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相变的热力学基础

合集下载

固态相变 知识点总结

固态相变 知识点总结

固态相变By Dong大魔王固态相变:金属和陶瓷等固态材料在温度和压力改变时,其内部组织或结构会发生变化,即发生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改变,这种转变称为固态相变。

按热力学分类:一级相变:相变时新旧两相的化学势相等,但化学势的一级偏微熵不等的相变称为一级相变;二级相变:相变时新旧两相的化学势相等,且化学势的一级偏微熵也相等,但化学势的二级偏微熵不相等的相变称为二级相变。

按平衡状态图分类:①平衡相变指在缓慢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所发生的能获得的符合平衡状态相图的平衡组织的相变。

主要有同素异构转变、多形性转变、平衡脱溶沉淀、共析相变、调幅分解、有序化转变。

②非平衡相变:伪共析相变、马氏体相变、贝氏体相变、非平衡脱溶相变按原子迁移情况分类:①扩散型相变:相变时,相界面的移动是通过原子近程或远程扩散而进行的相变称为扩散型相变。

基本特点是:相变过程中有原子扩散运动,相变速率受原子扩散速度所控制;新相和母相得成分往往不同;只有因新相和母相比容不同而引起的体积变化,没有宏观形状改变。

②非扩散型相变:相变过程中原子不发生扩散,参与转变的所有原子的运动是协调一致的相变称为非扩散型相变。

一般特征是:存在由于均匀切变引起的宏观形状改变,可在预先制备的抛光试样表面上出现浮突现象;相变不需要通过扩散,新相和母相的化学成分相同;新相和母相之间存在一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某些材料发生非扩散相变时,相界面移动速度极快,可接近声速。

试述金属固态相变的主要特征①相界面:金属固态相变时,新相和母相的界面分为两种。

②位相关系:两相界面为共格或半共格时新相和母相之间必然有一定位相关系,两项之间没有位相关系则为非共格界面。

③惯习面:新相往往在母相一定晶面上形成,这个晶面称为惯习面。

④应变能:圆盘型粒子所导致的应变能最小,其次是针状,球状最大。

固态相变阻力包括界面能和应变能。

⑤晶体缺陷的影响:新相往往在缺陷处优先成核。

原子的扩散:收扩散控制的固态相变可以产生很大程度的过冷。

材料科学 固态相变热力学

材料科学 固态相变热力学
固态相变热力学
对于界面形核,由界面张力平衡可知,界面能之间存在 下列关系:
固态相变热力学
若晶核为双球冠形,R为曲率半径,则有:
根据晶界形核的形核功W 公式,当W=0有:
固态相变热力学
满足这一条件时,该二次方程式的解为=2、 =-4。
由此可知,界面形核时,只要
形核便不再需要额外的能量! 通过分析可知,界隅形核的能量障碍最小。然而,界隅能否成为优先
固态相变热力学
固态相变的形核
1、均匀形核
临界晶核、形核功
2、非均匀形核
晶界形核 界面 界棱 界隅
位错形核 空位形核
固态相变的晶核长大
1.新相长大机制
半共格界面的迁移机制 非共格界面的迁移机制
2.新相长大速度
无成分变化时的新相长大速度 成分变化时的新相长大速度
固态相变热力学
一 固态相变的形核
绝大多数固态相变都是通过形核和长大过程完成 的。形核过程往往是先在母相中某些微小区域内形成新 相所必需的成分和结构,称为核胚;若核胚尺寸超过某 一临界值,便能稳定存在并自发长大,成为新相晶核。
一侧共格的界面晶核
固态相变热力学
晶界形核系统自由能变化:
设为母相,为新相,则晶界形核时系统 自由能的总变化可表达为:
式中,S为相表面积;为相与相的单位界 面积的界面能;S为被相吞食掉的相晶界面积; 为相晶界的单位面积界面能。
固态相变热力学
晶界形核系统自由能变化:
可将上式整理为: 令=/ ,由此可导出晶界形核的形核功W 为:
当表面能和弹性应变能 增大时,临界晶核半径rc增 大,形核功W 增高。
具有低界面能和高弹性应变能的共格新相核胚,倾向于呈盘状 或片状;而具有高界面能和低弹性应变能的非共格新相核胚,则易 成等轴状。但若新相核胚界面能的异向性很大(对母相晶面敏感) 时,后者也可呈片状或针状。

