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课一反思”校本教研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新课改中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新课改中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新课改中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随着教育改革的加速推进,校本课程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新课改强调了校本课程的实践性和灵活性,积极鼓励学校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主设置符合学生需求与社会发展的校本课程。

在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其本质,开拓其实践领域,引领其实践定位,促进其实践效果。

一、探索校本课程的本质校本课程,顾名思义,指的是学校为每个学生实施的独立性的课程体系。

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围绕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爱好而设计和实施的。

其本质在于,校本课程是以学生为主导,由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共同协作而形成的,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和兴趣爱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二、开拓校本课程的实践领域面对新课改中的校本课程实践,学校应切实把握校本课程的本质,在设计与实施校本课程时,应是以多元化的、全面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把握那些与传统课程完全不同而具有现代化特征的课程形态。

1.拓宽课程形式的范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线上课堂和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模式愈来愈受到青年群体的青睐,学生可以在在线学习平台上自由选择不同课程、实验项目。

在校束缚下,学生可以通过校外兴趣班的多样化选择,进行自由学习,开发个人特长,丰富生活,创造价值。

2.开放性活动覆盖更全面除了正式课程之外,社团、活动、研究学习领域,也应成为开发校本课程的发力点。

学生可分为科技创新、学习研究、艺术文化、体育健康等多个分类,灵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专业、系统、系统的学习、体验。

三、引领校本课程的实践定位校本课程的实践定位在于服务学生,具体来说,校本课程的实践应围绕如下四方面进行:1.满足学生的兴趣学校应通过发展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讲座、俱乐部等课外教育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兴趣领域中实现绽放。

2.优化学生的能力校本课程应将知识、技能和能力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视野、扎实的学科知识、卓越的学科门类技能,以及与个人需求和未来发展密切关联的学籍才能。

校本教研活动感想与反思

校本教研活动感想与反思

校本教研活动感想与反思一、活动感想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得到了学校的支持,参与了一项校本教研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校本教研的重要性和价值,也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首先,通过这次活动,我体会到了校本教研的独特魅力。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感到孤独和苦恼,因为缺乏与同行交流的机会,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我和其他老师们一起探讨教学中的难题,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帮助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也意识到了教育教学是需要合作和分享的。

其次,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方式和理念。

通过和其他老师的交流和分享,我发现自己的一些教学方法和观念已经过时,也发现了一些新的、更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

通过这次活动,我逐渐意识到,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更新和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

最后,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我还加深了对学科知识和教学理论的了解。

在活动中,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深入探讨和学习了一些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教育教学也是一个多元化的领域,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二、活动反思然而,通过这次校本教研活动,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我个人在教研活动中的投入不够,对自己的参与度和贡献度有所怀疑。

在活动中,我没有充分利用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也没有积极主动地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经验,认为这是对他人的打扰和干扰。

这一点我认为是我自身的不足,需要加强自身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其次,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识和态度存在偏差。

有些教师认为教研活动是一种形式主义,只是为了应付学校和上级的要求,缺乏对教研活动的认真对待和投入。

这种表现在教研活动中的不积极配合,不主动参与,以及对教研成果的贬低和忽视,导致了整个教研活动的效果和质量都不尽如人意。

五课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3篇)

五课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于近期开展了五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经验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活动过程1. 课堂观摩本次活动共观摩了5节优秀课例,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

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聆听,详细记录,积极思考。

课例中,教师们充分展示了自身扎实的学科功底、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2. 教学研讨观摩课后,教师们围绕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大家针对课例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了点评,提出了改进意见。

同时,针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教师们相互请教,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3. 经验交流活动期间,优秀教师在会上分享了他们的教学经验。

他们从备课、课堂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心得。

其他教师认真聆听,虚心学习,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心得体会1. 课堂教学要注重实效五课教研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实效。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2.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其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通过五课教研活动,我深刻认识到,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尚的师德修养,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3. 教师要善于反思和总结五课教研活动让我明白了,教师要学会反思和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

