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阅读课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大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大全篇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
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
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
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
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
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
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
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
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
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
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
二、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1.指导预习,教方法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学生刚上三年级,不会预习,我就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①读熟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③要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
如在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让学生按上述预习方法学习课文,当学生熟读课文,说出课文主要内容,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上记号以后,再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

浅谈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劣。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阅读教学的重视。
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又以对阅读教学的关注最多。
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注意趣味性生理学对兴奋问题的研究表明,当人们感到有趣时,便精神饱满,心情愉悦,脑垂体分泌活跃,新陈代谢加快,整个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提高,情绪处于积极状态,思维敏捷。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由此可见,兴趣是获益的先导,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他们的注意集中的持久性很差,所以在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变换不同的方式,适时运用领读、伴读、齐读、竞赛读、分角色读。
借助插图、录音、投影器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就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兴趣是人们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原动力。
要使学生有兴致读,产生想读的愿望。
教学中,我总会认真钻研教材,多为学生创设机会让他们尽情地朗读。
我对每个学生说,老师提的每一个问题,它的答案都能通过你的朗读找到。
当学生从不知到知之时,我总会及时送上表扬、鼓励。
当学生把知之转化成有感情地诵读时。
我常常会为他们的进步带头鼓掌。
这样,信心有了,胆子大了,兴趣就浓了。
二、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个性《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培养学生个性。
既然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铺设了个性化的平台,重视个性化解读文本,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来思考,来判断,那就要重视学生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的个性。
如何教一年级孩子阅读理解

如何教一年级孩子阅读理解
教一年级孩子阅读理解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耐心、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孩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首先,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至关重要。
在家里和学校都
应该有丰富多样的书籍,让孩子可以随时阅读。
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
中接触各种文字,比如菜单、广告、标签等,从小培养阅读的习惯。
其次,选择适合孩子的书籍和材料。
一年级的孩子阅读能力尚未很强,所以应该选择简单易懂的书籍。
可以从图画书开始,慢慢引导孩
子接触更多文字和句子。
同时,让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可以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和孩子一起讨
论书中的内容,提问孩子关于故事情节和人物的问题,帮助孩子理解
故事内涵。
还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巩固对书中内容的
理解。
最后,及时反馈和鼓励。
在孩子阅读过程中,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
鼓励,让孩子对阅读有积极的认知和体验。
同时,根据孩子的理解水
平和学习进度,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帮助孩子逐步提高阅读理
解能力。
总的来说,教一年级孩子阅读理解需要耐心、方法和技巧。
创造良
好的阅读环境,选择适合孩子的书籍和材料,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及时反馈和鼓励,这些都是提高孩子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希望
家长和老师们能够根据上述方法,帮助孩子在阅读中不断进步,享受阅读的乐趣。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 阅读能力低下。
由于农村生活环境的差异,农村学生普遍缺乏了解性知识,语文水平偏低,因此其阅读能力受到很大制约。