固态相变热力学原理pptx

固态相变热力学原理pptx
固态相变热效应的定义
根据热效应的性质,固态相变热效应可分为可逆热效应和不可逆热效应。
固态相变热效应的分类
固态相变过程的熵变
固态相变过程中,系统的熵会发生改变。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固态相变过程的熵变大于零。
固态相变过程的自由能变化
在固态相变过程中,系统的自由能也会发生改变。自由能的变化可以用来判断固态相变的方向和程度。
基于动力学参数的速率表达式
相变速率与界面能和体积能成反比,与扩散系数成正比。
固态相变速率的表达式
动力学模型的实验验证和应用
通过实验测量固态相变速率,验证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
利用动力学模型预测不同条件下的固态相变行为,如材料热处理和合金时效过程中相变序列和相组成的变化。
通过调整材料成分和制备工艺,控制固态相变过程,实现材料性能的优化。
03
热力学第一定律
在固态相变过程中,若系统外界的热量流入和内部热量耗散达到平衡,则系统内各相的热力学性质(如内能、焓等)将保持不变。
热力学第二定律
在固态相变过程中,系统熵的增加是大于零的,即固态相变过程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固态相变热力学平衡判据
固态相变过程的热效应
固态相变过程中,系统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研究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固态相变的研究也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一方面,研究者们不断开发新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以便更好地研究固态相变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现象。另一方面,计算机模拟技术的进步也为固态相变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手段,使得研究者们可以通过对微观结构和性能的预测和模拟,更好地理解固态相变的原理和机制。
计算材料热力学性质的模型和算法
05
03
平衡态模拟
通过模拟粒子的长时间运动,可以达到平衡态,进而计算材料的热力学性质。

金属固态相变概论及热力学

金属固态相变概论及热力学
4、晶体缺陷的影响
晶体中的缺陷:位错、空位、间隙原子、晶界等 缺陷处的特点:有大的能量、结构、成份起伏
形核功大小依次为: 均匀形核空位形核位错形核晶界形核
5、原子的扩散
随着过冷度增大,相变驱动力增大,相变速度增大,但 原子扩散能力减小。
三 金属固态相变的形核
1、金属固态相变的热力学条件 1.1、相变的驱动力(相变的热力学条件)
格方式以降低界面能,从而降低总的形核功,易于 形核。 6)过冷度小时界面能不起主导作用,易形成非共格界 面。
2、位相关系和惯习面(共格、半共格)
惯习面:在母相上开始形成新相的一定晶面。 表示:以母相的晶面指数。 结构:晶面上新相和母相原子排列相近,界面能小。
两相中存在着保持平行关系的密排晶面和晶向
新相与母相成分相同时:界面迁移通过点阵切变完成, 不需原子扩散,激活能为零,新相长大速度极快。 如马氏体相变。
新相与母相之间存在一定的晶体学位相关系时,长大时仍 保持此关系。
(1)半共格界面的迁移:
界面能较低,长大过程中界面为平面,机制有:
a.切变机制:以均匀切变方式进行的协同型长大,属无
扩散型相变,导致表面倾动。 特点:大量原子有规则的沿某一方向作小于一个原子间 距的迁移,并保持原有的相邻关系不变。
半共格界面:界面能较大,弹性应变能较小;
(3)非共格界面 当错配度大于0.25时,两相原子之间的匹 配关系便不再维持,变成非共格界面。
非格界面:界面能大,弹性应变能小。
结论: 1)金属固态相变时,两相之间将产生界面能和弹性应
变能。 2)金属固态相变的相变阻力:界面能和弹性应变能; 3)两相界面共格时,界面能最小、弹性应变能最大; 4)新相呈球状时,界面能最低,应变能最大。 5)过冷度大时,临界晶核尺寸很小,两相界面易取共

