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当代诠释
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21c7e33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8.png)
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社会变革和全球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将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提供了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框架,使我们能够辩证地看待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
马克思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非线性的、以冲突为动力的,社会的演变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冲突的结果。
这个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世界各国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都是在各种矛盾和冲突的推动下进行的,只有通过分析这些矛盾和冲突,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的本质和动力。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困境,为我们认识当代社会问题和挑战提供了思考的方向。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问题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问题,资本和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其基本矛盾,而资本主义的发展最终会导致社会财富的极度集中和社会分化。
在当代社会,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困境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不平等的增加都是这一理论的现实验证。
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当代社会的本质和问题,为社会变革和发展提供方向和思路。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提供了一个全球视野,帮助我们理解全球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类历史是全球范围内的整体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变革都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的。
通过这个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全球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动态,认识到全球化对于世界各国的影响和挑战。
马克思主义还强调了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与合作,这对于我们实现共同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启示。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提供了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框架,帮助我们辩证地看待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困境,为我们认识当代社会问题和挑战提供了思考的方向;提供了一个全球视野,帮助我们理解全球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
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c894060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9.png)
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马克思是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世界历史理论对于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马克思主张世界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一理论为我们解释了世界发展的规律和动力,同时也提出了一种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社会进步方向。
在当今世界,尤其是在全球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交融中,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当代全球化的背景出发,浅析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当代社会的价值。
我们要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如何阐述的。
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的。
在自然经济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受限于自然条件和人的劳动力。
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阶级对立。
资本主义的出现加剧了阶级矛盾,最终将导致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从而达到社会的共产主义化。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强调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必然性,他对社会历史的观察和分析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正日益成为全球社会的主题。
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加剧了阶级对立和贫富差距,人们对公平和社会正义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提醒我们,资本主义并非是社会的最终形式,社会主义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在当代全球化的语境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和统一,寻找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发展模式。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还对当代社会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
首先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改革。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矛盾和危机,这对我们思考当代社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
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带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变革,但也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社会不公等问题。
我们需要借鉴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关注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矛盾和危机,寻找符合时代特点的改革方案。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76a1c82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4.png)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是19世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他的世界历史理论被广泛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
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这些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在当代也具有深远的现实价值。
首先,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变革性。
他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不同社会形态之间存在着演进和转变。
马克思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通过阶级斗争推动的,不同阶级之间存在着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这一观点对于理解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差距和经济不平等问题。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提醒我们,我们不能忽视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只有通过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也强调了社会变革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他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的发展中不断变革的。
