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_直过民族_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合集下载

云南练习题

云南练习题

云南练习题一、地理知识1. 云南省位于中国的哪个地理区域?2. 云南省的行政中心是哪个城市?3. 云南省有哪些主要河流?4. 云南省的气候类型主要有哪几种?5. 云南省的著名旅游景点有哪些?二、历史文化1. 云南省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哪些?2. 云南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3. 云南省的民间传统节日有哪些?4. 云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5. 云南省的古建筑代表作是什么?三、生物多样性1. 云南省被誉为“植物王国”,请列举三种典型的植物。

2. 云南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哪些?3. 云南省的珍稀动物有哪些?4. 云南省的生态系统类型有哪些?5. 云南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有哪些?四、经济发展1. 云南省的支柱产业是什么?2. 云南省的矿产资源有哪些?3. 云南省的农业特色产品有哪些?4. 云南省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如何?5. 云南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哪些亮点?五、社会事业1. 云南省的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如何?2. 云南省的医疗卫生条件有哪些改善?3. 云南省的交通运输网络建设有哪些成果?4. 云南省的民生保障措施有哪些?5. 云南省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哪些成效?六、时政热点1. 云南省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哪些成果?2. 云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3. 云南省如何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4. 云南省在疫情防控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5. 云南省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七、语文知识1. 请写出一句描述云南美景的古诗词。

2. 云南省的民间故事有哪些?3. 云南省的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有哪些?5. 请列举三种云南省的特产美食。

八、数学知识1. 如果从昆明到丽江的直线距离是500公里,一辆汽车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需要多长时间到达?2. 云南省的面积约为39.4万平方公里,如果将其划分为若干个边长为10公里的正方形,大约可以划分多少个正方形?4. 云南省某中学的学生人数是老师人数的6倍,如果学生人数增加20%,老师人数不变,新的学生人数是老师人数的几倍?5. 一家农户种植了苹果、梨和桃子三种水果,其中苹果树占1/3,梨树占1/4,求桃树所占的比例。

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的通知

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的通知

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11.16•【字号】文政办发〔2020〕121号•【施行日期】2020.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其他规定正文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的通知各县(市)人民政府,文山百色跨省经济合作园区管委会,州直各委、办、局:为深入学习贯彻《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加快构建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格局,提升全州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促进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结合我州实际,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加强学习,深刻领会。

《条例》是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首部全面、综合、系统的地方性法规,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部署、重要主张体现为法规规定,通过立法的方式回答了为什么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怎样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实践问题。

《条例》的出台对于统筹全省生态文明领域制度创新和法治建设,提升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对于推动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加快构建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县(市)、各部门要把学习《条例》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迅速掀起学习贯彻《条例》热潮。

要把学习实施《条例》与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起来,与贯彻实施环保法、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结合起来,与贯彻实施《中共文山州委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努力建成石漠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实施意见》结合起来,强化学习,深刻领会《条例》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精神实质。

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系统了解和掌握《条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为《条例》的实施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4.14•【字号】云政办发〔2022〕25号•【施行日期】2022.04.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云南省“十四五”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4月14日云南省“十四五”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与环境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机遇挑战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推动滇中崛起第一节建设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第二节打造高品质昆明都市圈第三节推动滇中城市群发展第四章推动沿边开放第一节实施强边固防工程第三节打造沿边开放新格局第四节提升边境发展内生动力第五章推动滇东北开发第一节构建迭代产业体系第二节打造滇川黔省际中心城市第三节强化人力资源开发第四节深化区域开放合作第六章推动滇西一体化第一节高水平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核心区第二节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样板第三节推动涉藏州县高质量发展第七章推动特殊类型地区振兴第一节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第二节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第三节促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第四节推进生态退化地区综合治理第五节推动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第六节支持老工业城市振兴发展第八章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支撑体系第一节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第二节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第三节提升基础设施通达水平第四节提高人民生活保障水平第五节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第九章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第一节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第二节健全区域协调统筹机制第三节深化合作互助机制第四节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第五节创新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第六节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机制第十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第三节强化监测评估第四节完善分类考核体系前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省省情试题及答案

