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考试重点概要

合集下载

《免疫学》复习提纲

《免疫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1.免疫的概念2.免疫的三大基本特点3.免疫的三大基本功能4.对免疫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第二章免疫系统1. 免疫系统的组成2. 免疫器官的种类和功能3. T细胞的表面受体和表面抗原4. T细胞的亚群5. B细胞的表面受体6. B细胞的亚群7. 抗原递呈细胞的概念、种类及其递呈机制8. NK细胞的膜表面标志及其杀伤靶细胞的机制9. 抗体的分子结构10. Ig的类型11. 抗体的生物学功能12.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13. 补体的概念、组成及特性14. 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15. 细胞因子的概念、分类16. 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的概念及其主要功能第三章抗原1. 抗原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2. 免疫原、半抗原的概念及其特性3. 抗原表位的概念4. 构成完全抗原的基本条件5. 抗原的分类6. 免疫佐剂的概念7. 佐剂的类型及常用佐剂的组成成分第四章免疫应答1. 免疫应答的类型2.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3. 外源性抗原与内源性抗原的加工递呈过程4. 细胞免疫应答与体液免疫应答的概念5.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第五章抗感染免疫1. 抗细菌感染的免疫2. 抗病毒感染的免疫第六章变态反应1. 变态反应的概念及分类2. Ⅰ、Ⅱ、Ⅲ、Ⅳ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3. Ⅰ、Ⅱ、Ⅲ、Ⅳ型变态反应引起的常见疾病第七章免疫学实验技术1.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2. 影响血清学反应的因素3. 常见血清学反应的类型及其原理第八章免疫学应用1. 生物制品的概念2. 动物免疫力的获得方式3. 疫苗的概念4. 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的研制及其优缺点5. 多价苗与多联苗的概念6. 应用免疫学理论如何控制传染病。

免疫学考试重点要点总结

免疫学考试重点要点总结

1.免疫、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的功能及相互的区别、病原及病原菌概念、免疫学与水产养殖学的关系及意义免疫(immunity)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非己)”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

组成1、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法氏囊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2、免疫细胞干细胞系、淋巴细胞、APC、单核吞噬细胞3、免疫分子TCR、BCR、CD、MHC、Ig、补体分子、细胞因子功能1.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指机体对外来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免疫保护作用;应答过强或持续过长超敏反应;应答过低或缺陷免疫缺陷病2.免疫自稳(immune homeostasis)免疫系统通过调节网络实现免疫系统功能相对稳定;自稳机制发生异常(应答过强或过弱)自身免疫病3.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免疫系统识别畸变和突变细胞并将其清除的功能定;免疫监视功能异常肿瘤发生或持续病毒感染2.抗原、与抗原相关的概念、抗原的特性、抗原决定簇、表位、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抗原的特异性、免疫佐剂、免疫增强剂抗原相关的其他概念: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完全抗原(complete Ag):既具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的物质。

如大多数蛋白质,细菌,病毒等半抗原(hapten):只具有反应原性而缺乏免疫原性的物质,又称为不完全抗原。

半抗原多为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分子量<1ku)。

多数的多糖,类脂,某些药物等属于半抗原 载体(carrier):与半抗原结合而赋予其免疫原性的物质抗原特异性: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即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反应原性(Immunoreactivity)指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免疫学期末考试重点

免疫学期末考试重点

免疫学重点:1.免疫学: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生理或病理性应答过程。

2.半抗原:又称为不完全抗原,有些物质具有抗原性但不具有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称为半抗原。

3.共同抗原:含共同的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为穿插抗原。

4.异嗜性抗原:指存在于人体.动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5.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T细胞表位:蛋白质分子中能够被MHC分子递呈并被TCR识别的部位。

B细胞表位:抗原分子中能够被BCR和抗体识别的部位。

6.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过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或组织的过程。

〔参与的细胞主要是T细胞〕7.佐剂: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

8.超抗原:是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激活大量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

9.MCAb:由一个B细胞克隆产生的、针对某一特定抗原决定簇的高度特异性抗体10.CK:即细胞因子是有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控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多肽蛋白,通过结合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生长和效应,调控免疫应答。

11.CD:即分化群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种分化抗原归为分化群。

12.CAM:黏附分子:是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结合的分子13.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一组决定移植组织是否相容,与免疫应答密切相关,严密连锁的基因群。

14.APC:即抗原提呈细胞,是能够加工抗原并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肽提呈给T细胞的一类细胞.15.免疫耐受:生理条件下,机体免疫系统对外来的抗原刺激产生的一系列应答以去除抗原物质,但对体组织细胞表达的自身抗原却表现为免疫无应答,从而防止自身免疫病,机体免疫系统对特定抗原的这种免疫无应答的状态称为免疫耐受.16.超敏反响:是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后,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等异常的适应性免疫应答.17.自身免疫:.在某些情况下,自身耐受遭到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的这种现象称为自身免疫.18.自身免疫病:由自身免疫引起自身组织器官损伤和临床病症的疾病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医学免疫学考试重点总结