同时,许多农村小学生不善于自主思考,缺乏阅读习惯,阅读流畅度较低,往往需要花费更长时间来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内容单一。
部分农村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重点只是在训练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丰富的教学内容。
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和阅读兴趣,也无法充分挖掘课文中的知识点和内在含义,影响了语文教育的效果。
3. 直观性较差。
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在教学中往往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直接感受课文的动态表达,导致学生阅读时不能够流畅、自然地理解语文课文,从而降低了语文教育的教育效果。
二、对策1. 培养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朗读、演讲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让语文阅读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 蓬勃多彩的教学内容。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各种文化内涵,并结合当地的习俗、文化和生活方式,将各种文学作品融入到课程中,扩展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语文阅读内涵。
3. 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和学习习惯,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引导学生自由地思考任何问题,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并进一步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4. 导向性教学。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教师应该重视教学的导向性。
通过课堂授课和练习,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指导和引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推动地方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有效的对策将使农村教育事业得到更快的发展。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开展阅读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开展阅读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中阅读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学习文字语言和文学知识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然而,由于教师的不同教学方式和学生的不同认知风格,阅读教学可能会变得枯燥无味,因此我们需要收集和探索一些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产生兴趣。
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为了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需要提供来自多种类型和领域的阅读材料。
例如,老师可以选择文学作品、科学材料、历史文章或散文,并形成多种分层次、分阶段或单独分组等不同的阅读课程。
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阅读课程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步提高阅读能力,扩大阅读面和兴趣。
此外,多样化的阅读材料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意识,让他们享受阅读的过程并产生更多的阅读习惯。
开展阅读交流和讨论在阅读之后,让学生共同分享、交流或讨论阅读体验和想法会增强氛围、减少孤独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或全体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或想法阅读文本,并发现一些深层次的思想发展或技巧。
这样做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和互相尊重、从而共同建立共识和推广价值观。
引导学生进行语言重构阅读教学也可以通过语言重构来发掘文本背后的重要信息,并在积极的阅读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重构倡导学生在阅读后重组知识和信息,提高理解和交流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新排列故事的细节,分析文章中的概念、隐喻或转折点,从而检查和加强自己阅读的理解和语言表述能力。
这样做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应用技能。
鼓励学生进行个人化评估对于阅读教学中的学术进步,学生需要进行个人化反思和评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评估、评价和调整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接受的文本。
浅谈低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指导

的画面共同结 合下 , 感受课 文美的形
象 ,最终激发起 学习语 文的兴趣。如
坚持每天都去阅读。在激起学生阅读 兴趣 的同时要 注重阅读方 法的指 导 , 重视学生 阅读后 的效果 ,同时加以适 当的正面方法引导 ,提供学生阅读的
在讲授 、 动物过冬》 ( 苏教 版第 二 册)一课时 , 要 充分利用插 图 , 在 上
与此同时这也有效地促使学生 的个性
得到了张扬 。 @
符 丽 萍 ,教 师 ,现 居 江苏 常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 的教 学 重 、 难点精 l f , 组织 学生 品
综合天 地2 0 1 3 D 1
课时 ,先仔细观察插 图 , 让学 生仔 细 考虑 图中告诉 了我们什么 ,然后再仔
细 阅读全文 。自读课文后组织学生同 桌 讨 论 ,集 体 交 流 ,在初 步 的听 、 说 、读 的训练 中感知课文。然后就本
时 间和相 应的阅读 内容 ,让他们在阅
读 中学会 思考 ,从小就养成 良好的 阅 读习惯 ,促 进学生 阅读能力 的发展 ,
教版小学 语文一年 级下册第 2 3 课《 鲁
班 和 橹 板 》 时 ,可 以 让 学 生 阅读 《 小 树长高 了》 一文 ,告 诉学生 只有 在 平时 生活 中多 观察 、多积 累 ,善 于把 相 似的 事物 联 系起来 进行 仔 细
辨 析和 比较 ,才 能 比较深 刻地 认识
兴趣是前 提 常言道 :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所以教 师在指导学生课 内外 阅读时要 抓住学 生的兴趣 , 而一旦学生对课 内 外阅读 没有兴趣 , 也就不能积极 主动 地投身到课内外阅读 里 , 就会把课 内 外阅读当作他们的一种 受罪 。在苏 教 版的课文中大都配有 形象 、生动 、活 泼的插图 , 并且 在大部 分插 图中 ,都 有丰富的故事情节。所 以 , 在 教学 中 要密切联系教材特点 , 运用现 代化 的
