一定强度的周期性运动中,经过哪一状态后机体便进入一种相对稳定状态:A。
赛前状态B。
假稳定状态C。
进入工作状态D。
疲劳状态答案:B3.肌肉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受刺激的感受器是:A。
腱器官B。
肌梭感受器C。
触觉感受器D。
压觉感受器答案:A4.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增高,其主要原因是:A。
心脏泵血功能增强B。
慢肌纤维的百分比含量增高C。
血液运氧能力增强D。
肝脏对乳酸的清除能力增强答案:B5.正常人每日由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总量为:A。
1~2LB。
2~3LC。
3~4LD。
6~8L答案:C6.血管内外均可以使衰老的红细胞得到破坏,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A。
肾和肝B。
脾和肝C。
胸腺和骨髓D。
肺和淋巴答案:B7.脊髓小脑的功能是调节正在进行过程中的运动,协助大脑皮质对何种运动进行适时的控制:A。
状态反射B。
翻正反射C。
随意性运动D。
节律性运动答案:C8.女子第一次来月经称为初潮,通常年龄是:A。
8~10岁B。
11~12岁C。
12~14岁D。
14~16岁答案:C9.机体产生应激反应时血中主要增高的激素是:A。
氢化可的松与肾上腺素B。
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C。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皮质醇D。
雄激素答案:A10.运动时与脂肪代谢调节有关的激素变化,哪一项是错误的:A。
儿茶酚胺分泌增加B。
性激素分泌减少C。
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
生长素分泌增加答案:B二、填空题11.高原环境可使运动员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使其在高原训练回到平原后机体供氧能力得以提高。
12.安静时人体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脏,运动时最主要的产热器官则是肌肉。
运动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f4f83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b.png)
运动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导言:运动生理是研究运动对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学科。
在运动生理的学习中,期末试题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方式。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套运动生理期末试题,并附带详细的答案解析。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运动生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试题一:能量代谢与运动1. 请简要说明什么是能量代谢,并提供常见的能量代谢通路。
2. 什么是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两者有什么区别?3. 请解释巴斯德效应的概念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
4. 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对能量消耗的影响有何差异?请进行比较分析。
试题二:运动中的心血管系统1.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有哪些?请列举至少三个例子。
2. 请简述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长期适应性改变及其机制。
3. 运动对血压的影响是如何发生的?请进行具体解释。
4. 运动与心脏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请阐述你的观点,并提供相关的研究支持。
试题三:肌肉生理与运动1. 请说明骨骼肌的结构及其在运动中的功能。
2. 简述力量训练对肌肉的影响及其机制。
3. 什么是肌肉酸痛,它在运动中的发生机制是什么?4. 运动对肌肉的长期适应性改变是如何发生的?请进行具体描述。
试题四:运动与神经系统1. 运动对神经系统有什么影响?请列举至少两个例子。
2. 运动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是怎样的?请进行详细分析。
3. 请解释运动如何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连接形成。
4. 运动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请提供你的看法并进行论述。
答案及解析:试题一:能量代谢与运动1. 能量代谢是指在生物体内,通过各种化学反应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常见的能量代谢通路包括糖酵解、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和脂肪代谢等。
2. 有氧运动是指在足够供氧的条件下进行的运动,能够有效地利用氧气分解食物,产生能量。
而无氧运动则是在缺氧或氧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运动,能量主要通过无氧代谢产生。
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能量产生的途径不同。
3. 巴斯德效应是指在低强度运动时,脂肪代谢占主导地位,而在高强度运动时,糖代谢占主导地位。
运动生理学练习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45c6f181c758f5f61f67a9.png)
绪论一、名词解释内环境稳态兴奋与兴奋性动作电位静息电位阈强度正反馈负反馈二、选择题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B.组织液,C.血浆,D.细胞外液。
2、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
A.收缩反应,B.分泌,C.反射活动,D.动作电位。
3、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负反馈调节,D.自身调节。
4、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A.零,B.无限大,C.大于正常,D.小于正常。
5、在运动生理学中常用衡量神经与肌肉兴奋性的指标是()。
A.基强度,B.阈强度,C.时值,D.强度-时间曲线。
6、与耐力项目运动员相比,短跑运动员的时值()。
A.较长,B.较短,C.先短后长,D.无区别。
7、负反馈调节的特点是()。
A.维持生理功能的稳定,B.使生理活动不断增强,C.可逆过程,D.不可逆过程。
8、相对不应期是指()。
A.出现在超常期之后,B.兴奋性下降到零,C.测试刺激的阈值为无限大,D.兴奋性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9、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中,K+外流增大,膜电位出现()。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 反极化。
10、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K+内流,B.Cl-内流,C.Na+内流,D.K+外流。
11、听到枪声起跑属于( )。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反馈调节。
12、下列有关反应错误的叙述是()。
A.反应与适应都是通过体内调节机制来实现的,B.反应是当内外环境改变时,机体生理功能所产生的相应的暂时性改变,C.适应是在某一环境变化的长期影响下,人体功能与形态发生相应的持久性变化,D.反应和适应都是病理过程。
三、填空题1、内环境是指细胞生活的_____,它由_____构成,是_____与_____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
2、静息时,膜对_____有很大的通透性,对_____的通透性很低,所以静息电位主要是_____所____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运动生理试卷10套
![运动生理试卷10套](https://img.taocdn.com/s3/m/8c964ec6a58da0116c1749d3.png)