历史上的革命和变革,如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都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革。
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社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马克思的思想提醒我们,要敢于迎接变革,勇于创新,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同时,也要警惕社会变革中可能出现的不平等和冲突问题,积极引导和调整社会结构,以实现全面而可持续的发展。
此外,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还强调了人的历史创造力和主动性。
他认为,人类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
在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意识、行动和组织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一观点也对于当代社会具有启示意义。
在信息时代,人们更加关注个体的权利和尊严,更加追求自由和个性化的发展。
马克思的理论提醒我们,要保护人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尊重个体的权利和尊严,为个体提供充分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最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还具有深刻的国际意义。
他强调了国际关系和国际斗争的重要性。
对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的解读
![对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的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0c2d42a767f5acfa0c7cd3c.png)
08决策探索2018.4下 文/ 尹笑颜对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的解读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在大力推进,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与此同时,人们只有正确认识历史唯物主义与新世界观的关系,才能避免错误理解新世界观,限制新世界观在实践指导中的作用。
由此可见,本文探究这一论题具有一定现实意义,能够扩大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实践范围。
一、理论介绍(一)历史唯物主义所谓历史唯物主义,它又被称为唯物史观,它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起到了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其对应于历史唯心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主要用来总结历史事件,认为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以及形成的动力均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助力作用;同时,它能间接改变生产方式,导致社会不同等级的阶级形成。
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有:其一,方法不同于以往一切历史理论,它主要用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认为人是历史的主体,历史更迭是人追寻目标、实现目标产生的实践活动。
其二,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是以探究社会发展规律为主要对象,其研究任务实现的过程即为社会学科提供理论基础的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包括:社会生产力与人类社会、社会进步间的关系,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间的关系,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制度,历史因素间的影响和变化,社会历史,客观历史等。
(二)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全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它对未来社会形态以及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观点总结和学说归纳。
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即现代唯物主义;第二方面即现代科学社会主义,这一方面又细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即政权理论部分,第二部分即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原理。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分析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学者分析观点归纳为两种,第一种即“历史”的唯物主义,第二种即历史的“唯物主义”,这两种观点为“世界观”和“历史观”奠定了基础,主要是因为它蕴含着两种解释原则,第一种将“历史”作为解释路径,第二种将“唯物主义”作为解释路径,二者对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理解有直接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与当代诠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与当代诠释](https://img.taocdn.com/s3/m/9ac6ae3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7.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与当代诠释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由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时代就初步形成,随着历史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发展和壮大,涌现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
现在,经过长时间的积淀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理论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1.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认为历史发展是由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引起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均受制于经济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变化和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
2.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辩证的整体,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辩证唯物主义重视矛盾的普遍性、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1.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撑。
当前新时代,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多方面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思想武器去应对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
2.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维度发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思想,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维度发展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提出了关于价值观念、社会意识、人的本质等方面的理论,对于我们推进文化创新和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诠释1.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诠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发展与创新,如今不少学者已经开始从世界历史和人的文明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认为要有效地推进人类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融合吸纳并发展各种不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时还要推动本土化进程,为不同国家和社会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路线。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及其在当代的启示-2019年精选文档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及其在当代的启示-2019年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94baa2903d8ce2f006623e8.png)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及其在当代的启示一、“世纪历史”理论的形成、内涵及其价值(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关于世界历史的描述最早是出现于1846《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世界历史理论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一同被提出,作为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个组合部分。
