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代化史观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

合集下载

探讨农奴制度在俄罗斯近代化中的重要影响——看《农奴制改革和俄国的近代化》教案

探讨农奴制度在俄罗斯近代化中的重要影响——看《农奴制改革和俄国的近代化》教案

探讨农奴制度在俄罗斯近代化中的重要影响——看《农奴制改革和俄国的近代化》教案。

一、农奴制度与俄国的近代化之路1841年,俄国改革家们开始着手解决严重的农民问题。

他们希望能以一种递进的方式改革农奴制度,实现俄国的现代化,解放农民的生产力,打破农奴制度所造成的沉重的束缚。

1845年,《关于征地赎买问题的重要令》发表,为农民赎买土地,并得到自由提供了法律基础。

然而,由于怕解放农民会破坏自己的利益,贵族们反对这一改革,导致改革的步伐缓慢,无法得到及时的推动和实施。

1874年,由亚历山大二世批准的《解放农奴法》才正式颁布。

该法规定,所有农奴获得自由,他们可以在土地上工作,并自由选择自己的雇主。

此外,通过这一法律,俄国政府支持农民赎买土地,成为自由的耕地所有者。

这一法律的颁布,使得俄国农民群体终于获得了解放。

同时,也为俄国的近代化开启了新的篇章。

解放农民意味着解放生产力。

自由的农民群体在经济理念上有了转变,传统的等级社会观念也被打破,俄国社会开始进入现代化的道路。

农奴制度的废除,也为俄国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农奴制度的破坏与社会动荡解放农奴之后,俄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同时这种变革也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动荡。

首先俄国贵族们受到了严重的触动,他们失去了自己“拥有”农民的地位,其社会地位遭到了严重破坏。

此外,农民群体也遭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和破坏,许多农民成为了“失地者”,这导致土地的大面积荒芜和废弃。

这些问题的存在,让俄国社会在一段时期内显得更加动荡不安。

同时,农奴制度的废除也导致了广泛的社会动荡。

这种动荡在农民自由、工商业发展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许多农民开始从事其他行业,他们利用自己相对自由的时间开展各种经济活动。

这种活动的兴起,对整个俄国社会的经济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农奴制度与俄国社会的转型农奴制度的废除,让俄国社会出现了许多深刻的转型过程。

旧的社会等级观念被打破,民主观念和平等价值观开始得到重视。

俄国农奴制改革——内容、评价

俄国农奴制改革——内容、评价
——列宁《关于纪念日》
任务:
阅读、思考后回答:列宁对于1861年改革的评论是否 存在矛盾,应该怎么看待?
深入思考
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吗?
走出误区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 义,而是在于挽救统治危机和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 利益,维护沙皇专制统治,但客观上使俄国走上了 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表现:
工业部门;工业产量;工业分布; 交通
C.问题:
经济水平总体落后于欧美国家; 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
思考:俄国这一时期资本主义 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①农奴制的废除。 ②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 内市场,提供了资金。 ③吸收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借鉴西欧 技术。 ④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
一、农民的“解放”
1、时间人物:
1861历年史俄历上2把月这19些日法,令亚历统山称大“二二世一。九 法令”,又称“解放法令”。
2、改革文献:
《1861年2月19日宣言》《农民改革法令》
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 宣读者刚刚读完法令的头一句话:“地主对待农 民仁慈的态度减弱了,替专横暴虐开辟了道路……”人 们开始喧哗起来了……维持秩序的警察长官对人们发 出低沉的、拖得长长的声音:嘘——!所有人立刻静 了下来。宣读者读到“农民使用这块份地,必须替地 主完成‘法令’中规定的义务”,看得出,农民们愁 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站在农民前面的一个人突然说: “这是什么自由啊?”警察长官扯了一下他的袖子, 他就不做声了。……当读到“在两年期满之前,农民 和家仆要和从前一样替地主服役,并且应毫无怨言地 完成自己从前的义务”时,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 高,宣读者不得不停止了宣读。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地主不得任意交换或买卖农民;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但农民只有使用权;农民须花钱向地主购买土地的使用权;获得解放的农民仍归所居住的村社管理。

