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传统、理想与现实的变奏——20世纪20、30年代中国
《渔舟唱晚》赏析
《渔舟唱晚》赏析《渔舟唱晚》赏析《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河南筝曲。
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
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
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古琴演奏家娄树华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山东古曲《归去来》的素材改编而成。
另一种说法是,山东古琴家金灼南根据流传于山东聊城地区的民间传统筝曲《双板》及其演变的两首乐曲《三环套日》和《流水激石》改编而成,20世纪30年代,金灼南将此曲传给娄树华,娄树华在进一步改编时,在乐曲的后半部分充分运用了筝的“花指”技巧,使音乐意境更为鲜明、生动,从而使这首筝曲得以广泛流传。
一般以为,此曲是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
标题取自唐代王勃《藤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近来又有研究表明,此曲非娄树华首创,而是金灼南根据流传于山东聊城地区临清一带的民间筝曲《双板》及其演变乐曲《三环套日》、《流水激石》改编而成。
本世纪三十年代金灼南将此曲传授给娄树华,娄树华又以金谱为蓝本,作了较大发展并增加了乐曲的后半部分,此版本于是迅速流传全国。
《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
乐曲的前半部分(第一段),乐句与乐句基本上是上下对答的.“对仗式”结构,给人结构规整之感;乐曲的后半部分(第二、三段),则运用递升、递降的旋律和渐次发展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了百舟竞归的热烈情景。
全曲大致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慢板。
这是一段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
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音乐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渐渐西沉的夕阳,缓缓移动的帆影,轻轻歌唱的渔民……给人以“唱晚”之意,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
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上)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上)作者:李新宇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李泽厚“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论题的影响,国内学人多以“双重变奏”的框架谈论现代文学。
然而,“双重变奏”并不能准确地概括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更难以清楚地揭示文学思潮矛盾运动的复杂状态。
由于对重大主题的漠视或回避,双重变奏论导致了一系列问题上认识的混乱。
因此,要回顾和总结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必须重新认识文学主题更为复杂的结构。
事实上,历史留下的印迹非常清楚: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不是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而是由启蒙、救亡和翻身构成的三重变奏。
由于历史的境遇,中国现代文学同时并存着三种核心意识:人的意识、民族意识和阶级意识。
三种意识分别产生了三个中心主题:启蒙、救亡和翻身。
三个主题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冲突,各有自身的发展目标和运行轨迹,因而构成了现代中国文学最基本的矛盾结构并决定着文学发展的面貌。
一中国新文学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面对着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因而不可避免地同时面对着启蒙、救亡和翻身三大主题。
启蒙主题的基础是人的意识,即受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影响而产生的以个人自由为核心的人权意识。
它以中国人非人的生存状态为前提,以人的解放和人权的保障为指归。
与现代性一样,人权意识显然不是中国固有之物,而是对外开放和文化引进的结果。
一方面是外国文学和学术的翻译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一方面是陆续派出的留学生在异国的土地上的生活感受,强烈的对比使中国人的生活显示了非人的状态。
因而,人的觉醒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
正如鲁迅所说的:“魔鬼手上,终有漏光的处所,掩不住光明,人之子醒了”。
[1]这种觉醒必然意味着个性意识的觉醒,也必然意味着个体自由和权利的确认。
在当前学界,对于“启蒙”这一概念的认识是相当混乱的。
因此,对于五四时期的启蒙主题,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它与梁启超等人的近代启蒙主义虽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却已存在着根本的不同。
梁启超等人的启蒙主义是沿着为“强国”而“维新”,为“维新”而“新民”的思路发展而来的,目的仍然在“国”而不在“人”;五四新文化的启蒙主义是以人权意识为基础,以改变几千年“吃人”的传统从而使人获得解放和权利的保障为指归,其根本目的在“人”而不在“国”。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单选题(共45题)1、()是音乐新课程对学生评价的重要内容。
对学生情感的评价关系到情感内涵、人生态度、人格健全的重要问题。
A.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B.过程与方法评价C.知识与技能评价D.认知评价【答案】 A2、下列作品中,哪一首是赵元任的合唱曲?()A.《卖布谣》B.《也是微云》C.《听雨》D.《海韵》【答案】 D3、20世纪初京剧老生中艺名“麒麟童”的是( )。
A.梅兰芳B.苟慧生C.谭鑫培D.周信芳【答案】 D4、“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情感,尤其用来表达内心的挣扎等极端的情感,忽略对信息的描绘。
”这句话体现的美学观是()。
A.极简主义B.指涉主义C.表现主义D.解构主义【答案】 C5、下列选项中,( )是汉代乐府中的著名音乐家。
A.李延年B.李龟年C.蔡邕D.蔡文姬【答案】 A6、下列哪个民族的传统民歌是单声部形式?A.蒙古族呼麦B.侗族大歌C.壮族双声D.飞歌【答案】 D7、文艺复兴时期的帕莱斯特利那属于()。
A.勃艮第乐派B.罗马乐派C.威尼斯乐派D.尼德兰乐派【答案】 B8、《黄河大合唱》中有两首分别是男声独唱和女声独唱,它们是()A.《黄河船夫曲》《黄河怨》B.《黄河颂》《黄水谣》C.《黄河船夫曲》《黄水谣》D.《黄河颂》《黄河怨》【答案】 D9、“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情感,尤其用来表达内心的挣扎等极端的情感,忽略对信息的描绘。
”这句话体现的美学观是()。
A.极简主义B.指涉主义C.表现主义D.解构主义【答案】 C10、20 世纪 30 年代是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繁荣时期。
下列哪首歌曲是当时的电影插曲?( )A.冼星海《二月里来》B.刘炽《我的祖国》C.雷振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D.聂耳《义勇军进行曲》【答案】 D11、咬字吐字属于十三辙中“怀来”辙的是( )A.家、巴、蛙、花、瓜B.刀、飘、高、条C.爹、爷、歇、铁、月D.该、哀、灾、歪、柴【答案】 D12、“老师引导学生用5 1 2 3 5 6几个音填人4张节奏卡片,组成一条旋律”,这一教学活动体现的是()。
