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解析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 12 课《汉武帝稳固大一统王朝》1.为了稳固“大一统”,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建议()A.“推恩”B.“无为”C.“焚书坑儒”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王可在讲堂剧中饰演了一个角色,剧情中,他要向“汉武帝”建议实行“推恩令”。

由此能够判断,王可饰演的角色是()A.管仲B.主父偃C.董仲舒D.蒙恬3.考古专家在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屏风上发现了《论语》,某报刊议论:“可见墓主人刘贺对儒家文籍特别是与孔子有关的著作特别重视,除了大民风外,个人的爱好唯恐也是重要一面。

”“大民风”指的是()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公布推恩令D.确定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4.使儒学居于独尊地位,成为今后整个汉代以致两千年封建社会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的历史事件是()A.秦始皇焚书坑儒B.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隋唐创办科举制D.清代统治者大兴“文字狱”5.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展开以“汉武帝大一统”为主题的研究活动,以下切合主题的是()①公布“推恩令”②修建驰道,一致车轨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北击匈奴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推恩之令”()A.扩大了汉朝的领土B.增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C.促使了经济的发展D.推进了思想文化的繁华7.汉武帝为推行“大一统”采纳了很多举措,此中整改财政的措施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一致钱币、胸怀衡C.国家一致铸币,盐铁官营D.公布推恩令,削弱封国权力8.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主父)偃说上曰:“愿陛命令诸侯得推恩分,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

”于是上从其计。

( 1)资料一中的“上”是指哪个皇帝?(主父)偃提出什么举措?( 2)“上”公布这项举措的目的不包含()A.稳固一致B.增强中央集权C.保护皇帝威望D.赏赐亲戚资料二在中央,建立司隶校尉,督查和举报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非法行为。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面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

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皇权的因素,汉武帝( )A.推行“分封制” B.开创削藩政策C.颁布“推恩令” D.设立行中书省2.为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汉武帝在每州设置了( ) A.御史大夫 B.刺史 C.司隶校尉 D.东厂3.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的“汉武帝之董生对策”。

他所说的“董生”与“对策”是()A.晁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主父偃、“推恩令”D.主父偃、“削藩”4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的“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5.假如你是一位收藏家,你收藏了一枚西汉时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应是( )A B C D6.他和卫青在漠北战役中大败匈奴,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府第,他却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为由拒绝收下。

这里的“他”是指()A.蒙恬B.主父偃C.霍去病D.王昭君7.人们总是把“秦皇汉武”并称,他们二人在以下哪个问题上采取了相反的措施?()A.中央集权B.经济发展C.外族入侵D.儒家学说8.对汉武帝的“大一统”理解正确的是()A.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等全部统一于中央,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B.只是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C.消除王国的势力,使诸侯王不再与中央作对D.革除秦朝的一切弊病,沿用秦朝的政治制度二、非选择题9.某校七年级(1)班在学习本课时,同学们对汉武帝的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措施进行了讨论,请你参与进来,共同完成。

第一组:捍卫皇权针对地方诸侯王势力膨胀,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削弱地方封国的策略。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西汉初年,政论家贾谊指出,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不能屈伸自如,不及时治疗,就不可医治了。

上述言论针对的问题是() A.农民起义B.匈奴的威胁C.王国问题D.统治者的腐败2. 下面漫画反映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下列选项中,该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正确的是()A.轻徭薄赋——汉景帝B.“推恩令”——汉武帝C.休养生息——汉高祖D.“以德化民”——汉文帝3. 汉武帝时期,身为重臣的主父偃曾提议:“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这一提议旨在()A.巩固郡国并行制B.加强中央集权C.强化宗室血缘D.以德治理国家4. 董仲舒非常强调“大一统”,从这个观点出发,他主张政治上必须统一于天子,思想上也必须统一。