影响:通过1861年和以后的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但是,农民为了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包袱。

而在政治上,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广大劳动群众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

沙皇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启迪:顺应历史潮流,适时作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

在当今形势下,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背景:(1)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在俄国有了一定发展,但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社会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2)19世纪50年代,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更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经济危机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评价及影响:(1)1861年改革,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2)废除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其发展的步伐(3)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明治维新对日本有哪些积极影响明治维新的积极影响: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使之摆脱了民族危机,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一强国。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讲义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讲义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讲义在俄国的历史长河中,农奴制改革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对俄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奴制曾是俄国封建社会的基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日益凸显。

农奴们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劳动积极性低下,农业生产效率极为落后。

同时,工业发展也因缺乏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而受到严重制约。

在政治上,封建农奴制导致了社会阶层的严重固化,新兴的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对这种落后的制度充满了不满和批判。

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一改革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农奴制改革为俄国的经济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能够离开土地进入城市从事工业生产,这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同时,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赎买一块份地,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奴的负担,但也为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土地的流转和集中使得农业生产能够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经营方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工业的近代化进程。

大量劳动力的涌入城市,促进了工厂的兴起和工业企业的发展。

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工业发展的政策,如引进外国技术、建立工厂、提供贷款等。

工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增长,还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在政治方面,农奴制改革也带来了一定的变革。

尽管改革后的政治体制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参与政治的权利。

他们组织各种政治团体和政党,推动了政治改革的呼声。

同时,改革也促使了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司法体系开始向现代化方向迈进。

然而,农奴制改革并不彻底,存在着许多局限性。

农奴在获得解放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们为了赎买份地往往背负了巨额债务,生活依旧贫困。

这导致了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和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同时,地主阶级在改革中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土地和特权,他们对农民的剥削并未完全消除。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讲义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讲义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讲义在世界近代史上,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对俄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农奴制改革的背景19 世纪中叶,俄国的农奴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农奴们在封建领主的压迫下,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没有人身自由,劳动积极性低下。

而此时,欧洲其他国家已经经历了工业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俄国在经济、军事等方面逐渐落后。

俄国的农奴制度不仅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也使得工业缺乏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同时,农民的贫困导致购买力低下,无法刺激工业生产。

在政治方面,农奴制度引发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农民起义不断,威胁着沙皇的统治。

二、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享有公民权利;农奴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但需要支付高额的赎金。

这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可以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为工业提供了劳动力来源。

同时,农奴在赎买份地的过程中,为地主和国家创造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三、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一)经济方面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改革后,大量农奴进入城市,成为雇佣工人,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工厂数量增加,工业生产规模扩大,工业产量逐渐提高。

同时,农村中的资本主义因素也开始增长,一些地主开始采用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雇佣农民进行农业生产。

然而,农奴制改革并不彻底,仍存在许多问题。

农奴在赎买份地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导致他们贫困不堪,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小。

同时,俄国的工业发展仍然依赖外国资本和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二)政治方面农奴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俄国政治的近代化。

改革后,建立了地方自治机构,促进了民主制度的发展。

同时,司法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公开的审判制度,提高了司法的公正性。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3.平民知识分子:民粹派号召推翻专 制统治。
沙皇遇刺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改革后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历史任务
扫除农奴制残余
反 封 建
俄国还面临着民主革命的任务: 反封建
小结:1861年俄国农奴制度的改革
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俄国工业 ⑴背景:
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⑵方法:由封建农奴主自上而下进行的。 ⑶性质:资产阶级性质,但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⑷作用:改革极不彻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如没有改 变沙皇专制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地主土地 弊
占有制依旧存在。
积极: 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俄国近
代化的进程,新的思想和新的社会力量不断的壮大。
(二)、政治近代化(特点:缓慢变革)
使沙皇专制适应资本主义发展 原因: ⑴政治体制方面: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式,
表现
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有利于政治的民主化
⑵司法制度方面:废除旧的按等级审判制度,
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 实行公开审判。有利于法
j
结果: 俄国出现一些民主化气息。
制化的发展
(1)仍然是沙皇封建君主专制,沙皇拥有至高无
(一)经济近代化
表现(1)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 成份 赎地的农民 农民 农村社会分化加剧 资本主义农业发展
富农 雇佣劳动力
富农 经营资本主义农业 地主 开始使用雇佣劳动力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资本主义农业与封建农业的比较
劳动 对象 封建 农业
小块 土地
生产 工具
简单 农具
劳动 者
农奴
产品 分配
局限
上的权力 (2)农村仍按旧制度审判