浅谈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乐主义思潮音乐的发展
浅谈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乐主义思潮音乐的发展20世纪20至30年代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段时间被称为国乐主义思潮的发展时期。
国乐主义思潮是指一种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基础,以国粹为主题,融合现代音乐元素的音乐创作和表演思潮。
在这个时期,中国音乐界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更融入了西方音乐的元素,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道路。
本文将对20世纪20至30年代国乐主义思潮的音乐发展进行浅谈。
20世纪20至30年代是中国音乐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革,这些变革直接影响了中国音乐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音乐家们开始面对如何将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相融合,如何将中国音乐推向世界舞台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探索。
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国乐主义思潮得以充分发展和壮大。
20世纪20至30年代的国乐主义思潮音乐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
在音乐形式上,国乐主义思潮音乐开始从单纯的传统民族乐器演奏发展成为交响乐、器乐曲以及歌剧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的创新使得中国音乐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表达和传播。
在音乐内容上,国乐主义思潮音乐开始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方面的表达,大量的交响诗曲、器乐曲、合唱曲等作品涌现出来,这些作品在表现形式上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使得中国音乐史上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音乐风貌。
在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的音乐家们也开始借鉴西方音乐的创作手法,并吸收了西方音乐的理论和技巧,使得中国的音乐创作和表演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音乐家们开始以西方的音乐形式来创作中国的音乐作品,但是他们并没有简单地照搬西方音乐的形式,而是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融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在此期间,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聂耳等人以他们的杰出作品奠定了中国音乐的地位,他们的作品《黄河大合唱》《茉莉花》等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最新 简述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想潮流概况-精品
简述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想潮流概况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文学思潮史中占据独特的位置,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现代主义文学思想潮流的,欢迎阅读查看。
现代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它广泛运用各种超现实的手法,诸如象征、反讽、暗示、颠覆、戏仿等手法,来表达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己、荒诞感受和存在意识。
19世纪中后期,西方社会普遍走向垄断阶段,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也日渐壮阔,西方一批中小资产阶级人既对苦难的现实不能接受,又对前途捉摸不透,一种普遍性的毁灭情绪沉入他们痛苦的心灵深处,以至许多文人创造出审美的意象世界来寄托忧思。
表现在文学中就呈现出一种荒诞、变异、晦涩、以丑为美的创造风格。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上一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某种社会病在人们内心的反应。
在困惑不宁、变迁骚动的时代,就容易崇尚主观和象征,这可以说是中外艺术审美史上的一个共同特征。
一、2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由高潮开始退落,尤其在1925年“五卅”惨案之后,人们面对复杂多变、惨淡沉痛的现实社会感到茫然失措,普遍陷入一种彷徨、不安的状态。
孤独、痛苦、惶惑成为当时人们主要的心理情绪特点,这一阶段的中国社会心理与19世纪中后期的西方社会有某些相似,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所表现出的孤独感、痛苦感、迷惘感、焦虑感与此时期人们的精神状态不谋而合。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中国的社会现实一经结合,就具有了中国特色,呈现出中国的民族特征。
有学者认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具有强烈的现实感。
其次,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虽然在希望中感到绝望,但更在绝望中追寻希望。
最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不仅破坏旧传统而且创造新的传统。
从作家方面来看,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是20年代中国文人创作情绪和创作心理的结晶。
其中,李金发的《微雨》、向培良的《沉闷的戏剧》、鲁迅的《野草》等都有着强烈的现代主义色彩,这一系列作品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真正崛起。
论近代中国的文学思潮与现实主义文学
论近代中国的文学思潮与现实主义文学近代中国的文学思潮与现实主义文学近代中国的文学思潮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波澜壮阔的过程,从旧文化遗产到现代派文学,从魏源到鲁迅,从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学思潮的转变,深刻反映了时代背景下文化的变迁,并在其中体现出了中国文学的特殊性和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地位。
一、近代中国的文学思潮中国文学发展历经几千年的时光积淀,展现出丰富而多元的文化特征。
而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大批新思潮、新流派对传统文学开展了一系列的思想攻击和理论分析,旨在推翻旧文化的束缚,开辟中国文学的新天地。
1、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其标志着“以庚子闹事为起点,以五四运动为转折点”的新文化浪潮逐渐兴起。
在这个过程中,李大钊、陈独秀等一批思想家,用新观念描绘新社会,抗拒旧文化的束缚,推进文学思潮的进化。
