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吊瓶中的物理知识

合集下载

吊瓶的原理压强大小关系

吊瓶的原理压强大小关系

吊瓶的原理压强大小关系吊瓶的原理是通过重力将药液注入患者体内。

药液从高处倾泻而下,利用重力产生的压力,使得药液能够流动到需要输液的部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压强的概念。

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大小,用公式表示为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A表示面积。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压强与力的大小和作用面积有关系。

也就是说,如果力的大小不变,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相反,如果面积越大,则压强越小。

在吊瓶的过程中,药液受到重力作用,从高处倾泻而下。

这个过程中,重力会使得药液产生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的大小取决于重力加速度g和药液的质量m,即F = mg。

如果将这个力作用在一个很小的面积上,那么根据上面提到的压强公式,压强就会很大。

所以,吊瓶的原理中,压强的大小与重力的大小和药液的质量有关。

然而,在实际的输液过程中,药液是通过一个输液管道输送到患者体内的。

输液管道的横截面积会影响到压强的大小。

如果输液管道的横截面积较小,那么同样的力会作用在一个小的面积上,压强就会很大;相反,如果输液管道的横截面积较大,那么同样的力会作用在一个大的面积上,压强就会很小。

所以,吊瓶的原理中,压强的大小还与输液管道的横截面积有关。

此外,吊瓶的高度也会影响到压强的大小。

根据重力的原理,重力的大小与高度有关。

在吊瓶过程中,药液从高处倾泻而下,高度的增加会增加重力的大小。

根据上述压强的公式,如果力的大小不变,面积不变,而重力的大小增加了,那么压强也会随之增大。

所以,吊瓶的原理中,压强的大小还与吊瓶的高度有关。

综上所述,吊瓶的原理中,压强的大小与重力的大小、药液的质量、输液管道的横截面积和吊瓶的高度有关。

重力的大小和药液的质量越大,压强越大;输液管道的横截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吊瓶的高度越高,压强越大。

静脉输液知识点

静脉输液知识点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静脉输液知识点汇一、知识点1、晶体溶液对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调有显着效果2、低分子左旋糖酐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及提高血压有显着效果3、最严重的输液反应是空气栓塞4、脑水肿患者静脉滴注20%甘露醇500ml,要求在50分钟内滴完,输液速度为150滴/分钟5、输液引起急性循环负荷过重的特征性症状是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性痰、气促、胸闷6、劲外静脉穿刺的正确部位是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上1/3处7、输液时发生肺水肿是吸氧需用20%--30%的乙醇湿化,目的是降低肺泡泡沫表面张力8、复方氯化钠溶液是一种晶体溶液,浓缩白蛋白是一种胶体溶液,9、血液病患者最适宜输入新鲜血,患者输入大量库存血后容易出现低血钙10、输血引起溶血反应,最早出现的主要表现为头部胀痛、面部潮红、恶心、呕吐、腰背部剧痛11、冰冻血浆使用前应放在37摄氏度温水中提温,输血前后及两袋血之间应输入0.9%氯化钠溶液12、发生溶血反应时,护士首先应停止输血,给患者吸氧并保留余血13、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应剃去局部头发,用70%酒精消毒局部,护士右手持针沿静脉向心方向刺入,见回血后,用胶布固定针头14、输液时发生发热反应时,护士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寒战者给以保温处理,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及时应用抗过敏药物15、输血时发生过敏反应时应注射抗过敏药物,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16、输血时发生溶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静脉滴注碳酸氢钠,双侧腰封或肾区热敷,将剩余血送检,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17、溶血反应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是少尿或无尿,尿素氮增高,高钾血症和酸中毒18、输液时无菌技术不严格、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长期输入浓度高的药物及长时间静脉留置硅胶管易引起静脉炎19、静脉炎的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肿胀,灼热、局部有疼痛及局部组织发红20、输血致过敏反应的原因有患者是过敏性体质、输入血中含有致敏物质、供血者有过敏史及供血者在献血前服用过可致敏的食物和药物21、输血所致的溶血反应开始阶段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时的主要症状为出现黄疸、恶心、呕吐、腰背部剧痛及面部潮红22、劲外静脉穿刺插管的目的有静脉取血做化验、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患者、测量中心静脉压及给予高营养治疗23、补钾的原则有不宜过浓、不宜过多、不宜过早及见尿给钾24、可因输血而感染的疾病有疟疾、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及梅毒25、白蛋白可用于纠正低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26、5%的碳酸氢钠用于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调有显着效果27、20%甘露醇有利尿作用28、高分子右旋糖酐用于扩充血容量、提升血压29、A型血红细胞上只有A抗原,B型血红细胞上只有B抗原,O型血红细胞上既无A抗原也无B抗原,AB型血红细胞上A抗原和B抗原同时存在30、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妨碍液体下滴时应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液体注入皮下组织,局部肿胀并有疼痛时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由于患者周围循环不良,导致液体下滴不畅时应抬高输液瓶位置,因静脉痉挛导致液体不滴时应热敷注射部位,针头阻塞时应更换针头重新穿刺31、自体输血使用于脾破裂患者,洗涤红细胞适用于贫血患者,血小板浓缩液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性出血患者,凝血制剂适用于血友病患者32、在抢救大出血患者过程中给予输血时患者应取中凹卧位。

