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扭曲截面承载力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y Astl s f yv Ast1 ucor
f yv Ast1 Acor s
f t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Wt ——截面的抗扭塑性抵抗矩; f yv ——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Ast 1 ——箍筋的单肢截面面积;
s
——箍筋的间距;
Acor——截面核芯部分的面积,Acor bcor hcor 、bcor和 hcor
bf'
hf '
Wtw TW T Wt
Tf
Tf
h
b
hw
Wtf Wt
T
T
bf
hf
Wtf Wt
bf'
hf '
Wt Wtw Wtf ' Wtf
b2 Wtw (3h b) 6
h
b
hw
Wtf '
hf
2 hf
2
h2 f 2
(bf b)
bf
Wtf
(b f b)
有效翼缘宽度应满足bf' ≤b+6hf' 及bf ≤b+6hf的条件,且 hw/b≤6。
6.3.3 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
1、防止超筋破坏
构件的截面尺寸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T ≤ 0.25c fc 0.8Wt
式中, T ——扭矩设计值; 0.8——可靠度要求对 Wt 的折减系数。
2、防止少筋破坏
当符合条件: T ≤ 0.7 Wt f t
§6.2 试验研究分析
6.2.1 无腹筋构件
在纯扭矩作用下,无筋矩形截面混凝土构件开裂前具有 与均质弹性材料类似的性质,截面长边中点剪应力最大,在
截面四角点处剪应力为零。当截面长边中点附近最大主拉应
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时,构件就会开裂。随着扭矩的 增加,裂缝与构件纵轴线成450角向相邻两个面延伸,最后
§6.3 纯扭构件承载力的计算
45ã ¡
ft
6.3.1 开裂扭矩的计算 弹性理论
Tcr eb hf t We f t
2
ft ft
塑性理论
Tcr b2 (3h b) f t / 6 Wt f t
按弹性理论
按塑性理论
混凝土材料既非完全弹性,也不是理想弹塑性,而是 介于两者之间的弹塑性材料。W t 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
3)部分超筋破坏 当纵筋或箍筋其中之一配置过多时出现此种破坏。 破坏时混凝土被压碎,配置过多的钢筋达不到屈服,破 坏过程有一定的延性,但较适筋破坏的延性差。
4)超筋破坏
当纵筋和箍筋都配置过多时出现此种破坏。破坏时 混凝土被压碎,而纵筋和箍筋都不屈服,破坏突然,因, 而延性差,类似于梁正截面设计时的超筋破坏。设计中 通过规定最大配筋率或限制截面最小尺寸来避免。
Tcr 0.7Wt f t
b2 Wt (3h b) 6
6.3.2 纯扭构件的承载力
试验表明,受扭的素混凝土构件,一旦出现斜裂缝就 立即发生破坏。若配适量的受扭纵筋,则不但其承载力有 较显著的提高,且构件破坏时,具有较好的延性。 钢筋混凝土构件开裂后处于带裂缝工作阶段,由于扭 矩作用面在四侧引起与斜裂缝垂直的主拉应力方向不同, 结构处于空间受力状态,破坏形态同时随着纵筋及箍筋配 筋量不同而不同,因此其内力状态比较复杂。 目前国内外流行的计算理论主要有两种:变角度空间桁 架理论和以斜弯理论(扭曲破坏面极限平衡理论)。
构件三面开裂,一面受压,形成一空间扭曲斜裂面而破坏。
自开裂至构件破坏的过程短暂,破坏突然,属于脆性破坏, 抗扭承载力很低。
试验表明:
T
tp
当tp>ft长边中点先裂, 然后延伸至上、下短边, 形成三面受拉,一面受压 的空间扭曲面、脆性破坏。 图8-2 素混凝土构件受扭
6.2.2 有腹筋构件 当扭矩很小时,混凝土未开裂,钢 筋拉应力也很低,构件受力性能类似于 无筋混凝土截面。随着扭矩的增大,在 某薄弱截面的长边中点首先出现斜裂缝, 此时扭矩稍大于开裂扭矩 Tcr 。斜裂缝出 现后,混凝土卸载,裂缝处的主拉应力 主要由钢筋承担,因而钢筋应力突然增 大。当构件配筋适中时,荷载可继续增 加,随之在构件表面形成连续或不连续 的与纵轴线成约35º ~55º 的螺旋形裂缝。 图8.3 有腹筋梁的受扭 扭矩达到一定值时,某一条螺旋形裂缝 形成主裂缝,与之相交的纵筋和箍筋达 到屈服强度,截面三边受拉,一边受压, 最后混凝土被压碎而破坏。破裂面为一 空间曲面。
(2) 箱型截面的钢筋混凝土一般剪扭构件: 剪扭构件的受剪承载力
Vu 0.7 1.5 t f t bh0 1.25 f yv
剪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