2、现代派文学现代派文学起源于上世纪初,是新文化运动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这个时期的作品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社会的多样性、语言的多元性,体现了文学的实验和创新,成为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3、鲁迅文学鲁迅文学是为数不多引领中国文学思潮发展的文学思潮,其反映现实、关注社会、抨击旧文化,敢于反映社会问题,批判时弊、关注生存和人民生命等特点,成为现代中国生动而鲜明的文学风格。
二、现实主义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伴随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壮美进程。
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并不是万事大吉的,但它在承认历史价值的同时,也反映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学价值,成为一种文化挑战。
1、文学离现实主义是独立发展现实主义不是单纯的社会文化现实问题,更多的是文学自身的探求。
说到底,文学的本质是艺术,它需要一种语言,一种表达方式,而这种表达方式更多的是需要真实和自然。
2、现实主义文学的体现现实主义文学的体现是要尊重社会现实,即:保持思想不偏颇;尊重个性,即:反映一个人不同的个性特点;保持各种艺术手段和艺术型态的协调性;保持真实感,并且不能被主观的判断所让人误导。
国产犯罪片现实主义传统再探
2022/4上文艺直通车热播冷评国产犯罪片现实主义传统再探阴田笑妍摘要:国产犯罪片从1921年的《阎瑞生》上映起便呈现出现实主义的影像风格,但回溯西方电影史上犯罪类型电影第一次兴起的20世纪30年代,由于美国禁酒令的实施导致抢劫、贩卖私酒的黑社会形象在银幕上得到观众审美上的盲目崇拜,在不断美化罪犯的社会氛围下使得犯罪片本身离现实越来越远。
文章意图从中西方犯罪片历史发展的梳理对照中找到国产犯罪片的现实主义传统的缘起与发展之路。
关键词:犯罪片传统叙事现实主义犯罪类型电影可以追溯至1903年的《火车大劫案》,此片依据当时轰动美国社会的真实抢劫事件改编,此后好莱坞电影一直倾心于具有黑色电影气质的侠盗题材,将强盗美化为向命运反抗的“英雄”,但在长达30年间忽视了以现实主义手法描摹犯罪事实的类型发展,而这一类型在中国大陆却备受关注。
回溯中国电影史,初具犯罪类型样貌的《阎瑞生》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好莱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犯罪片产出。
《阎瑞生》和《火车大劫案》在两国几乎都是突然出现的带有犯罪元素的影片,并极具现实主义倾向。
由此可观,社会真实案件似乎是触发犯罪电影的开关之一,再探犯罪片发展历史对于新世纪国产犯罪题材影片的空间扩展与延伸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与现实(1921-1924)20世纪初国产电影呈现出全面的现实主义面貌,如《劳工之爱情》(1922年)、《孤儿救祖记》(1923年)、《马路天使》(1937年)以及《阎瑞生》(1921年)。
不同于同时期的西方电影所呈现的夸张现实、解构现实的倾向,国产电影从1913年的《难夫难妻》开始便依托于现实生活,以现实生活为根基加以艺术化的表现手法。
电影《阎瑞生》延续了这种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段为国产犯罪类型影片奠定了现实主义根基。
在好莱坞工业体系下犯罪电影与改编文学作品搬上银幕的西部片或是侦探片不同,20世纪30年代前后正处于大萧条时代的美国同样经受了黑社会最猖獗的时期,禁酒令的颁布使得盗窃、偷运、贩卖私酒的黑帮群体成为美国公民的“侠客”,而这也成为美国30年代十分普遍的犯罪现象。
中国百年现代化进程遭遇的四大矛盾
中国百年现代化进程遭遇的四大矛盾张博树 -作为拥有悠久的前现代农业文明历史、又是在外力拉动与逼迫下强行进入现代世界的后发型现代化国家,中国近百年来的制度现代化历程,曾先后为下述四大矛盾所困扰,它们是:1、在以悖论方式出现的“外来”文明的冲击面前,华夏中心主义的“天朝”心态与正在加速发生的帝国自身衰败间的矛盾。
人们都该记得1793年英国人马戛尔尼使华时围绕“叩头”之争展开的有名的故事。
这个故事典型地说明了两百年前我们的先人是以怎样的优越感看待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的。
事实上,迟至19世纪中叶,中国人(从皇帝、朝臣至普通百姓)尚无现代主权国家与民族平等的概念。
有限的国际贸易被理解为是对“四夷”的“恩惠”。
甚至当英国人的炮舰已经开到了家门口、且国人已实实在在地看到对方的“船坚炮利”绝非自己所能及时,仍摆出一副“天朝”的姿态,要求对方“处处恭顺”,因为中国的“大皇帝抚有万邦”,舞刀弄枪,就会“上干天怒”…这里,具有悲剧意义的不但在于我们的先人乃以坐井观天式的愚蠢看待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与一个正在迅速工业化的西方民族的对抗,而且在于对抗中的弱势的一方由于其本身正在经历的衰败化过程而更显得不堪一击!中国的皇权专制制度到明清本已发展到极致,满清政府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为了消除汉人的反抗,曾采取积极笼络与消极压制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获得康、雍、乾三朝的一时繁荣。
然自乾隆末年起,官场日趋腐败,人口压力骤增,财政危机凸显,天灾人祸频仍。
这个加速进行的衰败化过程与自鸣得意的“天朝”思维定式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正是后者,阻碍了中国人向日本人或俄国人那样,自觉地吸收外来文化,重新界定自己在世界的位置,2、由边缘化危机导致的救亡图存的防御型现代化的选择与现代化制度定位间的矛盾。
这里所谓“边缘化”,借自“世界体系理论”的创始人华伦斯坦。
边缘者,列强(世界体系中的“核心国家”)之附庸也。
这对两次鸦片战争后的清王朝、对辛亥革命后建立起的中华民国、对20至30年代的南京国民政府,都一直是实实在在的威胁(某些时间竟部分地成为现实)。
论中国传统审美理想与现代艺术的冲突
体 味并 享受人 生 , 将 日常生 活精神 化 、 理想 化 。 即超 越 现 实 的物质 的生活 , 完 全进 入精 神领 域 , 以获得 无 限快乐 , 这 个 自由天地 在精 神界 , 在 艺术 想象 中, 在 审美 的 自由王 国里。 而 艺术却 始 终是 多元化 的, 现 代 艺术是 人 类 艺术 的一个 重要 组成部 分 ,不 能仅 仅 把 它看成 是传 统 艺 术 的对 立面 。随 着 时代 的进 步, 人 们 审美观 念 的更新 换代 , 一 些 审美 法 则必 然会发 生变化 。 传 统 艺术 与现代 艺 术产 生冲 突 的 同时, 也 给 当代 艺术 家带来 了开 创新领 域 的契机 。 关键 词 : 传 统 审美理 想 ;传 统 艺术 ;现代 艺术 ;冲 突 ; 创 新
门 。因此 , 讲 究 线 的哲 理 与禅 趣 成 为 书 与 画共 同
的美学 原理 。
传 统 审美 理 想 也 会 随 朝 代 的更 替 和 时 间 的
在 于精 神世 界 , 在艺术想象 中, 在 审 美 的 自 由王
流 转 而发 生 一定 的变化 。在 中 国传 统 审美 观 中 , 美 术 作 品要 尽 可能 显现 接 近 自然 的面 貌 。但 是 , 反 应 自然 面 貌并 不 是 中 国美 术 的最 终 目的 , 而是 要“ 瞻外 形 以得神 理 ” 。因为在 中国 的美 术 家和鉴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 6 7 1 — 3 3 8 9 ( 2 0 1 3 ) 0 2 - 1 7 — 0 3
一
、
中分 体 现 。 在 中 国传 统 美 术 中, 非 常强 调对 线 条 的运用 。中 国艺 术提 倡 “ 逸” ,
中国造 型 艺术 的传 统 源 远 流长 ,蔚 为壮 观 ,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篇: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儒家八派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史称“儒家八派”。
2、密宗佛教发展到公元七世纪后,出现衰落的趋势,神秘化密教的出现就是重要标志。
密教,是大乘佛教一些派别同婆罗门教混合而成,它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礼、民俗信仰为基本特征,着重宣扬口诵真言即咒语(语密)、手结契印(身密)、心观佛尊(意密),三密同时相应,就能即身成佛。
