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教案

合集下载

第三章急性肾小球肾炎教材

第三章急性肾小球肾炎教材

XinJiangYiKeDaXueDiWuFuShuYiYuan
起始期,内皮和系膜细胞增生,中性粒浸润(HE400)
内皮和系膜细胞弥漫性增生(Masson400)
内皮和系膜细胞弥漫性增生(PASM400)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三章 肾小球肾炎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Diffuse Endocapillary Proliferative GN, PSGN)
少,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少尿或无尿。(3)本病肾脏并不缺血,肾血流量正常
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患者的滤过分数下降。(4)肾小管重吸收正常或轻度受损,造
成球管失衡,使肾小管重吸收原尿中的水和钠相对增加,引起少尿和无尿。(5)水钠
潴留、循环血容量扩张,反射性引起血浆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浓度下降,
பைடு நூலகம்
XinJiangYiKeDaXueDiWuFuShuYiYuan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三章 肾小球肾炎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光镜: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增生为主,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上皮细胞
免疫荧光:IgG、C3呈颗粒沉积于系膜 区及毛细血管壁;
基底膜
免疫复合 物
炎性细 胞
XinJiangYiKeDaXueDiWuFuShuYiYuan
电镜:上皮下可见驼峰状大块电子致 密物。
内皮细胞 系膜细胞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急性肾炎的发生和病变的严重程度并
不完全一致。
XinJiangYiKeDaXueDiWuFuShuYiYuan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三章 肾小球肾炎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Acute Post-Infection Glomerulonephritis ,PSGN )

急性肾小球肾炎所有

急性肾小球肾炎所有

急性肾小球肾炎所有————————————————————————————————作者:————————————————————————————————日期:教案首页编号:课程名称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班级2007-2主讲教师高昌杰计划时数 2 专业层次本科专业职称主任医师编写时间2010-08-03 章节名称第二十六章急性肾小球肾炎.使用时间2010-12-16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医辩证论治。

2.熟悉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症状与体征、治疗方法。

3.了解本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病理、发病机理。

重点/难点1.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医辩证论治。

2.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症状与体征、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更新情况新增内容:中医对肾小球肾炎的辩证论治。

教学方法组织安排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概念、流行病学、历史沿革(15分钟)。

典型病案(10分钟)。

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25)。

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25分钟)。

中医研究进展(10分钟)。

预防与调护(5分钟)教学手段课堂讲述与多媒体结合基本教材和参考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诊断学基础》集体备课要让学生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及预后。

采用多媒体形象教学。

教研室审查意见(教学提纲)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一、教学目的通过讲授,学会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学会运用西药,中药,中西医结合对本病进行治疗。

二、教学要求1.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医辩证论治。

2.熟悉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症状与体征、治疗方法。

3.了解本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病理、发病机理。

三、教学内容1.概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概念、流行病学、历史沿革。

2.典型病案3.病因病理:本病是由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急性肾炎的肾脏肿大,色灰白而光滑,又称“大白肾”。

表面可有出血点,切面皮质和髓质境界分明,锥体充血,肾小球呈灰色点状。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教案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教案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教案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
教师:唐雪梅
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免疫介导损伤有关。

体液免疫: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致病
原位免疫复合物(植入)致病
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细胞因子;
其他:活化补体、血管内皮细胞等炎症细胞共同参与。

病理生理:
肾小球炎症病变导致肾小球内皮细胞肿胀、系膜细胞增生,致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狭窄,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肾小
球滤过率(GFR)降低,引起球管失衡,钠水储留,血容
量扩张,临床出现水肿、少尿、无尿、高血压、循环充血
及氮质血症;另一方面,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破坏,血液中
的有形成分从尿中漏出,临床出现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

(见图例)
肾小球炎症病变
I
1 1
内皮细胞肿胀、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球基底膜破坏
1 J
毛细血管管腔狭窄
蛋白尿肾小球滤过面积J 血尿
, 管型尿肾小球滤过料一氮质血症
球管失衡——
I
钠、水潴留,血容量扩张少尿、无尿
水肿
---- 高血压
循环充血
系统的组成,
介绍CIC及原
位免疫复合物
的概念;
C.以图表形式详
细讲解病理生
理过程,突出
肾小球滤过率
下降和肾小球
基底膜破坏是
主要的两个方
面。