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新课标中指出,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阅读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喜欢阅读,能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让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感受阅读的乐趣。
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曾指出:“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
本文结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试从以下四方面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从选择好读物做起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感知首先从直观形象开始。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成了那个东西,那个东西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所以,为低年级孩子选书,就要选择最有价值、最具真善美的童书。
因为,选对一本书,选对一种阅读方式,是引领孩子们走进书籍王国的火把。
而绘本,它不仅绘画精美,构图和色彩都能在视觉上引起孩子们的愉悦感,而且每张图画都有精美的内涵,图与图之间能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
绘本是能将其语言、情感、思想毫不保留地传递给孩子,是能让孩子们无形中体验阅读兴趣的极好的读物。
于是,孩子们刚入学,一本本精美的绘本成了他们爱不释手的读物。
我带领孩子们读完了中国童话绘本系列。
无论是《小老鼠的魔法书》,还是给《乌鸦的罚单》,无论是保冬妮绘本海洋馆第一、二季,还是新美南吉的《小狐狸买手套》,在趣味盎然的阅读中,孩子们享受着真、善、美的体验。
看到孩子们两个一桌、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围在一起读着他们百读不厌的《小狐狸阿权》《大脚丫跳芭蕾》《獾的礼物》。
我知道,他们已经悄悄喜欢上了阅读这位值得一生相伴的朋友。
隨着孩子们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拼音美绘本系列图书又让孩子们眼前一亮。
《木偶奇遇记》《列那狐的故事》《洋葱头历险记》《吹牛大王历险记》《鼹鼠的月亮河》《安徒生童话》。
我们按月带领孩子们一天读一点,一月读一本,在日积月累中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困惑及解决策略

2021年第15期153课程研究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困惑及解决策略李晓燕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阅读说明的内容单调小学学生具有关键的低年龄特征,阅读范围相对较窄。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仍将重点放在教科书教学上。
此外,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主观性,通常用自己的学习代替教学。
教师说明的内容具有固定的程序,只不过是对文章级别的划分,对文章主要思想的概述以及对作者感受的理解。
教师的主观愿望是有意或无意地强加于学生,因此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自然导致他们在阅读教学中并不十分活跃。
(二)设计教学缺乏创新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师在开发课程方面的惯性,教师逐渐开始滥用在线课程,进行细微的更改,甚至不加修改地使用它们。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课程应基于实际的教学情况,只有课程符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教学活动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
一方面,网络教学计划可能与实际的教学情况不符;另一方面,会导致自身教学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这种网络教学计划的广泛使用将逐渐失去老师自我的创新能力,它不符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课程标准,这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障碍。
(三)忽略学生的主体状态新的课程改革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主体的基本地位,将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并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但是,在一个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仍会以自我为中心,并根据传统的教学理念强调单一的知识教学。
在小学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习惯于运用阅读知识并讲授一些传统的阅读概念,以使学生在阅读时不会感觉到工作细节的美。
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因此,学生的阅读热情不高,老师的阅读指导水平也较低。
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一)引导预习,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为学生灌输知识。
需要认识到的是,在教师的单向灌输下,小学生的能力提升是很缓慢的。
为此,教师需要认识到使学生在课下具备超强自学自练能力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教学

阅读写作课程教育研究182 学法教法研究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能力、知识以及情感,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翱翔,充分发挥学生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特征。
这对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帮助,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教学的内容。
(四)培养合作精神多媒体技术不单单可以让教学工作变得更加的生动,同时也构建了一种“合作、自主、探究”的模式,转变了传统教学工作中教师一味的灌输,学生听课的形式。
它能够利用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增加彼此交流的机会,通过小组的方式培养学生协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中的应用(一)巧设思维情境阅读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起来的。