密教至迟在三国时就已传人我国,通称“杂密”。
杂密的内容与中国传统的道教、儒术和民间巫术有许多是相通的,以至在宗教实践上相互影响,很难区别。
中国密宗的正式建立,当在唐玄宗开元年间。
密教与政治结合紧密是其特征,这一点被藏传佛教所继承。
3、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释迦牟尼去世后,约在公元一世纪时,佛教分化成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所谓“乘”,是“道路”之意,大乘是大道,小乘即小道。
4、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要概述文化的特征。
“文化”一词在当今世界哲学和各门科学都取得重要发展的历史环境下,它的实质性含义应该是人类主体通过各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实现的对社会和自然客体的适应、利用和改造。
其实现成果的体现,既表现在各种自然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和发展,更反映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考试科目代码:[ 905 ] 中国音乐史专业理论综合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905] 考试科目名称:中国音乐史专业理论综合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一)音乐分析60分(二)中国音乐史90分4)题型结构(一)音乐分析1、曲式图示,35分2、分析报告,25分(二)中国音乐史部分1: 填空题,约20分。
2:名词解释,约 10分。
3:文献解析题,约20分。
4:论述题,约4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一)音乐分析考试目标:考察学生对于音乐发展逻辑的把握能力。
其中包括:音乐陈述结构特点、曲式结构特点、调性布局特点等。
在此基础上,能够用简明的曲式图示说明音乐的逻辑运动过程,并用文字就音乐本体的发展特点进行简要说明。
考试内容:1、陈述结构类型:乐汇、乐句、乐段、乐段的扩展、群结构、自由结构2、曲式结构类型:单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合再现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回旋奏鸣曲式等。
(二)中国音乐史考试内容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一、远古及夏、商时期二、两周时期1.西周时期的音乐2.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三、秦汉时期1.乐府2.鼓吹乐3.相和歌4.百戏5.器乐四、魏、晋、南北朝时期1.民间音乐2.文人音乐3.各民族乐舞的相互传播交流4.乐律理论与音乐思想五、隋、唐、五代时期1.宫廷雅乐2.宫廷燕乐3.梨园与教坊4.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六、宋、元时期1.城市音乐3.说唱音乐与戏曲音乐4.器乐七、明、清时期1.戏曲音乐的繁荣2.说唱音乐的繁荣3.器乐4.乐律理论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一、传统音乐的发展1.民歌2.说唱音乐3.戏曲音乐4.民族器乐二、学堂乐歌1.沈心工2.李叔同三、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音乐1.学校音乐教育2.音乐社团3.工农革命运动中的音乐4.萧友梅5.黎锦晖6.赵元任四、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音乐1.抗日救亡歌咏运动3.黄自4.聂耳5.冼星海6.其他革命音乐家五、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的中国音乐1.沦陷区的中国音乐2.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国音乐3.解放区的中国音乐4.重要的音乐家考试要求:考生必须掌握中国古代音乐史和近现代史横纵两方面的知识,对不同时期的音乐文化史实、音乐文化现象、音乐种类、风格流派、音乐形态、传承方式和音乐文化交流等领域有清晰认识,并能常常关注到中国音乐史学界关于音乐史中的人物、事件、文献、乐器、乐谱等多方面的讨论和研究成果,对音乐史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等方面亦须多加研究和思考,对中国音乐历史发展总体脉络和阶段性发展特点有一定理解,对特定历史时期音乐现象、音乐体裁、音乐特征有较强解析能力,能独立思考和回答一些综合概括性问题。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创作述评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创作述评作者:王静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8期摘要:20 世纪30 年代的中国文学主要由现代小说五大家、左翼文学、京派文学、新感觉派文学构成,在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难能可贵地展现出多种文学思潮齐头并进,多个文学流派积极对峙与互渗的态势。
本文就当代作家的创作多元化及繁荣发展进行述评,并着重探讨了在这一时期不同作家文学创作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关键词:20 世纪30 年代小说述评20 世纪30 年代的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和现代化萌动相互交织的社会背景下。
面对混乱的国内外局势,国民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救亡运动。
受到多种世界文学思潮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中国小说展现出了多种文学思潮齐头并进,多个文学流派积极对峙与互渗的态势。
具体到小说创作上,这一时期的创作显示出多元性与多样性共存,题材范围明显扩大,审美视角拓宽,主题内容深化等特点。
一、现代小说五大家的创作在新文学运动的大力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理想与艺术追求,并于20 世纪20 年代中后期起,陆续坚定地投身于文学事业。
到了20 世纪30 年代,他们更是创造出了诸多深受人民大众欢迎的文学作品。
其中,被人们称为“现代小说五大家”的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和李劼人,更是将新文学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
茅盾继承了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人生派”的现实主义精神,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文学模式,即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
这使得一个新的文学时代得以形成。
茅盾全景式地、大规模地反映刚刚逝去的、甚至是正在发生中的社会现实,与五四文学的基调有着根本的不同。
巴金成长在封建大家庭中,非常了解封建大家庭内部当权势力的伪善自私和腐朽堕落,也深切地感受到了许多年轻的生命在封建大家庭压制下的痛苦挣扎。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以后的文学创作。
20 世纪30 年代是巴金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期。
在这一时期,他的小说作品中成就最高的就是《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中的《家》。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现代主义”艺术
第一章作为背景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法国印象主义。
1910年,罗杰·弗莱(Roger Fry,1866—1934)作为艺术批评家在偶然中得出“后印象主义”的概念命名,这种命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一种本身就相当“现代主义”的观念进程。
