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学案(教师版)
高三语文教案-2019届高考语文必修三文言文指导复习
2019届高考语文必修三文言文指导复习
必修三[教材篇目]――《寡人之于国也》《劝学》
《过秦论》《师说》考点知识巩固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
文中的含义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寡人之
于国也》(1)直不百步
耳通: ,(2)则无望民之
多于邻国也通:,(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4)涂有饿
莩通:,(5)以为轮通:,“只”“毋”不要“斑”头发花“途”道路“А使弯曲只是、不过(6)虽有槁暴,不复挺
者通:,
通:,《劝学》(7)
知明而行无过矣通:,(8)君子生
非异也通:,《过秦论》(9)
合从缔交通:,(10)倔起阡陌之中通:,(11)赢粮而景从通:,
“又”再“曝”晒
“智”智慧“性”资质、禀赋
“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崛”兴起“影”影子•《师说》(1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 ,(13)或师焉,或不焉通: ,2.解释下列
句中加点的实词《寡人之于国也》(1)河内凶:(2)不违农。
高考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教案1、学习文言特殊句式。
2、学习文言固定句式。
3、了解文言句式的特点。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
教学设想:本专题共分5课时,其中讲授2课时,练习3课时。
教学过程:一、高考回顾:二、文言句式:(一)文言特殊句式:1、判断句文言文判断句的显著特点,是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词“是”,而古代汉语中的“是”主要作指示代词用,汉魏以前一般不用来构成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1)用“。
者,。
也”表示。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用“。
,。
也”表示。
如:“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
”(3)用“。
者,。
”表示。
如:“愽鸡者袁人,素无赖。
”(4)用“。
,。
者也。
”表示。
如:“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5)用“为”“乃”“则”“即”等词表判断。
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6)用在谓语前加“非”表示否定判断。
如:“此非空言也。
”(7)用“是”表示判断。
如:“巨是凡人。
”2、被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
其常见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用“于”作标志。
如:“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2)用“见”作标志。
如:“秦城不可得,徒见欺。
”(3)用“见。
于”作标志。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
”(4)用“为”作标志。
如:“兔不可复得而为宋人笑。
”(5)用“为。
所。
”作标志。
如:“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6)用“被”表被动。
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7)主谓之间直接构成被动。
如:“举孝廉不行。
”3、倒装句(1)主谓倒装:如:“甚矣,汝之不惠!”(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如:“时人莫之许。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卿欲何言?”()用“之”“是”“之为”“唯。
是。
”把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定语后置:()中心词十之十定语十者如:“马之千里者”()中心词十定语十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中心词十数量词如:“尝贻余核舟一”(4)状语后置:()用“于”构成的介宾结构做状语,放在动词谓语后。
2019届高考语文师说课时复习教案
2019届高考语文师说课时复习教案XX年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归纳——人教必修三《师说》一. 通假字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2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fǒu)二、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5)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6)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7)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三、一词多义1 师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③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④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2.传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③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3.道① 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③ 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4.惑① 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②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③ 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5. 乎(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4)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6. 而(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4) 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5)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6) 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7) 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8) 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7. 之(1)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7) 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8)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9)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10)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不译)(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古文专项复习教案.doc