专题五:大气压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典型例题及练习

专题五:大气压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典型例题及练习

专题五:大气和流体压强2013-4-15 一、典型例题一、典型例题1、回忆一下我们吸墨水的过程:将笔头插入墨水中,用力捏一下橡皮管,放手后墨水就被吸进橡皮管。

用力捏一下橡皮管的目的是吸进橡皮管。

用力捏一下橡皮管的目的是 ,墨水是在,墨水是在 的作用下被压进橡皮管的。

的作用下被压进橡皮管的。

2、很多同学在喝完袋装酸奶后,又用力吸一下,会发现奶袋变瘪了,这说叫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这个实验可以证明_______ 是存在的。

是存在的。

3、我们生活的空间存在着大气压,只是我们平时没有在意它的存在.现提供下列器材:A .塑料吸盘两个料吸盘两个 B .玻璃片一块.玻璃片一块 C .玻璃杯一个.玻璃杯一个 D .带吸管的纸盒饮料一盒E .水.请你选择所需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择所需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1)写出你所选用的器材,并简述你的实验方法及观察到的现象。

写出你所选用的器材,并简述你的实验方法及观察到的现象。

(2)请举出一个在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的例子:请举出一个在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的例子:4、乙图所示实验最早是由物理学家、乙图所示实验最早是由物理学家 做的。

如果将倒立在水银槽中的玻璃管稍微向上提一些,但管口不离开水银面,这时管内外水银面之间的高度差外水银面之间的高度差(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5、如图所示,在两张纸片中间向下吹气,可观察到两纸片、如图所示,在两张纸片中间向下吹气,可观察到两纸片 ,这是,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因为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二、课堂练习二、课堂练习1、历史是第一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学者是、历史是第一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学者是 ,第一个测出大气压数值的物理学家是气压数值的物理学家是 。

2、如右图甲所示,将杯子里装满水,用纸片把杯口盖严,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手后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这表明纸片收到向上的____________。

挂水的物理原理

挂水的物理原理

挂水的物理原理挂水,是指在医院或家庭中使用静脉注射时,将液体药物或营养液通过一根导管输送到患者体内的过程。

挂水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护理方式,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营养支持,其原理基于一些重要的物理规律。

1. 重力作用重力是挂水输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物理原理。

挂水时,液体药物或营养液通过一根导管输送到患者体内。

因为液体药物或营养液是液体,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向下流动。

为了让液体能够顺利注入患者的体内,必须将液体药物或营养液放在高于患者体位的位置,让液体自由地流动到低的位置,通过导管输送到患者体内。

除去重力作用,压力也是影响挂水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输液过程中,液体药物或营养液通过一根导管输送到患者体内。

在输液过程中,液体的流动速度是十分关键的,只有在一定的流速范围内,液体才能准确地输送到患者的体内。

当液体输送到弯曲的管道中时,会产生阻力和摩擦力,这会更大程度地影响液体的流速和输送效果。

因此,在输液过程中,必须调整液体流量,以保证液体的顺畅流动和均匀输送。

3. 流体动力学除了受到重力和压力的影响,液体的流体动力学也对挂水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输液时,液体会形成一个流体吸附接触层。

此层贴附于导管壁上,并随着流体的流动而移动。

流体接触层的形成与流体的粘滞效应等因素有关。

在这个流体接触层中,液体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牵连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被称为“毛细力”。

毛细力会影响流体液滴的大小和形状,从而影响液体的流动和输送效果。

4. 液体渗透作用液体渗透作用是挂水输液过程中另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原理。

在输液过程中,液体进入人体细胞的过程始终伴随着水分子从浓度较高的液体均质体向浓度较低的溶液之间的流动,这个过程就是渗透作用。

在输液时,液体药物或营养液必须进入细胞内部,才能起到治疗和营养支持的作用。

因此,在输液过程中必须根据溶液的浓度来调整液体的输送量和输送速度,以保证液体能够顺畅地进入细胞内部。

综上所述,挂水液体输液的物理原理主要包括重力作用、压力作用、流体动力学和液体渗透作用。

医用吊瓶物理原理

医用吊瓶物理原理

医用吊瓶物理原理
医用吊瓶是一种用于输液、营养、药物等物质输入患者体内的装置。

其物理原理涉及重力、压力和流体力学等方面。

1. 重力作用:吊瓶通常悬挂在较高的位置,利用地球的重力作用使液体从吊瓶中自然流向输液管、针头,最终输送到患者的体内。

2. 压力差驱动:吊瓶中的液体处于较高的压力状态,而患者体内的液体处于较低的压力状态。

因此,液体会沿着压力梯度从高压力处流向低压力处,实现输液过程。

3. 流体力学:输液过程中,液体流经输液管道和针头,液体流动受到流体力学规律的影响,如液体黏性、流速和管道阻力等。

4. 管道设计:吊瓶系统的输液管道和针头都经过精心设计,以保证输液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管道的内径、长度、材料等因素都会影响液体流动的速率和稳定性。

5. 液体控制:医用吊瓶通常配有滴定器或滚珠装置,用于控制液体的流速,以确保输液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医用吊瓶的物理原理是通过重力和压力差驱动液体流动,并结合流体力学的规律来实现输液目的,同时借助管道设计和液体控制等手段确保输液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静脉输液中的物理知识