同时,教师要善于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4. 教师要注重团队协作五课教研活动让我认识到,教师要加强团队协作,共同提高。

校本课研修总结及反思

校本课研修总结及反思

校本课研修总结及反思本次校本课研修的主题聚焦于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组织了多次专题讲座和工作坊,邀请了教育专家和资深教师分享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

教师们积极参与,通过观摩、讨论和模拟教学等方式,对如何在课堂上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修过程中,我们鼓励教师们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开展课题研究。

这些课题涵盖了学科教学、学生心理、教育技术等多个方面。

教师们在研究中不断探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已经在课堂上得到应用,并收到了良好的反响。

在校本课研修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例如,部分教师在初期对于新理念的接受和应用存在困难,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修中加强对教师个体差异的关注,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支持。

同时,如何将研修成果转化为教学常态,使之成为教师日常教学的一部分,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反思中,我们认识到,校本课研修不仅仅是一次培训或者一项任务,它更是一种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

为了确保研修效果的持久性和深远性,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长效的研修机制,包括定期的跟踪指导、经验分享以及问题解决等环节。

建立一个开放的学习社群,鼓励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协作,也将是推动教师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次校本课研修活动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和启发将长久地作用于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通过这次研修,我们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技能,更重要的是,我们加深了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实践,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精神,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教师五课研究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五课研究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身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大力推行“五课研究”,旨在通过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探索,我对“五课研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五课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五课研究”是指教师围绕课堂教学,开展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磨课等一系列教学活动。

这一研究的背景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势所趋,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通过五课研究,教师可以不断学习、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课研究为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3.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通过五课研究,教师可以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4. 丰富教育教学资源。

五课研究有助于教师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积累和传承提供有力支持。

二、五课研究的具体实施1. 备课。

备课是五课研究的基石,教师应根据教材、学情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

(2)根据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3)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说课。

说课是五课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展示。

说课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说清教学目标、重难点。

(2)阐述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3)展示教学资源的运用。

(4)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听课。

听课是五课研究的重要环节,教师应积极参与听课活动,认真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点,查找自身不足。

在听课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关注教学方法的运用。

(3)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校本研修活动反思范文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校本研修活动反思范文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校本研修活动反思范文
为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举行了“让课程开放让课堂扎实让评价有用”校本教研沙龙活动。

为了让研讨活动更加高效,本次活动创新地采用了分享汇报、学科教研组合作交流展示等多种教研形式。

教研沙龙上,郭海燕老师、李昶慧老师、李朋老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优秀实践者,分别分享交流了校本课程的设计开发经验。

郭海燕老师分享的《生活研究院——快乐Show》、李昶慧老师分享的《创意生活DIY》和李朋老师分享的《同行同思共成长》都赢得了老师们的热烈掌声。

校本课程中那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异彩纷呈,体现了学校“培养明理品正、自信阳光的快乐学子”的育人目标。

活动中,李晓蕾校长为她们颁发了奖状,并对三位老师的辛勤付出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老师们交流分享着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点点滴滴“勇敢尝试——实践反思——完善改进——实践收获”的历程,在精心的分享中收获,在快乐的点赞中前行,教研沙龙好不热闹!
佛小“童真”教育里,一行人开拓创新、砥砺前行,不断追逐着佛小人心中的“童真”教育梦!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

五课一反思教研活动(3篇)

五课一反思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近期开展了“五课一反思”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评课、反思,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活动内容1. 五课展示本次教研活动共分为五个环节,分别是课前准备、课堂展示、课后反思、评课交流和总结提升。

(1)课前准备:每位教师提前一周提交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以便其他教师了解课程内容。

(2)课堂展示:教师根据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3)课后反思:教师对本次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4)评课交流:其他教师针对课堂展示进行评课,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教学方法。

(5)总结提升: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并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落实。