2019 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古文专项复习教学设计第五单元古文阅读 (下)(五)阅读下边的文言文,回答23—26 题。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
从击黥布军,为都尉。
孝文时,嘉迁御史医生。
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广国贤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行,而高帝时大臣又皆多死,馀见无可者,乃以御史医生嘉为丞相,因故邑封为故安侯。
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
是时太中医生邓通方隆爱幸,恩赐累巨万。
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
是时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
丞相奏事毕,因言曰:“陛下爱幸臣,则荣华之。
至于朝廷之礼,不能够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罢朝坐府中,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
通恐,入言文帝。
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令人召若。
”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
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责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
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
吏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
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
”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
” 嘉为丞相五岁,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
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律多所请更改,议以谪罚侵削诸侯。
而丞相嘉自绌①所言不用,疾错。
错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
南出者,太上皇庙堧垣②。
嘉闻之,欲所以以法错擅穿宗庙垣为门,奏请诛错。
错客有语错,错恐,夜入宫上谒,自归景帝。
至朝,丞相奏请诛内史错。
景帝曰:“错所穿非真庙垣,乃外堧垣,故他官居此中,且又我使为之,错无罪。
”罢朝,嘉谓长史曰:“吾悔不先斩错,乃先请之,为错所卖。
”至舍,因欧血而死。
谥为节侯。
太史公曰:“申屠嘉堪称坚毅守节矣,然无术学,殆与萧﹑曹﹑陈平异矣”。
[注]①绌:不足,此处指不满。
② 堧垣:宫外的墙。
23.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恐天下以吾私广国私:独爱b.汝第往,吾今令人召若第:姑且 c.此吾弄臣,君释之弄臣:帝王亲密狎玩之臣 d .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用事:凭感情做事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样的一组是()a.①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②其意常在沛公b.①不来,且斩通②固不如也,且为之何如c.①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②山峦为晴雪所洗34567891011132019-07-30第五单元古文阅读(下)(五)阅读下边的文言文,回答23—26 题。
高三:2019届高考语文必修一文言文指导复习(教学方案)
( 语文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高三:2019届高考语文必修一文言文指导复习(教学方案)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高三:2019届高考语文必修一文言文指导复习(教学方案)必修一[教材篇目]——《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烛之武退秦师》(1)无能为也已通: ,(2)共其乏困通:,(3)秦伯说通:,(4)失其所与,不知通:,考点知识巩固“矣”“供”“悦”“智”句末语气词供给高兴明智《荆轲刺秦王》(5)秦王必说见臣通:,(6)往而不反者通:,(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8)卒起不意通:,(9)秦王方还柱走通:,《鸿门宴》(10)皆为龙虎,成五采通:,(11)距关,毋内诸侯通:,通:,“悦”“返”“震”“猝”“环”高兴惧怕突然绕“彩”“拒”“纳”彩色把守接纳(12)张良出,要项伯通:,(1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1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15)令将军与臣有郤通:,(1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烛之武退秦师》(1)且贰于楚也:(2)朝济而夕设版焉:(3)何厌之有:(4)唯君图之:“邀”“背”“早”“隙”“座”邀请违背早早地隔阂,嫌怨座位有二心,从属二主渡河满足仔细考虑《荆轲刺秦王》(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6)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7)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8)唯大王命之:(9)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10)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11)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对待赠送并列希望宽容、原谅身子向上起遭受《鸿门宴》(1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13)卮酒安足辞:(1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15)旦日飨士卒:(16)鲰生说我曰:责备推辞估计、揣测用酒肉招待宾客劝说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烛之武退秦师》(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完整版)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学案(教师版)
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学案(教师版)【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点】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教学课时】本专题共3课时。
其中讲练2课时,练习课1课时。
【考点简析】2018年《考试大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 级。
《考纲》规定的考查的句式为: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高考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的考查,一般不单独设题,主要是在古文翻译题中出现。
“不同用法”指的是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
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
难点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
有关词类活用在实词我们已重点讲述,这里不再列举。
【知识梳理】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
这些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教学过程】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