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画家们纷纷提出的“艺术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绘画不作自然的仆从”、“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则被人们称作“现代绘画之父”。
明显的现代主义绘画风格在法国野兽主义画家们的作品中初见端倪,“野兽派”名称得来的故事过于耳熟能详而无需赘述,随后的1908年,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和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加快了他们的立体主义概念进程。
毕加索的油画《亚威农少女》中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分水岭。
立体主义用块面的结构关系来分析物体,表现体面的重叠与交错,形成与传统法则相悖但是依然成立的美感。
与此同时,德国1905年组织的“桥社”、1909年成立的“青骑士社”等表现主义社团崛起。
它们的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有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传统的特色。
表现主义的成熟明显受到工业科技影像,以对事物的静态轮廓和光影描绘为主,但意大利的“未来主义”则刚好相反——以分解和重塑的场面来形成“动”的美感,并用线条和色彩块面来取代真实世界的“形”的语言,将感知到而非“看到”的真实表达出来,塑造连续交错和重合的形体。
其中走得比较远的艺术家已经开始尝试用线条来描绘光感和声音,比如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他参照了音乐的音符和线谱表现方式,用绘画来探讨观念和情绪的物化表达。
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50题)1、下面哪首歌曲是由冼星海作曲的?()A.《英雄赞歌》B.《让我们荡起双桨》C.《祝酒歌》D.《黄河大合唱》【答案】 D2、与dim.意思相同的表情术语是( )。
A.crescB.ritC.simD.decresc【答案】 D3、歌曲《南泥湾》的曲作者马可还作有歌剧()A.《兄妹开荒》B.《牛永贵挂彩》C.《夫妻识字》D.《刘胡兰》【答案】 C4、瞿小松的《第一交响曲》以表现一个热血青年为主题,该交响曲属于无标题音乐,其副标题是()。
A.“献给1986年我的朋友们”B.“献给我的爱人”C.“献给一位伟大的人”D.“献给我可爱的祖国”【答案】 A5、为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沁园春·雪》谱曲的作曲家是()A.雷振邦B.王立平C.李劫夫D.郑秋枫【答案】 C6、王某,女,三岁,体质虚弱,平时易感冒、消瘦、面色萎黄、厌食、大便溏稀。
A.山药B.藿香C.补骨脂D.白术E.当归【答案】 D7、歌曲写作中,运用得最多的结构是()。
B.二段体C.下段体D.四段体【答案】 B8、春秋时期,音乐活动摆脱了礼乐制度的束缚,乐教的职能开始转型。
下列选项与此描述相对应的是()。
A.“声无哀乐”B.“胡乐并用”C.“礼崩乐坏”D.“立师以教”【答案】 C9、欧洲音乐流派中,开创并大量使用变化音记号进行“十二音列体系”创作的音乐家是()。
A.贝尔格B.韦伯恩C.勋伯格D.柴科夫斯基【答案】 C10、《滚核桃》是根据山西绛州()改编的一首作品。
A.鼓乐B.吹歌D.民歌【答案】 A11、2001年中国第一次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是( )A.古琴B.昆曲C.蒙古族长调民歌D.京剧【答案】 B12、胡老师想确认管乐队学生是否已学会吹奏乐器《红旗颂》,最适合采用下列哪种评价方式?A.纸笔评价B.档案评价C.表现性评价D.概念评价【答案】 C13、老师带领学生学习《雪绒花》这一课,在课程快结束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歌曲内容以及创作背景,编排一个音乐剧,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艺术
日期:
使用授权声明
我作为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云南艺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 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云南艺术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他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出版学位论文。
一、决澜社 ..................................................................................................................... 25 二、中华独立美术协会 ................................................................................................. 26 三、默社及其展览 ......................................................................................................... 27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也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摘要
摘要
在 20 世纪 20-30 年代,国内一些艺术家将西方现代主义油画引入了中国画 坛,并将其看作是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开始在中 国迅速崛起。经过诸多艺术家的努力和探索,现在国内已经形成了写实为主要 发展潮流的艺术趋势。这一成果的获得与 20-30 年代艺术先辈的努力是分不开 的,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才使得我国艺术界呈现出了今天如此繁荣的局面。
浅谈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乐主义思潮音乐的发展
浅谈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乐主义思潮音乐的发展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音乐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国乐主义思潮迅速兴起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国内外的音乐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传统音乐在现代音乐中出现了新的面貌和风采。
本文将浅谈二三十年代国乐主义思潮音乐的发展,探讨这一时期中国音乐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国乐主义思潮的兴起,使得中国传统音乐在当时的音乐场景中重新获得了重要的地位。
国乐主义思潮强调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性和魅力,提倡在现代音乐创作中融入传统音乐的元素,使传统音乐在现代音乐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国乐主义音乐家们开始尝试将中国古典音乐的演奏技巧和音乐元素融入到现代音乐中,通过创新的方式使得传统音乐在现代音乐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这一时期,不少国乐主义思潮的音乐家们开始进行中国传统音乐的整理和研究,从古乐谱中挖掘和整理出了许多珍贵的音乐作品。