2. 专题讲座在五课展示的基础上,我们还邀请了专家进行专题讲座,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帮助教师拓宽教学思路,提升教学能力。

三、活动成果1.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自身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

2.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在评课交流环节,教师们积极发言,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3. 教学方法得到优化:在活动中,教师们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 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通过本次活动,我校教学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四、活动反思1. 活动组织方面:本次活动组织有序,内容丰富,但仍有不足之处。

例如,部分教师对活动准备不够充分,导致课堂展示效果不佳。

今后,我们将加强对教师活动的组织和指导,确保活动质量。

2. 活动内容方面:本次活动内容丰富,但部分环节仍需改进。

新课改中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新课改中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新课改中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新课改中的校本课程旨在促进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主体,根据学校教育发展需求、学生学习需要,结合地方文化、社会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自主设计与探索的课程。

通过实践与反思,我们可以看到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和效果。

首先,在校本课程的实践中,学校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家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制定校本课程方案时,教育管理者充分调研和分析学校教育现状,并广泛征求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意见。

教育管理者还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源的合作,使得校本课程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其次,校本课程的实施不仅关注知识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校本课程注重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延伸,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一个学校的校本课程“探索与创新”将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融入到实践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此外,校本课程实践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一方面,由于学校之间的差异和板块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学校在实施校本课程时面临条件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教育水平、专业发展意识差异,一些教师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存在理念和方法上的困惑。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学校的投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加强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

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反思校本课程的实施与效果。

首先,我们需要反思校本课程是否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是否充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满足学生的需求。

传统的课程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需求。

校本课程的推行需要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其次,我们需要反思校本课程的评价与考核机制。

当前的评价与考核机制往往过度关注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建立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评价与考核体系,多角度、多维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鼓励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最后,我们需要反思校本课程的持续改进与发展。

学区“五课”教研活动总结

学区“五课”教研活动总结

学区“五课”教研活动总结学区“五课”教研活动总结“五课“教研活动总结为了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新课改健康发展,使我学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根据州市开展“五课”活动的安排,结合校本教研活动,制订了“五课”教研活动实施方案,为了查漏补缺、力争更好的实施,现将开展情况做一总结。

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深入学习“五课”教研活动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模式。

学区及各校在业务学习时间集体学习、抽时间个人自学的方式学习了“五课”活动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模式,明确了五课活动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备课、说课等教学环节更科学、更全面的概括和总结。

即“设计一堂课、说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反思一堂课、评析一堂课”。

二、成立了领导小组,学区、学校制订了开展“五课”教研活动的具体安排。

学区区长、各校校长成为组织者、管理者、第一责任人,将“五课”活动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项目,保障了必要的经费投入,确保了责任措施到位,组织管理到位。

三、开展活动形式多样,内容涉及“五课”方方面面1、利用远教设备链接教育网,接受专家教学新理念,收看及时发布的“五课”活动的有关信息及指导性文章,更新个人教学理念。

2采用走出去学习专家点评,请进来现场点评的方式,有组织地将非师范类教师和新分配教师派出去参加市上开展的优秀课评选活动,使他们从教学能手的说课、设计、上课、校长及专家的点评等方面收益颇丰。

3每学期各校进行两轮“五课”活动,第一轮采取教研组内人人上一堂优质课,人人写、说、讲、评及反思的方式,对每个环节都打分量化,努力使人人“五课”达标。

第二轮由学校推荐一至两名最优秀的教师参加学区“五课”教研活动,同年级教师参加,参评教师说课堂设计、课后反思,参加教师评课及畅谈自己的收获,真正发挥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作用;对教师进行岗位大练兵,逐步落实科研兴校战略,真正落实新课改理念,达到了以新促老、以老带新、转变观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教研活动心得体会(3篇)

五课教研活动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研活动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近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五课教研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五课教研活动的背景及意义五课教研活动是指备课、听课、评课、上课和反思五个环节组成的教研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课教研活动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五课教研活动的具体内容1. 备课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五课教研活动的首要环节。