由此可知,“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出发点是()A.推动教育发展B.促进文化繁荣C.改善儒生地位D.巩固国家统一5. 汉武帝即位时……从政治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主张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儒家学说终于取代了道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这表明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是()A.政治发展的需要B.诸子学说的流行C.社会经济的发展D.诸侯王势力强大6. 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汉武帝的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可知汉武帝()A.推崇诸子百家学说B.奉行无为而治政策C.加强国家经济控制D.重视儒学人才培养7. 据《史记》记载,“汉大兴兵伐匈奴,山东水旱”“民多饥乏,于是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廥以振贫民。

犹不足,又募豪富人相贷假。

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

这表明,当时()A.官营盐铁积弊严重B.经济政策亟须调整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王国势力不断加强8. 《盐铁论》中记载,汉武帝时实行币制的彻底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各地方政府铸钱,同时把盐铁经营权也收归中央。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单项选择1.“推恩令”是汉武帝刘彻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一项重要法令。

提出“推恩”这一计谋的大臣是( )A.董仲舒B.卫青C.李斯D.主父偃2.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需要借鉴古今中外有益经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我国古代也不断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分封诸侯B.任命郡守C.设置刺史D.颁布“推恩令”3.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

……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

”这一改变开始于( ) A.秦始皇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文帝4.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此建议( )①主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②使太学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③有利于思想上的大一统④使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A.①② B.①③C.②③D.①④5.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本质上体现了( )A.法家的衰落B.中央集权的强化C.加强思想控制D.注重儒家学说6.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实证。

下图所示文物,反映的基本史实是( )A.汉代学校的兴办B.商鞅舌战群儒C.孔子创办私学D.西域政权使者到长安7.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里均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里也要在县一级设置小铁官。

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

这反映了汉朝( )A.实行冶铁官营B.铁官代行地方政务C.实行休养生息政策D.铁器成为官方专用8.他和卫青在漠北战役中大败匈奴,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府第,他却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为由拒绝收下。

这里的“他”是指( )A.蒙恬B.主父偃C.霍去病D.王昭君9.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不出十年之内一个新的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四百余年。

”使这个“新的朝代”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的帝王是( )A.汉高祖B.汉景帝C.汉光武帝D.汉武帝二、组合列举10.汉武帝针对国家面临的问题,采取了一些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测试(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测试(带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己遭到排斥B.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D.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2.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懦术”的是()A.李斯B.孟子C.董仲舒D.商鞅3.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这一措施()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4. 据下侧“笔记卡片”判断,这页笔记记录的主题是()A.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汉武帝巩固大一统C.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D.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5. 下图形象解读了汉武帝时期的某项政策,该政策是()A.废除分封制B.实行推恩令C.废除郡县制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实证。

下图所示文物“汉代讲学图”是在四川成都出土的东汉画像砖,该文物反映的基本史实是()A.汉代学校的兴办B.张骞奉命出使西域C.司马迁采访史迹D.西域政权使者到长安7. 汉武帝在位期间,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文化方面的主要措施是()A.以小篆作为全国统一文字B.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由国家统一铸造“五铢钱”D.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权力8. 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

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大经学家、政论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大探险家张骞都出现在这一时期。

上述材料说明了汉武帝()A.树立皇帝权威 B.重视选拔人才C.削弱贵族势力D.推崇儒家思想9.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检测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检测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检测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选择题1.汉武帝时,改变了汉初以来丞相位高权重局面的是()A. “中朝”的出现B. “外朝”的出现C. 刺史的设立D. 推恩令的颁布2.下面关于西汉皇帝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 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B. 汉高祖﹣汉武帝﹣汉文帝﹣汉景帝C. 汉武帝﹣汉文帝﹣汉景帝﹣汉高祖D. 汉文帝﹣汉高祖﹣汉景帝﹣汉武帝3.“贤良对策治春秋,抑黜诸家孔孟求。

