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经济学中的搭便车问题的经典文献

合集下载

搭便车名词解释经济学

搭便车名词解释经济学

搭便车名词解释经济学「释义」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一书中提出的。

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搭便车问题是一种发生在公共财产上的问题。

指一些人需要某种公共财产,但事先宣称自己并无需要,在别人付出代价去取得后,他们就可不劳而获的享受成果。

搭便车的竞争对手。

Competitive free riders.当一家公司改进市场环境时,竞争对手也会从中受益。

雀巢花了40年提高印度莫加牛奶农场生产率,不仅提高了自身业务,也造福了一群本地竞争对手。

所以很容易理解的是,当对手也会受益时,很多公司就不愿负担推动社会进步的成本。

不过即便有搭便车的机会,创造共享价值的公司也经常会享受更持续的优势。

When one company improves the market ecosystem, it almost always improves conditions for its competitors. Nestléspent 40 years working to raise the productivity of dairy farmers in Moga, India—efforts that not only strengthened its own business but also produced a cluster of thriving localcompetitors. Many companies are understandably reluctant to bear the costs when rivals will share the benefits.But despite the free-ride opportunity, companies that create shared value often enjoy a sustained advantage.。

搭便车理论首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

搭便车理论首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

搭便车问题原因及对策茅于轼的观点——搭便车引子搭便车理论首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在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此后,搭便车理论屡屡被人提及,被用于指获得利益而逃避付费的行为。

但是,搭便车理论在我国一再被曲解和误读。

据报道,经济学家茅于轼1月5日在广州某大学演讲时指出:“如果降低高校学费,是让不穷的人、有能力支付高学费的人搭了这个便车。

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提高学费,通过提高的学费,以增加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贷款,来解决穷人上学的问题。

”茅于轼说:“电费应该提价,然后用提高最低生活标准的办法来补助穷人。

”按照茅于轼的说法,无论学费还是电价都应该比照富人的标准定得高一些,让富人承担更多的成本,然后,用节省出来的资金去补贴穷人。

那么,以穷人或富人的划分来制定学费或电价收费标准的做法是否合理呢?实际上,笔者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国家如此界定公共产品的价格。

尤其对于学费而言,凡属公共产品应承担的部分(如义务教育等)在任何国家都是由公共财政承担的,而公共财政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并不针对穷人和富人分别对待??整个世界范围内皆如此。

我们知道,经济学中的搭便车是在公共物品购买时出现的而非在公共产品分配时出现的,由于公共物品具非排它性??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能排斥其他人对其同样的消费,所以有人就会有获得利益而逃避付费的行为,解决的办法是靠政府统一征税来购买公共物品。

而税收制度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缩小贫富差距因素,即尽可能地多让富人承担更多的税负而减少穷人的税负,典型的如个税起征点和对不同收入段制定不同的税率,高收入者将缴纳更多税收。

在完成税收征缴工作以后,政府就要全力以赴地去提供公共物品,而在享用公共物品方面,对于每个公民都是平等的。

简而言之,在征税时候,对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来说是区别对待的,由高收入者承担更多税负,但在公共物品提供方面,世界各国都遵循平等的原则,否则,就容易产生公民在公共产品分配方面不公平的状况,这种歧视现象是任何国家都极力避免的。

搭便车经济学案例

搭便车经济学案例

搭便车经济学案例搭便车是指通过乘搭他人的私家车或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来完成自己的出行需求,但并不愿意支付相应的费用。

这种行为在经济学领域被称为“便车行为”,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下面将通过一个案例来探讨搭便车行为在经济学中的意义和影响。

假设有两个朋友A和B,他们每天一起上班,都要乘坐地铁。

A每天都按时买票并支付相应的费用,而B却总是搭便车,从未购买地铁票。

在短期内,B因为搭便车行为省下了不少的费用,而A则因为按规定购买车票而花费了一定的金额。

然而,长期来看,搭便车行为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效应。

首先,搭便车行为削弱了地铁公司的收入,导致公共交通资源配置不足以满足乘客的需求。

这会导致公交拥挤现象加剧,乘客难以在高峰期乘坐车辆,同时还增加了管理成本和额外投入。

其次,搭便车行为通过人们的行为示范效应,对整个社会道德和公共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一个人的搭便车行为未被发现或无法得到惩罚,那么其他人也可能会效仿,导致道德水平下降,整个社会秩序被破坏。

再次,搭便车行为可能增加地铁公司与乘客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当地铁公司开始对搭便车行为进行打击时,乘客可能会因此被要求出示车票或者受到其他形式的检查。