在备课环节,我们围绕课程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通过备课,我认识到备课不仅要注重教材内容,还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2. 听课听课是五课教研活动的核心环节,通过听课,我们可以了解其他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从而借鉴优秀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听课过程中,我认真记录了授课教师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的评课和反思提供了依据。

3. 评课评课是五课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有助于发现问题、改进教学。

在评课环节,我们针对授课教师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充分讨论,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通过评课,我认识到教学评价要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4. 上课上课是五课教研活动的实践环节,通过亲身体验,我们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在上课环节,我充分运用了所学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

5. 反思反思是五课教研活动的总结环节,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有助于发现自身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在反思环节,我认真分析了自己在备课、听课、评课和上课过程中的表现,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五课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1. 提高了教学水平通过五课教研活动,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备课环节,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在听课环节,我借鉴了其他教师的优秀经验;在评课环节,我学会了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的教学;在上课环节,我注重了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反思环节,我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校本课研修总结与反思

校本课研修总结与反思

校本课研修总结与反思通过本次校本课研修,我对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研修过程中,专家们的讲座让我意识到,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教育的需求,我们需要转变观念,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校本课程研修的实施让我有机会与其他科目的老师们共同研讨,这种跨学科的交流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

在小组讨论中,我了解到其他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有效做法,这些经验对我自身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

同时,我也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创新尝试,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建议,这对于我的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校本课研修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例如,如何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使之既不失学科特色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在实际操作中感到困难的地方。

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一些优秀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充分的实施和验证,这也是我在研修过程中感到遗憾的地方。

对此,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我认为,教师应该持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先从小范围开始尝试,逐步推广到整个班级甚至年级。

同时,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实践平台,让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理念。

我要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通过这次校本课研修,我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成长。

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一定会更加生动有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幼儿园教师校本教研:课堂反思与教学实践研究

幼儿园教师校本教研:课堂反思与教学实践研究

幼儿园教师校本教研:课堂反思与教学实践研究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校本教研作为一种专业学习的方式,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了一个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机会,促进教学实践的研究和提升。

本文将从课堂反思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幼儿园教师校本教研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课堂反思1.1 什么是课堂反思?课堂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包括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通过课堂反思,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2 如何进行课堂反思?教师可以通过录音、录像、教学日志等方式记录自己的课堂教学,然后在课后进行观摩和分析。

也可以邀请同事或专家对自己的课堂进行观摩和评价,以获取更多的反馈和建议。

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课堂反思会议,与同事共同共享和交流教学经验,促进共同成长。

1.3 课堂反思的价值和作用课堂反思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到问题所在并及时调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反思也有助于教师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

另外,通过课堂反思,教师还可以更好地与学生互动,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实践研究2.1 什么是教学实践研究?教学实践研究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际操作和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和改进。

教学实践研究包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案的实施和效果的评估等环节,旨在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专业水平。

2.2 如何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教学课题或教学难点,然后通过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估,进行教学实践研究。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尝试和探索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2.3 教学实践研究的价值和作用教学实践研究有助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通过教学实践研究,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五课教研活动总结

幼儿园五课教研活动总结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园于近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五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关注幼儿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旨在通过观摩、研讨、反思等方式,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活动内容1. 观摩课活动期间,我园共开展了15节观摩课,涵盖语言、数学、科学、艺术、健康等领域。

观摩课由各年级组推荐优秀教师担任,旨在展示教师的教学风采,为全体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2. 研讨课观摩课后,各年级组组织教师进行研讨课。

研讨课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与幼儿年龄特点相符;(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是否合理,是否贴近幼儿生活;(3)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是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4)教学评价是否客观公正,是否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

3. 反思课在研讨课的基础上,教师们进行反思课。

反思课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活动成果1.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通过观摩、研讨、反思等活动,教师们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学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在观摩课中,教师们展示了丰富的教学技巧和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其他教师树立了榜样。