医学免疫学考试重点总结

一、绪论免疫: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护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

免疫防御:即抗感染免疫, 机体针对外来抗原(如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免疫保护作用免疫监视:免疫系统可识别畸变和突变细胞并将其清除。

(一)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和成熟的部位, 包括:1.骨髓2.胸腺3.法氏囊1.骨髓:造血器官,也是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

功能:造血(所有血细胞的发源地)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2.胸腺结构:皮质、髓质功能:(1)是T淋巴细胞(——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2)分泌胸腺激素和细胞因子;(3)形成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

3.法氏囊功能:是禽类、鸟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二)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居住、捕获抗原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

包括:淋巴结、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组织1.淋巴结:分布全身的豆形淋巴器官功能:(1)成熟免疫细胞居住的场所(2)发生免疫应答(IR)场所(3)过滤淋巴液捕获抗原(4)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2.脾脏: 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红髓:髓索、髓窦(T细胞区)白髓:密集的淋巴细胞(B细胞区)功能:(1)免疫细胞居住地(2)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3)过滤血液捕获抗原3.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粘膜及粘膜下无包膜的淋巴组织,或较为弥散地分布,或形成完整的淋巴滤泡。

如:扁桃体、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及阑尾。

MALT的功能: (1)参与局部免疫应答(2)产生分泌型IgA淋巴细胞归巢: 成熟的淋巴细胞的不同亚群从中枢免疫器官进入外周淋巴组织后,可分布在各自特定的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和淋巴器官之间反复循环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三、抗原1、掌握抗原基本特性:(1)免疫原性:即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导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2)免疫反应性:即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免疫学考试重点

免疫学考试重点

1.免疫(Immune):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过程。

2.免疫学(Immunology):以分子、细胞、器官及整体调节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现代免疫学,已超越狭义“免疫”的范围,其研究涉及生命中的生、老、病、死的基本问题及其机制,是生命科学中的前沿学科之一,推动着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全面发展。

3.免疫记忆(immunological memory):机体再次接触到同种抗原时可迅速地产生更多的高亲合力的抗体。

这主要是记忆细胞的产生。

4.抗原(antigen,Ag):凡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并能与之结合(体内或体外)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5.载体效应: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首次免疫动物,可测得半抗原的抗体,但当二次免疫时,半抗原连接的载体只有与首次免疫所用的载体相同时,才会有再次反应,这种现象称为~6.免疫原性: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的性能(能力)。

7.反应原性:抗原能与相应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反应的性能(能力)。

8.抗原决定簇(基)(antigenic determinant):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表位(epitope)。

9.T细胞表位:蛋白质分子中被MHC分子递呈并被TCR识别的肽段称为~【需要APC处理,有MHC限制性】10.B细胞表位:抗原中被BCR分子识别(直接接触或结合)的部位称为~11.异嗜性抗原:与种属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12.佐剂(adjuvant):当与抗原一起注射或预先注射入机体时,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发挥其辅佐的作用。

13.抗体(antibody,Ab):动物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由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称为~14.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指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清、组织液及其他外分泌液中的一类具有相似结构的球蛋白。

免疫学重点考试复习重点总结

免疫学重点考试复习重点总结

免疫学基础绪论:1.免疫学概念2.免疫器官种类,哪些是免疫器官3.免疫防御以及免疫稳态免疫监视概念4.免疫发展:天花,牛痘预防接种的历史免疫器官:1.T细胞发育场所,胸腺骨髓在免疫上的功能(造血,免疫,细胞场所)2.法氏囊是什么抗原:1.抗原的概念,完全抗原的概念,超抗原的概念及意义3.免疫佐剂知识点及概念,抗原决定簇的概念及功能,共同抗体的概念,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的概念免疫1.抗体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VL VH)以及生物学功能,木瓜蛋白梅,胃蛋白酶水解免疫球蛋白获得哪些片段2.免疫球蛋白的种类(5种IGA IGG IGM )及各自的基本特点3.单克隆抗体基本原理及制备的详细过程以及多克隆抗体细胞因子:1.细胞因子的概念,共同特点有哪些以及细胞因子生物学效应的复杂性有哪些2.白细胞介素的概念及功能,干扰素的概念及功能,肿瘤坏死因子功能,集落刺激因子功能,细胞因子生物学作用补体系统:1.补体系统的概念,补体调解蛋白的概念及成分(哪些是补体调解蛋白)3.补体激活经典途径中的C3转化酶C5转化酶的复合物由什么组成4.补体替代途径中的激活物中的主要成分,攻镆复合体形成有哪些复合体参与5.补体的生物学功能第六:1.CD4 CD8功能作用(是参与B细胞第一信号的共受体)2.MHC的概念,HLA复合体在人体染色体上的特点3.MHC-1类分子与TC细胞结合部位,MHC-1类分子的功能4.MHC-2类分子的功能5.非特异免疫应答的作用特点,完全吞噬,不完全吞噬的基本概念抗原提成细胞及抗原提呈:1.MHC-2类分子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和主要成分2.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功能3.专职APC有哪些细胞4.T淋巴细胞参与抗原提呈时主要特点,在哪些特殊情况下更容易发挥它的抗原提呈作用5.外源性抗原处理和提呈的具体阶段,内源性抗原的种类以及提呈过程免疫应答:1.免疫应答的概念2.T细胞亚群(Th Ts CTL)的功能以及CD8+T、CD4+T细胞的功能3.抗原提呈细胞APC的基本概念,T细胞在活化过程中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刺激活化的特点以及CD28分子产生刺激信号过程中作用4.CD8+T、CD4+T细胞分子分化的作用第十二章:1.胸腺依赖性抗原的概念2.BCR识别抗原的特点,辅助性T细胞(TH)的功能3.TI2抗原的主要功能4.初次应答,再次应答各自的特点5.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NK细胞的主要作用免疫耐受:1.免疫耐受的概念及特点,哪些种类的抗原容易引发耐受性,临床给药方式容易导致免疫耐受2.天然性免疫耐受。