这将使乘客感到被怀疑和不适,同时也严重增加了地铁公司的运营成本。

最后,搭便车行为还会导致地铁公司对不法行为的频繁出现而加强安全检查和防范措施。

当地铁公司发现有人持续进行搭便车行为时,可能会加强安保力度,增加安检人员,甚至安装更多的监控设备,这将进一步增加地铁公司的运营成本,并对正常乘客产生困扰。

综上所述,搭便车行为不仅会给搭便车者带来短期的利益,同时也会对整个社会和经济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因此,应该通过加强法规和监督,对搭便车行为进行打击,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道德。

同时,也需要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通过提供更多的公共交通资源和优化公交管理,减少搭便车行为的发生。

只有在整个社会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团队运作——搭便车

团队运作——搭便车

团队运作——“搭便车”【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业务流程越来越复杂,团队也就成了组织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

但是,在团队作业中最令人担心的就是“搭便车”问题。

本文从“搭便车”着眼,基于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知识领域,对如何改善“搭便车”这种现象,进而完善团队的整体管理机制,提高团队的运作效率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搭便车”团队个人绩效“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一书中提出的。

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搭便车”问题(free-riderproblem),是指在团队生产中,由于团队成员的个人贡献与所得报酬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每个成员都有减少自己的成本支出而坐享他人劳动成果的机会主义倾向,团队成员缺乏努力工作的积极性,这样就导致团队工作无效。

“搭便车”的根源是一种投机心理,其主要原因是,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因此行为的动力也相应下降。

“搭便车”的危害非常大,在合作过程中,如果更多地强调“合作规则”而忽视小组成员的个人需求,可能会使每个人有“就算我不做,别人也会做”的想法,这就会抑制小组成员努力的动力。

搭便车的人多了,总体效率必然降低、甚至损害集体利益,就会出现所谓的“搭便车困境”。

为了尽可能降低“搭便车”现象,改善团队成员的激励状态,提高团队的运作效率,具体可采用以下几个措施。

一、控制团队规模团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群体,小群体完成任务的速度要比大群体快(除了以调查事情真相为目标的任务)。

随着团队规模的增大,其凝聚力则随之降低。

团队规模与个人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研究表明,就总的生产力来讲,4个人组成的团队,其整体生产力大于1人或2人的生产率,但团队的规模越大,团队成员个体的生产力却降低了。

对“搭便车”问题的浅要分析及建议

对“搭便车”问题的浅要分析及建议

对“搭便车”问题的浅要分析及建议作者:张辉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3年第06期摘要:“搭便车”是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长期以来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搭便车”现象更是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公共物品领域。

本文试以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来阐述“搭便车”理论,分析其产生的相关因素,即产权、公共品和外部性等,并尝试提出合理化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搭便车”;奥尔森;产权;公共物品一、问题的引出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案例:2002年12月,山东禹王集团照例对“忘不了”3A脑营养胶丸上两个月的销售情况进行盘点。

统计结果显示,这两个月“忘不了”的销售情况大好,形势喜人。

公司上下对此产生了疑惑,因为这段时间公司一没有开展重大的促销活动,二没有大规模投放广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常现象呢?原来,北京恒基伟业公司于2001年10月份推出一款用于帮助学英语的新产品——记易宝。

2002年,恒基伟业对这款产品进行了大力的市场推广,在中央和地方媒体上投放了大量广告,巧的是,他们打出的广告词居然是“精确记单词,就是忘不了”。

由于作为健脑产品的“忘不了”已经在市场上推广宣传了七八年之久,受众已经对该品牌产生较深印象。

所以,许多消费者受到“记易宝”宣传词的提示,就去购买“忘不了”3A 脑营养胶丸。

没花一分钱,没出一份力,“忘不了”便坐收了“记易宝”广告宣传的利益。

不知不觉间,禹王集团搭了一趟恒基伟业的顺路车。

这就是“搭便车效应”。

“搭便车”这一现象似乎已成为一种社会常态,不管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社会生产中,类似于上述案例中的“搭便车”现象便是企业竞争中的一种,此外,还有利用驰名商标效应等。

而在公共物品领域里更为普遍,例如许多轮船公司不肯兴建灯塔,但他们可以获得同样的服务。

“搭便车”行为究竟如何产生,而又能否有效规避,这便是本文需要分析探索的。

二、“搭便车”理论的产生在新制度经济学中,“搭便车”是指某些人或某些经济组织,不付出任何代价,从他人处或社会获得收益的经济现象,即每个人都只想其他成员去做有益于组织的努力或承担维持组织的成本,自己却坐享其成。