因为小学生本身阅读经历较为匮乏,在教学的进程中,教师无法直接的向学生灌输一些抽象的学习方法。
教师需要结合教材的特征通过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工作,巧妙的设计出满足学生自身特征的情境,通过情境的渲染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推动学生主动开展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使得教材能够真正的成为学生学习的材料。
比如《巨人的花园》这节课程中,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通过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花园的四季,从而引导学生能够在动听的音乐中品读人物之间的对话,课程仿佛是电影一样,牢牢的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创设阅读空间为学生营造出浓厚的阅读氛围,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教师需要从学习环境出发,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推荐各种阅读的书目。
比如,教师能够在午休的时候在课堂上播放各种有声读物;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里向学生推荐各种有助于他们成长的书籍,并且使用多媒体设备集中展示。
对于那些不喜欢读书的学生,教师还需要为他们营造出阅读的空间,尽管他们不喜欢阅读,但是听故事是所有孩子都喜欢的一种形式,他们能够从讲者的叙述当中理解故事的情节,并且掌握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
(三)激发阅读渴望多媒体技术通过图像、动画以及音乐等方式能够充分激发起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
浅谈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教育 >>120浅谈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杨 燕内蒙古卾尔多斯市东胜区正东小学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该以读为主。
但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性差,理解力不强,认识的字又有限,往往对阅读的兴趣不够浓厚。
低年级孩子在阅读时,往往是读课文时只能单个单个地认字,无法将整句话连贯起来,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喜欢唱读,朗读课文时漏子、添字的现象严重等。
长此下去,会导致孩子的构词能力差,导致语法错误,无法体会文章的情感,理解不了语句的意思,养成不良的阅读习惯,势必影响孩子们以后的阅读和写作。
从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来看,低年级阅读教学就成了老师们比较棘手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肤浅的认识,与同行共榷。
一、阅读教学与活动相结合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是阅读活动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还处于自由自在的玩耍状态,突然进入严肃、规矩的学习状态,孩子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同时也要上升到新的层次,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如游戏法、实验动手操作法、讲故事,看动画等这些方法和途径都能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我在上《影子》这课时,师首先组织学生到室外的阳光下做“踩影子”的游戏,然后让学生结合现实中所看见的影子来学习课文是如何写影子的,这样自然的引入课堂,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二、阅读教学与课文中的插图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指出,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
我在教学《秋天的图画》时,县城的儿童生活中很难看到秋天那幅丰收的景象,让孩子们观察课文中的图,引导孩子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它们各像什么?”孩子们的回答精彩纷呈,仿佛置身于秋天的田野、果园了。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
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教学中离不开文章的阅读,阅读是最基本、最典型的学习形式。
阅读既是学习语言的过程,又是使用语言的过程,通过阅读可以获取信息,知识越多,越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
搞好阅读教学,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忽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有些教师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思想教育课,忽略了语文这门课程本身特有的工具性。
轻视字词句等方面的训练,只顾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忽视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而有些教师只专注于字词句和内容分析,而不注意深入挖掘课文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思想内涵,不能让学生从中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未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应试教育对阅读教学的影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但是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思想已被功利主义思想所取代,而在功利主义思想下,教师对学生进行功利主义的阅读教学,片面追求教育结果,以考试的分数论成败,忽视了教育过程中学生价值的实现。
功利主义的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教师按照考试模式对课文进行讲解,把熟记、难写的字词和相关的文学常识作一点理解性的归纳,完全不涉及原文的情、意、道。
有的教师甚至将课文编成考题,要求学生在不读全文的基础上完成考题。
(三)重内容理解,轻人文熏陶语文既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要靠学习主体__学生感悟获得,而不是只靠教师讲解。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育中应该特别重视“重意会、重感受、重直觉、重自悟”的人文方法。
现行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于偏重于对阅读内容的详细分析理解,而轻视和机械进行人文教育。
爱读书,乐读书——浅谈低年段阅读教学

3设 疑 激 趣 — — 调 动 读 书 的 欲 望 。 .
