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七章《实践和认识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形式》

合集下载

第七章 实践和认识是人类活动的 基本形式

第七章 实践和认识是人类活动的 基本形式

(一)观察、实验

观察是人类认识史上最早出现 的一种搜集材料、获得经验知 识的方法。科学观察与一般日 常观察的不同地方在于,它是 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 实验是人们有目的地 官或仪器对客观对象所进行的 利用一定的物质手段 系统考察。
控制或创造客观对象 的存在条件,改变客 观对象的存在状态, 从而获得关于对象的 各种经验事实的方法。
(三)符号、语言和认识




人的认识活动,自始至终都要和符号打交道。从获取信息、 加工信息到利用一定的形式表达 认识成果,使之成为可被 别人感知、具有社会价值的“客观知识”,都离不开符号。 弄清符 号的特性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 我们全面理解人类认识。 符号是对象的人工指称物,是思想的表达物,其基本特点 是: 第一,符号同它所代表的客观对象之间的联系是人为约定 的。 第二,符号表征着人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首先,符号作为信息的载体,它承载了有关对象的一定信 息,可以作为直接的认识对象。 其次,通过符号而在观念领域里感性地再现客体的认识活 动,可称为符号感知。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一方面,理性 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 待发展为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既不存在纯粹 的感性认识,也不存在纯粹的理性认识。
F=GM1M2/R2 来源于 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有待于发展到
批判两种错误理论:唯理论和经验 论
唯理论: 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1632 - 1677) 荷兰哲学家,出生在荷 兰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 靠磨镜片为生,是一位 理性主义的先驱.
特点:第一,认识主体必须以实践主体为基础。 第二,认识结构和精神素质是认识主体的本质规定。 第三,信息联系的范围和信息交流的能力,是认识主 体社会性的突出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归纳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归纳

导论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1842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①科学性: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革命性: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是革命的无产阶级;③实践性: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观点;④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⑤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时代产物,随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4.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有怎样的态度和掌握怎么的科学方法?①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③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内容:①意识和物质,思维与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

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准。

2.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范畴:就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具有什么意义?①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②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③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④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⑤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七章 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七章  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
• 唯心主义:历史是“神意”或抽象的精神力量支 配的过程
如果只停留于事物的表面, 只满足于考察人们从事 历史活动的动机本身, 就会把目的、意识误认为是 最终的决定作用, 从而在根本上颠倒社会存在和社 会意识的关系, 掩盖社会历史发展的真实本质。
目的论是关于目的性的虚假观念, 它是从人的 活动中抽象出目的性, 然后又把它置放到人的 活动之外, 把自然界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解 释为这种目的的实现过程。
人的活动的历史条件:
是指人们在其中展开目的性活动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条件的总和。大体说来, 它包括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 精神条件。 • (1)制约人的历史活动的自然条件是自然环境。它是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物质前提。它 既包括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上的自然存在物, 也 包括由于人类世代劳作而形成的人化自然。但不能将 自然环境夸大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否则便 会导致“地理环境决定论”。
• 利益关系的实质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间的现 实关联, 利益冲突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上从人们
的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历史性对抗。唯心主 义者或者认为利益冲突起源于人类不变的自私 本性, 或者以为思想斗争仅只是思想上的斗争。 与此相反, 唯物史观肯定物质利益对历史运动 起基础性的支配作用。
物质利益对于历史发展的推动主要表现在:
(2)抽象的人 • 脱离人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去考察人,把人变成
了抽象的观念、自我意识或“主观性”。
• 集中于一点:无视客观的社会关系(人的阶级性)
• 旧唯物主义: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
• 唯心主义: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抽象的观念(爱、理 性、意志等)
现实的人? 抽象的人?
二、历史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本章关键词

