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练习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选择、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班级:姓名:题型:【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选择题:1、请找出下列各组加点字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D )A.是.日更定/问今是.何世B.更.有痴似相公者/更.深夜色半人家C.是金陵人,客.此/客.从外来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且焉.置土石【解析】A指示代词,这;判断动词,是。
B还;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
C动词,客居;名词,客人。
D疑问代词,哪里;疑问代词,哪里。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C )A.相与步于.中庭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溪深而.鱼肥D.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醉能同其.乐【解析】A介词,在;介词,在或给。
B只,只是;只,只是。
C表顺承;表并列。
D代词,他;代词,他。
3、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A.良.多趣味/此皆良.实B.飞漱其间./又何间.焉C.余.拏一小舟/一车炭,千余.斤。
D.上下一.白/长烟一.空【解析】A很;善良。
B中间;动词,参与。
C代词,我;多。
D全;全。
4、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C )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是.日,更定矣/是.进亦忧,退亦忧D.其.如土石何/问其.姓氏【解析】A疑问代词,哪里;兼词,相当于“于之”,在其中。
B表顺承;表转折。
C代词,这;代词,这。
D加强反问语气;代词,他。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A.念.无与为乐者(想念,思念)B.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C.与余舟一芥.(小草)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酒杯)【解析】A考虑,想到。
6、下列句子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D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湖心亭看雪》试卷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试卷及答案一、解释字词(每题3分,共15分)1. 簰():____________________2. 撰():____________________3. 雾凇():____________________4. 沆砀():____________________5. 铺毡对坐():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子翻译(每题5分,共25分)1.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2.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3.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4. 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5.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三、默写填空(每题3分,共15分)请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 雾凇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______。
2. 湖上______,惟长堤一______、湖心亭一______、与余舟一______、舟中人两三______而已。
3. 舟子______曰:“莫说相公______,更有痴似相公者!”4. 余______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______。
5. 遥知不是______,为有暗香______。
四、内容理解概括(每题10分,共30分)1. 请详细描述文中描绘的雪景,并分析其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章通过哪些细节展现了作者对雪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答:____________________3.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舟子话语中“痴”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五、描写手法(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结合文中具体例子,分析作者如何运用白描手法描绘雪景。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同步训练(含答案)
第13课湖心亭看雪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是日更.定( ) (2)拥毳.衣炉火( ) (3)雾凇沆砀..( )( )(4)长堤.一痕( ) (5)与余舟一芥.( ) (6)舟子喃.喃曰(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余拏.一小船______________ (2)拥毳.衣炉火___________________(3)雾凇..沆砀_________________(4)惟.长堤一痕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湖中人鸟声俱绝B. 余挐一小舟C.惟长堤一痕D. 莫说相公痴4.解释下面各组句中加点实词的不同意义。
(1)是:①是.日更定()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2)更:①是日更.定()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3)焉: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4)绝: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5)一:①余拿一.小舟()②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6)白:①上下一白.()②余强饮三大白.()5.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不同的意义。
(1)余拿一小舟。
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2)余强饮三大白。
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6.找出句中词类活用的词语并释义。
(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_____”,_______用作_______。
意思为:_____________。
(2)与余舟一芥。
“_____”,_______用作_______。
意思为:_____________。
7.填空。
(1)本文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_,又字_______,号_______,又号_______,是_______时期的散文大家,著有_______、_______等书。
(2)本文一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_______和游湖人的_______。
第13课 《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3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含答案)13 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为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拏( ) 毳( ) 沆( ) 砀(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绝:②是日更定矣是:③拥毳衣炉火拥:④雾凇沆砀___ 沆砀: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湖中人/鸟声俱绝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D.舟中人/两三粒而已3. 下列加点的词属于一词多义现象,请结合语境解释。