回顾课堂内容,说明重点要求掌握的内容, 布置见习的内容和要求
总结及补充修正。

教案名称: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教案名称: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教案名称: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内科学教材中关于肾脏疾病的部分,介绍了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基本概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医学类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大学医学类专业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对肾脏疾病的基本了解,但对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详细知识和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尚不熟悉。

学生的年龄在18-22岁之间,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求知欲,但需要引导和启发。

在性别方面,男女比例大致相当。

在学习背景方面,学生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学校,具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特点。

三、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基本概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正确诊断和治疗能力,能够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肾脏疾病患者的关注和关爱之心,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诊断和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如何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五、教学对象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大学医学类专业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但对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详细知识和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尚不熟悉。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六、教学任务分析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基本概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如何正确诊断和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如何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为后续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七、教学方法本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其中,课堂讲授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板书等手段进行讲解;实验演示通过操作示范让学生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和治疗操作;案例分析则通过典型病例引导学生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方法;小组讨论则鼓励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儿科急性肾小球肾炎教案

儿科急性肾小球肾炎教案

儿科急性肾小球肾炎教案第一章:急性肾小球肾炎概述1.1 定义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急剧下降,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1.2 发病率与病因急性肾小球肾炎在儿科较为常见,发病高峰年龄在5-15岁。

病因包括感染、药物、自身免疫等。

1.3 临床表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

其中,血尿是最常见的症状。

第二章: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2.1 病史询问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发病原因、病程、症状等。

2.2 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注意观察水肿、高血压等临床表现。

2.3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以确定诊断。

第三章: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3.1 支持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包括休息、控制水肿和高血压等支持治疗。

3.2 抗感染治疗如有感染病因,给予抗感染治疗。

3.3 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难治性急性肾小球肾炎,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第四章: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4.1 生活护理加强生活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休息。

4.2 饮食护理给予低盐、低蛋白饮食,注意补充营养。

4.3 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缓解其焦虑和恐惧情绪。

第五章: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防5.1 预防感染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预防感染。

5.2 避免药物滥用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避免药物引起的急性肾小球肾炎。

5.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六章: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情观察6.1 观察尿量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变化,记录每小时尿量。

6.2 观察水肿情况定期观察患者的水肿情况,记录水肿的部位和程度。

6.3 观察血压变化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观察血压的变化趋势。

6.4 观察肾功能指标定期检查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等。

第七章: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并发症处理7.1 高血压脑病如出现高血压脑病,应及时给予降血压药物治疗。

7.2 急性肾衰竭如出现急性肾衰竭,需进行透析治疗。

肾小球肾炎教学大纲

肾小球肾炎教学大纲

肾小球肾炎目的要求一、掌握肾小球肾炎的概念。

二、熟悉肾小球肾炎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掌握肾小球肾炎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

教学内容与三基要求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一、理论讲授部分1、急性肾小球肾炎疾病的定义2、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和发病机理3、急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病理。

4、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治疗7、预后二、实践部分发病机理可配合图表讲解,病理特点可配合幻灯片或图片。

第二节急骤进展性肾小球肾炎一、理论讲授部分1、急骤进展性肾小球肾炎的定义。

2、在前面概述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病理的基础上讲授本病相关特点。

3、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4、重点介绍强化治疗。

5、预后。

二、实践部分病因及发病机理可配合图表讲解,病理特点可配合幻灯片。

第三节慢性肾小球肾炎一、理论讲授部分1、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定义2、在前面概述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的基础上讲授本病相关特点。

3、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4、治疗着重介绍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药在各种临床病理类型的使用问题,以及防止肾功能急骤恶化的相应措施。