简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哲学原理

简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哲学原理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课题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并且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展开.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合规律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在人们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思想模式,如逻辑格式等等.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人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是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认识和才能上的差别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马克思曾引用亚当•斯密的话说明这个问题:“他很清楚地看到:‘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的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所谓人的才能的差别是由分工掘成的,就是由实践的地位、实践的领域及其广度和深度等等造成的,而不是天生的.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具体的主体的生命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身实践,而且理论或认识本身也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所以主体可以也应该通过读书或传授等方式来获取间接经验,这是发展人类认识的必要途径,它的意义充分体现在牛顿的一句名言中:“假若我能比别人嘹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但是间接经验归根到底也是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而且人们接受间接经验也要或多或少地以某种直接经验即实践为基础,只有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比较完全的知识.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方面,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的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另一方面,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人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在头脑中重建客体模型,并根据这个客体模型推导出应当具有的未知性质,然后再用实践加以检验,当理论预言与对客体的实践结果一致时,就证明头脑中精神地重建的客体模型与客体自身相一致.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去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只有尊重实践,才能有力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用空想代替现实、用抽象的原则裁剪实际生活.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承认并十分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首先,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受意识支配的,实践的这种本质特性决定它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其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再次,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认识可以使主体了解、把握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认识可以使主体在实践活动之前,确定既符合自身需要、又符合客观实际的目标、方案、步骤和措施,对实践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认识可以使主体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节自己的行动,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认识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认识还可以使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最后,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首先,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指导实践活动的进程;其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再次,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总之,就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正确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就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强调二者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毛泽东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7章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7章内容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分:3总学时:54适用专业:全校本科各个专业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必修课使用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观察问题、变革现实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其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开创的,为后来者在实践中所发展的基本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是中国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之一。

树立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跟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服务。

二、应该掌握的主要内容绪论部分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3、马克思主义主要的思想来源(三种直接思想来源);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的基本问题;2、物质概念的经典定义及其意义;3、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5、对立统一规律的全部内容;6、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7、意识、意识的能动性、规律、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认识的实质及两条认识路线;3、认识的基本规律和过程;4、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谬误;5、真理的检验标准;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2、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3、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及其矛盾运动规律;4、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根本动力、直接动力、重要动力、强大杠杆);5、人民群众与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表现;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8、科学技术是双刃剑;9、历史人物及其评价法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价值量与价值规律;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4、剩余价值的本质;5、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和经济危机;6、资本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发展阶段及实质;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双重性;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表现及实质;4、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第六章不考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3、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是人类生成自身本质的对象性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是人类生成自身本质的对象性活动
实 践 是 的人 对类实 象生践 性成篇 活自: 动身 本 质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三 马 克 思 的 实 践 观
二 马 克 思 实 践 哲 学 总 纲
一 对 实 践 的 流 俗 理 解
实 践 是 人 类 生 成 自 身 本 质 的 对 象 性 活 动
实践是人类生成自身本质的对象性活动
一、对实践的流俗理解
实践是人类生成自身本质的对象性活动
三、马克思的实践观
2.《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包含天才世界 观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
实践是人类生成自身本质的对象性活动 三、马克思的实践观
3.《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阐述历史唯物主义 原理) (1)理论背景 (2)主要观点
A.两种哲学与两种解放 理论哲学 实践哲学 理论哲学所实现的解放 实践哲学所实现的现实的解放 B.实践的涵义 五重规定:物质生产、物质资料再生产、人自 身的生产、社会关系、意识。 实践就是人的现实生活
三、马克思的实践观 (4)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产生过程
A.旧唯物主义无法理解社会历史的物质性就在于没有找到实践 这一基石 B.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基石:社会性 C.实践的社会历史性表现之一:自然生成为人的历史过程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 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产生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因为人 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已 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 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即包含着对自然界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在实践上已经成 为不可能的了。 ——马克思

《马哲》第七章 实践和认识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形式

《马哲》第七章  实践和认识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形式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实践、认识、再 实践、再认识,这种 形式,循环往复以至 无穷,而实践和认识 之每循环的内容,都 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 的程度。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帝国主义是反动派。 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卡斯帕洛夫与“深蓝”对 西经2第456章 27 弈
理性认识的特点
一是间接性,即它不是人们在接触事物中 直接产生,而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 脑思维才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 二是深刻性,即它是对事物的性质和规律 的反映。 三是抽象性,即它不是具体形象地反映事 物的表面现象,而是以概念、判断、推理 这样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 和规律。
第七章 实践和认识是人类 活动的基本形式
主讲:彭 腾教授
第一节 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改造
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1、实践本质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
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西经2第456章
2
2、实践的基本特征 第一、实践有客观现实性 实践 主体 实践 工具 实践 客体
西经2第456章 3
第三节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
一、从实践到认识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辩证过程的第一次飞 跃。 认识的真正任务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而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表面的、片面的和外部联 系的认识,还没有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于源来
F=GM1M2/R2
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有待于发展到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①掌握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前提和条件
②运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可靠途径
第谷30年观察却没 发现规律。
开普勒在第谷基础上发 现了行星运动规律。
要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七章