静脉输液中的物理知识

静脉输液中的物理知识静脉输液时,要求在输液过程中,保持滴点的速度几乎不变。

通过观察封闭式静脉输液用的部分装置,结合气体压强、液体压强的知识我们不难说明其道理。

输液时,医生先将葡萄糖液瓶倒挂,然后将通气管上的通气针插入,这时通气管与葡萄糖液瓶内部连通,葡萄糖液有一部分进入通气管内。

但我们注意到进入的量并不多,通气管内的液面远比葡萄糖液瓶内的液面要低。

接着医生就把点滴玻璃管和输液管连好,然后将输液管通过针头与葡萄糖液瓶内部相连。

调节橡皮管上的夹子,葡萄糖水就开始均匀地一滴一滴在点滴玻璃管内下落了。

首先,当插入通气管后,为什么通气管内的液面远低于葡萄糖液瓶内的液面。

由于葡萄糖液瓶内的空气是密闭的。

当通气管和葡萄糖液瓶内接通时,部分葡萄糖液已进入通气管,这样葡萄糖液瓶内部的液面就有所下降,瓶内空气的体积就会增大,压强就要减小。

正是由于瓶内空气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导致了通气管内的液面与葡萄糖液瓶内液面之间出现了上述的高度差。

其次,我们来分析输液时葡萄糖液瓶内的压强情况:我们知道,液体压强是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

液体越深压强越大,这样液流速度就越快。

在输液开始后,葡萄糖液瓶内的液面持续下降,瓶内空气压强减小,因而通气管内的液体由于受到外界稳定的大气压强的作用,很快被压回到葡萄糖液瓶内。

当通气管(包括针头)内没有了葡萄糖液后,其针头顶端开口处的小液片就刚好在上下都是一个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平衡。

小液片的上部受到向下的压强是瓶内空气压强以及葡萄糖液产生的压强。

小液片的下部受到向上的压强是外界大气压强。

当瓶内液面继续下降而导致瓶内空气压强略有下降时,小液片就不再平衡,它让开一个“缺口”,气泡就冒上了瓶内空气之中。

瓶内空气量增多,压强就稍有增大,通气管针头顶端开口处的小液片又在上下都是一个压强的作用下重新平衡。

这佯,在整个输液过程中,通气管针头顶端开口处的小液片受到的向下的压强基本保持在一个大气压强的水平,不会因瓶内液面的下降而变化。

打点滴工作原理

打点滴工作原理

打点滴工作原理
滴答工作原理是通过利用液体的表面张力和重力作用实现的。

当滴答到一定量时,液体的表面张力会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液滴,这时候滴液的重力会超过表面张力的作用,液滴会从滴管或滴瓶中自动滴落。

具体来说,滴答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初始状态:液体通过滴管或滴瓶流出,滴液处于滴答孔或管道的末端。

2. 滴液形成:当液面超过滴答孔或管道末端时,液体受到表面张力的作用,开始形成一个液滴。

3. 滴液成熟:随着液滴的形成,液面会不断下降,液滴逐渐成熟,大小适中。

4. 滴落:当液滴的质量和重力克服了表面张力的作用时,液滴会从滴答孔或管道末端自动滴落到容器中。

5. 循环:滴液滴落后,液面会再次上升,重新开始形成下一个液滴,如此循环。

滴答工作原理的关键在于平衡液体的表面张力和重力,确保液滴形成和滴落的正常进行。

此外,滴液的滴速和液体的流速、液滴大小等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包括液体的性质、滴答孔或管道的直径等。

总之,滴答工作原理是基于液体的表面张力和重力作用,通过液滴的形成和滴落实现精确的滴量计量。

这一原理在许多实验室、医疗和制药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生活废弃瓶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生活废弃瓶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2 8
中小 学实 验 与装备 21 02年第 1 期
第2 2卷
自制 ・ 进 ・ 新 改 创
生活废弃瓶在物理 实验 中的应用
山 东省 高青 县唐 坊镇 唐坊 中学 (532 孙 富春 2 60 ) 生 活 中废 弃 的塑 料瓶 、 玻璃 瓶 在物 理 实验 教 学 中有 着广 泛 的应 用 , 由于 它具 有取 材 简便 、 用低 、 费 污染 小等 特点 , 研 究 和 不 断 的 改进 , 活 中的 废 经 生 弃瓶 被 越来 越 多 的引入 到实 验教 学 中 , 面 我就 自 下 己的 一些 经验 做简 单 的 阐述 。 王 力
借此 激发 学 生 的好 奇 心 , 时会 收获 意 想不 到 的效 有
果。
图 6
2 2 导 入 图层 并设 定每 帧 图片 持续 的 时间 .
首先 , 只选 中图层 1 并且 把 它设 为 可 见 , 间 , 时 修 改为 0 2 。 .s
再 复制 当前 帧 , 且 把 “ 并 文字 ” 设 为 可 见 , 也 时
间设 为 0 1 。并在 第 1 和第 2帧 之 间 加 四个 过 .s 帧 渡帧 , 间均 设 为 0 0 s 时 . 2。