(1)是(2)白(3)大(4)更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是日更定矣问其姓氏,是金陵人B.独往湖心亭看雪矜、寡、孤、独、废疾者C.是日更定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D.余住西湖余拏一小舟5. 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_____________、而已。
(张岱《湖心亭看雪》)(2)天与云与山与水,___ (张岱《湖心亭看雪》)6.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住宅旁边常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来就用“桑梓"指代家乡。
B.“晋太元中”中的“太元"、“元丰六年”中的“元丰",都是帝王的年号。
C.“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
D.古代的中国人有“名”有“字"。
如杜甫字子美,辛弃疾字稼轩,韩愈字退之。
7.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交代作者住在西湖的时间与西湖的环境,暗含着作者对西湖雪景的痴迷。
B. 第一段通过描写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和一痕长堤,一点湖心亭,一芥舟,两三粒舟中人,展示了雪中西湖的壮观。
《湖心亭看雪》试卷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练习及答案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练习(一)(14分)1、下列句子中“一”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3分)A.上下一白 B.余拿一小舟C.一童子烧酒 D.湖心亭一点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答: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3、找出描写西湖雪景的语句,并分析该语句的的语言特点。
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语言特点:运用了白描手法,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4、对“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A、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B、充分展示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C、暗示作者的“痴”(或“不同常人”),为下文作伏笔;D、表明当时只有作者一个人撑船去湖心亭看雪。
练习 (二) (14分)1、选出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D)(3分)A.白: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B.余:余住西湖上下十余里间C.更:是日更定湖中焉得更有此人D.及:及下船及郡下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答:(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痴情赏雪的)的人。
”便拉着我一同喝酒。
3、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答: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巧遇知己的喜悦之情。
《湖心亭看雪》选择、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
《湖心亭看雪》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班级:姓名:题型:【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选择题:1、请找出下列各组加点字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A.是.日更定/问今是.何世B.更.有痴似相公者/更.深夜色半人家C.是金陵人,客.此/客.从外来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且焉.置土石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相与步于.中庭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溪深而.鱼肥D.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醉能同其.乐3、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良.多趣味/此皆良.实B.飞漱其间./又何间.焉C.余.拏一小舟/一车炭,千余.斤。
D.上下一.白/长烟一.空4、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是.日,更定矣/是.进亦忧,退亦忧D.其.如土石何/问其.姓氏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想念,思念)B.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C.与余舟一芥.(小草)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酒杯)6、下列句子表达错误的一项是()A.“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
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二、重点句子翻译: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课后练习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字词注音:更( )定拥毳( )衣崇祯( ) 雾凇( )沆砀( )( ) 与余舟一芥( ) 铺毡( )对坐强( )饮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⑴ 更定⑵ 湖中人鸟声俱绝⑶ 余拿一小船⑷拥毳衣炉火⑸ 独往湖心亭看雪⑹ 雾凇沆砀⑺ 焉得更有此人⑻余强饮三大白而不⑼客此⑽ 及下船3、填空:⑴ 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⑵ 大雪三日,_______________。
⑶是日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往湖心亭看雪。
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下一白。
⑸及下船,舟子喃喃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一)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纳明朝的年号,您能讲出其中有何深意不?答: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答: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答:7、“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答:8、上文画线句子在内容与写法上有何特点?答:(二)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不。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讲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9、补出下列语句的省略成分。
( )到亭上 ( )大喜曰 ( )是金陵人客( )此( )拉余同饮10、“强饮三大白而不"“拉余同饮”两句中“强”与“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答:11、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答:12、“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答:13、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答:三、写作14、题目:雪后美景请写一段话,写出雪后美景,字数在300字左右。