云南省省情试题及答案

云南省省情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云南省位于中国哪个地理区域?A. 东北地区B. 西南地区C. 西北地区D. 东南地区答案:B2. 云南省的简称是什么?A. 云B. 滇C. 贵D. 川答案:B3. 云南省的省会是哪个城市?A. 昆明B. 贵阳C. 成都D. 南宁答案:A4. 下列哪座山不属于云南省?A. 玉龙雪山B. 梅里雪山C. 峨眉山D. 苍山答案:C5. 云南省的气候类型主要是什么?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高原山地气候D. 热带雨林气候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云南省的少数民族包括哪些?(多选)A. 傣族B. 彝族C. 汉族D. 白族答案:A B D7. 云南省的著名旅游景点包括哪些?(多选)A. 丽江古城B. 大理古城C. 石林D. 故宫答案:A B C8. 云南省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多选)A. 茶叶B. 橡胶C. 咖啡D. 烟草答案:A C D三、填空题9. 云南省是中国的______大省,以______和______闻名。

答案:西南;生物多样性;民族文化多样性10. 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与______个国家接壤。

答案:三个四、简答题11. 简述云南省的地理位置特点。

答案: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的结合部,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

云南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多样,拥有高原、山地、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

12. 云南省的民族文化特点是什么?答案: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

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特色。

云南省的民族音乐、舞蹈、服饰、建筑、节庆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五、论述题13. 论述云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和挑战。

答案:云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云南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方面,云南省通过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保护了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云南省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发展生态旅游和绿色产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23年5月27日云南省直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

2023年5月27日云南省直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

2023年5月27日云南省直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2023年5月27日云南省直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云南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

(√)解析:云南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属于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

2. 云南省的省会是昆明市。

(√)解析:云南省的省会是昆明市,是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3. 云南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南边缘。

(×)解析:云南地处喜马拉雅山脉的西南边缘,是我国的西南边陲省份。

4. 云南省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解析:云南省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5. 云南省有世界文化遗产——大理古城。

(√)解析:云南省有世界文化遗产——大理古城,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6. 云南省以茶叶产业闻名。

(√)解析:云南省以茶叶产业闻名,是我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

7. 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花卉生产基地之一。

(√)解析:云南省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被誉为“植物王国”,是我国重要的花卉生产基地之一。

8. 云南省有着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

(√)解析:云南省有着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民族分布最广泛的省份之一。

9. 云南省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解析:云南省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被誉为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10. 云南省的最高峰是横断山主峰。

(√)解析:云南省最高峰为横断山主峰,海拔达6740米。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 云南省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解析:云南省有丽江古城、大理古城、石林、腾冲、香格里拉、玉龙雪山等著名旅游景点。

2. 云南省的气候特点是什么?解析:云南省的气候特点是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如春,温暖湿润。

3. 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解析: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有彝族、壮族、白族、哈尼族、傣族、藏族、纳西族等。

4. 云南省有哪些特色产业?解析:云南省有茶叶产业、花卉产业、矿产资源开发等特色产业。

生态文明建设的产权制度创新——以云南省为例

生态文明建设的产权制度创新——以云南省为例
产权 没 有 明晰 的情 况 下 , 有 的 企 业 和 个 人 都 有 使 所 用 生 态 资 源 的 自 由 。这 造 成 的 结 果 是 能 够 产 生 正 外 部 性 的 生 态 资 源 ( 树 木 、 坪 、 境 基 础 设 施 如 草 环
云南地处 中国 西南边 陲 , 态 环境 多样 性 、 生 生
南生 态文明建设 中产权制 度创 新的 需求诱 致 以及 产权 制度缺 失对 云 南生 态文明建设 主体行 为 的影响 , 当认 为 , 新产权 制度 是推进 云 南生 态文 明建设 的路 径 选择 。 应 创 关键词 : 态文 明建设 ; 生 产权 制度 ; 创新 ; 径 选择 路 中图分 类号 : 2 5 文 献标识 码 : F0 A 文章 编号 :0 4 6 5 2 1 ) 4 0 6 4 1 0 —1 0 ( 0 0 0 —0 5 —0 地资源名义上属 于全 民所有或集体所 有 , 但在 生态
唯 ・ 经济探讨/00 4 21 ・
生态文明建设的产权制度创新
— —
以云 南省 为 例
梁 爱 文
( 宏 师 范 高 等专 科 学校 法 政 系 , 南 潞 西 6 8 0 ) 德 云 7 4 0
摘 要 : 于缺 乏 合 理 促 进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的 产 权 制 度 , 南 的 生 态 环 境 不 断 恶化 。研 究 云 由 云
作 者 简 介 :梁 爱 文 (9 4 ) 男 , 南 娄 底 人 , 宏 师 范 高 等 专科 学校 讲 师 , 读 经 济 学 博 士 , 要 研 究 方 向为 新 制度 经 17一 , 湖 德 在 主 济 学和 宏 观 经 济 学 。
5 6
一 ・ 踅 经济探讨/ 00・ 21 4
物多样性 和民族 文化多样性并 存 , 是其 的突 出特 征