(一)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
1.南冥者,天池也。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今臣亡国贱俘。
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8.吕公女即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9.且相如素贱人。
10.臣本布衣。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13.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14.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5.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结: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形式为:“……者,……也。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复习文言文考点专题教案.doc
2019 届高考语文第二复习文言文考点专题教学设计XX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专题文言文阅读专项打破近三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剖析一览表:年份体裁选材考察角度 XX 人物列传《宋史·朱昭传》理解实词,重点归纳,归纳中情意思,翻译句子。
XX 人物列传《明史·花云传》理解实词,重点归纳,归纳中情意思,翻译句子。
XX 人物列传《宋使·何灌传》理解实词,重点归纳,归纳中情意思,翻译句子。
命题特色 1. 从选文体裁看,选文以人物列传为主。
2.从选文篇目上看,不选作者特别著名的篇目。
它最大限度地防止了猜题、押题。
从选文的体裁特色上看,整体趋势是稳固的。
3.选文的可读性较强,思想内容踊跃健康,内容相对陌生,表现了考试材料的公正性。
4.从考察的形式上看,题型稳固,一般为 3 个单项选择题加一道翻译题。
设题形式比较固定,考点各有重视,试题仍旧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考察内容主要波及实词、虚词、理解和剖析、挑选与归纳、句子翻译等。
5.主观题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翻译题仍旧备受喜爱;重视考察文言文知识的迁徙能力和对文意的理解、剖析、归纳能力。
对“言”的重视本质是考察文言知识的迁徙能力,对“文”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最后一题显然趋势于主观题,主要考察对文言文内容重点的归纳,即考察对文意的理解能力。
基于上述特色, XX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文仍会以史传文为主,适合关注散文。
题型趋于稳固,分值的变化也不大。
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文意理解和翻译仍将是考察的重点。
第一节文言翻译【备考攻略】一、文言文翻译的四个步骤(一)审。
在翻译以前,第一要审清文言词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
能够先在底稿纸上抄下要注意的重要词句,而后用笔将这些语法现象一一地圈注出来,以惹起自己的注意。
(二)切。
将文言词句以词为单位逐个切分开来,而后逐个地加以解说。
(三)连。
依据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个解说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用“信”“达”“雅”的标准去要求它。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教案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教案----2019-2020 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教课设计一、教课目的:1.掌握实词意义推测的方法2.提升文言知识的迁徙能力二、教课重难点:掌握实词意义推测的方法并灵巧运用三、教课课时: 3 课时第 1 、2 课时一、考点阐释“理解常有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考试纲领》保存内容。
我们要注意两点隐含信息:一是“常有实词”,这是考察范围,重点是理解教材中150 个左右的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的条件。
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详细要求,既是考察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神态,又是考察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取,一定累积必定数目的实词。
但是,文言文实词绝大多数拥有多义性,重点是要确立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详细含义,这就不是不过靠累积就能解决问题的了,还一定在累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测的详细方法,以便灵巧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究竟就是要能依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测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后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测上,因此掌握推测的技巧至关重要。
二、文言实词词义推测法(一)字形推测法汉字中形声字占80% 以上,其形旁为我们意会词义供给了有利条件。
如:“理”,从玉( 左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教案偏旁写作王) ,凡形旁从“玉”的字,本意都与玉石珠宝相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 《韩非子》) 中的“理”字的意思是“治玉、雕琢”。
“禾”与五谷相关;“贝”与金钱相关;“皿”与用具相关;“宀”与房舍相关;“阝”与地名相关;“求”与毛皮相关;“言”与说话相关;“隹(zhuī)”与鸟雀相关;“尸”与身体关;“冖”与笼盖相关;“系”与捆绑相关;“纟”与丝织品相关;“歹”与死亡有关;“月”与肉相关;“页”与首相关;“自”关鼻,“目”关眼。
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复习教案
六、课堂训练
1、[答案]1、这是什么山谷?(判断句)
2、附近的邻居听说了这件事,认为我很傻,所以给这个山谷取名叫做愚公之谷。
(判断句)
3、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欺负,也一定不会给(他马驹的)。
(被动句)
2、答案:
①过去弥子瑕被卫君宠爱。
(被动句)
②所以,弥子的行为和当初相比没有变化,以前被称赞而以后却(因此)获罪的原因,是因为人的爱憎感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被动句)
1、答案:
(1)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译文: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
(2)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译文: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
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3)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译文:“刚才有个小人在旁边胡说八道,
2、答案:
(1)、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译文:没有比做君主更快乐的事了!只有他的话没有人敢违抗。
(2)、公曰:“太师谁撞?”