(新)部编版八下第12课《湖心亭看雪》1(附答案)
《湖心亭看雪》测试〔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一、根底知识〔20分〕1.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湖中人鸟声俱.绝俱:都,全部。
B.是.日更定矣是:这。
C.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而已:罢了。
D.更.有痴似相公者更:更多。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其〞字与“问其姓氏〞句中的“其〞字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其.如土石何?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其.船背稍夷。
D.欲穷其.林。
3.下面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雾凇沆砀:〔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
B.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单独前往湖心亭看雪。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我〕问他们的姓氏,原来是一个叫金陵的人。
D.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4.选出朗读节奏处理不当的一项〔〕〔3分〕A.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B.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C.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D.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5.以下称谓用法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余B.吾C.尔D.相公6.作者在湖心亭上与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景,与以下诗句中哪两句相似〔〕〔4分〕A.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B.酒逢知己千杯少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D.君向潇湘我向秦7.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湖中人鸟声俱绝〞,高度写意、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
衬托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意境。
B.本文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偶写人物,亦口吻如生,流露出作者的遗世独立、孤高自赏的情怀。
C.“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
用白描的手法表达出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D.文章结尾写舟子喃喃自语,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
从侧面写出俗人无法理解文人的高雅,展示作者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及答案一、夯基达标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余拏.一小舟(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及.下船( )2.下列句子中的“一”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惟长堤一.痕B.一.童子烧酒炉正沸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D.余拏一.小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用原文填空。
(1)由柳宗元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能想到课文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雪”是娱情之物,请再举出古诗文中几个写“雪”的句子。
二、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是.日更定矣(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3)是金陵人,客.此(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湖心亭看雪》阅读理解(附答案)
《湖心亭看雪》阅读理解(附答案)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 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 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 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 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2 分) ①余挐一小舟 ()②雾凇沆砀() 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④客此()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 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①上下一白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B.①上下一白②及下船 C.①是日更定矣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千山鸟飞绝 【小题 3】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 ①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 4】.高雅的情调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舟子就用“痴”字来形容 作者,说说这个“痴”字有什么深刻含义?(2 分) 【小题 5】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几联描写雪景的古诗词 。
(不少于 2 联)(2 分) 答案【小题 1】①通“桡”,撑(船)。
②白气弥漫的样子。
③尽力 ④客 居【小题 1】 D【小题 1】①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 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②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 一样痴的人呢! 【小题 1】作者借舟子的一个“痴”字点明主题,突出了作者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表现了作者钟情山水、 淡泊孤独、超凡脱俗的独特个性。
【小题 1】示例: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柴门闻犬吠,1/5风雪夜归人。
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 吴万里船。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湖心亭看雪》一文中,作者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答案:D2. 文章中提到的“湖心亭”位于哪个城市?A. 北京B. 上海C. 杭州D. 南京答案:C3. 作者在湖心亭看雪时,感受到了哪些情绪?A. 喜悦B. 忧愁C. 宁静D. 激动答案:C4. 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哪些自然元素?A. 雪B. 湖C. 亭D. 所有选项答案:D5. 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对雪的描写主要突出了雪的哪些特点?A. 纯净B. 洁白C. 轻盈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6. 文章中提到“________”,形容了雪的轻盈。