对 于刚 入 学 的 孩 子 , 果 老 师 只 是 让 孩 子 阅读 , 教他 们 如 不 怎 样读 , 们 会 无 所 适 从 , 此 , 师 的 指 导 很 有 必 要 。一 年 他 因 老 级 学 生 主 要 的 学 习 任 务 是 识 字 , 以 . 开 始 我 们 要 求 孩 子 所 刚 边 读 书 边 认 字 ,在 阅读 时 遇 到 不 会 的 字 请 教 同学 或 家 长 . 让 孩 子 在 阅 读 中既 巩 固 了课 内 的 生 字 , 时 又借 助 课 外 阅读 帮 同 助 孩 子 认 识 了更 多 的生 字 。 进 入 下 学 期 . 们 让 孩 子 在 阅读 我 中在 自己认 为 好 的词 句 上 做 记 号 。 步去 欣 赏 语 言 文 字 . 初 为二 年级 读 写 打 好 基 础 3指 导 学 生有 选择 地 读 书 , 励 他 们 多读好 书 。 . 鼓
2教 给 读 书 方 法 。 .
、
老 师 此 时 充 当 的 角 色 便 是 站 在 孩 子 的 角 度 和 孩 子 一 起 阅 读 不 但 要 “ ” 且 要 “ 发 ” 子 内 心 的 感 受 , 他 们 品 尝 到 阅 引 而 激 孩 让 读 的快 乐 。 我一 般 采 取 以下 方 法 : 1 事 引趣 — — 感 受 书 的神 奇 . 故 低 年 级 学生 识 字 量 少 , 培 养 他 们 从小 就爱 看 书 , 师 首 要 老 先 就要 利 用 每 天 的夕 会 或 者 每 周 的班 队活 动 课 的 时 间 .有 计 划 地坚 持 每 天 讲 一 个 小 故 事 。 “ 趣 是 最 好 的 老 师 ” 这 些 故 兴 . 事 会在 无 形 中令 学生 受 到 感 染 , 生 就 会 觉 得 书 是那 样 神 奇 , 学 慢 慢地 就 会 觉得 书里 有 很 多 故 事 在 等 着 他 , 以 这 么说 , 事 可 故 是 学生 最 容 易 接受 的一 种 学 习课 外 阅读 的方 法 之一 。 2剪 报 增趣 — — 品 尝 读 书 带 来的 快 乐。 . 为 激 发 学生 的兴 趣 , 还 鼓励 学 生 进行 剪报 , 我 当个 小 小 编 辑 家 , 并 不 限制 剪 报 范 围 , 要 是 学 生 感 兴 趣 的 . 我 只 哪怕 是 一 则 笑话 、 句 名 言 都 可 以 。这 样 , 生 就 很 轻 松 地 加 入 剪 贴 行 一 学 列 , 们将 自己喜 欢 的 内容 剪 下 来 , 在 我 事 先 发 给 他 们 的 纸 他 贴 上 , 在 空 白处 勾 勒 上 漂亮 的 花 边 , 缀 上 可 爱 的 卡 通 粘 纸 。 并 点 看着 自己亲 手剪 贴 的小 报 , 生初 尝成 功 的 喜悦 , 读 兴 趣 在 学 阅 不 知 不 觉 中 油然 而 生 。
小学生语文阅读课

小学生语文阅读课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语文阅读课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扩大词汇量,培养语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小学生语文阅读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进行语文阅读教学。
首先,小学生语文阅读课能够帮助他们提升词汇量。
通过阅读不同主题、不同题材的文章,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词汇。
而当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词汇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因此,语文阅读课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扩展词汇量的重要途径。
其次,语文阅读课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感非常重要。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句子的韵律和节奏,进而增强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
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小学生能够培养出敏锐的语感,进而对语言的表达和运用更加得心应手。
此外,语文阅读课还能够帮助小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不仅仅是理解词汇的意义,更重要的是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
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推理作者的意图以及从中获取关键信息,小学生可以培养出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
这对于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何有效进行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呢?首先,老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程度的阅读材料。
这样能够确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流畅并且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同时,老师还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他们克服阅读障碍,提高阅读技巧。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主动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应该养成主动思考、积极交流和提问的习惯。
这样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扩展思维和视野。
同时,老师也可以组织一些阅读活动,如小组讨论、朗读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要注重阅读的习惯养成。
鼓励学生每天固定的时间进行阅读,培养好的阅读习惯。
此外,家长也应该给予足够的支持并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给予肯定和鼓励,共同打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综上所述,小学生语文阅读课对于扩大词汇量、培养语感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可以帮助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浅谈小学语文关于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语文关于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文学科的系统优化及其社会意义值得聚焦关注。
本文指出在全国小学阶段所有的中小学语文课程内容中,阅读课内容和同样占得了一个很大部分的学习比重。
本文以教育大背景、小学生学习特点、语文学科阅读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人文素养引言:"读写一体化"教学强调知识教学环节的有机整体性和内在系统性,可以充分实现对学生综各各项基本能力水平的协调平衡发展。