2. 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教学经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交流,教师们对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3. 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五课教研活动的开展,使我园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幼儿的发展,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活动反思1. 活动组织方面本次活动组织有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但在活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教师对研讨课的参与度不高,研讨氛围不够浓厚等。

2. 教学内容方面部分观摩课的教学内容与幼儿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幼儿学习兴趣不高。

教师五课研究心得体会

教师五课研究心得体会

自参与五课研究活动以来,我深感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在五课研究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过去,我总是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五课研究让我意识到,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种转变使我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五课研究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翻转课堂等。

这些方法让我意识到,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来决定。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方法的灵活运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五课研究让我认识到,教学评价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综合素养。

在评价过程中,我要充分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

四、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五课研究活动中,我与同事们共同探讨、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这使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与同事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五、终身学习的必要性五课研究让我认识到,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五课研究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以学生为本,不断创新,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在团队协作和终身学习的基础上,我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幼儿园五课教研活动总结(3篇)

幼儿园五课教研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园开展了五课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幼儿教育实践与探索”为主题,旨在通过实践、研讨、反思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幼儿园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教育实践的认识,丰富教育教学经验;2. 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意识,提升教育教学能力;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4. 提升幼儿园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观摩优秀课例:组织教师观摩幼儿园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其教学方法和技巧,为教师提供学习借鉴的机会。

2. 教学研讨:针对观摩的课例,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分析教学亮点、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3. 课题研究:围绕幼儿教育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探索解决策略。

4. 教学反思: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5. 教学设计:教师根据教研活动主题,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四、活动过程1. 观摩优秀课例: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通过现场观摩、视频回放等方式,让教师深入了解优秀教学案例。

2. 教学研讨:针对观摩的课例,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

3. 课题研究:围绕幼儿教育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4. 教学反思: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撰写反思文章,分享自己的成长与收获。

5. 教学设计:教师根据教研活动主题,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并进行展示和交流,互相学习、借鉴。

五、活动成果1.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对幼儿教育实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2.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3. 幼儿园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幼儿的全面发展得到关注;4. 教师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教学教研中的“五课”之我见

教学教研中的“五课”之我见

备准教材 (3要求) 备透学生 (2要求)
备活教法 (4要求) 备对心态 (5注重)
注重自我、注重完整、注重讲评 注重板书、注重反思
二、说课
说课包括“六说”
“六 说”:
说课标 说教材 说学生 说教法 说训练 说程序
具体要求:
1.说课标
2.说教材 3.说学生 4.说教法 5.说训练 6.说程序
一个关键 两个关注 三个步骤
身份定位
五、评课
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从教材处理上分析 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从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从教材处理上分析 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从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2018年10月??日
一、备课
备课方法、要求等方面的参考文 献很多,也五花八门,各有各的优势 和亮点。 在此我结合自我的教学情况和 2009年以来从事教科室管理发现的问 题,谈谈我自己的看法,为各位教师 做到最“基本”、最“有效”的备课 提供参考。
备课:四个出发点
备准教材 备透学生 备活教法 备对心态
说课的两种方法:
1.逐一阐述

2.综合阐述
三、讲课
我从“课堂气氛”、“学 生的思考”以及“高效” 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仅供参考
课堂气氛 把握热闹的“度”, 该“热闹”时才“热闹” 学生的思考
老师应该给足学生思考问 题的时间
高效完美 四点要求 四个意识
四、听课 一个关键 两个关注 三个步骤 以及身份定位

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自今年三月份校本课程开课以来,已近一年,在校本课程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感触颇深。

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当然也有一定的收获,下面结合一年来校本课程教学的经历,谈谈这两方面的情况.:校本课程在我校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没有、也不可能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完全需要靠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

一、学生的兴趣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依据。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立足于本校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想方设法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的目标。