云南省省情试题及答案

云南省省情试题及答案

云南省省情试题及答案### 云南省省情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云南省位于中国的哪个地理方位?A. 东部B. 西部C. 南部D. 北部答案:B2. 云南省的省会是以下哪座城市?A. 昆明B. 贵阳C. 成都D. 拉萨答案:A3. 云南省被誉为“植物王国”,其主要原因是什么?A. 地理位置独特B. 气候多样C. 历史悠久D. 人口众多答案:B4. 以下哪个民族是云南省的主要民族?A. 汉族B. 彝族C. 傣族D. 壮族答案:B5. 云南省的“三江并流”是指哪三条江?A. 长江、黄河、珠江B. 澜沧江、怒江、金沙江C. 珠江、红河、澜沧江D. 黄河、长江、澜沧江答案:B#### 二、填空题6. 云南省的简称是______。

答案:云或滇7. 云南省的省花是______。

答案:山茶花8. 云南省的省树是______。

答案:云南松9. 云南省的省石是______。

答案:大理石10. 云南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

答案:亚热带季风气候#### 三、简答题11. 简述云南省的地理位置特点。

答案: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东邻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北接四川省,西北紧依西藏自治区。

云南省地处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宝库。

12. 云南省的民族文化特色有哪些?答案: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之一,拥有26个少数民族,各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这些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云南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13. 云南省的旅游资源有哪些?答案:云南省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而闻名,旅游资源包括丽江古城、大理古城、玉龙雪山、石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 四、论述题14. 论述云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和贡献。

答案:云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云南省积极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云南直过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决战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云南直过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决战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云南直过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决战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云南直过民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地理环境复杂,资源匮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在脱贫攻坚决战期,云南直过民族地区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有效解决。

云南直过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较差,地处高海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这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对策是加强土地整治和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收入。

还可以加大对农技推广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产值和农产品质量,从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云南直过民族地区交通不便,交通基础设施薄弱,这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对策是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修建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提升交通运输能力,加快区域内外的货物和人员流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进行。

云南直过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较低,教育资源不足。

这导致了人才匮乏,造成了劳动力素质不高,从而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对策是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力度,改善教育设施和教学条件,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和支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业成绩,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云南直过民族地区还存在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策是加大对环保和资源节约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治理环境污染,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云南直过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还需要加大对一些特殊群体的帮扶力度,比如对残疾人、孤儿、老人等特殊群体的救助和关爱。

这不仅是社会责任,更是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需要。

对策是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和帮扶力度,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扶贫政策,打破特殊群体的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障碍,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帮助和保障。

云南直过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决战期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只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加大对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支持力度,相信一定能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让当地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全纳教育视角下云南“直过民族”地区教育扶贫体系的构建

全纳教育视角下云南“直过民族”地区教育扶贫体系的构建

全纳教育视角下云南“直过民族”地区教育扶贫体系的构建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边疆省份。

有着独特文化传统和艰苦生活条件的“直过”民族地区一直是云南省扶贫工作的重点之一。

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直过”民族地区来说尤为重要。

在全纳教育的视角下,如何构建一个符合“直过”民族地区实际的教育扶贫体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背景介绍“直过”民族是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的怒江、迪庆、临沧等地。

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教育资源匮乏,很多孩子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甚至有辍学的情况发生。