儒术推明官学校,茂才时逢盛根由。

”这首诗歌中的场景开始于()A. 秦始皇统治时期B. 汉武帝统治时期C. 汉高祖统治时期D. 春秋战国时期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下列与“汉武”有关的历史事件有()①派张骞出使西域②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③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④将盐铁经营权下放至地方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①③④5.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①维护皇帝的权威②恩赐亲戚③巩固统一④加强中央集权A. ①③④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③6.“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这里的“臣”、“陛下”分别指()A. 李斯、秦始皇B. 董仲舒、汉武帝C. 魏征、唐太宗D. 寇准、宋真宗7.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高祖建立的政权称西汉,定都于()A. 洛阳B. 长安C. 北京D. 南京8.《汉书·武帝纪》中记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

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

”这一措施导致()A. 土地兼并严重B. 王国问题逐渐得到解决C. 七国之乱爆发D. 宗法原则被彻底地放弃9.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珍贵文物——素纱衣。

它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丝织技术()A. 秦朝B. 汉朝C. 西周D. 三国时期10.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

初一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三单元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含答案)

初一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三单元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含答案)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选择题1.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这种状况是由谁造成的()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2.太原历史上有很多别称,其中“并”之称来自汉代政府在此设立的并州。

当时有十三州部,并是其中之一。

政府在州部派刺史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这一举措开始于()A.汉文帝B.汉景帝C.汉宣帝D.汉武帝3.汉武帝为消除诸侯王对兵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是()A.采纳晁错“削藩”建议B.颁布“推恩令”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推行郡县制度4.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北击匈奴,取得漠北战役的胜利。

() A.卫青B.窦固C.戚继光D.李广5.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二人共同的历史功绩是() A.修筑灵渠B.在长安兴办太学C.加强中央集权D.统一文字6.《汉武的帝国》一书中写道:“从此,中华帝国有了国家意识形态,也有了恒定的核心价值。

帝国作为一种制度,也才稳定地延续了两千多年。

”其中的“核心价值”指()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佛教思想7.汉武帝为实行“大一统”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整顿财政的措施是()A.断绝研读儒家以外学说的人求取功名利禄之路B.确立察举制推荐人才C.国家统一铸币,盐铁官营D.颁布“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8.下图是“汉代讲经图”,请你判断一下,他们讲学的内容应该是()A.儒家学说B.法家学说C.兵家学说D.墨家学说9.中国过去有种说法叫“半部《论语》治天下”,这种说法除了有对《论语》的赞美,还隐含着儒家学说被奉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意思。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只有学习儒家学说才能到朝廷担任官职的情况最早出现在()A.秦始皇时B.汉武帝时C.汉文帝时D.汉景帝时10.货币制度的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大事,下图中的货币是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的,它始于()A.秦朝B.隋朝C.西汉D.北宋11.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汉初,刘邦大封刘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想以此确保刘家天下,但汉武帝却要“削藩”,其原因是()A.诸侯王势力膨胀,直接威胁到中央政权B.为了进一步充实国库,发展国家经济C.国家已经强大,不再需要诸侯国的保护D.为了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2.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的“汉武帝之董生对策”。

他所说的“董生”与“对策”是()A.晁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主父偃、“推恩令”D.主父偃、“削藩”3.秦朝“焚书坑儒”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着眼点在于()A.压制知识分子B.有区别地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律体制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4.某同学列出的以下措施中,属于“汉武帝经济上大一统措施”的有()①将铸币权收归中央②统一度量衡③把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④削弱诸侯国势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小明在阅读一部史书时,了解到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对匈奴的战争,下列对这场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解除了匈奴对西汉都城咸阳的威胁B.西汉军队的统帅是卫青、霍去病C.在这场战争中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分到背上,出击匈奴D.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6.请结合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图示中的历史】(1)这两幅图示都体现了汉武帝在政治上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史料中的历史】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