第一章相变热力学

第一章相变热力学

1.2.2 郎道二级相变理论 假定自由能为序参量和温度的分析函数,则
( T ) 0 a b 2 c 3 d 4 (1.6)
也可以写作:
(T )0a b 223 c3d 44 (1.7)
式中φ0与a、b、c、d…均为温度的分析函数。
一般不存在外场时,高温相的η=0,因此当T>Tc时, 自由能密度函数φ在η=0处取得最小值,即
{非均匀相变:属于不连续相变。 均匀相变:属于连续相变。
3.按原子迁动特征分类:
{扩散型相变:原子长程扩散。 无扩散型相变:相邻原子的相对位移不超过原子 间距。
无扩散型
连续型 —ω相变 形核 - 长大型 — 马氏体相变
扩散型
连续型
连续有序化
Spinodal
第一章 相变的热力学基础
相变热力学将给出相变进行的方向、相变驱动力 的大小及相变速率的定性评价。
1.1相变及其分类 1.1.1相与相变
相变:母相到新相的变化过程。 相变理论要解决的问题: (1)相变为什么发生? (2)相变是如何进行的,它的途径和速度如何? (3)相变产物的结构转变有什么特征?
1.1.2相变的分类 1.按热力学分类:按两相的化学位偏导数的关系分类。
一级相变:两相化学位相等, ,但
P
T
P
T
T
P
T
P
(1.1)
由于:
V P T
T
P
S
(1.2)所以
V V
S
S
(1.3)
1.按热力学分类:
二级相变:两相化学位相等,一级偏导数也相等,
但二级偏导数不等。
2 P
2
T
2 P
2
《固态相变理论》

材料热处理原理第一章金属固态相变基础

材料热处理原理第一章金属固态相变基础
材料热处理原理
1#楼203 周二 5-6节 周四 1-2节
热处理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
• 热处理:将金属或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通 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方法,使金属或合金的 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 技术。
• 金属材料生产和机械制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一。
• 热处理的特点:
– 一般不改变材料或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 – 改变材料或工件的微观组织和结构,或表面的化学成
特点:
(1)存在由于均匀切变引起的宏观形状改变,可在预先制备的抛光试样 表面上出现浮突现象。
(2)相变不需要通过扩散,新相和母相的化学成分相同。 (3)新相和母相之间存在一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 (4)某些材料发生非扩散相变时,相界面移动速度极快,可接近声速。
4. 按相变方式分类
➢ 有核相变:通过形核-长大方式进行的。
• 其两个生成相的结构和 成分均与母相不同
• 加热时也可发生 α+→转变,称为逆 共析相变
平衡相变
④调幅分解
• 某些合金在高温下具有均匀单相固溶体,但冷却到 某一温度范围时可分解成为与原固溶体结构相同但 成分不同的两个微区,这种转变称为调幅分解。
特点:转变初期不存在明显的相界面和成分突变; 通过上坡扩散实现成分变化; 一个自发分解过程; 不经历形核阶段; 分解速度快
3. 按原子迁移特征分类
扩散型相变
相变时原子迁移特征
非扩散型相变
3. 按原子迁移特征分类
(1)扩散型相变
相变时,相界面的移动是通过原子近程或远程扩散而进行的相变。
如:脱溶型相变、共析型相变(珠光体型转变)、调幅分解和有序化 转变等。
特点:
(1)有原子扩散运动,相变速率受原子扩散速度所控制; (2)新相和母相的成分往往不同; (3)只有因新相和母相比容不同而引起的体积变化,没有宏观形状

固态相变基础1

固态相变基础1

固态金属(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相的转变,称为固态相变。

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固态相变主要是指温度改变而产生的相变。

固态相变包括以下三种基本变化:①晶体结构的变化②化学成分的变化③有序程度的变化。

按相变过程中原子的运动特点分类:1)扩散型相变;2)非扩散型相变。

扩散型相变特点转变,块状转变,多形性转变,调幅分解1. 脱溶分解脱溶: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新相的过程称为脱溶或沉淀。

条件:凡是有固溶度变化的相图,从单相区进入两相区时都会发生脱溶。

固溶处理工艺=淬火,不是淬火, 没有相变。

脱溶过程中由于析出了弥散分布的强化相,导致强度硬度显著升高的现象称沉淀强化(沉淀硬化),溶质原子的沉淀需要时间,随着时间的延长强化效果明显,又称为时效强化。

2)调幅分解:调幅分解(也称为增幅分解)是指过饱和固溶体在一定温度下分解成结构相同、成分不同两个相的过程。

特点:1)两个相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面2)调幅分解没有形核,因此没有新的晶体结构出现3)调幅分解的成分变化通过上坡扩散来实现。