免疫重点(祝大家及格版)

免疫重点(祝大家及格版)

医学免疫学考试重点整理(内容仅供参考)▲1、免疫:机体识别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通常情况下保护机体,少数情况下造成组织损伤和生理功能紊乱。

2、补体:存在于正常人及动物新鲜血清与组织液中,一组具有酶活性不耐热的球蛋白。

3、CK:既细胞因子,是由抗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产生的一类低分子可溶性蛋白质,为生物信息分子,具有调节固有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促进造血及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等功能。

▲4、IFN:即干扰素,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作用于宿主细胞,产生的低分子多功能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调节免疫作用。

5、抗原(Ag):凡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

▲6、抗原决定基:是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它是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7、交叉反应:由共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与共同抗原中的另一抗原上的相同决定基发生结合反应,即交叉反应。

8、共同抗原:带有共同抗原决定基的不同抗原。

9、隐蔽抗原:特指凡与免疫系统隔绝的自身组织成分如晶体蛋白、甲状腺球蛋白、脑组织、精子等。

▲10、异嗜型抗原:指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如A族12型溶血性链球菌人体心瓣膜、心肌、肾小球基底膜12、CD分子:白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称白细胞分化抗原(LDK),又称白细胞分化群(CD)。

▲13、超抗原:极微量即可激活总T细胞库中多达2%~20%的T细胞的抗原,可因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参与免疫病理损伤(如细胞因子风暴),在应答时T细胞可直接识别而无须APC加工呈递。

▲14、抗体(Ab):在抗原的刺激下,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中,能与对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15、MHC限制性:TCR识别APC或靶细胞上分子提呈的抗原胎时,还要识别MHC分子类别,此现象即MHC限制性。

医学免疫学复习重点及考试重点

医学免疫学复习重点及考试重点

医学免疫学复习重点及考试重点医学免疫学复习重点及考试重点免疫学复习重点第一章免疫器官和组织名词解释粘膜相关淋巴组织(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或黏膜免疫系统(MIS),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黏膜下的淋巴组织,它们在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

是机体内部与外部的第一道防线,主要分泌SIgA(分泌型IgA)完成其免疫效应。

:问答题:免疫系统的组成第二章免疫球蛋白名词解释1、CDR: (互补决定区)(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在免疫球蛋白的重链和轻链V区,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这个区域称为高变区。

高变区实际上是Ig与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的位置,这些高变区序列在空间结构上与抗原表位互补,故称为CDR.2、单克隆抗体(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用杂交瘤和细胞融合技术使B淋巴细胞产生识别同一抗原表位的同源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其有高度均一性、特异性与高效性.3、多克隆抗体(抗血清)(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用人工方法以相应天然抗原免疫动物,由于该抗原的高度异质性,含有不同抗原表位、且未经纯化,造成接种动物获得的免疫血清为多种抗体的混合物,称为多克隆抗体,含多克隆抗体的血清称为抗血清。

4、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问答题1、试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各类Ig的作用(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阐述题):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免疫球蛋白的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由2条轻链与重链组织,分为可变区(V区)和恒定区(C区),其V区的功能主要是靠其互补决定区(CDR)特异性识别、结合特异性抗原。

发挥免疫效应,如中和毒素、阻断病原侵入。

C区的功能主要是(1)激活补体:通过IgG1-3和IgM的CH2/CH3通过补体途径激活补体达到溶解细胞或细菌的作用。

(2)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Ig的Fc段与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的Fc受体(FcR)结合,增强其吞噬作用。

也称为调理作用。

IgE的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εR高亲和力结合。

免疫学基础考试重点

免疫学基础考试重点

免疫名词解释1、抗原:是一类能够诱导机体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抗体或T细胞受体发生特异反应的物质。

2、半抗原:具有反应原性(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3、超抗原:是指具有强大的刺激能力,只需极低浓度就可诱发最大的免疫反应的免疫刺激分子:细菌的毒素4、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与相应抗体结合,又称抗原表位。