译文:晋平公说:“太师,您撞谁呀?”。
高三语文教案2019届高考语文必修三文言文指导复习
2019届高考语文必修三文言文指导复习必修三[教材篇目]——《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考点知识巩固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寡人之于国也》(1)直不百步耳通: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4)涂有饿莩通:,(5)以为轮通:,“只”“毋” 不要“斑” 头发花“途” 道路“煣” 使弯曲只是、不过(6)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通:,通:,《劝学》(7)知明而行无过矣通:,(8)君子生非异也通:,《过秦论》(9)合从缔交通:,(10)倔起阡陌之中通:,(11)赢粮而景从通:,“又” 再“曝” 晒“智” 智慧“性” 资质、禀赋“纵” 战国时期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崛” 兴起“影” 影子?《师说》(1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 ,(13)或师焉,或不焉通: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寡人之于国也》(1)河内凶:(2)不违农时:(3)数罟不入洿池:(4)涂有饿莩:(5)非我也,岁也:(6)谨庠序之教:(7)申之以孝悌之义:“授” 传授,教授“否” 不,没有荒年,谷物收成不好耽误细密的网;池塘饿死的人年成尊敬父母,敬爱兄长学校《劝学》(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9)金就砺则利:(10)不积跬步:《过秦论》(1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12)氓隶之人:(13)然秦以区区之地:验、检查;省察磨刀石古代半步。
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学案(教师版)(汇编)
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学案(教师版)【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点】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教学课时】本专题共3课时。
其中讲练2课时,练习课1课时。
【考点简析】2018年《考试大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 级。
《考纲》规定的考查的句式为: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高考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的考查,一般不单独设题,主要是在古文翻译题中出现。
“不同用法”指的是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
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
难点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
有关词类活用在实词我们已重点讲述,这里不再列举。
【知识梳理】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
这些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教学过程】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
(一)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
1.南冥者,天池也。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今臣亡国贱俘。
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8.吕公女即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9.且相如素贱人。
10.臣本布衣。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13.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14.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5.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结: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形式为:“……者,……也。
高三语文教案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文言文阅读导练复习教案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文言文阅读导练复习教案专题二文言文阅读考情分析近三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分析一览表年份体裁考查内容考查角度XX序言文言散文《送秦少章赴临安薄序》(张耒)理解实词、虚词;文意理解、翻译句子,技巧分析。
XX人物传记《诸葛孔明》(陈亮)理解实词、虚词,文言断句,分析理解、翻译句子。
XX序言文言散文《严祺先文集序》(归庄)理解实词、虚词,文言断句,要点概括,翻译句子。
命题特点1.从选文体裁看,选文以文言散文为主,自主命题以来只有XX 选了人物传记文。
而且人物传记一改以往的选择书籍特点,而以文人文集传记为主。
2.从选文篇目上看,文言散文一般也不选作者特别知名的篇目。
它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猜题、押题。
从选文的体裁特点上看,总体趋势是稳定的。
3.选文的可读性较强,思想内容积极健康,内容相对陌生,体现了考试材料的公平性。
4.从考查的形式上看,题型稳定,一般为3~4题的单项选择题加一道翻译题。
设题形式比较固定,考点各有侧重,试题仍然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考查内容主要涉及实词、虚词、理解和分析、筛选与概括、断句、句子翻译等。
命题特点5.主观题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翻译题仍然备受青睐,但又有断句题和简答题;侧重考查文言文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对“言”的重视实质是考查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对“文”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最后一题明显趋向于主观题,主要考查对文言文内容要点的概括,即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能力。
鉴于上述特点,XX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文仍会以散文为主,适当关注史传文。
题型趋于稳定,分值的变化也不大。
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文言断句、文意理解和翻译仍将是考查的重点。
第5课时文言断句典例导练吾读严子祺先之文,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
无锡自顾端文、高忠宪两先生讲道东林,远绍绝学,流风未远。
严子生于其乡,诵遗书,沐馀教,被服儒者,邃于经学。
平日重名节,慎行藏,视世之名位利禄,若将浼①焉。
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doc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练习4班级姓名评价七、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送杜审舒归里序(清)施闰章杜生审舒齐归,施子赆焉,司橐者以匮告。
杜生谢,且蹙额曰:“先生念我则至矣,然窃疑厚人而忘己也。
”意者太左计。
施子曰:“若以我为过廉乎?予盖天下之贪夫也。
子何敝敝然为我谋?”杜生口呿色变,久之,曰:“从先生官三年矣,事大小罔弗知也。
所与交游,虚往实归者众矣,而先生橐中无长物。
以币进,则拒之惟恐不速。
焦形槁颜,手校雠而口伊吾,夫子病矣。
如是而谓贪,将阳拒而阴纳与?敢问其说。
”施子曰:“噫!何子之泥于言贪也!夫取而不能有者,非贪也;不取而有之,人不能夺焉者,贪之至也。
庄子曰,‘君子内无饥寒之患,外无劫夺之忧’。
子不见夫今之鼎食而覆①餗者乎?戕其躯,籍其家,以沈其宗者,比比矣。
其始不过竞筐篚之私,卒以捐其所甚爱而不遑恤。
夫人捐其所甚爱,至于弃身家,舍妻子,谓之能贪则不可。
予,鄙人也,未就事而先饮冰,其行若踬,其居若坠,其独处若群窥。
先人后己,亦夷亦惠②,忧谗畏讥,补缺修弊,籝有一金而不知所置。