俄国农奴制改革对近代化进程影响

俄国农奴制改革对近代化进程影响

局限:不彻底性 掠夺性 欺骗性 (1)俄国在经济、政治方面保留有大量封建残余。 (2)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阻碍了资本 主义发展。 (3)实际权力为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掌握,仍然 是沙皇君主专制。 落后的政治体制严重地阻挠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 发展。 俄国的社会矛盾仍然尖锐,整体实力仍然落后于其 他欧美国家。
评价 1861 农奴制改革:
性质: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领导的自上而下资 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 探讨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1 经济近代化: 农奴获得自由,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 巨额份地赎金, 为资本主业提供原料, 有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 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转变,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 政治近代化: 司法改革,促进了法制化发展; 地方自治改革,促进了民主化发展。 推动了俄国由沙皇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转 变。 3 思想近代化: 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资本主义农业与封建农业的比较 劳动 对象 封建 农业
小块 土地
生产 工具
简单 农具
劳动 者
农奴
产品 分配
自给 自足
资本 规模化 机械化 雇佣 进入 主义 生产 生产 劳动力 市场 农业
⑵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①原因:a、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和扩大的市 原因: 场; 沙皇政府的扶植; b、沙皇政府的扶植; 两次工业革命的交叉进行。 c、两次工业革命的交叉进行。 表现: 19世纪后期 世纪后期, ②表现:a、19世纪后期,主要工业部门完 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传统工业部门产量大幅增加, b、传统工业部门产量大幅增加, 新的工业部门迅速崛起; 新的工业部门迅速崛起; 新型交通工具作用重要。 C、新型交通工具作用重要。
他呼喊: 他呼喊:“是什么 使这些无耻之徒反对 我呢? 我呢?为什么他们像 追猎野兽一样追捕我 呢?” 1881年 1881年3月,亚 历山大二世在圣 彼得堡街头被投 掷的炸弹炸死
问题: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刺杀亚历山大二世呢? 问题: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刺杀亚历山大二世呢?
第3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温故而知新
1814年 1814年,以俄国为首的反法联 军打败了拿破仑,沙皇亚历山大 军打败了拿破仑, 解放者” 一世以 “解放者”的身份进入 巴黎。四十年后, 巴黎。四十年后,俄国却在克里 米亚战争中惨败,向英、 米亚战争中惨败,向英、法和土 亚历山大二世 耳其俯首,大国的颜面尽失,国 耳其俯首,大国的颜面尽失, 内亦是农民起义不断,动荡不安。 内亦是农民起义不断,动荡不安。 (1818-1881) )
⑶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存在的 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存在的 问题: 问题: ①总体水平仍然低于美国和西欧 国家 ②对外国资本依赖严重 ③发展很不平衡

俄国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俄国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改革后俄国的历史任务
推翻沙皇专制
消除农奴制残余
俄国还面临着民主革命的任务
(反封建)
1905年革命爆发
为什么俄国进行了改革后最终还是走向了革命?
(1)政治上:沙皇专制制度仍然统治着俄国。 (2)经济上:大土地所有制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农民生 活困苦,国内市场狭小,所有这些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 一步发展, (3)阶级关系上: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 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沙皇专制的矛盾交织在一起, 最终酿成了1905年革命。 [特别提醒]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自上而 下的改革,虽然废除了农奴制度,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 余。所以,农奴制改革一方面促进了俄国近代化的发展, 但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近代化的发展。
为什么推行了改革,俄国最终还是走向了革 命呢?
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如何理解?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保留的封建残余成为1905 年革命直接反对的目标。(沙皇专制制度,农奴 制残余)
②1861年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 道路(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无产阶级壮大, 成为最具革命性的阶级),从而为1905年革命 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基础
小结:1861年俄国农奴制度的改革
背景: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方法:自上而下进行。 性质:封建地主阶级主持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局限性:改革不彻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 作用: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推进了俄国 近代化的进程,新的思想和新的社会力量不断的壮大。
课后探究:
➢是指西欧资产阶级思想和统治制度 ➢说明改革不彻底,带有明显局限性,改革后仍 然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权力至高无上, 任何对沙皇专制的挑战都要受到惩罚