5、多克隆抗体:是指血清中抗体是多个抗原决定簇刺激不同的B细胞克隆而产生的抗体。

6、补体系统:是由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样活性蛋白质分子,以及调节蛋白和相关膜蛋白组成的系统,能参与破坏或者清除那些与抗体结合的抗原,包括与抗体结合的细胞。

7、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也被称为传统途径或第一途径,是指在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C1q的前。

提下,对补体(酶前体)进行激活的一系列扩大的连锁反应。

8、NK细胞:也称自然杀伤细胞,是一张大颗粒的淋巴细胞,其中含有溶解细胞的穿孔素和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颗粒酶等。

9、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其英文简称为MHC,是脊椎动物中一类具有高度多态性,含有多个基因座位,并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10 . HLA分子:是指人类的MHC基因或者MHC基因所表达的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同种异体抗原,其化学本质为糖蛋白,按其分布和功能分为1类抗原和2类抗原。

11、酶连免疫吸附实验(ELISA):是指将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如聚苯乙烯微量板或磁珠等)的表面,用酶标抗体或抗原与之反应后,根据固定酶催化底物颜色变化的深浅来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方法。

12、体液免疫应答:是指由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指B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进行活化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并合成、分泌抗体,进而通过抗体发挥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效应。

13、细胞免疫应答:是指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指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转化为效应T细胞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应答方式。

14、免疫耐受:是指抗原进入机体后,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对该种抗原的特异无应答状态。

免疫学复习重点

免疫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免疫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免疫自身稳定。

免疫的核心是免疫系统有区别“自身”和“非己”的能力。

适应免疫与固有免疫相比有三个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

固有免疫特点:识别特点和应答特点。

Burnet提出的克隆选择学说:认为全身的免疫细胞是由众多识别不同抗原的细胞克隆所组成,同一种克隆细胞表达相同的特异性受体,淋巴细胞识别抗原的多样性是机体接触抗原以前就预先形成的,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获得的。

抗原进入机体只是从免疫细胞库中选择出能识别这样的抗原的相应的淋巴细胞克隆,并使其活化、增值出许多具有相同特异性的子代细胞,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清除入侵的抗原。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举例如造血干细胞、抗原提呈细胞、淋巴细胞、NK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红细胞等。

免疫分子举例如免疫球蛋白、补体、各种细胞因子和膜分子等。

免疫器官按其发生和功能不同,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长、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定居的场所。

骨髓的功能: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2.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骨髓既是中枢免疫器官又是外周免疫器官。

胸腺的功能:1、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2、免疫调节3、自身耐受的建立和维持4、屏障功能阻止血液中的大分子T细胞如何分化发育:从骨髓迁入到胸腺的前T细胞循被下膜至皮质至骨髓的顺序移行,经复杂的选择性发育过程,只有少数的T细胞发育成熟,成熟的初始T细胞进入血循环,定位于外周淋巴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后启动的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淋巴结的浅皮质区是B细胞定居的场所,称非胸腺依赖区。

深皮质区是T细胞定居的场所。

脾功能:1是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T细胞在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B细胞在淋巴小结。

医学免疫学重点整理(期末复习)

医学免疫学重点整理(期末复习)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免疫术语免疫(immunity):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

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衰老凋亡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固有免疫(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分类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概念: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物质基础:组织屏障:皮肤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DC、NK细胞、NKT细胞、B1细胞、δγT 细胞固有免疫效应分子:补体系统、细胞因子、溶菌酶、抗菌肽、乙型溶素作用特点:♦先天性(无需抗原激发)♦作用在先(0~96小时)♦非特异性(模式识别受体)♦无记忆性适应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概念: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T、B淋巴细胞接受“非己”的物质(主要指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包括清除抗原等)的全过程。

物质基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APC)作用特点:♦获得性(需抗原激发)♦作用在后(96小时后启动)♦特异性(TCR/BCR)♦记忆性♦耐受性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术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概念:亦称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含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派尔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是发生黏膜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MALT的组成:肠相关淋巴组织、鼻相关淋巴组织、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MALT的功能及特点:♦行使黏膜局部免疫应答♦产生分泌型IgA❖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中枢免疫器官(初级淋巴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次级淋巴器官)♦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骨髓的功能:♦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胸腺的功能:♦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免疫调节♦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淋巴结的功能:♦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T占75%,B占25%)♦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过滤作用脾的功能:♦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T占 40%,B 占60%)♦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合成生物活性物质♦过滤作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功能:♦行使黏膜局部免疫应答♦产生分泌型IgA淋巴细胞再循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免疫学重点整理

免疫学重点整理

免疫学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P14)1、名词解释:①自然免疫:又称为先天免疫性,是机体先天就有的而且始终存在的防御机制。

②获得免疫:是机体通过抗原诱导获得免疫应答而产生的对非自身物质(包括病原物)的抵抗性。

③体液免疫:指B淋巴细胞分化产生的浆细胞产生抗体作用于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④细胞免疫:指T淋巴细胞直接作用于被病原体侵染的靶细胞的特异性免疫第二章抗原(P33)1、名词解释①抗原(antigen):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就是抗原。