21世纪的现代教育之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重视挖掘学生潜力,阅读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发现、感悟、表达。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文化品位,赏析名句感悟情怀的过程中,唤醒学生对母语的灵感与热爱将是未来语文学科的发展教育趋势!一、立足教育大背景,融入阅读素养理念立足国情,近年来,阅读素养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关注。
“双减”政策的落地意味着学生有更多的校内活动时间和家庭自主时间,也有更多可能的阅读机会和阅读时光。
无论是课堂上的阅读教学还是学校或社会机构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读什么”“用什么方式读”“通过阅读带给学生什么成长和收获”等问题都需要更迫切严肃的再定位与再思考。
在目前小学教育阶段,阅读主要呈现量化的积累与强化诵读的模式。
通过扫清字词障碍后反复熟读,从内容结构意境中分析,进而内化为自己的理解,提升感受作者的情感升华。
古诗词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可以滋润学生的内心情感,感受诗人抑郁不得志的悲愤或者豪情壮志的抒发,其中主题多样,蕴含丰富,国家、仕途、爱情、大自然、边塞、友情等,对学生而言,在鉴赏中也是人生智慧的启迪。
整体大环境要加强阅读熏陶,为学生打造阅读空间。
学校要起到领头羊标杆作用,扎实落地,做好监督,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优化教师配置;家中要树立正确成才观念,注重孩子人格培养。
具体措施有:学校方面对图书馆进行投资,鼓励学生借阅书籍,阅读蔚然成风。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作者:杨晓芳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年第07期摘要: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对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帮助。
因此教师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要着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索提升学生阅读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措施。
本文以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为切入点,探索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升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7.001在小学教育阶段,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除了教师的指导之外,还需要家长的辅助,多鼓励学生阅读大量课外书,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比较弱,阅读能力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多关注学生的实际状况,适当将教学方式进行优化,进而提升学生的能力。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语文教学是通过对文字、文章的分析来达到教学目的的,而阅读是教学中的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学习分析作者的情感以及使用的技巧,来使自己真正掌握语文知识和文字结构。
因此,教师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但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学习语文,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自律性。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的现状现阶段我国小学阅读理解这一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训练是相对比较短缺的,并且当前教育模式尚未完善,导致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再加上传统教育的影响,大部分语文教学只注重成绩和规定的任务,而针对阅读理解方面的练习少之又少,甚至忽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阅读兴趣。
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三、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讲,如果身在嘈杂环境,是很难进入学习状态的,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够让人的身心得以放松,还能够让人以更好的状态投入阅读中。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读写绘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读写绘教学策略【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小学生的语文读写绘教学特点,并提出了个性化教学策略、实际情境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应用以及学生参与合作的教学模式。
这些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到适当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深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读写绘、教学策略、个性化、生活实际情境、多媒体技术、学习兴趣、学生参与、合作、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水平、综合素质。
1. 引言1.1 教学策略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教学策略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他们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处于初级阶段,对于语文知识的积累和掌握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可以提供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路径,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学策略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极参与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通过合理运用教学策略,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就感。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