5、预后二、实践部分在授课前后挑选慢性肾炎病例进行示教讨论,以加深同学对本病的认识。

第四节隐匿性肾炎一、理论讲授部分1、隐匿性肾炎的定义。

2、隐匿性肾炎病理。

3、隐匿性肾炎的临床表现。

4、隐匿性肾炎的治疗。

二、实践部分发病机理和病理特点可配合幻灯片或图片。

肾病综合征目的要求一、掌握肾病综合征概念。

二、熟悉肾病综合征分类、病理生理、并发症。

三、掌握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

四、掌握肾病综合征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掌握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教学内容与三基要求一、理论讲授部分1、肾病综合征的定义2、在前面概述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的基础上讲授本病病因及病理生理。

3、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4、治疗重点讲授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类药物的应用,扼要介绍利尿药物的选择。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教案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教案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教案本文为一份教案,主要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症的相关知识。

教学对象为医学本科和儿科方向99级、00级、01级和02级的学生,学时为40分x3.本课的授课目的是全面了解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

本课的重点是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症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本文的教材及参考资料包括《儿科学》第6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和《Nelson儿科学教科书》第16版。

在教学程序中,使用PPT详细介绍了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其中,第一部分介绍了AGN、ANS和APSGN的概念含义;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APSGN的定义、四大临床表现、发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国内外数据比较。

第三部分则介绍了病因和发病机理,包括感染途径、免疫介导损伤、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活化补体、血管内皮细胞等炎症细胞共同参与。

同时,也介绍了病理生理方面的变化,如肾小球炎症病变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狭窄、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从而导致球管失衡、钠水储留、血容量扩张、水肿、少尿、无尿和高血压等临床表现。

教师要求学生掌握两种不同感染途径的区别,以及免疫介导损伤的相关知识。

本课的难点在于病理生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教具为PPT,授课形式为理论大课。

本课程共分为三次课,每次课时为40分钟。

肾小球炎是一种弥漫性、渗出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其病理生理过程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肾小球基底膜破坏。

内皮细胞肿胀和系膜细胞增生会导致毛细血管管腔狭窄和肾小球滤过面积的减少,进而引起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和氮质血症等临床表现。

肾小球炎的前驱感染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其症状类似于呼吸道和皮肤感染。

典型病例的症状主要包括水肿、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等。

严重病例则会出现循环充血和高血压脑病等症状,需与心力衰竭相鉴别。

肾小球炎还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和非典型病例,如无症状型肾炎、肾外症状型和肾病综合征型等。

第二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教学文案

第二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教学文案

3.高血压 (120-150/80-110)
发病后1周左右高血压比较多见,大多在 第2周后随尿量增多而降至正常。
(二)严重病例
多发生于起病1-2周内,特别是第一周多见。 1.严重循环充血 由于水钠储留,血浆容量增加而出现循环充血。 轻者仅有轻度呼吸增快,肝肿大。
严重者表现明显气急,端坐呼吸频咳,咯泡沫痰 甚至带粉红色。心率增快,有时呈奔马律,肝大。 危重病例可因急性肺水肿于数小时内死亡。
(3)高血压脑病:
① 降压:选择降压效力强而迅速的药物如硝 普钠;
② 止痉:选用水合氯醛、苯巴比妥或地西泮 (安定);
③必要时可用脱水剂或速效利尿剂。
(4)严重循环充血的治疗:
首先是严格限制水、钠入量,尽快降压、 利尿,可给予
呋塞米静脉注射。严重循环充血如同时 有高血压可静滴硝普钠。必要时可辅以 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剂量宜偏小, 症状好转后及时停药。注意毒性反应。
(三)辅助检查
①尿液检查尿蛋白十~++十之间,镜下除见 大量红细胞外,可见透明、颗粒或红细胞管型;
②血液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轻度降低,血沉增快; ③抗链球菌溶血素“O”多数升高; ④早期血清补体(CH50、C3)下降(多于病
后6~8周恢复正常); ⑤血浆尿素氮、肌酐有时升高。
【治疗原则】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无特异疗法。主要是对症处 理,加强护理,注意观察严重症状的出现并及时 治疗。
2.高血压脑病 血压急剧增高,可出现高血压脑病。
表现为头痛、呕吐、一过性视力障碍, 并可突然发生惊厥及昏迷,是急性肾炎 危重症状。
若能及时控制高血压,脑症状可迅速消 失。
3.急性肾功能不全
严重少尿或无尿患儿可出现暂时性氮质 血症、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