3)块状转变:新相与母相成分一样,但晶体结构不同.非扩散型相变:前后组元原子运动不超过一个原子间距的转变。

按平衡状态分类1)平衡相变2)非平衡相变三、按热力学分类1)一级相变 2)二级相变金属固态相变与液态金属结晶一样,金属固态相变与液-固相变一样,其相变驱动力来自新相与母相的自由能差,也通过形核和长大两个过程来完成。

但因相变前后均为固态,固有以下几个特点:(1).界面与界面能固态相变时,母相和新相均为固相,故其界面与固/液界面不同。

通常固/固界面可以按结构特点分为共格界面、半共格界面和非共格界面三种,其中共格界面界面能最低,半共格界面次之,非共格界面最高。

(2).惯习面和新、旧两相的位相关系惯习面的存在是为了减小两相的界面能,它的存在表面新相与母相存在一定晶体学位相关系。

(3).弹性应变能固态相变的阻力由界面能和弹性应变能构成。

第一章__金属固态相变基础

第一章__金属固态相变基础
T A + B
一、相变分类
3. 按原子迁移情况分类 (1)扩散型相变 温度足够高、原子活动能力足够强、时间足够长 情况下发生的相变。 特点: 相变过程有原子扩散,相变速率受原子扩散速度控制;

新、旧相成分不同; 新、旧相比容不同引起体积变化,但宏观形状不变。 如:同素异构转变、脱溶转变、共析转变、调幅分解、 有序化转变、珠光体转变等
化学势一级偏微商相等
化学势二级偏微商不等
因此:无相变潜热和体积变化,而比热、压缩系数、膨胀系 数是变化的。如材料有序化转变、磁性转变、超导转变等。
一、相变分类
2.按平衡状态图分类
(1)平衡相变

同素异构转变和多形性转变 纯金属 固溶体
纯金属在温度和压力改变时,由一种晶体结构转变为 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过程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在固溶体中发生的同素异构转变称为多形性转变。
冷却时:γ→α+Fe3C 共析相变 加热时:α+Fe3C→γ 逆共析型相变


调幅分解

某些合金在高温下具有均匀单相固溶体,但 冷却到某一温度范围时可分解成为与原固溶体结 构相同但成分不同的两个微区,如α→α1+α2,这 种转变称为调幅分解。
调幅分解的特点
在转变初期形成的两个微区之间并无明 显界面和成分突变,但是通过上坡扩散,最 终使原来的均匀固溶体变成不均匀固溶体。
1.1 金属固态相变概述
一、相变分类
1.按热力学分类 (1)一级相变 对新、旧相α和β,有: μα=μβ Sα≠ Sβ Vα≠Vβ 说明一级相变有相变潜热和体积变化。 材料凝固、熔化、升华、同素异构转变均为一级相变。 固态相变大部分为一级相变。
1.1 金属固态相变概述

固态相变知识点整理 辽宁科技大学

固态相变知识点整理  辽宁科技大学

第1章:奥氏体的形成1.金属固态相变的基础⑴热力学原理(自由能下降):固体中有元素扩散、自由能最低原则、降低自由能的过程⑵动力学原理(时间和温度):成份起伏,结构起伏,能量起伏→相变过程(形核、长大)发生相转变2.奥氏体的形成⑴热处理: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方法,改变金属及合金的组织结构,使其获得所需要的性能的热加工工艺。

⑵奥氏体化:钢加热获得奥氏体的过程。

⑶奥氏体形成的热力学条件系统总的自由能变化ΔG:ΔG=-ΔG V+ΔG S+ΔGεΔGV——奥氏体与旧相体积自由能之差;ΔGS ——形成奥氏体时所增加的表面能;ΔGε——形成奥氏体时所增加的应变能ΔG<0,形成奥氏体。