而后马克思又在自己多部著作中更加具体的阐释了“世界历史”理论,如早期的《共产党宣言》,以及中后期的《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逐渐形成了马克思完整的“世界历史”理论体系。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形成发展的时期,正处于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时期,整个世界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三角贸易”,“日不落”帝国的产生都让贸易开始由区域之间向着全球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生,让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力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纺织和交通运输行业。
在思想方面,当时整个西方都奉献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讲求出口拒绝进口,西方国家将自己的货物开始流入世界各地,而世界其他国家的真金白银也流向西方国家,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也取代封建主义开始成为世界霸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马克思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意识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将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纳入其体系之中,也在逐渐改变每一个国家的历史。
同样的,生产力的交往促进了交往方式的普遍发展,交通和通讯行业的发展使得生产力和资本可以向着更加广阔的市场迈进。
马克思还说过资本是具有扩展性的,一国市场无法满足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时候,资本就会外扩,资本的扩展性又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也加速了世界历史形成这一过程。
正是在?一系列的条件之下,马克思改变了其最早唯心的,独立的历史观,开始认识到历史的发展具有世界性,受到生产力的巨大影响,形成了唯物的世界历史观。
(二)世界历史观的内涵及其价值总结而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核心讲的是生产力的变革让历史有各个国家单独的国别历史变成了统一的世界历史,即生产力的世界化。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8627a54d4d8d15abf234e31.png)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博大精深,只有从唯物史观角度看待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进而弄清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问题,才能深刻地理解这一理论。
笔者认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唯物史观的产生是同一个过程,两者具有共时性;但两者并不是对等的地位,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具有相对独立性。
标签:唯物史观;马克思;世界历史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研究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实质与规律的学说,它是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提出的。
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1]28。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2]114他还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2]88由此可见,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是指由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开创的、世界上各民族和国家通过生产力和交往的发展打破狭隘的地域性限制进入相互依存状态从而使世界进入整体化以来的历史。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两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
在唯物史观中,马克思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一个是唯物史观的本质,另一个是唯物史观的前提。
这两个重要观点,是我们理解唯物史观的重要指导原则。
马克思认为,唯物史观的本质,是从物质实践出发阐释观念的形成,而不是从观念出发阐释物质实践。
马克思指出,“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同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3]42-43马克思认为,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及其物质生活条件和活动,“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
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现实解读
![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现实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6080ee0998fcc22bcd10d31.png)
完成 从 世 界 历 史 的 追 随 者 到 主 导 者 的转 变 。 马克思认为 ,资产 阶级 , “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 , 使一切 国家 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 的了” ; 迫使一 切民族— —如果 Ⅲ 它“ 马克思认 为世界历 史发展进程 为落后 民族实 现跨越式 发 它们不想灭亡 的话——采用资产 阶级 的生产方 式 ;它迫使它们 展提供 了有利条件 。 落后 民族可 以在 吸收资本主义“ 一切肯定的 的基础上 , 跨越资本 主义 的“ 卡夫丁峡谷 ”加速发展 , , 实现 在 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 , 即变成资产者 。一句话 , 它按照 自 成就 ” 当这个过程逐步实现的时候 , 未来之 己的面貌为 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 。 日 在马克思看来 , 世界历史是 对发达 民族 的追赶和超越 。 我们要在实践探索中 , 依据不 由资产阶级开创 的 , 并且是一 个客观 的、 自然 的历史过 程 , 它把 路 的选择决定 了中国的未来命运。
马 克 思 的 “ 界 历 史 ” 论 是 马 克 思 唯 物 史 观 的重 要 组 成 部 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进行 了艰苦卓绝 的探索 ,积极 寻求 世 理 逐 力 分。9 1 世纪 4 0年代 , 马克思在( 84经 济学哲学手稿》 (4 1 中首次提 融 人 世 界 历 史 的 途 径 , 步改 变 了 完 全 被 动 的 局 面 , 求 在 国 际 尽管 由于 国内 、 国外多种因素的局限和制 出世界历史理论 。 随后 , 德 意志意识形态》 共产党宣言》 从《 《 到马 事务 中谋得一席 之地 。 克思 晚年 的东方社会理论 及《 人类 学笔记》 历史 学笔记 》 马 约 , 和《 , 这个过程走得非 常艰难 , 但是新 中国在外交上取得 的辉煌成 克思对世界历史的形成及发 展趋 势 、 世界历史 的本 质 、 世界历 史 就还是为以后的发展打下 了良好 的基础 。后来邓小平在深刻分 的发展动力 、 世界历史的发展道路 、 世界历史发展过程 中的特 性 析当代世界经济 、 政治形势 的基础上 , 出当今 的时代 主题是和 指 平与发展 , 并认 为现在 的历史是 开放的历史 , 出了中国的发展 提 及衡 量世界历 史发展 的价 值尺度 等问题 进行 了较 为系 统 的阐 离不开世界的著 名论 断 ,中国开始 了一个更加积极主动地融人 述 , 成 了较 为 系 统 的 世 界 历史 理论 。 形 改革开放以来 , 从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 从概念上讲 , 马克思所说 的世界历史是 特指 1 6世纪 资产 阶 世界历史的黄金时期 。 到 沿 沿 逐 级登上历史舞 台以来世界作 为一个 整体所形成 的历史 。它是关 区 开 始 , 开 放 沿 海 、 江 、 边 城 市 , 步 建 立 了全 方 位 的开 放 于人类历史 由民族 、国家 的区域历史 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和全球 体系 , 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国政府在坚持 四项 基本原则 的基 历史转变的客观历史进程 的描述 和阐述的理论 。