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A、俄国为扩大势力,攫取土地和转移国内矛盾 在克里米亚战争 B、俄行动侵犯了英法在奥斯曼帝国的利益
(3)性质:
俄国与英法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对 于土耳其来说则是自卫性质的反侵略战争
阅读一段材料,总结克里米亚战争的实质
恩格斯在谈到这次战争时写道: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 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 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 “二一九法令”(1861年3月3日)
政治上: 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
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经济上: 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 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 (赎买土地) 组织上: 加强村社制度,几个村社组成一个乡,
隶属调停吏管理
时间安排: 赎买前另设两年过渡期
如何评价“二一九法令”?
(1)原因
中俄国军队惨遭 答案提示: (2)经过及结果 直接原因:俄国军队装备落后,弹药粮食供应不 失败的原因有哪 足,作战准备不充分,军心不齐; 经过: 俄 VS 英、法、土 些? 间接原因:战争期间国内农民运动高涨,威胁俄 结果:俄军战败, 1856年签订《巴黎和约》 国后方,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在经济上、军事上 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的英、法等西欧国家。
(3)性质:
俄国与英法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对 于土耳其来说则是自卫性质的反侵略战争
实质:
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同发达的资本主 义国家间的战争
(4)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的影响
A、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B、国内阶级矛盾进一步加剧 C、推动俄国六七十年代改革
结论4: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归纳整理结论·
进步性: 在改革中农民为获得份地要交纳赎金,农 民向地主交付现金后,实际上就结束了彼此之 间的封建生产关系,使封建经济转入商品货币 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这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 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通 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 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 重要意义。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什么是近代化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什么是近代化

•平民知识分子:形成民粹派,主张革命推翻沙皇
专制统治
•沙皇遇刺:新沙皇中止改革措施,进一步加强专制,
促使革命形势走向成熟
观看P100漫画 思考:“文明火炬”是指什么? “到西伯利亚去”又说明了什么?
1.是指西欧资产阶级思想和政治制度。 2.说明改革不彻底,带有明显局限性。 改革后俄国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权力至 高无上,任何对沙皇专制的挑战都要受到惩罚。
矛盾: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 既防止农 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 原因: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决定
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 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 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象政府履行义务起见, 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 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 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 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2)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 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还受地主控制; 完全自由的农民则完全摆脱了地主的控制,且拥有私产。 (3)材料三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 不符合实际。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存在。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1860年
企业
(数)
工人数
(人)
产值(千卢
布)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论析俄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论析俄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论析俄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就人类历史意义上的近代化进程而言,它是由工业化引起的,以经济近代化为核心的涉及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形态、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一系列的历史性变化,使整个社会摆脱中世纪的封建形态而资本主义化的过程。

纵观各国的近代化,都经历了长期的历史过程,具有各自不同的方式和特征。

本文拟对俄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进行综合考察,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评价。

一就俄国近代化的进程而言,它是落后国家通过广泛的社会改革,吸取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文化的基础上最终完成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彼得一世无疑是俄国近代化的先驱。

为便于考察,我们从17世纪的俄国开始。

公元17世纪,当西欧开始向近代社会大步迈进的时候,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处于传统的中世纪状态,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都比西欧落后。