⑷实际加热时临界点的变化加热:偏向高温,存在过热度;A C1,A C3,A CCm冷却:偏向低温,存在过冷度。

A r1,A r3,A rCm3.奥氏体的组织、结构⑴奥氏体的组织通常由多边形的等轴晶粒所组成,有时可观察到孪晶。

⑵奥氏体的结构①具有面心立方结构。

(奥氏体是C溶于γ-Fe中的固溶体。

合金钢中的奥氏体是C及合金元素溶于γ-Fe中的固溶体。

)②C是处于γ-Fe八面体的中心空隙处,即面心立方晶胞的中心或棱边的中点;③最大空隙的半径为0.052nm,与C原子半径(0.077 nm)比较接近。

C原子的存在,使奥氏体点阵常数增大④实际上奥氏体最大碳含量是2.11%(重量)4.奥氏体的性能⑴顺磁性。

用于相变点和残余奥氏体含量的测定等。

⑵比容最小。

也常利用这一性质借膨胀仪来测定奥氏体的转变情况。

⑶线膨胀系数最大。

利用奥氏体钢膨胀系数大的特性来做仪表元件。

⑷奥氏体的导热性能最差(除渗碳体外)。

奥氏体钢要慢速加热。

⑸奥氏体的塑性高,屈服强度低。

5.奥氏体的形成机制⑴奥氏体的形核①在铁素体与渗碳体的界面处依靠系统内的成分起伏、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形成。

②奥氏体形核于相界面处的原因:Ⅰ界面处碳浓度差大,有利于获得奥氏体晶核形成所需的碳浓度。

第一章金属固态相变基础-2013

第一章金属固态相变基础-2013

c=a
应变能最小 应变能居中 应变能最大
3. 弹性应变能
相变阻力:弹性应变能、界面能 界面类型对界面能和弹性应变能的影响是不同的
共格界面: 可以降低界面能,但使弹性应变能增大。 非共格界面:
盘(片)状新相的弹性应变能最低,但界面能较高; 球状新相的弹性应变能却最大,但界面能最低。
界面能:界面处原子排列混乱 而使系统升高的能量
弹性应变能:固体在外力作用下,因 变形而储存能量称为变形能或应变能。
错配度
共格界面上的弹性应变取 决于错配度
若以aα 和aβ 分别表示两相沿平行于界 面的晶向上的原子间距,在此方向上的两相原 子间距之差以Δ a=|aβ -aα |表示,则错配度δ 为:
非平衡相变
④非平衡脱溶沉淀
• 若b成分的合金自T1温度快冷 时,相在冷却过程中来不及 析出,则冷到室温时便得到 过饱和的α固溶体。
• 若在室温或低于固溶度曲线 MN的某一温度下溶质原子尚 具有一定的扩散能力,则在 上述温度等温时,过饱和α固 溶体仍可能发生分解,逐渐 析出新相。但在析出的初期 阶段,新相的成分和结构均 与平衡脱溶沉淀相有所不同, 这一过程称为非平衡脱溶沉 淀(或时效)。
平衡相变
③共析相变
• 合金在冷却时由一个固 相分解为两个不同固相 的转变称为共析相变 (或珠光体型转变)
• 其两个生成相的结构和 成分均与母相不同
• 加热时也可发生 α+→转变,称为逆 共析相变
平衡相变
④调幅分解
• 某些合金在高温下具有均匀单相固溶体,但冷却到 某一温度范围时可分解成为与原固溶体结构相同但 成分不同的两个微区,这种转变称为调幅分解。
新相晶核可以在母相中均匀形核,或在母相中某些有利部 位优先形成(非均匀形核)。大部分的固态相变均属于有 核相变。

第二讲 金属固态相变概论及热力学

第二讲 金属固态相变概论及热力学
二、金属固态相变主要特点

界面能:界面处的原子结合键与两相内部原子键合的 差别所导致的能量升高。(由界面上原子排列不规则产生
点阵畸变,引起能量升高,这部分能量称为界面能)
界面上原子排列不规则将导致两相界面能升高。 两相界面有吸附溶质原子的作用。
溶质原子趋向于在界面处偏聚,使总的能量降低。

弹性应变能:新旧相比容不同、相界面原子排列差异 而产生的应力、应变所引起的能量。(与新旧相的比容差、
分析图: a.产生相变的条件? b.影响驱动力的因素? c.相变进行的方向? ΔG
相变=
G新 – G旧〈0
过冷度、过热度 相变总是朝着自由能 降低的方向进行
1.2、金属固态相变的阻力
相变阻力:界面能和弹性应变能。
相变势垒:相变时晶格改组所必须克服的原子间引力。
势垒高低用激活能衡量
激活能Q:使晶体原子离
形核驱动力:新旧两相的自由能之差 形核阻力:界面能和弹性应变能 系统自由能的总变化:
2.1. 均匀形核:
ΔG = –V· Δ G V + S + V
形核条件: 在一定的过冷、过热下,ΔG Nhomakorabea0
临界晶核半径:
临界晶核的形核功: 临界晶核半径和形核功:与表面能和弹性应变 能成正比。 临界晶核半径和形核功:随过冷度增大而减小
(2)半共格界面
当错配度在0.05—0.25时,在界面上将产生一些
刃型位错,两相原子变成部分共格。