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班固《汉书》(2)这段史料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深远的影响?【钱币中的历史】(3)图片中的货币是汉武帝时期所铸的什么钱币?除此之外,汉武帝在经济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评价中的历史】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初一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后作业第三单元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含答案)

初一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后作业第三单元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3.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选择题1.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此措施()A.是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体现B.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形成C.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D.削弱了皇权.下侧卡片内容是汉武帝统治时期采取的措施。

他实施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2A.强化君权神授思想B.繁荣思想文化C.扩大地方权力D.巩固大一统3.据《史记》记载,“汉大兴兵伐匈奴,山东水旱,民多饥乏,于是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廪以赈贫民。

犹不足,又募富人相贷假。

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

”这表明,当时()A.官营盐铁积弊严重B.经济政策亟需调整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王国势力不断加强)4.下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货币。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附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附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附答案新人教版)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下面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

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君权的因素,汉武帝( C ) A.把铸币权收归中央 B.推行分封制 C.颁布“推恩令” D.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2018苍溪模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材料体现了的主张。

( B ) A.董仲舒 B.主父偃 C.李斯 D.姜子牙3.“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文中“推恩之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 D ) A.削弱了王国势力 B.促成了“文景之治” C.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D.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4.(2018邹平模拟)汉初刘邦大封刘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想以此确保刘家天下,但汉武帝却要“削藩”,其主要原因是( D ) A.为了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为了进一步充实国库,发展国家经济 C.国家已经强大,不再需要诸侯国的保护 D.诸侯王势力膨胀,直接威胁到中央集权 5.汉武帝时,为了打击地方上的土豪地主与官府勾结,欺压百姓,为非作歹等不法行为,创立了什么制度( A ) A.刺史 B.推恩令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盐铁专卖6.“统一思想,归本儒家,让大家有共同的目标,致力于共同利益。

”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D ) A.焚书坑儒 B.实行郡县制 C.颁布“推恩令”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A ) A.巩固大一统王朝 B.推行新儒学教育 C.排斥法道诸学说 D.加强对官吏控制 8.汉武帝时,在长安上太学的学生不将其当做教材的是( D ) A.《诗经》《尚书》 B.《礼记》《易经》 C.《春秋》 D.《韩非子》 9.下列对如图所述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A.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汉高祖 B.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汉武帝 C.标志着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D.是由董仲舒提出的 10.张老师在讲授《大一统的汉朝》一课时,出示了两幅图片(如图)。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同步练习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同步练习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2019·柳州市期末考试]汉武帝时期,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所采取的措施有()①颁布“推恩令”②削夺列侯爵位②实行禅让制②实行盐铁专卖A.②②② B.②②② C.②②② D.②②②2.他和卫青在漠北战役中大败匈奴,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府第,他却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为由拒绝收下。

这里的“他”是指()A.蒙恬B.主父偃C.霍去病D.王昭君3.汉武帝为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采取的措施是()A.建立刺史制度B.实行盐铁官营、专卖C.实施“推恩令” D.实行休养生息政策4.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实施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强化君权神授思想B.繁荣思想文化C.扩大地方权力D.强化大一统5.“贤良对策治春秋,抑黜诸家孔孟求。

儒术推明官学校,茂才时逢盛根由。

”这首诗歌中的场景开始于()A.秦始皇统治时期B.汉武帝统治时期C.汉高祖统治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6.班固《汉书》中“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记载的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哪一措施()A.实施“推恩令”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实行盐铁专卖D.统一文字7.下图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

汉武帝为消除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削藩” B.推行分封制C.实施“推恩令”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8.汉武帝时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的官吏是()A.锦衣卫B.刺史C.太尉D.节度使9.识别历史人物,有助于了解历史。