• 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又由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的能动地飞跃。 • 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 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在实践的基础上从 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为理性认识(从实践到认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
休谟的“不可知论”:
大卫 · 休谟(1711—1776)英 国哲学家,近代欧洲不可知论的创 始人。他认为感觉是我们唯一知道 的东西,他同时认为没有理由断定 感觉是对外界物质对象的反映。他 说:我们凭什么断定感觉是由外界 物所引起的呢?我们凭什么来证明 它们不能由更难知晓的一种别的原 因生起呢?他说:人心中从来没有 什么别的东西,只有感觉,而且人 心也不能经验到这些感觉与物象之 间的联系。因此,外界物是否存在? 外界物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我们 都是不知道的。
庄子与惠施论鱼
王阳明“格物致知”
第七章
认识与实践(认识论)
本章内容
一、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二、认识过程的辩证运动
一、认识的发生与本质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认识论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所谓可知论就是承认认识对象是可以被我们
所认识的理论。它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对外部世界 的反映,认识能够达到同它所反映的对象相符合。
(1)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2)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 的革命的反映论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主体
主体
实践
客体
客体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类教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类教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类教材一、教材名称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2、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系列教材)(杨耕)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案例(高校“两课”案例教学丛书·第一辑)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疑难解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研参考丛书)二、教材信息浏览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1)版权要项作者:肖前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年1月版次: 1I S B N:730001819 页数:开本:32开印张:(2)目录第一章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节哲学及其社会功能一、什么是哲学二、哲学的特点三、哲学的功能第二节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形成和提出二、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哲学派别第三节哲学的历史发展一、哲学的历程二、科学的分化与哲学的发展三、哲学的发展与文明的创造和演进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社会历史前提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理论前提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进程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批判的哲学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严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自然科学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第三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一、对世界统一性的不同认识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三、现实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第二节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三、物质世界的无限性第三节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相对独立性一、意识是物质的最高产物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三、意识的能动作用第四节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一、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的证明二、人和自然的物质统一性的证明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哲学意义第四章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第一节世界的普遍联系一、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二、普遍联系中的系统三、辩证唯物主义的条件论第二节世界的运动发展一、运动、变化、发展二、世界发展的方向性及其表现三、辩证唯物主义的过程论第三节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一、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第五章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第一节整体与部分一、整体与部分的含义二、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三、作为思维形式的整体与部分第二节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一、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含义二、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辩证关系三、作为思维形式的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第三节相对与绝对一、相对与绝对的含义二、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三、作为思维形式的相对与绝对第四节原因与结果一、原因与结果的含义二、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三、作为思维形式的原因与结果第五节偶然与必然一、偶然与必然的含义二、偶然与必然的辩证关系三、作为思维形式的偶然与必然第六节形式与内容一、形式与内容的含义二、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三、作为思维形式的形式与内容第七节现象与本质一、现象与本质的含义二、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三、作为思维形式的现象与本质第八节可能与现实一、现实与可能的含义二、可能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三、作为思维形式的可能与现实第六章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节量变质变规律一、质、量、度二、量变和质变三、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第二节对立统一规律一、辩证矛盾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三、矛盾的发展和解决第三节否定之否定规律一、辩证否定二、否定之否定第七章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第一节实践和人类社会的产生一、人类社会的产生二、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三、社会同自然的区别四、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第二节人的本质一、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二、人是进行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三、人是社会历史的存在第