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10)年级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注:1、考试时间共120分钟,总分100分;2、试卷内容共6页,请考生检查是否齐全;3分,共15分)1、每博输出量:2、牵张反射:3、相对肌力:4、稳定状态:5、青春期高血压:20分)1、任何刺激要引起组织兴奋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分别是、和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2、和是化学性突触传递最重要的物质。
3、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
4、气体交换的动力是。
5、尿的生成包括三个环节,具体是、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6、免疫可分为免疫和免疫,前者也称为先天性免疫,后者也称为获得性免疫。
7、提高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训练方法有和。
8、短距离跑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持续时间短,虽然总需氧量少,但每分钟需氧量却。
9、运动员的基本技术掌握得越多,则学新技术就。
而且,在战术中运用技术也。
10、极点出现时,应注意和有助于减轻极点反应。
11、高原缺氧引起的释放,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在高温环境运动时,成为体热平衡的主要途径。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C.正反馈D.前馈2、抗体一般由()产生。
A. B淋巴细胞B. T淋巴细胞C. NK细胞D. K淋巴细胞3、钙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
A.合成ATP和CPB.参与肌肉收缩C.参与肌肉收缩和糖原分解D.参与肌细胞内的能量生成4、跳远的踏跳中蹬起动作属于()收缩。
A.向心B.等长C.离心D.等动5、头后仰时引起上肢及背部的()紧张性加强。
A.伸肌B.屈肌C.拮抗肌D.背肌6、头后仰时,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的紧张性()。
A.加强B.减弱C.无变化D.无变化7、交感神经兴奋,可使肠胃活动()。
A.加强B.减弱C.无变化D.加强和减弱8、在人体内被称为应激反应的系统是()。
A.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B.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C.下丘脑-腺垂体-性腺系统D.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系统9、如果一次失血量不超过全血量的(),对正常生理活动无明显影响。
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ca606a4b73f242336c5ffc.png)
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总计: 6 大题,37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受试者每分摄氧量为250mL/min,若动静脉氧差为0.5mL/100mL,其每分输出量是:A.3L/minB.4L/minC.5L/minD.8L/min2.在一定强度的周期性运动中,经过哪一状态后机体便进入一种相对稳定状态:A.赛前状态B.假稳定状态C.进入工作状态D.疲劳状态3.肌肉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受刺激的感受器是:A.腱器官B.肌梭感受器C.触觉感受器D.压觉感受器4.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增高,其主要原因是:A.心脏泵血功能增强B.慢肌纤维的百分比含量增高C.血液运氧能力增强D.肝脏对乳酸的清除能力增强5.正常人每日由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总量为:A.1~2LB.2~3LC.3~4LD.6~8L6.血管内外均可以使衰老的红细胞得到破坏,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A.肾和肝B.脾和肝C.胸腺和骨髓D.肺和淋巴7.脊髓小脑的功能是调节正在进行过程中的运动,协助大脑皮质对何种运动进行适时的控制:A.状态反射B.翻正反射C.随意性运动D.节律性运动8.女子第一次来月经称为初潮,通常年龄是:A.8~10岁B.11~12岁C.12~14岁D.14~16岁9.机体产生应激反应时血中主要增高的激素是:A.氢化可的松与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皮质醇D.雄激素10.运动时与脂肪代谢调节有关的激素变化,哪一项是错误的:A.儿茶酚胺分泌增加B.性激素分泌减少C.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生长素分泌增加二、填空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1.高原环境可使运动员血液中()和()增多,使其在高原训练回到平原后机体供氧能力得以提高。
12.安静时人体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运动时最主要的产热器官则是()。
13.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最主要特征是有一个()期,此期历时约100~150ms,这是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的主要原因。
运动生理学试卷10套参考答案
![运动生理学试卷10套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a894c76f1aff00bed51ed2.png)
《运动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10)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每博输出量:一次心搏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称为“每博输出量”,简称“博出量”。
2、牵张反射:是指在脊髓完整的情况下,一块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扯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3、相对肌力:又称比肌力,是指肌肉单位生理横断面积(1cm2)肌纤维做最大收缩时所能产生的肌张力。
4、稳定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和工作效率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变化范围不大的水平上,这一段机能变化称为稳定状态。
5、青春期高血压:儿童少年在青春发育期后,心脏发育速度增快,血管发育相对处于落后状态,加之性腺和甲状腺等分泌旺盛,引起血压升高的现象,称为青春期高血压。
其特点是舒张压在正常范围内,收缩压具有起伏现象,但也一般不超过150mmHg。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一定的刺激强度,持续一定的作用时间;2、神经递质,受体;3、7.35~7.45;4、分压差;5、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6、非特异性,特异性;7、最大乳酸训练,乳酸耐受能力训练;8、大,大;9、越容易,富有创造性;10、加深呼吸,适当控制运动强度;11、促红细胞生成素12、出汗;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运动时应如何与技术动作相适应的呼吸?答:呼吸的形式、时相、节奏等,必须适应技术动作的变换,必须随运动技术动作而进行自如地调整,这不仅为提高动作的质量、为配合完成高难度技术提供了保障,同时也能推迟疲劳的发生。
(2分)(1)呼吸形式与技术动作的配合:呼吸的形式有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如技术动作需要胸、肩带部的固定,才能保证造型,那么呼吸形式应转为腹式呼吸。
(2分)(2)呼吸时相与技术动作的配合:一般在完成两肩前屈、外展、外旋、扩胸、提肩、展体或反弓动作时,采用吸气比较有利;在完成两肩后伸、内收、内旋、收胸、塌肩、屈体或团身等动作时,采用呼气比较有利。
运动生理学作业试题答案
![运动生理学作业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847a1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9.png)