②半抗原与载体:本身没有免疫原性(不能诱发抗体的形成),但能与相应抗体结合的物质。

③抗原表位:结构已经明确了的抗原决定簇成为抗原表位,它是位于抗原物质分子表面或者其他部位的具有一定组成和特殊结构的化学基团。

④超抗原: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激活大量(2%~20%)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主要包括细菌和病毒的成分及其产物等。

⑤抗原组学:是建立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基础上的新兴领域,它正在成长为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后的科学热点。

利用基因组学可以预测疫苗的候选抗原,利用蛋白质组学可以筛选疫苗的候选抗原,利用抗原组学可以鉴定疫苗的候选抗原。

2、思考题①作为抗原要具备哪些基本特征?答:应具备两种特性:其一:免疫原性,即抗原刺激特定的免疫细胞,使之活化、增殖、分化和产生免疫效应物质的特性。

其二:免疫反应性,即抗原能与相应的免疫效应物质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的特性。

具有这两种特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或免疫原,各种微生物和大多数蛋白质属于此。

有些小分子物质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而具有免疫反应性,但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即无免疫原性,称为半抗原。

②超抗原与普通抗原的区别是什么?答:1)常规抗原仅能激活极少数具有抗原特异性受体的T细胞或B细胞克隆;超抗原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多个克隆的T细胞或B细胞。

2)常规抗原与TCR超变区的抗原结合槽结合;超抗原的一段能与TCRVβ的外侧结合,另一端与MHC-Ⅱ类分子结合。

免疫学重点

免疫学重点

免疫学重点一、名词解释1)免疫: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

2)固有免疫:是机体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免疫防御功能,即出生后就已具备的非特异性防御功能,也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是生物在长期中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

3)抗原:是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4)抗原表位(决定基):是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是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5)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抗体:是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激活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7)免疫球蛋白: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主要存在于血浆中及组织和液中,也可作为B细胞膜上的抗原识别抗体。

8)单克隆抗体: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

9)补体(系统):是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的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

10)MHC:又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基因,指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11)细胞因子:是有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物质的统称,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

12)白细胞分化抗原:是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和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

13)CD: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种分化抗原称为分化群,即CD。

14)细胞粘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摘要:1.免疫学的基本概念2.免疫系统的组成3.免疫应答的类型及功能4.免疫疾病的分类和特点5.免疫学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正文:一、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如何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以维持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学科。

免疫学主要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免疫应答的调节和效应。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适应性免疫则是指体内T、B 淋巴细胞接受非己的物质(主要指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包括清除抗原等)的全过程。

三、免疫应答的类型及功能免疫应答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主要由T 细胞执行,可分为CD4+T 细胞和CD8+T 细胞。

CD4+T 细胞可释放IL-2、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在局部组织产生以淋巴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反应或迟发型超敏反应。

CD8+T 细胞(即CTL)可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和高表达FasL,导致靶细胞溶解破坏或发生凋亡,主要杀死胞内菌、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

体液免疫主要由B 细胞执行,分泌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进而通过吞噬细胞等清除抗原。

四、免疫疾病的分类和特点免疫疾病可分为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反应、免疫缺陷病、肿瘤免疫病等。

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移植排斥反应是受者与供者之间存在免疫不相容,导致移植物被排斥。

免疫缺陷病是免疫系统功能缺陷,无法有效抵抗病原体,如艾滋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

肿瘤免疫病是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产生免疫应答,清除肿瘤细胞,如黑色素瘤、肺癌等。

五、免疫学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免疫学在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例如,疫苗接种可以预防某些传染病,免疫抑制剂可以治疗移植排斥反应,单克隆抗体可以作为诊断试剂和治疗疾病等。

免疫学基础考试重点总结

免疫学基础考试重点总结

免疫学基础1免疫三大功能: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异物的一种保护功能。

免疫稳态: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体内平衡的功能。

免疫监视: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防止发生肿瘤,控制癌变细胞的功能。

2免疫系统的组成:由免疫器官(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胸腺、骨髓、脾脏、淋巴结),免疫细胞(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和B细胞),及免疫分子(补体、细胞表面分子、各种细胞因子)组成。

3免疫应答的分类:固有免疫(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4适应性免疫的作用特点:1识别自我与非自我 2特异性 3多样性 4记忆性 5自我调节性5克隆选择性学说:是1959年Burnet在研究免疫耐受性和Jerne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克隆选择性学说。

6免疫系统定义:是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

7免疫器官按功能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8中枢免疫器官:也称初级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胸腺、骨髓和腔上囊。

是B 细胞分化发育的场所。

9T细胞分化成熟场所:胸腺B细胞分化成熟场所:骨髓10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淋巴细胞对外来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包括有: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11脾是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

12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

13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生物学意义:1使带有各种不同抗原受体的淋巴细胞不断在体内循环,增加与抗原和APC接触的机会,有利于适应性免疫应答产生,许多免疫记忆性细胞也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一旦接触相应抗原,可迅速进入淋巴组织产生免疫应答,2充实淋巴细胞,即淋巴组织科从反复循环的“细胞库”正补充新的淋巴细胞,3保证淋巴细胞在组织中的均匀分布。