经济学中的搭便车现象问题研究

经济学中的搭便车现象问题研究

经济学中的搭便车现象问题研究1954年,萨缪尔森发表了《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提出了公共物品比较精确的分析性定义,由此正式奠定了公共物品理论研究的现代基础。

近几十年里,西方学者围绕公共物品的提供、需求以及搭便车问题,对公共物品进一步展开了深入分析。

根据定义:公共物品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和收费困难的特征的物品。

但是正是由于公共物品具有以上特征,尤其是非排他性,导致了很多问题,最有名的就是“搭便车”现象。

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一书中提出的。

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好比,一个拥挤的十字路口,红绿灯坏了,交警和协警都还没赶到。

那么由于每辆车都急于通过路口,从而导致路口变得更加拥挤,每辆车都无法通过。

设置一个红绿灯的成本为50,000元,一年该路口通过100,000辆汽车,每辆汽车由于能够顺利的通过路口而节约的成本为10元。

由于节约的成本1,000,000元大于50,000元,设置红绿灯是有效率的。

市场会提供这个有效率的结果吗,可能性比较小。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使得通过市场交换获得公共产品的利益这种机制失灵。

对于红绿灯提供者而言,他必须能够把那些不付钱而享受红绿灯的人排除在消费之外,否则他将无法弥补生产成本。

而对于一个消费者而言,由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公共产品一旦生产出来,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不支付就获得消费的权力,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搭便车。

尤其是根据经济人假设,人都是自私的经济的,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所以当可以不付费就能享用时,他就更不愿意付费。

实际生活中,搭便车现象十分普遍,比如当年大卖的《明朝那些事儿》,没多久市场上就跟风出现《清朝那些事儿》《唐朝那些事儿》等等。

基于曼瑟尔·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谈搭便车理论

基于曼瑟尔·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谈搭便车理论

基于曼瑟尔·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谈搭便车理论基于曼瑟尔·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简单地罗列了奥尔森对集体行动选择的困境——搭便车理论的看法,在一个大群体中,虽然每个人都想获取公共物品,但每个人都不想因此而付出代价。

这就是“搭便车困境”。

重点论述了奥尔森认为的解决搭便车困境的选择性激励途径,并对其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对比说明。

标签: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选择性激励一、搭便车理论概述1.公共物品的界定要很好地理解搭便车理论,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指的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公共物品比较常见,例如,在现代社会中,国防、不付费的公路、公共教育、法律等都是常见的公共物品。

但社会上的大部分物品都不是公共物品,例如,在商店里看到的各式各样的商品,不付钱就不能获取。

公共物品是我们整个社会和文明得以存在的关键。

2.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搭便车理论的中心论点搭便车理论的中心论点是指:一旦有公共物品存在,每个社会成员不管是否对这一物品的产生做出过贡献,都能享受这一物品所帶来的好处。

公共物品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当一群理性的人聚在一起为获取某公共物品而奋斗时,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想让别人去为达到该目标而努力,而自己则坐享其成。

这样,就会形成中国俗语所说的“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局面。

这其实就是所谓的“搭便车困境”。

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奥尔森认为“搭便车困境”会随着一个群体中人员数量的增加而加剧:(1)当群体成员数量增加时,群体中每个人在获取公共物品后能从中取得的好处会减少;(2)当群体成员数量增加时,群体中每个人在集体行动中能做出的贡献相对减少,这样,因参与集体行动而产生的满足感就会降低;(3)当群体成员数量增加时,群体内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监督的可能性会降低;(4)当群体成员数量增加时,把该群体成员组织起来参加一个集体行动的成本会大大提高。

所以,在一个大群体中,虽然每个人都想获取公共物品,但每个人都不想因此而付出代价。

搭便车经济学案例

搭便车经济学案例

搭便车经济学案例搭便车是指乘坐他人的车辆,而不支付或支付较少费用。

在一些情况下,搭便车被认为是一种经济学现象,涉及到资源的有效分配和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以下是一个搭便车经济学案例,探讨搭便车现象的经济学原理。

假设城市A存在一家快递公司,由多个员工配送包裹到指定目的地。

快递公司的员工大多数通过公共交通工具或私人车辆前往工作地点,并开始进行快递配送。

然而,由于个人原因,一些员工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自己的私人车辆,而是选择搭便车前往工作地点。

这些搭便车员工并不支付车主任何费用,车主通常是他们的同事或其他人。

他们之间的安排往往是基于个人友情或协议。

在一些情况下,一些员工会和车主建立长期搭便车关系,而另一些员工则会不定期地搭便车。

这个搭便车经济学案例涉及以下几个经济学原理:1.资源分配和效率:资源是有限的,包括时间和交通工具。

通过搭便车,员工和车主可以共享交通工具,减少资源浪费。

例如,如果员工和车主都需要前往相同的目的地,搭便车可以使一辆车变得更加充分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2.机会成本:通过搭便车,员工可以减少自己的成本。