予盖患得患失,见鄙于尼父③者也。
然而疾风震雷,守之晏如,饱食高坐,进退生徒。
陟泰岱,观沧海,谒阙里,陈诗书。
搜讨旧籍,累椟连车,寸缣尺楮,并蓄兼储。
盗不睥睨,民不咒诅;人见不足,我见有余,此亦贪之至也。
且夫名浮其实者,德之欺也;勉乎其职而不能尽其道,事之末也。
吾目迷五色,而不蒙夫人之诮;行忝颜、闵④,而窃附有道之林。
吾循孔氏之门墙而惴惴然,惧其不能入也。
奉命而出,终事而归,所得侈矣,况敢自以为廉乎!子貌朴而志端,归而修业,亦务守其不可夺者已矣,何敝敝然为我谋?”杜生闻之喜曰:“吾乃知先生之所以为贪。
”于是酌酒别去。
明日,次其语,追而送之济水之上。
(选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注】①鼎食而覆餗:意即由富变穷。
②亦夷亦惠:夷,即伯夷;惠,即柳下惠。
他们被后人尊称为圣之清、圣之和者。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专题复习导学案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专题复习导学案授课人:杨丽云【导入】:话说,清朝年间,有一天,慈禧太后招文武百官书写歌词娱乐。
期间,一有名的书家大臣为卖弄才情,拿起笔,刷刷几下,很快写就了--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一看大喜,但仔细端详后发现,黄河远上白云间,他由于写得急把“间”字给漏写了,诗不全是欺君之罪,慈禧脸色一变就要处罚,机敏的大臣知道后略一思索,便对慈禧说:启禀太后奴才写的是一首词啊。
慈禧大声呵斥,那你念来,我听听。
大臣不慌不忙地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听后转怒为喜。
【学习目标及重难点】: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技巧。
【课前真题热身】: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之句式 教案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掌握常见的实词含义及推断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2.掌握常用的18个虚词并在对比中辨别它的用法。
3.理解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并能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的方法。
4.把握常见的偏义复词、古今同形异义词5.掌握文言固定结构6.把握筛选信息试题和综合试题答题技巧复习过程:第四课时文言文句式复习教学内容: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教学要点: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
这些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教学过程:一、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句数在3句以上)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⑦此三者,吾遗恨也。
⑧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句数在3句以上)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句数在3句以上)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学案(教师版)【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点】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教学课时】本专题共3课时。
其中讲练2课时,练习课1课时。
【考点简析】2018年《考试大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 级。
《考纲》规定的考查的句式为: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高考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的考查,一般不单独设题,主要是在古文翻译题中出现。
“不同用法”指的是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
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
难点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
有关词类活用在实词我们已重点讲述,这里不再列举。
【知识梳理】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
这些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教学过程】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
(一)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
1.南冥者,天池也。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今臣亡国贱俘。
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8.吕公女即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9.且相如素贱人。
10.臣本布衣。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13.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14.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5.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结: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形式为:“……者,……也。
”(如1)2.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形式为:“……,……也。
”(如2)3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形式为:“……者,……。
”(如3)4.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停顿,只起代称作用。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4)5.有些判断句,“者、也”全不用,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如5)6、用“此”“乃”“亦”“即”“则”“素”“皆”“诚”“本”等表示判断,也是常见形式。
(如:6—10)7.用“是”“为”表示判断。
(11、12)8、用“非”“未”“弗”“无”“莫”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如:13—15)练习1: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A.神仙之说,所谓画蛇添足。
B.夫天者,人之始也。
C.然是说也,余常疑之。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解析:本题考查对判断句的辨识能力。
答案C(A为无标志判断句;B “者……也”表判断;D“非”“……也”表判断)二、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二)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
1.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吾属今为之虏矣。
6.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9.文王拘而演《周易》。
10.而刘夙婴疾病。
小结:1.用“于”“受”“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如1、2)2.用“见”或“见……于……”表示被动。
(如3、4、8)3.用“为”“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
(如5—7)4.用“被”表示被动。
(如8)5.无标志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示被动。
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如9、10)练习2:下面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C.乐毅畏诛而不敢归。