这些音乐作品多为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国乐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这些音乐作品开始被重新演绎和传播,使得中国古典音乐在当时的音乐界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在这一时期,国乐主义音乐家们还尝试将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进行融合,创作了一系列融合了中西元素的音乐作品。
这些音乐作品既保留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特色,同时又融入了西方音乐的表现方式和技巧,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这些作品的问世,不仅丰富了当时的音乐创作,同时也促进了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在这一时期,国乐主义思潮的影响也得以在音乐教育领域得到体现。
国乐主义思潮的音乐家们开始提倡在音乐教育中注重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音乐。
这一举措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广泛的音乐学习体验。
二三十年代国乐主义思潮的音乐发展,不仅使得中国传统音乐在当时的音乐界中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同时也为中国音乐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乐主义思潮的兴起使得中国传统音乐在现代音乐中得到了更多的应用和发展,为中国音乐的多样化和丰富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单选题(共45题)1、挪威杰出作曲家格里格创作的《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是()。
A.《在妖王宫中》B.《安妮特拉之舞》C.《奥丝之死》D.《晨景》【答案】 D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音乐课程评价方式方法的是( )A.学校和教师的评价相结合B.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C.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D.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答案】 A3、下列音程中音数是5的是()A.增六度B.大七度C.减七度D.纯八度【答案】 A4、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是()。
A.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B.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京剧C.中国黄梅戏、意大利歌剧、印度梵剧D.中国京剧、希腊悲剧和喜剧、中国豫剧【答案】 A5、韦伯的《魔弹射手》被公认为德国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
在该作品中,韦伯首创了()贯穿整部歌剧的始终。
A.主导动机B.主题变形C.主导乐思D.主题变奏【答案】 A6、成语“尽善尽美”是孔子对哪部大型乐舞的评价( )A.《云门》B.《咸池》C.《韶》D.《大武》【答案】 C7、合唱排练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制定排练计划、排练作品和()。
A.艺术处理B.发声练习C.熟悉乐谱D.演唱设想【答案】 A8、梅兰芳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是承前启后的,以下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创作了《荒山泪》等代表作B.从多个方面对传统京剧进行革新C.成功把京剧艺术介绍到国外D.塑造了无数中国古代妇女的优美形象【答案】 A9、不能装于同一药斗或上、下药斗的药组是A.升麻与葛根B.川乌与草乌C.附子与天花粉D.射干与北豆根E.橘核与小茴香【答案】 C10、如果奏鸣曲式主部主题在 e 小调上,则再现部时副部主题的调性可以是A.E 大调C.G 大调D.g 小调【答案】 A11、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黄老师首先带领学生反复欣赏歌曲,并提问学生歌曲的情绪、速度等基本要素。
现代思想交替演进与传统文化的命运
现代思想交替演进与传统文化的命运现代中国思潮演化具有“交替式”演进的特点。
所谓交替,一是“交换”,一是“替代”。
一个思潮不会在它的顶峰期间驻留太久。
宛如海潮的推进,一旦到达颠峰,随之下降,接着另一个思潮取而代之,奔逐新的峰顶。
可以将这样的现象称之为“中国现代思潮的交替式行进”。
这个现象在20世纪的上半叶表现得尤其突出。
社会思潮出现,都有特定的社会运动与文化做其背景。
既不异军突起,也不空穴来风。
社会运动、文化思潮、史学思潮,相互联系,呈现密切的因果关系,表现为由下到上、基础连接的立体架构。
架构的基础形态是社会与意识的互动。
社会是思潮的底层,思潮是社会的反映。
社会矛盾决定社会运动,社会运动决定思潮波动与分流。
认识这个架构,可以找到观察思潮演化的最佳视点。
它的存在, 影响与决定学术思潮的形成与发展 ,学术流派的分合集散。
中国现代矛盾简言之是“上与下”、“新与旧”、“里与外”的矛盾。
上下矛盾是阶级矛盾;新旧矛盾是新思想与旧传统的冲突;里外矛盾是反抗列强压迫的的民族矛盾。
可以说中国近现代思潮分流分派,此起彼伏,概被以上三大矛盾互动激荡所定。
每对矛盾的运动,都成为思想流派产生发动的社会动因。
依此可说,中国现代思潮“交替”前进,乃为中国社会矛盾交替演变使然。
20 世纪以降,从1900年到辛亥革命,社会主潮是国粹文化运动,特点是激扬民族文化,激励民族精神,为驱除满族统治,实现种族革命制造舆论。
1911年后这个思潮出现异变,演化为尊孔与孔教思想, 政治目的遽变,直接为袁世凯、张勋的帝制复辟服务。
1915年,以陈独秀为主编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诞生,标志新文化思潮席卷而来。
直至五四,这个思潮到达颠峰。
反传统,反孔教,决定它是国粹与尊孔思潮的反动。
这是中国现代思潮的第一次“交替”。
这场新文化运动也遇到不可避免的“交替”结局。
1919年,梁启超从西游归来,巡礼欧战场的结果写下《欧游心影录》,“宣布科学的破产”,对五四慕西学、重物质与反传统思想作公开质疑。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单选题(共100题)1、下列选项中,对音乐学习任务安排较合适的是()A.在学生学习范围内多布置任务,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B.为了不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音乐不应布置课外任务C.音乐学习任务力求简单,具有愉悦性D.音乐学习任务应该难易适度,分量适当【答案】 D2、“后天之本”指的是A.肝B.心C.脾D.肺E.肾【答案】 C3、砒石内服量应控制在A.0.002~0.004gB.0.015~0.03gC.1~2gD.3~6gE.3~15g【答案】 A4、在初中欣赏课《游击队歌》中,教师为大家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我国冀中抗日根据地发起了大扫荡。
高家庄的村长和当地的民兵小队,把山洞、地窖修建成了多户人家相同的地道,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一举歼灭进犯高家庄的敌人的故事。
随后,教师引出本节课主题《游击队歌》。
案例中所采用的是哪种导入方法呢?()A.设疑导入B.音频导入C.创境导入D.故事导入【答案】 D5、《中花六板》属于江南()。
A.丝竹乐B.打击乐C.管弦乐D.拉弦乐【答案】 A6、下列不属于民族管弦乐队乐器的是()。
A.高胡B.扬琴C.竖琴D.排鼓【答案】 C7、下列哪两个音为F宫七声雅乐调式的偏音?( )A.B EB.bB?EC.B?bED.bB?bE【答案】 A8、下列乐器中,不属于京剧最常用伴奏乐器的是()。
A.小锣B.琵琶C.月琴D.京胡【答案】 B9、()是日本一种古典市民艺术,形成于17世纪。
A.歌舞伎B.甘美兰C.板嗦哩D.伦巴【答案】 A10、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下列不属于感受与欣赏的内容的是()A.音乐的体裁与形式B.音乐与姊妹艺术C.音乐的情绪与情感D.音乐的风格与流派【答案】 B11、下列选项属于音乐剧的是()。