由于农奴制的严重束缚,俄国工商业的发展十分缓慢,沙皇的权力和国家实力由于国家制度的腐败混乱而严重消弱。

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和市民骚动给封建制以沉重的打击,与此同时,由于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落后的俄国正日益被卷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虽有有限的发展,但与当时先进的西欧相比,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无法与之竞1/ 7争,军事力量也无优势,面对这种情况,地主商人纷纷要求富国强兵,为获得更多的土地和更大的市场创造条件,在这种背景下,深切了解俄国国际地位和人民需要的彼得一世登上了历史舞台,为使俄国赶上西欧,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走上近代化之路,彼得一世依靠在当时代表进步倾向的中小地主和新兴商人阶级,吸收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文化,推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改革。

军事上,变募兵制为征兵制,创建了俄国历史上第一支海军—波罗的海舰队,改进军事装备,举办军事学校,积极兴办军火工场,使俄国跻身于欧洲军事强国之列;经济上,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大力兴办手工工场,发展出口商品生产,鼓励对外贸易,重视吸取国外先进技术,首开俄国工业之先河;政治上,严厉打击大贵族势力,废除数十个中世纪式的政府部门,设参政院、行政院等10多个新的中央机构,废除世袭制,打破门第资历限制,量才使用,按功晋升。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讲义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讲义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讲义在世界近代历史的长河中,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无疑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它不仅改变了俄国的社会结构,还对俄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要理解农奴制改革与俄国近代化的关系,首先得清楚俄国农奴制存在的问题。

在农奴制下,农奴们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过着极其贫困和悲惨的生活。

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只是贵族地主的私有财产。

而地主们则凭借对农奴的控制,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却不思进取,缺乏对农业生产的改进和投资。

这种落后的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使得俄国在工业、农业等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

19 世纪中叶,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让国内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这场战争暴露了俄国军事和经济上的弱点,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农奴制的腐朽和落后。

在这种背景下,亚历山大二世于 1861 年推行了农奴制改革。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和居住地点;地主不能再随意买卖和交换农奴;农奴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

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后,能够自由地选择职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同时,农民获得土地后,有了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一些农民开始采用新的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业产量。

这些都为俄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原料和市场。

在工业方面,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工业的近代化进程。

改革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工业发展的政策,如提供贷款、引进技术等。

同时,外国资本也开始大量涌入俄国,投资建厂。

这使得俄国的工业生产迅速增长,工厂数量不断增加,工业门类逐渐齐全。

特别是在纺织、钢铁、煤炭等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农奴制改革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首先,农奴在获得自由和土地的过程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他们为了赎买土地,往往背负了巨额的债务,这使得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贫困。

其次,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大部分土地仍然掌握在地主手中。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讲义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讲义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讲义在世界近代史上,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场改革不仅改变了俄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也对其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俄国的农奴制由来已久,这种封建制度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农奴们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遭受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在工业革命的浪潮冲击下,俄国的农奴制显得越发腐朽和落后,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

19 世纪中叶,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和落后。

战争的失败让俄国意识到,要想在国际舞台上立足,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于是,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就是著名的农奴制改革。

农奴制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这使得大量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同时,农奴获得自由后,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和居住地,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和城市化进程。

在经济方面,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改革后,农民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虽然这些土地不足以维持生计,但为农民发展家庭手工业和商品农业创造了条件。

许多农民为了增加收入,开始从事副业生产,将农产品投入市场,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此外,改革还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原料。

一些富裕农民开始投资工业,兴办工厂,成为新兴的资产阶级。

然而,农奴制改革也存在着局限性。

首先,改革是由沙皇政府主导的,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彻底解放农民。

农民在获得土地的过程中,需要支付高额的赎金,这使得很多农民陷入贫困。

其次,改革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本质,大部分土地仍然掌握在地主手中,农民土地不足的问题依然严重。

再者,改革后的农民虽然获得了人身自由,但在政治上仍然处于无权地位,受到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

尽管农奴制改革存在诸多局限性,但它在俄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

在政治方面,改革推动了俄国政治制度的变革。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讲义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讲义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讲义在俄国的历史长河中,农奴制改革无疑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它不仅改变了俄国社会的基本结构,还对俄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奴制是俄国长期存在的一种封建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农奴们没有人身自由,被束缚在土地上,遭受着封建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这种落后的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9 世纪中叶,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和落后。