14抗原的概念: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诱导免疫应答并能与应答产物。

免疫学复习资料(重点)

免疫学复习资料(重点)

免疫学复习资料(重点)第二章免疫器官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成熟和工作的场所,而免疫细胞是担负免疫功能的主体,免疫分子则是免疫细胞发挥功能的物质基础。

免疫器官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和骨髓,而外周免疫器官则是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免疫系统。

胸腺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包括胸腺细胞和胸腺基质细胞。

而骨髓不仅是免疫器官,也是造血器官,其内的造血干细胞是所有血细胞(包括免疫细胞)的共同祖先。

骨髓也是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是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淋巴结的功能包括T细胞及B细胞定居的场所(T:75%。

B:25%),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HEV)以及过滤作用。

而脾脏的功能包括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T:40%。

B:60%),免疫应答的场所(血源性抗原),合成生物活性物质,滤过作用以及贮存红细胞。

第三章抗原抗原是一类能被T、B淋巴细胞识别并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原的特性包括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和抗原性(抗原能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完全抗原是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而半抗原是仅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载体是与半抗原结合而赋予其免疫原性的物质。

半抗原与载体(蛋白质)结合后形成完全抗原。

外来抗原进入体内可能产生四种不同的结果:无应答、抗原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正性应答)、超敏反应以及诱导免疫耐受(负性应答)。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包括抗原的异物性、理化状态(如分子大小、化学组成和结构以及物理性状)等。

抗原的异物性指的是机体非自身物质的特性,如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和自身抗原。

免疫球蛋白分子中,重链和轻链都包含可变区和恒定区。

可变区决定了抗体的抗原特异性,因为它们包含了与抗原结合的表位。

免疫学考试重点

免疫学考试重点

一、B细胞对TI-Ag和TD-Ag应答的区别对TI-Ag应答的特点:(1)不需Th细胞辅助;(2)激发产生IgM抗体,无Ig类型转换;(3)不产生免疫记忆。

对TD-Ag应答的特点:(1)需Th细胞辅助;(2)可发生Ig类转换,产生各类抗体(IgM, IgG,IgA, IgE);(3)具有免疫记忆。

二、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初次免疫应答(primary immune response):病原体初次侵入机体所引发的应答。

再次免疫应答(secondary response):机体再次遭遇相同抗原刺激,记忆性淋巴细胞可迅速、高效、特异地产生的应答。

1、初次免疫应答特点:潜伏期(诱导期)长(约7~10天);抗体的种类以IgM为主;抗体亲和力低;维持时间短;总抗体水平低。

2、再次免疫应答特点:潜伏期短(约2~3天);抗体的种类以IgG为主;抗体亲和力比初次应答明显增强;维持时间长;总抗体水平高。

实际意义:死疫苗预防接种,常需二次以上。

三、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TI抗原主要激活B1细胞,识别抗原之后直接刺激B细胞活化、增殖形成浆细胞发挥效应。

TD抗原主要激活B2细胞,过程包括识别抗原、B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成浆细胞(需要T 细胞的辅助)分泌抗体产生作用。

四、B细胞主要的膜分子B细胞受体抗原识别受体(B cell receptor,BCR)是T细胞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也是B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

细胞因子受体B细胞表面表达IL-1R、IL-2R、IL-4R、IL-5R、IL-6R、IL-7R及IFN-γR等多种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通过与B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而参与或调节B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

补体受体(CR)多数B细胞表面表达CR1和CR2(即CD35和CD21)。

Fc受体多数B细胞表达IgG Fc受体Ⅱ(FcγRⅡ),可与免疫复合物中的IgG Fc段结合,五、水解片段1、木瓜蛋白酶(papain)的水解部位位于Ig铰链区重链间二硫键近N端处,水解后可得到2个相同的抗原结合片段(fragment of antigen binding,Fab)和1个可结晶的片段(fragment crystallizable,F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免疫的现代概念: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即机体区分自身和异己的功能。

自然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机体生来就有的免疫性;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细胞的防御屏障;特点:1.无特异性;2.生来就有、不受外来抗原刺激.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应答):抗原进入机体激发免疫细胞活化、分化和效应的过程;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免疫应答的特点:1.特异性;2.适应性(多样性);3.记忆性;4.区别自身及非自身;5.自我调节性:体液免疫:抗原诱导一部分B细胞产生抗体,一部分B细胞成为记忆细胞,抗体特异性地结合抗原。

主动免疫:抗原免疫机体诱导而获得免疫性的方式。

被动免疫:具有特异性的抗体人工转移给一个未经抗原直接免疫的机体,使机体获得特异免疫性。

细胞免疫: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其抗原特异性表现在T淋巴细胞上;克隆选择理论:(1)T细胞和B细胞无数的特异性在与外来抗原接触前就已存在。

(2)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表面有抗原特异性受体,且每个淋巴细胞只带一种特异性受体。