答案:轻如鹅毛7. 作者形容雪覆盖的湖面为“________”,展现了雪的洁白。
答案:镜面8. 文章中提到“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雪的赞美。
答案:雪景如画9. 作者在湖心亭看雪时,感受到了“________”,体现了雪的宁静。
答案:万籁俱寂10. 文章中,作者通过“________”来表达自己对雪的热爱。
答案:心旷神怡三、简答题11. 请简述《湖心亭看雪》一文中,作者对雪的描写手法。
答案:作者通过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的轻盈、洁白和宁静等特点,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丽的雪景之中。
12. 文章中,作者在湖心亭看雪时有哪些感受?请简要分析。
答案:作者在湖心亭看雪时,感受到了宁静和心旷神怡。
雪的洁白和轻盈让作者感到心旷神怡,而雪覆盖的湖面和周围环境的宁静则让作者感到万籁俱寂。
四、论述题13. 根据《湖心亭看雪》一文,论述作者对雪的情感态度及其对自然美的感悟。
答案:作者对雪的情感态度是热爱和赞美。
通过对雪的轻盈、洁白和宁静等特点的描写,作者表达了自己对雪的热爱。
同时,作者在湖心亭看雪时的宁静感受,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感悟和欣赏。
作者认为自然之美能够让人心灵得到净化和宁静,从而更加热爱和珍惜自然。
五、翻译题14. 将以下句子翻译成英文:“湖心亭看雪,心旷神怡。
(完整版)《湖心亭看雪》练习及答案
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 有两人铺毡对坐,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 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 客此。
及下船,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A.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B.余挐.一小舟(撑)/更定.(结束)/拥毳.衣(鸟兽的细毛)/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C.晓雾将歇.(消散)/衣不足.惜(足够)/强.饮三大白(勉强)/披发文.身(画着文彩)D.标.枪舞刀(举)/素湍.绿潭(急流)/盖.竹柏影也(原来是)/为.火所焚(被)E.以.此夸能(凭借)/不以.疾也(认为)/晴初霜.旦(下霜)/两膝相比.者(靠近)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A.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沸腾..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加)C.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D.更有痴似相公者(旧时对士人的尊称)3、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豪爽之情。
文末的“痴”与开头的“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 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作者写雪景, 用“湖中人鸟声俱绝”, 使我们从听觉上感受到大雪的威严, 用“雾凇沆砀”形容湖上雪一片弥漫, 混茫难辨, 从形态上描写大雪飘扬;用“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从色彩上写雪下之久之大。
(用原文回答)(2分)4.翻译下面句子(3分)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痛饮了三大杯, 然后(和他们)道别。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 天与云与山与水, 浑然一体, 白茫茫一片。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 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 一点湖心亭的轮廓, 和我的一叶小舟, 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通用16篇)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通用16篇)《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篇1阅读理解在作答前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阅读题及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字词注音。
更( )定拥毳( )衣崇祯( ) 雾凇( )砀沆( )( ) 与余舟一芥( ) 铺毡( )对坐强( )饮{ɡēnɡ cuì zhēn sōnɡ hànɡ dànɡ jiè zhān qiánɡ}2.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①更定②湖中人鸟声俱绝③余拿一小船④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⑥雾凇沆砀⑦焉得更有此人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⑨客此⑩及下船(①完了,结束②消失③撑,划④鸟兽的细毛⑤独自⑥水汽凝成的冰花白汽弥漫的样子⑦哪能⑧指酒杯⑨客居⑩等到)3.填空。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4.用文中词语填空。
(1)看雪的时间:凌晨(2)看雪的地点:湖心亭(3)看雪的人物:我及在湖心亭上碰到的两人(4)看雪的氛围:寂静、空旷、混沌、孤独的氛围(5)看雪的方式:划一小船独往(6)看到的雪景:白茫茫一片二: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2分)①余挐一小舟( ) ②雾凇沆砀 ( )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④客此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①上下一白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B.①上下一白②及下船C.①是日更定矣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D.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千山鸟飞绝3.翻译下面的句子。
张岱《湖心亭看雪》课外阅读题及答案
张岱《湖心亭看雪》课外阅读题及答案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1、下列句中“故”字作“因此”意的一项是( )B、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C、不习渡水故耳D、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A、“管挥锄与瓦石不异”意思是:管宁照样挥动锄头与见到瓦石没有什么区别。
B、“宁读如故”意思是:管宁还如同原来一样专心读书。
C、“子非吾友也”意思是:你不是我的朋友。
3、选文表明管宁交友有两个标准:(一)遇财不动心;(二)读书要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A、①且②夫③而④虽B、①而②盖③且④况C、①而②盖③而④况D、①而②夫③而④况2、解释文中的词语。
⑴推王君之心:⑵推其事:⑶遗风余思:3、“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句中三个“其”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他(指王盛) 他的(指王盛的) 那些B、莫非它的(指州学的) 那些4、对“被于来世者何如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被后世的人怎样看待呢?B、用什么来影响后世的人呢?C、直到来世,又会怎样呢?D、影响到后世的人,情况又会如何呢?5、对文中州学教授王盛题字并请作者作记的目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提高景点知名度,招揽更多游客。
C、附庸风雅,借曾巩才气抬高自己的声望。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1、第一段描写了何时何地何景?2、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3、找出第二段中与第一段相呼应的景致与情致?4、从第二段的景物描写中可看出作者游览满井时是什么样的心情?5、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哪句?四、课外同步阅读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