1.运动生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在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揭示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理,阐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科学的运动训练,以达到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增强全民体质、延缓衰老、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2.解释课堂上讲授的生命基本特征;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兴奋性:可以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能力适应性:生物体在客观环境的长期作用下可以逐渐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这种能力称为适应性应激性,生殖3.什么是神经调节什么是体液调节它们有什么不同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神经系统完成体液调节是指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以及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或某一器官和组织,从而引起某些特殊的生理过程;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迅速而精确,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缓慢持久而弥散,两者相互配合使生理功能调节更趋于完善;4.什么是生物节律如何分类生物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会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机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的时间结构,或称为生物节律;可按其发生的频率高低分为三大类:近似昼夜节律、亚日节律、超日节律;近似昼夜节律:指24小时±4小时区间的生物节律如体温变化,激素浓度变化;超日节律:指周期小于20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心率、呼吸等节律;亚日节律:指周期大于28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女性月经周期等;又可分为近似周、月、年节律;作业21.感受器、感受器官的概念;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如:视锥细胞感受器官——是指感受器与其附属装置共体构成的器官;如:眼、耳其感受器位于颞骨岩部迷路内,由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构成;其适宜刺激是耳石的重力及直线正负加减速运动;当头部位置改变,重力对耳石的作用方向改变,耳石膜与毛细胞之间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使毛细胞兴奋,引起有关肌肉紧张变化,同时产生头部空间位置改变的感觉;2.什么是位觉位觉的感受器是什么位于哪里它们的适宜刺激是什么概念:身体进行各种变速运动包括直线加速度运动和角加速运动时引起的前庭器官中的位觉感受器兴奋并产生的感觉,称为位觉或前庭感觉;3.解释前庭反射与前庭稳定性;前庭反应是指前庭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除引起一定位置觉改变外,还引起骨骼肌紧张性改变、眼震颤及植物性功能改变;如眩晕、恶、呕吐和各种姿势反射等,这些改变统称为前庭反射;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称为前庭功能稳定性;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前庭功能的稳定性;4.什么是本体感觉肌梭与腱梭分别感受什么刺激运动时,人体对肌肉受到牵拉的程度、肌肉收缩产生的力度、关节伸展时的范围等都会产生感觉称为本体感觉;肌梭:功能 : 感受肌肉长度变化牵拉刺激腱梭:功能:感受肌肉收缩张力的变化5.简述运动对本体感受器的影响;经常参加体育训练,可提高本体感受器的机能,能使肌肉运动的分析能力及动作时间的精确判断力得到发展;如篮球运动员运球快速进攻时,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其控球能力强,失球次数少,而且运动速度快,表现出本体感受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经常参加体育训练,可提高本体感受器的机能,能使肌肉运动的分析能力及动作时间的精确判断力得到发展;肌肉活动时发生的本体感觉往往被视、听和其他感觉遮蔽,故本体感觉也称为暗感觉; 运动员的本体感觉能力必须经过长时间训练,才能在意识中比较明显而精确地反映出自己的运动动作;通过明感觉来寻找暗感觉作业31.简述神经元依功能的分类;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功能分类: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2.什么是牵张反射试述牵张反射的生理意义及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会产生反射性缩短,称为牵张反射;膝跳反射生理意义:维持站立姿势,增大收缩力量;如:投掷前的引臂,起跳前的膝屈动作;举例:投掷前的引臂动作,起跳前的膝屈动作,都是利用牵拉投掷和跳跃的主动肌,使其收缩更有力;应用:需要较大力量的运动,在一定范围内,应尽可能高速牵拉肌肉;在牵拉与随后的收缩之间的延搁时间愈短愈好,否则牵拉引起的增力效应将减弱或消失;3.什么是状态反射试述人体状态反射的规律,举例说明状态反射在运动技能学习时的应用;概念:头部空间位置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将反射性地引起躯干和四肢肌肉紧张性的改变,这种反射称状态反射;头部后仰: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头部前倾: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屈肌及腹肌的紧张相对加强;头部侧倾或扭转:引起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反射性加强,异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减弱;正常人体:这类基本反射常被抑制而表现不明显由于高位中枢的调节;运动员头戴固定器后,进行背后正握撑臂上成背后正撑时的姿势;4.简述小脑对运动的调控作用;①调节肌紧张②控制身体平衡③协调感觉运动和参与运动学习5.简述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定位及其功能特征;主运动区:中央前回4 区、6区运动区功能特征:1除头面部,对躯体运动调节交叉支配2具有精细的机能定位3机能定位安排呈身体的倒影作业41.你认为骨骼肌是可兴奋组织吗为什么骨骼肌是可兴奋组织,又称横纹肌;受到刺激可产生兴奋的特性;2. 讲讲兴奋与兴奋性的概念,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3.简述向心收缩、等长收缩、离心收缩、等动收缩的概念,并分别举例说明;向心收缩P.35概念: 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称为向心收缩;作用:肌肉做功W=F×S;人体产生位移,如跑、跳远等;器械获得加速度,如推铅球,足球射门等;等长收缩P.35概念: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这种收缩称为等长收缩,又称为静力收缩;作用:未做机械功;固定、支撑保持某种姿势;例如:武术的“站桩”、体操“十字支撑”等;离心收缩退让工作 P.36概念: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称为离心收缩;作用:肌肉做负功;制动、减速、克服重力,防止损伤;例如:下蹲时股四头肌的收缩;下坡跑;下楼梯等;等动收缩P.36概念: 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称为等动收缩;特点:1,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均可产生最大肌张力;2,速度可根据需要调整要进行等动收缩,需要专门的仪器;作业51.什么是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肌力-一个人所能举起的最大力量;绝对力量的大小与体重有关,体重越大绝对肌力越大;相对肌力-每公斤体重的肌肉力量;相对力量可以更好评价力量素质;不同运动项目对两种力量要求不同;2.运动单位的概念及分类;运动单位概念:一个α运动神经员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运动单位分类:运动性运动单位-其肌纤维兴奋时发放的冲动频率较高,收缩力量大,但容易疲劳,氧化酶的活性低;紧张性运动单位-其肌纤维兴奋时发放的冲动频率较低,但发放持续较长时间,氧化酶的活性高;3.什么是运动单位的动员运动时不同运动单位的动员有何特征肌肉收缩产生力量大小的主要因素:1.与参与工作的运动单位数量有关2.