它是近代历史 础上 , 积极发展 国际 贸易 与合作 , 同世界上大多数 国家开展 国际 发展规律 的科学反 映,预测 了世 界上各民族 国家 以各 自的方式 经济贸易 、 交流与合作 , 极参与 国际竞 争 , 进 民族产业 结构 积 促 参与世界历史 的过程 ,揭示 了各 民族 国家 的历史在融人世界历 的优化升级 ,在 此基 础上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 了长足 史的进程 中相互联 系、 相互影响 , 最终 实现全球一体化和全球共 的进步。进入新世纪 以来 , 面对风 云变幻 的国际局势 , 中国政府 积极 承担 国际责任 , 勇于捍卫 国家利益 , 在与西方 国家 的利益纷 产主义的客观规律 。 在全球化 的内容 、 形式 、 响 日益 多元 化的今天 , 影 深入研 究 、 争中坚定地 主张 自己的立 场 ,可 以说在世界历史进一步深化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及其当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2d9b516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a.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一种关于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科学体系。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当代社会的思想解放和人类进步具有深远的当代价值。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及其当代价值进行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1.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论,它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研究,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斗争所推动的。
唯物辩证法强调对事物矛盾的正确认识,以及通过矛盾的斗争促进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
2. 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世界观,它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唯物史观强调社会的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运动的趋势。
3. 阶级斗争理论: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之一,它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之间的斗争推动的。
阶级斗争理论强调人类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动力。
4. 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价值和自由的实现,主张人类解放和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正的人类解放只有通过对社会制度的改变和消除剥削才能实现,从而达到人本主义的目标。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1. 战胜意识形态困局: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解放思想的工具,有助于人们摆脱传统意识形态的束缚,实现真正的思想解放。
在当代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具有批判精神和解放思想的当代价值。
2. 指导现实改革和社会进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为现实改革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阶级斗争、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思想,对当代社会的改革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3. 解读当代经济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经济问题的解释提供了重要参考。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观点,如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主义的危机论述等,对当代经济现象的理解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107ad8476a20029bd642dd9.png)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作者:魏森杰,吕浩杰来源:《学理论·下》2011年第06期摘要: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博大精深,只有从唯物史观角度看待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进而弄清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问题,才能深刻地理解这一理论。
笔者认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唯物史观的产生是同一个过程,两者具有共时性;但两者并不是对等的地位,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具有相对独立性。
关键词:唯物史观;马克思;世界历史中图分类号:B0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8-0060-02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研究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实质与规律的学说,它是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提出的。
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1]28。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2]114他还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2]88由此可见,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是指由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开创的、世界上各民族和国家通过生产力和交往的发展打破狭隘的地域性限制进入相互依存状态从而使世界进入整体化以来的历史。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两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
在唯物史观中,马克思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一个是唯物史观的本质,另一个是唯物史观的前提。
这两个重要观点,是我们理解唯物史观的重要指导原则。
马克思认为,唯物史观的本质,是从物质实践出发阐释观念的形成,而不是从观念出发阐释物质实践。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探析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0b4ec1da38376baf1fae7c.png)
t h e o r e t i c a l c r e a t i o n. Ma r x S wo r l d h i s t o y r t h e o y r i s t h e c o r e c o mp o n e n t o f h i s t o r i c a l ma t e r i a l i s m ,a nd i t i s n o t o n l y t 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a l y s i s o f h u ma n s o c i e t y a n d h i s t o y ,t r h e t h e o y r b a s i c o f Ma x r c o n s t r u c t i ng hi s t o r i c a l ma t e r i a l i s m ,a n d a n a l y z i n g, c r i t i c i z i n g t h e c a p i t a l i s t s o c i e t y,t h e l o g i c a l f o u nd a t i o n o f c o n s t r u e - t i n g t he d o c t r i ne o f s o c i a l i s m o r c o m mu ni s m s o c i e t y . Mi ni ng a nd in f i s h i n g o f Ma x r S wo r l ha s e x t r e me l y i mpo r t a n t v a l u e f o r U S t o d e e pe n t he un d e r s t a n di n g o f Ma x r S h i s t o r i c a l m r e c t l y u n de r s t a n d a n d g r a s p t h e g l o b a l i z a t i o n p r o b l e m ,g u i d e t h e c o n s t uc r t i o n o f Ch i n a S Ke y wor ds: Ma x r S wo r l d h i s t o y r t h e o y ;g r l o b a l i z a t i o n; c o n t e mp o r a y r v a l u e