图 8
其 实 , 个过 程 的核 心 还 是 静 态 图像 的处 理 , 整
图 7
后续 的动画设 定很 容易 操作 。
接 着导 人 接 下 来 的三 帧 , 间 均设 为 0 0 s 时 .2。 之 后 的各帧 时 间均设 为 0 1 。 .s
2 3 保 存 为 We . b格 式
P S制作 的 gf i动画 对 于 生物 学 的教 学 有 很 大
的价值 , 需要 更 多教 师 的 重视 和 研 究 , 以此 来 取 得 更 好 的教学 效果 。

静脉注射中的压强知识

静脉注射中的压强知识

静脉注射中的压强知识1、当输液针刚插入瓶内时,有时为何会有药液冲出?当护士用针筒把药剂压入瓶子内时,里面空气体积变小,瓶内空气压强p内增大,因p内>p,所以当输液针头插入瓶口时,就有药液被压出来,速度很快,直至p内=p0.这样0一来造成了不少药液的损失,有经验的护士总是在压入药剂后抽出一部分空气,p内=p0.2、输液瓶口为何要插两根管?假设刚开始时瓶内空气压强等于大气压p0,瓶口处的压强为p=p0+ρ药gh,(见图)由于一大气压能支持10m高水柱,所以ρ药ghA〈〈p0.当输液针插入瓶口后,因p A>p0,所以有一部分药液经管子流出.在药液高度降低时,瓶内空气体积变大压强变小,p A减小,当p=p0时,药液就不再流出,所以要用另一根管子将瓶内与大气连通.A3、药瓶为何要吊在高处?为何针头刚插入血管时有血液冲出?人处于大气中,人体内的压强也是大气压p0,由于心脏的压缩,在静脉中还有附加压强p′,所以静脉内真实压强为p=p0+p′.吊针时,药液通过进气管与大气相通,与p0相抵消,故药液的压强必须大于人体静脉的附加压强p′,才能使药液进入静脉.通常输液还要有一定的速度,药液的压强就更要大于p′.所以,药瓶要挂在一定的高度h2,使ρ药h2g>p′.护士在给病人打“吊针”前,都是把药瓶挂在架上,打开输液管中的调节器,随着药液的下流,排除管中的空气后,关闭调节器,此时药液不流动,并且使调节器上下液柱隔断.护士在把针头刺入静脉前,调节器是关闭的,针头刺入静脉时,由于静脉附加压强p′大于调节器以下至针头内药液的压强,所以静脉内血液冲入管内.护士正是根据有血液冲出,可判断针头已刺进静脉,不需重刺.此刻,她迅速打开调节器和绑在手臂上的橡胶管,药液的压强大于p′,血液又很快随药液进入静脉.4、“吊针”为什么匀速滴注?“吊针”的药液为什么匀速滴注?有人认为是由“吊针”上调节器控制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一水池底部有一水龙头,水龙头只能控制流水的开关和流量的大小,但随水位的逐渐降低,流出来的水就会越来越慢,水龙头不能控制水自始至终保持匀速流出.“吊针”上的调节器如同水池下的水龙头,它只起着调节输液管孔径的大小以控制进药量和停止进药的作用.那么“吊针”是如何使药液匀速滴注的呢?如上图,随着瓶内药液的降低,瓶内液面上气体压强减少,外面的空气在大气压作用下通过进气管不断进入瓶内上部,总保持瓶内液面气体的压强与h1段液柱压强的和等于大气压.所以B所在水平液面(出液口)处所受的压强恒等于大气压强p0不变,瓶内h1段液柱的高度变化产生的压强变化对出液口处无影响.药液产生的压强p药=ρ药h2g+p,因h2在滴注过程中不变,所以p药恒定.病人的血压p血(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在输液的短时间内一般是不变的,这就保持了注射压强p注=p药-p 血相对稳定,因而保证了摰跽霐在整个输液过程中能始终匀速滴注.5、当药液滴注完时,空气会进入静脉吗?在静脉滴注时,当药液快要滴完时人们总是急着去找护士,因为人们怕药液滴完后空气进入静脉内危及生命.事实如何呢?当药液滴完后你会发现液面会在塑料细管中下降,但到了一定高度就不再下降,基本保持不动.因为,前面已讲过,人体静脉内真实压强为p=p0+p′,在静脉入口处药液产生的总压强为p0+ρ药gh当两者相等时,药液就不再下降,保持静止.在与心脏差不多高的肘部静脉压为30mm~145mm水柱高,外周小静脉中的压强大一些.所以实际中看到药液静止时的高度多在20cm左右,如果降低瓶子高度,我们会发现有血液外流现象,这是因为外周静脉压大于药液产生的压强的缘故.。

输液反应.ppt

输液反应.ppt

在实际处理中必须要注意的四个问题
1、要注意控制周围人群的情绪,在发生输液反应时家属和病 人都比较惊慌,情绪比较激动,此时应一边治疗一边安慰 病人和家属,如果生命体征平稳,则可大胆安慰,以减小 不必要的麻烦。
2、必须保持静脉通道,病人和家属都有这样一个毛病,发生 反应时他们都很惊慌,会即时要求护土终止输液,拔除针 头,如果定力不足的护士会按家属的要求抜除针头。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不能抜除针头,必须保持静脉通道方
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 响
筹办航空事宜