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运动风起云涌,社会危机不断加深。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进行农奴制改革,以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

1861 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选择职业和居住地;农奴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但份地的价格远远高于其实际价值,这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种变相掠夺;为了管理农民,还建立了村社制度。

农奴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首先,在经济方面,农奴制的废除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

获得人身自由的农民开始涌入城市,成为工厂的工人,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同时,农民购买力的提高也扩大了国内市场,为工业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在政治方面,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政治制度的改革。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参与政治,推动了俄国政治制度的变革。

1905 年革命和 1917 年二月革命的爆发,都与俄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诉求密切相关。

然而,农奴制改革也存在着许多局限性。

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大部分土地仍然掌握在地主手中,农民所获得的份地不仅面积小,而且质量差。

同时,村社制度的存在也限制了农民的自由和发展,使得农民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仍然处于依附地位。

在文化教育方面,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开始重视教育的发展,逐步建立起了近代教育体系。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讲义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讲义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讲义在俄国的历史长河中,农奴制改革无疑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它不仅改变了俄国千百年以来的社会结构,更推动了俄国向近代化的迈进。

农奴制曾是俄国封建时代的基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制度逐渐成为了俄国发展的巨大阻碍。

农奴们在封建领主的压迫下,过着极度贫困和没有自由的生活。

他们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劳动成果大部分被领主剥夺,生活毫无希望。

这种残酷的剥削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也阻碍了工业的兴起。

19 世纪中叶,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让其国内的矛盾和问题彻底暴露无遗。

俄国意识到,要想在国际舞台上立足,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于是,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新篇章。

农奴制改革在经济方面带来了显著的变化。

改革使得大量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他们可以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寻找工作。

这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过去,由于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工业劳动力严重短缺,制约了工业的扩张。

而现在,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涌入城市,促进了工厂的兴起和工业生产的扩大。

同时,农奴在获得解放时,也得到了一定数量的土地,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业的进步为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和粮食,形成了良性的经济循环。

在政治领域,农奴制改革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奴的解放意味着一部分民众获得了一定的权利和自由,他们开始对政治有了更多的诉求。

这促使俄国的政治体制逐渐向更加民主和开放的方向发展。

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逐渐崛起,他们要求参与政治,争取自身的利益。

这股力量的壮大,推动了俄国政治制度的改革,为后来的政治变革奠定了基础。

社会结构方面,农奴制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封建等级制度。

过去,农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没有任何社会地位。

改革后,他们获得了自由和一定的财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同时,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也逐渐形成,社会结构变得更加多元化。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讲义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讲义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讲义在世界近代史上,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

这次改革不仅对俄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更是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19 世纪中叶,俄国的农奴制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农奴们在封建领主的压迫下,生活困苦,劳动积极性低下。

而此时,西欧国家已经经历了工业革命,经济迅速发展,俄国在经济和军事上逐渐落后。

为了摆脱困境,俄国不得不进行改革。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财产和劳动力;农奴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但价格远远高于实际价值。

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的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改革后,大量的农奴成为自由劳动力,进入工厂工作,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同时,农奴获得份地后,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增加,农业生产技术也有所改进。

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俄国的商品经济逐渐活跃,国内市场不断扩大。

在政治方面,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政治制度的变革。

改革后,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开始觉醒,他们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利。

这促使俄国的政治体制逐渐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君主专制制度受到一定的冲击。

社会方面,农奴制改革打破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教育得到了一定的普及,文化水平有所提高,社会观念逐渐开放。

然而,农奴制改革也存在着诸多局限性。

首先,农奴为了获得份地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生活依然贫困。

其次,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地主阶级仍然掌握着大部分土地和政治权力,这制约了俄国近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尽管如此,农奴制改革仍然是俄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为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使俄国逐渐跟上了世界发展的潮流。

在工业发展方面,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建立了许多新的工厂和企业。

由于有了自由劳动力,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尤其是在纺织、冶金、采矿等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专题: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