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ba53ef5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5.png)
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作为世界历史理论的奠基者,其思想在当代依然具有重大的价值。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基础,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
基于这一观点,本文将就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阶级矛盾和社会变革等方面,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当代社会中,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
尤其是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飞速提高,全球化也进一步推动了资本的流动和交换。
与此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也呈现出巨大的差距。
马克思的观点在这一点上依然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
经济基础的发展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形态,而经济全球化也正在塑造着当代世界的格局。
马克思关于阶级矛盾和社会变革的观点也在当代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之间的阶级矛盾也日益凸显,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阶层分化现象愈发明显。
一方面,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正经历着快速的经济增长,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依然陷入了贫困和不平等的陷阱。
这种社会阶层分化不仅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社会不平等现象,也进一步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在这一点上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马克思的社会变革观点也提醒着人们,只有通过改革和革命,才能够改变社会的现状,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历史不是简单地偶然事件的序列,而是由生产力、阶级矛盾、生产关系、社会形态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和历史发展也具有着深刻的启示。
当代国际政治也是受到各国经济实力和社会形态的影响,各国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偶然而发生的,而是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我们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具有当代的参考价值,但同时也不能简单地将其运用于当代实践,需要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来加以分析和解释。
简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中唯物史观对当代启发
![简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中唯物史观对当代启发](https://img.taocdn.com/s3/m/8883d05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7.png)
简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中唯物史观对当代启发马克思是19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和科学家,他对市民社会的理论贡献深远而重要。
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唯物史观是一种关键概念,对于我们理解和分析当代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本文将从唯物史观的内涵和对当代社会的启发两个方面进行简析。
一、唯物史观的内涵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也是其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思考。
唯物史观强调历史的物质基础和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演进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为动力的。
唯物史观也认为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变化是由于经济基础的变化而产生的。
在马克思看来,当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导致社会关系的矛盾和不平等。
这种矛盾和不平等反映在财富分配、政治权力等方面,最终导致社会的变革和革命。
唯物史观强调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性,揭示了社会历史演进的内在机制。
二、唯物史观对当代启发1. 当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在当代社会,唯物史观的启发意义在于揭示了社会发展中的一些规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这必然会对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
唯物史观还提醒我们关注社会矛盾和不平等的积累,这些问题往往会成为社会变革和革命的导火索。
2. 社会变革与社会发展3.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唯物史观还启发我们关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在当代社会中,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常常会引起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唯物史观提醒我们,经济基础是决定上层建筑的基础,也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
在解决当代社会问题时,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的现象,而应该关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
4. 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唯物史观的启发意义还体现在对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时候,传统的私有制经济形式将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人们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平等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与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与当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9483d91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a.png)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与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核心理论之一。
它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世界观念的一种阐释,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哲学思想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内涵以及当代价值等方面展开探讨。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于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根本。
历史唯物主义则强调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双重性质,既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也是一种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内涵中,最核心的概念就是阶级斗争。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存在又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
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推动着生产关系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必然引发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动力和动因,历史的推动力来自于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历史唯物主义还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也是对认识的检验和发展。