也与运动神经元传到肌纤维的冲动频率有关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的频率的结合,称为运动单位的动员运动单位的募集为了对应如此多样的运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肌纤维分化成为两大类;收缩能力小,但能长时间持续用力的肌纤维,能瞬间产生爆发力的肌纤维;运动时不同类型运动单位的动员P.47低强度运动,慢肌纤维首先被动员;运动强度较大时,快肌纤维首先被动员;运动实践中的应用:采用不同运动强度可以发展不同类型肌纤维;为了增强快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要包括大强度的练习;为了提高慢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运动强度要低,持续时间要长;4.阐述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学、代谢特征;一形态特征:快肌慢肌直径大小肌红蛋白少,灰白色多,红色肌质网发达较不发达线粒体数量少,体积小数量多,体积大毛细血管相对少丰富N元支配大小传导速度快8~40m/s 慢2~8m/s二生理学特征:白肌红肌收缩速度快慢收缩力量大小抗疲劳能力弱强三代谢特征:白肌红肌无氧氧化强有氧氧化强ATP酶活性高氧化酶活性高乳酸脱氢酶活性高氧化脂肪能力高5.阐述运动训练对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影响;1.选择性肥大耐力练习能引起慢肌纤维选择性肥大;速度-爆发力训练可引起快肌选择性肥大;2.酶活性改变速度训练无氧酶活性有显著提高如ATP酶等;耐力训练有氧酶活性有显著性提高如琥珀酸脱氢酶、磷酸果糖激酶等作业61.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及其主要功能2.体液与内环境的概念,简述内环境维持稳定的生理意义;体液:人体内的液体;约占体重的60%~70%;30~40%细胞内液 15~ 20%细胞外液一内环境的概念: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只有通过细胞外液,人体的细胞才能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二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条件;内环境相对稳定,细胞新陈代谢才能正常进行;3.试述血液的功能一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血液维持水、氧和营养物质的含量;血液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体温和血液有形成分的相对稳定;二运输功能O2、营养物质、激素体内CO2、代谢产物体外水、Hb、血浆蛋白:运输载体三调节作用体液调节血液将内分泌的激素运送到全身,作用于相应的器官、组织,改变其活动,起着体液调节的作用;调节体温通过皮肤血管舒缩活动,血液在调节体温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四防御与保护作用白细胞吞噬分解入侵人体的微生物、体内坏死组织细胞防御血浆中含多种免疫物质抗菌酶、溶菌酶总称抗体,能对抗或消灭外来的细菌和毒素总称抗原,从而免于疾病发生;血小板促进止血、加速凝血;作业71.简述心肌的生理特性;一自动节律性——心肌细胞可以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二传导性——心肌某一部分兴奋后,可将局部电流传给相邻细胞,导致整个心脏的兴奋;三兴奋性——对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四收缩性——心肌细胞在刺激作用下能够产生收缩的特性;2.心动周期与心率的概念;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P.81时程:若平均心率为75次/min,则每个心动周期为0.8s;心房 0.1s心室全心舒张期心率增快时,心动周期时间缩短,以舒张期缩短更明显,使心脏充盈不足;心率HR: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成年人安静时:60~90次/min3.评价心泵功能的指标有哪些解释它们的含义;1.心输出量每分钟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1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P.83每搏输出量SV: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正常人安静状态下SV为60~80ml,平均70ml;射血分数EF:SV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百分比;正常人安静时的EF为55~60%;70/145×100%= 55~60%SV、EF都与心肌收缩力有关;EF还与心容积有关;2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每分输出量CO:每分输出量等于SV×HRCO=SV×HRCO其大小随机体活动和代谢状况而变化;心指数CI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运动时,由于CO增加,CI也增加;我国中等身材成年人CI 约为3.0~3.5L/min/m2;10岁左右时,可达4 L/min/m2以上;80岁时,静息心指数降至2 L/min/m22.心脏泵功能贮备P.86CO随着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称为泵功能贮备心力贮备心力贮备是评价心泵功能的有效指标;心力贮备包括:心率贮备安静心率75次/min,最大运动增加2~2.5倍收缩期贮备安静每搏量70ml,最大运动可达135ml65ml舒张期贮备安静心舒张末期容积145ml,最大运动可达160ml15ml4.血压的概念与正常值,高血压的概念及危害;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单位常用帕Pa、千帕kPa或毫米汞柱mmHg表示;一动脉血压正常值:☆收缩压:心室收缩时血压升高达到的最高值;100-120mmHg舒张压:心室舒张末期血压的最低值;60-80mmHg脉搏差: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30~40mmHg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高血压: 160/95mmHg临界高血压:140/90~159/95mmHg低血压: 95/50mmHg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5.试述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一窦性心动徐缓运动训练耐力训练可使安静心率减慢,称为窦性心动徐缓40~60次/min;是对长期训练的良好反映,可作为判断训练程度的指标;具有可逆性;二运动性心脏肥大:耐力性运动—离心性肥大:全心扩大,心室腔扩大力量性运动—向心性肥大:心室壁增厚为主左心室三心功能改善P.104 安静时,最大运动时安静时心动徐缓有训练者只有50次/min极量运动心泵功能贮备大有训练者SV 与CO明显增多,储备力大定量负荷: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最大强度运动:充分动员心力储备,运动后恢复期短;6.简述测定脉搏心率HR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1.基础心率及安静心率P.105基础心率:清晨起床前静卧的心率;评定机能状况;安静心率:空腹不运动状态下的心率;评定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水平;2.评定心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定量负荷、极量负荷3.控制运动强度P.106作业81.呼吸的概念与过程呼吸概念: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呼吸呼吸过程P.112●外呼吸:外界血液肺通气、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血液组织细胞2.呼吸形式有几种运动过程中如何随技术动作的变化而改变呼吸形式呼吸的形式P.114膈式呼吸或腹式呼吸:以膈肌活动为主如倒立、支撑悬垂时肋式或胸式呼吸:以肋间肌活动为主如仰卧起坐、直角支撑时3.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每分通气量的概念肺活量: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时所呼出气量;个体差异:男:3 500ml 女:2 500ml 运动员:7 000ml肺活量与年龄、胸廓大小、呼吸肌发达程度等有关;2.时间肺活量:在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进行最大呼气,记录在一定时间所能呼出的气量;正常成人最大呼气时,第1、2、3秒末的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83%、96%、99% 第1秒意义最大;反映:肺容量、肺通气速度和呼吸道畅通程度肺弹性 ;3. 最大通气量每分最大通气量:以适宜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进行呼吸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用以评价通气储备能力;4.