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陶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趾陶简介
什么是交趾陶?它指的是一种低温烧制的彩釉陶。中国的低温陶可上溯汉绿釉、唐三彩和宋三彩。交趾」为一地名,唐代杜佑於其著作《通典》中记载著:「极南之人,雕题交趾」,因为当地人「足大趾开阔,并立相交」,因此名之以交趾(约於今之中南半岛)中国汉代设有交趾郡,清末脱离中国后称越南,交趾即指现今越北河内地区。交趾陶为日语汉字,泛指中国东南沿海窑场生产的陶器。日本桃山时期(明末清初),交趾航线船只将铅釉软陶带进日本,称交趾三彩。
台湾的交趾陶,为清末闽粤匠狮传入台湾,因叶王等人致力于创作,而成为台湾建筑装饰工艺特色,早年大多见于庙宇、宗祠和大富人家的建筑装饰,如今已逐渐成为赏玩工艺。台湾民间称交趾陶为交趾或交趾仔,陶艺界和收藏家称它交趾烧或交趾窑,晚近才称交趾陶。
嘉义是台湾交趾陶的发源地,因而有“交趾陶的故乡”之称,日人又称之为“嘉义烧”。交趾陶为一种低温多彩釉,是融合了软陶与广窑的一种陶艺,且包容了捏塑、绘画、烧陶等技艺及宗教文化的民俗工艺,堪称民间艺术的国宝。
交趾陶是一种低温铅釉软陶,以亮丽的色彩及丰富的变化著称,又有「宝石釉」之美誉,其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泉洲与潮州.台湾交趾陶源於广东佛山的石湾陶为学界普遍共识,因两地所产之作品有著共同特徵,如重视捏,塑,堆,贴,刻划成形技巧,并成功的将日常生活中的民间戏曲及小说神话做为表现题材.
「交趾陶」制作技术乃是在清朝中叶,随著寺庙的建筑技术自广东一并移到台湾.其造型手法基本上以雕塑为主,但并无拘束,小件品利用模具制作能使作品更为细致,为台湾陶瓷工艺中相当具有代
表性的一项。
在日本知殖民统治时代曾被誉为“台湾绝技”的交趾陶,为台湾一项相当具代表性的民俗艺术,交趾陶的发展又以嘉义县新港乡为中心,台湾目前的交趾陶师父九成以上都出自于新港与大陆的交趾陶比较不一样的是台湾的剪粘师傅,除了烧制陶偶的功夫之外,还融合一项剪陶片的技巧,就是马赛克拼贴彩绘,将交趾陶与“剪黏”两种工艺结合,产生艳丽无比、[size=7][size=5]创意非凡的艺术品。
交趾陶的制作可分为八道过程,分别是:陶土选用、构图、造型、修胚、阴干、素烧、上釉、釉烧。交趾陶主要的原料是陶瓷土,在捏制之前,必须先计划要做什么样的作品,再造作出形状,待放置完全阴干之后,才可进行第一次的素烧,素烧时间至少要十多小时,经素烧完后的作品接着进行上釉,上釉之后再进行第二次的釉烧,便完成整个制作过程,因此交趾陶又称为二次烧。
新港目前的交趾陶发展慢慢整合为观光工厂的趋势,让交趾陶成为新港推动观光的主力之一,透过观光工厂的经营方式,一方面为交趾陶找到一条新的传承之路,另一方面也为国内外游客,开启认识台湾文化艺术的一扇窗。交趾陶起源于清道光年间,发源于广东五岭以南,古名交趾,故得此名,后随移民传入台湾,成为当地特产。但在中国,交趾陶还有一个,也是仅存的一个出产地,那就是洛阳。历史并不长的沿海工艺品,如何跑到千年古都洛阳?
见我感兴趣,店主极力“煽风点火”:“交趾陶又名嘉义烧,它和唐三彩完全不一样!做工就像工笔画那样复杂,每上一层釉要进窑烧一次,颜色多的要烧100多次呢!除了台湾,就洛阳有!