他们可以避免购买自己的交通工具或支付公共交通费用。

然而,这也意味着他们放弃了自己驾驶或独自乘坐的机会。

员工需要权衡搭便车的便利性和可能的机会成本。

3.利益最大化:搭便车让员工能够最大化个人利益。

他们可以选择搭便车还是自驾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根据成本和效益之间的权衡。

如果使用搭便车可以更方便、更经济,那么他们就可能选择搭便车。

这个搭便车经济学案例也涉及到一些潜在的经济学问题和讨论:1.道德风险:搭便车存在道德风险。

员工使用他人的车辆而不支付费用,可能对车主造成不公平的负担。

因此,搭便车的员工在道德层面上需要权衡自己的行为是否合适。

2.交通安全和共享经济:搭便车的员工可能会影响交通安全。

车主可能会因为分心而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此外,搭便车也体现了共享经济的概念,即通过共享资源来提高整体效率。

然而,共享经济也面临管理和监管的挑战,如资源分配和责任问题。

对“搭便车”问题的浅要分析及建议

对“搭便车”问题的浅要分析及建议

对“搭便车”问题的浅要分析及建议作者:张辉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3年第06期摘要:“搭便车”是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长期以来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搭便车”现象更是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公共物品领域。

本文试以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来阐述“搭便车”理论,分析其产生的相关因素,即产权、公共品和外部性等,并尝试提出合理化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搭便车”;奥尔森;产权;公共物品一、问题的引出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案例:2002年12月,山东禹王集团照例对“忘不了”3A脑营养胶丸上两个月的销售情况进行盘点。

统计结果显示,这两个月“忘不了”的销售情况大好,形势喜人。

公司上下对此产生了疑惑,因为这段时间公司一没有开展重大的促销活动,二没有大规模投放广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常现象呢?原来,北京恒基伟业公司于2001年10月份推出一款用于帮助学英语的新产品——记易宝。

2002年,恒基伟业对这款产品进行了大力的市场推广,在中央和地方媒体上投放了大量广告,巧的是,他们打出的广告词居然是“精确记单词,就是忘不了”。

由于作为健脑产品的“忘不了”已经在市场上推广宣传了七八年之久,受众已经对该品牌产生较深印象。

所以,许多消费者受到“记易宝”宣传词的提示,就去购买“忘不了”3A 脑营养胶丸。

没花一分钱,没出一份力,“忘不了”便坐收了“记易宝”广告宣传的利益。

不知不觉间,禹王集团搭了一趟恒基伟业的顺路车。

这就是“搭便车效应”。

“搭便车”这一现象似乎已成为一种社会常态,不管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社会生产中,类似于上述案例中的“搭便车”现象便是企业竞争中的一种,此外,还有利用驰名商标效应等。

而在公共物品领域里更为普遍,例如许多轮船公司不肯兴建灯塔,但他们可以获得同样的服务。

“搭便车”行为究竟如何产生,而又能否有效规避,这便是本文需要分析探索的。

二、“搭便车”理论的产生在新制度经济学中,“搭便车”是指某些人或某些经济组织,不付出任何代价,从他人处或社会获得收益的经济现象,即每个人都只想其他成员去做有益于组织的努力或承担维持组织的成本,自己却坐享其成。

全球气候治理中“搭便车”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全球气候治理中“搭便车”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的研究 资料来看 ,对气候变化 的经 济学 理所提供物 品的公共属性 、交易费用 以 民提供 的收益和好处 ,是公共物品在全
研 究始于上世纪7 年代 ,9 年代变得 系 及参与 的成员数 目的分析 ,系统地探讨 球层面 上的扩展 。气候治理就是一种全 0 0
统 , ̄ C ie N l 研究 得 出 ,气候 治 理 国家 了造成全球气候治理 “ n 搭便车 ”行 为存 球 公共 物 品 。在全 球 气候 治理 的过 程