半共格界面:界面能较大,弹性应变能较小;
(3)非共格界面 当错配度大于0.25时,两相原子之间的匹 配关系便不再维持,变成非共格界面。 非格界面:界面能大,弹性应变能小。
结论:

液相钢铁冶炼中的固相相变热力学计算

液相钢铁冶炼中的固相相变热力学计算

液相钢铁冶炼中的固相相变热力学计算随着当前社会的进步,钢铁生产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

其中,液相钢铁冶炼技术在钢铁生产中广泛应用,而液相钢铁冶炼中的固相相变则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从热力学角度出发,探究液相钢铁冶炼中的固相相变热力学计算。

液相钢铁冶炼中的固相相变是指固态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由于自身内部的热运动而发生的发热或吸热的物理变化。

而热力学计算则是对这种物理变化反应过程的热力学性质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计算。

在液相钢铁冶炼中,这种热力学计算十分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冶炼过程中的热量消耗、钢铁成分的变化以及金属结构、性能等方面的质量和效率问题。

液相钢铁冶炼过程中,固态物质发生相变所需的热量可以通过热力学计算获取。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热力学分析来确定相变的平衡条件和相关的热力学参数,从而预测温度、压力、物质比例和动力学等参数,进而提高钢铁生产质量和效率。

固态相变的热力学计算涉及到的主要热力学参数包括热容、熵、焓、自由能、热化学函数等。

其中,自由能是描述化学反应热力学性质的重要参数。

它可以用来判断反应是否会自发进行,是衡量热力学体系的重要基础。

而热化学函数则是描述热化学反应能量的重要参数,包括焓变、熵变和自由能变。

在液相钢铁冶炼中,热化学函数是衡量冶炼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此外,固相相变热力学计算还涉及到一些传热学和热力学基础知识,例如催化剂热量测定、极大熵生产等。

在计算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实际的操作条件和工艺要求,结合其它的核算数据和参数,以推动工艺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为了测定液相钢铁冶炼过程中的固相相变热力学参数,可以通过实验和模拟两种方法来获取。

实验方法是通过对钢铁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处理,测量相变温度、吸热或放热量等参数,并通过数据分析来得出相关的热力学参数。

模拟方法则是通过建立相应的物理和化学模型,利用计算机模拟手段进行热力学计算,以获取相变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变量,并进一步发掘并优化液相钢铁冶炼工艺。

固态相变热力学条件

固态相变热力学条件

固态相变热力学条件相变是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固态相变是指物质由固态转变为另一种固态的过程。

在固态相变中,热力学条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决定了相变的发生与否以及相变过程的方向与速率。

本文将介绍固态相变热力学条件的相关内容。

1. 平衡态条件在固态相变中,平衡态条件是最基本的热力学条件之一。

平衡态条件要求相变系统达到热力学平衡状态,即系统内部各个部分的宏观性质均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系统的温度、压力和组分等宏观性质在相变过程中保持不变。

只有在平衡态条件下,固态相变才能发生。

2. 热力学势的稳定性条件固态相变的发生与热力学势的稳定性有关。

热力学势是描述系统热力学性质的函数,如自由能、焓、熵等。

在固态相变中,相变前后的热力学势之差决定了相变的发生与否。

当相变前后的热力学势之差为负值时,相变才能发生。

这是因为系统总是倾向于降低热力学势,从而达到更稳定的状态。

3. 相变的熵变条件熵是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固态相变的熵变条件是相变前后系统的熵变值必须为正值。

当系统发生固态相变时,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系统的无序程度增加,因此熵的值增加。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增加是自然趋势,因此固态相变的熵变值必须为正。

