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的保护规划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13101083300007

天津城建大学

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结课论文

平遥古城的保护规划探究

学生姓名涂铸

专业名称城乡规划学

班级2013级研究生班

成绩

教师刘立钧

建筑学院

2014年05月05日

平遥古城的保护规划探究

涂铸

摘要:本文首先对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保护与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接着指出了古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平遥古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

坐落在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境内的平遥古城,伴随着其在1986年12月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及1997年12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21届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平遥古城已经越来越成为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和国内外游客的文化遗产旅游胜地。

一、平遥古城保护与发展的脉络

(一)历史沿革

平遥史称“古陶”,县城附近相传为帝尧的封地,春秋时代为晋国古邑,战国时为赵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立郡县,在现文水境内设置平陶县;西汉时又在现平遥境内置京陵、中度二县;经三国、两晋,北魏时中都县迁往榆次境内,移平陶县至此地。后因避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名讳,改为平遥,并将京陵县并入平遥,遂成现在的建制。

平遥建城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可追溯至距今27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当时周都镐京经常受猃人袭扰,周宣王派将尹吉甫率兵伐猃,猃人败退至晋中以北,相传平遥城为尹吉甫伐猃驻兵所筑。据清光绪八年的《平遥县志》记载:“旧城狭小,东西二面俱低,周宣王时尹吉甫北伐猃狁驻兵于此,扩驻西北二面。”此为古城最早的建造记载,当时的城

址确切位置已不可考。

现存的平遥古城重筑于明洪

武三年(公元1370年),以后景德、

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等朝进行

了十多次大的补建和修葺,完善为

砖石砌面,并筑瓮城,建吊桥于城

门外,植树于四周护城河岸。清初

康熙皇帝西巡路经平遥时,增修了

图1平遥县城图(采自清光绪《平遥县

志》)

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为壮观。此后又经道光、咸丰、同治及光绪各时期的几次大修,遂保存至今。平遥古城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时期古城之一,1986年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墙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古城格局分析

平遥古城平面呈正

方形,东西、南北长均为

1500m,朝向为南偏东

10°~15°,占地约

2.25km²。东西北三面城

墙基本为直线,“惟南面

顿缩崛纮若龟状”,依中

都河蜿蜒而建。

平遥古城素有“龟

城”之称,古城不仅保存

着古老完好的城墙,而且

集古寺庙、古市楼、古街

道、古店铺和古民宅为一

体,构成了一个布局合

理、结构完整、井然有序、

图2平遥古城城市格局分析

气势恢宏的古建筑文物群。

平遥古城的格局以南大街为中轴,市楼为中心,形成了“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蚰蜒巷”的道路网络。据说由城墙和各大街小巷组成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呈龟腹甲纹状,将一个构思巧妙、设计严谨、体型完整的城池,以龟体的形象充分地展现出来。

目前城内仍基本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道路格局。古城结构以南大街为主轴,东文庙西武庙,东城隍庙西县治,市楼居中央,佛、道、儒、基督教共存。主要商业街成“干”字型,北大街、南大街、东西大街、城隍庙街,城墙有四个城门,分别与四条大街相连,既是主要的交通干道,又是主要商业街。

城内的公建亦严格恪守左祖右社、文东武西、寺观对置的营建布局型制,即左城隍庙,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清虚观,右集福寺的对称布局。城内原有五十余座庙、观、寺、坛、庵、殿、楼、台等各类公共建筑,十余座牌坊将它们相联,秩序井然地分布于古城之中,形成整座古城的控制性景观,而统摄全城整体布局的核心是金井市楼。

(三)古城保护的价值观

历史保护要把居民的需求摆在首位,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以人为本”的开发建设原则。在处理保护与开发、保护与旅游、保护与居民生活等多对矛盾关系时,要以历史保护为基础,旅游开发为手段,以彻底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市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为最终的目的。就平遥古城而言,历史保护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全面保护文物古迹

文物古迹保护是历史城镇保护的基础,也是历史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平遥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0处以及待批的文物211处。全面保护好这些高文化品位的文物古迹,是平遥古城的历史责任,能否完好地保存文物古迹应作为对该县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因为平遥是一个文物大县,这些文物古迹既属于我国人民,也是全人类可以共享的文化财富,所以,对文物古迹的良好保护,也是对世界文化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恢复地方商业的活力

平遥是山西票号的发祥地,由于数量之多,历史之早,因而有过“平遥帮”的称号。到清中叶,城内已有钱庄、布庄等各种店铺220余家,随着商业日益发达,平遥与全国各地的银钱来往愈来愈频繁,数目也越来越大,中国第一家经营异地汇兑和存、放款业务的金融机构“日升昌”票号因此而诞生,并成为中国现代银行的“雏形”,平遥成为清朝中叶以来六七十年间中国最大的金融中心,正是因为当年票号林立,商业店铺的发达,形成了今日尚存的规模大、形态完整的商号店铺和大量的优秀四合院民居。

现在,应把通过发展观光旅游,恢复传统“老字号”,并以此带动整个县城的商业以至第三产业的全面复兴,作为历史保护和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

3.维持城市的个性特征

平遥古城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一方面,说明了80年代以来其保护工作的成功。另一方面,平遥之所以能够完整的明清风貌留存至80年代,也说明了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该地区发展的相对落后,这样必然带来了房屋质量的老化,基础设施的陈旧,居住状况的恶化等城市环境问题,目前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改善有迫切的要求,如何在慎重、持久的居住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的过程中,维护好城市的个性特征,也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历史环境(Historic Environ-ment)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是历史文化城镇的根,破坏了历史环境就等于砍断了这座城市的根,单纯为改善交通而忽视城市文脉(Urban Context)的历史性,社会网络的整体性,为改善居住而“拆旧盖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