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解生3.牙列与咬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覆牙 合
ICO时, 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垂直距离,通常指前牙的 覆牙 合。 前牙的覆牙 合 : ICO 时上下切缘间垂直距离,正常为 2~4mm。 后牙的覆牙 合 : ICO 时上下后牙颊尖顶间的垂直距离 (一个牙尖高度)。
超、覆牙 合 的生理意义
①使上下牙密切接触,利于咀嚼运动时保持良好
的接触,提高咀嚼效率;
┌ 前伸牙 合 │ 后退牙 合 └ 侧牙 合
正常ICO时上下颌牙接触关系
一、近远中向关系
1> 上下牙列中线对正, 正对上颌唇系带; 2> 除1和8外, 均为一牙对二牙的对应关系: 1 2 3 4 5 6 7 8 上颌 │\│\│\│\│\│\│\│ 1 2 3 4 5 6 7 8 下颌
① 可以很好地支持尖与窝相交错的接触; ② 当失去一个牙时,可暂时由邻牙与对颌牙 接触,以减轻失牙的危害;但这只是暂时 的,时间久后还是会是造成邻牙倾斜、对 颌牙伸长的。
二、唇(颊)舌向关系
下牙弓小于上牙弓,下牙弓被上牙弓包盖,形成“天包地” 的
特征。 其中: ①上切牙、尖牙分别在下切牙、 尖牙的唇侧; ②上后牙颊尖在下后牙颊尖的颊侧;
③下后牙舌尖在上后牙舌尖的舌侧。
超牙 合 (覆盖 )
ICO 时上颌牙盖在下颌牙的唇(颊)面的水平距离。 前牙超牙 合 : ICO 时上下中切牙切缘间的水平距离正常 为4mm。 后牙超牙 合 : ICO 时上后牙颊尖盖过下后牙颊尖颊侧, 两颊尖顶间的水平距离。(半个牙尖宽度)。
耳屏鼻翼线 耳屏中点←→鼻翼中点 特点: 与 牙 合 平面平行,与地平面呈15°交角
眶耳平面 鼻翼耳屏线 平面 牙合
其他面部标志
面部标志:眶下缘 眼外眦 耳屏 鼻翼 鼻底 口角 人中 颏点 面部分区: 1.三等分: 分割点: 颏 点 鼻底点 眉间点 发 际 2.眼外眦←→口角,与上述三等分等大
牙尖交错牙 合 (intercuspal occlusion, ICO)
前牙牙 合型
内倾型深覆牙 合
开牙 合
大超牙 合 (深覆盖)
对刃牙 合
反牙 合
后牙牙 合 型
后牙反牙 合
后牙锁牙 合
继发性咬合紊乱
牙 合 型可以影响面型
AngleⅠ者,面形基本不受影响
AngleⅡ者,可表现为下颌后缩、鸟嘴畸形等
AngleⅢ者,可表现为下颌前突
七、乳牙期牙 合 特征
的远颊尖最低,从而形成一条上凹的曲线,即Spee 曲线。
上颌牙列的纵牙 合 曲线 连接上颌切牙切缘、尖牙牙尖、前磨牙颊尖及磨牙的 近远中颊尖的曲线;
特点: 1> 切牙至第一磨牙近颊尖段,较平直; 2> 第一磨牙近颊尖至最后磨牙远颊尖段逐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上弯,形成下凸的曲线,即补偿曲线。
(二)横牙 合 曲线
下颌横牙 合曲线(Wilson曲线) (transverse curve of occlusion) 概念:由于牙齿的颊舌向倾斜, 连接同名后牙 的颊尖─舌尖─对侧舌尖─ 颊尖, 而 形成一条凸向下的曲线。
1>功能性接触部位很小,约1mm范围,因而不是主要的施力牙尖; 2>其牙尖内侧面与支持尖的侧面相接触,对稳定咬合关系起重要作用;
3>在咀嚼时引导下颌运动,并在咀嚼中具有一定的反馈意义;
4>将食物限定在牙 合 面上; 5>“天包地”,保持上牙对下牙的覆盖,保护软组织,避免咬伤唇、颊、 舌黏膜,同时衬托唇颊,使上下牙密切接触。
四、咬合面接触关系
1> 前牙接触部位
上切牙舌侧( 切缘 )
下前牙唇侧( 切缘 ) 上尖牙近中牙尖嵴舌侧 下尖牙远中牙尖嵴颊侧 2> 前牙接触的类型
前牙向唇侧漂移约12~28°(与垂直线),下切缘咬于上前牙 舌窝内。由于前牙不是咀嚼主力牙,而只是咬切以及引导咀 嚼运动,因而ICO时前牙可以不接触,如果接触过强,反而 会引起前牙唇向漂移。
八、替牙期牙 合特征
1.6 岁左右6牙开始前出,替牙期开始,又叫混合牙列期,12岁左 右乳牙替 尽,恒牙出齐,替牙期结束。 2.可有暂时性深覆 现象,可在发育过程中自行调整正常。