Asv h0 s
Tu 0.35n t f tWt 1.2 f yv
Ast1 Acor s
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独立的箱形截面剪扭构件(包括作用 有多种荷载,且其中集中荷载对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所产 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值的75%以上情况
Asv 1.75 Vu 1.5 t ft bh0 f yv h0 1 s
3、 T形、I形截面剪扭构件的受剪承载力 剪扭构件的受剪承载力
Vu 0.7 f t bh0 (1.5 t ) 1.25
t
1.5 1 0.5 VWt Tbh0
f yv Asv1 s
分别为箍筋内表面计算的截面核芯部分的短边和长边尺寸 Astl —受扭计算中对称布置在截面周边的全部抗扭纵筋的截面面积;
f y ——受扭纵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u cor —— 截面核芯部分的周长,ucor 2(bcor hcor )
——抗扭纵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
根据试验,当0.5≤ζ≤2.0时,破坏时纵筋和箍筋都能达 到屈服。但为了稳妥起见,《规范》规定0.6≤ζ≤1.7。当 ζ=0.2左右时,效果最佳。因此设计时通常取ζ=1.2~1.3。
我国《规范》采用的是空间桁架理论。通过对钢筋混凝土 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试验研究和统计分析,在满足可靠度要 求的前提下,提出如下半经验半理论的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公式如下: 1.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受扭承载力计算 1)当 hw / b ≤ 6 时:
Tu 0.35 f tWtຫໍສະໝຸດ Baidu 1.2
1. 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构件承载力计算
(1) 对于一般的矩形截面构件: 剪扭构件的受剪承载力:
Vu 0.7 1.5 t f t bh0 1.25 f yv
剪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
Asv h0 s
Tu 0.35 t f tWt 1.2 f yv
t
1.5 V Wt 1 0.5 T bh0
雨蓬梁,吊车梁 平面折梁,边框架主梁
协调扭转:
(a)
H
边框架主梁
(b)
e0
H MT=He0
(c)
(d)
图8-1 平衡扭转与协调扭转图例
两类扭转的差别:
平衡扭转的扭矩不随构件的刚度变化而变化,而协 调扭转的扭矩与刚度变化相关。
实际构件受扭的情况:
纯扭、剪扭、弯扭、弯剪扭 ––– 梁
地震荷载作用下的角柱承受扭矩 ––– 柱
可不进行构件受扭承载力计算,按构造配筋。
受扭纵筋最小配筋率:
T ft stl 0.6 bh Vb f y Astl,min
受扭构件最小配箍率
nAsv1 ft sv ≥ 0.28 bs f yv
§6.4 弯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6.4.1 剪扭相关性 在弯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 力状态极为复杂,构件破坏特征及其承载力与所作用的外部 荷载条件和内在因素有关。其中外部荷载条件,通常以扭弯 比 ψ(ψ=T/M)和扭剪比χ(χ=T/(Vb))表示;所谓内在条 件系指构件的截面形状、尺寸、配筋及材料强度等。根据外 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不同,构件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破坏形态。 1)弯型破坏 在配筋适当的条件下,扭弯比较小时,裂缝首先在构件弯 曲受拉的底面出现,然后向两侧面发展,破坏时底面和两侧面 开裂,形成螺旋形扭曲破坏面,与之相交的纵筋及箍筋都达到 受拉屈服强度,最后使处于弯曲受压的顶面压碎而破坏。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第八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第6章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扭曲截面承载力