教育扶贫在“直过”民族地区显得尤为重要。

二、全纳教育视角下教育扶贫的意义全纳教育,即包容教育,是一种关注并尊重每个学生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

在“直过”民族地区,由于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的特殊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全纳教育理念更适合这一地区的教育实践。

教育扶贫工作如果能够以全纳教育为理念,将更好地满足“直过”民族地区学生的教育需求,推动教育公平发展。

三、构建全纳教育视角下的教育扶贫体系在全纳教育的视角下,为“直过”民族地区构建一个符合实际的教育扶贫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 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在“直过”民族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和社会环境的限制,很多孩子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

需要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平等地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

这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各界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2. 提供包容的学习环境在“直过”民族地区的学校,往往存在着对学生差异性的忽视和歧视现象。

需要在学校中创造一个包容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教师也需要接受全纳教育的理念,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和特长,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3. 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对于“直过”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和生活方式的特殊性,他们的学习需求也有所不同。

边疆治理视域下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发展问题研究

边疆治理视域下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发展问题研究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边疆治理视域下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发展问题研究张洁(云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办公室,云南昆明,650500)摘要:立足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独特的区位特点,结合边疆治理现代化背景,促进边境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目前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呈现边防稳固、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但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安全形势复杂等问题。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总结云南民族工作历史经验,针对当前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提出法治促稳定、产业兴发展、文化筑认同、社会安民生、党建领团结五大举措,持续推动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稳定发展。

关键词:边境;民族地区;稳定发展;路径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681(2020)06-048-007作者简介:张洁,云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办公室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医药文化。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云南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云南“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确保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云南得到坚决贯彻落实,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云南提出的新要求,是云南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行动指南訛。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越南、老挝接壤,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窗口和门户,也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

云南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在这条漫长的国境线上世居着25个少数民族,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边境问题相互交织,而这一区域也是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聚集区,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基于这样的区位特点和民族分布状况,促进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稳定发展,使边境地区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全国发展大局,奋力开创边疆治理新局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边疆治理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稳定发展“边疆治理”作为一个政治学概念,主要指“以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为实现边疆地区安全、稳定与发展,依法对边疆区域内的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和处置的活动及过程”②。

云南直过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决战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云南直过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决战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云南直过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决战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多民族地区,其中有着诸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这些地方人口较为集中,少数民族文化较为独特。

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艰苦,这些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的贫困地区。

为了解决贫困问题,云南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出台了一系列脱贫攻坚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决战脱贫攻坚期,依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问题分析1. 地理条件限制云南直过民族地区地理条件恶劣,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这些因素都给当地的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带来了困难。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怒江大峡谷深处,交通不便,导致物流不畅,阻碍了农产品的销售和经济的发展。

2. 产业结构单一直过民族地区的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而且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缺乏市场竞争力。

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直过民族地区的工业发展严重不足,缺乏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

3. 教育水平低由于地处偏远山区,直过民族地区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校舍设施简陋,学生的学习环境较为艰苦,这也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整体的教育水平较低。

4. 生态环境恶化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直过民族地区的部分地方存在着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如水土流失、滥伐滥砍等。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解决因地理条件限制而导致的交通不便问题,可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修建道路、桥梁,改善交通条件,推动物流畅通,推动当地产业的发展。

加强对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当地的生产力。

2. 扶持多元化产业发展可以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大对新型农业、旅游业、手工业等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当地农民转型升级,发展多元化产业,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3. 提高教育水平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当地学校的师资力量,改善学校设施条件,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

鼓励和引导优秀的教师到少数民族地区支教,提高当地教育质量。

考察云南三个定位主要内容

考察云南三个定位主要内容

考察云南三个定位主要内容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省份,也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一环。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云南也注重文化传承和保护,将自然、历史、文化融合,打造了三个定位:国际旅游目的地、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文明试验区。

国际旅游目的地是云南最重要的定位之一。

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遗址,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

云南旅游以“绿色、和谐、开放、创新”为旅游理念,注重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

边疆民族地区是云南的另一个定位。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拥有25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十分丰富。

云南政府致力于维护边境地区的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扶持和帮助。

生态文明试验区是云南最新的定位。

云南地处生态重要区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

云南政府积极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和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总之,云南三个定位的主要内容是注重旅游发展、民族团结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这些内容相互依存、互相促进,推动了云南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