三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二、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四、社会历史的规律性与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关系第八章物质生产第一节物质生产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一、生产实践的基本内容与形式二、物质生产实践是根本的实践形式第二节物质生产力一、物质生产力的构成二、物质生产力的内在矛盾及其历史演变第三节现代生产实践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一、现代生产实践的特点二、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九章物质生产基础上的社会有机系统第一节社会交往与社会有机系统一、社会是人类个体之间的交往关系二、社会交往的特征和分层三、社会交往关系的规范化、制度化四、社会有机系统及其基本结构第二节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社会的生产关系二、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第三节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一、社会上层建筑赖以竖立的经济基础二、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三、政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第四节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一、人类的精神生活二、精神生活的意识形态化三、社会思想上层建筑在社会有机系统中的地位第五节社会有机系统的演化一、社会的整体运动二、社会形态的演进三、社会有机系统的演进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四、社会有机系统演进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第十章阶级斗争的历史地位第一节阶级和阶级斗争一、阶级的起源和社会阶级结构的演变二、阶级斗争及其历史作用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第二节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一、国家的本质二、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三、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和政治自由一、从资本主义民主到社会主义民主二、政治自由的历史形态第十一章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第一节历史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一、历史是人的活动的总和二、人的历史活动的客观制约性第二节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一、贬低或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是唯心史观的重要特征二、唯物史观确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三、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具体表现第三节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一、个人及其历史作用的一般原理二、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三、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第四节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第十二章科学及其社会功能第一节科学的一般特征和社会作用一、科学的形成和本质二、科学的分类及其类别特征三、科学活动是社会总劳动的特殊部分四、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杠杆第二节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一、社会生产决定科学的发展二、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制约科学的进步三、政治、哲学、教育等社会因素影响科学的发展第三节现代科技革命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一、现代科技革命的性质和特征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现代科技革命和社会发展第十三章认识的本质和特征第一节认识的本质一、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二、反映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三、反映概念的演进第二节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一、科学的实践概念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第三节认识的系统结构和基本属性一、认识的系统结构二、认识的基本属性第四节认识的历史演化和现代发展趋势一、认识的历史演化二、现代认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第十四章认识的辩证过程第一节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的飞跃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三、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四、理性认识的深化第二节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的飞跃一、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实践理念三、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前提和途径第三节认识辩证运动的全过程一、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辩证运动过程中的作用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四、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第十五章思维方法第一节方法和方法论一、方法的发生和发展二、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三、方法论第二节辩证思维方法一、辩证思维的基本形式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第三节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一、现代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二、现代科学思维的一般方法三、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第十六章真理和价值第一节真理一、客观真理二、实践是鉴别真理和谬误的根本标准三、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第二节价值一、什么是价值二、价值的特征三、价值与评价第三节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一、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二、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三、真、善、美第十七章文化、文明和社会进步第一节文化的实质和人的发展一、文化的内涵二、人类发展和文化存在三、两种不同的文化理论第二节文化的分类、结构和功能一、文化的分类二、文化的一般结构三、文化的社会功能四、文化的认识功能第三节文化和文明的发展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三、文明是文化进步程度的标志第十八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解放第一节人的全面发展一、人性的具体性二、人在历史发展中达到自身的全面性第二节人的价值一、人的价值的内涵二、人的价值的实现三、人的价值的评价第三节人的自由一、必然和自由二、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三、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2、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系列教材)(1)版权要项作者:杨耕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0年3月版次: 1I S B N:730003398 页数:298开本:大32 印张:(2)内容简介编者的话这本教材是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系列教材之一,是为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教学而编写的。