2. 正文2.1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读写绘教学特点1. 学习能力差异明显: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积极参与,而有的学生可能对语文学习抵触或者缺乏动力,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认知能力有限: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不成熟,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较差,需要通过具体形象的教学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如何教一年级孩子阅读理解

如何教一年级孩子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培养孩子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一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如何教授他们阅读理解技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一年级孩子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培养孩子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
老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合作,为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如绘本、儿童故事书等。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进行故事时间,为孩子朗读故事,并引导他们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
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可以经常陪伴孩子阅读故事书,并积极参与对故事的讨论。
二、强化词汇学习词汇是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强化词汇学习:1. 单词卡片:老师和家长可以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上常见的单词,并配有图片,然后让孩子根据卡片内容进行配对游戏,巩固记忆。
2. 词语分类:选择一些具有相同类别的词语,让孩子进行分类,培养他们词汇归纳和辨别的能力。
3. 故事中的词语:在阅读故事时,鼓励孩子主动提问和解释故事中不懂的词语,引导他们通过上下文理解词汇的意义。
三、培养阅读技巧1. 预测:在开始阅读之前,老师可以鼓励孩子观察标题、图片和文章开头,预测内容和主要人物。
预测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多次阅读:一篇文章不仅需要理解,还需要掌握细节。
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多次阅读同一篇文章,每次阅读都注重不同的细节,比如人物特征、故事情节、时间和地点等,通过反复阅读,培养孩子的观察和记忆能力。
3. 提问与回答: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孩子在阅读后回答。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文章,并培养他们的推理和分析能力。
四、拓展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巩固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拓展实践活动,例如:1. 组织小组阅读:将孩子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故事阅读,并在阅读之后进行展示和讨论。
通过小组合作,帮助孩子相互学习和理解。
2. 角色扮演: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分配不同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小学低年级课堂“三步法”阅读教学浅谈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March 20212021年3月第18卷第03期Vol.18No.03读与写杂志小学低年级课堂“三步法”阅读教学浅谈龚雪(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中心小学江苏南京211521)摘要: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的地位举足轻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分三步:从创设情境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育情感;在阅读过程中加强对读的指导,给予学生充裕的阅读时间,对文字进行品味,从而对情感进行体验;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产生读后感悟,让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更加深刻,进一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关键词:课堂阅读教学;教学方法;“三步法”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1)03-0170-01读书,是一种乐趣,一种陶冶。
“培育读书人口,构建书香社会”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
阅读应从小孩子抓起,因此学校老师在构建书香社会中任重而道远。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现针对小学课堂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点滴尝试。
1给予阅读期待———创设情境“情境”可以生动直观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
因此教师应精心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激发兴趣,培育情感,形成最佳心理状态,使学生轻松学习。
1.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语文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
在教学时,要充分寻找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情境,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语文中感受生活。
在教学《看菊花》一课时,笔者利用学校中“菊花资源”,让学生去现场观察菊花,欣赏菊花的颜色、形状,再回课堂朗读课文,这样的教学非常生动地体现了“回归生活”的新课程理念,这是对教材的“创造”。
本案例中,由于创设了生活化情境,学生们的学习有了“根基”,课程内容与学生们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既加深了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使孩子们对菊花有了真正的了解,朗读起来也声情并茂,真正达到了“语文与生活不分离”的境界。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教学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教学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教学叶圣陶先生语:“什么是语文?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吕叔湘先生在谈什么是语文时也明确指出:“语是语言,文是文字: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