A.《美丽人生》B.《爱乐之城》C.《罗马假日》D.《音乐之声》【答案】 D12、我国的戏曲与希腊的悲喜剧和印度的梵剧并列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它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过场音乐。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及精品答案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及精品答案单选题(共100题)1、下面属于梆笛的代表曲目是()。
A.《五梆子》B.《森吉德玛》C.《寒鸦戏水》D.《百鸟朝凤》【答案】 A2、在电影《英雄》中为了表现电影的古老韵味,曾在电影中成功使用了古琴这种乐器.古琴属于哪一种乐器?()A.拉弦乐器B.吹管乐器C.弹拨乐器D.打击乐器【答案】 C3、下列音程中音数是5的是()A.增六度B.大七度D.纯八度【答案】 A4、“凡音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与声”。
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个思想学派的音乐理念?A.墨家B.道家C.法家D.儒家【答案】 D5、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通过笔试等方式获取学生素质和相关数据,这属于下列哪种研究方法?A.调查研究B.实验研究C.个案研究D.历史研究【答案】 C6、导课设计拖沓冗长、不着边际,违背了导课的组织原则中的()B.针对性C.简洁性D.趣味性【答案】 C7、下列关于奏鸣曲式展开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展开部通常由导入部分、中心部分、准备句组成B.展开部中调性的选择和顺序是自由的C.展开部是音乐形象矛盾冲突的中心,是奏鸣曲式必不可少的结构D.展开部在呈示部材料的基础上展开,也可以采用新的主题【答案】 C8、产生于春秋时期的著名琴曲叫()。
A.《平湖秋月》B.《广陵散》C.《高山流水》D.《十面埋伏》【答案】 C9、获得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著名摇滚、民谣艺术家是()。
A.约翰·列侬B.大卫·鲍威C.鲍勃·迪伦D.迈克尔·杰克逊【答案】 C1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观察、谈话、讨论、课堂提问、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尽量广泛地观察学生,记录学生的各种表现,及时采用积极的方式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进步。
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标准性评价D.导向性评价【答案】 A11、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传统、理想与现实的变奏——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教育的变迁/周志毅/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02/40-44/杭州/【关键词】农村教育、变迁、中国/【内容提要】本文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揭示了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教育变迁的历史轨迹。
指出西方现代教育制度在中国农村受挫并非偶然,其根源在于两种不同教育制度的社会文化背景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30年代兴起的乡村教育运动是将教育变革与社会改造结合起来,并且立足于中国农村实际的教育变迁。
这种教育变迁虽未能治愈农村中的“千疮百孔”,但这毕竟是中国农村教育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迈进、实现教育农村化的一种可贵的努力。
/【正文】传统、理想与现实的变奏——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教育的变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农村教育开始追随于城市教育改革,建立了许多新式学校。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人们发现,那些仿效西方现代教育制度而建立的新式学校并没有真正变成现代教育意义上的学校。
20年代后期兴起的农村教育运动,试图建立一种适合中国农村实际的农村教育制度,而不是搬用西方的以城市为重心的现代教育模式。
这场运动对农村传统教育的许多弊端提出了革命性挑战,并在实验区里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但是,这些成果只是沧海一粟,拥有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村,仍然是现代教育的荒芜之地。
本文就这场运动产生的背景、原因及结果,从教育变迁的角度作分析和探讨。
一西方现代教育制度在中国农村的尝试近代中国农村教育是在迷茫、困惑和痛苦之中发生变迁的。
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震撼了中国农村社会的乡土基础,而且还冲击了与传统社会遥相呼应的农村教育。
农村社会环境的改变必然会引起新的教育问题,诸如日益突出的文盲问题,新学与旧学的冲突,学校教育与农村社会生活的矛盾等,为了解决农村传统教育体制失调下所产生的与向现代农村变迁不相适应的教育问题,人们首先进行了西方教育模式的尝试。
1898年,清政府下令把全国各省的书院改为学堂,农村各地的绅商纷纷设立公立或私立的小学堂,许多小学都由旧式私塾改良而成。
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规定,要建立实业学堂,并提出要设立初等农业学堂,“以教授农业最浅近之知识技能,使毕业后实能从事简易农业为宗旨”;要设立高等农业学堂,“以授高等农业学艺,使将来能经理公私农务产业,并可充当各农业学堂之教员、管理员为宗旨。
”随着现代学校在农村的发展,私塾的地位日益动摇。
1911年之前,对私塾仍采取改良态度,(注:见1911年政府颁布的教育法令:《学部通行京外学务酌定改良私塾章程》,《教育杂志》,第2卷第8期。
)但民国之后,改良私塾逐渐演变为取消私塾。
(注:见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校令》、《普通教育暂行办法》,1912年。
《教育杂志》,第3 卷第10期。
)1912年,浙江省曾发布通令:凡私塾设在学校附近一里半以内者,下学期一律停闭。
(注:《浙江教育简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2页。
)但是,所有这些变化都是极其缓慢而漫长的。
非正规的私塾体系与正规的学校教育体系一直并存到新中国成立的最初几年;新学的内容未能被广泛地介绍;文盲仍然充斥着中国农村。
这种结果清楚表明,现代教育未能被农民普遍接受。
究其原因,主要是现代教育与乡土气息不相协调,具体表现在下列四点。
第一,农村缺乏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特征。
中国传统的农村社会是一个不需要文字的社会,落后的生产力,封闭的社会,一盘散沙式的分权管理,以及低度的社会整合力,从根本上制约了现代教育的下乡。
只有当农村向现代社会过渡达到一定程度后,现代教育才有可能成为一种内在需要。
此外,农村对教育的选择深受其经济状况的影响,由于在农村那种与现代知识遥相呼应的新型职业并未得到应有的发展,所以当农民花费巨大的代价让其子弟受现代教育,其结果可能并未改善其经济状况,而且还难以在农村获取相应的职业。
尽管存在着那些受过教育的农家子弟到城市求职谋生的可能性,但是,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普通农民尤其是家境贫寒的家庭,要实现这一目标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农家子弟只能处于“进不了城门,下不了地”的尴尬境地。
这就大大降低了农民对现代教育的兴趣。
第二,现代教育制度不适应农村实际状况。
这里引用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所描述的事实加以说明:村里的“公立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学生就学时间为6年,是单纯的文化教育”。