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深慢的呼吸比浅快的呼吸效果要好5.试述O2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作业91.解释能量代谢、能量代谢率、基础状态、基础代谢率;一能量代谢P.158各种能源物质分解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即为能量代谢;二能量代谢率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称为能量代谢率; kj/m2/h , J/m2/h,焦/小时,千焦/小时三基础代谢P.158基础代谢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状态指人体处在清醒、安静、空腹、室温在20~25℃条件下;基础代谢率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是维持最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以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产热量为单位;kj/m2/h有性别、年龄差异;2.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是什么它的合成最终来自哪些物质人体各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源基本由ATP供给;神经冲动传导时离子的转运;腺体分泌时分泌物透过细胞;消化道内食物的吸收;肌肉收缩过程…等,均需要ATP供能;ATP合成最终来源于糖、脂肪、蛋白质的氧化分解;3.比较三个供能系统的特征;1.磷酸原系统:ATP-CP系统P.163特征:供能底物:ATP、CP;储量少,持续时间短6~8s;是不可替代的快速能源功率输出最快;不需氧;不产生乳酸;是一切高功率输出项目的物质基础;2.酵解能系统:乳酸能系统P.163特征:供能底物:肌糖原;供能较多,维持运动时间2~3分钟;功率输出次之,在极量运动的能量供应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不需氧;产生乳酸;是1分钟内高功率输出项目的物质基础3.氧化能系统:有氧能系统P.164特征:供能底物:糖、脂肪、蛋白质;储量丰富,供能总量很大,维持运动时间较长;功率输出慢;需氧;不产生乳酸;是长时间运动的主要能源;4.简述运动中能源物质的动用;糖的利用速率最快,是一种非常经济的能源;运动开始首先分解糖原;持续5~10分钟后,血糖开始供能;运动时间继续延长,血糖降低时,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脂肪,运动达30分钟时,其输出功率最大;蛋白质,通常在持续30分钟以上的耐力项目才参与供能;耐力水平提高,可以出现肌糖原与蛋白质的节省化现象;作业101.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有何规律2.试述赛前状态的概念、表现与类型;1.概念:人体参加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称为赛前状态;2.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物质代谢加强●体温上升●内脏器官活动增强等二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调整赛前状态依据其生理反应可分为三种:1准备状态型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适度高;2起赛热症型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高;3起赛冷淡型一般是由于赛前兴奋性过高,进而引了超限抑制;3.简述进入工作状态的概念、“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概念及生理原因;1“极点”及其生理机制进行具有一定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周期性运动时,在运动进行到某一段时程,运动者常常产生一些难以忍受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急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想停止运动等,这种状态称为“极点”;“极点”是机体在进入工作状态阶段产生的生理反应,主要是内脏器官功能惰性与肌肉活动不相称,致使供氧不足,大量乳酸积累使血液pH值降低;影响神经肌肉兴奋性,引起呼吸循环系统活动紊乱,这些功能的失调又使大脑皮层运动动力定型暂时遭到破坏;2“第二次呼吸”及其生理机制“极点”出现后,如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运动下去,不久,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得均匀自如,这种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2“第二次呼吸”及其生理机制产生原因:运动中内脏器官惰性逐步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同时运动速度的减慢使每分需氧量下降又减少了乳酸的产生,使内环境得到改善,被破坏了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于是出现了“第二次呼吸”;它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的结束;4.简述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1. 调整赛前状态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内分泌腺的活动,为使正式练习时生理功能迅速达到最适宜程度做好准备;2.为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使肺通气量、吸氧量和心输出量增加;心肌和骨骼肌中毛细血管网扩张,工作肌能获得更多的氧供应;3.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体温升高:HB与肌红蛋白加快释氧;酶活性增高,加快能供;降低肌肉粘滞性;提高肌肉兴奋性、伸展性、柔韧性和弹性,加快肌肉缩舒速度,增加力量;减少损伤;5.促进人体机能恢复的措施有哪些一活动性手段1.变换活动部位和调整运动强度积极性休息2.整理活动二营养性手段三中医药手段四睡眠五物理手段六心理学手段。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f8403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4.png)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运动训练方法B. 运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C. 运动对生理机能的影响D. 运动器材的设计2. 运动时,人体的哪个系统会显著增加其活动强度?A. 消化系统B. 呼吸系统C. 生殖系统D. 内分泌系统3. 运动后,人体肌肉中的哪种物质会显著增加?A. 乳酸B. 葡萄糖C. 氨基酸D. 脂肪酸4. 长期进行有氧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何益处?A. 增加心脏负担B. 降低血压C. 减少血管弹性D. 增强心脏功能5. 以下哪项不是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内容?A. 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B.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C. 运动对心理状态的影响D. 运动对环境的影响6. 运动时,人体能量代谢的主要途径是什么?A. 糖酵解B. 糖原分解C. 脂肪氧化D. 蛋白质分解7. 运动后,人体体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环境温度升高B. 肌肉收缩产生的热量C. 汗液蒸发带走的热量D. 外部热源的加热8. 运动中,人体水分的丢失主要通过什么方式?A. 呼吸B. 出汗C. 排尿D. 皮肤蒸发9. 运动时,人体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是什么?A. ATPB. 葡萄糖C. 脂肪酸D. 乳酸10. 运动后,人体血乳酸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乳酸的产生增加B. 乳酸的排除减少C. 乳酸的代谢增加D. 乳酸的合成减少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运动对______的影响的学科。
2. 运动时,人体能量代谢的主要途径之一是______。
3. 长期进行有氧运动可以增强______的功能。
4. 运动后,人体体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5. 运动中,人体水分的丢失主要通过______方式。
6. 运动时,人体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是______。