三、从驿传到邮政 1.邮政 (1)初办邮政: 1896年成立“大清邮政局”,此后又设 , 邮传邮正传式部脱离海关。 (2)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 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 万国。邮联大会
2.电讯 (1)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在 架台设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 办电报的开端。
25mg(小儿0.5—mg/kg/次) 4、肌注复方氨基比林2ml(小儿0.5ml/kg/次) 5、如果出现肢端发凉或皮肤苍白,可肌注或静注654-2针
5mg(小儿0.5—1mg/kg/次),SBP<90mmHg时快速补液同时 静注654-2针10mg。由于输液反应不是速发型变态反应 ,慎用肾上腺素,但如果输液反应并血压急速下降时用 肾上腺素0.5—1mg皮下注射
化后吸入,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 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止血带(须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 肢体,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止血带 应逐渐解除
静脉炎
原因 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 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 激性强的塑料管时间过长而引起局 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 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 静脉感染

人体中的物理知识

人体中的物理知识

人体中的物理知识
初中学生学好物理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注重观察和实验。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对事物观察和估计能力,进而提高他们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人是万物之灵,几百万年的进化、变迁,造就了人的智慧和灵性。

从人体蕴含的丰富的物理知识就可见一斑。

为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人体的生理结构和身体特征让学生展开讨论,挖掘整理出了大量的与人体有关的物理知识,并根据每一个知识点编写一些有关的物理习题。

现将这些知识整理如下表:
从以上的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与人体有关的物理知识几乎涵盖所有的初中物理课本中的内容,甚至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开发、挖掘出更多的好习题来为我们的教学实践服务。

2024届重庆市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物理高频考点试题(三)(强化版)

2024届重庆市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物理高频考点试题(三)(强化版)

2024届重庆市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物理高频考点试题(三)(强化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我们知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理论和实验证明机械波也可以。

一列水波在深度不同的水域传播时,在交界面处将发生折射,如图所示。

生活中,我们发现海边的波涛,总是沿着与海岸垂直的方向袭来,就是由于波的折射,改变了方向所致。

而机械波的折射原理跟光的折射类似,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跟波的速度有关。

现在有一列水波从浅水区进入深水区,水速变大了。

请类比光的折射,分析这列水波折射示意图(选项中-------为法线)合理的是( )A.B.C.D.第(2)题如图所示,高速公路上汽车定速巡航(即保持汽车的速率不变)通过路面abcd,其中ab段为平直上坡路面,bc段为水平路面,cd段为平直下坡路面。

不考虑整个过程中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大小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b段汽车的输出功率逐渐减小B.汽车在ab段的输出功率比bc段的大C.在cd段汽车的输出功率逐渐减小D.汽车在cd段的输出功率比bc段的大第(3)题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C.法拉第经过十多年的实验,发现了电流磁效应D.麦克斯韦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第(4)题两个相同的电阻分别通以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交变电流,其中图乙的电流前半周期是直流电流,后半周期是正弦式电流,则在一个周期内,甲、乙两种电流在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之比等于( )A.1:1B.2:1C.2:D.4:3第(5)题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骑行,时刻乙在甲前方处,时间内两人的图像如图所示。

关于这段时间内两人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人运动方向相反B.时刻甲一定在乙的前方C.甲、乙两人在时刻相距最近D.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做变加速曲线运动第(6)题滑板运动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新兴极限运动,如图,某同学腾空向左飞越障碍物,若不计空气阻力,并将该同学及滑板看着是质点,则该同学及板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 )A.做匀变速运动B.先超重后失重C.在最高点时速度为零D.在向上和向下运动通过空中同一高度时速度相同第(7)题如图所示为一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此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A.B.C.D.第(8)题位于贵州境内沪昆高速镇宁至胜境关段的坝陵河大桥蹦极高度370米,打破了澳门塔的纪录,成为目前世界最高的商业蹦极设施。

医用物理:第2章--流体的运动 (1)

医用物理:第2章--流体的运动 (1)
2019/4/5 医用物理学(流体的运动) 7
基本概念
流动速度
速度场 v=v(x,y,z,t) 平均流速
U vds / S
S
协和飞机落地时的尾部流场
火山爆发
绕圆柱的流动
2019/4/5
医用物理学(流体的运动)
8
基本概念
流动分类
稳定流动 非稳定流动
稳定流动
流体中各点流速不随时 间改变的流动。v=v(x,y,z)
2019/4/5
医用物理学(流体的运动)
9
基本概念
运动描写
流线(stream line) 流体中的曲线,曲线的切线方向为该点的流速方向。 a. 流线不能相交; b. 稳定流动时流线分布情况不变; c. 稳定流动时流线与流体质元的运动轨迹重合 流管(Tube of Flow) 由选定的流线构成的管子。 a.流管内外液体不能交换; b. 整个流体可以看成由许多流管组成; c.流线为无限细流管。
vB 2 gh
2019/4/5 医用物理学(流体的运动) 19
伯努利方程【应用】
管涌现象
流速与高度的关系
剪切模量为0的物质形态 有自己的体积,没有自己的形状。
医用物理学(流体的运动) 5
2019/4/5
基本概念
流体力学【Hydrodynamics】
流体静力学 流体动力学
流变学【Rheology】 研究物质流动与变形的科学
地球流变学 食品流变学 生物流变学 血液流变学 心理流变学
第二章
流体的运动
The Motion of Fluid
首都医科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刘志成 zcliu@
本章作业:

静脉输液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静脉输液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静脉输液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静脉穿刺静脉穿刺是静脉输液的第一步,它是将针头插入患者的静脉内,以便输液。

在静脉穿刺过程中,涉及到一些物理知识点,如穿刺的深度、角度、速度等。

首先,穿刺的深度应该适当,过浅会导致针头脱出,过深则可能损伤到静脉壁。

其次,穿刺的角度也需要控制好,一般来说,应该以与皮肤平行的角度向下穿刺。

最后,穿刺的速度也需要控制,过快会导致静脉破裂,过慢则会增加病人的疼痛感。

二、输液速度控制输液速度控制是静脉输液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输液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药物的特性来调节输液速度,以确保药物的有效输送和患者的安全。

输液速度的控制涉及到一些物理知识点,如流体动力学、管道阻力、高度差等。

首先,流体动力学告诉我们,输液速度与管道直径、药物浓度、管道长度等因素有关,需要根据这些因素来调节输液速度。

其次,管道阻力也会对输液速度产生影响,管道越窄,阻力越大,输液速度就越慢。

最后,输液的高度差也会影响输液速度,高度差越大,输液速度也越快。

三、输液压力输液压力是指输液液体在输液管道中产生的压力。

在静脉输液中,输液液体需要克服管道阻力和重力的影响,以保证药物有效输送到患者的静脉内。

输液压力涉及到一些物理知识点,如流体静力学、管道阻力、重力影响等。

首先,流体静力学告诉我们,输液压力与输液液体的密度、高度差、管道半径等因素有关,需要根据这些因素来调节输液压力。

其次,管道阻力也会影响输液压力,管道越窄,阻力越大,需要增加输液压力来克服阻力。

最后,重力影响也需要考虑,输液的高度差越大,需要的输液压力也就越大。

四、输液管道的选择在静脉输液中,输液管道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输液管道的材料、直径、长度等都会对输液的效果产生影响。

输液管道的选择涉及到一些物理知识点,如材料的密度、弹性模量、流体动力学等。

首先,管道材料的密度和弹性模量都会影响输液的流速和压力,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保证输液效果。

其次,管道的直径和长度也会影响输液的速度和压力,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药物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管道。

打点滴的物理原理

打点滴的物理原理

打点滴的物理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打点滴这个事儿,你知道打点滴背后的物理原理吗?
想象一下,那一瓶瓶药液就像是勇敢的战士,它们要通过细细的管子,进入我们的身体,去和病魔战斗!这可不简单呐!打点滴其实就像是一场小小的旅程。

药液从瓶子里出发,通过那根输液管,就好像是走在一条小小的通道上。

咱这血管不就像是一条条错综复杂的道路嘛,药液顺着这道路流淌,最终到达需要它们的地方。

为啥药液能乖乖地流进去呢?你看啊,这就和水压有关系啦!就好比我们家里的水龙头,水压大了,水就流得快。

打点滴的时候也是一样,瓶子挂得高,那压力就大呀,药液不就流得快一些嘛!比如说,我上次感冒发烧,医生就给我打点滴,看着药液一滴一滴地落下来,我心里就想着,快点快点,快去把那些坏家伙赶跑!
而且哦,那输液管上的调节器也很重要呢!它就像是一个交通指挥员,能控制药液流得快还是慢。

我还记得有一次,旁边病床的大爷嫌药液滴得太慢了,就自己去调快了,护士姐姐赶紧过来,说不能随便调呢,太危险啦!
哎呀,你说这打点滴的物理原理是不是很神奇呀!它就这样默默地在帮助我们恢复健康呢!这就像是一个小魔法,虽然看似简单,背后却有着大大的学问。

所以呀,我们可别小瞧了这打点滴哦,它可是我们对抗疾病的好帮手呢!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打点滴的物理原理虽然不复杂,但却非常重要,它实实在在地保障着我们的健康!。

吊瓶的工作原理

吊瓶的工作原理

吊瓶的工作原理
吊瓶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它主要用于给患者输液,提供所需的药物或营养成分。

吊瓶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医护人员会首先准备好需要输液的药物或液体,将其放入适当的容器中,通常是由塑料制成的袋状容器。

在容器中,液体被密封并与输液管道连接。

2. 输液管道:输液管道是连接液体容器和患者的一根长管,通常由柔软、透明的材料制成,如PVC。

在一端,输液管道通
过一个刺激性锥形头与容器连接。

在另一端,管道通常有一个滴液器,可以控制液体的滴注速度。

3. 悬挂设备:吊瓶通常需要被悬挂在一个支架上,使液体能够通过重力流动到患者体内。

这个支架通常是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可以调节高度和角度,以确保液体顺利输送。

4. 输液过程:医护人员会根据特定的医嘱,将输液管道的一端与患者的静脉通道连接,通常通过穿刺患者的静脉而将输液管道插入体内。

当输液管道与静脉连接后,液体会被重力吸引或通过液体的静、动态压力差驱动流动到患者的体内。

5. 控制流速:为了确保输液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通常会使用滴液器来控制液体的流速。