实践是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通过实践不断地实证和修正自己的认识才能取得更深刻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在当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首先,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分析依然具有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认识,可以更加客观地分析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思维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面系统的思考方式。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问题时,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进行思考,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全貌和本质。
另外,历史唯物主义还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要不断地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完善我们的理论。
只有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解读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188613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c.png)
年月理论学刊第期总第期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解读程真(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研究生部,山东济南)〔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列宁曾经指出,不同的社会政治形势会使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方面分别提到首要地位。
世纪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一度被时光“湮没”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成了学界关注的热点。
马克思从其时代“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事实出发,揭示了“世界历史”产生的必然性和本质,科学地预测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最终趋势。
立足当代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认真的解读,对于我们今天全球化背景下的理论和实践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全球化是我们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
对于“全球化”,目前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
狭义的“全球化”是指世纪年代特别是年代世界第三次科技产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政治关系向着一体化方向变化的趋势。
广义的“全球化”则泛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和产生以来,至今仍在继续的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拓展和加深的过程。
无论狭义还是广义的“全球化”都是与马克思所讲的“世界历史”密切相关的。
马克思所讲的“世界历史”,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民族各国家打破封闭、普遍交往从而使整个世界联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历史阶段。
由此概念可见,今天的“全球化”(狭义),不管它具有哪些新特征,其不过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而广义的“全球化”则只不过是“世界历史”的同义语。
故此,马克思探究的“世界历史”与我们今天研究的“全球化”有着相当的历史渊源和内在联系,“全球化”并没超出马克思的理论视野。
当今全球化趋势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契合,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提供着有力的佐证。
马克思认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生产力的发展及随之而来的交往的普遍化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根本原因,而资本贪婪的本性则是“世界历史”形成的直接动力;“世界历史”将带来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马克思坚持从生产力的高度考察“世界历史”,他的上述结论在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是多么的令人信服;而马克思所深刻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动并主宰的“世界历史”将产生双重的后果,即一方面它将破坏、摧毁落后民族和国家的落后观念和生产方式,给它们带去新的文明,充当着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另一方面,它又势必把这些国家和民族置于受压迫受剥削的不利地位———这一论断的正确性时至今日我们仍能深切地体会到。
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f3fbe5b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1.png)
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摘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然后探讨了当代社会主义运动对该理论的借鉴,全球化对其的挑战,以及在当代中国和国际政治领域中的应用和启示。
最后总结指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被肯定,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洞察和启示,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当代全球经济格局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当代、社会主义运动、全球化、中国、国际政治、全球经济、价值、洞察、启示、研究、意义。
1. 引言1.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背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主要借鉴了黑格尔的唯心史观和费尔巴哈的历史唯物主义,但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和前进的,是通过阶级斗争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
他的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不可持续性,对当时的现实社会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而且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探讨,以及对社会制度演变的分析。
马克思认为,历史是一种物质的社会实践,人类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他提出了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制度的更替是阶级矛盾的表现。
马克思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认为生产关系的变革引发了社会形态的变迁,最终导致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
他还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必然崩溃的趋势,预言了共产主义的到来。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不仅关注类似西方国家的社会变革,还对东方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普遍的历史规律和发展趋势。
这些内容在当代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理解和解决当代社会问题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当代价值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当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01aafb4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9.png)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当代价值陈良琨(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6)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其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揭示了世界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脉络。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一个科学而完备的理论体系,在人类思想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正确理解和诠释,是我国正确处理当代国际纠纷、探讨国际问题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支撑。