7. 运动后,人体血乳酸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8. 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内容不包括______。
《运动生理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运动生理学》期末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8d397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c.png)
《运动生理学》期末试题(含答案)《运动生理学》期末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体运动时,能量主要来源于()A. 糖类B. 脂肪C. 蛋白质D. 以上都对答案:D2. 运动时,心肺功能适应的主要表现是()A. 心脏增大B. 心输出量增加C. 肺活量增加D. 以上都对答案:D3. 短跑运动员训练时,重点提高的生理指标是()A. 肌肉力量B. 肌肉耐力C. 速度D. 柔韧性答案:C4. 马拉松运动员训练时,重点提高的生理指标是()A. 肌肉力量B. 肌肉耐力C. 速度D. 柔韧性答案:B5. 运动性损伤的预防措施不包括()A. 充分热身B. 控制运动强度C. 增加运动量D. 加强肌肉力量训练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体能量供应的三个主要途径是糖类、脂肪和______。
答案:蛋白质2. 运动时,心率与运动强度之间的关系称为______。
答案:心率-运动强度关系3. 肌肉力量训练的主要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抗阻训练、动力训练、静力训练4. 运动性贫血是指运动引起的血红蛋白浓度______。
答案:降低5. 运动性蛋白尿是指运动引起的尿液中蛋白质______。
答案:排泄增加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答案: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使心脏增大、心输出量增加、肺活量增加,从而提高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
2. 请简述运动对肌肉的影响。
答案:运动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耐力、速度和柔韧性,使肌肉纤维增粗,肌肉组织更加发达。
3. 请简述运动性损伤的预防措施。
答案:预防运动性损伤的措施包括充分热身、控制运动强度、增加运动量、加强肌肉力量训练等,以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论述运动对血糖水平的影响及运动时血糖调控措施。
答案:运动可以降低血糖水平,主要表现为运动初期血糖水平下降,随后逐渐回升。
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期末试题
![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期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da25dc558f5f61fb736664e.png)
一、名词解释。
(每题四分)1、肺通气答: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2、运动单位答:一个运动神经元与它说支配的那些纤维。
3、运动神经元池答:指支配一块肌肉的那一组运动神经元相对集中的区域。
4、牵张反射答:在脊髓完整的情况下一块骨骼肌如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扯的同一块肌肉收缩的反射。
5、血小板答、血小板或称血栓细胞是骨髓成熟的聚合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
二、填空题。
(每题一分)1、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地、不间断地沿一个方向流动。
2、心肌细胞在无外来刺激情况下,能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
3、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组成,内含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细胞。
4、阈值或阈强度是评定神经细胞兴奋性的最简易指标。
5、根据信息传递媒介物性质的不同将突触分为化学性突触、电突触、混合性突触。
6、搏出量的大小是由心室肌收缩强度决定的,而后者又取决于前负荷、后负荷以及心肌的收缩能力。
7、血液由心脏泵出后,流经由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相互串联构成的血管系统,在返回心脏,实现了人体的血液循环。
8、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心动周期,它的长短取决于心率。
9、每分钟通气量等于潮气量与每分钟呼吸频率的乘积。
10、呼吸过程包括三个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
三、单项选择。
(每题两分)1、肌肉活动时由肌肉内部各蛋白分子相互摩擦产生的内部阻力称为( C )A伸展性B弹性C粘滞性D摩擦性2 当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被拉长,这种收缩形式被称为( B )A缩短收缩B拉长收缩C等长收缩D等动收缩3 不受主观意志控制,运动形式固定,反应快捷的运动称为( A )A反射性运动B形式化运动C意向性运动D主观性运动4 化学突触传递是以( D )为信息传递的媒介物A细胞B受体C神经元D神经递质5 我国正常男性Hb浓度为(),成年女性为( A )A120~160g/L 110~150g/L B 110~150g/L 120~160g/LC 120~160g/L 115~120g/LD 115~120g/L 110~150g/L6 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为( A )A每分通气量B肺泡通气量C潮气量D余气量7 运动时,在相同肺通气的量的情况下,运动员的呼吸频率比无训练者要( B )A 高B低C一样 D 无法比较8 去极化过程0期的产生机制与骨骼肌细胞相同,是(A)的结果A钠离子内流B钙离子内流C钾离子内流D钾离子外流9 、( D )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66fcc75aeaad1f347933f52.png)
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6)年级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注:1、考试时间共120分钟,总分100分;2、试卷内容共6页,请考生检查是否齐全;3分,共15分)1、内环境:2、等张收缩:3、有氧工作能力:4、进入工作状态:5、身体素质发展的稳定阶段:20分)1、肌肉中如果的百分比较高,肌肉的收缩速度较快。
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具有、、双向性和相对不疲劳性特征。
3、激素按照其化学性质与作用机制可分为两类,即和。
4、运动员血红蛋白的理想值是:男性g/L,女性是g/L。
5、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有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
6、心力储备包括储备和储备,后者又包括收缩期储备和舒张期储备。
7、随着运动负荷量的增加,出现尿蛋白阳性的几率也会;当训练适应后,在同样的运动负荷量下,尿蛋白排泄量将会。
8、长时间持续运动对人体生理机能产生诸多良好的影响,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和。
9、人体肌肉在进行最大用力收缩时,并不是所有的肌纤维都同时参加收缩,动员参与活动的肌纤维数量越,则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越。
10、运动性条件反射建立得越多,越有助于的形成。
11、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有几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性变化过程,即阶段、阶段、巩固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12、在高温环境运动时,心输出量减少主要是由于大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A.感应和分化阶段,增殖阶段,效应阶段B.感应阶段,增殖和分化阶段,效应阶段C.感应阶段,增殖阶段,效应和分化阶段D.分化阶段,增殖阶段,效应阶段2、机体耗氧量的增加与肌肉活动()呈正比关系。
A.持续时间B.强度C.时间与强度D.以上都不是3、与快肌相比,下列那条不是慢肌纤维的特征()。
A.收缩力小于快肌B.抗疲劳能力强C.有氧代谢酶活性低D.直径小4、兴奋过程加强它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