部分 ,是纯净 的未经污染的全球大气 同。在第一部分中 ,纯净 的大气是 自然 气环境是公共财产资源 ,在其最初被供
空 间。纯净 的大气环境是所有 国家共享 界本身的产物 ,其 属性是 自然界 的天然 给的时期 ,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
的 ,按 照现有技术和科技手段 ,无法将 的公 共 财产 资源 ,全 人类 都公 平地 拥 特点 ,如果某个 国家不参与气候治理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全球 环境 与气 候治理 》一书虽然 此公共物品消费的利 益 ;收益 的非排他 积极参 与。因此 ,分析 “ 搭便车” 的形 著 的 《
成根源 ,成为解 决全球气候治理集体行 提 到从 经济 学的角度看待气候变化问题 性是指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就 可以供所
动难题 的关 键。
的本质 ,但 并未进行系统 的分析 ;在学 有人消费 ,要排除其他人消费这种公共
其量化并分 给各个 国家 ,因此纯净的大 有使 用 纯净 大气 的权 力 。而 经过气 候 安全 的大气环境也会被参与全球气候治 气环境是作 为公共财产资源而存在的 , 大气环境 的分享及使用不具有排他性 , 治理 ,重新 回到纯净状态 的大气环境 , 理 的国家所提供。对于非参与国来 说 ,

搭便车问题的实验研究

搭便车问题的实验研究
的定 义 中 引 申 出 公 共 品 的 两 个 基 本 特 征 :非 排 他
性 和非竞 争 性 。正 是 由 于公 共 品 与 私 人 物 品存 在
着 本 质 区别 , 当公 共 品 由私 人 提 供 时 ,个 体 会 面 临
搭便车者 的存 在是 竞 争 的市 场 机 制 不 可 能解 决公共 品有 效 生 产 的主 要原 因 ,AlnSh d 在 l cmi a
的 ,其基本 含义是不付 成本而坐享 他人之 利 。其后
的 几 十 年 里 搭 便 车 问 题 的 研 究 及 实 验 不 断 取 得 新
在研 究公共 品搭 便 车 问 题 之 前 ,首 先 要 对 公
共 品 的 基 本 概 念 以 及 公 共 品 理 论 的 发 展 有 清 晰 地 脉 络 掌 握 ,这 是 研 究 问 题 的 基 础 所 在 。公 共 品 概 念
摘要 :搭 便车 问题 在公共 品的供给 中是 普遍 存在 的 ,如 何 解决搭 便 车 问题是 改 善公 共 品供 给 的 关键 所在 。从 北京 大学经济学 院所做 的公共 品 实验数 据入 手 ,本文分析 影 响搭便 车程 度 的 因素 , 旨在 为解决搭便 车 问题提供 分析 方法和 政 策建议 :建立 良好 的 奖惩机 制 ,捐献 信 息披 露 的透 明
最 初 是 由 Ln a l提 出 的 ,他 在 1 5 id h 9 4年 S mu l n a es o

进 展 ,O sn的集体行 动理 论 是这 一 问题 最新 进 展 l o
的 标 志 。2 0 0 3年 Osn 出 版 《 体 行 动 的 逻 辑 》 l o 集 书 ,从 集 体 物 品 ( 公 共 物 品 ) 和 大 小 集 团 的 或

西方经济学论文 浅谈搭便车现象

西方经济学论文 浅谈搭便车现象

浅谈搭便车现象在西方经济学原理中很重要的一个现象便是搭便车现象,这一现象对于宏观经济学也有比较重大的意义。

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搭便车问题是一种发生在公共财产上的问题。

是指经济中某个体消费的资源超出他的公允份额,或承担的生产成本少于他应承担的公允份额。

指一些人需要某种公共财产,但事先宣称自己并无需要,在别人付出代价去取得后,他们就可不劳而获的享受成果。

是常指宏观经济学中的公共品的消费问题。

搭便车现象严重违背成本—效益与投入—产出的市场内在规律,很多时候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搭便车效应成了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长期探讨的重要问题。

尽管如此,由于搭便车效应与人类的本性紧密相连,所以人们一直对它束手无策,搭便车问题也就成了人类从古至今一直想解决而无法解决的难题。

一个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能够克服“搭便车”行为,这是各种意识形态的一个中心问题。

在诺思看来,意识形态是一种行为方式,它通过提供给人们一种“世界观”而使行为决策更为经济。

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可找到搭便车的例子,例如许多轮船公司不肯兴建灯塔,他们可以获得同样的服务,此种搭便车问题会影响公共政策的顺利制定及有效执行。

欧洲国家的高福利政策也是搭便车问题的例子,高收入者支付的高额税收对同样享用高福利的低税收贡献者来说是被后者“搭了顺风车”。

具体谈一下搭便车问题的经济学含义。

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公共物品的消费和生产具有自己的特点,同时给市场机制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搭便车问题。