专题: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

脱离群众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 倒幕派(中下级武士、新兴地 量小,依靠没有实 主等联合力量强大 ) 建立倒幕 领导力量 权的皇帝,顽固派 基地,武装倒幕 力量强大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项目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 掌握实权,守旧势力强 大,变法诏书无法贯彻
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建 改革进程 立新政权后实行改革、 新政策能够得到贯彻 明治政府发布一系列除 具体措施 旧布新的改革措施并大 力推行
(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 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 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
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俄国与
西方国家的差距,变革愿望日益强烈。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3.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是什么?
光绪帝颁布一系列变法 诏书,各地阳奉阴违 戊戌变法
明治维新 发生在19世纪自由资 本主义时期,西方对 国际环 中国入侵和中国人民 境 的反抗,客观上为日 本提供了较为有利的 国际环境
项目
发生在19世纪末向帝国主义过 渡阶段,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 帝国主义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 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 境对中国不利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局限性
①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形成了带有 浓厚封建色彩的近代天皇制.
②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
给他国特别是亚洲邻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栏目 导引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5.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1)内因 ①直接原因是幕藩体制的腐败。在幕藩体制下,内部 等级森严,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下层武士日益贫困, 这些都发展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强大动力。 ②决定性的原因是封建社会内部离心力量日益强大。 ③根本原因是执行了符合国情和时代潮流的政策,顺 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故改革取得了成功。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结果怎么样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结果怎么样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结果怎么样俄国农奴制改革结果总体来说是积极正面的,首先是对俄国来说,俄国开始迈入了资本主义国家行列,但是封建残余的影响,改革并不彻底,存在很多隐患。

再者,可以看到,俄国农奴制改革并没有改变其政权性质,仍然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阶级实质,土地所有者性质没有改变,最终也没有使得农民真正的得到土地,受益的还是土地所有者。

其次,因为改革中对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的解除,成为自由自身的农民便成为自有劳动力,促进了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俄国资产阶级的开端。

在农业上,之前俄国粮食产量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但是改革之后的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生产产量也得到提高,农民的分化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部分农民脱离土地,被迫来到城市,成为工厂工人,从事工业生产。

在工业方面,最大的表现就是钢铁和织布业的发展,工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得到满足。

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俄国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提高了国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尽管如此,还是要看到,其改革是不彻底的,专制制度性质并没有改变,广大民众的权利和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近代化的历程依然任重道远。

这就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结果。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俄国农奴制的法令,正式宣布了俄国农奴制社会的终结。

俄国农奴制改革内容规定了农奴有人身自由的权利,并且有权合法拥有动产和不动产;农民能够担任公职和工商业;买卖农奴的行为被禁止。

地主对农奴的生活不得干涉;土地虽然仍然归属地主所有,但是农奴可以出钱向地址赎买,以此得到一定数量的分地;农民依然归村社统一管理。

俄国农奴制改革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治:鼓励地方自治,建立地方自治机构。

俄国于1864年颁布并实行《省,县,地方机构法令》,依据这个法令,俄国大部分地区纷纷建立了自治会议及其行政机关。

司法:改革将旧的等级审判制度统统废除,并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对于一般的案件将实行公开审判。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是什么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是什么俄国农奴制改革又称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社会改革。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它是对农民的一场掠夺(1)1861年改革,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2)废除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其发展的步伐(3)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城市人口的普遍增加,对商品粮的需求量迅速增加。

十九世纪四十.五十年代,俄国粮食的平均产量为2亿5千万俄担,其中在国外销售的商品粮食为5千万俄担,占产量的20%。

这就有力地刺激了商品粮的生产。

列宁指出:“地主为出卖而生产粮食(这种生产在农奴制后期特别发达),这是旧制度崩溃的先声。

”但是,俄国粮食的生产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越来越多的地主开始采用机器,改良耕作制度和使用雇佣劳动。

不过,在俄国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绝大部分地主是采用增加劳役租和提高代役租的办法,扩大自己的经济收入。

在土壤肥沃、工业不甚发达的黑土各省和白俄罗斯,地主主要是靠缩减农民份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经济收入。