因为村里养羊是一项重要的家庭副业,而打草成为孩子们的工作,所以,“村子里的经济活动与学校的课程发生了矛盾。
”“文化训练并不能显示对社区生活有所帮助。
”村长认为这种新的学校制度在村中不能起作用。
“第一,学期没有按照村中农事活动的日历加以调整。
村中上学的学生大多数是12岁的孩子,他们已到了需要开始实践教育的年龄。
在农事活动的日历中有两段空闲的时间,即从1月至4月及7月至9月。
但在这段时间里,学校却停学放假,到了人们忙于蚕丝业或从事农作的时候,学校却开学上课了。
第二,学校的教育方式是‘集体’授课,即一课接着一课讲授,很少考虑个人缺席的情况。
由于经常有人缺席,那些缺课的孩子再回来上课时,就跟不上班。
结果是,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并造成了进一步的缺课。
第三,现在的女教员在村中没有威信。
”(注: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8—29页。
)这些详尽的材料足以证明,现代教育制度与中国农村实际存在着相当的“间距”。
农村的学校教育体系来自于城市教育体系的辐射,而城市教育体系又主要照搬了西方教育模式,经过两次“转手”而来的教育制度自然同农村的实际生活有着很大的“间距”,新式学校发展几经波折,毁学现象屡屡发生,私塾多次在取消后又死灰复燃,都证明了学校在农村入户的难度。
第三,现代教育价值观念与农村文化传统的不适应。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乡土社会。
尽管这种文化同西方文化在许多方面也不乏有相融之处,但是,两者的差异也是极为明显,西方文化主要与现代化工业相依为伴,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于农业社会,两者之间必然会发生冲突。
不容否认,农民对新式学校的厌恶带有一种守旧的心理,他们传统上习惯于把灌输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视为教育的要义。
乡下老百姓宁愿使用儒家经典,而不愿使用新教材。
事实上,由于私塾多为农民自己组合而成,长期以来,私塾在农民中已取得较深的信任,认为读古书,懂道理好,塾师管得严,教得小孩有规矩,因而农民喜欢把子弟送到私塾上学。
同时,某些地方的农民对新式学校还有种种误解,(注:当时川西华阳县群众流传着一些说法:“送子女读书要抽税”,见教育部档案,1950年长期卷,卷76。
)传统与偏见把现代教育推到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第四,在农村中缺乏推行西方现代教育的载体。
西方现代教育在农村的传播,主要依靠于农村的绅士集团。
进入20世纪后,原先局限于“出仕”做官的绅士,开始进入到新兴职业中,办新学堂成为绅士热衷追求的职业之一。
但是,他们毕竟没有受过西方教育的熏陶,对西方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了解甚浅,因而他们所推行的西方现代教育更多的在于形式意义,而无实质变化。
至于农村里的普通教师,自幼生长在旧的农村环境中,接受西方教育的机会更少,更无力成为推行西方现代教育的变迁力量。
正如李大钊评论的,有的乡村虽然成立起一些初等学校,但它们“也不过刚有一个形式”,“小学教师的知识,不晓得去现代延迟到几世纪呢!”(注:《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 年,第147页。
)二走向理性:教育农村化模式探索由于现代教育与乡土气息的不相容性,轰轰烈烈的教育变革并没有出现人们所期望的奇迹,许多教育改革计划一时勃兴,却如过眼烟云。
西方现代教育在农村的受挫,促使一些教育家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之路。
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一股教育热浪开始涌向农村,并在30年代达到高潮。
这股教育力量在学界主要包括以晏阳初为代表的平民教育派、以陶行知为代表的生活教育派、以梁漱溟为代表的新儒学的文化教育派,以及以黄炎培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派。
这种教育转向的实质表明,人们开始放弃了西方现代教育模式,而追寻一种适合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道路。
尽管在教育下乡的背后夹带着形形色色的教育理论,但这意味着中国农村教育朝着教育制度农村化、教育观念农村化、教育内容农村化的方向变迁。
这种变迁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
第一,在教育观念上,把农村教育视为有别于城市教育而具有自己特殊性的一种教育,不再盲目照搬城市教育的模式。
在此之前,农村教育一直来被视为城市教育的“附庸”而受冷遇。
但是随着20世纪初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乡村教育成了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难点。
许多教育家在教育实践中逐渐醒悟到,中国教育的主要问题在农村。
“我们所以提倡乡村教育,就为是都市教育全是浮泛在人群表面上的空场面,照此办去,前途危险不得了,所以想到乡村教育。
”(注:《黄炎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16页。
)这种教育战略重点的转向,导致人们对农村教育的真正重视。
晏阳初、陶行知、黄炎培、梁漱溟等人都是在“视觉”转变的过程中,被逼上走农村教育这条路的。
第二,在教育内容上,强调与农村生活、农村改造相结合。
农村教育家们注意到,以往农村教育的内容几乎是城市教育的复写,它把中国农村的实际问题搁置一旁,“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
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住房不造林。
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
他教人分利不生利。
他教农夫子变成书呆子。
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
”(注:《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57、124—127、109页。
)30 年代的农村教育运动者力图改变这种局面,使教育内容不仅适应农村现实生活的需要,而且要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
无论是晏阳初的“民族再造”,还是梁漱溟的“文化再造”,无论是陶行知的“生活再造”,还是黄炎培的“职业改造”,都体现出通过教育改造农村的用意。
第三,在教育方法上,提出以教育为中心,集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组织建设、卫生、治安等方面的改造于一体。
农村教育运动者一方面强调,改造农村最有效力的方法莫若“教育”,(注:《晏阳初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62页。
)另一方面又认为“乡村是整个的问题,教育是一种方法,把乡村做对象,不应该单从教育着手”。
(注:《黄炎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16页。
)因而主张扩大教育范围,沟通生活界线,将全部农村改进的事务,包括在其责任范围之内。
这在方法论上,突破了就教育论教育的理论框架。
于是,晏阳初提出以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种方式,来实施四大教育,强调学术与政治合流;梁漱溟则认为,中国乡村破坏,其实质表明了中国文化“自身失其原有调和”,因而应该通过文化的改造,使老树发出新芽。
他所倡导的乡建工作是将乡村的经济、政治、教育三者综合进行,以教育为枢纽,用教育力量组织乡村;陶行知提出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一切伸张到整个社会中去,“整个社会的活动,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注:《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57、124—127、1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