搭便车问题往往导致市场失灵,使市场无法达到效率。

一个拥挤的十字路口,由于没有红绿灯的控制,每辆车都急于通过路口,从而导致路口变得更加拥挤,每辆车都无法通过。

市场会提供红绿灯而得到有效率的结果吗,可能性比较小。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使得通过市场交换获得公共产品的利益这种机制失灵。

对于红绿灯提供者而言,他必须能够把那些不付钱而享受红绿灯的人排除在消费之外,否则他将无法弥补生产成本。

搭便车效应名词解释

搭便车效应名词解释

搭便车效应名词解释搭便车效应,也被称为Von Neumann-Morgenstern效应,是一种经济理论,指的是一些参与者在决策时,会倚赖别人的决定而不是做出独立的选择,从而导致被动接受不利的协议或结果。

它是由John von Neumann和Oskar Morgenstern在1944年他们出版的《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游戏理论与经济行为)一书中发现的,由此被称为Von Neumann-Morgenstern效应。

搭便车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发生在当一组人协商某项事情,他们无法达成一致时。

到最后,某人会提出一个比较具有吸引力的提议,由此形成一致,但是这个提议的产生者得到的利益比其他人更多。

这种现象通常会出现在政治决策、商业谈判、投票或其他人际关系方面。

搭便车效应有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参与者可能出于便利考虑,故意把决定留给他人因为他们有可能获得更好的结果。

其次,参与者可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把决定留给他人,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在事后摆脱责任。

搭便车效应不仅仅影响个人,而且也影响组织和国家的行为。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政府可能会被动地接受国际公认的行为准则或不利贸易协定,以此来满足有关国家的要求,因为它们意识到,如果阻挠,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搭便车效应也可能会导致更专制的环境,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可以利用这种效应来有效地压制反对意见。

此外,它还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因为每个人都可能做出反应性的决策,而不是通过理性思考来做出应有的决定。

总之,搭便车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提示着当决策者无法达成一致时,就会出现参与者凭借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其他人的情况而达成某种协议,从而导致参与者各自受益或受损,因而产生一种“搭便车效应”。

搭便车效应对组织和国家的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如果要避免出现这种影响的副作用,决策者应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决策过程。

不同情境下搭便车行为的改变_基于实验数据的研究_周燕

不同情境下搭便车行为的改变_基于实验数据的研究_周燕
159
( 简称 L - D 实验 ) , 设定
了两种资产 A 和 B , 资产 A 的投资收益率为 5% , 收益为个人全部所得, 而资产 B 的投资收益率为 10% , 收益与其他投资者平分, 每位受试对象被视 为独立的投资者并有 100 美元的资金; Leuthold 还 FRI ) , 定义了搭便车指数 ( Free - Rider Index, 既投 资 A 资产的资金占总资金的比例。 实验结果显示
[ 2]
女性的 FRI 指数是 0. 738 , 高于男性的 0. 643 , 平均 的 FRI 指数是 0. 664 , 不同专业背景的受试对象的 FRI 指数存在较大差异。 此外还得到了不同年龄 段受试对象的 FRI 指数也不尽相同, 呈 V 字型, 但 本文对此结论存在质疑。 L 实验、 B 实验、 L - D 实验之 在 M - A 实验、 Berger、 Hershey 设计的实验 后,
[ 3]
60% 之间, 即搭便车程度在 ( 简称 L 实

出了小组异质性越高搭便车情况越严重的结论 。 “做中学” 主张 教学方法的 Raguseo 和 Horehajova, 以双寡头古诺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将学生分为不同 在市场供不应求的假设前提下, 设计了一个 的组, 产量决策的游戏实验
[ 8]
验) 中, 公共品分配比例是预先设定的, 小组中另设 其它小 有一名管理员并掌握着分配公共品的权利, 组成员可以通过支付管理员费用的方式来获得令自 己满意的分配额, 但在实验过程中植入了“讨价还 价” 的环节; 经过多轮实验, 小组成员通过“讨价还 价” 掌握了其它成员分配优先权的全部信息, 最终 证实了信息共享可以减少搭便车行为的结论。 在另一个实验
[ 5]
。刘小兵以大专、 本科和研究生 3 个层次

基于经济学实验的搭便车问题研究

基于经济学实验的搭便车问题研究

基于经济学实验的搭便车问题研究周燕;张麒麟【摘要】Based on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free rider behavior researches,this paper analyses free rider problem by using behavior and experiment economic method which reflects cross-interdisciplinary study features.This paper designs three experiments,which analyze how theinitial factor endowment,the rate of return and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n free ride influences free rider behavior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 individual members are inclined to free ride while the initial factor endowment is increasing;females are more inclined to free ride;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categories in a group: complete freeriders,incomplete free riders and benevolent ones;when the group account's rate of return increases significantly,individual members will restrain their performance of free ride so as to pursue benefit;individual members are inclined to free ride as long as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mechanism is profit-oriented.%通过对搭便车行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采用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对搭便车问题进行了分析,体现了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