牙列宽度 (3)牙列指数=────×100% (Terra法) 牙列长度
五、牙排列规律 (arrangement of teeth)
牙齿并不是垂直地长牙槽骨内的, 而是在 近远中及颊舌向有一定规律性地倾斜排列, 这种规律对于牙齿发挥正常的功能是必要 的, 对口颌系统的健康是必需的。
(一)牙的近远中向倾斜
└─ 混合牙列
三、牙列分型
┌─ 方圆型 分型 ┤ 尖圆型 └─ 椭圆型
牙型─弓型—面型, 三者是否有一定关系? 过 去认为有,但调查表明联系不紧密。
四、牙列的大小
(1)牙列的长与宽 恒牙列:长约50mm,宽约55mm 乳牙列: 长约41mm,宽约22mm
(2)牙弓长: 上牙弓约128mm,下牙弓约126mm
面接触范围增大。严重时呈广泛接触,而致食物嵌塞。
七、牙列的形成
建牙 合 的动力平衡及正常条件:
向前方的、外侧方的力:舌肌
向后方的、内侧方的力:唇、颊肌 向对颌方向的力:咬合力
当相对的力达到平衡时才有可能建立起正常的牙列; (不良习惯如吐舌等将破坏平衡); 牙齿萌出应有正常的空间; 邻接点磨耗后,来自牙周膜及牙槽骨的功能反应性力量致牙齿向近中倾 斜,维持稳定的咬合接触; 当邻接或对颌失去支持或对抗时,可致邻牙倾斜或对颌牙伸长。
特点: 由于下后舌尖较高, 颊尖较低, 故该曲线 常不十分明显。
上颌横牙 合 曲线
概念:
上牙向颊侧倾斜,连接双侧同名后牙的颊尖 ─
舌尖 ─ 对侧舌尖 ─ 颊尖,而形成一条凹向下的
曲线。
特点: 与下颌横牙 合 曲线基本吻合,但凸度明显。
(三)牙 合 曲线的生理意义
1. 使牙齿牙 合 面上的曲面形态(尖、窝、沟、嵴等)在咀嚼中能更好地 发挥功能,提高咀嚼效率:若是两个平面接触,在运动中就不能 广泛密切接触,会形成较多的空隙;而两个曲面接触,牙 合曲线在 各个方向上的不同运动过程中,可以有许多接触小面,从而提高
(四)牙齿倾斜的意义
1. 使咀嚼力沿牙体长轴方向传导 张闭口运动轨迹呈弧 线型,而不是直上直下,牙齿向近中倾斜,有利于使咀 嚼力沿其长轴方向传导,提高咀嚼效率,并保持牙体、 牙周组织不易受创伤。
2. 加大牙齿间的相互接触,增加咀嚼面积。
3. 避免咬伤唇颊舌黏膜。 4. 利于衬托唇颊,便于舌的运动。
引 导 尖 支 持 尖
支 持 尖 引 导 尖
支持尖的功能意义
1> 是咀嚼中主要压力实施者; 2> 维持咬合关系稳定,支持下面部高度 ──正中止接触(centric stop)
引导尖
下后牙舌尖和上后牙颊尖
引 导 尖 支 持 尖
支 持 尖
特点: 形态锐、陡, 占牙 合 面1/3左右
引 导 尖
引导尖的功能意义
后牙接触特点
① 尖与牙尖嵴接触,基本上可看作是与一个较平直的结构对抗,其结果是
将食物捣碎,而楔状隙有利于食物溢出;
② 牙尖与窝接触,即两个曲面相接触,在同一时刻,曲面间仅一小部分保 持接触,而另外绝大部分分离,接触部位因牙尖不断变换位臵而改变,从 而将食物磨细,提高咀嚼效率。 实际上尖与窝的接触,并不是尖顶与窝底的接触,而是牙尖以上0.5mm 周缘一个接触圈对着相应的窝的一个周缘,二者呈带状接触,从而使咬合 接触更加广泛、稳定,提高咀嚼的效率。
咀嚼效率。
2.牙 合曲线与下颌运动是协调的。 3.从牙 合面上看,还可以看到一个规律,即颊尖、舌尖、中央窝各
成一条曲线,而邻接点位于中央窝连线之颊侧;一方面连成曲线,
便于整体发挥咀嚼功能,另一方面舌侧楔状隙较大,便于食物向 舌侧溢出。
(四)Bonwill 三角
概念:双髁突中心←→下中 切牙近中切角接触点。 特点: 等边三角形,边长 10.16cm 。 后人研究表明: 等腰者多 (双侧对称),等边者少。
定义:牙体长轴与牙列中线间的夹角,以牙冠 的倾斜方向为基准。 特点:
(二)牙的唇(颊)舌向倾斜
定义:牙体长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特点:
(三)牙的上下位臵关系
牙 合 平面:经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至双侧第一磨牙 近中颊尖 设一假想平面。 各牙与该平面之关系:
中切牙与该平面接触; 侧切牙略高出该平面(约1 mm); 尖牙、第一、第二前磨牙牙(颊)尖、第一磨牙近颊尖 与该平面接触; 自第一磨牙远颊尖起,依次高出该平面, 且距离递增。
②保护唇颊软组织在咬合时不被咬伤,保护舌边
缘不被咬伤; ──上牙盖下颊尖,下牙盖上舌尖 ③衬托唇、颊,保持面部丰满; ④前牙超覆牙 合正常,利于咬切功能。
三、后牙牙尖
后牙的一部分牙尖与对颌牙的窝、沟的接触,
这些牙尖叫支持尖,有些则无接触,称作引 导尖。
支持尖
上后牙舌尖和下后牙颊尖
特点:形态圆钝, 占牙 合面宽2/3
正中止接触
●前止接触 ●后止接触 ●颊止接触 ●舌止接触
静态咬合的承载特点
颊舌向
近远中向
F: 垂直载荷
S: 根尖应力
动态咬合接触特征
1)前伸运动咬合接触
:切导
2)后退运动咬合接触
:后导
3)侧向运动咬合接触
:侧导
4)咀嚼运动咬合接触
动态咬合承载特征
五、牙尖交错牙 合正常的标志
1>上下中线对正 2>一牙对二牙(除1 和8 外) 3>3 近中牙尖嵴对3 远中牙尖嵴 4>6 近颊尖对6 颊面沟 ─ occlusal key(牙 合关键) 5>牙列整齐完整 6>超覆牙 合正常,均为2~4mm
六、牙的邻接
正常邻接的意义:
①有利于食物排溢;
②牙齿相互依靠,分散咀嚼压力,同时各牙又保持一定的独 立性,具有一定动度,从而缓解压力; ③邻间隙内有龈乳头,正常邻接对其有保护意义。
1.牙邻面突度
2.外展隙
3.牙的邻接点的生理变化
不同年龄时牙的邻接是不同的。邻接点可以磨耗,其结果是导致牙列总长 度变短,40岁者可比20岁时短1mm 左右;磨耗后牙齿将向近中倾斜,邻
第三章
牙列与咬合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王美青
牙 列
一、基本概念
牙列:牙生长在牙槽骨内,彼此紧密邻接,
互相支持而排列成的结构。因其排
列成近似抛物线的弓形, 故又称牙弓
(dental arch),分为上牙列(弓)和下
牙列(弓)。
二、牙列分类
牙数
┌─ 恒牙列 28~32 不定
分类┤
乳牙列---较宽 20
1.建牙 合时间2.5岁左右。 2.灵长类间隙及其他间隙 灵长类间隙: Ⅲ远中和Ⅲ近中的间隙。 其他间隙: 切牙区、尖牙区较多。 意义: 为较大的恒牙萌出提供空间 。 原因: 颌骨发育所致。 3.乳牙在颌骨上的位臵较垂直,无明显倾斜,无牙 合曲线, 因而覆牙 合较深、超牙 合较小;随年龄的增加, 牙槽骨长高 长大,超覆牙 合 关系可改善。 4.ICO特征: 1>除I 和V 外均为一牙对二牙; 2>齐平末端: 末端对正, 后期V 可移至V 的近中或远中。
八、异常牙列—牙列不整齐的表现
排列稀疏
九、牙列牙 合 面形 态及其与颌骨之关系
(occlusal shape of dentition and relation to jaws)
(一)纵牙 合 曲线
下颌牙列的纵牙 合 曲线
连接下颌切牙切缘、尖牙牙尖、前磨牙颊尖及磨牙 颊尖的曲线。 特点: 1> 切牙段较平直; 2> 尖牙向后逐渐降低,至磨牙处 逐渐升高,
牙 合与咬合
牙 合 :上下颌牙的接触现象 咬合: 动态接触─┐ ─ 但现已混用
牙 合 : 静态接触─┘
牙尖交错牙 合
指上下牙牙尖交错, 达到最广泛最紧密接触时的牙 合 关系 (interouspal occlusion,ICO),是牙尖的最广泛、最紧密的咬 合接触形式。
除ICO外还有许多牙 合接触形式,如:
正常牙 合
关于牙 合 关键
①6萌出最早,作为建牙 合基础; ②6牙根粗壮,分叉大,固位好,牙 合关系稳定; ③6位于颧根部,牙槽骨结实,变化(牙位)小; ④6位于肌力之中心点上,牙 合力较大,担负主 要咀嚼功能。
六、错牙 合
指牙齿排列不整齐,上下牙弓咬合关系错 乱,上下颌骨骨关系、位臵、大小及牙颌 与颅骨的关系不调等现象。
(五)Backwill角
髁突中心与下中切牙 近中接触点连线夹角 ( 平均 约26°) 。
(六)Monson's球面
以眉间点为圆心,10.16cm为半经作球面,下牙列、 所有下颌运动的轨迹均是球面上的一部分,或是球 面的切线。
十、参考面与参考线
眶耳平面(Frankfort 平面) 眶下缘最低点←→外耳道上缘 特点: 与地平面平行(端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