A.同时正诱导B.同时负诱导C.相继负诱导D.A和B5、一条神经纤维连续传入冲动从而引起反射活动的现象,称为()总和。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a2f3052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c.png)
运动生理学装订线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期末考试班级:学号:姓名:《运动生理学》试卷(2)题号得分一、填空(共10分,每空格1分)白和______蛋白三种。
2、肺容积由四个互不重叠的部分组成:______,______,______和余气量。
3、红细胞中含有______,它是运输O2和CO2的重要载体。
4、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压高低主要反映______,舒张压高低主要反映_________。
5、眼的调节是通过______调节、______调节和双眼汇聚三个方面进行的。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粗、细肌微丝长度都改变,肌节缩短,引起肌肉收缩。
()2、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越高,则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就越强。
()3、无论运动量大小运动后均能引起超量恢复。
()4、心缩力越强,心室排空得越完全。
在心舒期时,心室内压愈低,静脉回流量愈多。
()5、氧容量量是指每100毫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进行结合的最大量。
()6、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
()7、足球运动员的绿色视野较其它项目的运动员大。
()8、形成运动技能的巩固阶段,内脏器官与运动器官协调配合的更加完善。
()9、训练初期VO2ma某增加主要依赖于心输出量的增大;训练后期VO2ma某的增加则主要依赖于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的增大。
()10、优秀长跑运动员腿部肌肉中慢肌纤维百分比高,并且慢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三、选择(共20分,每小题2分。
把最恰当的答案题号填入括号内)1、快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A、兴奋阈值低,收缩速度快;B、收缩速度快,抗疲劳的能力低;C、收缩速度快,力量小;D、收缩力量大,能持久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1、构成粗肌丝的主要成分是分子,而构成细肌丝的分子至少包括______、肌动蛋得分得分2、每个人的血量约为自身体重的()。
A、4%B、6%C、8%D、10%3、与骨骼肌相比,心肌动作电位的特点是复极过程(),突出表现是存在()A、迅速;快速复极期B、缓慢;平台期C、迅速;平台期D、缓慢;快速复极期4、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回流血液的充盈主要是由于()。
军职在线运动生理学答案
![军职在线运动生理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2b631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2.png)
军职在线运动生理学答案运动与生理学军职在线答案期末考试通常所称的声带是指()和()以及由其覆盖的()三者组成的结构而言。
参考答案:声韧带,声带肌,喉粘膜喉前庭是指A.喉口至前庭裂平面之间的部分B.声门裂以下的喉腔部分C.前庭裂以下的喉腔部分D.前庭裂正确答案:A造血祖细胞与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点有很大差异,造血祖细胞在多种造血生长因子和抑制因子的调控下,只能朝着A$D试述WHO的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
正确答案: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A.诊断至少需要一个主要和一个次要标准或三个必须包括(1)和(2)的次要标准。
这些标准必须出现在有症状、疾病正在进展的病人中。
B.主要标准:(1)骨髓浆细胞增多(>30%)(2)活检示浆细胞瘤(3)M蛋白血清:IgG>3.5g/dlIgA>2g/d1尿本一周蛋白>1g/24hC.次要标准:(1)骨髓浆细胞增生(10%~30%)(2)M蛋白:出现但少于以上B标准(3)溶骨病损(4)正常免疫球蛋白降低(<正常的30%):IgG<600mg/dlIgA<100mg /dlIgM<50mg/dl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A.诊断至少需要一个主要和一个次要标准或三个必须包括(1)和(2)的次要标准。
这些标准必须出现在有症状、疾病正在进展的病人中。
B.主要标准:(1)骨髓浆细胞增多(>30%)(2)活检示浆细胞瘤(3)M蛋白血清:IgG>3.5g/dl,IgA>2g/d1尿本一周蛋白>1g/24hC.次要标准:(1)骨髓浆细胞增生(10%~30%)(2)M蛋白:出现但少于以上B标准(3)溶骨病损(4)正常免疫球蛋白降低(<正常的30%):IgG<600mg/dl,IgA<100mg/dl,IgM<50mg/dl脊髓灰质炎多见于()A.儿童B.青壮年C.孕妇D.农民E.制革工人正确答案:A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时,为避免损伤喉返神经,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时应()A.尽量在腺体后方B.尽量在腺正确答案:E伸肘关节和内收肩关节的是A.肱二头肌B.肱三头肌C.肱桡肌D.尺侧腕屈肌E.指浅屈肌正确答案:B细菌菌落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5852011100109 2班朱方仁健身健美操能量代谢特点及营养的补充摘要:根据健身健美操的特点,分析其物质能量代谢的特点,探讨大众健身者在参加健身健美操锻炼期间的合理营养膳食结构,为健身者达到更好的健身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健身健美操;能量代谢;合理营养近几年,随着国际上健美操运动的不断发展,我国健美操运动也越来越普及。
科学安全的健身呼声越来越高,为规范健身市场,自1998年中国健美操协会推出了《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和健身指导员实施办法》以来,经过不断完善,2004年又推出一套新的锻炼标准,对练习强度和锻炼时间提供了更好的参考价值,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健美操活动的开展。
许多职业女士出于健身及减肥等不同的目的在各种俱乐部参加锻炼,高校女大学生也参加学校的健美操俱乐部进行锻炼。
在健身活动中,合理安排运动量的同时,如何根据健美操运动的能量代谢特点,合理补充营养,调整膳食结构,避免盲目减肥者和不合理饮食习惯造成的运动性伤病,则是引起大众健身指导员及健身者注意的问题。
1 健身健美操的运动特点健美操是以健身为目的,在每分钟20-24拍的节奏下,通过下肢的基本步伐配合上肢简单的动作,全面活动身体来提高人体有氧代谢能力,增强体质,促进人体健身健美[1]。
健身健美操面对大众,强度和难度相对降低,可以根据练习者的年龄、性别、形体、素质、练习任务的不同而自由选择,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目前在国内外随着健美操运动的快速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多样化,出现了新的健美操练习形式,例如加大运动量而又不增加下肢负担的有氧踏板操;适用于中老年锻炼的有氧健身操;年轻人非常喜爱的搏击健美操;以及女性改善形体及身体姿势的瑜伽健美操等。
从准备活动到跳操后力量练习加上放松练习,时间在60-120 min 左右。
2 健身健美操的能量代谢特点人体在运动时,物质变化与能量转化是紧密联系的,ATP是人体一切活动的直接能源。
不同的运动项目,由于强度、持续时间等方面的不同,三种供能系统所占的比例也不同。
健身健美操是以较小强度、长时间、高频率的肌肉收缩来完成各种大幅度动作。
据测练习成套健身健美操中平均心率138次/min,练习到高峰时平均心率为162,每秒动作次数为5.15次,一般运动时间为60-120 min[2]。
有关测试表明,练习一套大众健美操相当于800 m和1500 m跑的总需氧量,其氧债要比800 m和1500 m跑要低,运动中主要是有氧供能为主。
在进行健身操运动开始后,肌肉中的糖原大量消耗,代之以补充的是血糖,随着练习时间延长,血糖也会明显消耗,另外,有人对大学生健美操锻炼时丙酮酸变化情况的测定表明,健美操锻炼过程中,丙酮酸不断增高,说明锻炼期间糖的氧化分解不断加强,中间产物才会不断升高,产生后细胞内的氧供应充分,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在练习高峰时丙酮酸增高更明显而生成乳酸,说明在练习高峰时会暂时缺氧糖的氧化不完全。
由此可见,健美操运动中是以消耗血糖为主的非乳酸性、乳酸性供能及脂肪供能兼有的运动过程[3]。