新制度经济学—搭便车

新制度经济学—搭便车
新制度经济学之 投机主义、外部性、搭便车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新制度经济学是二十世纪一支突起的异军,它的源头是大 罗 奥 纳 家公认的科斯教授1937年的那篇短文《企业的性质》。正如科 德 斯所说,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迄今为 利 科 斯 止,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初具规模,已形成交易费用经济学、 弗 产权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经济史学等 威 几个支流。新制度经济学包括四个基本理论:交易费用理论、 年 廉 诺 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制度变迁理论。 贝 姆 新制度经济学的名字是威廉姆森给起的,在他六十年代和 尔 经 森 七十年代的一系列文章中他提出了一个所谓的新制度学派,之 济 学 所以有一个新字冠在前头,主要是为了和以凡伯伦、康芒斯、 奖 密切尔为首的老制度学派相区分。 得
外部性
外部性 (externality) 指由于市场活动而给无辜的第三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外部性的概念是由马歇尔和 方造成的成本。外部性又可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 庇古在20世纪初提出的 响或外差效应,指的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 策对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强加了成本或赋予利益的情 萨氏定义:“当生产或消费对其他人产生附带的成 况。 本或效益时,外部经济效果便产生了;也就是说 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 (positive externality) 和负外部性 ,成本或收益附加于他人身上,而产生这种影响 (negative externality)。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 的人并没有因此而付出代价或报酬;更为确切的 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 说,外部经济效果是一个经济主的活动使他人或 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并 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 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 成本。

经济学搭便车思考论文

经济学搭便车思考论文

经济学搭便车思考论文搭便车是一种常见的交通方式,在经济学领域中,也可以引申为一种行为模式。

搭便车思考就是在经济学范畴中,通过利用外部条件或他人资源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或最大化利益。

这种行为模式在日常生活和商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搭便车思考可以体现为我们在选择消费品或服务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利用各种促销活动、优惠券或会员权益。

在商业领域中,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或扩大市场份额,也会采取各种搭便车的方式,比如使用合作伙伴的渠道和资源,共享供应链和物流网络等。

然而,搭便车思考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

首先,过度依赖外部资源可能导致自身能力和竞争力的下降,一旦外部资源不再可用,就会陷入困境。

其次,搭便车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从而影响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

再者,过度搭便车也容易导致道德风险,比如侵犯他人利益和不当竞争。

因此,在搭便车思考中,我们需要权衡利弊,合理利用外部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持自身的实力和竞争力。

在商业中,公司也要遵循市场规则和道德标准,不以搭便车为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

经济学中的搭便车思考,不仅是一种行为模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同时,在经济学领域中,搭便车思考也体现了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效率性。

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通过搭便车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种方式对于市场经济来说,可以促进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然而,过度依赖搭便车也会对资源配置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每个参与者都在依赖他人,可能导致资源分配的失衡和低效。

因此,搭便车思考也需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良性和可持续的发展。

对于个人来说,搭便车思考也需要经济学的智慧和前瞻性。

在面对自身的选择时,需要考虑到长远的利益和风险,不能仅仅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长期的影响。

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竞争力和独立性,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不过度依赖搭便车的方式来获取资源和利益。

实验经济学公共物品与搭便车

实验经济学公共物品与搭便车

浅谈“公共物品与搭便车”实验本学期的最后一节课,我们进行了“公共物品与搭便车”实验,由于在之前的学习中从未接触过有关公共物品的概念,通过这个全新的实验,不仅学习了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这个实验引发了我对生活中一些相关事件的思考,所以,总得来说,我对这个实验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实验规则是这样的:选择大概20名同学参加实验并编号,给每个人100元的支配权力,可以用任意比例进行投资,在数轮实验之后,收益最多的同学获胜。

现在有A,B两个不同的投资项目,投资A项目的收益为个人所投入的5%,而对于B项目来说,无论大家投资多少,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投资B项目均值的10%。

我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参与实验,因此我可以看到我附近的同学所做出的投资决策。

我们可以看到B项目比较特殊,每个人的收益取决于大家对B的投入总值,总值大,人均收益就多;反之,收益就少。

因此,对于B来说,无论每个人投入多少,大家都能获得同样的收益。

其实A项目在普通市场上很常见,而B项目在经济学中是一个有关公共物品的概念,且与私人物品相对应。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将公共物品定义为:“公共物品是那种不论个人是否愿意购买,都能使整个社会每一个成员获益的物品。