4. Gibbs自由能的变化条件Gibbs自由能是判断系统稳定性和相变方向的重要参量。

在固态相变中,相变前后的Gibbs自由能之差决定了相变的方向。

当相变前后的Gibbs自由能之差为负值时,相变才能发生。

这是因为Gibbs 自由能是一个综合考虑了系统的能量、熵和体积等因素的物理量,其变化趋势决定了相变的方向。

5. 热力学平衡条件固态相变的发生与热力学平衡条件密切相关。

热力学平衡条件要求相变过程中系统各部分之间的温度、压力和组分等宏观性质保持一致。

这意味着相变过程中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不存在温度、压力和组分的梯度,即系统处于均匀的平衡状态。

只有在热力学平衡条件下,固态相变才能顺利进行。

总结起来,固态相变的热力学条件包括平衡态条件、热力学势的稳定性条件、相变的熵变条件、Gibbs自由能的变化条件和热力学平衡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之四海而皆准
相的概念
相-指的是系统中具有相同的聚集状态和 晶体结构,均匀或连续变化的成分,一 致的性能,并有界面和其他部分分开的 均匀组成部分。
发生固态相变时发生的变化
发生相变时,固体从一个固相转变到另一个 固相,其中至少伴随着下述三种变化之一: (1)晶体结构的变化 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Fefcc→Febcc, 钢的奥氏体冷却转变γfcc→αbcc。
ln X ! X ln X X
用斯特林公式展开:
ΔSm k Na X A X B ln Na Na Na X a ln Na X A Na X A Na X B ln N a X B N a X B
kN a X A X B ln N a X A ln N a X A X B ln N a X B kN a X A ln X A X B ln X B
H m U m
混合时焓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内能的变化上,假设内能 的变化时由最近邻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能引起的。
混合时焓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内能的变化上, 假设内能的变化时由最近邻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能引起的。正规溶液模型有以下关系:
ΔH m ΩX A X B
N a z
AB —A、B原子交互作用能
过剩自由能: ΔH m ΩX A X B
组元交互作用系数
正规溶液模型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二组元混合前的自由能:(机械集合状态) 两组元XA+XB=1
G0 H 0 TS0
两组元混合后的自由能:
Gs H s TSs
混合前后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
G Gs G0 ( H s H 0 ) T S s S 0 H m TS m Gs G0 TS m H m
kN a X A ln N a X B ln N a X A ln N a X A ln X A X B ln N a X B ln X B
混合熵
Sm R X A ln X A X B ln X B
ln X A 0, ln X B 0 S m 0
i 1 n
恒温、成分不变时,dT=0, dni =0
dG Vdp RT PV nRT (n 1),V P RT dG dp P RT dG P dp G G 0 RT ln P
在理想混合气体中,组元i的摩尔自由能与分 压的关系为:
Gi G RT ln P i
G G G dG dT dP dn1 T P ,n1 ,n2 ...ni ... P T ,n1 ,n2 ...ni ... n1 T , P ,n2 ...ni ... G G dn2 ... dni ... n n 2 T , P ,n1 ...ni ... i T , P ,n1 ,n2 ...ni1 ,ni1 ... SdT VdP G G G dn1 dn2 ... dni ... n n n 1 T , P ,n2 ...ni ... 2 T , P ,n1 ,n3 ,...ni ... i T , P ,n1 ,n2 ...ni1 ,ni1 ... G S , T P ,n1 ,n2 ... G V P T ,n1 ,n2 ...
溶体中组元的化学位
含有多个组分的溶液或固溶体,如果是理想 溶液或无序固溶体,i组元的化学位是 (总量是1mol,单位是每摩尔):
i i0 (Gi0 ) RT ln xi
不是理想溶液或无序固溶体:
i (G ) RT ln ai
0 i 0 i
1摩尔理想气体的自由能
dG SdT Vdp μ i dni
二元固溶体的吉布斯自由能
1mol均匀固溶体,A组元在合金中的分数为XA , B组元的摩尔分数为XB ,XA+XB=1。 (1)理想固溶体 , A、B原子混乱随机排列
G i xi dG i dxi
G A X A B X B
0 0 X A (G A RT ln X A ) X B (GB RT ln X B ) 0 0 X AG A X B GB RT ( X A ln X A X B ln X B )