儿科急性肾小球肾炎教案

儿科急性肾小球肾炎教案

儿科急性肾小球肾炎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3. 提高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防和健康教育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定义和病因2.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3.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方法4.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5.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病例,加深对疾病认识。

3. 讨论法:分组讨论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防和健康教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定义和病因。

2. 讲解:详细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3. 案例分析:分析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病例,引导学生理解疾病特点。

4.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防和健康教育。

5. 总结: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强调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的掌握。

3. 分组讨论:评价学生对急性肾小球肾炎预防和健康教育的认识。

六、教学活动:1. 疾病概述:回顾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定义和病因。

2. 临床表现: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如蛋白尿、血尿、水肿等。

3. 诊断方法:介绍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方法,包括尿液检查、血液检查、肾脏超声等。

4. 治疗原则:详细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如休息、饮食、药物治疗等。

5. 护理措施: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包括观察病情、水肿护理、饮食指导等。

七、教学活动:1. 典型病例分析:分析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

2. 预防措施: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防措施,如避免感染、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等。

急性肾小球肾炎(教学查房)2018-2-22

急性肾小球肾炎(教学查房)2018-2-22

1.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炎症病变,包括循环免疫复合物和 原位免疫复合物。 2.链球菌可通过神经氨酸甘酶的作用或产物,如唾液酸酶,与机体的免疫球蛋 白(IgG)结合,改变其免疫原性,产生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而致病。 3.链球菌抗原与肾小球基膜糖蛋白间具有交叉抗原性,使少数病例呈现抗肾抗 体型肾炎。
此外,链球菌感染时通过其分泌的神经氨酸酶可使机体血液中IgG发生改变, 使其具有抗原性,而诱发自身免疫。
发病机制
溶血性链球菌A族致肾炎菌株(Ag) 形成CIC或IC
肾小球局部免疫炎症反应
毛细血管内增生
GRF↓
水、钠排出↓ 血容量↑ 静脉压↑
GBM完整性受损
尿少
血尿 蛋白尿
间质容量↑ 循环负荷↑
水肿 高血压
1
__
__
__
__
- - -+ + + - - -+ + +
-
+
-
-+
+-
-
-+
+-
-
+
__
-+ -+-2 __ 3+
+
+
4
+
1. 上皮细胞 2. 基底膜 3.内皮细胞 4. 被过滤物质
病理
IF×400 IgG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不连续的颗粒样荧光 肾小球系膜区也可见 团块状沉积
病理
EM×10000 在肾小球基底膜外侧见一圆锥状电子致密物(H)-驼峰
肾病综合征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儿科 教学查房 付荣
1.培养实习医生和低年资临床医生临床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问诊、查体等基 本操作以及对各种临床资料做出分析,从而得出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 2.进行示范教学,纠正学生不正确或不规范的技术操作,规范其临床操作。 3.传授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处理和操作等 临床工作的能力。

急性肾小球肾炎说课稿

急性肾小球肾炎说课稿

急性肾小球肾炎说课稿尊敬的评委,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急性肾小球肾炎”一、分析本课教材本节课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8版第五篇第三章内容,是泌尿系统疾病概述后安排的,在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中第一个介绍,是最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同学们对肾脏疾病常见临床表现进一步了解和深化,所以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熟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人文关怀理念。

三、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原则。

教学难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和发病机制。

四、说教法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我准备采用理论讲授法。

运用该法同时在讲授过程中加入临床病例分析,一方面能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通过老师讲授、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

学生应注意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以提高课堂效率;上课时注意启发诱导,以便让同学充分吸收课堂内容;讲授后做好总结工作,注意在探究问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突破重难点,我还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增加图片示教,使授课内容形象、生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说学生情况:大四的学生已经接受过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了基础医学和诊断学的相关知识;在大四上学期也学习了内科学的呼吸、循环、消化相关章节的知识,熟悉疾病学习的流程和方法;且在前两节科中我们也学习了泌尿系统疾病的概论,对泌尿系统的相症状、实验室检查已初步了解。