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嘱设置滴液器的滴液速度,以确保药物或液体以恰当的速度输入体内。

吊瓶的工作原理如上所述,通过重力和液体压力差的作用,使药物或液体能够顺利输送到患者的体内,以满足他们的治疗需要。

这种输液方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吊针的物理原理

吊针的物理原理

吊针的物理原理吊针是一种通过利用杠杆原理来提升重物的简单机械装置。

它由一个固定的杠杆和一个可以在杠杆上移动的滑轮组成。

吊针在建筑工地、港口、仓库等各种场所广泛应用,可以高效地提升和搬运重物。

吊针的原理是通过力的平衡来实现重物的控制和悬挂。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解释吊针的物理原理。

首先,吊针的核心是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是物体平衡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描述的是力矩的平衡关系。

杠杆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施力点与支点之间的力与力臂之积相等”。

在吊针中,有两个力臂,分别是支点到重物的距离和支点到滑轮的距离。

当施加的力与力臂之积相等时,就可以实现重物的平衡悬挂。

其次,滑轮是吊针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部件之一。

滑轮可以理解为一个圆盘,上面有一个凸起的齿轮。

凸起的齿轮上通常有一个滑动的槽,使滑轮可以在杠杆上移动。

滑轮的作用是改变施力点和重物之间的力臂大小。

当滑轮靠近支点时,施力点与支点之间的距离减小,力臂变小;而当滑轮远离支点时,施力点与支点之间的距离增大,力臂变大。

通过调整滑轮的位置,可以改变吊针的力臂,进而调节施加的力的大小。

再次,吊针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重物的重力。

重物的重力是指重物受到的向下的力,其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

重力是一种作用于物体的吸引力,其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在吊针中,重物的重力会影响平衡的条件。

当施加的力大于重物的重力时,重物会被抬起;当施加的力小于重物的重力时,重物会落下。

因此,在使用吊针时需要考虑到重物的重力,使施加的力能够与重物的重力相平衡。

最后,吊针中还需要考虑到摩擦力的影响。

摩擦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在吊针中,滑轮与杠杆之间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摩擦系数和受力垂直于接触面的分力大小成正比。

如果滑轮与杠杆间的摩擦力太大,就会增加施加的力的大小,从而影响吊针的正常运行。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吊针时需要减小摩擦力的影响,提高吊针的效率。

总结起来,吊针的物理原理主要是基于杠杆原理,通过滑轮和施加的力来实现重物的平衡和控制。

三跟火柴吊瓶水的原理

三跟火柴吊瓶水的原理

三跟火柴吊瓶水的原理
三根火柴吊瓶水是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可以用来验证气体排斥性和空气压力的原理。

该实验的原理有三个方面:底部封闭的玻璃管原理、气体排斥性原理和空气压力原理。

首先,我们来讨论底部封闭的玻璃管原理。

实验需要准备一个底部封闭的玻璃管,这是为了保证水无法从底部渗漏出来。

玻璃管具有微小的孔隙,但是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水不会从这些孔隙中渗漏出来。

这个特性使得玻璃管成为一个适合进行这个实验的容器。

其次,我们来讨论气体排斥性原理。

在该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水面在底部封闭的玻璃管内上升。

这是因为当水面上升时,气体被挤压到了玻璃管的顶部。

而气体具有排斥性,它不会被压缩,因此只能通过玻璃管的微小孔隙逸出。

而水则可以填充这些逸出的空间,从而使水面上升。

最后,我们来讨论空气压力原理。

空气是由气体分子组成的,它们不断地运动并具有能量。

这些运动的气体分子会对周围物体施加压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气体压力。

而空气压力与高度有关,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压力会逐渐减小。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水面比空气面高,这是因为水柱的高度受到空气压力的影响。

综上所述,三根火柴吊瓶水实验通过底部封闭的玻璃管和气体排斥性,验证了空
气压力的原理。

当水面上升时,气体被压缩并通过玻璃管的微小孔隙逸出,而水则填充了这些逸出的空间。

这个实验展示了气体排斥性和空气压力的基本原理,也为我们理解气体的行为和空气压力提供了一个简单而直观的实证。

打吊瓶中的物理知识

打吊瓶中的物理知识

打吊瓶中的物理知识(2010-11-16 06:54:31)转载▼ 标签: 打吊瓶大气压液体压强杂谈 分类: 物理-教学设计反思探讨打吊瓶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

2008年大连中考有一试题以吊瓶为载体考察了液体压强和大气体压强的知识。

原题如下:(多项选择题)24.医生为了给患者输液,用网兜将药瓶挂在支架上,瓶口插有输液管和空气管,如图8所示。

输液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血液回流到输液管中,可将药瓶适当升高B .瓶内药液对瓶盖的压强越来越大C .瓶内上方气体压强始终不变D .空气管中的空气与药液接触处压强等于大气压答案:A D分析:血液回流到输液管,说明药液对人体的压强小于人体血压,把药瓶适当提高可以增大针头处液体的压强,使之大于人体血压,药液可以进入人体。

选择A随着药液不断流入人体,瓶中的药液减少,液面到瓶盖的h 减小,根据液体压强公式,瓶盖受到的液体压强越来越小,B 选项错误,不选。

空气管中的空气与药液接触处压强等于大气压,因为此处与大气相通。

D 选项正确。

由于空气管存在,瓶口处压强等于大气压,根据平衡原理分析,此处压强等于瓶内药液的压强和上方气体压强之和,由于瓶内液体压强减小,瓶内气体压强是逐渐增大的(近似于大气压),所以C 选项错误。