在这里,十九世纪上半叶,地主的土地扩大了2~3倍,而农民的份地平均缩减了1/3和2/3,由每人7俄亩减至3.2俄亩。

随着地主耕地面积的扩大,劳役租加强了,劳役日也由每星期3天增加到4天.5天,甚至6天。

在俄国工业较发达的非黑土地带省份,地主主要是把农民的劳役租转变为代役租,并且日益提高代役租的数目。

到五十年代末,在工业区每人一年所缴纳的代役租更是大幅度提高。

承受着如此重压的农民,为了交付代役租便不得不离乡背井,到城市或遥远的地区受雇于手工工场或从事手工业和商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一反三:
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 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活单调、习俗粗陋
活健康、文明、多元化
近代化的主要内容
经济近代化:工业化、市场化

政治近代化:民主化、法制化
代 化
思想近代化:理性化、科学化
生活近代化:城市化、习俗变革
近代化(现代化)主要模式
世界现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具有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实现现代化社 会的基本模式。
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 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举一反三:
16—19世纪中期,哪些历史事件使英国逐步 发展成为一个近代化的国家?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 工业革命
举一反三:
中国近现代史上,哪些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经 济工业化的发展?
洋务运动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五计划 改革开放、有特色社会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用从近代化史观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
(3)思想:西方启蒙思想传入俄国,产生了 民主革命新思想。
(4)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 立了西式军事管理体制。
(5)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 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局限性:①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严重阻碍资本主义
的进一步发展;②形成形成以军事封建性为特征的 帝国主义,具有强烈的侵略性和扩张性。
认识近代化的内容特征
——传统社会与近代社会的比较
比较项目
传统社会
社会形态 奴隶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封建社会
经济部门 农业
生产技术 铁犁牛耕、手工劳动
生产组织 家庭生产、手工工场
生产目的 自给自足
经济属性 自然经济
近代(现代)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工业 机器大生产 工厂 市场交换 商品经济(市场经济)
认识近代化的内容特征
学以致用: ★用近代化史观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的近代化:指俄国由封建农奴 制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它 启动于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具 体表现在:
★用从近代化史观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
(1)经济工业化: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俄国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基本完成了 工业革命。
(2)政治民主化: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改 革政治和司法体制,使俄国出现了一些民主化 气息,开始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 制转变。
近代化的主要内容
近代化的具体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即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 经济等;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即从人 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思想文化上的 理性化、科学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即生 活方式、习俗的变革、城市化。现代化是一 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 和政治的民主化。
权利)
义务对等)
认识近代化的内容特征
——传统社会与近代社会的比较
比较项目
传统社会
近代(现代)社会
思想文化 等级观念、宗教迷信 军事管理 冷兵器作战
理性化(自由平等民主)、 科学化(科学精神)
热兵器作战
学校教育 控制思想,培养官僚、奴 张扬个性,培养人才 才
社会生活 聚居乡村、生活贫困、生 城市化、福利化、社会生
近代化史观的解读和应用
扶绥中学 邓超权
近代化的概念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它是指人类社会从 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 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 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 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 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 维方式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近代化(现代化)主要途径
(1)原发型,即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 自发转变,如西欧和北美资本主义国家。
(2)外部刺激型,即在外部因素的刺激 的回应和学习下开始的,如:日本和亚 非拉国家。
近代化(现代化)主要特点
走什么道路是历史的选择,由本国 国情决定。因此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发展 模式和途径,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举一反三:
中国近现代史上,哪些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政 治民主化的发展?
戊戌变法 清末预备立宪 辛亥革命 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举一反三:
中国近代史上,思想领域出现了哪些进步的思 想?
林、魏: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的新思想 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早期维新思想和康梁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马克思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
——传统社会与近代社会的比较
比较项目
传统社会
近代(现代)社会
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自由主义
政治体制 贵族政治、君主专制
法律制度 法律维护贵族/地主/君主 利益(人治)
外交政策 闭关锁国
民主制度 (代议制、三权分立)
法律维护广大人民利益 (法治)
对外开放、殖民扩张
人民身份 臣民(受奴役、有义务无 公民(人身自由、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