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讲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影像学

广西中医学院瑞康临床医学院影像教研室谢筱晞

放射总论

第一章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掌握内容

1/X 线的特性2/人体组织结构密度分类3/组织密度和X 线成像原理4/自然对比与人工对比成像5/ CT 值与图象窗技术6/ MRI 图像特点7/图像解读与影像诊断思维第一节X 线成像

一、X 线成像原理与设备

(一)X 线成像基本原理X 线的特性

1 、穿透性

2 、荧光效应

3 、感光效应

4 、电离效应人体组织结构密度分三类:

1、高密度——骨骼、钙化灶。

2、等密度——软组织、神经、肌肉、实质器官、结缔组织、体液。

3、低密度——脂肪、气体。组织密度和X 线成像原理

X 线成像设备X 装置的基本构造

X 线球管产生X 线

变压器供应球管的电压

控制台调节管的电流和电压

(三)数字X 线成像

CR

系统组成部件:

内部电脑触摸屏监视器片盒插入口条码扫描器

DR (直接数字摄影)

第三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激光相机

二、X 线图像特点

1、灰阶成像 -------- 密度

影像: 黑 ------- 灰----- 白

描述: 低 ------- 中等----- 高

2、X 线束锥形投射影像重叠影像放大、失真

三、X 线检查技术——

(一)普通检查:透视

检查快速任意体位

动态观察

显示小结构差

不能永久记录

普通检查——摄影

摄影穿透+感光

显示器官及病变清楚永久记录

不能观察运动费用高

(二)特殊检查——软线摄影

自然对比成像——人体组织结构基于密度差别,产生密度对比,这种自然存在对比所获图像

胃肠肝胆等没有密度差

(三)造影检查——人工对比成像把高密度或低密度的对比剂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人为地提高或降低组织的密度,形成密度差,产生人工对比——造影检查造影的介质——对比剂(造影剂)低密度:空气、二氧化碳、高密度:钡剂

碘剂——有机碘:离子型非离子型

造影剂引入的途径

直接引入

口服体腔插管穿刺插管

生理排泄法口服或静脉注入器官生理排泄积聚浓缩停留器官腔内显影

(四)X 线检查中的防护

X 线造福于人类

X 线有害于人体屏蔽防护:铅板、铅玻璃、铅衣、砖墙

距离防护:增加X 线源与人体间距时间防护:每次检查照射次数不应过多,尽量避免重复检查。

五、X 线检查的临床应用

X 线检查的临床应用

计算机体层摄影CT

1969 年亨(Hounsfield)氏首先设计成计算横断体层摄影装置。这种检查方法开始只能用于头部,1974 年莱(Ledley)氏设计成全身CT 装置,使之可以对全身各个解剖部位进行检查,扩大了检查范围。

这种检查方法称之为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简称CT)

计算机体层成像CT

用X 线束对人体检查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 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经计算机处理,经数字/模拟转换器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图像

CT 设备

扫描部分:X 线管、探测器、扫描架计算机系统:将扫描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存储运算图象显示和存储系统

普通CT

螺旋CT (SCT)多排螺旋CT 电子束CT(UFCT )螺旋CT 多排螺旋CT

CT 图象特点

以不同的灰度来表示,反应器官和组织对X 线的吸收程度。高、低、中等密度。

CT 值反应组织对

1X 线的吸收系数,说明其密度高低的程度。

1 1

-| ------------

-1000

空气

(低吸收区) ----------- |---------- ----------------------- |

0 1000 水骨

(高吸收区)

人的视觉只能分辨从白到黑之间不同的16 个灰度层次(称之为灰阶),如果,我们将一1000 到十1000 的数字直接进行数模转换并在显示器上形成图象。其中每个灰阶中包含的CT 值范围为:

窗宽2000/16 = 125Hu

窗宽160/16 = 10Hu

如果不同组织CT值的差异V 125 (HU )即在同一灰阶之中,人眼即无法分辨。这样就给分清病变带来困难。

窗位:窗宽中心

CT 检查技术

(一)普通扫描

1 、平扫

2、对比增强扫描

3、造影扫描

(二)图像后处理技术

1、再现技术:表面再现、最大强度投影容积再现

2、仿真内窥镜技术

3、血管造影CTA

(三)CT 灌注成像五、CT 的临床应用

1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脓肿、外伤、脑血管疾病、脊柱

2、五官科疾病

3、胸部疾病

4、腹部及盆腔实质性脏器疾病

5 、骨关节系统疾病

核磁共振MRI 成像

成像基础:

人体内原子——1H 在外加磁场:处于静止状态(高低能态)

,受到射频脉冲激励,其进动频率与主磁场频率

人体各器官、组织的磁共振信号强度不同,正常组织与病变的磁共振信号强度不同的磁共振信号强度不同

在驰豫过程中,各种组织发生能级改变----------- 质子将吸收的脉冲组合能量释放产生MR 信号-------------- 计算机处理----- 产生图像,得出T1WI,T2WI,PDWI 。

(二)MRI 设备

主磁体种类:永磁型

超导型

梯度系统:X,Y,Z 轴,提供空间定位。射频系统:发射脉冲线圈和采集MR 信号接受线圈。

致即共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