TSm RT X A ln X A X B ln X B 0
0
XB
1
低温
-T △Sm
高温
TSm RT X A ln X A X B ln X B 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ΔH m—混合焓的计算
H U PV H U PV
忽略混合时的体积变化, △V=0,则:
G X AGA X BGB RT X A ln X A X B ln X B
G
G0
N a z 0
AB
1 AA BB 0 2
当温度压力不变,在无限多的某溶液中因组 分i增加一个摩尔引起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 或: 恒温恒压下,加入微量的i组元引起的体系自 由焓的变化与加入组元i的摩尔数之比。
偏摩尔量的示意解释
理想溶体
0
VB
VB
0
VA VA VB
VA
V
A
XB
XA (a) 溶体的摩尔体积
B
A
XB
XA
B
(b) 组元A、B的偏摩尔体积
i0 称为溶剂的标准化学位,即纯溶剂(x=1) 的化学位。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但主要 受温度影响。 注意:此处x1只能用摩尔浓度。
溶质的化学位
根据亨利定律:
(一定温度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和该气体的平衡分压 成正比。)
P2=kc2
μ2 μ0 2 (T , P) RT ln c2
注意:c2可用各种浓度,但各种浓度的值不同。
NA NB Ws C N CN
Na ! Ws N A !NB ! N A Na X A N B Na X B N A N B Na N a X A X B ! S m k ln N a X A ! N a X B !
应用斯特林公式:
理想固溶体应满足的条件
理想溶体:如果A、B两种原子混合在一起, 既没有热效应也没有体积效应,则所形成 的溶体称为理想溶体。 对于理想固溶体的要求: (1)A、B两种原子具有相同的结构; (2)有相同的晶格常数; (3)键能相同,UAA=UBB=UAB
正规溶液模型
非理想溶体,
G X AGA X BGB RT X A ln X A X B ln X B ΩX A X B
0 i
是积分常数,是P=1大气压时气体的摩尔自由焓。 与压力无关,是温度的函数。
偏摩尔自由能
μi μ RT ln P i
0 i
标准化学位—1个大气压下纯组元i的化学位
溶剂的化学位
稀溶液溶剂的蒸汽压服从拉乌尔定律,溶质 的蒸汽压服从亨利定律。凡符合两定律的 溶液称为理想溶液。 溶液与气相平衡,相平衡条件:
1
XB
Ω <0
二元固溶体的吉布斯自由能曲线
G0
ΔH m
GB
Ω >0
0 1/2 1
GA A XB B
XB <0
Ω
G X AGA X BGB RT X A ln X A X B ln X B ΩX A X B
0 XB 低温 -T △Sm 高温
1
(1)无序固溶体 A、B原子混乱随机排列
μ1 μ
g 1
(液相和气相中溶剂的化学位相等)
气态溶剂可看作理想气体:
μ μ (T ) RT ln P 1
g 1 g 1
所以溶剂化学位:
g μ1 μ1 (T ) RT ln P 1
根据乌拉尔定律:
(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中溶剂的蒸汽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汽 压与其摩尔分数的乘积。)
0 P P 1 1 x1
(2)化学成分发生 不连续变化
T
调幅分解
d 2G 0 2 dX
α
单相固溶体的调 幅分解 α→α1+α2 结构相同,成分 不同。
T1
形 核 长 大
α1+ α2
d 2G 0 2 dX
调 幅 分 解
形 核 长 大
G
P
T1
Q
X2 B
A
X1
X0
(3)有序程度的变化 合金的有序化转变,点阵中原子的配位数变化, 电子结构变化→磁性转变,超导转变。
固态相变的热力学基础
等温等压条件下系统平衡的条件: dG=0 或者 G=min (最小)
体系的Gibbs自由能:
G G(T , P, n1 , n2 ,...ni ....)
G G G dG dT dP dn1 T P ,n1 ,n2 ...ni ... P T ,n1 ,n2 ...ni ... n1 T , P ,n2 ...ni ... G G dn2 ... dni ... n n 2 T , P ,n1 ...ni ... i T , P ,n1 ,n2 ...ni1 ,ni1 ...
固态相变的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在材料科学中的重要意义
热力学解决的根本问题: 判断一定条件下固态相变能否发生的可能性。
热力学在材料中的应用举例
(1)一定条件下系统中存在的平衡相及相的状 态(成分,状态等等)。 (2)计算相图(二元、三元相图)相图主要用 实验的方法测量、绘制。 计算相图: • 二元、三元相图可测量、画出图、多元相图无 法画图,只能计算。 • 实验相图与计算相图相互验证。 • 有些相图无法用实验方法画出,只能用计算, 如温度太高、过于昂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