1.调查需求校本课程应当以学校为本,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本,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以地理这一学科来说,补充学生的地理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便可以开发学生身边关于地理教学各个方面的校本课程,比如地方地里特色,影像中的地理,身边的地理等等.其中最有条件开发,也最能体现地理学科特点的便是关于地方地理特色的校本课程.以我们学校为例,通过对学生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需求进行调查。

了解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后,准备设置旅游、环境、灾害等课程。

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旅游课。

了解了学生的需求,我又征询他们的具体意见,学生们普遍反映愿意了解身边的旅游资源。

2.确定主题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地理学科组选择了“天津旅游资源”这一内容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心. 撰写制定计划,设置校本课程的总目标,课程结构等。

并为此开始搜集资料,编写教材。

拍摄照片,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最终“津沽畅游“作为地理校本课程的尝试出现在我们的校本课程教材中。

校本课程主题的确定,可以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来确定,调查学生的所需,并且确认其对发展学校的文化有积极的作用。

取材立足于当地,立足于现实,体现乡土地理与国家地理,世界地理的联系。

3.组织落实内设开设的学段,学生数量及课时安排,主要是课程内容及课程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校本课程的教学,应该有别于国家基础课程的教学,至少不应该是以教材为教材,教教材。

一课五研活动反思

一课五研活动反思

一课五研活动反思在一课五研活动中,我收获颇丰。

通过参与这个活动,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新知识,还培养了一些重要的技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这次活动进行反思,分享我对活动的感受和体会。

这次一课五研活动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在准备研究报告的过程中,我不仅需要深入研究所选课题,还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查找可靠的资料来源,如何筛选和整理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有条理的报告。

这些技能对于我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都非常有帮助。

这次活动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所选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课题,我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和新的观点。

这让我对这个课题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同时,我也了解到了该课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这让我更加珍惜所学的知识。

一课五研活动还给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在研究报告中,我不仅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还需要通过口头和书面的形式向他人展示。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通过这次活动,我学会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了自信心和沟通能力。

这次活动还培养了我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在研究报告的准备过程中,我与同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密切的合作。

我们共同制定了研究计划,分工合作,互相协助。

通过合作,我们不仅提高了研究的效率,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和协调的重要性。

这对于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重要。

通过这次一课五研活动,我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次活动让我更加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潜力,也让我明确了自己在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方面的方向。

我相信这次活动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次一课五研活动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

通过参与这个活动,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重要的能力和素质。

这次活动让我更加了解自己,提高了自信心和合作能力。

我相信这些收获将对我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让我不断成长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课一反思”校本教研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师教育论文
“五课一反思”校本教研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牛俊义
长治县柳林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

2010年以来,我们立足常规教学管理,开展以“上课”“观课”“说课”“议课”“辩课”和“教后反思”为基本内容的校本教研,探索出“五课一反思”的校本教研模式,在有效提高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同时,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也有了较大提升。

一、“五课一反思”的背景思考
前些年,我们一直坚持搞“说讲评”一体化活动。

从形式上,包含了“讲”“听”“说”“评”四个层次。

“讲”,即教师做公开课;“听”,即其他教师听课观摩;“说”,即做课教师课前或课后对公开课的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教学设计进行阐释;“评”,即其他教师对做课教师教学的方法、设计、过程实施评价。

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在很大程度上突破形式的制约,尤其在“听”“评”环节。

听课已在不同程度上由“听教师”延伸至“听学生”,由“听方法、听设计、听过程”延伸至“听思想、听理念、听实效”。

评课的过程则更多地表现出“分析、讨论、争辩、建议”等内容。

2011年版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强调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对教师的要求也不再是简单的课堂设计者、程序的控制者,而是要求“转身”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就为教师驾驭课堂、实施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使命使教师的教研模式必须由过去的“单兵作战”或“形式教研”向
集全体教师智慧的“通力合作”发展。