- 1 -。

论云南“直过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特点

论云南“直过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特点
关键 词 “ 直过 民族” 生 态文 明 中图分类 号: 63 D 3 云 南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号 :090 9(090 .6.2 10.5 220)8 40 2
党 的十七 大报 告在 阐述 实现 全面 建设 小康社 会奋 斗 目标 的 少数 民族 总人 口 17 . 461 4万人 的 8 l . %~ 。“ 5 涉及 云南现 在 的怒
的道路, 地但 却是逐 步地过 渡到 社会 主义社 会 。 直接
之地, 数 “ 过 民族 ” 靠种 植业 、 多 直 依 畜牧业和 手 工业 为生 ,直 过 “ 民族 ” 对生态 环境 具有极 大 的依赖性 , 的好坏 关系 到“ 生态 直过 民 族” 的生存和 发 展。
第 三 , 南“ 云 直过 民族” 区还存在着 对生 态严重破 坏 的落 后 地 生产方 式 。 直 过 民族 ” “ 传统 落后 的生产 方式 , 使得 本 已恶劣封 闭 的环境 雪上 添霜 , 不利于 “ 直过 民族 ” 持续 发展 。 比如“ 过 民族 ” 直 地 区还存 在着对 生态破坏 较大 的刀耕火种 的生 产方式 和轮歇地 ,
的8 个州 市 、 4个县 、 7 民族) 直过 民族” 2 1个 。“ 非某单 一 民族的 巨大成绩。 但至今“ 直过民族” 地区仍多处于山高林密、 水流堑深
名称, 而是一 个 民族 的集 合体, 殊 的对 象 、 是特 特殊 的政 策和 特殊 的区位 制度 的产物 。 当时这些 民族 由于 阶级分化 不 明显 、 地 占 土 有 不集 中、 同程 度地 残存着 原始 社会 的生产 关系 。为此 , 不 云南 省委在深 入调查研 究 的基 础上 , 决定对 这类 地区采 取“ 接过 渡” 直 的方式 : 即不进行 土地 改革和阶 级划 分 , 团 结、 以“ 生产 、 步” 进 作 为长期 的工作方针 , 逐步 消除落 后因素 , 过农 业、 经 手工 业合作 化

云南近几年来的发展和成就

云南近几年来的发展和成就

云南近几年来的发展和成就云南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近几年来在经济、旅游、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成就。

本文将从云南的经济发展、旅游业的壮大、生态环保的努力等方面进行阐述。

云南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近年来,云南坚持以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为主线,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云南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云南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同时,云南还积极引进外资,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推动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云南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近年来,云南积极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注重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和旅游品牌。

云南的丽江、大理、昆明等旅游景点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游客人数持续增长。

同时,云南还积极参与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云南在生态环保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云南地处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云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云南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云南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积极推进减排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环境改善效果。

同时,云南还重视生态旅游的发展,注重保护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努力打造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品牌。

云南近几年来在经济、旅游、生态环保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成就。

云南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生态环保取得了显著成效。

云南正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云南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以云南省楚雄州紫溪彝寨为例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以云南省楚雄州紫溪彝寨为例

文 献标 识 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5 8 1 1 ( 2 0 1 3 ) 0 3 — 0 3 3 8 — 0 2
摘要 :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 然要求 对于我 国现今和未来 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 而少数 民族地区的生 态文明建设是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 内容。生 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与社会 人与 自 然的和谐相处, 以生态文明建设指导 少数 民族地
童 鲤
— —