考研政治大题答题模板

考研政治大题答题模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4题考点)第一章总论无第二章辩证唯物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模板(主要从实践角度):(1)实践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2)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3)正确的实践观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人与自然的关系(新大纲新增):(1)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上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重要性;(2)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若是不当的实践活动,会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带来环境问题;而适当的实践活动,会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

构建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3)习近平指出,在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新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是不可违抗的。

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中都遵循着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另一方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

人大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版)课件第7章

人大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版)课件第7章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意味着目的与手段、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 5 版)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教材
3. 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个人价值是个人对自身的意义,是对个人主体地位的肯定,而个人主体地 位的确立意味着个人自身成为目的,同时,每个人都应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人的存在依赖于实践活动,尤其是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从根本上说, 是人的劳动创造人的社会价值。在这个意义上,一个人劳动贡献、创造成果的 大小标志着其社会价值的大小。
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其能力,在 “心有余而力不足”时,人的社会 价值难以实现,但人的社会价值又不是简单地取决于其能力的大小,重要的是, 取决于这种能力发挥的程度。根据人的能力的发挥程度,而不是仅仅根据其是 否具有能力来判断人的社会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所讲的自尊心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对人的个人价值的判断。个人对 自己价值的肯定,并不意味着对别人价值的否定,尊重自己不应以贬低别人为 前提。
人的个人价值的最高表现,是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价值有潜在的和现实的两种形态。人的潜在价值是主体所具有的创造 价值的潜能。人在实践中使自身的潜力发挥出来,变成创造客体价值的现实力 量,人因此也就成为现实的主体而实现了自身的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实践是 人的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即人的价值实现的基础。 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的价值由潜在向现实的转化是有条件的。考察人的价 值的实现必须注重考察人的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必须注意人的社会价值与个 人价值的关系。
1 人的社会价值
7-3
2 人的个人价值
3 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 5 版)
1. 人的社会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七章(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七章(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一、单项目选择题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A. 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B. 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C. 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D. 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2. “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A. 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B. 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 )A. 《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4.“人的依赖性关系”是(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5.“物的依赖性关系”是( 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6.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 C. 巳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7.“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A.是矛盾的 B. 是两回 c.是有着内在联系 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8.“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 ) A.时间性概念 B.空间性概 c.历史性概念 D.物质性概念9.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 )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 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消灭利益差别1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11.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12.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考研政治马哲重要知识点梳理(27):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考研政治马哲重要知识点梳理(27):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考研政治马哲重要知识点梳理(27):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知识点精讲】①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是区别于人的意识活动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

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并受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可分为三种类型: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社会政治实践是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和政治活动;科学文化实践是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人类实践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许多新的发展特点,实践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而深入。

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代社会开始产生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

►【命题方式与注意事项】此知识点属于高频知识点,但本身相对简单,作为选择题掌握即可。

重点把握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虚拟实践属于去年刚刚增加的知识点,大家稍微关注一下即可。

►【习题演练】(单选)在听完以为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距。

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有效性B.客观规律性C.主观能动性D.直接现实性答案:D解析: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理论是对事物共性的反映,具有普遍性;同样,实践也具有普遍性,在相同的条件下的实践必然产生相同的结果。

但相对于理论而言,实践还具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动,它本身是直接的现实;实践还能使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理论变为直接的现实。

20XX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笔记第七章(1)-自学考试.doc

20XX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笔记第七章(1)-自学考试.doc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笔记汇总第七章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人类社会作为最高的物质运动形式,是宇宙中最为复杂的一种存在,它同其他的自然存在、自然运动形式有着根本性质的区别。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类社会是自然本身进入自己的否定存在的一种形式,即它由自然而来又对自然进行着能动改造的物质存在形式。

第一节实践和人类社会的产生马哲认为,人是以实践为本质的存在,人在实践活动首先是生产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实践既是人从动物分化出来形成为人的基础,也是社会从自然分化出来形成为社会的基础。

因此,对于社会的本质和特征,必须从实践入手并以实践为基础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一、人类社会的产生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必要的自然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社会产生问题上的伟大贡献,就在于它提出并确立了劳动实践的观点,从而揭示了由自然向社会、由猿向人转变的基础和机制。

劳动生产是人及其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现实性基础,人就是在劳动生产中形成的。

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分界线。

人类的生成也起源于需要与环境的矛盾。

首先,由于劳动,使古猿的不适于抓和我活动的爪,逐步变成了适合劳动的人手。

其次,劳动提出了交流信息的需要,由此逐步形成了人类语言。

再次,由于劳动和语言,促进了大脑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人类读有的思维器官,发展出了人类的意识、精神。

最后,劳动是一种社会化的活动,正是在劳动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社会、发展了人类的文化和文明。

人和人类社会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劳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要了解人和人类社会,首先就必须了解人类实践的本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最为基本的观点。

二、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一)马哲产生之前,关于实践的两种观点,都离开了人的劳动生产活动去理解实践。

马哲认为,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本质活动。

实践活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实践是具有客观现实性的感性活动。

在实践过程中,人之所以能够把观念存在变成现实存在,就因为他是作为感性实体与感性实体发生关系,并以和感性对象相同的方式作用于外部感性对象的。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解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解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解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

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

离开了实践,就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哲学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就不能科学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有两方面含义:(1)实践的一般本质——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实践的特殊本质: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

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

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

实践是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运动形式。

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实践的基本特征包括:①客观现实性。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

实践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的。

②自觉能动性。

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这种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也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③社会历史性。