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历史理论;当代价值A811A当今世界全球化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全球化给一些国家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给某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如何正确认识全球化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全球化过程中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研究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找到答案。
不仅如此,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还可以提高对当今世界全球化问题研究的水准。
面对时代发展的浪潮,应把握好马克思主义思想,特别是其世界历史理论思想。
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应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国际社会的发展形势,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建设美好的国际社会。
因此,本文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条件和基本思想出发,论述其当代价值。
任何的一个理论、观点都必定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所提出的,都有其演进过程和生成条件。
任何一个系统的思想体系都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带有一个时代的特殊印记。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也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生成的。
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形成,资产阶级对于世界发展的重要性开始日益凸显,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开始向世界范围推广,在资产阶级主导的世界贸易中,既有互利的商业贸易,也有因利益纠纷而产生矛盾和对抗。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探究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背景,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其思想观点,分析问题以及提出其解决方案。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当代诠释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当代诠释](https://img.taocdn.com/s3/m/74391fce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5.png)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当代诠释
刘会强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2(000)007
【摘要】经由全球化研究而受到关注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构成了诠释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纬度.这种解读的可能性在于世界历史理论作为唯物史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是马克思研究现实问题的根本方法之一;其必要性在于马克思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要求我们必须结合世界历史理论把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否则我们的诠释将永远停留在抽象层面.【总页数】5页(P35-38,44)
【作者】刘会强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0
【相关文献】
1.为什么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被长期忽略?——兼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意义 [J], 邓达
2.从唯物史观角度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J], 魏森杰;吕浩杰
3.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当代诠释 [J], 刘会强
4.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性及其当代价值——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文本学诠释 [J], 陶廷昌;王浩斌
5.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架构与当代诠释
——基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考察 [J], 王连杰;丁晓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11月中州学刊Nov.2002第6期(总第132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No.6文章编号:1003—0751(2002)06—0094—05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当代诠释刘会强(复旦大学哲学系,上海200433)摘 要:经由全球化研究而受到关注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构成了诠释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纬度。
,不仅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是马克思研究现实问题的根本方法之一。
其必要性在于马克思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要求我们必须结合世界历史理论把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否则我们的诠释将永远停留在抽象层面。
关键词:世界历史理论;全球化;地域性;世界性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列宁曾经指出,不同的社会政治形势会使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方面分别提到首要地位。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在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急速扩展的现实,促使国内外学者不约而同地把学术目光聚焦于一度被时光“湮埋”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在我们看来,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被重新“发现”,其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不仅仅在于为研究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更为主要的在于这一理论为诠释唯物史观提供了一个重要纬度。
一从哲学解释学的立场看,对文本任何形式的解读既不是主观任意的,也不是纯客观的,而是一种“视域融合”,即解读者自己的视域与文本的历史视域的融合。
由此而论,现行教科书中唯物史观的理论内容,作为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特定形式的解读,其历史合理性是应当肯定的。
但是,这种合理性又是有限的。
解蔽同时就是遮蔽。
现行解读在凸显唯物史观现有内容的同时,失落了马克思作为理论原创者的其他一些重要思想,譬如社会发展的“三形态”学说、世界历史理论等等,而这些观点对于准确理解和阐释唯物史观绝对不是无关宏旨的,一个基本的理论根据和史事是唯物史观的系统阐述和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的诞生,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同时完成的。
诚然,目前这种状况的形成有其客观缘由,即现行理论框架成型之际,马克思收稿日期:2002—06—11作者简介:刘会强(1967—),男,河南新乡人,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主要从事唯物史观和经济哲学研究。
的一些重要著作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等,或是尚未整理出版,不为人知,或是缺少系统、深入的研究。
但是,更为根本的原因在于既有的理论思维框架在解读者那里构成了一种“路径依赖”,从而堵塞了其他解读的可能性。
在这种情形下,即使手持新发现的文献也不会生成新的意义,前文提到的两部手稿的命运就是明证。
这里,我们无意苛求前人,只是摆明一个基本的事实,即面对开放性的文本,每个人乃至每一代人独一无二的生存环境和理论视域,决定了各自解读的异质性和历史性,而新的解读往往是与新的生存境遇相伴而生的。
马克思去世后,人类社会百余年的历史进程在确证唯物史观真理性的同时,以自身发展的形式拓宽和提升了人们的理论视野与思维层次,并提供了重新解读唯物史观的现实可能性,经由迅速推进的全球化而引起学术界关注的世界历史理论就是这样一种理论视角。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一个不争的事实。
正如人们已经认识到的,全球化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人类历史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