D.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被动句的能力。
答案B(“被”读“pī”,同“披”,披散,散开;ACD 为被动句)练习3:下列句子中“见”不表被动的一句是()A.近日见辱问于长者。
B.君既若见录。
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被动句的能力。
答案:B。
(B项“见丁宁”的“见”是指代性副词,表动作涉及的对象,“见录”义为“记住我”。
ACD三项的“见”都表被动。
)三、倒装句※宾语前置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三)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
1. 秦人不暇自哀。
2. 时人莫之许。
译文:“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3.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4. 而今安在哉。
5.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6. 吾谁敢怨?译文:“我敢埋怨谁呢?”7. 姜氏何厌之有?8.成语: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唯命是从、唯才是举——唯图利、唯问你、唯从命、唯举才9. 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10.臆!微斯人吾谁与归?11.项王、项伯东向坐。
亚父南向坐。
(项王、项伯面向东坐,范增面向南坐。
)小结:1.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置于动词前。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1—3)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前置。
这类疑问代词有“谁”、“何”、“奚”、“安”等。
(如:4—6)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3)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7、8)2.介词的宾语前置:(1)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如9、10)(2)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还有一种,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如11)练习4: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闻道百,以为莫已若也。
D.颜回见仲尼,请行。
曰:“奚之?”解析:本题考查辨识判断句和宾语前置句的能力。
答案A。
( A 项是判断句,其余是宾语前置句)※除宾语前置外,主要还有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1.甚矣,汝之不惠!——译文:你太不聪明了!2. 悲哉,世也!——译文:这个社会多可悲啊!小结1: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3.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 楚人有涉江者。
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5.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译文:千里马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6.僧之富者不能至。
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小结2:定语后置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文言文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2)用“者”的后置。
(如4)格式:中心词十定语十者(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用“者”煞尾。
(如5、6)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4)数量词或数词作定语,可以前置,与现代汉语相同;也可以后置,与现代汉语相反。
(如5)格式:中心语十数量定语7.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应为“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
”)8. 申之以孝悌之义。
(应为“以孝悌之义申之。
”)9.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应为“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
”)小结3:状语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
格式:(1)动/形十于(乎,相当“于”)十宾(2)动十以十宾练习5:下列各句中没有定语后置现象的一句是()A.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B.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村中少年好事者。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文言定语后置句式的能力。
A.句中“车”、“骑”、“卒”均是中心词,数量词“六七百乘”、“千余”、“数万人”均后置,以此突出定语。
C.“少年好事者”意为“好事之少年”,是定语后置。
D.“马之千里者”意为“千里马”,是定语后置。
【答案】B练习6:下列句子中没有状语后置现象的一句是()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B.风乎舞雩。
C.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D.请其矢,盛以锦囊。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文言状语后置句式的能力。
A.又于庭杂植兰桂竹木。
B.乎舞雩风。
C.“徙于南冥”即“飞到南海去”,没有状语后置的现象。
D.请其矢,以锦囊盛。
【答案】C四、省略句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四)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
1.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2.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 至莫夜月明,(我)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4. 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事)甚急!”小结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2)承后省。
(3)自述省。
(4)对话省。
5.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6.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7. 以(之)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
8. 沛公军(于)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小结2:(1)省略谓语。
如5(2)省略动词宾语。
如6(3)省略介词宾语。
如7(4)省略介词“于”。
如8练习7:下列省略句补充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良曰:“(我)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B.今少卿乃教(我)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C.军中无以为乐。
请以剑舞(之)。
D.死马且买之(于)五百金,况生马乎!解析:本题考查辨识文言省略句式的能力。
答案B.(A应为:沛公,C应是“为乐”,D应是“以”)五、固定句式古文中,有一些相对固定的语言搭配形式,我们称之为固定结构。
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孰与/孰若(跟......相比......)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