乳酸阈是人体在递增工作强度由无氧代谢供能向有氧代谢供能的标志,乳酸阈常以4 mol/L时对应的强度(60-80%最大吸氧量)来表示,据测练习一套健身健美操后,血乳酸含量达到4 mol/L左右,相当于超长跑,说明健身健美操属于有氧代谢,主要由糖、脂肪、蛋白质分解供能。
3 健身健美操锻炼的合理营养健身健美操是以有氧代谢为主,其特点是单位时间内能量消耗不大,但完成总的运动量时机体总能耗较大,机体消耗大量的脂肪和水脂肪又通过糖的转化而得到补充,因此,在锻炼前后要尽量做到摄入热量和消耗热量的“收支平衡”。
因锻炼时间较长,有一定的负荷量,且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机体长时间有氧训练,能量脂肪的刺激,从而加速脂肪酸的分解,同时运动时肌肉对游离脂肪酸的利用增加,合理的膳食中,按照百分比计算,脂肪的摄取量占总能量的20%-35%,在健身操锻炼中,为了减肥和美体而不吃脂肪类食物,会出现在运动60 min左右时,机体无力,头晕等症状。
运动后尽量食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如芝麻油、花生油、菜子油等,脂肪的P/S(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应大于1。
身体大量出汗,水分、电解质丢失。
因此,应该补充足够的高糖膳食、蛋白质、无机盐等,以消除疲劳、恢复体能。
可以说,合理充足的营养是进行健美操运动的基本保证。
3.1 糖的补充运动时间在1 h左右的健身操锻炼,糖的供能占到60%左右,一些锻炼者担心体重增加,摄取糖含量不高的食物。
其实,每天糖摄入量不足,不仅会降低肌肉和肝脏的糖原储备,还会导致低血糖。
糖供应不足还会影响脂肪的分解代谢,使脂肪分解供能减少。
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适量摄取含糖食物或饮料,可增加血糖浓度,增加肌肉的糖氧化,从而增加外源性能源物质的供能比例,可以起到节省肌糖原,延缓疲劳的作用。
一般在运动训练后12 h内补单糖,24 h内补充淀粉类。
健美操锻炼过程中,补液时糖的浓度应在6%左右,运动后补充葡萄糖有利于肌糖原恢复,补充果糖有利于肝糖原恢复,摄取食物应以高糖膳食为宜,含糖量应在45-65%。
膳食中糖的种类主要是淀粉类多糖食物,如全谷类及谷制品、干鲜水果、坚果类豆类(豌豆、菜豆、扁豆)。
3.2 蛋白质的补充蛋白质是人体必须的三种主要营养素之一。
它是构成细胞、肌肉、血液、骨及软骨的主要成分,是保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体内蛋白质大多存在于肌肉中,可刺激肌肉蛋白的合成,引起瘦体重的增多。
合理有效的蛋白质组和适当训练能改变身体的营养成分,过多的蛋白质补充对身体有潜在危险,储存在健身健美操锻炼开始时,机体首先利用糖氧化分解供能,肌糖元耗竭时需要蛋白质充分供应,如果没有足够蛋白质供应,会导致血红蛋白下降,发生贫血,身体机能下降,另外,蛋白质对增强身体抵抗能力,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条件反射活动,降低疲劳程度有良好作用。
膳食中蛋白质含量在10-35%,长期系统的健身操练习后应增加优质蛋白,一般补充总能耗的10%左右,根据锻炼强度蛋白质需要量为1.0-1.8g/kg体重。
其中动物性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并含有人体必需且容易吸收的多种氨基酸。
应多吃蛋类,奶类。
在植物性蛋白质中,大豆最好,膳食中应该是多种食物混合使用,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来提高其生理价值。
3.3 脂肪的补充脂肪是人体长时间中低强度运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有氧健身操运动促进脂肪分解,主要是与运动造成机体热能负平衡,促使中枢神经产生体内消耗能系统所占的比例也不同。
健身健美操是以较小强度、长时间、高频率的肌肉收缩来完成各种大幅度动作。
据测练习成套健身健美操中平均心率138次/min,练习到高峰时平均心率为162,每秒动作次数为5.15次,一般运动时间为60-120 min[2]。
有关测试表明,练习一套大众健美操相当于800 m和1500 m跑的总需氧量,其氧债要比800 m 和1500 m跑要低,运动中主要是有氧供能为主。
在进行健身操运动开始后,肌肉中的糖原大量消耗,代之以补充的是血糖,随着练习时间延长,血糖也会明显消耗,另外,有人对大学生健美操锻炼时丙酮酸变化情况的测定表明,健美操锻炼过程中,丙酮酸不断增高,说明锻炼期间糖的氧化分解不断加强,中间产物才会不断升高,产生后细胞内的氧供应充分,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在练习高峰时丙酮酸增高更明显而生成乳酸,说明在练习高峰时会暂时缺氧糖的氧化不完全。
由此可见,健美操运动中是以消耗血糖为主的非乳酸性、乳酸性供能及脂肪供能兼有的运动过程[3]。
乳酸阈是人体在递增工作强度由无氧代谢供能向有氧代谢供能的标志,乳酸阈常以4 mol/L时对应的强度(60-80%最大吸氧量)来表示,据测练习一套健身健美操后,血乳酸含量达到4 mol/L左右,相当于超长跑,说明健身健美操属于有氧代谢,主要由糖、脂肪、蛋白质分解供能。
3.4 水和电解质的补充健身操锻炼中出汗量较大,运动前、中、后适量补液有利于维持体内内环境的稳定,保证正常的体液平衡、体温调节,以及电解质的正常代谢。
一般来讲,运动前饮用500 ml左右液体,运动中以少量多次为原则,一次锻炼中补水2-3次,运动后避免一次性暴饮对身体带来的不好影响。
另外,和运动能力密切联系的无机盐有:铁、钾、钙、镁、硒等,运动中的出汗失水伴随着失盐,失盐将引起中枢神经机能降低,四肢无力等现象,运动后可补充电解质,每升液体中要含有0.5-0.7 g的钠、硒可以清除自由基,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红细胞膜的完整性,铁参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血红素的组成,可防止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参加健身操锻炼者,尤其女性要多加补充硒和铁。
3.5 维生素的补充维生素是体内调节代谢物质,是人体正常机能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对于能量代谢、提高肌肉力量、促进蛋白质合成及抗氧化还原反应有重要作用,健美操锻炼属有氧代谢运动,因此对维生素B1、C、E需要量较大,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需B12 mg左右,维生素C30 mg,B1主要存在于小米、黄豆、黑豆、核桃、花生中,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与水果,如:芥菜、油菜、橄榄菜中。
4 健美操锻炼与训练的指导4、1科学安排运动负荷长期的实践和研究表明,适度有氧运动的健身效果最佳,即运动健身应以有氧代谢为主,中等强度为宜,有氧健身运动的最佳强度库帕曾提出以运动时的心率达到个人心率的50%--80%作为确保机体处于有氧代谢状态和取得良好有氧练习的基本条件.健身健美操练习有一定的负荷量,又有一定的强度且不大,同时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机体处于长时间的有氧训练,不易感到疲劳,消耗大量的脂肪和水分,乳酸堆积不高,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健身项目.而竞技健美操是以无氧代谢为主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大,要求练习者具有较好的抗疲劳能力和耐力素质.人体运动时三个基本供能系统虽占比重不同,但在进行训练时,应优先发展起主要作用的供能系统.在参加健美操锻炼,必须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表2是根据不同的锻炼目的,从练习内容、练习次数、练习持续时间、练习强度等方面提出的运动锻炼的参考数据.练习者可按此表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以达到锻炼与训练的最佳效果.3.2健美操锻炼与训练的营养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与能量转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ATP是人体一切活动的直接能源,糖、脂肪、蛋白质是间接能源,而糖、脂肪、蛋白质都必须从食物中获取,所以,科学地进行健美操锻炼与训练必须要有良好的营养保证.热量供给不足会引起身体消瘦,运动能力下降,但摄取能量过多,又会引起体内脂肪增多.要注意平衡膳食,合理的营养是消除疲劳和提高抗疲劳能力的重要手段.健身健美操是以有氧代谢为主,靠脂肪分解代谢供能,机体消耗大量的脂肪和水,脂肪主要通过糖的转化而得到补充,应多吃高糖、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食物,尽量做到摄入热量与消耗热量的“收支平衡”,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矿物质;竞技健美操以无氧代谢为主,靠糖酵解供能,消耗大量的肝糖原与肌糖原,运动前补充糖或加强膳食中糖的量,可使体内有充足的肝糖原与肌糖原贮备量,有利于运动过程中血糖水平与肌糖原水平的维持,提高运动能力,夏季训练应补充盐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