20世纪后半叶以来,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和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
全球化日益推进的客观现实在观念上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球历史观”在当代西方悄然兴起,并逐步取代“欧洲中心论”在西方世界历史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
“全球历史观”主张用更广阔的世界观解释事件,正如其代表人物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只有运用全球性的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进程所起的重大作用。
”①与“全球历史观”的兴起相呼应,西方社会发展理论领域在20世纪70年代诞生了一个以全球性的总体分析为特征的新流派,这就是以沃勒斯坦为代表的“世界体系”理论。
这一理论明确反对以国家为分析单位的“依附理论”,主张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
“世界体系”理论的出发点之一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因而被称为“雄心勃勃的具有马克思主义色彩的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关于全球化的理论研究“更上一层楼”,流派纷呈,蔚然大观。
全球化的发展及其理论研究的勃兴为人们反思历史提供了新的思维途径。
实际上,正如许多研究者指出的,在这方面马克思当属先驱者。
尽管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全球化概念,但是,其世界历史理论对尚处于初级形态的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及其未来趋势作出了精辟的分析。
全球化的新近发展及其在观念上的反映,鲜明地折射出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科学价值和当代意义。
理论与现实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从世界历史理论这样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唯物史观。
需要说明的是,在我们看来,全球化理论与世界历史理论虽有关联,但是分属两个不同的理论层次。
就目前的研究状况分析,全球化理论属于具体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无论以吉登斯为代表的社会学角度的全球化研究、麦克卢汉为代表的信息通信角度的全球化研究,抑或所谓的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研究,盖莫能外。
而世界历史理论则是历史哲学理论之一种,因此,通过全球化理论解读唯物史观是不恰当的。
二世界历史理论成为解读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维度,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一理论直接构成唯物史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在马克思的话语体系中,世界历史理论并不是一个历史学理论,而是其历史观的重要内容之一,用以表征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当代诠释人类历史的整体性、有机性,特别是概括由大工业和普遍交往开创的、各个国家和民族走向“一体化”的历史时代。
实际上,世界历史理论并非马克思首创,而是近代资产阶级历史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历史哲学对所处时代日渐增强的人类历史的整体性的理论把握。
马克思的贡献在于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改造,使其具备了科学的理论形态。
概括地讲,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世界历史成因论。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根本动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有本性———机器大工业、日益扩大的世界性交往与资本的矛盾运动,而不是黑格尔所谓的“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抽象行动。
(2)世界历史时代双重后果论。
随着世界历史的形成,“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②人类社会前进的脚步骤然加快。
与此同时,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了资本的世界体系,“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③。
这种“中心———从属”型的世界体系使落后的民族和国家愈加落后,迟滞了这些民族和国家的前进步伐。
(3)世界历史时代论。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世界历史分为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和共产主义世界历史时代,从前者走向后者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在前资本主义时期,世界历史只是以萌芽状态存在。
(4)世界历史性个人论。
伴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
”④个人的发展获得了广阔的空间。
然而,在资本统治的时代,“世界历史性个人”的发展始终受到异己力量的支配。
这种状况只有到了共产主义世界历史时代才能够得到根本的改变,个人才能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世界历史理论不仅是唯物史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理论角色。
在唯物史观诞生之前,面对绵延数千年、变幻莫测的人类历史,有多少思想家穷尽一生也未能揭开其中的奥秘。
而马克思之所以能够破解“历史之谜”,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独辟蹊径,首创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研究历史的思维路径,这就是“从事后开始”的思维方法。
马克思指出:“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
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
”⑤他还用一个比喻十分形象地概括了这个方法:“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
反过来说,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
”⑥根据这一方法,探究历史规律应当立足于对人类社会业已达到的高级形态———资本主义历史时代运行规律的把握,由今而古,而不是相反。
因为“资产阶级社会是历史上最发达的和最复杂的生产组织。
因此,那些表现它的各种关系的范畴以及对于它的结构的理解,同时也能使我们透视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和生产关系。
”⑦“资产阶级经济为古代经济等等提供了钥匙。
”⑧由此可见,对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科学分析构成马克思研究历史、揭示历史规律的现实立足点和切入点。
当然,由“人体解剖”入手绝不是说马克思不重视解剖“猴体”,同时也绝不意味着在马克思那里“人体解剖”与“猴体解剖”是两个相互分离的过程。
换句话讲,马克思并不是先进行“人体解剖”,到了晚年又转向“猴体解剖”。
从马克思一生主要的理论活动来看,两个解剖是同时进行、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所不同的是后者从属于前者。
因为无论从逻中州学刊2002年第6期辑上看,还是从方法上看,对“猴体”的解剖都是“人体”解剖的内在要求⑨。
马克思指出:“我们的方法表明必然包含着历史考察之点,也就是说,表明仅仅作为生产过程的历史形式的资产阶级经济,包含着超越自己的、对早先的历史生产方式加以说明之点。
”⑩此外,世界历史理论还是马克思重要的方法论工具。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同时兼具历史认识方法论的功能,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也是如此。
实际上,这一理论一经创立就成为马克思分析和研究所遇到的现实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
无论是19世纪40年代对德国历史命运的分析,50年代对印度、中国社会性质和现实变化的论述,还是70年代对俄国农村公社未来前途的考察,马克思始终是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以世界历史理论为基本出发点和分析手段。
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世界历史理论对于马克思理论思维活动的重要性。
从世界历史理论的角度解读唯物史观,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同时完全符合马克思的方法论原则,是非常必要的。
在马克思那里,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思维行程。
“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
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
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
” λϖ就历史哲学领域而言,前者是从纷繁的历史表象走向历史深处,后者则是把发现的“历史之谜”以理性具体的形式逻辑地再现出来。
通过以上简要分析可以看到,世界历史理论并不等于唯物史观的全部内容,而主要是对现代社会及其运行规律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