(3)当抗原表位与特异性淋巴细胞受体识别并结合,活化特异性的淋巴细胞,使其分化增殖成为一个淋巴细胞克隆,释放各种产物,发挥免疫效应。

(4)能特异识别机体“自身”抗原的淋巴细胞在淋巴系统发育成熟前就被清除,以后不会诱导免疫应答成为“克隆流产”。

第二章抗原:凡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而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种类:外源性抗原:来自细胞外;内源性抗原:病毒基因侵入细胞,合成产生的抗原未被裂解。

抗原的两个基本特性: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免疫原性是指引起免疫应答的性能,包括诱导产生抗体及效应T淋巴细胞。

免疫反应性是指能与应答产物起反应的性能。

抗原决定簇:是位于抗原物质分子表面或者其它部位的具有一定组成和特殊结构的化学基团。

超抗原:某些物质在极低浓度下(1~10ng/mL)即有强大的刺激T、B细胞活化的能力。

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1.化学分子组成2.分子大小3.分子结构4.易接近性5.异物性6.免疫途径和抗原剂量7.机体方面的因素第三章抗体着重于生物学活性,即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如抗布鲁氏菌抗体、抗抗体、抗核抗体。

免疫球蛋白着重于化学特征,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结构相似的球蛋白。

抗体是免疫球蛋白,但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并不都有抗体活性)。

Ig分子基本结构:由左右对称的四个肽链组成(二条轻链和二条重链)轻链与重链之间由二硫键连接成Ig单体,分为N端,C端。

免疫球蛋白的分子功能:1.特异性结合抗原。

是Ig最显著的生物学特点。

结合特性由V区(HVR)的空间构型决定。

2.活化补体。

1. IgM,IgG1,IgG2和IgG3可通过经典途径活化补体。

2.凝聚的IgA,IgG4,IgE的Fc段等可以通过替代途径活化补体。

3.结合Fc受体。

抗体的功能:1.介导I型变态反应(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FcεR )2.调理吞噬作用(opsonization)3.发挥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细胞毒作用4.通过胎盘和粘膜5.参与免疫调节第四章补体(complement):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中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补体系统的组成:1.固有成分:C1-9、MBL、B因子、D因子和P因子。

2.调节与控制补体活化的分子,如C1INH、C4bp等。

3.补体受体分子。

如CR1、CR2等。

基本特征:连锁反应性,放大性,不稳定性,作用两面性,反应局限性经典途径的条件:1.C1仅与IgMFc的CH3区或IgG1-3Fc的CH2区结合才能活化;IgM效率最高。

2.每一个C1分子须同时与两个以上IgG的Fc段结合才能被激活;3.游离或可溶性抗体不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补体经典途径:1.识别阶段抗原与抗体结合后,C1q能识别抗体上的补体结合点,并与之结合。

由于C1q 的构型发生改变,可激活C1r和C1s;在Ca++存在下,形成具有酶活性的C1s。

2.活化阶段C1s 将C4分解成小碎片的C4a 和大碎片的C4b,C4b可与细胞膜结合;C1s 激活C4后,再激活C2(分解成C2a和 C2b);C2b与C4b结合,形成有酶活性的C4b2b(C3转化酶)。

C3被C4b2b裂解在C3a和C3b两个片段,C3b与C4b2a 相结合产生的C423(C4b2a3b)为经典途径的C5转化酶。

3.攻膜阶段C5在 C4b2b3b的作用下裂解为C5a和C5b,C5b与细胞膜和 C6、C7结合,形成C5b67复合物,进而与 C8、C9分子联结成 C5b6789复合体,即为攻膜复合体,造成细胞膜溶解。

三条激活途径的共同点:1.都是补体成分的连锁反应;2.许多成分在相继活化后被裂解成一大一小两个片段;3.不同的片段或其复合物可在靶细胞表面向前移动,在激活部位就地形成复合物。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1.细胞毒及溶菌杀菌作用2.调理作用3.免疫粘附作用4.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5.引起炎症反应6.免疫调节作用第五章骨髓的功能:1.B细胞分化发育的场所2.淋巴干细胞系在骨髓分化产生T细胞前体3.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场所。

胸腺的功能: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2.胸腺细胞的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使T细胞具有MHC限制性,对自身抗原耐受性;3.胸腺的免疫调节功能:基质细胞表达的MHC分子、分泌的胸腺激素、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的成熟。

4.维持自身耐受性。

胸腺功能障碍,TCR基因重排异常,不能排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淋巴结的功能:1.过滤淋巴液(带有的抗原物质被巨噬细胞和抗体清除);2.成熟免疫细胞居留的场所;3.发生初次免疫应答的场所4.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脾脏的功能:1.各类免疫细胞居住的场所,脾脏中B细胞占60%,T细胞占40%。

2.对血源性抗原产生应答,而淋巴结还可对淋巴液的抗原产生免疫应答;3.全身血液的重要滤器(通过红髓中的巨噬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过程:早期阶段:早期T细胞的主要表型为CD4-和CD8-(DN、外皮质部);第二阶段:前T细胞由双阴性分化为双阳性CD4+CD8+(DP、胸腺素和胸腺生成素作用、内皮质部);第三阶段:DP细胞经历阳性和阴性选择,发育为CD4+或CD8+的单阳性细胞(髓质部)。