下图中人物是()A.汉高祖B.汉武帝C.汉景帝D.汉文帝10.对汉武帝的“大一统”理解正确的是()A.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等全部统一于中央,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B.只是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C.消除王国的势力,使诸侯王不再与中央作对D.革除秦朝的一切弊病,沿用秦朝的政治制度11.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在学习本课时,对汉武帝的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措施进行了讨论,请你参与进来并回答相关问题。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学说是()A. 道家B. 墨家C. 法家D. 儒家2.下列属于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而采取的措施是()A. 统一文字B. 统一度量衡C. 建立皇帝制度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汉武帝以后,地方上的诸侯国越分越小,实力大减,无力和中央抗衡。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项措施的关系最密切()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实行“推恩令”C. 连年征战D. 开拓西域4.《汉武的帝国》一书中写道:“从此,中华帝国有了国家意识形态,也有了恒定的核心价值。

帝国作为一种制度,也才稳定地延续了两千多年”。

其中的“核心价值”指()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佛教思想5.年代尺有助于历史记忆。

下列所示年代尺上的括号内分别应该填入()A. 秦汉B. 西汉东汉C. 汉三国D. 三国西晋6.汉朝初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史称()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7.汉朝的法律规定,商人禁止穿丝绸和乘车骑马,不许他们及其子孙当官,向他们加倍征税。

据以上材料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该政策有利于商业的发展B. 汉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 该政策导致更多人弃农经商D. 该政策导致人们不再经商8.考古专家在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屏风上发现了《论语》,某报刊评论:“可见墓主人刘贺对儒家典籍尤其是与孔子相关的著作特别重视,除了大风气外,个人的喜好恐怕也是重要一面。

”“大风气”指的是()A. “焚书坑儒”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尊孔复古D. “打倒孔家店”9.汉武帝为实行“大一统”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整理财政的措施是()A. 断绝研读儒家以外学说的人求取功名利禄之路B. 招收“弟子员”、铲除“异姓王”C. 国家统一铸币,盐铁官营D. 颁布推恩令,设河西四郡10.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莘莘学子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梦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12 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目的是( )A.惩治地方豪强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完善察举制D.增加国家财政收入2.西汉时期,王国问题的解决是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3.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局面,在加强思想控制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实行“推恩令”B.“以德化民”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北击匈奴4.如果你生活在汉武帝统治时期,要接受最高学府的儒家教育,必须到( )A.洛阳B.咸阳C.长安D.开封5.汉武帝统治期间,铸造的钱币是( )A.贝B.五铢钱C.半两钱D.交子6.同学们,当你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时,你有没有思考过古代汉朝时期人们学习的场景?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汉代由政府创办的最高学府叫什么?由这里学习的主要教材可判断哪一学派在当时居于主导地位? 这是哪一政策造成的?(2)与汉代比较起来,当今的学习内容有什么优点?(3)汉代教育与当代教育的目的有何不同?1.汉武帝以后,地方上的诸侯国越分越小,实力大减,无力和中央抗衡。

下图中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项措施的关系最密切(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实行“推恩令”C.连年征战D.实行郡县制2.地方治理关乎国家长治久安,汉武帝为监察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颁布“推恩令”B.建立刺史制度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铸造五铢钱3.“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及其“非常之功”是( )A.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嫘祖发明养蚕缫丝C.李冰修筑都江堰D.屈原创作《离骚》4.近年来,各地儒学学会的成立显示出儒学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儒家思想自诞生以来,不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活力,而且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这一地位的确立开始于(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唐玄宗5.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太学,亲临右图所示的学习场景,你所用的教材是( )A.《道德经》B.《韩非子》C.五经D.《孙子兵法》6.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有( )①收回地方铸币权②盐铁官营③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④奖励工商业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7.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同步练习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同步练习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1.(1分)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著作《汉书》中称赞汉武帝雄才大略。

能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 创立皇帝制B. 颁布“推恩令”C. 实行科举制D. 废除丞相制【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汉代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称赞汉武帝雄才大略。

汉武帝是一位拥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为解决地方的威胁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

B符合题意。

A是秦始皇的成就,C开始于隋炀帝,D是明太祖的措施。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了汉武帝的相关知识,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根据材料内容作答。