私人物品恰恰相反,是那些可以分割、可以供不同消费,并且对他人没有外部收益或成本的物品。

高效的公共物品通常需要政府提供,则私人物品则可由市场进行有效的分配。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道路设施,灯塔,义务教育,图书馆,博物馆都是典型的公共物品。

因此,从概念可知,A项目为常见的私人物品,而B项目则是公共物品。

在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前几轮试验中,各参与者的投资选择是完全保密的,投资人间相互不能有交流。

第一轮实验结果,大家在B项目上的总收益达到了59.7,对B投资共计597元,A的总收益为70.15,共计投入1403,收益较好。

但是在后几轮的试验中,从B中获得的收益越来越少,最低时的总收益为4.6,此时对B的总投入为46,而对A的总投资增加到1954,获得收益9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2
J. Andreoni, Why free ride?
Repetition appears to be necessary for subjects to approach free riding behavior. Naturally, researchers have looked for explanations of these results. The two hypotheses that are most often proposed are strategies and learning. The learning hypothesis holds that a single shot of the game is not sufficient to allow subjects to learn the incentives. Repeated play allows such learning, and hence learning could explain decay. However, this test of learning is confounded by the fact that repetition allows subjects to signal future moves to each other. This is the basis for the strategies hypothesis. In a repeated game it may be rational for subjects to develop multiperiod strategies that allow for some cooperative behavior, even after the free riding incentives are learned. If this is the case, then these strategies may be responsible for decay. This paper discusses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designed to examine the strategies and learning hypotheses directly. Section 2 describes the hypotheses in detail, and indicates how they are tested.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are given in section 3, with a discussion in section 4. The evidence from the experiment suggests, first, that a hypothesis of rational strategic play cannot be supported, and second, that learning may play little or no role in explaining the phenomenon of decay. Moreover, the data are consistent with other predictions based on theories of non-standard behavior, such as altruism, social norms, or bounded rationality.’ The evidence suggests greater consideration of such non-standard behavior in both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2. Strategies and learning 2.1. Theory and evidence The experiment reported in this paper is typical of most public goods experiments. It consists of a simple public goods game that is iterated 10 times. Every iteration operates as follows. Five subjects form a group. Each subject in the group is given a budget of 50 ‘tokens’. The tokens can be redeemed for cash only when they are ‘invested’ in either a private good (called an ‘Individual Exchange’) or a public good (called a ‘Group Exchange’). A token in the private good earns one cent for the person who invests it. However, earnings from the public good depend on what the group as a whole invents. Each token in the public good earns one half cent for the person investing it, as well as one half cent for each other member of the group. Subjects always move simultaneously, and cannot communicate at any point in the experiment. Subjects are only told the total amount of the public good for their own group. Specific contributions of other individuals, ’ For examples of such theories see Margolis Rosenthal (1987), and Andreoni (1987).
1. Introduction The free riding hypothesis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 for more than a decade. While the extent of free riding has often varied across experiments, three observations are consistently replicated. Firs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evidence of free riding in single-shot games. Marwell and Ames (1981) for instance, found that subjects generally provide the public good at levels halfway between the Pareto efficient level and the free riding level. Second, when subjects play a repeated game, provision of the public good ‘decays’ toward the free riding level with each repetition. This decay phenomenon is observed when subjects know the length of the game for sure [Isaac, Walker and Thomas (1984), Isaac and Walker (1988)], and also when they do not [Isaac, McCue and Plott (1985), Kim and Walker (1984)]. Third, free riding is often approximated after subjects play several trials, although exact free riding is seldom realized. These observations appear to provide mixed support for free riding. It seems clear that the free riding incentives are important - subjects consistently attain outcomes that are closer to the free riding levels than the Pareto efficient levels. On the other hand, the exact predictions of the model are seldom confirmed. The phenomenon of decay is particularly pronounced.
Journal
of Public
Hale Waihona Puke Economics37 (1988) 291-304.
North-Holland
WHY Strategies
FREE
RIDE?
and Learning in Public Goods Experiments James ANDREONI*
The Unit;ersity qf Wisconsin-Madison, Received May 1987, revised version
*Thanks to Theodore Bergstrom, Robyn Dawes, Mark Isaac, Gerald Marwell, Michael McKee, Thomas Palfrey. Hal Varian, James M. Walker and some referees for helpful comments. I am especially grateful for the advice and assistance of John H. Miller. 004772727;88.!S3.50 &:I 1988,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V. (North-Holla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