郑 伟 曹权 玺 ( 桂林 电子 科技 大 学信 息 科技 学 院 广 西 桂林
_
5 4 1 0 0 4)
_
1 . 1 2 i
关 于 少 数 民 族 地 区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的 思 考
以云 南 省 楚 雄 州紫 溪 彝 寨 为例
中图分 类 号 : G 6 4
区社 会 发 展 , 是 少数 民族 地 区 实现 经 济 社 会 发展 历 史 性跨 越 的 必 由之路 , 它符 合 科 学发 展 观 的要 求 , 也 是 各 族 人 民的 共 同愿 望
和心声。
关 键词 : 少数 民族 地 区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 =
建设 生态文 明是建设具 有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的必 然选 择 , 少数 民族地 区由于经济 发展相对滞后 , 思想观念相对 闭塞 , 是全 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正如十八大 报告 中写道 : “ 建 教育落后 , 人才严重匮乏 , 科 技投入严重不足 , 劳动力素质不 高 , 设 生态文明 , 是关 系人 民福 祉 、 关乎 民族未来 的长远大计 。面对 地理条件 相对 恶劣 , 生态环境也 相对 脆弱 , 传 统发展模式基本上 资源约束趋紧 、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的严 峻形势 , 必须树 走 的是一条“ 先发展 、 后治理” 的路子 , 与此同时 , 其对新兴的农业 立尊重 自然 、 顺应 自然 、 保 护 自然 的生态文明理念 , 把生态文明建 科技 缺乏接纳和吸收的能力 , 仍 然依 赖于原有 的生产生 活方式 。 设 放在突出地位 , 融入经济建设 、 政治建设 、 文化建设 、 社会建 设 这些都制约着少数 民族地 区经济发展 。事实上, 少数 民族地 区要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22•【字号】云政发〔2021〕29号•【施行日期】2021.1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其他规定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现将《云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云南省人民政府2021年12月22日云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9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云政发〔2021〕4号),结合云南实际,明确“十四五”期间我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目标和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紧扣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着力打造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和国际化合作的科学素质建设生态,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着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滇战略、人才强省战略深入实施,为云南高质量发展和建成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云南简介介绍

云南简介介绍

年降水量大
气温差异明显
由于地势高差大,云南的气温差异明 显,不同海拔地区的温差可达数十度 。
云南的年降水量较大,雨水充沛,为 农业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02
历史背景
古代历史
史前文明
云南地区有着丰富的史前文明, 如元谋人、丽江人等,这些文明 为后来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奠定了
基础。
古代王朝
云南地区曾先后被纳入中原王朝 的版图,如秦朝、汉朝、唐朝等 ,这些王朝对云南地区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等教育
云南的高等教育发展较为迅速,目前拥有多所大学,涵盖了综合大 学、理工科大学、师范类大学等不同类型的学校。
教育资源
云南的教育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包括图书馆、实验室、体育设施等。 同时,云南还有一定的教育资助政策,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完成学业。
医疗状况
医疗卫生机构
云南拥有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这些 机构为居民提供了一系列的医疗服务。
地方政权
在中原王朝的影响下,云南地区 逐渐形成了多个地方政权,如南 诏、大理等,这些政权在云南地 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有着
重要的贡献。
近代历史
清朝统治
清朝时期,云南地区被纳入中央政府 的管辖范围,政治、经济和文化得到 了进一步的发展。
近代变革
随着近代中国的衰落,云南地区也面 临着外来侵略和内部动荡的局面,一 些有识之士开始探索救国之路,如蔡 锷领导的护国战争等。
04
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
01
02
03
04
昆明滇池
位于昆明市西南部,是云南省 最大的淡水湖,湖光山色美不
胜收。
丽江古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适度人口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适度人口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8

科研热词 适度人口 生态足迹 长株潭城市群 适度人口容量 转移支付 观念空间 粮食安全 稳定低生育水平 社区 畜牧业 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 生态承载力 甘肃省 潜在需求 消费 技术研发 扩大内需 微笑曲线 实在空间 失业保险制度 培育 农民工 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业现代化 内生增长 倒u型 人口负增长 人口目标 人口瓶颈 人口流动 人口控制 人口再分布 产业 主体功能区 中国农村 东西同降 sur
推荐指数 3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推荐指数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阿佤人民,再唱新歌

阿佤人民,再唱新歌

阿佤人民,再唱新歌作者:暂无来源:《民生周刊》 2019年第21期《民生周刊》记者王迪西盟佤族自治县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直过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谱写了“阿佤人民再唱新歌”的新篇章。

“村村寨寨嗨,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共产党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社会主义好嗨,架起幸福桥……”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唱出了一个跨越千年的民族—佤族的真实生活。

在新中国成立7 0周年大阅兵的现场,有一位来自云南西盟县少数民族地区“ 特殊”观礼者—岩克姆,在大阅兵之前,他刚刚领取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奖”。