此题主要考查了汉武帝的相关知识,这一对材料的解读。

2.(1分)“古之贵者不乘牛车,汉武帝推恩之末,诸侯寡弱,贫者至乘牛车”。

材料说明推恩令()A. 打击了豪强地主B. 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C. 解除了封国威胁D. 强化中央对经济控制【答案】B;【解析】根据“汉武帝推恩之末,诸侯寡弱”可知,材料反映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打击了豪强地主,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解除了封国威胁,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强化中央对经济控制,排除D项。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了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措施,重点掌握“推恩令”的实施以及作用。

此题主要考查了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措施,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3.(1分)他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第一次出征河西,率轻骑深入大漠,转战六日,消灭匈奴兵数千人。

由于战功赫赫,在他24岁英年早逝后,汉武帝下令将他的坟墓修成祁连山形,以示纪念。

他是()A. 蒙恬B. 王翦C. 霍去病D. 张骞【答案】C;【解析】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卫青和霍去病是西汉的两员名将。

霍去病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第一次出征河西,率轻骑深入大漠,转战六日,消灭匈奴兵数千人。

由于战功赫赫,在他24岁英年早逝后,汉武帝下令将他的坟墓修成祁连山形,以示纪念。

故题干中的“他”是霍去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一、“推恩令”的实施1.“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

”为此,汉武帝()A. 分封诸侯B. 广设郡县C. 实施“推恩令”D. 设立“三司”2.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令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这样,诸侯王的疆土越来越小,势力大为减弱,材料中采取的措施是()A. 推行郡县制B. 设立锦衣卫C. 颁布推恩令D. 实行行省制3.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的杰出帝王,他在位期间基本解决了困扰汉朝多年的王国问题,他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 颁布“推恩令”B. 进行财政改革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北击匈奴4.西汉武帝在推行一项措施后,诸侯国大者不过十余城,朝廷不用削藩,就使王国面积自然析分、缩小。

该措施是指( )A. 分封制B. 郡县制C. “推恩令”D. 行省制5.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如图体现的措施是()A. 商鞅改革户籍制B. 文景帝以德化民C. 汉武帝的推恩令D. 挟天子以令诸侯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

”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采取的措施是()A. 焚书坑儒B. 削减侯国数量C. 推行郡县制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7.班固《汉书》中“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记载的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哪一措施?()A. 颁布“推恩令”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派张骞出使西域D. 统一文字8.近年来,人们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风上发现了孔子的图象和生平介绍,另外还在出土的竹简中发现了《论语》,可见墓主人刘贺对儒家典籍尤其是与孔子相关的著作特别重视,这主要是跟当时的统治者大力推行哪一思想政策有关()A. “百家争鸣”B. “焚书坑儒”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尊孔复古”9.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在长安兴办太学。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这些事件的共同作用是()A. 削弱了地方封国势力B. 加强了中央集权C.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D. 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10.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开始于谁的统治?()A. 黄帝B. 炎帝C. 秦始皇D. 汉武帝三、盐铁买卖11.汉武帝统一铸币权和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所起到的作用有()①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②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③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④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12.西汉在汉武帝在位时期达到鼎盛。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有()①收回地方铸币权②盐铁官营③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④奖励工商业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13.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的最终目的是()A. 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B. 增加中央的财政收入C. 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D. 集中财力治理黄河14.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雄厚财力支持的措施是( )A. 颁布“推恩令”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兴办太学D. 统一铸五铢钱,盐铁官营四、材料探究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1)材料中的汉武是指谁?他创造的盛世局面叫什么?(2)他采取了哪些措施?16.汉武帝在位50多年,他具有雄才大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他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请结合下列材料探究他的功绩。

(1)下图体现了汉武帝在政治上实行了一种什么政策?有何作用?(2)“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