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
又以问著,对如初。
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⑤称善,恐帝不复用意。
”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注释】1、下面句中的“其”,与“其后,帝笔法精绝”的“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百姓多闻其贤B、其如土石何C、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D、其一犬坐于前2、依据加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
《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及答案6篇
《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及答案6篇《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及答案6篇《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及答案1【一】【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
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仁智所乐,岂徒语哉!补充[去月]上月。
1。
解词(1)晓雾将歇(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仆去月谢病(4)岂徒语哉2翻译(1)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仁智所乐,岂徒语哉!3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4,对划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二】【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2分)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晓雾将歇()(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怀民亦未寝()(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4。
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
《湖心亭看雪》阅读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阅读及答案篇一:《湖心亭看雪》阅读试卷及《湖心亭看雪》阅读题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字词注音。
更()定拥毳()衣崇祯()雾凇()....砀沆()()与余舟一芥()铺毡()对坐强()饮.....2.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①更定②湖中人鸟声俱绝..③余拿一小船④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⑥雾凇沆砀...⑦焉得更有此人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⑨客此⑩及下船..3.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字,号,明末清初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4.填空。
(1)看雪的时间:(2)看雪的地点:(3)看雪的人物:(4)看雪的氛围:(5)看雪的方式:(6)看到的雪景:二、阅读5.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6.“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7“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8“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9.“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10.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11.“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12.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13.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14.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答案{ɡēnɡ cuì zhēn sōnɡ hànɡ dànɡ jia zhān qiánɡ}(①完了,结束②消失③撑,划④鸟兽的细毛⑤独自⑥水汽凝成的冰花白汽弥漫的样子⑦哪能⑧指酒杯⑨客居⑩等到).陶庵梦忆;张岱; 宗子;陶庵 ;凌晨;湖心亭;我及在湖心亭上碰到的两人;寂静、空旷、混沌、孤独的氛围;划一小船独往;白茫茫一片.明思宗朱由检怀念故国的深情;.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湖心亭看雪》课后练习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课后练习及答案《湖心亭看雪》课后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字词注音。
更( )定拥毳( )衣崇祯( ) 雾凇( )沆砀( )( ) 与余舟一芥( ) 铺毡( )对坐强( )饮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更定②湖中人鸟声俱绝③余拿一小船④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⑥雾凇沆砀⑦焉得更有此人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⑨客此⑩及下船3.填空。
①*选自《》,作者字,号,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②大雪三日,。
③是日更正,,,独往湖心亭看雪。
④,,上下一白。
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7.“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8.上文画线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二)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9.补出下列语句的省略成分。
( )到亭上 ( )大喜曰 ( )是金陵人客( )此( )拉余同饮10.“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11.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12.“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13.结合全文来看,*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三、写作14.题目:雪后美景请写一段话,写出雪后美景,字数在300字左右。
《湖心亭看雪》课后练习答案:一、1.ɡēnɡ cu zhēn sōnɡ hnɡ dnɡ ji zhān qinɡ2.①完了,结束②消失③撑,划④鸟兽的细毛⑤独自⑥水汽凝成的冰花白汽弥漫的样子⑦哪能⑧指酒杯⑨客居⑩等到3.①陶庵梦忆张岱宗子陶庵明末清初②湖中人鸟声俱绝③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④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⑤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二、(一)4.明思宗朱由检怀念故国的深情5.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湖心亭看雪》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字词注音:更()定拥毳()衣崇祯()雾凇()沆砀()()与余舟一芥()铺毡()对坐强()饮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⑴ 更定⑵ 湖中人鸟声俱绝⑶ 余拿一小船⑷ 拥毳衣炉火⑸ 独往湖心亭看雪⑹ 雾凇沆砀⑺ 焉得更有此人⑻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⑼ 客此⑽ 及下船3、填空:⑴ 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⑵ 大雪三日,_______________。