二、“五课一反思”的结构模式
“五课一反思”包括上课、观课、说课、议课、辩课和教后反思,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层面,上课。

上课是一个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也是一个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活动。

从教育教学实践的角度来说,是教师最精彩的展示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

从教学研究的角度来说,是最基础的样本。

第二层面,观课。

这一教研活动环节,既是教师向同行学习、借鉴、取舍的过程,也是为分析、研究、思考获取更多课堂样本的过程。

在这个层面,年轻教师获得同行的经验和长处,有经验的教师则获得与同行交流、探讨的素材。

第三层面,说课、议课、辩课。

这个层面的最大特点是教师在获得上课和观课(包括教师自己做课)信息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分析、判断、思考、质疑,与做课教师和其他教师的交流、探讨、深化的过程。

第四层面,反思。

是教师在最大限度获得广泛课堂信息反馈之后的深入思考和自省、提炼和内化,形成新高度之上的思想、理念和方法并进行总结的过程。

这四个层面,上课是“五课一反思”的最基础的层面,是观课、说课、议课、辩课的样本。

观课是获取样本信息的过程,是说课、议课、辩课的基础准备。

说课、议课、辩课是交流和碰撞,是“五课一反思”生成思想、理念和方法的最佳气场。

反思则是一个教师在累积、扬弃之后的个体再思考,进而提炼和升华。

如此周而复始,教师驾驭课堂的水平和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三、“五课一反思”的操作流程
上课—一就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学情实施教学预案。

这是
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现实体现。

对教师来讲,既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实践,也是教学研究的基础。

观课——即通过听和看,来仔细观察课堂上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诸多细节,即课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等基本教学思想;观察教师是否能够及时把握课堂生成,并从学生思维现实出发,合理、有效地加以利用,使之成为生动的课堂资源;观察学生的表现是否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得轻松、愉快而又高效。

这是教师深入思考和改善教学的一种研究方法。

与“看课”相比,更强调“观、察、悟”。

说课——是教师以课程标准、教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向同行、专家或领导有准备地就某一节课阐释教材分析、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学预案的设计思路。

如果是课后说课,还要就这节课的目标达成、教学得失、经验教训、改进措施做出说明。

这是一种教学研究和交流的形式。

议课——是指共同搜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广泛信息的基础上,给予做课教师恰当的评价,并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

辩课——就是教师在备课、上课或者说课、评课的基础上就某一主题的见解和建议、方法和策略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提出问题、展开辩论,从而形成比较、甄别、取舍,以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促进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专业素养共同提高。

反思——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他人见解、建议、评价、质疑为依据的自我剖析、修正、内化,在不断累积扬弃的过程中,提高自
身教育教学素养和效能的过程。

四、“五课一反思”的教研实践
在具体的教研实践过程中,我们依托日常教研活动,立足常规教学课堂,开展“五课一反思”的校本教研实践,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学校、教研组、年级小组三个层面的校本教研活动机制。

学校层面,每学期组织一次说讲评活动,要求教师人人做课,全体参与议课辩课。

教研组层面,每月一次,实行自主选课,自行申报,组内进行。

年级小组,随机做课,随机评议,自主进行。

二是建立课堂样本。

以做课教师的课例为单元,建立包括教案、实录、说课、其他教师的议课辩课材料、教后反思等系列内容的课堂样本,为自己也为他人、为现在也为以后积累更多的教研样本。

三是提炼教研成果。

以学年为单位,通过自主申报、组内推荐、共同评议,评出优秀教例、典型课例、精彩课堂、教学反思,其中优秀成果经集体修改,推荐发表。

四是实行量化管理。

对教师做课、听课、议课、辩课、撰写教学反思,提出量化要求,纳入绩效考核。

五年来,我们坚持“五课一反思”的校本教研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了以教研活动为依托,全体教师通力合作的良好局面,“教”“学”“研”水平整体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迈上了新台阶。

(作者单位:长治县柳林学校)
(责任编辑吴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