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儿科急性肾小球肾炎教案

儿科急性肾小球肾炎教案

儿科急性肾小球肾炎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2. 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3. 能够对急性肾小球肾炎进行正确的鉴别诊断。

二、教学内容1.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定义和病因2.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3.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要点4.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5.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例,加深对疾病的认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策略。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 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3.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例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介绍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定义和病因。

2. 讲解内容:详细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3. 案例分析:分析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策略,分享各自观点。

6.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通过分析病例和小组讨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优秀的儿科医生而努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作业反馈: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学生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知识的应用和巩固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急性肾小球肾炎鉴别诊断和治疗策略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肾小球肾炎教案

肾小球肾炎教案

肾小球肾炎教案教案标题:了解肾小球肾炎教案目标:1.了解肾小球肾炎的定义、病因和症状。

2.掌握肾小球肾炎的常见治疗方法。

3.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和管理。

教案步骤:1.引入(5分钟):介绍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

请学生提出可能的病因和症状,激发他们对这个话题的兴趣。

2.知识传授(15分钟):a.定义:简要介绍肾小球肾炎是一种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肾小球,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

b.病因:解释常见的病因,如免疫反应、感染、遗传等。

c.症状:列举常见的症状,如尿液异常(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等。

3.治疗方法(15分钟):a.药物治疗:介绍常用的药物,如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

b.饮食调控:讲解控制盐分和液体摄入、低蛋白饮食的重要性。

c.休息与运动:强调适当的休息和缓解压力的重要性,同时合理进行有氧运动。

4.案例分析(20分钟):提供一个真实案例,包括患者的症状、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案等。

通过讨论这个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症状进行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5.小结与问答(5分钟):回顾重要知识点,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学资源:1.投影仪或黑板,用于展示相关幻灯片或写下重要信息。

2.真实案例材料。

3.教科书或网上资料,以便补充教学内容。

评估方式:在课后布置一个小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和治疗方法的简短文章。

根据学生对肾小球肾炎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扩展活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肾小球肾炎的研究,并要求他们在下一节课上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案特点:1.简明扼要:注重传递核心概念和重要信息,避免过多的技术术语。

2.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讨论,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3.互动参与:通过提问、回答和讨论,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能力。

注:本教案仅为参考,请根据具体教学需求和学生水平进行调整和修改。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健康教育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健康教育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健康教育(一)疾病简介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指一组起病急,临床上以水肿、蛋白尿、血尿和高血压为特点的肾脏疾病。

病人发病前往往有感冒、扁桃体炎或皮肤化脓感染等前驱疾病。

其预后多数良好,少数可转为慢性肾炎。

且预后和年龄有关,儿童预后良好,成人次之,老人较差。

(二)健康指导1.休息与活动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直至水肿消退,当尿量增多,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明显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后,可起床逐步增加活动,自理生活。

但发病后1~2月内应适当限制活动量,3月内避免剧烈活动。

2.饮食指导(1)发病初期水肿、血压高、尿少时,选择无盐饮食并适当限制蛋白质和含钾食物。

(2)如水肿消退,可改为低盐饮食。

(3)在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后,可恢复正常饮食。

(4)宜进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

3.用药指导(1)按医嘱用药,不要随意增减剂量或停服药物。

(2)使用降血压药物时,起床时先在床边坐几分钟,然后缓慢站起,以防眩晕及体位性低血压。

(3)使用利尿剂后,尿量增多,为避免低血钾发生,根据病人情况需复查电解质的情况。

4.康复指导(1)出院后每周查尿常规1次,起病2个月后可每月查尿常规1次,随访时间约半年,如果尿常规仍不正常,应延长随访时间。

如出现水肿、尿异常,体重迅速增加等,应及时就诊。

(2)避免肾损害因素。

感染、劳累、妊娠、高血压、肾毒性药物等均易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故应积极防治上呼吸道、皮肤及泌尿道的感染,避免劳累,育龄女性做好安全避孕等。