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汉书·武帝纪》这段史实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深远的影响?(3)下图中的货币是汉武帝时期所铸的什么钱币?除此之外汉武帝在经济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4)“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毛泽东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西汉王朝进入了怎样的局面?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有一位学士认为:春秋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现在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统治思想不一致。

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他的思想统治政策受到汉武帝的赏识。

请回答下列问题:(1)解读材料一中示意图,你认为它反映的是汉武帝采取的哪一措施?这措施是谁建议的?汉武帝采取这个措施达到了什么目的?分封诸侯国的制度最早开始于哪个朝代?(2)请你“鉴定”材料二中的古钱币,这是汉武帝统一铸造的什么钱币?有什么作用?这种样式的钱币在全国统一使用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3)阅读材料三,这位受到汉武帝赏识的学士是谁?他的主张被称为什么?(4)通过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你认为汉武帝的统治是个什么样的历史时期?答案解析部分一、“推恩令”的实施1. 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解决郡国并行制出现的问题,实行推恩令,基本上解决了王国威胁中央集权的问题,C选项符合题意。

分封诸侯是在汉初实行的,A选项排除。

广设郡县在秦朝就已经推广,B选项排除。

设立“三司”是在明朝,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汉武帝加强中央措施的准确把握,汉武帝为解决郡国并行制出现的问题,实行推恩令,基本上解决了王国威胁中央集权的问题。

2. C解析:根据材料“汉武帝下令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措施指的是推恩令,主要是为了解决王国威胁中央政权的问题,C选项符合题意;郡县制下的官员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免,A选项排除;锦衣卫是在明朝出现的,B选项排除;行省制是在元朝出现的,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关键信息是“ 汉武帝下令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结合推恩令的内容和意义进行分析即可。

3. A解析:汉武帝统治初期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解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相关知识,重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归纳和准确识记能力。

4. C【分析】根据题干“西汉武帝在推行一项制度后,诸侯国大者不过十余城,朝廷不用削藩,就使王国面积自然析分、缩小”可知是汉武帝时的推恩令。

A项分封制是西周采取的制度,不符合题意;B项郡县制起不到缩小诸侯领地和权利的目的,不符合题意;C项“推恩令”使王国面积自然析分、缩小,符合题意;D项行省制是元朝采取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推恩令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读问题的能力。

5. C解析:为了维护国家统一,题干图示体现的措施是汉武帝的推恩令。

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推恩令,其具体办法是令诸侯王各分为若干国,使诸侯王的子孙以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封土广大而子孙少者,则虚建国号,待其子孙生后分封。

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这样削弱了地方封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彻底解决王国问题。

C项汉武帝的推恩令是题干图中体现的措施,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目的、内容和作用的识记、运用能力。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 D【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利用思想上的统一进而巩固政治上的统一,D选项符合题意。

焚书坑儒是在秦始皇执政时期,A选项排除。

削弱诸侯国的数量和推行郡县制属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精神整合无关,BC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汉武帝大一统的准确把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7. B解析:从题文中“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可以看出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学生要掌握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8. C解析:汉武帝时期,为加强思想统治,他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学生要掌握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9. B解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在长安兴办太学。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这些事件的共同作用是加强了中央集权。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地方封国势力;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在长安兴办太学。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都与中外交流无关。

ACD三项不是题干事件的共同作用,不符合题意;B项加强了中央集权是题干事件的共同作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科举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 D解析:汉武帝时期,为了将强中央集权,在经济和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的加强集权的措施,其中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就是其中一个。

A项黄帝不符合题意。

B项炎帝不符合题意。

C项秦始皇不符合题意。

D项汉武帝时期推行官营专卖垄断盐铁之利和严谨私铸货币等改革,牢牢掌握经济命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三、盐铁买卖11. 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经济上统一铸币权和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

汉武帝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统一铸币权和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所起到的作用。

12. 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有: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因此只有选项①②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相关知识的识记。

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

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以此排除其它选项最终确定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