“洛阳一共就两个大陶瓷厂,一个叫‘美陶’,一个叫‘美术’
邙山无山”。
洛阳著名民俗研究学者郭爱和,人称“大和”,还是专门设计并研究“洛阳三彩”的专家,终于见到大和,一个40来岁的中年男子
原来就在10年前,台湾朋友将一尊陶器藏品给他看,说是当地特有的交趾陶。他一看就惊呼:这不就是三彩工艺嘛,只不过颜色更丰富,做工更精细。于是,他开始研究制作专属洛阳的交趾陶工艺。
不过,由于洛阳的消费水平不高,交趾陶发展并不顺利。不少陶瓷厂、手工作坊也都学着制作,甚至还出现用树脂和化工漆合成的仿品。但这门工艺极为费时费力,成品价格是同等大小唐三彩的十几倍,
没多久就没落下来,交趾陶的确来源于清朝岭南一带,包括今天的越南,150年前传入台湾。但其根源是洛阳三彩——他一再强调是“洛阳三彩”而非“唐三彩”。几年前国家工艺美术品种普查,唐三彩已正式更名为洛阳三彩,可惜大家改不过来。唐三彩仅仅指唐朝陶制随葬品、以马、骆驼和胖妞为主,狭义。洛阳三彩包括了唐三彩、宋三彩、元素三彩等等。其中元素三彩衍生出琉璃瓦和景德镇瓷器。交趾陶艺人的祖先,就是从洛阳迁徙到岭南沿海的三彩工匠。他们秉承了传统工艺,在讲求繁复美学的清朝,也将作品复杂化,并传到台湾。如今,很多台湾人自称‘河洛郎’,因为祖先就是从洛阳迁移到广东、福建沿海,再渡海到台湾的。”
巧夺天工“新三彩”
进门第一间是制胎室兼煅烧室,两排长条木桌上摆着不少胎模。制作交趾陶的第一步和洛阳三彩一样:挑选高岭土,舂捣、淘洗、沉淀、晾干,浇入模具制胎,干燥的高岭土是无法卷曲的,适当的湿度才能完美地卷成麒麟毛发。”
这玩意儿光阴干就要一个月,更不消说其它,这活儿实在费时费力。素烧前任何人都不能碰,一不小心就会将胡须、牙齿等细节弄断,这作品就残了。”
阴干后,胎体放入窑内经过900摄氏度的低温素烧——陶和瓷的区别就在于煅烧温度。700到900摄氏度属于陶,1100摄氏度以上属于瓷。交趾陶属于真正的陶器,洛阳三彩在1000到1100摄氏度,介于陶和瓷之间。烧完的素胎冷却后便能上釉,此时能抚摸轻扣它。有100种颜色真的要烧100次?大和听后大笑道:“100次倒是不用的,不同的釉料,煅烧时会变成不同的颜色,但有些特殊的颜色确实需要反复煅烧。”看似颜色相同,但每块含有不同的氧化金属。”身体含氧化铜,煅烧后变绿。毛发含氧化铁变红,脚趾有氧化钴,会变蓝变黑……交趾陶就是洛阳三彩的极致:除了传统制作过程,额外添加琉璃瓦的工艺,用更多的化学呈色剂。不过没有唐三彩、宋三彩那样恣意,整个过程非常刻板,类似于工笔画
用小号狼毫,将一小处三角形花纹由内向外慢慢填满,面前放着好几只橘黄釉料的盘子——每个边缘都写着不同的颜色,橘、深橘、绿、蓝、红等。大和说:“现在看这一块颜色相同,其实烧出来后就是渐变色效果。单单将小球上满色,就需要一整天,绝不是简单的多次煅烧,那样釉色肯定变化甚至消失。”
上完色再度低温煅烧,出来即是交趾陶,整个过程几乎和洛阳三彩相同。清代流传至今的古交趾陶,由于泥胎和釉色密度不同,长期受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釉面会慢慢均匀开裂。洛阳交趾陶说白了是仿古陶——制作时就让釉层产生清代古陶的细密开片,嘉义烧绝没有这般工艺“交趾陶在台湾发展得很好,因为得到了较好的保护,那里的工匠对人物制作非常有心得,目前已经是生产交趾陶主流地方!走出地下窑厂,来到仓库。那里蹲着不少绿貔貅,每只都如哥瓷般,遍布细碎开片,龙门石窟内的陶器鲜少有类似裂纹。我将疑惑告诉了大和,他仔细看过照片后,颇为肯定地说,那些并非洛阳交趾陶,是彻头彻尾的嘉义烧。
清代流传至今的古交趾陶,由于泥胎和釉色密度不同,长期受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釉面会慢慢均匀开裂。洛阳交趾陶说白了是仿古陶——制作时就让釉层产生清代古陶的细密开片,嘉义烧绝没有这般工艺。临走时,大和和我聊起了宝岛台湾的交趾陶,“交趾陶在台湾发展得很好,因为得到了较好的保护,那里的工匠对人物制作很有心得,过段时间我还要去那边交流呢。真希望我们洛阳也能将这门精美的艺术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