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①生产实践。

也就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名词解释(1)哲学(2)世界观(3)唯物主义(4)辩证法(5)马克思主义哲学(6)方法论(7)唯心主义(8)形而上学(1)哲学:哲学是理论论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

是自发的、不系统的形式。

(3)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哲学家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唯物主义。

(4)辩证法:辩证法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学说。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5)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

(6)方法论:就是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也叫做指导思想。

(7)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凡是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的哲学派别,都是属于唯心主义。

(8)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它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否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章《物质、意识和实践》1.名词解释(1)物质(2)意识(3)运动(4)静止(5)时间(6)空间(7)人工智能(8)主观能动性(9)实事求是(10)实践(11)一元论(12)二元论(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概念是对各种“实物的总和”,“总和的抽象”,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1.社会形态及其活动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

(1)五种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观念形态的统一体。

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已经形成了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形态、奴隶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2)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把人类社会看做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历史的唯物辩证本性的揭示。

这一思想表明,人类社会虽然有着与自然迥然不同的特点,但本质上同自然界一样,是一种物质体系,其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主要含义是:第一,从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存在的基础看,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存在离不开自然界,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就是每日每时都必须进行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活动,即采取一定的生产方式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

第二,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类社会正是在这两对矛盾的推动下,依次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这是一个不依任何个人、任何阶级以至整个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过程。

第三,社会现象尽管是不可逆的,但在不可逆的社会现象背后,历史规律却有着“重复性”。

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重复出现。

确认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发展看做是自然历史过程。

这是因为:①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根源。

哲学实践的知识点

哲学实践的知识点

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1. 实践的本质含义(1)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

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精神活动,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这一界定包括两层相互联系的涵义: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具有感性的即物质性的性质和形式的客观活动。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的生命活动所特有的性质和特殊的运动形式,它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更不同于纯粹自然物质形态的运动形式,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或生存方式。

这是由实践在人类生活中所具有的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决定的。

首先,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的根据,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其次,实践规定和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实践“证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实践使人成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

总之,实践使人类超越动物界,规定和创造了人的一切特征。

2.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1)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不同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环境的活动,也不同于人的认识的活动,不论什么形式的实践都具有某些共同性的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①客观现实性即物质性:实践是物质的客观的活动,这是因为构成实践活动的要素(包括主体、对象、手段)是客观的,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实践的水平与发展都要受到客观条件与规律的支配,也是客观的。

这说明,实践包含着精神活动,而不能归结为精神活动。

②自觉能动性即目的性:实践是在一定的意识或理论指导下的有目的地主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的过程和结果都要贯彻主体的一定的目的、意志、认识,实践不是同主观活动无关的盲目的客观活动。

这说明,实践不同于动物的无目的无思想指导的本能活动。

③社会历史性即社会制约性:实践是主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的活动,受着社会条件的制约,并随社会的变化发展而历史地变化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实践及其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实践及其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山西大学精品课程
“不闻不若闻之, 闻之不若见之, 见之不若知之, 知之不若行之。”
——荀子
实践概念的规定
“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 得一事即知一事。”
“知行相资以为用” “并进而有功” “力行而后知真”。
山西大学精品课程
实践概念的规定
王阳明
“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 知,知之真切笃实处 便是行。”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 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 处,便即是行。”
山西大学精品课程
山西大学精品课程
山西大学精品课程
山西大学精品课程
1.4 实践的基本类型
❖ 物质生产实践 ❖ 社会政治实践 ❖ 科学文化实践
山西大学精品课程
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
山西大学精品课程
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
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变革 社会的实践活动
科学实践活动
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 301-302页。
实践是社会历史性活动
受一定的历史条件制约
实践是社会历史性活动
山西大学精品课程
实践是社会历史性活动
山西大学精品课程
1.3 实践的内在矛盾
❖ 实践是人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 盾而进行的活动。
❖ 规律的客观性与活动的目的性的矛盾 ❖ 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矛盾 ❖ 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
❖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动 ❖ 实践是自觉能动的活动 ❖ 实践是社会历史性活动
山西大学精品课程
实践是感性的物质活动
实践 主体 对象 手段
结果
山西大学精品课程
都是物质的、 可感知的
实践是感性的物质活动
❖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 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8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基本类型与基本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基本类型与基本方式