§6. 1 §6. 2 §6. 3 §6. 5 §6. 6 概 述 实验研究分析 纯扭构件承载力的计算 构造要求 协调扭转的设计
§6. 4 弯剪扭构件承载力的计算
本节例题 本节习题
§6.1 概 述
平衡扭转: 扭转的类型
弯矩作用显著即扭弯比ψ 较 小时,弯型破坏,见图(a) :
(a)
扭矩作用显著即扭弯比ψ 及
扭剪比均较大、构件顶部纵筋少 于底部纵筋时,底部扭型破坏见
图(b): 剪力和扭矩起控制作用裂缝
先在侧面出现后,向顶面和底面 扩展,剪扭型破坏,见图(c):
(b)
(c)
图8-7 破坏类型
6.4.2. 弯剪扭构件的承载力
2)扭型破坏 当扭弯比和扭剪比都比较大且构件顶部纵筋少于底部纵 筋时,尽管弯矩作用使顶部纵筋受压,但由于顶部纵筋少于 底部纵筋,在构件顶部由扭矩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弯矩所产生 的压应力,使顶部首先开裂,裂缝向两侧延伸,破坏时顶部 及两侧面开裂,形成螺旋形扭曲破坏面,与之相交的钢筋达 到其抗拉屈服强度,最后使构件底面受压而破坏。 3)剪扭型破坏 当剪力和扭矩都较大时,由于剪力与扭矩所产生的剪应 力的相互迭加,首先在其中一个侧面出现裂缝,然后向顶面 和底面扩展,使该侧面、顶面和底面形成扭曲破坏面,与之 相交的纵筋与箍筋都达到其抗拉屈服强度,最后使另一侧面 被压碎而破坏。
Ast1 Acor s
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独立的钢筋混凝土剪扭构件(包括作用 有多种荷载,且其中荷载对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所产生的剪 力值占总剪力值的75%以上的情况) :
Asv 1.75 Vu 1.5 t ft bh0 f yv h0 1 s
βt — 剪扭构件混凝土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 1.5 t V Wt 1 0.2 1 T bh0
2)当同时承受轴向压力和扭矩作用时:
Tu 0.35 f tWt 1.2 f yv
Ast1 Acor N 0.07 Wt s A
式中, N ——与扭矩设计值 T 对应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考虑到当轴向力 较大时,轴向力的存在对受扭承载力没有提高作用,故当 N 0.3 f c A 时, 取 N 0.3 f c A ; A ——构件截面面积。
h0
计算时应将T及Wt分别以
Tw及Wtw代替。
剪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 划分截面后,采用矩形截面公式分别计算计算,按T
6.2.3 配筋(箍)量的影响 受扭构件的破坏形态与受扭纵筋和受扭箍筋配筋率的大小有 关,大致可以为适筋破坏、部分超筋破坏、超筋破坏和少筋破 坏4类。 1)少筋破坏 当纵筋和箍筋中只要有一种配置不足时便会出现此种破 坏。斜裂缝一旦出现,其中配置不足的钢筋便会因混凝土卸 载很快屈服,使构件突然破坏。破坏属于脆性破坏,类似于 粱正截面承载能力时的少筋破坏。设计中通过规定抗扭纵筋 和箍筋的最小配筋率来防止少筋破坏; 2)适筋破坏 如前所述,当构件纵筋和箍筋都配置适中时出现此种破 坏。从斜裂缝出现到构件破坏要经历较长的阶段,有较明显 的破坏预兆,因而破坏具有一定的延性。
2. hw / tw ≤ 6 箱形截面构件纯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计算
Tu 0.35h f tWt 1.2 f yv
Ast1 Acor s
式中, tw ——箱形截面壁厚,其值不应小于 bh / 7 ; bh ——为箱形截面的宽度; h ——箱形截面壁厚影响系数, h 2.5tw / bh , 当 h 1.0 时,取 h 1.0 。
箱形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为:
2 (bh 2tw ) 2 bh Wt (3hh bh ) [3hw (bh 2tw )] 6 6
式中, bh 、 hh ——分别为箱形截面的宽度和高度; hw ——箱形截面的腹板净高;
tw ——箱形截面壁厚。
3. T形和I形截面纯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计算 对于T形或工字形截面构件,《规范》将其划分为若干 个矩形截面,然后按矩形截面分别进行配筋计算。矩形截面 划分的原则是首先保证腹板截面的完整性,然后再划分受压 和受拉翼缘,如图所示。划分的矩形截面所承担的扭矩,按 其受扭抵抗矩与截面总受扭抵抗矩的比值进行分配。 总扭矩T由腹板、受压翼缘和受拉翼 缘三个矩形块承担 腹板: 受压翼缘: 受拉翼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