(3)扁桃体若反复感染,应在医生的建议下手术摘除,防止诱发肾炎。

(4)自我监测病情与随访指导急性肾炎的完全康复可能需要1~2年,当临床症状消失后,蛋白尿和血尿等可能仍然存在,所以应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

儿科急性肾小球肾炎教案

儿科急性肾小球肾炎教案

儿科急性肾小球肾炎教案第一章:急性肾小球肾炎概述1.1 定义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以肾小球炎症反应为特征的肾脏疾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1.2 病因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包括感染、药物、过敏反应等,其中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

1.3 临床表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

1.4 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尿常规、肾功能等)以及排除其他类似疾病。

第二章: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2.1 支持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包括休息、控制水肿、控制高血压等支持治疗。

2.2 抗感染治疗对于感染引起的急性肾小球肾炎,需要给予抗感染治疗。

2.3 抗过敏治疗对于过敏反应引起的急性肾小球肾炎,需要给予抗过敏治疗。

2.4 药物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ACEI类药物等。

第三章: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3.1 生活护理3.2 皮肤护理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刺激。

3.3 饮食护理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要遵循低盐、低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

3.4 心理护理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要给予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第四章: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并发症及其处理4.1 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出现高血压脑病时,需要及时给予降压药物治疗。

4.2 急性肾衰竭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出现急性肾衰竭时,需要及时进行透析治疗。

4.3 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出现感染时,需要给予抗感染治疗。

第五章: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防与健康教育5.1 预防措施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防措施包括加强自身免疫力、避免感染等。

5.2 健康教育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要了解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第六章: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康复治疗6.1 康复治疗原则康复治疗应以促进患者肾脏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饮食管理、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健康教育2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健康教育2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健康教育1 入院介绍入院后主管护士首先向患儿及家长进行入院介绍,带领他们尽快熟悉病区环境、主管护士、主管医生、科主任以及护士长。

用温和亲切的语言消除患儿的紧张、陌生感,使之产生安全感,顺利进入病人角色,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 疾病介绍客观地向患儿及家属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知识。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因感染链球菌后激活免疫系统而出现的一系列免疫性肾脏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期预后良好。

95%的病例可完全恢复,小于5%的病例可有持续尿异常,死亡病例在1%以下,主要死因是急性肾衰竭。

预防此病主要是预防感染。

如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扁桃体感染、猩红热等。

若有以上感染,应及时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3病情观察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和体征: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发热、头痛、头晕、咳嗽、气急、恶心、呕吐、腹痛、鼻出血、浮肿、尿少、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等。

每天严密观察浮肿情况、尿量多少、尿的颜色,每天测量体重一次,并及时向医护汇报结果。

若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频咳、吐粉红色泡沫痰,医生听诊两肺满布湿罗音,心脏扩大,甚至出现奔马律,肝大而硬,水肿加剧,说明严重循环充血,病情有可能恶化。

患儿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复视或一过性失明,严重者突然出现惊厥、昏迷,说明有高血压脑病的危险。

一般典型症状及表现都会发现,也有非典型表现的,需引起注意,以免延误病情。

如:仅有镜下血尿或仅有血C 3 降低而无其他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性急性肾炎。