⑶ 是日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往湖心亭看雪。
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下一白。
⑸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答: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答: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答:7、“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答:8、上文画线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答:(二)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9、补出下列语句的省略成分。
()到亭上()大喜曰()是金陵人客()此()拉余同饮10、“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答:11、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答:12、“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答:13、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答:三、写作14、题目:雪后美景请写一段话,写出雪后美景,字数在300字左右。
湖心亭看雪练习册答案
湖心亭看雪练习册答案【篇一:《湖心亭看雪》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雾凇()沆砀()()与余舟一芥()铺毡()对坐强()饮2.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①更定②湖中人鸟声俱绝③余拿一小船④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⑥雾凇沆砀⑦焉得更有此人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⑨客此⑩及下船3.填空。
①本文选自《》,作者字,号,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②大雪三日,。
③是日更正,,,独往湖心亭看雪。
④,,上下一白。
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7.“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8.上文画线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二)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9.补出下列语句的省略成分。
()到亭上()大喜曰()是金陵人客()此()拉余同饮10.“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11.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12.“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②消失③撑,划④鸟兽的细毛⑤独自⑥水汽凝成的冰花白汽弥漫的样子⑦哪能⑧指酒杯⑨客居⑩等到3.①陶庵梦忆张岱宗子陶庵明末清初②湖中人鸟声俱绝③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④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⑤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二、(一)4.明思宗朱由检怀念故国的深情5.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
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B )(3分)
A.余挐.一小舟(撑)/更定.(结束)/拥毳.衣(鸟兽的细毛)/雾凇沆砀
..(白气弥漫的样子)
B.晓雾将歇.(消散)/衣不足.惜(足够)/强.饮三大白(勉强)/披发文.身(画着文彩)
C.标.枪舞刀(举)/素湍.绿潭(急流)/盖.竹柏影也(原来是)/为.火所焚(被)
D.以.此夸能(凭借)/不以.疾也(认为)/晴初霜.旦(下霜)/两膝相比.者(靠近)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B )(3分)
A.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沸腾)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加)
C.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
D. 更有痴似相公
..者(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3、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豪爽之情。
文末的“痴”与开头的“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作者写雪景,用“湖中人鸟声俱绝”,使我们从听觉上感受到大雪的威严,用“雾凇沆砀”形容湖上雪一片弥漫,混茫难辨,从形态上描写大雪飘扬;用“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从色彩上写雪下之久之大。
(用原文回答)(2分)
4、翻译下面句子(3分)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5、下列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D )(3分)
A、本文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
B、“独往湖心亭看雪。
”句中的“独”字体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C、本文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
D、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
(二)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
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E.余挐.一小舟(撑)/更定.(结束)/拥毳.衣(鸟兽的细毛)/雾凇沆砀
..(白气弥漫的样子)
F.晓雾将歇.(消散)/衣不足.惜(足够)/强.饮三大白(勉强)/披发文.身(画着文彩)
G.标.枪舞刀(举)/素湍.绿潭(急流)/盖.竹柏影也(原来是)/为.火所焚(被)
H.以.此夸能(凭借)/不以.疾也(认为)/晴初霜.旦(下霜)/两膝相比.者(靠近)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沸腾)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加)
C.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
D. 更有痴似相公
..者(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3、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豪爽之情。
文末的“痴”与开头的“”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作者写雪景,用“”,使我们从听觉上感受到大雪的威严,用“”形容湖上雪一片弥漫,混茫难辨,从形态上描写大雪飘扬;用“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从色彩上写雪下之久之大。
(用原文回答)(2分)
4、翻译下面句子(3分)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下列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
B、“独往湖心亭看雪。
”句中的“独”字体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C、本文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
D、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