实践的基本类型与基本方式
一、实践的基本类型
6.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活动的客体 出发区分 C.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 a.包含精神性因素 b.包含审美价值 c.包含物化形式与精神内容的统一 d.包含人区别与他物的特征
二、实践的基本方式 1.物质生产
实践的基本类型和基本方式
2.精神生产
3.人口生产
二、实践的基本方式
谢 谢 观 看
二、实践的基本方式
实践的基本类型和基本方式
3.人口生产 A.人口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B.人口生产以婚姻和家庭的方式实现 C.人口生产体现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D.人口生产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制约 E.两种生产之间的关系 4.三种实践的基本方式在历史上的表现 5.三种实践的基本方式之间的关联 A.物质生产是基础。B.精神生产是动力。 C.人口生产是前提。
实践的基本类型与基本方式一实践的基本类型二实践的基本方式实践的基本类型与基本方式实践的基本类型和基本方式一实践的基本类型1

践 的

基 本

类践
型篇
克 思 主
与 基



义 哲 学





实 践 的



的的基源自基本 类 型本






基 本 方

实践的基本类型和基本方式
一、实践的基本类型
1.按照实践活动的主体区分——个体性实践、集 团性实践、人类性实践
实践的基本类型和基本方式
1.物质生产 A.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生产与再生产构成了物质生产的全部内容 C.具有不同类型 2.精神生产 A.精神生产的要素:精神生产者、精神生产资料、精神生 产对象、精神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主体 能动反映 客体

实践
1、认识的反映特性
2、认识的创造特性
3、认识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
三、认识的基本形式
1.感性认识
(1)含义: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2)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3)特点:直接性、表面性、生动性(形
象性)
2、客体 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3、中介 工具
4、目的、手段和结果 目的是人的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手段是人对外部对象所采用的作用方式 结果是客观化的人的目的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 1、改造自然界的实践 2、改造社会的实践 3、改造人自身的实践
第二节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认识的基本是实践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分析与综合
(1)分析: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不 同的部分、方面
(2)综合:在思维中把关于对象的各个部 分、方面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关于对象的 整体认识
(3)分析与综合既对立又统一
4、抽象与具体 (1)抽象:思维中的一种简单规定,这种
规定是对象某一方面的特征和属性在思维 中的反映
2.理性认识 (1)含义: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2)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3)特点:间接性、深刻性、抽象性 3.相互关系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4)割裂二者的关系导致二种错误 A.唯理论,夸大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否认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2、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把理性认识同主体的 需要結合,确定
切实可行的实践目的;
(3)理论为群众所掌握

三、实践到认识的反复循环与无限发展 1、认识活动的总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2、实践与认识的反复性与无限性
广义:除狭义的之外,还包括幻想、想象、 顿悟、直觉和灵感等。
2.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 (1)理性主义:夸大理性的作用,忽视甚
至貶低非理性的作用。
(2)非理性主义:夸大非理性的作用,否 定理性的作用。
3.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1)选择作用
(2)驱动作用 (3)调节作用
(2)具体: 对抽象基础上各种规定性的综合
感性具体——抽象——思维具体
第三节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 一、从实践到认识 1、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 实践和认识的矛盾 2、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实践 第一次飞跃 认识 第二次飞跃 实践…
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
3、实现第一次飞跃的条件
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B.经验论,夸大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否认 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四、认识的基本方法 1、观察、实验、模型 2、归纳与演绎 (1)归纳:从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 (2)演绎:从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结论 亚里士多德:从一般到个别
四、非理性因素在实践和认识辩证运动中 的作用
1.理性与非理性
(1)理性
广义: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各种形式, 包括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和推 理等;
狭义: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形 式。
(2)非理性
狭义:主要是指情感、意志、潜意识、欲 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意识形 式。
第七章 实践和认识是人类活动的 基本形式
第一节 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改造 一、实践是人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1、本质:人类能动地改革和探索客观世界
的物质活动

2、特征: 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二、
实践的基本要素
1、主体 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

(1)在实践中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 感性材料
(2)运用理论思维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消化、 加工感性材料
第谷与开普勒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1、第二次飞跃的意义 (1)只有实现第二次飞跃,才能实现认
识的目的。
(2)只有实现第二次飞跃,才能检验认识 的真理性并使认识得到深化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