有的患儿水肿、高血压明显,甚至有严重循环充血及高血压脑病,但此时尿改变轻微或尿常规正常,有链球菌前期感染和血C 3 明显降低,为肾外症状性急性肾炎。

4 治疗宣教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无特异性,多对症治疗。

休息、饮食、抗感染很重要。

急性期卧床2~3周,肉眼血尿消失、水肿减退,血压正常,可下床做轻微活动,血沉正常可上学,但应避免重体力活动。

对症药物治疗应严格按医生的指示用药,不得随意增减停用药物。

护理专业《项目五任务五急性肾小球肾炎教案5 - 副本》

护理专业《项目五任务五急性肾小球肾炎教案5 - 副本》
1.患儿尿量增加,水肿消退。
2.患儿肉眼血尿消失,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
3.患儿无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及急性肾衰竭发生时能得到及时发现与处理。
4.患儿及家长了解限制活动的意义及饮食调控的方法,配合治疗及护理。
【护理措施】
1.休息:一般起病2周内应卧床休息;血沉正常可上学,但防止体育活动;12小时尿细胞计数正常后恢复正常活动。
授课章节
第十章,第二节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 他□
授课时间
11周1-2节
授课内容
急性肾小球肾炎
方案课时
2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1.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
2.熟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定义、病因。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学习,能熟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能对病症进行评估。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能对提出的护理诊断实施护理措施,并能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特别是休息与活动、饮食的指导。
讲授、强调重点
分钟
测标〔课堂稳固〕
提问、讲授
分钟
补标,布置作业
总结强调,多媒体
分钟
作业/
技能训练
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典型的表现有哪些?
教学评估
通过回忆前面内容,详细讲解,多媒体展示,加强学生的记忆及知识的掌握。
教研室主任签名:
教 学 设 计
提问学生并答复下列问题,小案例导入新课用时:10分钟
5分钟
详细讲授,重点、难点的突出;各分期图片的展示,增强学生的记忆。
4〕高血压:见于30%-80%的病例,一般为轻货中度增高。
教 学 设 计
(3)严重表现:
1〕严重循环充血:严重者表现稳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频咳、咳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布满湿啰音、心脏扩大、心率增快甚至奔马律、肝脾肿大而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护理措施:
讲授一般护理措施、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和心理护理,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并予以实施。重点进行饮食、用药的护理观察,其次,预防继发感染和保护肾功能也非常重要。
8、保健指导:
教育病人及家属了解各种感染都可能导致急性肾炎,因此,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避免或减少上呼吸道及皮肤感染是预防的主要措施,可降低演变为慢性肾炎的发生率。
教学进程
时间安排
及教学方法
一、肾小球疾病概述
1、发病机制
通过讲授,列举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使学生认识到多数肾小球疾病属于免疫介导的炎症疾病。
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分类
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型和病理分型。讲授病理分型时结合肾小球病理切片。
3、临床表现
通过文字投影,列出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表现,掌握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的基础概念,结合临床病例,加深学生对肾小球病的认识。
9、小结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主要的护理措施。
5分钟
10分钟
文字结合图片
15分钟
5分钟
5分钟
3分钟
10பைடு நூலகம்钟
结合临床病例
5分钟
5分钟
25分钟
结合临床病例
2分钟
3分钟
回顾幻灯结合提问
编写人
邓丽丽
编写时间
2010-9-1
(可加页)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首要是尿液的检验,所有病人均有镜下血尿,为多行性红细胞,多数病人蛋白尿+-++,尿沉渣中有白细胞,管型(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等)。血清C3及总补体发病初期下降,8周内恢复正常,对提示本病意义很大。
6、治疗要点:对症治疗、治疗感染灶、透析治疗
通过讲授,使学生认识到本病是自限性疾病,以休息及对症处理为主,不宜使用激素及细胞毒性药物治疗。
讲授法,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讲授。
教具
以Powerpiont投影为主,少量图片
教材
与参考书:
教材:李秋萍主编,《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
参考书:尤黎明主编,《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
肾小球病概述,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
教案内页
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教学内容
肾小球病概述,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
教学对象
2010-2011学年上学期国交护理本科08级
授课形式
理论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对肾小球病概述、急性肾小球肾炎疾病发病的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了解,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要点的熟悉,掌握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使学生能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作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制定详尽的护理计划和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肾小球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如何制定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计划
解决方法: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讲授,展示病人图片,列表对比等方法,使学生掌握肾小球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主要护理诊断、评估方法和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
4、小结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
1、概念:
通过讲授,让学生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基础概念、发病特点等。
2、病因和发病机制
强调本病常发生于β溶血性链球菌A组12型等“致肾炎菌株”所致上呼吸感染(多见扁桃体)或皮肤感染(多为脓疱疮)后。发病机制为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并激活补体。
3、临床表现
通过讲授,列出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结合临床病例,加深学生对本病的认识。强调典型的急性肾炎综合征的表现有:尿异常、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异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