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
”课程改革行进到今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了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呈现了较为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交融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仅体现在第一课时,还体现在第二课时,体现的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住第二课时的特点,取得“走一个来回”的实效。
一、理清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毋庸置疑,第一课时的任务是初读探究,理解内容,感悟情感,应注重以读为本;第二课时的任务是扎扎实实地做好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的训练,深入地挖掘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因素,并进行更多训练;在回顾第一课时达成教学目标基础上安排相关的拓展阅读、拓展练笔。
二、明确第二课时的阅读目的“读”在两个课时中的目的、程度是不相同的。
第一课时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达到理解感悟的目的,在理解感悟基础上再通过有感情朗读表达出理解。
读通、读顺、读出感情,是有层次的读,读要贯穿整节课。
第二课时的读是对第一课时的升华、深入,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表达的巧妙和作用,从而探究表达的方式,经过拓展来练习表达的运用。
两个课时中,“读”的作用很重要。
三、探究第二课时阅读的有效策略对于第一课时的“读”的策略,研究了很多,方法很多。
如何在第二课时读好?我认为可以运用以下策略: 1.回顾内容读。
学习不能灌输,而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第二课时开始应该回顾课文内容。
可以让学生迅速读后思考并简述来达到回顾课文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低年级阅读课教学
一、识字教学,基础之石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学生要掌握书面语言,能说会写,必须打好识字的基础。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虽然一、二年级的课本都安排了随文识字、写字的方法,但应该说,最主要的识字途径是在阅读课中进行。
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贯彻这一重点,我的体会是:
1、读准字音。
读准字音对听说读能力、理解字词句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教师可在阅
读教学中提出阅读要求,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特别是生字所在的句子要反复读。
2、牢记字形。
在教学生字时用图画法、联系法、歌谣法、猜谜法、演示法、比较法、故事
法等帮助学生牢记字形。
如教“日、月、山、水”等象形字时,通过画图与原来造字的形状形象地重叠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教“尖”字时,利用“上小下大就是尖”的顺口溜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教“右”时可以让学生找找形近字“右、石”等字,通过比较帮助区分、记忆,教“鸟”字时,联系鸟的眼睛大都长在头顶这一现象,来引导学生不要把点忘记。
3、精静心书写。
字词教学要体现先识后写、识写分流、动静协调的层次感,在读准字音、
记住字形中,学生所识的字得到巩固,指导学生平心静气的写字。
对于难写易错的字,教师要认真的范写,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与更多的关爱,甚至于手把手的教,将“面对全体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教学思想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二、朗读训练,培养情感
俗话说:“多读胸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朗读的巨大潜力,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从而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善于启发学生理解所读的内容,全情投入,容自身的感情于语言文字的描述之中,以准确地感受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境和思想感情,最后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加以深化和理解。
如《自己去吧》这一课,文中有小鸭、鸭妈妈、小鹰的对话,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这些动物的语气进行朗读;又如《三个小学生》,文中三个小学生对没关好的水龙头的三种态度早已令学生爱憎分明。
让学生带着自己对他们的看法,把感情读出来,让老师听听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使他们在惟妙惟肖的诵读中,把对课文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个性化语言。
三、背诵积累,丰富语言
《课程标准》指出:“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应以读为主,在自读自悟中思考、讨论、交流培养语感和读的能力。
”如果说明读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方法,那么背诵就是积累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语言的最终有效手段。
小学语文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片、课文越来越多,特别是低年级,一半以上要求背诵。
由此可见,背诵以上升为一项基本功的高度,既然是基本功,就要加强训练。
指导背诵的方法很多,其中特别有效的方法就是师生共同背诵法。
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
师生共同背诵课文,可以给学生树立看得见,学得到的榜样,调动学生背书的积极性,从而积累更多的佳句范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比个输赢。
老师与他们一起背,他们总想抢在老师的前面。
如果老师先背给学生听,让他们找出老师背错的地方,学生会十分专心的听,每个字都听在耳中,记在心上,有的还默默地跟老师一起背。
当老师背完后他们会欣喜若狂,跃跃欲试。
兴趣激发出来了,效果会更好!
阅读教学是一块广阔地天地,要想驰骋其中,必须不断地学习、掌握、更新技能与技巧,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要使自己的学生真正成为有用之才而必须做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