之所以说岩克姆“特殊”,是因为在6 9 年前,他的外公拉勐作为佤族部落头人代表,受邀参加了19 5 0年国庆周年庆典,并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历经半个多世纪,祖孙俩先后受到相同的礼遇,但共和国早已历经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代表、拉勐后人,有幸见证新中国成立7 0 周年阅兵盛典,并代表西盟县领取这个奖项,我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现任西盟县政协党组副书记的岩克姆对《民生周刊》记者说。

对话翻开民族团结新篇章地处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

县内居住着佤族、拉祜族和傣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 4 . 6%,其中佤族人口占71. 5%。

因高山阻隔,千百年来,这个“住在山上”的民族一直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解放初期,西盟佤山各族人民过着刀耕火种、男猎女织和衣不遮体、食不果腹、饥一顿饱一顿的贫穷生活,生病只能靠“巴猜”祈求上天,住着破旧的茅草屋,走的是泥泞的羊肠小道……此外,由于遭受了历代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构筑了牢固的心理防线——轻易不离开自己的寨子,不相信外面的人,更不接受外人的进入。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让少数民族尽快融入祖国大家庭,19 5 0年,党中央邀请各少数民族代表到北京,参加国庆周年典礼。

当时,作为西盟佤族的头人,拉勐就接到了这个邀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卷 第2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19 No.2 2010年2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Feb. 201077文章编号:1008-8717(2010)02-0077-03云南“直过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彭 波(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临沧 677000)摘 要:云南“直过民族”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特殊的地区。

生态文明建设在云南“直过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揭示了云南“直过民族”地区的现状及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处理的几个重要问题,以期能对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云南“直过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必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一种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的提出,对全国各地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普遍意义。

云南“直过民族”地区作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最特殊的地区,在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云南“直过民族”的含义云南“直过民族”地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云南边疆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阶级分化不明显、土地占有不集中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通过长期有效的帮助,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地区。

这种过渡在云南成功地解决了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民族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

其中涉及景颇、傈僳、独龙、怒、德昂、佤、布朗、基诺族聚居区和部分拉祜、哈尼、瑶等民族居住的共66万余人聚居的地区(涉及现在行政区划的8个州市、24个县、17个民族)。

因此,“直过民族”非某单一民族的名称,而是一个民族的集合体,是特殊的对象、特殊的政策和特殊的区位制度的产物。

当时这些民族由于阶级分化不明显、土地占有不集中、不同程度地残存着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

为此,云南省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对这类地区采取“直接过渡”的方式:即不进行土地改革和阶级划分,以“团结、生产、进步”作为长期的工作方针,逐步消除落后因素,经过农业、手工业合作化的道路,直接地但却是逐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直过民族”和“直过民族”地区是一个生产关系或者政治学视野的范畴,而非某单一民族或某民族地区的称谓。

根据马克思社会形态划分理论,“直过民族”是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直到1949年仍然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和从原始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原始经济残余形态)与云南其他各民族一道同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而这些民族居住和生产生活的县、乡、村可称为“直过民族”地区。

二、云南“直过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云南“直过民族”地区多处于山地、半山地,对外较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加快“直过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求正确处理与生态环境关系问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云南“直过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对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云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牢固树立生态省意识,加快建设生态省”发展思路,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认真谋划、组织并协调好各方面工作,推动云南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截至2003年,‘直过区’涉及景颇、傈僳、独龙、怒、佤、布朗、基诺、德昂8个民族及部分拉祜、苗、瑶、布依、纳西、阿昌、哈尼、汉、彝、傣、白、藏等族,涉及20个民族及未定民族‘克木人’,共125.7万多人,占全省总人口4375.6万人的2.87%,占云南少收稿日期:2009-06-17本文为2008-2009年度云南省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课题名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初探——兼论临沧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彭波(1981—),男,汉族,四川眉山人,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教系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数民族总人口1476.14万人的8.51%”[1]。

“涉及云南现在的怒江、德宏、西双版纳、思茅、临沧、红河、丽江、保山8个州(市)的24个县(市)的山区,且大多属于边境沿线,涉及边境19个,占云南省边境县的76%”[2]。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直过民族”地区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仍发挥着重要影响。