打吊瓶中的物理知识1、瓶内气体压强变化情况药液流出使瓶中的(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变大,压强降低,瓶中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大气压强将空气从进气管压入瓶中,使瓶内气压基本上保持在一个大气压(略小于一个大气压),因为瓶口压强等于瓶内液体压强与气体压强之和,一个大气压相当于 10.3m高水柱产生的压强,而在输液情况下液面升降幅度不足0.2m,可见瓶内压强虽然在减小,但是基本保持在一个大气压,压强相当稳定。

2、药液为什么能自动流入血管?开始时瓶中气体的压强大约是1个大气压,药瓶吊在高处,从瓶口到插在病人血管中的针头处有相当大的高度差,这段液柱产生的压强使针头处药液的压强较大,大于血管中的压强,药液自动流入血管。

静脉输液中的物理知识

静脉输液中的物理知识

《静脉输液中的物理知识.doc》静脉输液时,要求在输液过程中,保持滴点的速度几乎不变。

通过观察封闭式静脉输液用的部...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ziliao/kepu/2814145.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97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吊瓶中的物理知识
(2010-11-16 06:54:31)
转载
标签:
打吊瓶
大气压
液体压强
杂谈
分类:物理-教学设计反思探讨
打吊瓶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

2008年大连中考有一试题以吊瓶为载体考察了液体压强和大气体压强的知识。

原题如下:
(多项选择题)24.医生为了给患者输液,用网兜将药瓶挂在支架上,瓶口插有输液管和空气管,如图8所示。

输液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血液回流到输液管中,可将药瓶适当升高
B.瓶内药液对瓶盖的压强越来越大
C.瓶内上方气体压强始终不变
D.空气管中的空气与药液接触处压强等于大气压
答案:A D
分析:
血液回流到输液管,说明药液对人体的压强小于人体血压,把药瓶适当提高可以增大针头处液体的压强,使之大于人体血压,药液可以进入人体。

选择A
随着药液不断流入人体,瓶中的药液减少,液面到瓶盖的h减小,根据液体压强公式,瓶盖受到的液体压强越来越小,B选项错误,不选。

空气管中的空气与药液接触处压强等于大气压,因为此处与大气相通。

D选项正确。

由于空气管存在,瓶口处压强等于大气压,根据平衡原理分析,此处压强等于瓶内药液的压强和上方气体压强之和,由于瓶内液体压强减小,瓶内气体压强是逐渐增大的(近似于大气压),所以C选项错误。

打吊瓶中的物理知识
1、瓶内气体压强变化情况
药液流出使瓶中的(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变大,压强降低,瓶中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大气压强将空气从进气管压入瓶中,使瓶内气压基本上保持在一个大气压(略小于一个大气压),因为瓶口压强等于瓶内液体压强与气体压强之和,一个大气压相当于高水柱产生的压强,而在输液情况下液面升降幅度不足,可见瓶内压强虽然在减小,但是基本保持在一个大气压,压强相当稳定。

2、药液为什么能自动流入血管
开始时瓶中气体的压强大约是1个大气压,药瓶吊在高处,从瓶口到插在病人血管中的针头处有相当大的高度差,这段液柱产生的压强使针头处药液的压强较大,大于血管中的压强,药液自动流入血管。

3、药液为什么匀速滴下
空气管插入瓶中瓶口处(不能过高),保证瓶口处压强与大气压相等。

致使药液流入人体是输液管中液体(瓶口到人体的液柱)产生的压强(与瓶内药液高度无关),当吊瓶悬挂的高度一定时,输液管中液体压强一定,与人体血液的压强差保持恒定,药液匀速滴入人体。

4、药液流速调节器的作用
调节器只相当于一个水龙头,它只起着调节输液器孔径的大小以控制进药量多少的作用。

5、护士为患者多次更换药瓶比较麻烦,于是就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瓶串接的方案。

请分析图中哪个药瓶中的药液先流完为什么
甲瓶的药液先流完。

因为甲、乙、丙三瓶采用串联的方式,其工作情况是这样的:
药液从丙瓶中流下,丙瓶中空气体积增大、压强下降,乙瓶中空气将乙瓶中药液压入丙瓶补充,使丙瓶液面保持不变。

药液从乙瓶中流至丙瓶后,乙瓶中空气体积增大、压强下降,甲瓶中空气将甲瓶中药液压入乙瓶补充,使乙瓶液面保持不变。

药液从甲瓶中流至乙瓶后,甲瓶中空气体积增大、压强下降,大气压将外界空气压入甲瓶,甲瓶中液面下降。

液体如此流动,直到甲瓶的药液全部流完,这时甲瓶中空气与外界直接连通,连接甲、乙两瓶的管子相当于甲瓶当初的进气管。

以后的过程是药液从丙瓶流入血管,乙管中药液流入丙瓶补充,空气流入乙瓶,直至乙瓶中药液流完,乙瓶与大气直接连通。

然后才是空气直接进入丙瓶,直到丙瓶中药液逐渐流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