B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过程(抗原非依赖期和抗原依赖期):第一阶段(骨髓)pro-B(B220、CD43)丢失CD43─pre-B─不成熟B(μ+)─成熟B(μ+δ+ )。

第二阶段(外周免疫器官),接受抗原刺激,发生类型转换,分化为浆细胞。

T淋巴细胞表面的重要分子及其作用:1.TCR:为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

分TCRαβ和TCRγδ两种类型。

2.细胞因子受体(CKR):多种细胞因子(IL-1、2、4、6、7)可作用T细胞。

3.SRBCR:又叫CD2(LFA(白细胞相关功能抗原)-2、E受体),配体为羊红细胞及APC上的LFA-3(CD58)。

功能:增强TCR 与抗原肽-MHC分子复合体的结合,刺激T细胞活化。

参与T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信号传导作用。

4.丝裂原受体:刀豆素A(ConA)、植物血凝素(PHA)。

临床上常用PHA刺激人外周血T细胞,观察T细胞增殖程度可检测细胞免疫功能——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5.Fc受体。

6.CD40L:能促使B细胞充分活化B淋巴细胞表面的重要分子及其作用:1.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BCR):BCR能识别可溶性蛋白质抗原分子,识别的表位是构象决定簇。

2.Fc受体(FcR):可同红细胞(E)与抗体(A)的复合物结合形成EA花环。

与可溶性IgG结合,抑制初始B细胞对抗原应答的活化。

3.补体受体(CR):大多数B细胞有C3b和C3d受体,分别称为CRI和CRⅡ(即CD35和CD21)。

CRⅡ可与抗原和抗体及补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结合,促进B细胞的活化;4.细胞因子受体(CKR):活化B细胞可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受体,如IL-1、IL-2、IL-4、IL-5以及IFN-γ等受体,与相应因子结合可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5.丝裂原受体:用于对B细胞的功能检测。

T细胞亚群及功能:根据TCR双链肽的构成不同,可分为TCRαβT细胞和TCRγδT细胞;根据TCRαβT 细胞的功能,分为调节性的TH、Ts、效应性的Tc和TD细胞B细胞亚群及功能:B1细胞(CD5+):参与抗细菌感染的黏膜免疫应答;B2细胞(CD5-):即成熟的B细胞行使体液免疫功能。

APC:抗原提呈细胞,指能表达被特异性T淋巴细胞识别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任何细胞。

包括专职性APC如:Mφ、DC、B细胞和兼职性APC,如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

专职ATC:树突状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B细胞。

第六章MHC:位于脊椎动物某对染色体上的紧密连锁的呈高度多态性的一组基因群。

HLA复合体:人类MHC基因MHC的限制性:特定类型的T细胞识别特定类型的自身MHC分子,而发挥生物学效应。

具体表现为:CD4+T细胞识别MHC-Ⅱ类分子,CD8+T细胞识别MHC-Ⅰ类分子,发挥生物学效应,如辅助和细胞毒作用。

多态性:是指在一随机分配的群体中,染色体同一基因座位有两种以上基因型,即可能编码两种以上的产物。

连锁不平衡:某些基因比其他基因更多或更少地连锁在一起(高于或低于随机出现的频率)。

经典HLA-Ⅰ类、Ⅱ类基因定位和分区:定位:第6号染色体的短臂;分区:分Ⅰ、Ⅱ、Ⅲ类基因区。

HLA-I 类基因:集中在远离着丝点的一端,主要包括B、C、A三个座位,其产物是HLA-I类分子α链,与移植关系密切。

HLA-II类基因:位于近着丝点一端,由DP、DQ、DR三个亚区(座位)组成,编码HLA-II的α、β链,与免疫反应密切相关经典HLA-Ⅰ类、HLA-Ⅱ类分子结构、分布、功能特点HLA-I类分子:由α链(HLA基因编码)和β2m(15号染色体非HLA基因编码)组成,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HLA-II类分子:由α和β链组成异源二聚体。

仅表达于淋巴样组织中的各种细胞表面,如APC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和人的活化T细胞。

某些组织细胞在某些病理状况下也可表达。

MHC分子抗原结合凹槽与抗原肽结合的特点:1.MHC分子接纳与递呈抗原肽有一定的选择2.MHC分子接纳和递呈抗原肽具有相当的灵活性3.MHC分子与抗原肽结合具有低亲和性MHC分子-抗原肽复合物的生物学意义:若某种蛋白质缺乏适合MHC分子结合的序列基序,该个体将不产生免疫应答。

序列基序的认识为设计多肽疫苗提供线索HLA的生物学功能:1.参与对抗原处理:外源性抗原由MHC-II类提呈,被CD4+Th识别,协助B细胞产生抗体。

内源性抗原由MHC-Ⅰ分子提呈,被CD8+Tc识别,并溶解AP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