占125.7万多人的“直过民族”生态意识的提高和“直过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强是对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贡献。

没有“直过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就没有整个云南生态省建设的推进。

第二,云南“直过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关系着“直过民族”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云南地处云贵高原,据统计,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4%,山间盆地仅占6%,云南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是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

对于“直过民族”地区而言,在党和国家正确的政策带动下,“直过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

但至今“直过民族”地区仍多处于山高林密、水流堑深之地,多数“直过民族”依靠种植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为生,“直过民族”对生态环境具有极大的依赖性,生态的好坏关系到“直过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第三,云南“直过民族”地区还存在着对生态严重破坏的落后生产方式。

“直过民族”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得本已恶劣封闭的环境雪上添霜,不利于“直过民族”持续发展。

比如“直过民族”地区还存在着对生态破坏较大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和轮歇地,“直到今天,在云南边地与老挝、越南、缅甸毗邻的半月型亚热带地区,仍然存在着一条绵延千里的刀耕火种地带,其面积约为1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有独龙、傈僳、怒、普米、景颇、德昂、佤、拉祜、哈尼、基诺、彝、苗、瑶等10多个民族的100多万人口,直至20世纪90年代,仍以刀耕火种为主要生计方式”[3]。

以云南省临沧市德昂族为例,“全族80%的耕地为轮歇地,种陆稻”[4]。

这些不利于生态发展的生产方式需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逐渐予以扬弃。

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促进云南“直过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过近60年的发展,“直过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是这些地区仍然是整个云南省,甚至是全国最落后的地区。

“直过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需要发展,而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在经济上的投入、政策上的扶持,也需要“直过民族”地区依靠自身的优势。

“直过民族”地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这些都是“直过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我们必须保护好、开发好这些财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促进“直过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直过民族”地区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在此基础上,我认为我们应当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直过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直过民族”以种植业、畜牧业和传统手工业为生,“直过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并对自然环境有极大的依赖性。

“直过民族”传统文化是“直过民族”在长期直接面对大自然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这些文化是“直过民族”之间以及与其他民族区别的最重要的标志,是“直过民族”成其本身的重要依据。

“直过民族”传统文化反映出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各具特色,有的是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如纳西人的生活习惯中也留有青蛙崇拜的痕迹,在该民族中忌食青蛙,严禁伤害青蛙等等。

有的则对生态环境起着破坏作用,如现存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

“直过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取舍。

对此,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以保持“直过民族”的存在为前提,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和发扬“直过民族”的传统文化,用科学的方法克服和取代对生态环境起破坏作用的做法,实现“直过民族”在自身扬弃中得到可持续发展。

第二,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崇山峻岭使得“直过民族”地区长期处于对外封闭和半封闭状态,这样一种封闭和半封闭状态使得“直过民族”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直过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远远落后于其它地区。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四通”为重点,再加上各地区的“兴边富民”工程,“直过民族”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是,包括“直过民族”地区在内的整个云南省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目前,云南省山区县以下的农村公路均为低等级公路,很多乡镇还是土路,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

相当部分村庄布局散、规模小、建设乱、环境差,村内道路、供排水、通信等设施不足。

山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滞后,用电难问题仍然存在,用电水平偏低。

农村市场设施和流通方式落后,消费自给率高,许多山区还处在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状态。

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直过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直过民族”地区打开大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

在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时,一定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举,优先考虑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一定要严格审批,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工程建设。

充分利用“直过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推广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

继续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发挥好农村沼气在农村能源建设中的作用,加快沼气废渣的肥料化利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第三,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七彩云南有着丰富的动物、森林和矿产资源,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药材之乡”等美誉。

“直过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资78源是“直过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应正确地处理好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坚持把生态文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

注重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破坏生态就是破坏生产力的理念,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绝不能不顾生态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凡是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坚决不引进;凡是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项目,坚决不上;山区已建成项目,也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决不允许污染企业进山。

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多种手段,实现开发、保护和整治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第四,抓好符合“直过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政策、制度和机制建设。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机制、制度建设是实现“直过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政策、制度和机制,在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不断完善“直过民族”地区山林保护工程的政策措施,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积极发展后续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